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藝術將往什麼方向發展?
胡鬧。
藝術天生具有「實驗性」,每一代藝術家都在挑戰現有的範式和規則,尋找突破,可以說藝術本身,就是自帶「未來」屬性的創造與審美活動。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藝術的表現以及感知形式、媒介在改變,它讓藝術作品的創作,觀眾的介入,乃至它的社會傳播路徑都在變化。
今天 VR、AR等虛擬技術的應用,也預示著有更多的藝術家將運用這一媒介進行創作。按照藝術理論家 Melvin L. Alexenberg 的說法,虛擬現實和人工智慧技術,不但模糊了現實與想像的空間,也模糊了藝術與生活的空間,藝術這個詞的本義,正從希臘古典時代的關於「仿造自然」的技藝,轉向「體驗與探索」,藝術家可以與自己的創造作品一起遊戲,並邀請受眾以史無前例的方式「體驗」自己的作品,而非單向度的價值與觀念傳播,觀眾的回饋與反應,也組成了藝術作品的一部分。比如奈良美智和Graf機構推出的聯展中,史無前例地將繪畫和空間布置的過程也開放給觀眾參觀,讓自身創作的行為,也變成作品整體的一部分。再舉例英國新銳視覺藝術家Matteo Zamagni在2015年推出的作品「自然的抽象」,就是一個有電子樂當背景音樂的半透明的立方體空間,每個參展者進去之後,戴上一副OCULUS的VR眼鏡,來感受一個純粹由各種各樣不斷變化的CG多邊形組成的虛擬世界,同時這些圖像也會用投影打在這個立方體表面,所以觀眾體驗這件作品的模式有多種,從外部觀看,或者進入體驗,更重要的是,如果你從外部觀看,頭戴VR設備,身處空間里的觀眾,也變成了作品的一部分,變成了一種未來人類虛擬和現實生存合二為一的隱喻性表達。
謝邀。討論藝術未來要這麼發展不如思考未來社會怎麼發展,促使社會發展的那股driving force 怎麼發展。
作為藝術圈人士,我很想說藝術是超越社會的,是領先的,是帶領人類進步的,但是可惜,並不是。其實相反,藝術反應的是社會的變遷,藝術是跟著社會主流force走的。
即使,比如說,當時80年代張曉剛岳敏君做一些政治波普,在國內看來非常的先鋒派,但是從世界語境來看:1, 政治/波普已經不是新東西了,紐約玩了幾十年了;2, 80年代中國的重要議題、面臨的社會主要問題第一就是政治問題,文化改革的遺留問題;另外,就是1979年改革開放所帶來的,那些舶來的消費品/奢侈品比如可口可樂香奈兒Gucchi等給人民生活帶來的巨大衝擊。這不就是政治/波普么?這麼一說,當時先鋒的不要不要的王廣義,現在看來是不是也挺紀實的?
不僅當代如此,其實從古至今都是如此。狐sir在這裡挑重點捋一捋。
藝術在史前就有了,舊石器時代
約一萬三千五百年前的著名的壁畫是這樣的阿爾塔米拉洞穴壁畫是這樣的--栩栩如生的動物!狩獵場景。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藝術出現」呢?
石器時代!史前原始社會!最重要的是狩獵(保證食物),還有自然崇拜(民間也叫巫術)!
從這個角度去想,就很好理解了 : 現在我們看來在洞穴裡面很具有裝飾性的藝術,其實是與一種確保狩獵成功的儀式(也叫做,交感巫術)有關。面對兇猛的野獸,去狩獵的原始人是非常恐懼的,也很糾結--不去就餓死,去了就也可能被咬死。這種時候自然希望是「如有神助」 -- 這種生存本能引發的「精神需求」產生了這樣的「藝術」。
再舉個栗子,文藝復興
拜大名鼎鼎的達芬奇,以及暢銷小說《達芬奇密碼》所賜,現在一提起文藝復興,大家都會想到藝術、繪畫。
然而,其實,文藝復興(Renaissance)是一個社會性的運動。這場起源於義大利並蔓延整個歐洲的運動不僅僅在藝術,而且在哲學、詩歌、文學、建築、自然科學、甚至經濟領域都全面開花,是世界性的,泛學科的。
這場影響深遠的運動本質是人類對於人文、人類本身、世界、自然客觀真相的探索。天文學上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數學領域的代數學、物理學伽利略的三大定律都是文藝復興的重要成果。
在這個前提下,我們大概也不難理解達芬奇,這個不僅繪畫還搞建築,搞科技發明的天才會創作出如此精確的人體作品了,名作大家自己百度,我就給大家看看紛奇的手稿(下圖),這三庭五眼也沒誰了...
這時候有機敏的小夥伴要問了,那印象派呢?模模糊糊的,花花草草的(莫奈《睡蓮》),或者一堆人吃吃喝喝(雷諾阿《煎餅磨坊舞會》),感覺沒有歷史感/社會感啊,很普通啊!
那最後狐Sir來說說印象派(興起於1870)
先丟幾個19世紀末歐洲關鍵詞:第二次工業革命(1870-1914)、中產階級興起。
印象派最重要的特點是他們成功地捕捉了動態的瞬間存在的非物質,比如光線(請看下圖莫奈波光粼粼的水面)、動作/速度(德加的舞女)、氛圍(充滿幸福感的雷諾阿畫的聚會)
莫奈《日出》
德加《舞女》
雷諾阿《煎餅磨坊聚會》
然而對於光、速、聚會主題的描繪絕非印象派從無到有創造的。還記得開篇拋出的關鍵詞么?
工業革命的重要發明照相機、光學上發現的「物體顏色變化是由於吸收光的不同」以及光譜這些理論的發現都促進了藝術家對於光的進一步探究
還是工業革命大潮中,鐵路的興起:人們可以以之前從未有的速度在城市間穿梭
中產文化:工廠大批生成,以技術為主要生存手段的中產階級興起,城市人口速增,衍生出酒吧、聚會、郊遊、跳舞等豐富的中產文化...
說來說去,印象派貌似也在寫實呢!
——————結尾的分割線——————
所以其實再先鋒的藝術貌似都在描繪當下的社會(或與之不可分割),那這樣藝術還重要嘛?
當然
狐Sir認為,藝術的功用是,使看見。
好的藝術一定是緊抓時代的脈搏:
他啟發當下的觀者去思索,去看清當下社會最緊要的一面(因為我們常常身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他簡明扼要,使後來人看明歷史最真實的面貌
那麼未來藝術的發展趨勢是什麼呢?
狐sir作為一個資質有限的當代人,不好說...
就感覺這一輪...貌似藝術 X 科技還挺火的...
消失。
在徹底消失之前,會有一個割裂化、小圈子化、碎片化的過程,大概會形成「吾之蜜糖,彼之砒霜」的局面。
縱覽藝術史,藝術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是對其自身獨特性的不斷挖掘:(暫且籠統地分為三大階段,不必細究)
- 古典主義時代的藝術一直在技法、材料等方面發展革新;
- 過渡時期(文藝復興開始)的藝術則是在題材革新上不斷進步;
- 現代、當代藝術則是在表達方式上尋求改變。
三大階段的藝術價值標準分別是:還原這個世界、反映(社會)現實、追求(自我)表達。
可以看出有個趨勢:藝術在不斷地抽象化、符號化、主觀化。大家可以腦補一下,在古代各種藝術形式(詩歌、戲劇、舞蹈、音樂、繪畫等)都還停留在一個相對樸素的階段,作為任何一個藝術門類的外行,只要具備有一定的審美能力,都能相對(現在)輕鬆地欣賞、理解一門藝術。比如你畫的蘋果像真的一樣、比如你戲劇中的愛情令人落淚······而現在呢?即使你是一個著名的樂器演奏家,也不見得能理解掛在牆上的紙上潑了一堆顏料為什麼就是藝術。
歸根結底是:藝術是服務於人的。世界上不存在「真正的自我表達」,即使你是一個再怎麼「孤芳自賞」、沒有知音的藝術家,你在進行創作的時候其實一定是有潛在的對象的(就是和你欣賞水平與趣味相仿的人,儘管可能少得微乎其微)。而你能不能成為「大藝術家」,一定程度上就是取決於你的潛在服務對象的多少與類別。
而當代藝術就好比是到了「細分市場」的發展階段,你可能覺得用九種顏色印刷一個女明星的頭像算個P藝術,但安迪沃霍爾就這麼做了,而且還締造了新的藝術潮流(波普);而曾經打動你的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的靜坐(行為藝術),在其他一批人眼中可能就像是在發神經病。
其實這不是藝術面臨的問題,整個社會都在面臨碎片化、割裂化的問題。網路變得發達,更容易找到那些與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也就促使很多過去被人們視為獵奇、小眾的「怪癖」,成了小圈子裡的「同好」,直至成為「亞文化」。隨手舉個例子,SM(sadomasochism / Sadism and masochism)在過去傳統社會絕對是個說不出口的癖好,而如今已經成為貴乎一大熱門話題,依託於此話題招攬人氣的大V、專欄不在少數,儼然一個新興文化圈的架勢——這其實就是「小圈子化」的結果之一。更不用說還有很多你可能完全不關注的興趣愛好如鐵道、養苔蘚、收集腰封等等,在愛好者眼中也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形式。這其實也是社會民主化帶來的結果之一——對於價值與美的定義,不再束縛於統治階級的喜好標準了。
說了這麼多,簡單概括一下:未來(甚至是現在開始)藝術的範疇越來越模糊,界定藝術的標準越來越多樣化,隨著人類社會文化交流的割裂與碎片化,藝術將成為不同文化、喜好、價值觀的人群用以讚美其關注領域內的成就的一個褒義詞,僅此而已。
目前我們教科書上所述的傳統藝術,就此漸漸消失。
思想性技術性會結合的越來越緊密,杜尚以來藝術雖然回歸到了思想性的本質上,但後面的發展有點矯枉過正了,時代在發展,信息時代一切都在加速,變化,更快的變化,處在其中的人體驗如何不變化,體驗變化,思想如何不變化,而技術也是越來越豐富,彼此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技術的發展已經成了我們今天生活體驗的基礎,深入到我們日常體驗的絕大多數環節里,所以接下來的思考表達應該是,也會必然是思想性和技術性越來越緊密的結合!
與互聯網,與商業,與教育結合(非培訓班),現在的問題是畫圈比較封閉,來來回回的都是圈裡的人,而實際藝術類相關需求感覺是在不斷上升的,比如很多一線城市美術展,藝術展人多起來了算是可發展的地方多,理解和跨界相干領域的人少,現在國內應該屬於成長期,能不能成,等3年再看吧。。。
瀉藥,可惜純藝術領域不甚了解。
但是可知的是,未來的藝術一定會更加多元化。藝術/設計或許有一時的潮流,比如現在交互領域流行扁平化、「毛玻璃」效果,但是下一步呢?說句不好聽的,暫時的流行藝術很受輿論的影響,但是隨著社會的文化的多元化,藝術必然也要多元化才能適應這種世界下的市場。
「只有作為審美現象,世界和此在才是有意義的」。
脫離了物質困窘之後,藝術應該會變得更多樣,更光怪陸離。
此外除了各種普通藝術之外,畢竟脫離必須物質的困窘,社會和分配問題還是存在的,因此政治還會繼續存在。拐彎抹角的藝術形式也會繼續存在,畢竟隱喻也是藝術的一部分。
會更具有互動性和身臨其境的感覺。
瀉藥。
簡單說說個人看法。從文藝復興開始,藝術的發展道路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1.喬托1226-1337,帶著透視法出現,使得當時的藝術家的繪畫脫離了平面的局限,在技法上精益求精。2.塞尚1839-1906,帶著清新的腦洞和超前的審美,讓繪畫從畫的很像到故意畫不像,也從看得懂到看不懂了。3.杜尚1887-1968,他用一個小便池改變了之前五百多年的藝術史,藝術在他之後彷彿失去了門檻,一夜之間所有人都可以是藝術家。藝術的發展更多的是遵循人的感受水平,而技巧和技術的更新換代是為表現形式提供了更多的手法和媒介。按照前面階段的發展情況,藝術的表現性或許會更多地往抽象形式發展,解釋的主動權大範圍地往觀眾身上偏移,藝術會成為哲學與主觀思想的紐帶,這對藝術家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到以後再補充)謝邀。
未來的藝術會如何?
第一,繪畫等平面藝術將會變成越來越冷門,直至徹底的成為一種單純的廣告藝術。
第二,隨著不可知論的沒落,後現代藝術必將不再擁有市場。
第三,文字類的表達方式將會爆髮式發展。
第四,電影將成為真正的藝術。
第五,看不懂的藝術,將越來越少的出現在拍賣行。
Like everything around us ar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digital, dematerializing, becoming more about experience than about objects. Of course there is always space for many ideas and concepts, but the overall arc is away from the unique object and its aura, and toward a notion of art that has more to do with time and place.
第一次被邀請~就很久以前的藝術,無論是可視,可聽,可品的藝術,大抵都離不開人性這個主題的,而人性之中愛是根本,所以覺得未來的藝術主流方向還是愛與人性的討論吧,可能會因為技術的進步,使得那時產生諸如虛擬全息投影氣味之類等各種各樣的藝術形式,但愛與人性的討論將永遠是主流。
瀉藥,自認沒有任何藝術細胞,不解為何被邀。套用一句小高考前背的話: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現在的藝術鄙人認為已趨於流俗,但在這個思想革新人才輩出的時代,以後的文藝事業將是創新與傳統的融合,將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物質達到一定程度後,意識追求將成為人類種族新的追求。未來的藝術就是全人類唯一的目標,而追求最極致的美是全人類的渴望。這種行為在個體上已經有所體現。
藝術是用我們能想到的所有方式,研究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的核心本質(在本質後面我沒敢寫「規律」二字,因為也許這核心本質可能不是我們所認為的「規律」)。換句話說,我認為藝術和科學一樣嚴肅,只不過藝術是什麼都不捨棄,把一切東西都一併大而全進行研究的一種研究方式;而科學是捨棄自認為次要的因素,只研究自認為主要的因素的一種研究方式。
既然這樣,那我想,未來藝術的發展方向,將在大而全的基礎上更加深入,不管藉助什麼手段(包括科學技術手段),但其方向依然會是大而全,直指物質與精神的最核心本質;而科學的研究會更加寬廣,逐漸會加入以前認為「次要」的因素,當加入更多的這些「次要」因素後,科學也會緩慢的接近藝術所直指的目標----世界的核心本質。
人類探索世界的兩條路----藝術和科學,其目標都是要完全明白我們所在的世界的核心本質,讓我們不再因為未知而恐懼,以及由恐懼帶來的互相傷害和遺憾。
藝術和科學應該都需要新的革命性的工具來完成越來越不可能的研究,藝術新工具可能是計算機以及人工智慧,科學的新工具可能是革命的偏微分方程?具體我不清楚,但有一點是很明朗的,既然二者目標一樣,二者最後終將合二為一。
瀉藥……未來藝術……大家都知道,大師是一波一波來,我們這個年代很可惜,不管在文學還是藝術上,都沒有或者只有很少的特別牛的大師,之所以提大師,是因為潮流是要有人帶頭的…所以我們會對藝術的發現有疑問…中國古代文人墨客由起初喜愛人物畫慢慢變為寄情于山水,我認為山水是抽象的,我們沒有寫生,先遊山玩水,胸有成竹後憑感覺作畫。西方大家就熟悉了,我也不在此贅述,也是往抽象走。所以,我們學過美術的人,對藝術基本是由具象到抽象。而未來藝術想必也是如此,慢慢抽象,科技風在我看來就是抽象,目前流行的日式風格也是。所以抽象就是我的答案!
謝邀…………越來越新奇…………越來越開放…………個人看法
未來的藝術豈止是一個方向
瀉藥
新的事物不斷冒出來的時候圍繞著這種事物產生的新藝術形式,新的領域,人類發展的歷史又開始攜帶著藝術前行了,看人類發展到什麼程度吧。
比如人類科技樹突然從海洋艦船點到了巡星艦,那麼艦船造型設計、新軍種的LOGO,艦船的塗裝,艙室裝飾與科技的結合,一堆立體的平面的藝術要更新了。
好吧,太遙遠……至少能從賽博朋克開始
推薦閱讀:
※藝術品的「藝術價值」是什麼?它是如何衡量的?
※如何欣賞現代繪畫藝術?
※在藝考中形成的審美究竟該不該改變?向什麼方向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