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碳是什麼?它是怎麼被合成的,有何性質和應用?

據媒體 11 月 24 日報道,科學家合成了一種新的碳同素異形體,叫做「T-碳」。這個「T-碳」和金剛石、石墨、碳納米管等等已知的碳同素異形體有什麼不同?它有什麼性質和應用呢?

碳家族添新丁:我科學家預言的T-碳問世

https://journals.aps.org/prl/pdf/10.1103/PhysRevLett.106.155703

2011年在PRL上預言T-carbon的存在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7-00817-9.pdf

今年在nc上報道的碳納米管和T-carbon的轉化


我也跟著幾位答主來湊個熱鬧吧。

目前能源領域比較火,很多(新)材料做出來自然都會想往這個方向上靠,T-碳的一些報道也說它能有很多地方使用。然而昨天晚上看了一下論文,無奈的發現——如果是往儲能——二次電池(例鋰電)上使用,這貨還不如石墨烯(答主懂的主要是這一部分)。石墨烯是有幾個性能起碼看起來還是有用的(實用性可以看我之前寫的文章),而這個東西研究出來的意義更多還是在基礎科研上,實用價值要打個大大的問號。

做儲能電池中的應用,大概要有這麼幾個特點:

1、導電好----我們的T-碳寶寶是SP3雜化為主,導電性很一般。再說了,它是由CNT處理得來的,用導電劑為啥要舍CNT而求它?

2、用做嵌鋰負極活性材料----從目前作者的文章分析看不出任何可以往這個方向使用的徵兆。沒有相關的理論分析,更沒有做個扣電拉出來試試。當然我覺得關鍵還在於下一點:

3、這是一個目前看量產很麻煩超極昂貴的東西----CNT被激光處理,產率??不知道。CNT成本?不便宜。表面似乎還有非晶氧化,反正這幾點對鋰電/電池領域沒一條合適。

4、可能我又要黑納米了。。。。然而還要提醒各位,真的很多材料做的跑偏了,硬納米化對於很多實際應用那就是南轅北轍,所以——有科學價值就老實說科學價值,別無限YY它的工業應用前景,謝謝。。。

小總結:作為之前只是理論上預報,這次第一次製備出的介穩的碳的新結構材料,它的問世當然在基礎科學上有很多的意義,然而其實用化的前景要打一個問號。如果在電池領域考慮,從目前看到的信息來說不太理想。而其它答主也大概分析了其對於催化等方面應用的可能性,大家可以綜合參考我們的答案來判斷。

PS1:三星的石墨烯球的文章有不少人問,準備寫一下。

寫好了,弗雷劉:如何看待三星宣布開發出石墨烯電池?

PS2:如唐潮所述,我覺得好好做碳纖維比做一堆花里糊哨的東西要有用的多,碳材料里有好多像碳纖維一樣的好同志,也有好多花拳繡腿的,嗯。


想從應用的角度說說吧,主要就是看它的物理化學性質吧。

分析碳材料,本質上可以看sp軌道的雜化方式,比如石墨烯是sp2,金剛石是sp3,石墨炔是sp-sp2雜化,無定型碳是sp2-sp3。通過調整這二者比例,大體可改變導電率和導熱率之類的物理性質。

論文中說,這種T-carbon是sp3-sp2混合,而且「sp3多於sp2」,因此在物理性質上可能更近似於無定型碳和金剛石。這樣的話,以後在導電導熱之類的應用場景應該都問題不大。

另一個可以關注的點是它的微觀結構。現在,大量的研究力量集中在碳納米材料的微觀形貌的調控上,因為材料的比表面積、孔結構、孔分布等屬性,極大影響著儲能、催化、吸附性能。新聞中報道,也特意強調了T-carbon是一種「蓬鬆」的材料,「密度非常小」。論文中說孔徑大約是11.8nm。

這個孔徑分布,讓T-carbon顯得有些雞肋。

一般來說,平均孔徑越小,碳的比表面積越大,二者近似反比關係。我們可以找兩個參照物。

(1)活性炭,孔徑主要是0.5-2nm,比表面積很大2000-3000m2/g。

(2)CMK等介孔碳,孔徑在2-20nm可控,比表面積500-1000m2/g。

所以,T-carbon在比表面積上沒有優勢,因此在吸附等碳材料的典型應用上,也很乏力。

與此同時,如果要作為電池負極或者超級電容器等儲能應用,如此大的平均孔徑,也會顯著降低電極的振實密度和體積比容量,因此也不看好。

新聞報道中還提到了「儲氫」,說T-carbon「其儲氫能力重量百分比不低於7.7%」。碳材料與氫的結合力遠低於一些合金或配位化合物,因此本質上是不適合儲氫的。之所以被廣泛提及,是因為碳材料的巨大比表面積帶來的強大吸附能力。但剛才也說了,T-carbon的比表面積很雞肋,因此,在儲氫的應用上,潛力也不會很大。

結論:如果沒有更深層的改進或設計,T-carbon終歸只是一個發文章的材料,在實際應用中很難找到定位。


據我所知的碳材料發展過程:碳纖維、碳納米管、C60、C90、生物活性炭、石墨烯等等,現在T-碳又出來了,對比石墨烯感覺發文章灌水的價值遠遠大於實際應用價值。

其實各位科研工作者們有空還是回頭把碳纖維材料再研究研究吧,感覺都有三十年了吧,碳纖維的潛力還有很多沒有發揮出來,能把碳纖維材料研究透,並且民用化,給社會發展帶來的好處遠比發現十種T-碳都有用。


謝 @弗雷劉 邀

據 @徐克 大佬說,

如果是材料界的重大發現,為什麼發在 nature communication上?nature communication不是土豪材料界用來灌水的么?

這個其實是 6 年前的一個理論計算髮了 prl,今年被某個組用在實驗室驗出來了所以水了個nature communication

我本人對以上言論不負責(逃


謝邀

感謝指正碳管沒有拿獎

稍微看了一下文獻,prl的分量還是滿足的。

但做出來發到nc上就水了點~當然這和課題組相關,好的厲害的工作發的文章也不咋的

但我覺得,t碳和金剛石,石墨,碳管,足球烯,石墨烯這之間還是有差距的,或者說是一種過渡體?

石墨烯足球烯都拿了獎,對應2維3維的碳納米結構,當然最後t碳是否會爆發還看他的性能

不過,過於精密的結構一般都影響它的應用,所以我對納米一直不看好~

至於為什麼,納米結構的精密很容易導致不穩定~


推薦閱讀:

材料專業的人,真的不值錢?
發燙的熔爐不容易破是什麼物理原理?
人工光合作用目前的進展和難點是什麼?
中科院金屬所和上交哪個更適合讀博?

TAG:化學 | 無機非金屬材料 | 材料科學 | 結構化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