美國的貨車為什麼那麼拉風?


人家問個貨車怎麼都有人扯到「外國月亮圓」去了!

我理解題主的意思。這是美國常見的卡車:

這是中國常見卡車:(雖然不是國產)

好像第一個確實更拉風。

搬運一篇文章長頭卡車在中國市場前景預測

當前,對比歐、美、亞、中的卡車使用情況來看,北美地區的國家更習慣使用「長頭」卡車,而歐洲和亞洲特別是中國的情況很相似,高速公路上行駛的大多是平頭卡車。由於美國和加拿大的路況很好,司機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幾率很高,所以美國的司機們更加喜歡「長鼻子」的卡車,在安全性、適用性和可操作性、舒適性等方面都較前者要好。

美國大部分商品運輸依靠重型卡車來完成。美國司機大多數喜歡有稜有角的粗獷膘悍車型,不喜歡駕駛室位於前軸上方的扁平車型。美國長頭卡車,駕駛艙除了駕駛座設計舒適、空間大以外,位於駕駛座後端的卧鋪設計十分人性化,在設置了寬大可摺疊床位的同時,有些卡車中甚至還加裝了環繞式的儀錶台,自動變速器、高配置的音響電視,衛星通信跟蹤服務系統以及可上網電腦等營運、娛樂設施,完全可與轎車媲美。

與中國截然不同的是,美國對於車輛長度的計算是從駕駛室後端開始計算,所以駕駛室的長度並不會影響整車的長度,所以無論是「長頭」還是「平頭」的卡車,其整車的載貨重量並不會因此而變化。據資料表示:「上世紀80年代,美國也曾有和歐洲和中國類似的法規,當時平頭卡車也是佔據著超過八成以上的市場份額,後來處於安全公路考慮,美國放寬了對卡車頭的長度不限制,對貨箱進行限制,從那以後,市場完全顛倒了過來,長頭卡車成了北美的主力車型。

美式風格的卡車外觀造型威猛,駕駛室有著寬大舒適、操控自如的駕乘空間。美國長頭重型貨車搭載的發動機功率均為重載大馬力。重型貨車生產廠商的發動機多來自於美國發動機製造商卡特彼勒、納威斯達、底特律柴油、康明斯、邁克貨車公司、沃爾沃貨車北美公司五大廠家。變速器多採用全自動或半自動換檔,ABS抱死控制系統、緩速器成為公路重型貨車的標準配置,有的車型則安裝EBS電子制動控制和GPS全球定位系統。

長頭重卡優勢:

長頭駕駛室結構駕駛室前方有1.5m或2.0m的引擎長機罩,形成有效的衝撞緩衝區。駕駛座後方有獨立密封的卧鋪間。長頭卡車優點在好檢查機器故障易修理。操作機構簡單(不用翻轉駕駛室),三是前軸軸荷分布合理,不像平頭車噸位大了要加複雜的雙前橋等。一旦發生撞車肇事己方受傷小,容易逃生。此外,長頭車相對價格便宜,且安全性能高、軸距長重心穩,維修便利。長頭卡車的座椅安置在前後軸之間,相對減震效果較好。而平頭卡車,司機基本置於前橋上,儘管有減震措施,但仍避免不了來自底盤的衝擊。

長頭重卡劣勢:

長頭車致命的弱點是裝載區域較平頭車要略小几立方,運輸成本高不划算。在同樣車長和軸距的情況下,平頭車要比長頭車的車廂長2.0m左右。從經濟性考慮,由於長頭重卡的貨箱相對於平頭重卡要短,因此承載能力下降,導致單程收入下降。長頭車發動機前置,著後驅車輛的傳動軸要延長,傳動軸的延長就必然造成動能的損耗,所以,平頭車為減少動能損失,將發動機靠近後輪也是技術先進的體現。此外,長頭車相對於平頭車來說,轉彎半徑較大;如果無限制的加長軸距會使車輛轉彎更加困難。

平頭重卡優勢:

平頭車外觀美觀且視線良好、駕乘舒適,不存在視野盲區。發動機與駕駛室布置緊湊,駕駛室能翻轉,但操作機構(檔位、轉向、手制動等)需要軟連接。在同樣車長和軸距的情況下,平頭車要比長頭車的車廂長一些,裝載區域略大,運輸成本划算。此外,平頭車要比長頭車的轉彎半徑在小得多。所以現在歐洲和亞洲貨運市場上貨運車輛大多數都採用平頭車。

平頭重卡劣勢:

亞洲(尤其是中國)生產的重型貨車基本上是在輕型貨車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技術是借鑒歐洲自行發展的。所以從發動機、驅動系統、車架、前後橋、駕駛室及其操作系統方面都相對於美系重卡要薄弱些。如2米左右的吸能潰縮區是平頭所不能比的。此外,平頭卡車座位相對較高的駕駛室在側風或急轉彎時不安全感比長頭也會多出許多弊端。其次是燃油經濟性,長頭卡車比平頭更省油,從空氣動力學角度來講,平頭卡車的迎面截面積比長頭車要大,因此風阻也相對較大,所以高速燃油經濟性是沒法和長頭相比的。

長頭車長出2米左右的吸能潰縮區是平頭卡車所不能比的,比如在120公里時速超重十多倍的情況下,一旦發現短距離內前方有車或有障礙物的情況下,但已經剎不住車而直接撞上。如果是平頭卡車,其死亡率是100%;如果是開長頭卡車,相對死亡率會減少到90%左右。

簡單說,中國多用平頭卡車是為了多拉貨。另外公路也沒美國那麼好。其實中國也有長頭的

PS:有個匿名用戶說的也很對,美式審美決定了美國汽車就是霸氣。


美國貨車為什麼拉風?

因為美國什麼車都拉風:

豐田紅杉

道奇公羊

再往前數,76年Cadillac Eldorado

大車身,大輪圈,鍍鉻前臉,車主嫌不夠霸氣還加了對牛角

這就是美式審美。

在美國,卡車司機是工人階級中堅,卡車司機的審美某種程度上就是美國藍領文化的代表。卡車商為了迎合司機,自然要把車搞得像變形金剛似的。

歐洲平頭式也有霸氣的,比如賓士新Actros

關於長頭省油,這是真的。比如東風柳汽的龍卡,和解放J6比完全是兩個時代的產物(各種差),但是開的人仍然很多,原因無他:出一趟活兒油錢能省好幾百甚至上千。


最簡單的道理,市場決定產品。

大貨,是生產工具。

在中國大部分貨車是老闆買車僱人來開,開車的人不擁有車,可勁造;而且收費公路多,必須通過高比例的超載來實現利潤。這樣對中國的貨車製造商來說,自然就要造皮實耐操,易改裝(主要是方便加承重梁,增加運力)的貨車,精緻美觀舒適什麼的都不需要考慮,車主也知道超載情況下耐久性也沒任何意義,價格便宜量(拉貨量)又足,一年回本最好。

在美國,開車的一般都是車主,而且大貨多是跑長途,基本拿車當家,比較愛惜,也沒啥超載。車企生產的貨車除了馬力大、能拉耐操之外,舒適性(包括外觀也是舒適性的一個方面,還有乘坐空間的舒適性)照顧的比較到位。關鍵是人家工業社會發達,相關的工業設計和用料到位,整車的價格也不貴,大貨乘坐空間轎車化比較重。


第一是因為大,第二是因為好多「拉風」的卡車是個人的,注意清潔和保養,還會加很多裝飾。

樓主沒見過印度的卡車吧,也很拉風的,就是風格不太一樣。

2005年第一次去歐洲,拍了1600多張照片,差不多一半都是各種卡車,感覺外觀設計好精緻,真漂亮。

照片2013年3月攝於印度


不請自來,第一位說的很對,主要是因為當地法律規定不限制,其次是因為老美的卡車司機很多是所謂的owner-driver,車是自己的,只是掛靠在運輸公司下接生意,所以卡車的配置、保養、修理都自己來,為了安全、舒適當然選Bonnet Type長頭式拖車頭了。

順便扯開一下,老美貨車司機確實威武,想想《Fast Furious 1》裡頭一手方向盤一手霰彈槍猛轟扒車小團伙的司機大爺們,再想想《Man of Steel》裡頭敢在超人面前調戲bartender還居然全身而退的司機大叔(當然愛車被五木分屍了)……。

拋開文藝作品的渲染,上一張現實生活中的大圖,前陣子洛杉磯本地卡車司機醞釀罷工,看看這個措辭,看看這個文案,充滿了資本主義無產階級群眾樸素的自豪感,那種不為五個漢堡折腰就是為了顯示我們美帝藍領階層有選票有工會有肱二頭肌的階級自覺躍然紙上,當然,建議他們換個美工,至少得達到我朝40年前大眾美工的水平吧。


舉個例子,國內卡車行業引以為豪的斯太爾平台,80年代末才引入我國生產,是歐洲上世紀70年代初的技術層次,幾年前還在大批量生產。汽車本來就是個考驗一個國家工業水平的產品。車身設計,發動機等等的方面,就關係到材料科學、機械水平、電氣自動化水平、乃至是審美水平,這都是相輔相成的,想提升不是一朝一夕 。還有是就一些其他行業的影響,畢竟是市場決定需求,車輛用途與產品本身關係很緊密,一個一趟只有幾千塊錢的活兒,大概30萬的國產重卡牽引頭能搞定,為什麼還要用價格是10倍甚至更多的進口沃爾沃、曼、賓士或者斯堪尼亞呢?還不考慮環境是否艱苦,車輛損耗以及後續保養維修的情況下。

這麼一說你就懂了,咱們國家就落後人家至少20來年吧,不說別的,你現在看20年前的電視劇,看那時候的明星,看那時候的自己,覺得土嗎。所以20年後你送孫子去小學的時候可能就會在路上看到一個金光閃閃的國產大卡車。不過說真的,近幾年發展速度很快,沒準不用等到孫子小學,大概幼兒園就可以看到了吧。


你想表達的是長頭和平頭的區別


推薦閱讀:

美國如何通過美元來成為霸主的?
為什麼美國宣揚英雄主義的電影大多不會讓人覺得做作?
關於美國GNO化妝品的一些疑問?
為了讓足球成能夠和橄欖球、棒球比肩的運動,你會如何在美國推廣足球?
在錯誤的專業上越走越遠,怎麼辦?

TAG:美國 | 物流 | 貨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