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的定義是什麼?
希望相關專業的學習者、研究者或工作者來解答。
資本主義是一種主義。主義是一套主張。資本主義主張用錢量度一切價值。
這主張的目的或作用在減少花在量度上的交易成本,促進貿易。
錢出現的前提是市場。市場是價高者得的資源分配規則。市場出現的前提是私產制,因為資本主義者目前仍對不是自己的東西有最終處置權這概念不太理解,不明白當每個人都有這個權時,到底是誰有這個權。私產制將資產的排他使用權,收入權及這兩權的轉手權按自然人或法人界定,這三權統稱私產權。每份私產權都能找到一個自然人或法人作為物主,就算清楚的私產制。資產是能產生收入的物品。能否產生收入及收入有多少因人而異,但各人的看法會反映在討價還價中,多輪交易或討價還價會形成市價。市價是量度了的資產的價值,稱為資本,是市場中人對一個人私產價值多少的判斷。收入是主觀的,有部分難以被錢直接量度。資本主義者是很想將這部分也用錢直接量度的,例如人命,友誼,愛情等等。
物品是任何有勝於無多勝於少的東西。界定私產,建立市場,使用錢量度價值這三件事都有成本。當這些成本比不量度價值的成本高時,就不再量下去,就可能有部分價值不在市場內得到量度。成本的對比是可能因其他因素改變而改變的。這意味著資本主義與其他任何主義一樣,在實踐中是有邊界的;一味追求量度一切價值可能是不經濟的,不值得的。笑話N則幫助你了解什麼是資本主義
1. 小女孩問她爹:家裡為啥這麼冷啊?
他爹說:咱家沒有煤了啊。小女孩又問:為啥沒有煤?
他爹答道:我失業了啊。 小女孩對這個答案並不滿意,又問了一句:那為什麼你失業了? 他爹回答道:因為煤太多了啊……2.
老闆對員工說:年輕人!你在公司里上升的很快。兩年前,你從辦公員干起,幾個月之內,你就成了會計;然後又當了銷售員,助理經理,經理。你現在是這個公司的第二把手了!你有什麼感想要說嗎? 員工答道:多謝爹~3.
問題:裝電燈泡需要多少個資本家?
答:一個都不需要4.
資本主義好比一輛大飛機;飛行員告訴乘客們有一個好消息,有一個壞消息。好消息就是飛機現在運轉良好,壞消息就是飛機不知道在往哪兒飛。5.
學生問校長:老師在哪裡?校長回答:全市都鬧失業。
學生又問:我的教材呢? 校長:州政府開支緊縮了。 學生:我的助學貸款? 校長:聯邦預算也削減了。 憤怒的學生最後問道:那我怎麼接受教育啊??? 校長也煩了,說道:這就是你的教育!6. 一個資本家和他的朋友穿過資本家的工廠。
朋友問道:你剛才跟那人說啥呢?我叫他幹活快點,資本家答。
你付他多少錢?朋友問。 資本家:一天15塊。 朋友問:那你哪裡來的錢付他? 資本家:我賣貨得來的 朋友問:誰造的貨? 資本家:他(工人)造的。 朋友問:他一天造多少錢的貨? 資本家:50塊錢的。 朋友總結道:那麼,不是你付他錢,而是反過來他付你一天35塊錢讓你叫他快點干?「嗯…」,資本家馬上說:機器可是我的啊!
那你怎麼搞到機器的?朋友問。 資本家答:我賣貨的錢買的。 朋友繼續問:那是誰生產的貨物? 這一回資本家對著他朋友(以及媒體和學校)叫道:閉嘴!搞不好他就聽到了。7. 一群工人進了老闆的辦公室,宣稱他們已經接管了廠子。 老闆說:你沒有權這樣做,廠子是我的。 一個工人問道:那你是怎麼擁有這個廠的? 老闆說:我老爹留給我的。工人繼續問道:他是怎麼得到這個廠的?
老闆說,那是從他的爹那繼承的。 工人繼續:那他爹呢? 老闆說:還是從他爹的爹那裡拿來的。 工人不依不饒:他爹的爹呢? 飽含著家族榮譽感,老闆叫道:他是戰鬥得來的! 工人們都笑了,齊聲說道:是啊,我們這次也一樣。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里多次強調,資本(家)的目的有且僅有一個:
「發家致富」在這個目的下一切附屬都是多餘,無論是生產還是買賣,甚至連資本以及資本家本身的存在也是有妨礙……甚至最好連資本(家)都不要直接發家,當然這是不可能的
只管發家致富,而且不管其附屬目的,無論是驕奢淫逸,也不管節慾禁慾,只要有發家的夢想就是資本了為了這,就像鯊魚聞到血腥一樣瘋狂而本能「如果按照奧日埃的說法,貨幣「來到世間,在一邊臉上帶著天生的血斑」[註:馬利·奧日埃《論公共信用及其古今史》[1842年巴黎版第265頁]。],那末,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髒的東西。
如果有10%的利潤,資本就會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資本就能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資本就會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潤,資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絞首的危險」——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29頁注釋引托·約·登寧《工聯和罷工》1860年倫敦版第35、36頁馬恩全集第二十三卷――第二十四章 所謂原始積累(搜索關鍵字「法律」第49處)——中文馬克思主義文庫壓力比較大的受邀回答一下。
「資本主義」歸根結底是一種 思想上的信仰,相信某些東西或某些使用方式是能創造更多價值的,於是對這個東西開始上心,這就是相信「資本」,相信「資本的力量」。有了這個「資本主義」的信仰,才開始以「資本」為出發點,去考量設計諸多規則,隨著scale不斷擴大,直至「社會制度」層面。神馬「契約精神」,「公司法」都是為了保護各種形式的資本,他們是會下蛋的母雞。聽起來有點無厘頭,但關於哪些東西算是「資本」,人類思考了上千年。。。
1。人們開始並不接受 「利息」這東西。這說明 曾經對貨幣的資本力量都不能達成共識。那何談金融?何談 分攤風險的 股份有限公司?何談 發現新大陸?翻開《價值起源》就會發現,在人類早期歲月里,就連亞里士多德這樣的高智商人物都對於「錢生利息」無法理解,並進行猛烈抨擊(他認為錢只是 交換介質,只有從自然物中產出價值才是 不邪惡的)
2。記賬是個技術活。現在通用的 「現金流」,「利潤表」,「資產負債表」 經過了漫長的演化。這說明 「如何用數字去衡量跨時空的價值」 這件事 前人們也琢磨了很久。如果沒有公認的方法,就沒有 通用的商業語言。我覺得沒這個,人的貪慾都擺不平,「工業化」----技術帶來的生產力大爆發 也沒辦法造福人類吧。。。
如果去看 黃仁宇的《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發現 14世紀的威尼斯商業之繁榮,對於 複式記賬法的精心改進,全民參與商業之濃厚,簡直嘆為觀止。
開個玩笑:用現代計算機科學的話來說,關於財富這件事,正確的「數據結構」 和 「演算法」 是 在 威尼斯人手裡 大踏步前進的。
3。「知識產權」,一個令中國人心痛的詞。
無形的東西有沒有價值?如何評估價值?這個彎彎到現在很多中國人的腦袋裡還是沒擺平,傷了多少聰明人,知乎同學都懂的。
總而言之,「資本主義」是一種信仰,是相信「資本的力量」可以讓世界變得更好,更有價值。正因為有這個信仰,人們才不斷豐富「資本」這個概念的內涵,不斷探索利用「資本」的更好方式。
後話:金融危機以後,西方世界對「資本主義」的整個價值倫理和社會制度開始 前所未有的重新思考。我們以前書本上學的很多理論和模型,甚至正在被他們自己懷疑和否定。但我覺得西方主流思想界對「資本主義」的基本信仰依然存在。所以,那個世界會好的。永遠不會開花結果的資本主義萌芽是糾纏中國歷史研究很多年的夢魘與笑柄之一,由於馬克思曾斷言僱傭關係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而在中國古代社會裡這種關係並不罕見,導致在思想被禁錮的年代裡,許多學者困惑一生:既然資本主義的萌芽從明清到戰國都能被發現,那麼為什麼它卻始終不生根發芽呢?
後來的學者因為生活在一個相對開放的時代里,是以頭腦較少被拘束,有些人暗暗質疑,如果理論與事實不相符合,那麼肯定是理論錯了,而不是事實錯了,真正嚴謹的學人應當引進、創造新的範式,而不是堅守缺乏解釋力的範式。這樣的看法逐漸在學者群體中獲得共鳴,隨著時間推移,從民科變成官科。中國史學界雖然較少明言,內部卻達成默契,日漸減少老範式的使用頻率,除非要搪塞老大哥,騙取研究經費。只有在不關注學界動向的外圍,還有野生小精靈使用學界早已暗中放棄的術語。
但是人們雖然在質疑舊範式上達成共識,應該選擇哪種範式取代卻各執一詞。而本文要介紹阿姨學對此的看法,需要聲明的是,它並非是阿姨學的獨創,早在阿姨以前就有人提過類似的看法,但因為其在阿姨學中呈基礎作用,我覺得有必要對此進行解釋。
在阿姨學看來,資本主義是一種法權體系,脫胎於封建主義,市民社會、市場機制與立憲政制三位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隸屬於整個資本主義體系,可以而且只能從歐洲中世紀的封建社會中尋到起源。
為什麼將資本主義視為一種特殊的法權體系,是因為我們認為這是資本主義與其前身封建主義同地球上其他地區的文明、國度與社會最大的分界點,不如此就不能解釋它倆的特殊性。
傳統的認知里有許多人傾向於僅將資本主義視作一種生產貿易發達的商品經濟,在這種認知里資本主義等於繁榮昌盛的經濟活動,里中的代表人物便是馬克思·韋伯,他在名著《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的最後部分做出判斷,在西方資本主義以前,世界上存在許多資本主義,西方資本主義與其差別在於更加理性化、世俗化。
但這種解釋並不具備多少說服力,我們很難相信中國古代社會與西方資本主義社會是一回事,同時也很難說服自己中國古代社會就是資本主義社會,除非我們玩弄文字遊戲,將資本主義的外延無限擴大,但這隻會產生不必要的混亂。
更何況,如果商品經濟活動發達就等同於資本主義,那麼我們不難發現,被公認是資本主義起源地的十八世紀、十九世紀的荷蘭或英格蘭的當地城鎮,其人口與經濟總量遠遠不如江南地區同時期的揚州或者蘇州等地,抑或南粵的廣州,但是很少有人會將當時的後者視為已經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前後兩者的社會形態明顯存在較大的差異。
但如果我們將資本主義視為一種特殊的法權體系,那麼就足以解釋西歐與人類其他地區的差異了。這種體系的關鍵詞是司法與權利,權利的內容前後有較大的變化,但始終是具體的,並受司法保護,不能被隨意侵犯。這兩者是資本主義中司空見慣,在人類其他社會卻是非常罕見的概念。它同時也是封建主義的關鍵詞,但資本主義司法與權利的主體是市民,封建主義的主體卻是貴族,這是兩者最大的差別,其餘高度相似,只在細節上有所差異。
如果我們為了方便理解,對歷史進行圖景式概括,那麼大致是從部落積習演變成封建社會,再從封建社會演變成資本主義。這些演變並非是刻意設計的,而是源於路徑依賴而不得不如此。
中世紀的封建社會由日耳曼蠻族大小部落們湧入日漸空虛的羅馬帝國,並就地定居而來,新王國的國王、貴族、自由人三大階級直接從蠻族部落的酋長、長老、勇士三大階層演變而來。由於行政簡陋,三大階級沒有徹底戰勝其他階級的力量,不得不彼此妥協,互相尊重部落時代舊風俗演化而來的傳統,比如國王必須在人民歡呼中才能繼位,某自由民祖上傳下來的土地或武裝不能被國王貴族隨意侵奪。這些傳統與風俗極其簡陋,其原型與今日黑非洲原始部族內部習俗並沒有太大差別。
在10世紀以後,隨著克呂尼革命與羅馬法的再發現,原本統治日耳曼人的習慣法受到成文法的刺激與競爭,傳統變成具象化的權利,這些權利不僅指動產與不動產的權利,同時還包括政治上的權利,比如司法權與統治權,兩者在當時是一體的。需要注意的是,現代人用大量的人身權利等辭彙來解釋羅馬法,但是羅馬法本身是沒有清晰的權利概念的,後世指代權利的拉丁語ius在當時同時混雜著其他的詞義,可以說,在羅馬帝國時代,也並不存在非常清晰的權利或者說主觀權利的理論,是在中世紀的法學大發展里,才從羅馬法里孕育出中世紀與近代的權利理論。
如果說近代權利最重要的概念是財產權的話,那麼中世紀最重要的權利概念是政治權,或者,我們也可以像奧地利學派一樣,將一切權利都理解為財產權的一種,各種從傳統風俗演變而來的權利都是從久遠的早已記憶模糊的祖先那裡繼承而來,佃戶對地主土地的優先出租權、領主參與三級會議的議政權與國王的領土、貴族的采邑、自由民的土地性質其實是一樣的,只是後者是有形體,前者是無形的。或者說,對於中世紀的人來說,權利就是各種特權,每個人按照自己不同的地位擁有數量不等的特權,但在受到法律保護這一點上是共同的。
然而中世紀與中國西周、日本戰國不同的地方在於,它不僅按照附庸對領主的效忠構成一個金字塔的社會,同時也是網狀的,附庸可能同時效忠好幾個領主,並且可能與其他同等級的人共同擁有一個臣僕,底層平民可能有附庸,最高的國王可能也有部分繼承到的土地是其他國家的低級領主賜予而不得不宣誓效忠。」沒有不存在領主的土地」這一法律虛擬,與多層次效忠(某人的祖上可能同時對不同的領主宣誓效忠,以求獲得領主賜予的土地)一起在八、九世紀開始擴散,在十一世紀完成,此後歐洲各地區極其迫切能有手段進行確定,領主之間誰享有某某附庸的第一效忠特權,某某獲得地產以後又是否應當效忠這塊土地原來的領主,當時的權利關係是非常混亂非常不清晰的,於是司法、決鬥和戰爭成為人們的日常。這三者在當時人們心中本來是一回事,但是司法後來越來越重要,因為成本相對較低。這是為什麼司法在歐洲特別重要的原因之一,社會中分化出專門的法學家階級。
某種程度上來說,資本主義的萌芽,也可以說是資本主義本身在歐洲已經出現,因為11世紀以來商業的繁榮,北義大利和德國北部兩大地區出現大量的城市,這些城市的市民階級力量日漸壯大,與領主不斷進行鬥爭從而獲得自治特權,在城市內部完全按照商人的法律進行自我治理。這樣商業城市內部極其繁華,與其他地區的落後窮困相比判然有別。
這些商業城市如果說與日後的近代資本主義城鎮有何不同,可能在於其內部商業的自由度與今天的資本主義城市相比並不高,按照當時的習慣,城市內部的各個行業的工匠組成各自的行會,這些行會再在行會內部各自競選議員,組成治理城市的市鎮議會。行會性質是壟斷的,比如說麵包業,除非行會各成員集體同意,否則不允許出現新的麵包作坊和控制作坊的麵包師傅,這對外地逼極為不利。想入這行的人必須先成為學徒,在行會師傅們家裡勞作很長時間,得到大家認可後才能出師自己經營麵包坊。所以馬克思才會認為,打破行會壟斷,自由僱傭工人的僱傭制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在當時,這確實是革命性的事件。
需要注意,自治市鎮與股份公司的詞源往往是一樣的,弗吉尼亞殖民地與東印度公司是老虎與貓咪的親緣關係。一個自治市鎮,完全可以被理解為壟斷某某地區統治與開發權的股份公司,他們都會收到領主頒發的特許狀。特許狀可能是歐洲的獨有產物,一份特許狀即意味著你對某某行業或者某某土地有壟斷特權,只允許你去開發與經營,同時也意味著你將在這上面享有高度自治,國王/領主不會隨意過問干涉,否則就是違憲行為。
強調自治是中世紀這種法權體系注重個人的各種特權的後果之一,因為權利或者說特權的性質決定了除非權利本身涉及了其他人,否則在正當的邊界內部必須是獨斷的。對個人自治、地方自治的需要,孕育出了立憲政治。在中世紀早期的習慣法里,沒有除了領主事務以外的公共事務,國家大事是領主的事情,與民眾無關,因此人君要自食其邑,除了少數特例以外,沒有收稅的權利。
後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出現了影響到所有人並且不是傳統上由領主自己負責的公共事務,才因為湊錢的需要,出現中世紀的立憲政治三級會議體系。同時,這也伴隨著國王權力的擴張,國王的法律逐漸取代地方上貴族的法律,作為交換,貴族們組成專門的議會來監督國王。(註:阿姨似乎較少提後一點,這其實也很重要,因為早期議會政治的焦點是以武力為支撐,由貴族組成的上議院,以金錢為支撐,市民組成的下議院很晚才出現,並且除了在自治市鎮里特別重要以外,在王國議會裡長期可有可無,只負責出錢。又,三級會議的原型是日耳曼部族的部落大會和人民大會,但是這些大會在三級會議出現以前很早就消亡了,我們或許只能說因為時代的需要才基於歷史記憶重新發明出來這些大會的近似品三級會議。)
我在上面之所以說中世紀封建主義的主體是貴族,資本主義的主體是市民。一大依據是中世紀商人的財產遠沒有貴族的特權受到的保障多,現代資本主義的模板國家英國在中世紀期間其國王多次賴賬不還,導致北義大利城邦的多家銀行破產,當地發生非常猛烈的金融危機,但是英王也沒有受到多麼嚴重的直接影響。然而如果他敢以對外國商人的態度對待本國貴族,那麼就要準備迎接內戰,英國的內戰除了王位繼承戰,剩下的就是貴族革命。
近代資本主義的法律虛擬是」沒有不受主權國家控制的土地」,他大大簡化了中世紀複雜的統治關係,同時日漸開放市場(嚴格來說,這是十八世紀亞當斯密以後才出現的事情),並且在法國大革命以後將各種特權普遍化成人人都能享有的權利,市民階級取代貴族階級成為議會政治的主流,這些可能是進步,也可能是倒退,然而,確乎是你我今日所見到的現狀了。理論上就不獻醜了,咱就說一個身邊的例子吧:
淘寶原來有個功能叫「同店購」,你可以在這個功能下面搜索兩件或者更多的商品,搜索結果就會顯示同時擁有這些商品的店鋪。這樣你就可以在同一家店鋪購買所有商品,並且一起郵寄過來,保證可以同時到達。這一功能不僅僅是節省了買家付出的郵費,而且大幅節省了郵政資源和買家的挑選時間。想像淘寶每天的交易量,你就知道這一功能的意義有多巨大。然而淘寶卻把這個功能取消了。
經了解,這一功能並非淘寶原創,而是來自淘寶以外的網站,淘寶得知有這樣一種功能以後,就推出了自己的同店購,而當其他同店購被淘寶版擊垮以後,淘寶又悄悄的把同店購功能取消了。
資本主義嘴上說的是自由市場,手上做的卻是自由市場的反面——壟斷。資本主義的實質就是商品經濟
「資本主義」這個詞,在人類歷史上流行了近二百年。什麼是資本主義?資本主義的實質是什麼?這是一個極其嚴肅的政治經濟理論問題,也是理論界有著長期爭議和十分敏感的基礎理論問題。從思想理論上澄清這個問題,是有益於人們正確認識當前改革開放的形勢的。
如何科學地解釋「資本主義」,有人認為這是思想理論界的難題。在馬克思主義的長期影響下,社會主義國家的歷史上,「資本主義」曾經被宣傳得如洪水猛獸一樣:「人剝削人」、「人吃人」。馬克思主義的靈魂和精髓就是階級鬥爭的思想理論。曾幾何時,在階級鬥爭思想理論的影響下,人們談「資」色變,至今心有餘悸。「十年動亂」中,「資本主義」,更是成了一頂誰也頂不起的大帽子和罪名!什麼「走資本主義道路」、「復辟資本主義」、「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這類的大帽子,一旦扣到了誰的頭上,誰就有可能面臨著滅頂之災。誰一旦沾上這個晦氣的「資」字,誰就有可能成為「倒霉蛋」,帶「資」字的帽子就戴到了頭上,面臨著永世不得翻身的危險!甚至就連子女也會被冠以「狗崽子」的「尊稱」!在階級鬥爭思想理論統治意識形態的年代,帶「資」字的名詞,比比皆是!「資產階級分子」、「資產階級知識分子」、「資產階級思想」、「資產階級作風」、「資產階級路線」,等等。誰要是著裝、生活講究一些,專業的帽子:「資產階級生活方式」、「資產階級生活作風」,就在等待著你!此外,還有什麼「地、富、反、壞、右」,一直排到「臭老九」。
每個人的一生,都嚮往優欲的物質生活。但是,在階級鬥爭思想理論發展的極端、極「左」年代裡,卻被認為是追求資產階級生活方式!甚至發展到了:「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越窮,越是「無產階級」;越是「無產階級」;越是榮耀的程度!曾幾何時,就連婦女穿花色裙子、高跟鞋,使用化妝品,男人穿西裝,也成了資產階級生活方式!似乎人類社會只有倒退回茹毛飲血的原始時代,才是真正的共產主義!還有,在我國改革開放30年取得了舉世矚目成就的今天,為什麼有人認為:「我國改革開放,走的就是資本主義的道路!」那麼,我們不妨試問一下:什麼是「資本主義」?「資本主義」的實質是什麼?
一、社會分工使人類劃分成不同的社會階層和群體
我們知道,原始社會末期產生了社會分工。特別是畜牧業和手工業從農業中分離出來,產生了製造的金屬貨幣和專門從事經營的商人以後,就標誌著商品經濟生產方式已經形成,並逐步緩慢地發展完善。只不過,這種商品生產方式,由於科學技術還極端落後,基本上完全憑手工業生產技術完成。生產產品的技術和工藝還極其簡陋。因此,它還屬於小商品經濟的範疇。到了春秋戰國時代,各國的金屬貨幣已經十分發達。這就標誌著商品交換的媒介和商品交換已經比較發達。只不過由於勞動生產率太低,決定了商品化程度極其低下,可供交換的商品品種和數量太少。自然經濟的比重長期佔據主要地位。
我們知道,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生產力的發展是社會進步的根本動力。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規律,要求千方百計地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方式和方法有多種,比如,改進勞動對象,提高產品質量;發明先進的生產工具;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和從事勞動的熟練程度。等等。但是,從生產力組織社會形式的角度,最基本、最有效地提高勞動生產率的辦法,就是實行社會分工,發展高度協作化、社會化、專業化的商品生產。在生產力已經相當發達的當代社會中,我們假設生產方式,倒退回一家一戶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狀態。每家每戶都各自生產自己家庭所需要的產品,人們的生活會是一種什麼樣子?
社會歷史的發展證明,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社會的分工;而社會分工,又反過來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社會分工的發展,有效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是生產力發展的有效社會形式。商品經濟的生產方式,就在於可以有效地實行社會分工,實行專業化的生產勞動,可以極大地提高勞動生產率。商品經濟是經過上萬年進化發展,才形成的、能夠有效地促進生產力發展的社會形式。商品生產使人類劃分成不同的社會階層和群體(參閱圖一)。
圖一:商品價值構成四分簡圖二、資本是經營工商金融業的本錢和生產力要素
商品經濟的生產方式,可以有效地促進社會分工,實行專業化的生產勞動,是發展生產力的有效社會形式。我們知道,在一定的社會生產條件下,商品生產的規模越大,勞動生產率就越高。蒸汽機的發明,使得人們選擇動力的地理位置、大小和空間有了比較自由的隨意性,就為發展近代規模化大工業生產提供了比較理想的動力,這就促進了高度社會協作化的大工業商品生產的發展。而要組織大規模的商品生產經營,必須具有巨額的資本集聚在少數人的手中;還要有大批可供僱傭的自由勞動者,形成勞動力商品市場。馬克思主義所描述的,發達國家歷史上用暴力進行資本原始積累的過程。雖然有不光彩的、不道德、血腥的一面。但是,就如同奴隸社會要把俘虜當成食物吃掉,把奴隸看成是會說話的牲畜一樣,它只是生產力處於一定歷史階段的特殊的一頁。從發展經濟的角度進行分析,它加快了由封建自然經濟和小商品生產方式,向大規模工業化、高度社會協作化、專業化商品生產方式的過渡,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沒有資本的原始積累,光靠資本的自然積聚。就連馬克思也不得不承認:「這種方法的蝸牛爬行的速度,無論如何也不能適應十五世紀末各種大發現所造成的新的世界市場的貿易要求。」(《資本論》第1卷,《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18頁)。由此可見,資本特別是原始創業資本,對於生產力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政治經濟理論意義。
「資本」是什麼?我們撥開階級鬥爭思想理論的迷霧,就其本意來說,很簡單,它就是經營工商金融業的本錢!引伸義比喻為牟取某種利益的憑據(《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第1,528頁)。我們知道,生產力是由勞動對象、勞動工具和勞動者組成。勞動對象和勞動工具統稱為生產資料。馬克思把生產資料的價值形態稱為「不變資本」;勞動力商品的價值形態稱為「可變資本」。所以,我們說,資本是生產力要素。黨的「15大」、「16大」、「17大」,都提出和重申了,「允許和鼓勵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確立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這就說明,在改革開放的實際工作中,我們黨也是承認資本是生產力要素的。在發達的商品經濟條件下,有了資本,就等於有了財富。於是,在追求高層次物質生活水平的慾望下,人們就崇拜資本,嚮往成為資本的所有者。由此,也就有了對資本的崇拜和「資本主義」的說法。根據我們對經濟史的研究和分析,所謂的資本主義,從社會的經濟基礎來說,其實質就是高度社會協作化的商品經濟社會生產形式!而商品經濟制度,是經歷了上萬年的發展,才成熟起來的生產力發展的社會形式!這就是所謂的「資本主義」的實質和內涵!
馬克思主義產生和形成的年代,正處於商品經濟自由競爭發展的歷史時期。生產關係還沒有發展完善,社會分配不公,貧富差距過大,僱傭勞動階層生活極其困苦。政府部門,對於國家調控社會再生產的經濟職能,對於商品經濟發展運動的客觀規律缺乏清醒的認識,導致了社會分配機制失控,社會不和諧,資本階層與僱傭勞動階層之間的矛盾尖銳化。所以,商品經濟發展的歷史上,所產生和存在的一切社會直接矛盾,都集中在分配機制上,都集中在分配不公,貧富差距過大和社會物質利益關係不和諧的問題上。這樣的問題,只要國家和政府部門,逐步認識和駕馭客觀的經濟發展運動規律,充分發揮調控社會再生產和分配機制的經濟職能,是完全可以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步解決的。社會歷史的實踐讓明,商品經濟發達的國家,在重複出現的經濟危機和此起彼伏的工人運動壓力下,逐步總結認識了商品經濟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循環發展運動規律。逐步調整資本與勞動分配的比例,社會生產關係趨向於和諧發展,使得由於分配不公,造成的消費不足,生產過剩所引發的經濟危機幾百年沒有再重複發生。我們知道,衡量一種社會制度是否先進,就是看其能否適應生產力的發展,這是馬克思主義本身就承認的觀點。可是,馬克思主義既不得不承認:「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百度文庫》,馬克思1848年寫的《共產黨宣言》第一章,第3頁),卻又否定了商品經濟生產方式。這是馬克思主義難以自圓其說,自我矛盾,無可辯駁的致命謬誤。
三、馬克思主義對商品經濟認知上的謬誤
我們在分析資本主義實質的過程中,首先必須確定一個立場、出發點和原則,這就是:我們必須承認,人類科學文化的發展,是在繼承基礎上的發展。是一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過程。馬克思主義確實有著許多科學的內容。但是,社會歷史的實踐和發展,中國的改革,特別是「蘇東劇變」,使得我們不得不對馬克思主義的正確程度產生了質疑。進一步的研究分析,我們會發現馬克思主義,有許多空白、漏洞甚至是謬誤,難以自圓其說、自我矛盾的內容。馬克思分析和研究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是從商品開始的。因為,商品是商品經濟社會的細胞,它包含著商品經濟生產關係矛盾的一切萌芽,是研究商品經濟生產關係的邏輯起點。就商品的社會屬性來說,馬克思主義就存在著致命的歷史、邏輯和源頭上的謬誤(參閱圖二)。
圖二:百度詞條:《剩餘價值》原插圖在《商品的社會屬性》一文中,我提出了社會再生產的三個主體理論(簡稱「三元主體論」)和商品價值構成的四分公式。從新的商品價值構成公式與剩餘價值學說的商品價值構成公式的對比中,我們就可以清晰地看出問題(參閱圖三)。
圖三:商品價值構成四分詳圖從上面兩圖所表達的、兩個不同的商品價值構成公式對比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在剩餘價值學說的商品價值構成三分公式中沒有稅收,國家這個組織和調控社會再生產的主體缺位。而新的商品價值構成四分公式,把馬克思主義所說的剩餘價值,拆成資本利潤和國家稅收兩部分,增加了國家這個組織和調控社會再生產,參與商品生產和價值分配的主體和國家稅收。從社會歷史發展的進程分析,原始社會末期,經濟的發展超越了地區的界限。為了調解跨地區的經濟矛盾國家應運而生。組織和調控社會再生產的經濟職能,是國家最基本的職能。馬克思主義,把資本主義國家這個組織和調控社會再生產的主體,看成是一個抽象的總資本家,把它與組織具體商品生產經營的資本家混淆成為一個主體,認為它代表了整個「資產階級」的利益。認為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中主要就是「資產階級」(實質就是由於社會分工所形成的資本家階層)與「無產階級」(實質就是社會分工所形成的僱傭勞動階層)之間的你死我活的階級對立關係。到了列寧時代,又錯誤地結論:「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這也是馬、列在國家問題上的自我矛盾的破綻(參閱下面的資本的二元運動公式)。在這個公式中沒有稅收,顯然公式是錯誤的。但就是這個錯誤的公式,仍然在大專院校的《政治經濟學》課本中使用。那麼,這門學科教學難的問題,也就見怪不怪了。
上式為錯誤的資本的二元運動公式在對商品經濟體制的研究中,我們發現,不論是任何社會形態的國家,社會再生產體系都是由三個主體構成的,即:國家、企業(資本所有者或生產組織者)和勞動者。在整個社會再生產體系中,國家的經濟職能,是組織和調控社會再生產。同時,由於跨地區之間利益關係矛盾的發展和激化,國家又兼有了政治和軍事的職能,國家逐步發展成為以民族和地域為特徵所形成的政治集團。到了現代,由於國家和地區之間經濟的往來和發展,以及國家和地區之間政治經濟利益關係調節的需要,「二戰」末期,又產生了聯合國的國際組織。社會歷史發展到了當代,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得各國的經濟相互交溶,互相協作,資源配置日益全球化,國際組織調整國際政治經濟關係的作用緩慢增大。為了協調國家之間的關係,增大地區參與國際事務的實力,九十年代初期,歐洲聯盟也在籌備了幾年之後宣告成立(參閱下面的資本的三元運動公式)。
上式為正確的資本的三元運動公式實際上,國家與資本所有者(實際表現為企業)之間;資本所有者與勞動者之間;國家與勞動者之間的利益關係,是既對立又統一的辯證關係。他們之間的關係既對立,此少彼多;又相互合作,互相依存,利益與共。因為三個主體的利益,是相互緊密結合在商品價值中的。沒有商品經濟的發展,三個主體的利益都不存在。但是,國家在三個主體中具有極其特殊的地位和權力。他可以利用手中的權力,強制性地對資本所有者和勞動者進行徵稅,協調三個主體之間的利益關係,以便社會再生產得以順利進行。為什麼資本主義並沒有如馬克思所預言的那樣:走向衰敗和滅亡,根本的原因就是國家對生產關係調控的結局。
四、對資本主義認知上的謬誤影響是極其深遠的
馬克思主義出於對僱傭勞動階層的同情,把三個社會再生產主體之間的關係,描述成單純兩個主體之間的關係,掩蓋了國家對社會再生產和生產關係的調控作用。把資本所有者階層與僱傭勞動階層之間既對立又統一關係,描述成是絕對的你死我活,勢不兩立的關係。商品生產的增加值本來是分解為員工工資、資本利潤和國家稅收三個部分的,分別歸屬三個主體所有。剩餘價值學說卻是全憑主觀臆想地認定,除了僱傭工人的工資以外,其餘的都被資本家攫為已有。馬克思主義最大的致命要害是把商品經濟描述成資本主義的否定。由於思想理論體系缺乏嚴慎科學的根據和邏輯,嚴重違背了社會歷史的發展規律,最終導致了社會歷史的發展出現了重大的挫折和曲折。
馬克思主義所設想的社會主義,經過社會歷史實踐的證明是行不通的。根本的原因,就在於思想理論嚴重違背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資本,本身就是經營工商業的本錢,是生產力要素,商品經濟生產方式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規律。可是,馬克思主義卻牽強附會地給它塗上了階級的色彩。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就得稱為「資本」;社會主義條件下,就得稱為「資金」。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稱為「剩餘價值」;社會主義條件下,就非得稱為「剩餘產品價值」。顧名思義,剩餘產品的貨幣表現不還是「剩餘價值」嗎?這僅從文字遊戲上,從辯證邏輯和形式邏輯上都是說不過去的。
我們說資本主義的實質就是商品經濟,用馬克思的一句話就能無可非議:馬克思研究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是從分析商品開始的。馬克思說:「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占統治地位的社會的財富,表現為『龐大的商品堆積』,單個的商品表現為這種財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們的研究就從分析商品開始。」這就足以證明,馬克思所分析研究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就是商品生產關係,馬克思所指的資本主義就是商品經濟,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就是商品經濟生產方式,資本主義國家就是商品經濟國家,資本主義制度從經濟基礎而論,就是商品經濟制度。依此類推,發達國家就是資本主義發達國家,也就是商品經濟發達國家。
從經濟基礎來說,資本主義的實質是商品經濟,是生產力發展的有效社會形式。馬克思主義對資本主義認知上的失誤,影響是極其深遠的。馬克思主義對資本主義的否定,導致了對商品經濟的否定。以至於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以後,不敢大張旗鼓地發展商品經濟。階級鬥爭的思想理論,更是導致了社會意識的混亂。我國「十年動亂」期間,甚至達到了「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國家陷入了越搞社會主義就越窮,越窮就越「社會主義」的怪圈。傳統思想理論上的失誤,導致了中國被迫進行改革,「蘇東劇變」,社會主義國家成批地跨台,人類歷史的大倒退。至今,由於我國不能及時地解決社會的分配不公,科學發展的問題。加上思想理論的複雜性,錯誤的思想理論不能及時地徹底否定批判。為數眾多的人,思想意識還是停滯在傳統思想理論觀念狀態,特別是難以走出階級鬥爭思想理論的怪圈。五、正確認識社會的基本矛盾和直接矛盾
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是人類對物質資料的需求與生產力不足之間的矛盾。由這個基本矛盾所決定,人類社會的基本任務就是儘可能地發展生產力,促進物質資料的生產和經濟的發展。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決定了必須進行社會分工,進行專業化的協作生產。這就使人類劃分為不同的社會階層和群體。階級鬥爭的思想理論,把由於社會分工所形成的社會群體和階層稱之為「階級」,使他們從經濟上、政治上、思想意識形態上對立起來,甚至發展成你死我活的階級鬥爭,暴力對抗和暴力革命(參閱圖四:商品價值構成三分新圖)。
圖四:商品價值構成三分新圖人類對物質資料的需求與生產力不足之間的矛盾,作為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是一個長期的歷史問題。在一定的歷史階段,物質資料的生產總是有限的。在這個前提下,社會各個階層、群體之間的分配機制和比例關係,就成為社會的直接矛盾。社會分配不均,貧富差距過大,必然導致社會生產關係不和諧,社會動蕩不安。我們必須正確認識社會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關係。在社會基本矛盾長期存在的條件下,首先必須大力發展商品生產,發展經濟,發展生產力,這是解決社會矛盾的根本所在。其次,在這個基礎上,必須緊緊抓住社會分配機制這個主要矛盾,解決社會分配不公的問題,確保社會生產關係和諧,社會穩定發展。國家的經濟職能是組織和調控社會再生產,社會直接矛盾的尖銳化,不是所謂「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的必然,而是執政者調控不力的結果。
物質利益關係,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關係。當前,由於我國社會分配不公,貧富差距過大,社會矛盾比較尖銳,這就對執政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只有實事求是地澄清思想理論問題,我們才能頭腦清醒地闊步前進。有人認為,如何認識資本主義的實質問題,是理論界的難題。我們經過長期的研究,在否定階級鬥爭思想理論的基礎上,終於得出了這個驚人的結論:資本主義的實質,就是商品經濟的社會形式。改革開放後,國門打開,我們的一些學者、黨刊黨報記者,到商品經濟發達國家(資本主義幾乎成了發達國家的代名詞)進行訪問,才大開眼界。據《共產黨員》披露的信息:原來,資本主義國家的人民並不是階級鬥爭思想理論宣傳的那樣: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美國的窮人窮到了我們難以想像的程度:幾乎家家都有百平以上帶車庫的住房,家用電氣應有盡有,甚至有的家庭有兩台小汽車。聯邦政府每年撥出7,000億美元,給窮人發放食品卷。美國人的食、住、教育、醫療都有健全的社會保障。對於無房戶,政府主動承擔70%的房租,幫助聯繫租房。等等。難怪我國每年有四分之三的出國留學人員一去不歸。難怪那麼多的領導幹部、貪官污吏,外加有識之士,都把子女送到了發達國家!難怪有人說,中國的改革開放是在走資本主義道路。因為,任何一個國家要發展經濟,商品經濟的社會形式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理論研究和實踐都證明,我們必須實事求是,面對現實,客觀地面對世界,澄清資本主義的內涵,為資本主義正名。「資本」和「資本主義」都將不再是貶義詞。資本是生產力要素,是經營工商金融業的本錢。從社會的經濟基礎來說,資本主義的實質,是商品經濟的生產方式和社會形式。資本主義,顧名思義,資本的主義。資本是社會化大生產的血液。它代表社會大生產,是小生產到大生產的漫長過渡過程。社會組織結構上說,是家國結構瓦解,公司—金融結構的建立並取而代之的過程。
你可以說社會化大生產也有社會主義,但兩者根本不是對立關係。經濟學大五學生來回答,
我也不知道什麼是資本主義。大概,可能,估計資本主義就是以資本為主,保護資本,尊重資本。資本是用來生產的耐用品,機器設備等。引申開來,廣義上的資本包括知識技能甚至包括外貌等一切可以直接或間接用於生產和創造的東西。而資本是死的,資本是有所有權的,資本主義以資本為主,本質上就是以擁有資本的人為主,一切人類活動都要給資本創造和生產的活動讓步。進而資本主義的核心就是保護每個個體和個體利用資本的生產創造活動。資本主義也可以被解釋為: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在一定範圍內,任何組織都無法凌駕於個人之上。資本主義社會,人的權利來自於「上帝」賦予的廣義上的資本,也來自於人所擁有的狹義上的物質資本。任何人都不能剝奪你的權利。因為那是與身俱來的,不是某些太陽某些救世主施捨你的。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在約束條件下,利用資本,創造財富,追求個人幸福!進而整個社會也因你的努力變得幸福。世界上還有另外一個其他主義,其他主義強調集體凌駕於個人,強調組織大於私人。一切都要給集體讓步。這是極好的,人類大同!天下為公。後來我們發現,所謂的集體所謂的其他主義就是某幾個人某幾個組織的意志集合體,其他人存在的意義僅僅是為了提供服務。。。。。。不說了,我真的有快遞到了,真的。資本主義:迄今為止為生產和配置資源、推動創新並提高生活水平而設計的最佳模式
Merriam-Webster 詞典中的定義(http://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capitalism):
資本主義是具有如下特徵的經濟體系:
-
生產資料的私人所有制或企業所有制
-
由私人確定投資決策
-
產品的價格、生產和分配主要取決於自由市場中的競爭
尊重資本家在社會中的核心地位的社會形態與理念,叫資本主義
尊重政府、貴族或者土地資源壟斷者的,都是偽資本主義。
所以,打著資本主義旗號的國家比比皆是資本主義的本質是特權主義
一
資本主義是一種特權主義,無論資本主義的從內涵上說,還是從資本主義的起源和發展歷史上看,都是如此。
特權是就是允許我有,不允許別人有。資本主義的本質是以資本為支撐的特權主義,特權是依附在資本之上,取得了資本就獲得了這種特權。
資本主義世界所講的人權、財產權,實質上都是一種特權。當他們在講人權、財產權的時候,真正的意圖,和實際上結果,並不是涵蓋所有人的,而是特指自己,或自己所置身其中的某個小集團的。
現在美國人總愛指責別國,尤其是中國沒有人權,並堂而皇之以此去干涉別人內政,已達到為美國謀求某種利益的真正意圖。現在地球人都知道,當美國人說人權時,並非他們發自肺腑地關心別國勞苦大眾的利益,發自肺腑地關心中國勞苦大眾的利益,他們真正關心的是他們自己的利益,人權只是一種借口和工具,一種為自己謀權特權的借口和工具。
人權意味著特權和工具,並非當現在才這樣,也並非僅僅對外國人才這樣,而是自這個概念被西歐人提出來時,就是這樣,在歐美內部自己人對自己人也這樣。人權、財產權概念的提出,一開始就是為小部分人爭取權力或特權而服務的。
實質上,權力和特權是一個同義詞,權力一定是特權,一定是我有而別人沒有,允許我有,而不允許別人有的。如果真的是你有我有大家有,那就稱其不上權力了,也壓根不會產生權力的思維和概念。
這些東西單純地從概念上討論比較抽象,看一下歐美的歷史,資本主義的起源和發展史,理解起來就比較清楚和容易。
二
當我看印度歷史時,有一個事實上我很震驚,很不解。印度被英國人侵佔和統治時,統治印度這個國家的竟然是一個公司,即我們在中學歷史課本上都讀過的東印度公司。印度整個國家竟然只是區區一家公司的私產,為其賺取利潤的資產!
一開始,我只是認為,英國人只是對外國才這樣,對其侵吞的殖民地才這樣。當我了解更多的英國歷史,整個西歐的歷史,乃至整個全球史時,我才清晰地發現,英國自己人對自己人也這樣。英國也只是英王的私產,法國也只是法王的私產,其他西歐國家也是如此。
在閱讀西歐的中世界史時,也讓我震驚和不解的是,一個國家居然可以當做一份遺產來繼承,當做一件嫁妝來配送。如果你取了西班牙的公主,那麼整個西班牙就可以作為一件嫁妝帶到婆家,其女婿就名正言順地成為西班牙國王!
作為一個中國人,是真的很難很難理解這樣的歷史事實,國家怎麼可以作為藉以牟利的公司資產,怎麼可以作為隨便贈送和陪送的物品。這將這個國內里的那麼多的民眾置身何地?他們為什麼象空氣一樣不存在?
在工業革命以前,人類社會的主要資產和生產資料是土地。在中世紀的西歐,一個國家的土地僅僅屬於少數的幾個人,就是國王和另外幾個貴族。而國王的土地一定是最多。至於種地的農民,他們不僅不擁有土地,而且他們與土地相比什麼都不是,只是土地的附屬品,是一種會耕地的活工具,與土地一起,是屬於那幾個土地所有者的,即屬於國王和其他幾個貴族的。在希臘羅馬時期,作為土地的附屬品,這些農民被稱為奴隸,在中世紀則換了一個名號,叫隸農。
所以,在中世紀乃至希臘羅馬的歐洲,國家就化約為土地,土地又為僅少數幾個私人所擁有,整個國家也就是一個被幾個人所有的私人國家。國家不過一份財產、資產,一份被幾個人所有的資產。
財產、資產重於人民,重於人,是歐洲社會的一貫特徵。資本主義的核心要件之一就是資本至上,資本重於人本身。從這個意義上講,資本主義並非現代社會才出現的新生事物,而是一直存在於歐洲的歷史之中。傳統的歐洲社會中的資產是不可以自由交易的,而現代資本主義的資產是可以自由交易的。所以,更準確地說,傳統的歐洲是資產主義的,土地主義的。
也就是說,現代歐洲和傳統的歐洲相比,唯一不同的地方是多了一個資產的自由交易的機制,即多了一個市場經濟的機制。特權的本質並沒有發生改變。
傳統的歐洲一直是特權主義的,這種特權是以資產為支撐的,以土地的擁有為支撐的。擁有土地就擁有特權,當然,擁有土地本身也是一種特權。
從起源上看,這種特權來源於武力侵奪。所以,在歐洲,戰爭也是一種特權,是屬於貴族的特權,農民們是沒有成為一個士兵的權力的,而只可以做士兵的奴僕。這個事實同樣為中國人所難以理解。
這種特權一旦形成後,又為宗教因素所強化,即所謂的「君權神授」,這些特權是上帝賜予的,是神給我的。而特權的轉移則主要是靠遺傳和贈送,而不是市場交易。
所以,傳統的歐洲不僅沒有自由交易、自由市場,而且也沒有這樣的概念,因為整個國家只是少數幾個人的私產,甚至是國王一個人的私產,那麼在這個國家做任何事,必須取得國王和貴族的同意。不僅土地是私產,土地上的農民們也是私產,他們壓根不是真正的人,自由的人,沒有資格進行自由交易,不是自由交易的主體,不是自由市場的主體,而且也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去交易,對於最主要的資產土地,他們無權擁有。
三
馬克思對西方社會有一個著名的觀察,依據生產資料所有制,他把西方歷史區分成四個階段:原始社會(農業部落)、奴隸社會(希臘羅馬)、封建社會(中世紀)、資本主義社會(引入市場經濟,尤其是工業革命後)。其中在,奴隸、封建、資本主義這三個歷史階段中,生產資料是私有制,且為人數極少的人所私有,這部分人就構成了特權階級、統治階級,對剩餘的絕大多數無權佔有生產資料的人口擁有特權和實施剝削。
生產資料實際上就是財產、資產、財富,且是最主要的財產、資產、財富,生產資料為人數極少的統治階級所佔有,實際上就是在說社會財富、資產的集中的問題,即財富、資產、收入分配的兩極分化問題。在馬克思看來,對在西歐歷史中,現代的資本社會與傳統的封建社會和奴隸社會階段,在本質上是相同的,都是特權社會,社會財富、資產都是高度集中的,高度集中於特權階級,分配都是嚴重兩極分化的,財富和收入的絕大部分被人數極少的特權階級所佔有。
前文已經指出,作為一種現代社會形態,資本主義社會與奴隸和封建社會的最大區別之處在於,資本主義引入了市場機制。馬克思的論斷包含著一個重要推論是,市場機制無法改變和消滅特權,讓社會實現真正的平等自由。市場機制的作用只是在於讓特權發生交易和轉移,從人數極少的一小撮人轉移到人數極少的另一小撮人,讓特權的形式發生改變,而不會改變特權的本質。
但是,西方主流經濟學完全不同意馬克思的判斷,他們對市場機制存在一種根深蒂固的幻象,認為市場機制的自由交易會自動打破特權,而創造一個人人平等的自由社會。所以,主流經濟學也被簡稱為自由主義,包括從18世紀亞當斯密所開啟的老自由主義,以及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新自由主義。
如何看待市場機制的作用,成為馬克思主義與西方主流經濟學的主要區別所在。馬克思認為市場的自由機制無法消除特權,自動實現社會的平等與自由,自動實現社會財富和收入分配的均等;而主流經濟學則相反,認為市場機制可以消除特權,自動實現社會的平等與自由,自動市場財富和收入分配的均等。
2014年出版的《21世紀資本論》給出了新的全面的事實證據,證明在這一點上馬克思是正確的,而西方主流經濟學是錯誤的。此書全球範圍內長達數個世紀的財富和收入分配的數據,最終顯示,市場機制會傾向於維持和擴大財富和收入分配的兩極分化程度。
西方發達國家的確在70年代以前的20世紀,出現財富和收入分配兩極程度的大幅度下降,均等的程度大幅度提升,這恰恰是在一系列戰爭和政治因素對市場機制的干預所形成的,包括兩次世界大戰,大蕭條,以及後來羅斯福新政之類的馬克思主義式的政策。
1980年代後,隨著里根和撒切爾夫人上台,西方開始去國有化,去馬克思化,而實行重新重視市場的新自由主義。結果卻是,西方國家的財富和收入分配的兩極化程度開始大規模重新反彈,至今已經恢復到20實際初期的水平。也正是這種局面使得歐美的普通民眾怨聲載道,反對主流的「政治正確」的民粹主義開始高漲。2011年美國的「佔領華爾街運動」更是喊出了堪稱經典的「1%對99%」的口號。
四
回顧資本主義在西歐國家的起源和發展史,市場機制在西歐國家的引入和演變的歷史,可以更清晰地看出市場機制的作用和局限,看出它是作用主要在讓特權發生交易和轉移,而非消除特權本身。
在中國之外,市場經濟的形態首先出現在西歐。對中國而言,市場經濟自古有之,與中國文明同時起源。只是中國傳統的市場經濟與在西歐出現的市場經濟在形態上是不同的。市場機制是一種利用市場的交易機制,它本身並不是一個獨立之物,必須內嵌於社會的道德觀和價值觀之中。因不同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市場經濟的形態也是不同的,自由的程度也是不同的。
中國傳統的市場經濟是以儒家道德觀為支撐的。儒家道德觀的核心是心性獨立和心性自由,認為人天生是一個心性主體,而心性天然具備可以統稱為「性善」的情感模式、判斷模式和選擇模式,即孟子說說的「四端之心」:惻隱之心(情感模式)、羞惡之心(情感、選擇模式)、辭讓之心(選擇模式)、是非之心(判斷模式)。人生的意義在於,最大程度地順應和發揮本心本性,即《中庸》開篇所說的「率性之謂道」。
由於儒家道德高度重視人自身的心性,而輕視心性之外的外物,即重心輕物、重義輕利,所以,儘管中國自古以來都是市場經濟的,都存在市場機制,但是市場機制的地位是很低的,很少人去關注和重視它。
傳統的中國所關注的自由是心性層面的自由,這種自由的獲得更主要地是靠每個人自身的心性修鍊、道德修鍊,即修心養性,而不是靠市場機制來獲得。市場所關注的是物質層面,遠低於心性層面、道德層面。事實上,過度關注市場交易,反而會讓人沉溺於物,發生「物化」,最終破壞心性自由。
中國傳統的市場經濟形態可以稱之為心性市場經濟,或者儒家市場經濟。
儘管市場機制被稱為西歐、歐美的最主要的現代性要素之一,但是市場機制在西歐出現的時間遠早於現代的年代範疇。市場經濟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0世紀,這也是所謂的中世紀封建制度的起源年代。
目前有關西歐社會市場機制與封建制度的關係的主流知識是錯誤的。主流知識認為,西歐的市場機制和封建制度是一個線性關係。在時間上是先後的,中世紀封建制度早於現代化的市場機制。在性質上,現代化的市場機制是中世紀封建制度的革命和顛覆。事實上,對歐洲歷史而言,市場機制與封建制度是同時出現和起源的,於10世紀左右同時出現。而且,兩者都更可能是從外部輸入的,而非內部進化的。
五
10世紀是個什麼年代,是一個全球黑暗年代。
中國是唐末加後來的五代十國。但凡了解中國歷史的都清楚,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年代,最殘酷的年代,甚至要比5世紀左右的東晉南北朝還要惡劣。五代十國的典型特徵是軍人干政,軍閥上位。而且這些軍閥大都有北方游牧的血統和文化背景。所以,從根本上說,五代十國是外族武力和文化入侵的結果,是從外部輸入的,而非內部演化的。
整個阿拉伯世界則進入了一個所謂的「奴隸時代」。這個「奴隸時代」的實際內涵是,奴隸當政,奴隸翻身做了統治者,做了國王,成了「哈里發」。什麼樣的奴隸有這麼大的能量?原來他們都不是一般的奴隸,而是軍事奴隸,就是軍人。而且這些軍人大都擁有統一個背景,就是「突厥」,他們和中國北方的游牧擁有同一個血統和文化背景。也就是說,阿拉伯世界的「奴隸時代」與同期中國的五代十國有共同之處,都是軍人干政,而這些軍人都同時突厥人,都是中亞游牧。
後期的阿拉伯擴張,能量和主力早已不是來自阿拉伯本土,而是來自中亞游牧,中亞游牧替代了阿拉伯游牧,成了阿拉伯世界的統治者和擴張動力。無論塞爾柱帝國,還是後來的奧斯曼帝國,其統治者都是突厥人,最後演化現在的土耳其。
儘管此時的西歐尚且處於當時世界文明的邊緣,可謂是窮鄉僻壤,化外之地,但是同樣遭遇了中國和阿拉伯世界所遭遇的中亞游牧的衝擊波,而進入了一個「維京時代」。維京是指來自北方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兇殘海盜,包括丹麥人、瑞典人。實際上,除了北歐海盜之外,西歐還遭遇了另外兩股勢力的入侵,一個是與中亞游牧有深厚淵源的馬爾扎人,另一個則是阿拉伯的撒拉遜人,此時的阿拉同樣與中亞游牧有密切關係。
毫無疑問,北歐人此時突然大規模南下,入侵西歐,主要是法國和英國,很可能是受到中亞游牧對外擴張的壓力和影響所致。所以,十世紀西歐的歷史與當時的中國和阿拉伯世界是同步的,都是因遭遇中亞突厥的入侵而進入了一個軍人干政時代。只是直接侵入西歐的突厥人並不多,原因是那裡太偏僻、太窮了,只有對更窮更偏僻的北歐人才具備吸引力。
五代十國的軍人干政,相對中國自身悠久而強大的歷史和文化,是脆弱而短暫的,隨著宋朝的統一就消失了。事實上,正是在宋朝,中國實現了文化上再次偉大復興,不僅消滅了游牧人的軍人干政,而且消除了生命更持久的佛教的文化影響力,更新和純化了儒家思想,讓其再次回歸文化主體地位。用朱熹他們的話說,讓從孟子就中斷的道統得以接續。
與中國相比,西歐自身的歷史和文化太為短暫和薄弱,他們沒有能力來迅速消除因外族入侵而帶來了軍人干政、軍閥林立的狀態,而是讓這種狀態成為了社會和歷史的常態。從此,西歐社會進入了一個「封建社會」階段。
用中文「封建」一詞來翻譯和形容歐洲這個歷史階段,為當代中國人學習歷史帶來了巨大的誤導和混亂。中國的「封建」是指夏、商、周,尤其是周時期的一種政治制度。封是分封,建是建國建侯。封建更多是一種邏輯上行政區劃,裡邊並不包含絲毫的現代政治學中「統治」的意義。
將一個區域分封給一個人,只是將這一區域的行政上的權力和義務交給他,絕非是說這個區域歸他個人私有和統治。在中國的任何歷史時期,天子、皇帝、國君、貴族這些人都不擁有自己的私人土地,甚至也不擁有任何的私有產業,官員絕對不可以再去經營自己的私人產業。這就是「不與民爭利」,「不與民爭利」是中國傳統政治制度的基石,也是中國傳統社會的最高「憲法」。
在中國的任何歷史時期,「統治者」都是不佔有土地的,即不佔有生產資料的,也不從事任何生產經營,擁有自己的任何產業。土地唯有農民才有資格擁有,也唯有主要包括農民在人民才可以經營產業,擁有產業。統治者的收入都不是來自自己的私人產業,而是來自公共的稅收。在中國任何的主要歷史時期,都不存在認為土地重於人民的情況,從來不存在以土地為本的情況,從來不存在農民只是土地的附屬物,只是耕地的工具的概念,而是一直認為人民重於土地,以人民為本。從來不說「得土地者得天下」,而只是說「得民心者得天下」。
這是中國歷史不同西歐歷史的地方,以及不同中國之外任何文明歷史的地方。馬克思所說的極少數統治者佔有生產資料,佔有土地的情況在中國歷史的任何時期都不曾出現。從他說的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在中國歷史上從未出現過。中國的歷史完全超越馬克思的認識和理解之外,也超越任何西方人的認識和理解之外。中國不存在西方意義上統治者、統治階級,不存西方意義上的封建領主和封建政府。
總之,中國的歷史完全與西方相反,是一部無特權的歷史。
其實,用軍人干政和軍閥割據都不足以形容西歐封建社會的黑暗,因為當時西歐的農民並非象歷史上的中國農民,在生產和生活上是獨立自主的,而是兩方面毫無獨立自主性,因嚴重依附於土地而嚴重依附於土地的主人,即領主。中國的統治者,無論多麼殘暴,從未想過要把農民的土地佔為己用,而只是加重稅率。農民一直保持著生產和生活的獨立自主。
六
總結一下,前面對歷史進行了大段的回顧和解析,是想說明兩點。一是,西歐的封建制度起源於公元10世紀左右;二是,西歐的封建制度是從外部輸入的,源於外族入侵;三是,西歐10世紀所遭遇的外族入侵,具備全球性,當時整個世界都在遭遇外族的入侵和困擾,這個外族主要是中亞游牧,主要是突厥人。中國也遭遇了突厥的入侵,阿拉伯世界也在承受突厥奴隸所帶來的黑暗。
從另外的角度看,當中亞游牧在10世紀衝擊全球的時候,讓全球都變成軍人干政、軍閥林立的同時,也推動了全球的一體化,推動了全球範圍內的文明文化交流。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理解為何在此時,西歐不僅出現了黑暗的封建制度,而且也出現了一種光明的嶄新文明要素和文明現象,那就是自由市場的理念和依賴市場機制的職業群體——現代商人,以及現代商人的聚集區——現代城市。
從全球文明史看,市場機制,以及憑藉市場機制而從事服務日常用品交易的獨立的商業職業群體,在10世紀以前,唯有在中國存在,而且歷史非常悠久。在這之前,中國之外的任何地區、任何文明,都不存在自由市場機制和獨立的商業職業群體。
所以,10世紀在西歐突然出現的商業職業群體,以及自由市場和自由交易的理念,其來源只有唯一一種可能,那就是來自遙遠的中國。中國的自由市場理念和獨立的商業職業文化之所以能夠西傳歐洲,要拜中亞游牧的擴張所賜,他們的擴張,推動了全球範圍的文化交流。
10世紀之前,在人類文明中,中國之外的所有文明都是特權社會,土地為極少數人所私有,他們構成了特權階級、統治階級,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則無權擁有土地,更重要的是,他們卻極端缺乏獨立自主的意識,在生產和生活都不能夠獨立自主,而是依附於土地,依附於領主,依附於某種宗教。在特權社會中,是不可能有自由交易的行為和理念的,也不可能出現獨立自主的商人群體。
所以,自由市場的理念以及商人職業群體一經在10世紀的西歐出現,便置身於特權的汪洋大海之中,要成長和發展,必須突破特權階級的種種障礙。西歐的歷史事實顯示,市場和商業群體的成長過程,並非一個消滅特權的過程,而是一個與特權不斷交易的過程,是一個錢權交易的過程。所謂的錢權交易,就是商業階層用金錢向特權階層購買特權,購買特許經營權。這樣購買特權的商業群體自身變成了新的特權階層。在這個過程中,西歐的商業群體就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特權思維,而西歐的市場機制本身也是特權式的,不僅特權本身就是交易物,而且,市場的參與者都想謀求和建立特權。
從組織形式上看,西歐的市場經濟可以分為兩大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行會階段,第二個階段是公司階段。
行會階段的微觀經營主體主要是家庭,單個家庭的力量在強大的特權面前是微弱的,於是他們就聯合起來形成行會,以行會為單位去和統治階層談判、鬥爭和交易。行會在保護本會會員的權益的同時,也成為一個特權者,因為本會的權益並不對行業以外的人員開放。
中國人很難真正理解歐洲歷史上的行會,因為中國歷史上從未出現這樣東西,總會把它看成中國歷史上的商會之類的聯誼會。同時,歐美人也會對中國歷史從無行會感到不解,他們就認為由於缺乏行會,中國的歷史上商業群體的權益一定會無法保障。
出現這種認知差異的根源對中西的一個基本背景缺乏認知,中國社會歷來是無特權的,個人擁有自由交易的權力被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並沒有遭遇西歐或中國之外其他任何地區歷史上所遭遇的破壞和限制,所以,無需在個人之上再成立一個組織去爭取和保障自己的交易權。而在西歐,個人起初沒有自由交易的權力,沒有自由經商的權力,要獲得這種權力,必須向特權階級鬥爭、談判和購買,所以,歐洲的商業階層必須結成一個團體,否則無法與強大的特權階級進行鬥爭、談判和交易。
所以,對於商業群體中的家庭和個人而言,他們並不具備真正的獨立性,不是一個真正的商業實體,反而真正獨立的是行會,行會更象是真正的商業群實體。家庭和個人的交易行為不僅需要得到行會的保護,而且也受到行業的嚴格的約束。這些行會不僅擁有由選舉而產生的實權性的管理機構,嚴格法律,甚至還有自己的軍隊。
在行會市場經濟階段,很多新興城市的主體是商人,這些城市本身就是一個大行會,行會的管理組織就是城市的政府,他們通過向當地的特權者購買,而獲得自由管理的特權,這樣就成為獨立的城市。同時,為了維護更大利益和特權,這些行會城市之間,也會結成一個更大的同盟,譬如著名的漢撒同盟。
當做一項規模很大的新業務時,也必須取得特權階級的授權,有些公司甚至需要取得國王的授權,當然,特權階級之所以授權,因為他們會從中得到經濟利益。也就是說,公司在西方的產生也是錢權交易的結果。所以,西方的公司實質上也是一個特權者,其思維方式也是特權的。
哥倫布要做環球航行去尋找東方的黃金之地中國時,就得到西班牙國王的授權,而成立了一個特許公司。東印度公司也是英王授權的一個特許公司。當中國的印刷術傳播到西歐後,一個德國人想做印書的生意,他也不得不向特權者申請特許公司,這也是所謂的知識產權的前身。知識產權本身就是特權。現代主流的理論認為知識產權可以促進知識的創新,是為促進和保護創新而設。然而諷刺的是,西歐最早的知識產權沒有一個是西歐自身的創新,而都是盜版,譬如印刷術。從歷史起源上看,知識產權的出現,是為了謀求一種經營特權。
在本質上公司與行會是相同的,都是錢權交易的結果,是特權從特權者向商人階層轉移的結果。這樣轉移並未打破特權本身,而只是讓特權發生了轉移。行會和公司都是特權的新形態。
在行會階段,也有公司,只是從整體而言,還是行會佔據統治性地位。只是到了工業革命後,主流的生產方式開始從家庭手工業向企業工業化轉移,公司的勢力開始超越行會,行會也就迅速衰落和消失了,成了當今社會的最主要的特權形式。
另外一個主要的特權組織形式是大學。西歐的大學出現在11世紀左右,也就是說,市場理念和商業職業文化傳播到西歐不久便出現了。事實上,大學本身也是這股潮流的產物。很多人可能不了解,甚至會覺得不可思議,大學的本身就是行會,而且是兩個行會的聯合。一個行會是教師行會,一個行會是學生行會,當然主要是教師行會。
教師作為一個獨立的職業群體的出現,是商業職業群體在西歐出現的一個組成部分。教師也是小商人,只是他售賣的商品是知識和課程。向其他行業的小商人一樣,任何單個的個體在強大的特權面前都是弱小的,所以,要生存和發展他們必須聯合起來,組成行會。
作為一種行會,大學也具備一般行會的基本特徵,在謀求和保護自身權力的同時,自身也成為一個特權者,而企圖壟斷知識特權。大學畢業證的前身就是教師行會辦法的教師資格證,也是一種授權證,特權證。
現代很多人將大學視為先進之物,就質疑中國為什麼沒有產生大學,將沒有大學視作中國歷史和文化的落後,這其實是很可笑的。中國沒有產生大學的原因是和沒有產生行會的原因是一樣的,中國無需一個教師行會,因為自古以來,中國做教師權力完全沒有遭遇破壞和干擾,一個做不做教師完全是他個人的自由,完全在有沒有學生願意跟他學。而且自孔夫子以來,中國教育的最主要形式就是私人化的,最主要的教育機構就是私塾。而私塾的開辦完全是自由的,無需向官方申請批准和特許。總之在傳統的中國,學習和傳播知識、做學問是完全自由的。
八
歷史和傳統的中國是無特權的,而資本主義則是特權的,這是中國一直努力抵制西方文明的根本原因所在,也是中國最終選擇馬克思主義的原因所在。馬克思主義是產生在西方內部的一個異類,一個特權世界中的反特權者。
然而,在堅船利炮的迫脅之下,中國又不得不向西方文明低頭,因為中國遭遇了「三千年未遇之大變局」,遭遇了亡國滅族之險境。正是本著救亡圖存之目的,中國開始逐漸學習和引入西方文明,引入資本主義。從「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軍事改革,到康有為孫中山的政治改革和革命,然後是馬克思主義的引入和基於馬克思主義的新中國的成立,共產主義的實踐,改革開放和引入新自由主義,最終是中國經濟奇蹟的創造和中國和平崛起。
然而,在學習西方,實現自身強大的同時,中國也在不覺中已經習染資本主義的惡習,那就是特權主義。
眼下中國的特權主義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資本崇拜,二是基於知識崇拜的名校崇拜。
現在中國人在衡量和判斷一個人時,首先想到的是他的身價多少,收入多少,工資多少。金錢和資本已經成為一個人人格的基本支撐。同時,一個人積累了資本之後,又會想著用自己的資本去為自己和孩子去建立某種特權。譬如,企圖通過買房去建立某種收入特權,去購買學區房去為自己孩子建立教育特權。
更嚴重的是,包括大學在內的西方教育系統是特權化的,當中國系統引入西方教育後自然就引入了特權教育。這種教育在灌輸知識的同時,還會教會孩子一種特權思維,培養孩子的特權人格。
幾年前北大的一位教授說,中國的大學,尤其是名校,正在培養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其實所謂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就是為自己謀求特權者,不是中國的大學如此,而是大學本身就如此。因為作為西歐文化的一個產物,從起源和歷史看,大學本身就是一個特權者,其基本思維就是特權化的。
總之,中國已經成分一個半資本主義社會,一個準特權社會。這是和自身悠久而璀璨的文化和歷史不相容的,也是每一個中國人在內心深處不願意看到的,感覺到不舒服的。
其實,實現強大和崛起並不是中國人真正想要的生活,而是西方的壓力和脅迫所致,強大和崛起只是為消除這種壓力和脅迫。當在中國經濟和軍事已經充分強大的今天,來自西方的壓力和脅迫已經大大緩解,那麼中國的下一個階段的任何是,放鬆心情,去過自己真正想過的生活。
所以,中國未來必然的趨勢是,重新認識歷史和傳統,向歷史和傳統回歸,因為那裡才有自己真正想過的生活。(公共號:歷史心性學派)
這麼大的問題,簡直了… 資本主義(capitalism)一般用來描述一種新型經濟組織形式的術語,該組織形式在19世紀的工業社會中逐漸居於主導地位。 比起「資本主義」,馬克思本人更願意表述為「資本主義生產模式」和「資產階級社會」,畢竟「資本主義」這一術語的現代含義是源自他的著作。他將資本主義視為經濟發展的某個特定階段,並試圖抓住其本質特徵,以分析其運動規律、體認資本主義區別於其他生產模式之處。這種研究路徑,明顯有別於古典經濟學家。古典經濟學家傾向去將資本主義視為經濟行為普適性的表現,而非一種新的經濟組織形式。這種方法上的歧義延續到後來論述資本主義的相關著作中。對該術語的應用,通常意味著接受社會主義觀點,即存在著另一種組織現代工業社會的更為優越的方式。儘管如此,該術語仍被廣泛的用做指代蘇聯集團以外的先進工業國的經濟體制:生產方式的私有制,工薪勞動以及基於自由市場的經濟合作。 馬克思認為,一個社會歷史性的有別於其他社會的主要特徵,在於勞動過程的組織方式。自農業出現以來,主導性的生產模式是階級模式。在這種模式中,一個階級對所能得到的生產技術和自然資源的排他性佔有,催生了一個依附性的非所有者階級,他們不僅被迫勞動以維持生計,還為統治階級創造剩餘。資本主義卻並非基於強制性關係,而是基於自由、自主的個人之間進行的自願交換。馬克思認為,這仍是一種階級性的生產模式,儘管表面看並非如此。該模式的基礎仍是生產方式的私有及由此產生的依附性的工薪階級。無產階級所擁有的可供出賣以維持生計的唯一財產,只有他們的勞動力。通過自由自願的交換,資本家以市場價夠得一種商品——勞動力,它能夠創造新價值,如果使用得當,還會產生剩餘價值。
在馬克思看來,資本主義是一種獨特的生產方式,它把市場領域中所有經濟參與者的正式自由與法定平等,同工作場合的附屬與強制結合起來。因此,生產方式私有與自由勞動便成為資本主義的兩大關鍵機制。勞動必須在雙層含義上是自由的:首先,工人們必須有人身自由,可以向任何潛在僱主出賣勞動,以換取工資;其次,他們除勞動力外一無所有。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在剩餘價值的生產和分配上的衝突,以及不同資本之間的競爭,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原動力。
馬克思預言,資本積累的無情驅使,將導致日益嚴重的危機。當生產的全自動化來臨之時,資本主義將面臨難以逾越的障礙。這種障礙的存在說明,資本主義作為一種暫時性的生產模式,終將為社會主義所取代。**這一結論也遭到了嚴重批判和反對** 比如,馬克思·韋伯認為,資本主義是所有社會與經濟系統中普遍性的一面:通過生產方式的私有制、計算技術、以及包括金錢在內的所有商品與服務市場的發展,經濟化的行為、技術理性、以最低成本獲致最優方式的選擇,被制度化了。這導致了競爭與專業化的升級,以及勞動分工的深化和拓展。在韋伯看來,由資本主義而增加的財富,是與推動技術理性的制度分不開的。這種制度包括勞動分工和生產方式的私有制。進而,那種既企圖保持由資本主義創造的財富,又要廢除創造這些財富的制度的社會主義經濟,被韋伯視為是一種幻想。———————————————— *********當代的分割線*********————————————————當代討論多集中於資本主義是否已演化為其他東西,資本主義的本質特徵是自16世紀以來一直在發展的世界市場統一體。許多社會科學家將資本主義視為工業社會的早期變體之一。如今學界充斥著諸如後資本主義(post-capitalism)與福利資本主義(welfare capitalism)之類的術語。最常被用以引證當代工業社會已非資本主義社會的變化,首先是隨著現代合作資本的出現,所有權與控制權的分離;其次是國家角色的巨大擴張;再次是勞動階級通過工會與民主制度所發揮的政治影響。由於如下因素,資本主義已經經歷了相當大的修正。在19世紀,資本主義社會的政府角色傾向於自由放任(laissez-faire),而20世紀政府干預和規制漸多,以取得高就業水平、快速增長率、穩定的物價,提高社會福利,規制壟斷。這一進程中的標誌,包括美國的新政、英國1945-1951年工黨政府為進一步推進福利國家所進行的改革。一些人聲稱,一種超越了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新型工業社會形態正在形成。
資本主義最強有力的許多支持者,如馬克思·韋伯、約瑟夫·熊彼得,對資本主義存續的可能性持悲觀態度,因為資本主義傾向於破壞賦予其自身合法性的機制。但資本主義不僅是歷史上最具生產力的,而且也是最靈活最具適應力的經濟制度,幾乎沒有跡象表明它已經處於衰敗之中。以上。什麼是資本主義?
贊同 @陳毓秀 的說法,做一點點補充
有些人認為「從生產力的角度,資本主義就是『以擴張資本為基礎和核心』去進行的人類生產活動」。這種觀點把資本的擴張認為這種心理傾向當做是資本主義的本質特徵,然而獲取金錢、追逐利潤,這些衝動真的和資本主義相關嗎?並不是的。我們在這裡要更加詳細地界定一下資本主義經濟行為的定義:它是一種利用交易機會獲取預期利潤的行為。這意在表明,經濟行為要真正適應貨幣收入和貨幣支出的比較,無論這種比較多麼粗糙,由此我們可以得到的結論有,這種經濟行為依賴社會的兩種條件,一個是形式上和平的獲利機會,一個是商品生產發展到貨幣出現的程度。通過這兩個條件,我們去翻閱任何地區任何國家任何民族的經濟文獻,我們就會發現,地區的任何文明國家都存在這這種界定下的資本主義和資本主義企業,甚至還有相當發達的資本主義理性計算,總之,這種資本主義是相當的普遍和古老的。
只要有商品經濟的地方,只要有貨幣的地方,就有擴張資本的慾望,在中國、印度乃至其他沒有產生資本主義的地方,這種貪婪都是隨處可見的——因此那種我一開始引用的觀點尚未把握資本主義的本質。
歸根結底,資本主義所以是資本主義,完全是在於它們與資本主義勞動組織的密切結合,所以,資本主義的發展並不是資本主義的發展,而是以自由勞動的理性組織為特徵的有產階級的發展,而這是一個社會學問題,而非簡簡單單的經濟問題。當然,這種有產階級的起源和發展,很大程度上受到理性的行政管理機構的推動,而根本上,則是依賴於人們所採取的某種實際的理性行為的能力和氣質,也就是所謂的資本主義精神。
既然我們用資本主義精神來界定資本主義,那麼什麼是資本主義精神呢?那就是天職觀念和勞動獻身精神了,簡而言之,那就是犧牲主義的勞動倫理。需要闡述的歷史事實是,文藝復興時期(14、15世紀)的維也納是資本主義萌芽發端的地方,但是普遍的社會觀念卻是把牟利行為在道德上認定為不正當的,即使是一個富可敵國的大商人,一輩子都致力於使資本擴張,但他們也並不認可自己的一生,到了臨死前還要把幾乎所有的財產捐獻給教會才得以靈魂的安眠;而在資本主義極其不發達的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注意,這已經到了18世紀,不發達到市場因為缺乏貨幣甚至會退化到以物易物的狀態中去,而在那裡,牟利行為已經被認定為道德行動的實質,甚至被作為責任來推行。
資本主義精神,那種把盈利活動作為天職,每個人都對此負有義務的倫理觀念,這種為新生的基本主義企業家的生活方式提供了道德基礎和合法性的信念,到底來源於哪裡呢?按照馬克思韋伯的觀點,來源於新教信仰......
以上觀點來自於韋伯的《新教倫理和資本主義精神》
雖然資本主義無數人唱衰,它還是頑強地更新自己活了下來;雖然它的制度不適合很多國家(比如一些盲目的中東國家),但它也是世界上輸出道路最為頑強的的主義。反觀共產主義的現狀,倒不如我們來討論一下共產主義何以可能的問題——共產主義可能實現嗎?如果實現,經濟是什麼形態? - 分配製度
PS.有些人會用現代經濟學的研究成果來批駁韋伯,因為數據證明信仰不信仰新教和經濟發展水平沒有什麼相關性,而和受教育水平相關度更強。然而韋伯所討論的問題並非是「新教推動經濟發展」,而是「新教為資產階級發展提供條件」,方式則是對社會結構進行考察,因而這種批駁似乎就陷入了「稻草人謬誤」中......
資本是一種貨幣運作產物,不存在什麼主義不主義的東西,都是好事之徒亂編亂造的。
只說說奧派吧
小政府組織下,營造好良好的市場環境,取消關稅,提倡自由貿易,讓人只要努力就有回報 人是自私的人,但是由於市場的違約懲罰高,所以讓人的素質自發性的提高由於人的趨利,卻帶動了整體環境氛圍平台等的提升,所以讓他人受益,於是帶動了社會整體生產力的發展(可以參見 淘寶,馬雲先生只想賺錢,卻也為大家提供了方便, 或者微博,新浪也只是想賺錢,但是它卻做到了那些喊了一輩子要民-住 ,言論目田的公知們做不到的事情,給不同言論提供了平台,雖然也刪帖,但是比起過去已經是大為不同了) 政府不參與經濟活動中,也不為銀行背書。人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就是理想的資本主義社會吧。
除此之外,任何國家參與攪和的資本主義都不全是資本主義。同樣也是自由市場主義的代表,弗里德曼先生原來認為 香港就是他想看到的理想國 (大意 ,原話不清楚了)當然 他也在2006說過 香港回歸之後,已經不再是他理想的自由市場了。(同樣是大意)這問題太大了,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學術界也沒有公認的定義。更有意思的是,即使在資本主義世界,資本主義居然也是個相對貶義的詞。 說下個人觀點吧: 政治上,最高行政長官普選+代議民主+分權制衡+法律至上,具體實現形式有很多,核心目標就是不讓一個人或一個小團體長期壟斷政治權力。 經濟上,有明確的產權結構,所有資源一定是有主的,明確的屬於某個自然人或法人。從這個角度來說,資本主義可以存在政府所有產權,但是一定沒有公有產權,因為在法律上找不到「公」這個東西。還有就是所有交易全憑自願,周瑜打黃蓋。壟斷和反壟斷本身不是資本主義這個層面上的東西。 文化上,完全自由的思考權,任何人都不能把某種觀點強加給別人,任何人都有權利拒絕任何觀點。單純在腦子裡想什麼,都不關別人的事,都不犯法。好比說我在心裡殺你一百次,我沒說也沒做,這不犯法。 個人生活方面,只要不影響別人,想幹什麼幹什麼,誰也管不著。如果影響到別人,必須事先徵求別人同意。最典型的那個例子,風可進,雨可進,國王不可進。有人說這事是假的,事也許是假的,但理念是真的。今天在美國,未經房主同意進入他人住宅,房主在警告一次來人仍不退出的情況下,可以立即將來人擊斃。 中國人很難理解上面這些東西,因為這些制度和觀念跟中國兩千多年以來的社會實踐是完全對立的。如果沒有外部衝擊,中國肯定還在「治興亂亡」里打轉轉。
我覺得應該用最通俗的語言告訴孩子們什麼是資本主義,什麼是社會主義。抓住問題的本質。所謂資本主義就是在所有的生產要素中,以資本為本位,其他的生產要素,諸如勞動力,不佔主導地位。為了實現資本的主導地位,與之相應的所有制是私有制,相應的分配製度是按照市場的自由交易進行分配。實現資本主義的前提是建立以保護物權和交易自由為核心的現代法律制度。物權絕對和契約自由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特徵。比方說你有一百萬,可以開工廠,工廠的所有權是你的,產生的收益也是你的;你也可以拿來炒房子,房子增值的部分是你的,房子可以租出去,租金的收益是你的,還可以把房子抵押出去,到銀行貸款,貸款的收益也是你的。你可以把你的廠房賣了,換成股票,或者房地產,這都是你的自由。你有權佔有你的財產,使用你的財產,處分你的財產,更重要的,你有權利用財產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獲取收益。這是資本主義最重要的特徵。正因為資本有時間價值,錢可以生錢,所有激勵人發財,並且在物權制度的保護下,人們敢於發財,敢於承擔經營風險。契約自由使得資源得以自由流動。這一切都使資源得到充分利用,財富得以積累,這都是資本主義的優越性。社會主義,指的是以所謂的社會利益為本位,勞動力作為最主要生產要素,其他生產要素,諸如資本不佔主導地位。社會主義是針對資本主義的弊病產生的,是資本主義忠實的批判者。但要實現社會主義,必須要搞明白兩個根本性的問題:第一,什麼是勞動?勞動的價值如何衡量?第二,通過什麼樣的所有制和分配製度能夠實現按照勞動分配收入?第三,假如真的實現了按照勞動分配,會對整個社會產生何種影響?首先,什麼是勞動?工人產出產品是勞動,農民生產糧食是勞動。企業管理者管理企業是不是勞動?技術人員提供技術支持是不是勞動?如果後兩者也算在內,勞動的價值如何衡量?高中課本上有個概念叫做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但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如何計算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另外,技術和管理的價值就更難以用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衡量了。有時候為了研發一種產品付出的時間和風險是難以計數的。第二,假如我們可以用一种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標準來衡量勞動的價值。如何把這個標準強加在所有人身上?人類歷史上實現勞動力本位的方法是建立一個代表勞動價值的權力,取消資本主義中承擔分配功能的商業主體。問題在於如何保證這個權力能夠按照既定的,能夠準確衡量勞動價值的標準執行分配政策,如何保證這個權力本身不為自己謀取私利。第三,如果真的實現了按照勞動價值分配的社會制度,還會產生一個後果就是喪失了創造財富的激勵,以及資源不能有效完全的利用。一切經營活動都存在著巨大的風險,倘若否認資本本位,否認物權絕對,人們承擔風險發財致富的激勵就不復存在了,社會經濟就會趨於萎縮。另外,因為勞動力本位否認資本的收益,人們只能將財產消費,而不能利用它的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進行收益(因為一旦產生交易,就不再是按照勞動價值進行分配了),這勢必導致否認自由交易,資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會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歷史現實是,二十世紀席捲全球的社會主義運動,不僅造成了一個不受制約的強權,沒有更好的促進公平的分配;還造成了財富不能積累,社會經濟萎縮的後果。因此大多數國家放棄了這條道路。但這並不是說資本主義是人類理想的社會,是完美無缺的。首先,回到資本主義的本質,資本只是各種生產要素之一,只肯定了資本一個要素,否認勞動的價值,那人類勞動的意義又何在?這顯然是不公正的。這正是所謂社會主義產生的原因。而且資本主義對人的衡量是片面的,是單一經濟價值的衡量,人的價值覺不僅僅只有經濟價值一個維度。人的慾望的實現,幸福的生活,全面的發展也並不僅僅是經濟決定的。資本主義造成的人的工具性,異化,單一性都是不可忽視的。第二,自由資本主義發展造成的壟斷經營,生產過剩,造成資源的浪費。當然有學者對此持有異議,認為這是政府干預的結果。第三,資本主義只考慮經濟價值,忽略資源消耗和環境破壞,地球生態系統能否承受如此重負尚存疑問,人類生存環境持續惡化,令人堪憂。第四,民族國家之間的軍事競爭,使人類始終處於戰爭的威脅之下。總之,任何社會制度都不是完美的。在找到一個能夠完全取代現有制度之前不可輕易取消現有制度。否則結果很可能是災難性的。可是現在人類洋洋大觀的太平盛世,或許隱藏著人類滅亡的巨大危機,我們只能慢慢調整改變它。
尋求資本擴張與資本最大化的行為風格,
具體到現代歷史, 是以credit(信貸)為基礎的, 鼓勵並給予資本最佳操作者超額回報的經濟制度推薦閱讀:
※在網路平台上進行的知識共享算是分享經濟嗎?和網約車等實物分享模式有哪些異同?
※如何看待一路一帶對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產生的影響?
※從經濟學角度來看,為什麼有些人到餐廳吃飯願意花大筆錢點菜,卻在乎5塊錢一包的濕巾?
※為什麼出門時兜里「十張十塊」要比「一張一百」的花的快?
※勞動經濟學學習的內容和研究方向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