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擲彈筒沒能普及各國軍隊,並且在二戰之後被廣泛使用?


糾正幾個關於擲彈筒常見的錯誤認識

日制89式擲彈筒裝葯145克TNT,41年產擲彈筒彈破片403片,44年彈657片。不管是裝葯還是破片都優於蘇德50迫裝葯75-90克和美60迫裝葯113克破片500片。擲彈筒造價也不便宜,擲彈筒是高低壓膛線武器對身管要求高,加工複雜。擲彈筒彈必須使用鋼製彈體,毛坯先熱拔,還需要經過比較複雜的回火處理和酸洗,最後還要機加開槽、車螺紋並安裝黃銅彈帶。89擲彈筒最大射程是800m,使用91式手榴彈手榴彈射程也超過300m。德制LeGrW36射程只有520m,蘇制RM38/41射程也只有800m。美60迫雖然射程遠超擲彈筒但是重量高達19公斤。

擲彈筒最大的缺陷是缺乏瞄準裝置,對正就靠一條油漆白線準不準全憑經驗。日軍使用完全是當時技術水平下的窮逼帝國主義之舉。這種東西不管在東線還是太平洋戰場都活不過三秒。中國軍隊缺乏重機槍迫擊炮壓制火力,日軍可以毫無忌憚的炸。工事什麼的就不要想了構築良好的土木工事122榴都不一定能幹翻。日軍機械化水平低行軍全靠兩條腿,89式加上彈藥一個人能拿著就跑,60迫得一個班伺候。

戰後除了在民族獨立運動中短暫使用,也就髪國人還在用這個LGI Mle F1,解放軍也仿製過QLT-89。這東西特點就是一手提著就跑。

冷戰開始後這種武器更沒有在東西方對峙集團中存在的地方了。迫擊炮技術水平提升不再需要擲彈筒這種原始武器了,60迫必要時候照樣可以用手扶著打。步兵彌補火力空缺有了更好的榴彈發射器,不知道比擲彈筒高到哪裡去了

射程短沒關係,11式射程遠打得准,關鍵量還大

實在不行還有更大號的

MK19

AGS30

04式


瀉藥啊

其實理由很簡單,就是擲彈筒這個武器只適合當時的中國戰場。

首先看擲彈筒這個武器有什麼樣的優缺點。優點很突出:不佔編製、方便使用、戰場上密度高。不過缺點也很致命:射程近、威力小、非常依靠射手經驗、製造麻煩。

在中國這種重武器密度特別低,甚至幾乎沒有的戰場上,擲彈筒這種單兵支援火炮確實特別有效。由於中國軍隊嚴重缺乏重機槍迫擊炮等武器的壓制,經常有火力點被擲彈筒一下搞定的情況,甚至重機槍組都會受到很大的威脅,一些重機槍手老兵在回憶時依然說:打一百多發子彈後就得轉移陣地,不然擲彈筒的炮彈就會打過來。

可以說,擲彈筒就是專門為中國戰場設計的武器。不過,這句話另一面的意思就是別的戰場都不適應。

在太平洋戰場上,面對美軍種類齊全數量龐大的各種自動武器和支援火力,擲彈筒威力小射程近的缺點就暴露的非常完全了。三百米不到的射程足以讓絕大部分機槍壓制擲彈筒,美製的81毫米迫擊炮也完全壓倒了擲彈筒的一切優勢,而且隨著大量的老兵的損失,新手使用擲彈筒的缺點也逐漸暴露出來:由於老兵可能做到百發百中,不過新兵可能五發矇中一發,這對中美英法蘇都是無法容忍的。

如果將擲彈筒拿到東線戰場,就會發現擲彈筒更加的雞肋。

在雙方動輒數十上百輛坦克裝甲車輛的鋼鐵碰撞中,這種連坦克頂甲都搞不定的東西是沒有任何位置的。納粹德國的MG42足以在三百米內撕碎一切敢於蹲姿發射炮彈的存在,而蘇聯的82毫米迫擊炮是蘇聯指戰員們唯一一種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武器,威力射程簡單程度和數量都不是擲彈筒敢想。這還沒有猜想面對雙方的鋼鐵洪流時擲彈筒會是什麼表現。

事實上,甚至是在幾年後爆發的朝鮮戰爭中,志願軍們用的也是蘇制82迫擊炮,完全放棄了更加熟悉更加方便更加易於補給的擲彈筒,因為擲彈筒在面對美軍時火力實在太弱了。

只能說,擲彈筒只是一個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與特定的敵人作戰,才能發揮作用的一種特定的武器。她沒有歷史,也不會有未來。


漢斯看了看手裡的MG42

伊萬看著身後親切的喀秋莎

美國人抬頭看了看天空中的B-17

得出一個共同的結論:這玩意有屁用

也就土鱉這種連一人一槍都做不到和蝗軍這種比土鱉強不到哪去的才會用這玩意,擱其他戰場上你沒等走到射程只能呢,早被對面的火力撕成碎片了

補充一下吧,擲彈筒本質上就是一個超輕型的迫擊炮,其他國家生產力足夠,用不到生產這個玩意


來同志,看著我身後的152,122,85,76,57mm炮你覺得我需要擲彈筒嗎,要不這樣,你去問問隔壁那些用海軍艦炮和陸航轟炸的資本主義需不需要


謝邀,有廣泛使用

後來大量擲彈筒被米鱉繳獲

米鱉發現小砸炮挺好用的!

就裝上了M16,越戰中有運用,學名:槍掛榴彈發射器,效果還行

再後來就演變出XM29 OICW這種小砸炮

但太重了就下馬了,但這並不妨礙米鱉將mk18這種小砸炮裝上車

土鱉就不一樣了,自打有了錢不僅有這狙擊砸炮

還有單兵砸炮

米鱉的m16下掛榴彈發射器誰來補個圖,沒找到,謝謝!


擲彈筒雖然造價便宜,易於攜帶,但太吃經驗,經驗不足的士兵想打准太難。

各類槍(掛)榴彈和榴彈發射器/彈射器也是其有力競爭者,它們要麼更便攜,要麼更易操作

比如兔子的QLT-89榴彈彈射器,人家好歹還有個標尺可以參考一下

哪像擲彈筒,全靠手感


窮逼帝國主義用的貨色,性價比太低也就適合欺負欺負49年前拿75炮當重炮用的農業國家。


並不是擲彈筒不普及,只是別的國家大多有功能性能都近似甚至超越擲彈筒的裝備來替代擲彈筒而已。畢竟已經有的東西比換一個更順手。

擲彈筒的優勢在於能在不佔編製的情況下彌補手榴彈的距離問題,而其他國家的解決辦法大多是上槍榴彈。

一戰期間英軍用李恩費爾德步槍改造出來的榴彈發射器,槍身加固一下,槍口上加了個鐵桶就完成了。用空包彈把手榴彈推出去。是用來輔助攻打德軍機槍點的,運用理念基本和擲彈筒差不太多。射程應該稍遜,但是畢竟不用多帶個東西

這種設計一直延續到二戰。圖上是用M1加蘭德步槍打槍榴彈,可以看出來除了一些細節以外,原理是和上一個是一樣的。

圖片來自wiki

槍口的榴彈發射器因為用時要換裝空包彈,後來基本被下掛榴彈發射器取代了,可以省去換彈的功夫。圖上是美製的M203榴彈發射器

圖片來自谷哥

因為已經有功能相同的東西了,自然就沒了擲彈筒的位置,也就不可能普及了

順帶一提tg自己研發過一個79式火箭手榴彈,手榴彈後面加一個小火箭發動機,用途類似於一次性榴彈發射器,但是好像因為用的時候容易被燒到而沒列裝。


謝謝邀請,受寵若驚,沒有關注軍事方面的問題,不是很清楚,


擲彈筒的優勢在於不佔編製 順手帶上就行

然而二戰時期部隊已經走向了功能專一的路子 用不著這種東西了

想想東亞從菜雞互啄到一大票軍事top3也是真是挺不容易的


用得起炮彈管夠的迫擊炮,誰特么用這種垃圾?

這是志願軍說的。


應該是用槍榴彈代替了擲彈筒


這東西如果出現在一戰的塹壕時期也許英法德會考慮一下使用 二戰時期的火力密度這個準頭差 威力小 無攻堅能力的支援火力實在是浪費編製。火箭筒 迫擊炮的出現替代了他的作用。作為窮逼帝國主義的日本 二戰期間陸軍的主流裝備基本只能和一戰的列強持平。倒不是鬼子不想用好的 但軍費都被海軍馬鹿強光了 陸軍馬鹿就湊活一下吧。當時號稱第一陸軍的法雞 日不落帝國的英帝 縱橫歐陸的三德子 怎麼能看上這要飯的玩意


我總感覺現在的榴彈發射器就是擲彈筒思路的延續


謝邀。擲彈筒是窮人家的東西,美蘇德英這些土豪看不上。它的思路是對的,在有限條件下儘可能提升輕步兵的火力。戰後槍榴彈、槍掛榴彈發射器、不佔編的火箭筒等等大發展,功能更強威力更大,就更沒人搞擲彈筒了。


擲彈筒主要作用是敲掉敵人火力點……不過要是有坦克的話,誰還用那玩意


推薦閱讀:

蘇聯衛國戰爭期間蘇聯接受的英美援助究竟是雪中送炭還是錦上添花?
大和戰艦的防空布局為何如此的集中?
如果齊柏林伯爵號航空母艦製造出來,其噸位,裝甲以及火炮是一個什麼樣的水平?
為什麼日本不承認侵略歷史?
為什麼二戰後歐洲都去殖民了,只有葡萄牙還保留著一堆殖民地?

TAG:軍事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軍事裝備 | 舊日本帝國陸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