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二戰期間蘇軍戰鬥機總是配備如此低限度的武裝?

如題,這個問題其實挺無語的,我相信玩過一些二戰空戰模擬遊戲的人肯定有類似的感受,特別是一些對於眼瞎+夕陽紅槍法的玩家(我可沒有再說我自己哦!)來說,總是會想為什麼紅軍戰鬥機的彈藥會這麼少,甚至質疑設計師是「人民的叛徒」之類的→_→

嘛,扯淡到這裡結束

我很想知道為什麼蘇聯的設計師只給戰機設計配置這麼一點點彈藥,雖然並不是全部都這樣,但是也可以說有相當一部分了。

第一個例子:雅克系列的開端,雅克1、雅克7和雅克1B。

雅克1的話大家也知道,是大戰爆發後第一款登場的雅克系列戰鬥機,雖然它在戰前就設計定型還量產了一部分,但是主要生產和應用還是在戰爭爆發後,作為戰時雅克系列生產數量第二多(?這個不太確定,似乎雅克9是產量第一)的機種,設計巧妙的金木混合結構機體+還算優秀的發動機使得它可以有效的與德空的BF109E/F抗衡,火力的話,2x施卡斯機槍+1x施瓦克機炮也沒什麼毛病,至少兩槍一炮是同時期戰鬥機中比較中等的火力布置水平,但是!但是但是但是!為什麼蘇聯設計師只給它的施瓦克配備了一條120發的彈鏈!???理論上來說施瓦克作為一款適應性比較好的機炮是可以用很多種彈鏈,但是設計師還是選擇了120發的,雅克1B和7在航炮方面與雅克1相同,不過把施卡斯換成了1-2挺別列津機槍,但是別列津機槍的彈藥也是少的可憐,1B的備彈200發,7B備彈400-500發。

第二個例子:雅克系列後續,雅克9和雅克3

雅克9和雅克3作為雅克系列的繼承者,性能比前三個應該是說強得多了,當然僅限於機體性能,除了一些特殊型號,其他的例如雅克9基本型和B型,與雅克1B火力相同,一挺200發備彈的別列津+1門120發備彈的施瓦克,雅克3的話則和雅克7B相同。

與雅克1他們同時期的德軍呢?109E/F型中,除了用MGFF的E3、4型是因為機炮採用彈鼓而只有120發,F型的F4用的MG151/20可是200發備彈,還可以掛吊艙。與雅克9雅克3同時期的G型部分把7.92換成了13毫米糖豆,航炮可以從MG151和MK108中選,還可以掛吊艙……

第三個例子:拉沃奇金手下的拉格3系列

和雅克1差不多時間服役的飛機,也是從頭到尾一槍一炮配置(雖然34型是一門37炮……)……好在拉沃奇金後面設計拉系列的時候開竅了,開始用兩炮配置了(拉7 B20不知道是不是戰時生產的),備彈也提升到了340發,但是和Fw190A4、A5還是有很大差距,勉強持平於D型早期……

最讓我想吐槽的是佩-3,作為蘇聯紅軍入役的唯一一款重型戰鬥機,你的火力敢再弱一點嗎……一門備彈200的施瓦克+兩挺別列津……………………………………連P-38好歹也是一門AN/M2+四挺M2好吧……更不用說英俊戰士和BF110之流……

從機體設計上來看,雅克系列體積不會比109小,內部空間也是半斤八兩,改進潛力也不輸109,從雅克9T/K/U/UT、雅克3P也可以看得出來,並不是不可以塞進去更大的炮和更多彈藥(K型供彈機裝29發45毫米炮彈……想想就恐怖),佩-3就更是了,明明是個重型戰鬥機,火力卻未必有I-16 毛驢27型強…………卻還是用一槍一炮或者兩槍一炮的形式,感覺好寒酸啊。

——————吐槽結束——————————

嘛……感覺口胡了好多,如果有哪裡說錯了還請指正…………求哪位大佬幫我解答一下這到底是為啥啊?這麼點彈藥難道是培養飛行狙擊手么…………

——————————————————————

啊,最後還有個小問題,上次有某專(磚?)家和我說,拉5FN和拉7有部分是安裝了VYA-23的,而且還是三門……我個人覺得有點扯淡但是還是不好肯定(畢竟紅軍有這類優秀傳統……),還請大佬給咱科普科普啊


從幾個方面隨便說下為什麼蘇機火力弱而且備彈偏少。

1.設計約束

最開始,紅軍的設計目標是在整體航空技術實力一般的條件下製造出世界領先水平的戰鬥機,而當時可用的發動機為1000馬力的M-105和1350馬力的AM-35,所以這並不是項容易完成的任務,為了得到夠用的功重比,飛機尺寸和重量需要嚴格控制。

圖為1940年設計時LaGG-3原型機I-301的火力配置,為一門NS-23軸炮(81發)、兩門別列津大口徑機槍(420發)兩挺ShKAS機槍(1300發),每秒投射質量3.81千克,這在當時的單發戰鬥機里絕對算得上是重火力,而備彈實際上還是比較充裕的。

拉格1(後成為拉格3)和雅克1在1939年立項的時候,設計目標是趕超當時具有先進水平的戰鬥機,實際上就是當時正在交戰的德國空軍的Bf-109E和英國皇家空軍噴火MK2B,這兩位的火力在當時堪稱領先水平了。

BF-109E3,火力為兩門MG FF 20毫米機炮(共備彈120發),兩挺MG17機槍(共備彈2000發)

噴火MK2B,兩門希斯潘諾長管型機炮(共備彈120發),四挺勃朗寧機槍(備彈1400發)。

在實際運用中,雅克1和拉格3的原型機基本上達到了設計目標——即性能追平乃至趕超當時的歐洲先進戰鬥機。單純從火力上來講,較為輕型廉價的雅克1火力稍弱,但一門ShVAK機炮(備彈110發)和兩挺ShKAS機槍(備彈1400發)的武器性能要優於它的假想敵。因為射速更快,實際火力投射量差距並不大。

而較為重型的拉格3在設計中途因為被強行命令增加航程的原因,迫不得已在機翼里安裝了額外的油箱,使得本來就不輕的體重進一步惡化,為了用一切辦法控制重量,設計局迫不得已拆掉之前的重火力組合換成和雅克1一樣的武器標準。

所以說設計之初,蘇聯單發戰鬥機的火力和備彈量其實都還屬於正常範圍,只不過二戰那段時期各國航空工業的發展實在是太快了。

2.戰爭需求

衛國戰爭開始的時候,蘇聯並沒有裝備太多新一代戰機,主力還是嚴重落伍的伊15和伊16,而且戰鬥機部隊在戰爭初期損失慘重。此時蘇聯的工業正在全面轉移中,這一時期的當務之急是源源不斷的生產戰鬥機送往前線補上窟窿,要用一切手段為產能服務。

蘇聯人民航空委員會為了提高戰機產能做到了什麼程度呢?波克雷什金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

上頭突然命令我們把已經裝備在米格3機翼上的重機槍吊艙拆下來,然後搬上卡車運往工廠,用來裝在新生產的飛機上,這讓我十分不滿,我沒法用7.62毫米的機槍擊落德軍的轟炸機。在那之後我遇到了一架Ju-88轟炸機,如果那天我的飛機上還有那兩挺機槍的話,我也不至於會那麼沮喪了。

掛載機槍吊艙的MiG-3,火力為3挺別列津機槍(共備彈600發)、2艇ShKAS機槍(共備彈1200發),實際火力並不弱。因為發動機轉軸不適合安裝機炮的原因,大部分米格3沒有使用機炮。

由於東線空戰基本上都是戰術層面上的,雙方的機場離前線不遠。作為前線戰鬥機,本身的航程很短,所以在打完120發備彈之後,燃料往往也告急了。所為備彈少也不是什麼太難接受的問題,有機炮用就不錯了。

所以說戰爭初期比起擔心備彈少火力弱的問題,空軍更加擔心的是有沒有新的飛機用。

3.強化之路

在局面稍微穩定下來之後,雅克和拉沃切金推出的新機型實際上也為了強化火力花了不少心思。

在從拉格3發展到拉5的過程中,拉沃切金並不是不知道部隊反應拉格3的火力不足的問題,所以他一開始就設想為拉5裝備4門ShVAK機炮,但是因為發動機散熱布局的問題,最終只能削減到2門(共備彈340發,其實也不算太少了),火力上有不小的進步。

而雅克設計局那邊推出了雅克7B應急,火力也有所提升,增加了一挺別列津機槍,火力為一門ShVAK(120或140發備彈),兩門別列津(400發備彈)。和同期的對手BF-109F(一桿MG151,兩挺MG17)相比,火力投射量甚至略有優勢,所以說雅克系也是有進步的。

4.數量為王

打到戰爭中後期,在蘇聯空軍的眼裡,比起戰鬥機質量的提升,戰鬥機數量的優勢才是贏得戰爭勝利的關鍵。

圖為1942年時的I-185/M71戰鬥機,擁有3門ShVAK機炮(備彈560發),火力在當時堪稱強大,備彈量也還可以。其後續型號I-185/M82在和拉5FN的競爭中因不便於立刻大量生產的因素落敗。

所以在在生產雅克9的時候,為了提高產能(別列津機槍產量不足)和減重的原因,把雅克9火力砍回了雅克1B的水準。甚至在雅克3的初期版本上,火力還是雅克1B水平的1槍1炮,後因為前線飛行員的強烈不滿的原因改成和雅克7B一樣的2槍1炮的配置。雅克設計局在衛國戰爭期幾乎始終抱著那台M-105發動機,其改進型動力強化有限,而且他深知自己成功的原因來源於雅克戰鬥機便宜且易於生產,而且性能夠用的特點。所以他對強化飛機火力的問題不是特別上心,能夠保持現狀,保證產量就好。

不過雅克設計局還是用了一些特殊的手段來強化火力

和雅克設計局不一樣,拉沃切金始終對增強火力這件事抱有追求。1945年服役的拉7,就擁有3門B-20機炮或者3門NS-23機炮的火力了,這已經追平乃至趕超德國戰鬥機了。拉7的航程只有700公里,而此時蘇聯空軍已經掌握了東線的制空權,所以備彈問題顯得更加無關緊要了。

特別解釋——佩3為什麼弱雞?

佩3是和Bf-110定位類似的雙發重戰,設計之初是負責給紅軍轟炸機護航的,而實戰中是用來攔截德國轟炸機的。戰爭前期它的火力用來攔截一些中型雙發轟炸機時其實還夠用,而打到戰爭中後期時,對這種重戰的需求越來越小,佩2產量更多了,從而對佩3的改進工作也放緩了。

---------------------------------------

2017/8/25號更新

kgb1057說的很對,我從另一方面補充下紅色空軍為什麼喜歡用一門炮。

根本上的原因之一是,M105發動機的結構非常適合在轉軸里安置機炮,這是效率最高的方案,而且雅克1的一體式機翼設計又不方便安裝武器,那就裝一門炮吧。


反對部分不需要了刪掉了

二戰蘇聯航空發動機水平相對較弱?對。

二戰蘇聯戰鬥力火力偏弱么?那我姑且就順著意思來覺得弱吧,其實我是覺得從供需關係來說是不弱的。

但是航空發動機水平什麼時候和戰鬥機火力有直接關係了?

發動機的性能可以決定整架飛機幾何尺寸和重量上的體量,但是怎麼分配這些體量和發動機有個毛線關係?何況發動機都一樣,飛機能裝多少武器的上限還要看具體的結構設計,更何況看遍世界各國的同期戰鬥機,實際服役的型號沒有幾個是真的往這個上限加裝武備的,那這個上限之下怎麼裝武器,和發動機強弱又有什麼關係?


都沒說到點子上啊

你們不談軸炮翼炮的交匯和效率

不談機翼結構限制

不談機炮的特點

反倒是都在糾結一些形而上學的東西

補充:

隨便說幾句

1.軸炮的投送效率比翼炮高。翼炮必須考慮高低-方向雙交匯的交匯點,目標距離大於或小於交匯點距離,散布都會變大。軸炮方向交匯不必調整,調高低交匯就行。打投影面積大的目標適合翼炮,投影面積小,角速度大的目標,時候軸炮。

軸炮和翼炮的折算至少應該按1:1.25~1.3的比例來。

蘇法德都是軸炮傾向,Fw190機身靠近翼根位置可視作廣義的軸炮。英美單發機都是翼炮傾向,兩家這麼搞就牽涉到武器和發動機了。能用軸炮,英美也不會用翼炮,英俊戰士、蚊子、P38都是典型的軸炮。

2.AN/M2的理論射速是800r/min,本就不算高,使用協調器的話,射速會下降到600-650r/min,投送效率低。P40B就是機頭裝兩M2,效果不好。英國選擇翼炮是颶風研製時為了增強火力,不得不往機翼裡面塞更多的勃朗寧。到了希斯諾班HS404炮,這個傢伙是開膛待擊前衝擊發,不能使用協調器,只能翼炮布置。別跟我說MS406和D510/520,那個另當別論。

戰後進入噴氣時代,英美都拋棄了翼炮布局。F84/86、流星FMK4/8等等等等,機炮布置怎麼樣我就不多說了。

3.單位時間彈丸投送量不是一個嚴謹的指標。因為這個指標忽略了彈丸特性,M2的46~48g的彈丸重量約等於shvak20*99彈彈丸重量的一半、20*110彈的三分之一。但是兩發.50能頂一發20*99嗎?3發.50能頂一發20*110嗎?.50的主要彈種是普通彈和API,燃燒彈算產量都不是主流,爆破彈戰時有列裝嗎?

.50這麼好,USAAF還生產兩萬多門炮和3000多萬20彈幹什麼?至於這些東西為什麼不能用,那就是官僚主義和美國設計人員自作聰明把彈膛加長0.025inch的鍋了。

4.發動機的因素不光是影響起飛重量,發動機本身的結構和布置也是制約航炮布置的重要因素。M105祖宗就是法國的西斯諾班蘇扎,可以從發動機中軸穿過去。梅林就做不到,艾里遜V1710倒是可以,P39/63就是,但是P40的話你裝中軸炮,機炮不捅到駕駛室取才怪。P47你要裝機頭的話,R2800後面是渦輪增壓器,沒法布置。HS404的重量和體積,也不允許噴火MK5及後繼機型布置在機頭。同理,米格3那個乾重880kg的AM35,也塞不下施瓦克,只能塞機槍。

5.機翼問題。雅克的結構是鎳鉻合金鋼管,外翼段是木製;你怎麼布置槍炮?拉格3的航空層板架三角木,結構強度是夠的。但是木材的比強度差啊,機翼內部空間狹小,只能用施卡施,威力不足,不如不裝。噴火裝HS404的凸包,以及電熱套,也是很捉襟見肘的啊。


發動機和火力沒有必然關係

最好的例子就是震電。難道有人覺得大日本帝國發動機世界第一?

機炮是一種用來滿足擊毀敵機這一「需求」的武器

一戰的轟炸機殺手還扛著37炮呢,是不是發動機上2000馬了?


沒啊,子彈並不算少

人家雖然機槍不多但射速快,子彈也沒少

可能是你遊戲玩多了,特別是魔法遊戲玩多了……

你走過英國線對吧?

不要用英國的長點來衡量親爹長點,英國短點幾乎就是親爹單點

英國飛機叫下毛毛雨,美國飛機叫下冰雹,日本飛機叫前列腺增生之尿,親爹機是爆能槍

什麼?你說英國飛機毛毛雨之後是什麼?

恩……

宇宙無敵線圈加速米諾夫斯基粒子高能黑洞噴流射線西斯帕諾炮


你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蘇維埃


自然環保全木質。

殲擊機在蘇聯空軍的地位很低,連全金屬都不行。


有一句要說的是蘇軍航空機槍的射速都比較猛烈,像廣泛裝備的SHKAS(7.62)的理論射速是1800-2000,按實際換算的話大概是正常2挺.3航空機槍的火力。

UB系則是1050rpm,作為一款12.7的機槍來說也相當高(協調器版射速都能和M3機槍的射速媲美)。

不過和英美軍隊不同的,應該是設計思路,波利卡波夫因故不再設計戰鬥機之後,蘇軍的戰鬥機就不以高射速彈幕持續覆蓋的戰術為主而是改以機炮低速點射精確射擊破壞為主了,然而蘇聯人手頭似乎並沒有什麼好東西能用。結果客觀看上去火力會比較弱,直到戰後才算搞了一些性能過得去的貨。

比如很典型的例子就是戰前的I-16的機翼shkas每挺900發,備彈即使看射速來說也不算少,機身後來安裝的機槍也有650發之多,I-153的備彈也是每挺650發,這也是紅軍廣泛採用的戰鬥機。


類似問題答案我最早在08年的一本軍事雜誌上看過叫《「猴」的勝利》。網上百度了一下還能找到這篇文章。

快速消費品VS耐用消費品

快速消費品、耐用消費品,從某種意義上,這兩個商業名詞完全可以看作是二戰中甚至是戰後蘇聯和德國(戰後特指西德)兩國軍工——或者說兵器生產思路的縮影。

美軍的「血膽將軍」喬治·巴頓上將,曾有這樣一句名言:「在雙方的兵力和裝備相等的情況下,誰也別想打贏這些該死的德國佬!」一語道破了二戰中德國軍事機器的兩大玄機:一方面,這些20世紀的條頓騎士們,在軍事素質上幾乎讓其他國家的軍人都難望其項背;但另一方面,自身有限的資源和近乎無節制的擴張慾望之間,必然爆發的衝突,又讓德國軍隊不得不時刻做好和比自己更有潛力和更有規模優勢的對手作戰的準備。這些客觀條件上的限制,反映在德軍的建軍方針和作戰原則上,就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質量建軍」「以質勝量」以及「速戰速決」「閃電戰」「總體戰」等名詞。

德軍對於「質量建軍」的強調盡人皆知。二戰中的德軍裝甲兵,有這樣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一名坦克手在負傷歸隊後,必須返回其原車組。在德軍看來,這種長期並肩作戰而產生的默契,是提高坦克車組戰鬥技能的一個關鍵要素。而這種強調質量的思維,映射到兵器生產上時,就是力爭要生產出各項性能都出類拔萃的精銳兵器,德軍的兵器必須是「耐用消費品」。因此德軍手中的武器必須比對手的同類兵器有更好的作戰能力,以贏得儘可能高的戰場交換比。為此,要在兵器的研製和生產過程中盡量採用多種「高、精、尖」的新技術,不斷改進甚至換代升級,這種思維模式佐以德國人的嚴謹和喜愛精密儀器的民族性,其直接產物就是包括Bf-109戰鬥機、MP38衝鋒槍以及著名的「魯格」手槍等,一系列像藝術品多於像殺人利器的「德式」兵器。

與德國不同,儘管經過十餘年大規模工業化建設積累了一定的家底,但蘇聯的軍工體系在技術水平和總體生產能力上都遜於德方,而且戰爭初期的嚴重損失又使其技術兵器的裝備數量急速降低。在這種狀況下,蘇聯明智地將己方的軍工生產模式定位為——生產「快速消費品」,即在儘可能保證主要戰鬥性能的前提下,壓縮工序,簡化生產步驟,以適用的質量標準和較大的生產數量來抵消德國的質量優勢,最終達到「以量勝質」的目的,用持久戰和消耗戰拖垮德軍!為達成這一目標,蘇聯的軍工部門甚至不惜放棄新技術。以著名的T-34系列坦克為例,除了人們熟悉的T-34/76和T-34/85兩種車型外,還有一個記載不多的小兄弟——T-34/57,這種裝備有新式57毫米長身管高速炮的車型,其反坦克能力甚至優於主炮口徑更大的T-34/76。不過這種優勢是有代價的,T-34/57使用的57毫米長身管炮的生產工時要明顯高於76毫米炮,且產能不足。為此,蘇聯決定全面停產T-34/57,把所有的人力和資源都集中到T-34/76上。十分明了——既然T-34/76能和德軍的各型坦克相抗衡,那就完全沒必要用更複雜的T-34/57 !

「不降低核心戰鬥性能」,是當時蘇聯簡化兵器生產步驟的底限。因此,儘管T-34的生產步驟被一再簡化,但其關鍵的裝甲、火力卻得到不斷強化。然而即便是這些具體的改進過程中,也同樣體現了「以量勝質」的指導思想,所有的技術和設備能用現成的絕不去重新研製,比如T-34/85,該坦克上裝備的炮塔直接取自KV-85。

同樣的思路也體現在其他武器的生產上——斯大林-2號重型坦克,為了簡化生產乾脆放棄了最合適的100毫米炮,轉用原有的122毫米榴彈炮,為此不惜犧牲彈藥攜帶量和戰鬥射速。西方對於蘇聯二戰戰鬥機的評價大抵是——設備簡陋,機體還以木材為主,發動機壽命竟然只有200小時等等不一而足。但這些人似乎忽略了這樣一個現實:這個「200小時使用壽命的發動機」和木製機體,其實是蘇聯紅軍認真評估和慎重選擇的結果——前線的實戰紀錄統計表明:1架紅軍戰機在被擊落前的最長飛行時間基本不超過200小時,那就完全可以把發動機的壽命降到這個數字,因為這樣才可能生產出更多的發動機!至於木製機體——蘇聯沒有足夠生產全金屬飛機的設備、技術和熟練工人,但生產木製飛機卻輕車熟路。而且,這些「斧頭砍出來的飛機」,在實戰中和精銳的Bf-l09等相比並未表現出絕對的代差,而源源不斷的供應和大量消耗的戰法,無疑耗盡了德國空軍的元氣。

對一個國家而言,軍工生產無疑是國防切身相關的關鍵因素之一,為此不同的國家往往會選擇不同的軍工生產思路。客觀講,蘇德兩國當時的軍工生產思路都是其最佳選擇。但綜合比較,蘇聯更勝一籌。以雙方最優秀的中型坦克「黑豹」和T-34/85的正面對決為例,對「黑豹」而言,它追求的是消滅儘可能多的T-34/85,而對後者而言,它只要在被擊毀前幹掉l輛「黑豹」就足夠了。畢竟生產1輛T-34/85所需的工時,只有「黑豹」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說,即使德蘇雙方的交換比達到1∶4,最後贏得勝利的也還是T-34/85。隨著戰爭推進,蘇方數量優勢更明顯,而德國「以質勝量」的模式幾近走火入魔。到戰爭後期,德國先後推出了包括E系列坦克、噴氣式飛機、制導炸彈、防空導彈、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等新銳兵器,和大量今天看來都讓人匪夷所思的方案。這些新銳兵器固然戰鬥力驚人,但對於前線的德軍將士而言,他們需要的僅僅是足夠數量和對手一搏的坦克,而不是那些威力驚人,卻無法滿足最基本數量需要的「劃時代的產物」!

戰後克隆出「猴」型武器

二戰殘酷的洗禮後,蘇聯軍工生產思路徹底成型,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傳說中的「猴」型武器。在大多數人看來,「猴」就是低檔出口品,但對立足於大規模戰爭的蘇軍而言,「猴」型武器還有另外一層含義:那就是在前線消耗過大時,能在保證基本作戰性能的前提下,提供必需的裝備數量。

冷戰期間,蘇軍一直立足於在歐洲與北約進行一場大規模、高強度、持續的全面戰爭。按蘇軍推算,在這樣一場戰爭的頭1個月,雙方就將損失掉戰前裝備總數50%以上的技術兵器!如此之高的損耗,即使蘇聯的軍工企業全速運轉,也難以在短期內補齊消耗,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簡化!以BMP-1型步兵戰車為例,其「猴」型與標準型相比,簡化部分多達63處。這就意味著,當北約聯軍和蘇軍的一線裝備都損耗甚巨時,蘇聯還可以源源不斷向前線作戰部隊補充各種雖經過簡化,卻可以保證裝備數量的技術兵器。也正是依靠這種獨具匠心的兵工生產思路,蘇軍在維持對北約戰略均勢的同時,還形成了讓對手膽寒的戰爭潛力。

如果從這個角度審視,也算得上是「猴」的一種勝利吧!儘管二戰和冷戰的歷史都已遠去,但蘇德兩國的軍工發展思路,其現實借鑒意義何止一二。(摘自《世界軍事》)


你TM讓用M2鹹魚到底的美國陸航怎麼想?


軍事戰略和軍事思想的階級性質和社會性質不同(整體,過程,本質)決定武器系統、戰術的配套側重(環節,局部,現象)。

蘇聯紅軍是無產階級軍隊,搞人民戰爭理論和大縱深進攻戰略。所以以龐大的紅軍陸軍正面推進為主,堂堂之陣,王師泱泱,不會一門心思挖空心思搞所謂陰謀特種作戰、唯武器制勝論和「總體戰」、「五環打擊」一類的與世界人民為敵的法西斯帝國主義作戰戰略,屠殺人民,屠城。紅軍服務於世界革命和國際共運大戰略,推進到哪就在哪進行社會主義和人民民主政權建設,既是戰鬥隊,又是工作隊,跟帝國主義資本主義僱傭兵不一樣。紅軍佔領就是解放,佔領就是社會革命,當然最需要陸軍,需要革命火種和搞基層社會革命的主心骨。重視裝甲部隊推進,重視坦克(冷戰前線6萬輛坦克,讓西方國家在冷戰中夜夜夢魘),崇尚大炮兵主義,也是服務於在正面打開缺口的堂堂之陣。

至於海軍和空軍,主要是輔助陸軍的大縱深進攻戰略。比如蘇聯紅海軍一直保持龐大的登陸部隊,蘇聯海軍陸戰隊也就是登錄尖兵,打開後方缺口用。紅海軍主要用於陸軍在西德正面推進時,海軍在西德沿海登陸,從敵後輔助正面陸軍的滾滾鐵流推進。後期紅海軍發展強大的遠洋海軍,主要用於支持世界革命,維持社會主義陣營和經互會的海權,比如在越南金蘭灣設紅海軍軍港,發展航母部隊,著名的庫茲涅佐夫航母。

至於紅色空軍嘛,還是主要輔助於大縱深進攻戰略的,一開始就重視低空輔助的強擊機低空戰鬥機,用於正面推進的火力補充,在陸地海多維發揮火力優勢。還有紅色空軍也保留了世界空軍的主要作用,那就是戰略威懾和戰略打擊,當然要維持轟炸機部隊,圖波列夫系列,後來還形成多為一體的戰略威懾戰略打擊力量,洲際導彈和核潛艇。

同時,要說的是,紅色空軍最重視戰略戰役空降部隊建設。這個兵種並不是現在說的落後過時的兵種,空降兵並不是像美英在二戰中那樣搞特種陰謀作戰。紅色空降兵和紅海軍一樣,是輔助於紅軍陸軍在西德、義大利等正面推進時,在敵後打開缺口,這不是孤立的特種作戰,而是輔助於整個大縱深進攻戰略的一個辯證的環節,服務於戰略戰役的整體!為此,紅色空降兵並不是二戰中英美空降兵那樣只是空投下去手持輕武器與納粹坦克作戰的游擊隊和炮灰一類,而是重視投下一個配套重武器(坦克裝甲車)和長時期補給的作戰單位,這樣空降在敵後就「紮根」了,才能真正起到輔助正面推進的辯證環節作用!所以蘇聯紅軍非常重視各種戰略戰役型軍用運輸機開發。

戰術,武器那是服務於整個軍事戰略甚至國際政治大戰略的辯證環節,是局部。它們是在整個過程和整體中發揮作用的。不能孤立的看它們。

蘇聯紅軍最強大的最讓西方害怕的不是核武,龐大的坦克部隊和核潛艇洲際導彈一類,而是她的成熟的軍事思想,是服務於整個無產階級革命和國際共運的大縱深進攻戰略(20世紀70年代又發展為「大縱深立體作戰理論」)!

蘇聯紅軍軍事思想是非常成熟和高超的,是把馬列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運用到軍事實踐中的典範。不是中國民族主義者民粹主義者推崇的毛軍事思想和特色軍事思想可比的!


首先

蘇聯空軍的思路是戰鬥機都是一次性武器

會飛的王牌只要有一個短點就能拿到擊殺

不會飛的菜鳥給你炮海盜也是浪費彈藥

雅克和109都是屬於一個窗口就能解決戰鬥的類型

對手也都是旗鼓相當的標準戰鬥機

如果放棄80發20炮彈藥能都取得重量優勢提升性能的話

120發施瓦克就是了

對於槍法看天的新手來說

多個80發和少個80發也沒多少區別

畢竟戰鬥機格鬥里最重要的是打中

只有在攔截重型目標的時候才是火力持續性。


陸軍馬鹿KI43等表示

嗚嗚嗚嗚嗚嗚~

我的航炮在哪裡~


毛子的機槍機炮射速和可靠性都很超前。代價是是壽命很短。

所以蘇聯飛機炮少,但是火力不算弱。


我來胡扯一下...

二戰蘇軍以前線航空兵為主,很少執行遠程戰略空襲任務,所以戰鬥機也以腿短的前線戰鬥機為主,長航程的護航戰鬥機很少。升空時間都不長,帶那麼多槍炮彈藥幹什麼,炮彈打光還沒被擊落就趕緊回去唄,反正離老家也不遠,有那配重還不如多帶兩顆炸彈去欺負地面的大頭兵...


達瓦里希可以撞過去。


@宇文大夏 看不上毛澤東軍事思想的你是怎樣一種心態?你以為你關閉評論就沒人說你了!

毛澤東戰爭觀是辯證唯物主義,來源是中國革命鬥爭。 你胡扯啥啊!


1943年7月5日至8月6日進行的測試,中央方面軍空16集,80名飛行員,278架次的雅克1、7B和9(12.7 + 20mm),150架次9T(12.7 + 37mm)。擊落54x FW-190,4x Me-109,31x Ju-87,14x Ju-88,7x He-111,其中9T擊落49架。共損失36架,12架是9T。

平均起來每擊落一架耗費:147發20,31發37,123發12.7。

不清楚消耗量是加起來還是僅靠一種武器的。

所以說蘇聯人強調的是彈藥威力,追求一擊必殺,載彈量是可以放寬要求的。


別總想著和颱風或者FW190這些火力強到變態的東西比...


單憑備彈數量評價武器系統好壞完全是扯淡

先毛子早期用不起全金屬結構,木質結構雖然堪用,但是重量很大,沒有那麼多餘力去裝什麼重武器

最後扯個淡吧,米格29的副總師瓦爾登伯格曾經這麼評價GsH-301機炮「我要是早知道這門炮這麼准,我就砍了一半的載彈量用於減重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老會有人噴鴨翼?
好飛機一定是好看的飛機嗎?
殲18隱身飛機真的存在嗎?
為什麼在殲16大量列裝殲20小量列裝並且還有蘇35的情況下還要保持殲11d項目?
為什麼只有英國研製出噴氣式垂直起降戰機?

TAG:第二次世界大戰 | 戰鬥機 | 軍事裝備 | 蘇聯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