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諾貝爾獎的研究不那麼出名,卻深刻影響了我們的生活?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2017 諾貝爾獎巡禮,更多「諾貝爾獎」相關話題討論歡迎關注。
有些諾貝爾獎獲得者或者他們的研究,在大眾中相當出名,比如居里夫人的鐳放射性、愛因斯坦的光電子效應(雖然他更出名的是相對論)、薛定諤的量子力學、沃森和克里克的 DNA、楊振寧和李政道的宇稱不守恆。
但是有哪些諾獎的研究,在大眾心目中不怎麼出名,卻深刻地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呢?
這段時間乳製品安全的話題鬧得沸沸揚揚,我這就提一個跟乳製品相關的冷門諾貝爾獎研究。順便為我的祖師爺做波宣傳。
迅哥兒曾經曰過:我好像是一頭牛,吃進去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和血。由此可見迅哥兒是很有鄉下生活經驗的。但是,這裡有一個問題:有草的時候牛可以吃草,冬天沒草的時候怎麼辦?
當然,牛的適應能力是相當強的,丹麥有一個變態的研究表明僅憑報紙和尿素就能讓奶牛繼續好好的活下去,當然產奶是甭想了。事實上我們在冬天可以飼餵秸稈這些農副產品,但此類粗飼料的能值和營養成分遠低於牧草,這勢必影響冬季奶牛的泌乳性能。奶牛冬天吃的不好擠不出奶,以乳製品為食的人就要餓肚子。那該怎麼辦呢?
這個問題在困擾了歐洲奶農幾個世紀後,終於得到了解決,並為農業科學研究帶來了迄今為止唯一一個諾貝爾獎。這個牛人就是芬蘭科學家阿爾圖裡·伊爾馬里·維爾塔寧(Artturi Ilmari Virtanen,1895-1973),他也是我博士生導師的導師的導師的導師。
維爾塔寧出身於一個奶農世家,對於冬季奶牛優質粗飼料短缺這一現實問題有著深刻的認識。他的解決辦法很巧妙,非常類似於我們東北冬季腌的酸菜。簡而言之,就是在夏秋季收割新鮮牧草或者全株農作物,添加乳酸菌後壓實密封。由於內部缺乏氧氣,乳酸菌開始厭氧發酵分解糖類,並分泌乳酸使得飼料呈弱酸性(pH 3.5-4.2),從而有效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長。最後,乳酸菌也被自身產生的乳酸抑制,發酵過程停止,飼料進入穩定儲藏。基於此原理,後來他還開發出了配合使用的複合酸製劑(早期配方:鹽酸+硫酸--&>改良配方:甲酸+甲酸銨),顯著提高了發酵過程中對於有害雜菌的抑制效果。通過這種方法製備的粗飼料中的營養成分損失並不大,而產生的乳酸卻可提高粗飼料的適口性,促進奶牛採食。
這就是青貯飼料的製備方法,此法既可防止優質粗飼料腐爛而又不影響其使用和營養價值,解決了冬季優質家畜粗飼料短缺的問題,並已成功推廣到全世界各地,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不可估量。維爾塔寧本人也因此榮獲1945年諾貝爾化學獎。
你看,發明給動物吃的酸菜也能得諾貝爾獎!有時,一個小小的改變就可以撬動整個地球。維爾塔寧這個名字可能不是很容易記住,但當寒冬來臨,你手捧一杯溫熱的牛奶,或者品嘗美味的芝士蛋糕時,他的工作就在影響著你的生活。
(所用圖片皆來自互聯網)
出名不出名我說不上來,但是要是說深刻影響我們的生活,GMR一定跑不掉啊!
(圖片來自網路)
200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法國科學家 Albert Fert 和德國科學家 Peter Grünberg,以表彰他們在巨磁電阻效應發麵的重要貢獻。
啥是巨磁電阻(Giant Mageto Resistance)呢?
電阻這個概念不用解釋了,初中電學知識。磁電阻就是在磁場下電阻會有變化。這很好理解,一般來講,加了磁場,電子運動的時候就會轉圈圈,這樣形成電流的時候電子運行的路程就邊長了,受到的阻礙也就變得多了,因此大多數材料的磁電阻都是正的,即加的磁場越大,電阻越大。當然也有一些特殊情況下,會出現負的磁阻的現象。比如前幾年當然沸沸揚揚的Weyl半金屬,在實際材料中首次觀測到了粒子物理裡面找尋了八十來年的手性的Weyl費米子,就是一個典型的負磁阻的材料。
那知道磁阻的概念,巨磁阻就更是很直觀了,就是「巨大的磁電阻」嘛!其實,除了巨磁阻(GMR)之外,過去一段時間關於磁阻還有兩種比較突出的,龐磁阻(Colossal Magneto Resistance, CMR)和隧穿磁阻(Tunneling Magneto Resistance, TMR).
扯得遠了,還是回到咱們說的CMR,1988年Fert研究組以及Grunberg研究組各自獨立的發現了CMR現象。這距離2007年獲獎,僅僅花了不到20年的時間。這個時間長度在漫漫的諾貝爾獎歷史上也算是排的上號的了吧!
但這不是最牛的,關鍵這個GMR出現以後,就迅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說白了,就是徹底解放了我們的筆記本電腦、手機、硬碟、U盤......一切與數據讀寫存儲有關的東西。我們知道,數據存儲讀寫的本質,就是在硬體上構建表達0和1的體系,並能夠精確的人為控制。GMR的橫空出世,意味著我們可以很方便的利用很小的磁性變化,獲得一個巨大的電阻變化的相應,電阻的變化,直接就反映為電流信號的變化,也就是我們存儲數據裡面0和1的信號變化了。簡單的講,通過GMR效應,非常高效的講磁信號轉化為電信號。這直接推動了大容量、小型化的信息時代的巨大革命。1997年,NVE公司首先推出了基於GMR效應的半導體數字式感測器,隨後IBM公司也推出了相關的讀出磁頭產品。要知道,這距離兩位科學家發現GMR效應,才剛剛過去了9年!隨後的幾年時間裡面,各大公司紛紛推出了相關的電子產品,完全的開闢了信息時代數據存儲的新篇章啊!
童鞋,此刻,看看您手上那幾十上百GB存儲空間的手機,看看旁邊1個TB甚至更多的移動硬碟。GMR效應用了20年的時間,創造了一個「發現了就應用,應用了就得獎」的奇蹟!
致敬!
PS:
曾經有幸聽過Albert Fert教授的報告,老爺子神采奕奕,PPT也做得很炫酷。但是那時候我還是個懵懂少年,法國人說的英文實在是聽不太懂。當時照的照片現在也早已找不到了,早知道有機會答這個題,怎麼當時也得硬著頭皮找老教授合個照啊~
現在大家的生活已經基本離不開各種半導體器件了,電腦手機里的處理器,照明顯示的發光器件,無線通信的射頻器件,這一切經歷了至少半個世紀的發展。
故事的開始是貝爾實驗室的John Bardeen,William Shockley還有Water Brattain因為晶體管效應和半導體研究拿到了56年的諾貝爾獎。就是下圖這玩意
Shockley最後去了西海岸,開了公司,招募了一大幫青年才俊。不過後來由於不合,叛逆八人幫離開肖克萊自己拉來投資搞了個新的公司。八個人中的Robert Noyce和TI的Jack Kilby前後腳申請了集成電路的專利。再後來,羅伯特諾伊斯和戈登摩爾創立了Intel。2000年的時候Jack因為發明集成電路拿到了諾貝爾獎,可惜Robert幾年前去世了,不然獎牌上也應該有他的名字。
John離開貝爾實驗室後去了玉米地里的UIUC。John有一個Phd學生叫Nick Holonyak,他發明了可見光LED。幾十年後,幾個日本人在改良了p型GaN材料的生長方法後,製造了實用的藍光LED,並且拿到了2014年的諾貝爾物理獎。可是,Nick被跳過了。然後,John又和其他幾個學生合作研究超導,並且最終拿到了自己的第二個諾貝爾獎。
在晶體管剛拿到諾貝爾獎的那段日子,一個德國人Herbert Kromer還有一個俄羅斯人Zhores Alferov就開始試圖改進這種新的器件。他們的研究極大的促進了異質結的發展(也就是兩種不同半導體之間形成的結),進而推動了射頻以及光電子器件的快速發展。手機里的射頻功放有很多就是基於異質結晶體管,而現在的LED和半導體激光器基本也都是基於異質結結構。後來,他兩在2000年和之前提到的Jack Kilby分享了諾貝爾物理獎。
Herbert後來去了UCSB,大力發展了UCSB的化合物半導體,並且後來吸引到了鬱郁不得志的Shuji Nakamura,也就是發明藍光LED的那個三個日本人之一。
插個題外話,Herbert和同年拿到諾貝爾化學獎的UCSB教授Alan Heeger簡直像是親兄弟,特別是諾獎網站的照片,幾乎鏡像對稱。請看下圖
再插一句題外話,所有這些半導體技術的發展,都是建立在諸多量子力學大牛的貢獻之上。他們推動了量子力學的發展,進而是固體物理,從而使得半導體可以為人所用。
嗯......這個「不出名」肯定是對公眾而言的,大概是因為沒寫進小學/中學課本......能摘取諾獎桂冠,不論是人還是研究,想必在業內都會是響噹噹的存在。
比如大學課本上就好多一般人覺得「不那麼出名」的研究。
我突然想起當年高分子課上老師念叨的兩個詞。
其實是因為別的內容我都忘了(逃
不過從另一角度來說,這或許反映出這兩個詞語的的確確代表了一些比較特別的東西。
先說第一個,其實是一個人名:施陶丁格(Hermann Staudinger)。
剛才我用的全拼,但輸入法並沒有聯想出我想打的這四個字,看來的確是「不出名」。
當年老師第一次說這個名字的時候,他的發音並不是字正腔圓的「shī táo dīng gé」,而是更貼近原始讀音的「shi tāo dǐng gě」,你們可以腦補一下兩者區別。
於是認真聽講的我當時腦海里浮現出來的是——
我的內心OS:薛定諤跨界玩得挺6啊,虐物理學系虐貓都不滿足還跑來虐我們化學系......
PS:好吧其實學電子軌道的時候已經虐過一次了
PPS:Schr?dinger 和 Staudinger 在拼寫上其實還挺像
太年輕,太天真,書裡面寫的分明是「赫爾曼·施陶丁格」,下面這位:
他是195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獲獎理由是「在高分子化學領域的開拓性貢獻」(for his discoveries in the field of macromolecular chemistry)
1920年,施陶丁格發表了一篇里程碑式的文章(https://sci-hub.bz/10.1002/cber.19200530627),提出橡膠與澱粉、賽璐珞、蛋白質等物質的化學本質都是由化學鍵連接重複單元形成的聚合物。施陶丁格還很早就預見了高分子科學的應用前景,他在1936年說過,
這麼說並非不可能,最終有一天合成高分子量聚合物可以用來製造人造纖維,因為天然纖維的強度和彈性也來源於他的大分子結構。
可以說,施陶丁格是高分子化學領域的開山鼻祖。
第二個,也是和高分子有關的一個詞語,叫「齊格勒-納塔」(Ziegler–Natta)。
可能老師有特別的發音技巧,我最初總是聽成「齊格納塔」,以至於我一度認為這是一個人名。
有時候我的確挺幼稚的,其實這是兩個人的名字:
卡爾·齊格勒(Karl Waldemar Ziegler),和朱利奧·納塔(Giulio Natta)
(這是齊格勒)
(這是納塔)
兩人同為196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獲獎理由是「在高分子材料的化學及工藝上做出的貢獻」(for their discoveries in the field of the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of high polymers)
兩人具體做了些什麼貢獻呢?
1950年代,卡爾·齊格勒合成了一種催化劑,能夠用於聚乙烯的生產,得到了支鏈很少的高密度聚乙烯。隨後朱利奧·納塔與卡爾·齊格勒合作,將催化劑用於聚丙烯生產,又得到了高聚合度,高規整度的聚丙烯。這類催化劑就是後來所謂的「齊格勒-納塔催化劑」。
我覺得下面這條數據有點厲害:
自1956年以來,齊格勒-納塔催化劑被用於各種聚烯烴的工業生產。在2010年,使用齊格勒-納塔或相關催化劑生產的塑料、彈性體和橡膠總量在全球超過1億噸。
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深刻的影響?
高分子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你心裡難道沒點數嗎?
塑料袋啊
外賣盒啊
垃圾桶啊
可樂瓶啊
都是高分子~
我補充幾個小細節:
手頭邊正好有罐益達口香糖,我瞄了瞄罐子底部,
上面有個三角形,裡面有個數字2。
這是塑料分類標誌,編號2表示HDPE,即高密度聚乙烯。
邊上有還個裝藥片的小藥瓶,
高密度聚乙烯瓶。
我又拿起一瓶蚊怕水,
HDPE。
我隨手又抄起一桶農夫山泉,
還是HDPE。
Ziegler–Natta is watching you.
並不是益達的軟廣(逃
也不是庄臣和農夫山泉的軟廣(光速逃
參考拓展
Hermann Staudinger
Ziegler-Natta catalyst
Karl Ziegler - Wikipedia
Giulio Natta - Wikipedia
計算機的出現對我們的生活算得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了吧!應該是重新定義了生活中很多事情。計算機的核心大家都知道是CPU,簡單的說就是一塊晶元。現在複雜如計算機手機中的CPU,簡單到洗衣機兒童玩具中的「小黑塊」,大家對晶元這種東西是真的習以為常了,可是誰能想到這裡面竟然有一塊諾貝爾物理學獎!
1956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威廉·肖克利,約翰·巴丁和沃爾特·布拉頓,以表彰他們在晶體管研究方面做出的重要貢獻。事實上,這三位科學家就是晶體管的發明者。從此,晶體管慢慢演化,出現了集成電路,大規模集成電路以及超大規模集成電路。雖然目前的工藝和幾十年前的發明差距還是很大的,但是從本質的原理上來說都是集成了當時的理論和實驗結果。
附上兩個相關閱讀:
1、195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晶體管的發明_百度文庫
2、http://wl.eywedu.net/Article/HTML/278.html
再補充一個
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華裔科學家,高琨,「光纖之父」。光纖在網路通信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我相信在為了光纖的作用會更加突出!(本段根據評論區評論有修改)
------------------------------------------------------------------------
如果喜歡我的答案,歡迎關注本人~
我的其它回答:
1、子乾:在宇宙中光跑一年對於光來說要多久?
2、子乾:如果有個打通地球的通道人跳下去會怎樣?
3、子乾:為什麼物質比反物質多?
4、子乾:有沒有可能強弱相互作用也可以產生波?
07年諾獎巨磁效應,現在計算機的存儲之所以可以有質的飛躍就是因為巨磁效應。
巨磁效應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發現的,發展了好長一段時間了,所以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我們生活的影響或許不是立竿見影,但確實會對我們生活產生巨大影響。包括現在的稀磁材料可以實現處理和存儲的一體化,都是之後提升計算機運行速度的有效途徑。不過現在看來應用層面還是比較難的。至於具體的巨磁效應我回去翻翻書在介紹一下。做完實驗回來跟新一波。
法國科學家艾爾伯-費爾和德國科學家皮特-克魯伯格於1988年發現了巨磁電阻效應,並且在2007年獲得諾獎,具體其作用於計算機存儲的原理可以百度一下或者移步評論區,評論區大神太多我就不班門弄斧了。通俗點來說就是材料的電阻率在有外磁場作用時較之無外磁場作用時存在顯著變化的現象,我們定義為GMR。不過要滿足巨磁效應必須要有合適的材料,並非任意兩種不同種金屬的三層複合膜都具有「巨磁電阻效應」。三層膜中,只有兩側是鐵、鈷、鎳這三種容易被磁化的金屬中的一種,中間一層是不易被磁化的其他金屬,才可能產生「巨磁電阻效應」。這也就是由兩位諾獎得主當時發現的。我還是介紹一下稀磁半導體DMS。要知道電子的兩個重要特徵就是自旋和電荷,而這兩個技術分別被運用於存儲和數據處理以及數據傳遞。這就導致了計算機處理和存儲是分開的。就好比做作業本子在一個教室,本子又在另一個教室,這樣我就得來回跑,十分麻煩。而吸磁半導體因兼具有半導體和磁性的性質,即在一種材料中同時應用電子電荷和自旋兩種自由度,也就是說理論上可以實現處理數據和處理一體化。現在主要的難點集中在稀磁半導體磁性的來源和機理。才疏學淺,只能講到這了。歡迎大家補充。2004年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兩位美國科學家Linda Buck和Richard Axel,表彰他們在探索人類嗅覺機制的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
看到這個文章其實純屬意外。最近被「香蕉和棗」的事件刷屏。本著非常不單純的目的,我也湊了熱鬧去研究了一下可能的解釋,並且成功吸引到了男神的注意(驕傲臉)。不過發布之後好多小夥伴留言,有人說確實像網傳那樣「如同吃了屎屎」,也有人表示吃過之後「沒有任何異常」。在考慮了化學方面的可能性之後,我相信人的嗅覺也是影響實驗結果的關鍵因素。於是我再次打開web of science,一路搜索順藤摸瓜翻出了一篇1991年發表在《cell》(就是顏寧老師組平均每年刷一篇的那個雜誌)上的文章:
一股不明覺厲的氣息撲面而來。兩位作者思路非常獨特,繞開了各種複雜的氣味受體蛋白,直接從基因開始逆推,最後成功揭示了嗅覺的秘密。
說實話,作為一個外行,這篇文章我急頭白臉的看了好幾遍,才稍微跟得上思路。我也不丟人現眼跟這裡翻譯解釋文章的內容了,就算我翻譯了,估計也沒人樂意看,畢竟長篇大論引經據典遠不如抖機靈受歡迎(我深刻的吸取了教訓)。願意看的人自然而然會去找原文(點我點我,我就是原文呀),我就只是順著展望一下,文章中的理論到底影響了我們生活的哪些方面
嗅覺,對人的影響經常在「潤物細無聲」和「咔嚓一聲震天響」的兩極間切換。
比如:BBC的一個記錄片曾經跟蹤報道一組研究,表明雖然人們意識不到,但體味確實會成為影響愛情的重要因素。你愛慕的姑娘/漢子真的有可能因為體味對你更加青睞。
再比如:如果你聞到了一種超強烈超刺激超噁心的氣味,只要一次,你能永遠記住它。因為嗅覺記憶的持續時間超級長久,哪怕許多年後,再次聞到曾經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氣味,依然能喚起上古時代的記憶。
再比如:(這條我不能確定)長久相處的人,因為體味互相影響(據說涉及信息素),甚至會造成生理上的同步現象。
所以,嗅覺到底會對人造成怎樣的影響?人與人之間真的會因為氣味而產生微妙的化學反應?請收看本期《走進科……》,呸。
要想解決這些問題,都要依靠這篇文章中的理論。或許,「香蕉和棗同嚼有死魚味」的迷案,最終也會落到嗅覺研究上也說不定呢。
赤崎勇(Isamu Akasaki)是日本工程學、物理學家,1929年出生於日本Chiran。1964年獲得日本名古屋大學(Nagoya University)博士學位。曾任松下電器研究員,現任名城大學終身教授、名古屋大學特聘教授。文化勳章得主、文化功勞者。赤崎勇開發了氮化鎵結晶化技術,並完成世界第一個高亮度的藍色發光二極體。名古屋大學東山校區特別開闢「赤崎記念研究館」以紀念其功績。
天野浩(Hiroshi Amano)是日本工程學家,1960出生於日本濱松市(Hamamatsu)。1989年在日本名古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是名古屋大學的教授。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是日裔美國科學家,電子工程學家,1954年出生於日本伊方町(Ikata)。他是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體與青紫色雷射二極體的發明者,世稱「藍光之父」。1994年在日本德島大學(University of Tokushima)獲得博士學位。現任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教授。2009年,中村修二獲得日本人首座哈維獎。
藍光LED是能發出藍光的LED(發光二極體)燈,其發明被譽為「愛迪生之後的第二次照明革命」。2014年,天野浩與赤崎勇、中村修二因「發明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體,帶來了節能明亮的白色光源」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藍光LED的發明,使得人類湊齊能發出三原色光的LED,得以用LED湊出足夠亮的白光。而發白光的LED燈的發明,大幅提高人類的照明效率。
研究不那麼出名,卻深刻影響我們生活。
我想回答2005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魯賓·華倫和巴力·馬歇爾),幽門螺桿菌的發現及其與胃炎的關係。這項研究比起水通道蛋白、幹細胞、分子生物學等前沿研究,確實很冷門,但該研究成果對全人類意義重大。幽門螺桿菌感染範圍極廣,可誘發胃部,十二指腸部發炎潰瘍,甚至誘發胃癌。長期的潰瘍,會導致癌症,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宣布胃幽門螺桿菌為微生物型的致癌物質,也是第一個被確認可對人類致癌的原核生物。有研究表明,持續攜帶幽門螺桿菌的患者獲胃癌的相對風險增加是65%,就絕對風險而言,其從1.1%提高到1.7%。針對幽門螺桿菌,醫學界開展了「三聯療法」徹底消滅油門螺桿菌。
在醫院可以發現,胃腸內科病人主訴胃疼,反酸。內鏡檢查以及後續的C14吹氣檢查,大多數鎖定為幽門螺桿菌感染誘發潰瘍。用含抗生素的標準療法能徹底對幽門螺桿菌誘發的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進行根治。在此之前,大家對於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致病機理存在大量謬誤,以至於難以治癒。
幽門螺桿菌的發現也是頗有波折,巴力·馬歇爾的導師質疑他關於幽門螺桿菌的理論,為了證明自己的理論,他喝下含有幽門螺桿菌的溶液,結果造成嚴重的胃潰瘍。之後又成功治癒。
====
順便談談醫學,現代醫學本就應該是打開疾病黑箱子,追求疾病最本源,哪怕本源在細胞層次,在分子層次,也要把它揪出來。鎖定病源,以求根治。而不是什麼陰陽五行,摘花揪草,故弄玄虛。幽門螺桿菌相關研究可以是現代醫學發展的一個典範。希望更多疾病會被撥開層層面紗。
---
感謝提醒,已更正回答,確切說法,幽門螺桿菌。 @Lamian
青黴素好歹是個人就知道,有幾個非生物專業的人知道PCR的?
但是現在在醫院做的病理檢測,很多都是依賴於PCR的。而CSI裡面拿棉簽滿地擦測DNA的兄弟,每次就是剪個棉簽頭(記住一定要掉在桌面上),離心一下(記住不要放平衡管),然後嘁哩喀喳結果就出來了,就是不給PCR鏡頭,氣死你!
自然是哈伯法合成氨!作為二十世紀人口大爆炸的直接原因之一氮肥從此流入尋常百姓家!正因如此,1918 1931 2007年三次諾貝爾化學獎都頒發給了與合成氨相關的研究。坦白來說,如果不是哈伯發明了高效的合成氨技術的話,人類發展水平可能仍然保持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
藍光LED使得人們能湊齊三原色從而構造出豐富多彩的人造光源世界。獲得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實際上這個看起來完全是個工程技術,完全沒有諾貝爾獎高大上和一般人看不懂的那種感覺。但是研發難度比起紅綠光真的大多了。
巴丁,晶體管高琨,光纖記不住名字的包括核磁共振,巨磁電阻啦都是直接和應用相關的
有,而且獲得者還是一個靠後門進入劍橋大學的偏科生。不過也是歷史上為數不多獲得兩次諾獎,帶出三個諾獎學生的人。
他就是桑格爾。由於1958年時對胰島素結構的精確解析,獨享當年化學獎。高中生物書告訴我們,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合成的蛋白質—結晶牛胰島素是由我國自主完成的。而這項研究對曾經的不治之症——糖尿病有著顯著功效。
那時的我很興奮的問老師,為什麼這一世界矚目的成果沒有獲得諾貝爾獎?「可能是諾獎只能頒發最多3人研究的項目,也可能是科研人員的集體精神而放棄獎項?」老師這樣說。當我仔細去查證時才發現,其實80年代是有委派「鈕經義」先生去提名獎項的。但是,評委的「這不是一個開創性成果」使我們落選了。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237880/answer/74689506@無碼餵羊在這裡有詳細解釋
因為這是建立在桑格爾的研究成果上的。沒有他的測序,我們對蛋白質構成一無所知。我們在高中的課本上知道蛋白質由20氨基酸的排列組合,至少是20的20次方組成。作為他的導師,當然把這麼大的工程量甩鍋給他。
胰島素的肽鏈並不長,所以會有不少的自由氨基,桑格爾拚命想,怎樣才能讓氨基被找到呢,氨基有顏色來找就更簡單了。但是這種介質不好找,弄得他差點污染了實驗室被投訴。最終,一種叫做2,4-二硝基氟苯的物質成功應用到其中。而這也被稱為桑格爾試劑,常溫即可發生黃色反應。這種簡稱為DNFB的試劑後來被大家叫做——桑格爾試劑
當試劑與胰島素放下一起時,他發現胰島有兩個氨基,從而發現胰島素是由兩條肽鏈組成。主結構的發現為他繼續剖析帶來了很多方便之處。他把「胃蛋白酶跟鹽酸」當成剪刀,將胰島素降解成小段肽鏈。像一個魔法師一樣,電離、層析等等的分析方法把每個結構分開,然後像「堆積木」一樣把原先的模樣拼出來。這樣的例子絕對很多。原因是因為諾貝爾獎實際上很「世俗」,一般都是頒發給實驗和應用偏多。
奧托哈恩,重核裂變的發現者
1938年他與德國物理學家弗里茨·斯特拉斯曼合作,當他們用一種慢中子來轟擊鈾核時,竟出人意料地發生了一種異乎尋常的情況:反應不僅迅速強烈、釋放出很高的能量,而且鈾核分裂成為一些原子序數小得多的、更輕的物質成分。他把實驗結果和自己的想法寫信告訴了莉澤·邁特納,她在複信中明確指出:「這種現象可能就是我們當初曾設想過的鈾核的一種分裂。」後來,哈恩經過多次試驗驗證,終於肯定了這種反應就是鈾235的裂變,核裂變的發現無疑是釋放原子能的一聲春雷。 重核裂變的發現是近代科學史上的一項偉大突破,它開創了人類利用原子能的新紀元,具有劃時代的深遠歷史意義。奧托·哈恩也因此榮獲1944年諾貝爾化學獎。 同時令人欣慰的是,雖然他是個德國人,但他不是納粹主義的擁護者。哈恩曾講過這樣的話:「我對你們物理學家們,唯一的希望就是,任何時候也不要製造鈾彈。如果有那麼一天,希特勒得到了這類武器,我一定自殺。 如果說奧托哈恩是原子能的發現者,那麼費米就是將原子能變成現實的第一人。費米領導小組在芝加哥大學Stagg Field 建立人類第一台可控核反應堆,費米也被譽為「原子能之父」。。由於他在中子轟擊方面的成就,1938年費米獲得物理諾貝爾獎。 費米在理論和實驗方面都有第一流建樹,1949年,揭示宇宙線中原粒子的加速機制,研究了π介子、μ子和核子的相互作用,提出宇宙線起源理論。1952年,發現了第一個強子共振──同位旋四重態。1949年,與楊振寧合作,提出基本粒子的第一個複合模型。2015年全世界核能發電總計24413億千瓦時,全球發電總量中,核能發電比例超過10% ,核能己成為世界三大電力支柱之一。戈爾巴喬夫獲得1990諾貝爾和平獎。為了俄羅斯的人權獨立。。。。你知道的gong產主義在西方國家裡的名聲很差的,是獨裁和威權的表現。。。。蘇聯解體,迎合了西方的要求,順應了時代的潮流和趨勢。。。蘇聯對中國軍事威脅也不復存在,中國可以更好地發展經濟,。所以他得獎了(⊙o⊙)
200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發給了巨磁阻效應。這一原理使得計算機算硬碟的容量一路飛漲,你們才能低成本的囤片。
有這麼一個人,讚揚他的人說:他是天使,創造了金坷垃(大霧~)為人類帶來畝產一萬八,詛咒他的人說:他是魔鬼,給人類帶來痛苦與死亡……
不得不承認,這種截然相反的評價出現在一個人的身上十分有趣。而他就是頗具爭議的——弗里茨·哈伯,哈伯法合成氨的發明者。
哈伯自幼聰明好學,曾先後在柏林、海德堡、蘇黎世上大學。除此之外,他還常工廠中實習,因而得到了許多實踐的經驗。
1909年,他的研究獲得突破性進展,成為第一個從空氣中製造出氨的科學家。而後使人類從此擺脫了依靠天然氮肥的被動局面,一舉發達了世界農業。
為表彰哈伯的這一貢獻,瑞典科學院把1918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哈伯。
那為什麼又說他是惡魔呢?
原來,一戰期間,哈伯曾擔任化學兵工廠廠長。主要負責研製、生產氯氣、芥子氣等毒氣,並使用於戰爭之中。
而這些毒氣造成近百萬人傷亡。而他也由此遭到了各國科學家的譴責。諸多人也藉此反對授予哈伯諾貝爾化學獎。
一生功過誰來述?
附一首哈伯之歌,大家自行體會吧。
是哈伯發明了催化劑得以利用空氣中無窮的氮:他用鐵屑固定氮氣,使成噸的氨和各化肥從德國工廠源源湧出。恰在此後數月,通往智利的航道被切斷,智利硝石和鳥糞的來源斷絕;而那時,第一次世界大戰陰雲密布,德國正需儲備軍火。是哈伯掌握了催化劑的功能:化學反應中的催化劑並非袖手旁觀,它參與其中——或是削去阻隔反應的山峰,從而降低發生反應的臨界點,或是暗掘通道,或是伸出分子的手臂拉近最難反應的對象,使它們之間成鍵或斷鍵輕而易舉,如願以償。那再生後的催化劑重振旗鼓,仍作紅娘。是哈伯精心裝扮了一小把鐵屑,讓它造出百萬噸的氮。這位威廉皇帝研究所的樞密顧問,自命為結束戰爭的催化劑;他的化學武器把勝利帶到戰壕,達姆彈、榴霰彈,比不上燒傷與肺潰湯在伊普爾當士兵擰開氯氣罐讓那綠色的氣體遍布黎明的田野,他卻在認真作筆記,全然忘記妻子那些悲傷的信。是哈伯在戰後的柏林,沉迷於水銀和硫磺之中,金丹術士們的那一套既促進這世界也改變他們自己;哈伯異想天開——從每升水中提煉百萬個金原子,把大海變成裝滿金條的倉庫,去償還德國的戰爭債務。而這個世界,風雲變幻,噢,在慕尼黑,人們已聽到納粹進軍的皮靴聲,人們為填飽肚子而忍氣吞聲。這位哈伯要找的又一種催化劑原來卻是他自己:在萊茵河畔的異國小城巴塞爾,他催化了自己——昔日的新教徒、樞密顧問哈伯變成了如今忍氣吞聲猶太人哈伯,在狡猾的金丹術士帕拉切爾蘇斯之城,他走到了生命的終點。我第一個想到的是中村修二。
沒有他,就沒有這個時代滿大街的液晶屏幕。
他還寫過本自傳叫:我生命里的光,非常值得一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