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有哪些好吃的?
赤峰
赤峰是塞外通衢,匯聚三教九流千家商號,長居漢、蒙、回、滿、朝鮮等族,是熱河一帶的樞紐所在。所以在赤峰可以見到漢人的牌樓、蒙古王爺的府邸、清真寺廟、滿人家院里祭烏鴉的頂桿,稱得上是諸路文化混雜之地,唯獨缺少一點本地獨有的特色。
其實赤峰有紅山文化與玉豬龍,年代久遠,堪稱中華文明發祥地之地。只是這些說法屬於學術範疇,民間聲名不彰。若以民俗而論,赤峰僅有的獨特風物只有對夾,可以當之無愧地冠以「赤峰」二字在前頭。
對夾是一種酥油燒餅,側切一口,中間裹著熏豬肉,簡單至極。對夾之於赤峰,與驢火之於保定、肉夾饃之於西安,漢堡之於美利堅地位相類,無論販夫走卒王公富翁,早點只吃此物,佐以羊雜或清湯,一世不易,幾如圖騰。有遠在他鄉的赤峰遊人相認,一提對夾,無不大生知己之感,淚眼相望,口水縱流。
以形制來說,對夾與驢火、肉夾饃、漢堡並無區別,都是以麵餅裹肉。不過對夾里夾的都是熏肉,也叫柴肉。柴不是說肉質柴,而是說這種熏肉源自於張家口柴溝堡。對夾肉的做法是先選半肥半瘦的膘子肉,切成方塊碼在一口大鍋里,肉塊間隙填滿花椒、八角、砂仁、桂皮、丁香、甘草,蔥截短、姜切末、蒜掰成瓣兒,還拌上豆瓣醬和砂糖。先開鍋大煮,再下醬燜蒸,等到肥肉油花盡出,鐵篦撈起來淋凈,上鍋熏烤。不過張家口是用柏木屑熏烤,赤峰都是用松木,別有一番清香。早些年,講究的大鋪子比如復生隆還用熬紅糖的蒸氣熏烤,味道更加濃郁,可惜因為費時費料,後來基本吃不到了。
在赤峰對夾鋪里,熏肉都是切成絲片,肥瘦分開,放在一個平底木盒子或盆里,就擱在櫥窗裡頭。客人來了,直接從爐子里取出對夾,現場用小刀剖開口,兩邊一擠,口就被撐大了,再用竹夾往裡塞肉,有個名目,叫做「鳥餵食兒」,取幼鳥嗷嗷張嘴之意。整個過程客人隔著櫥窗能看見,可以插嘴,或肥肉多些,或瘦肉多些,倘若要純瘦的精肉,還要另外加錢。
不過真正把對夾與驢火、肉夾饃和漢堡區格開來、使其別具獨色的特點,不在熏肉而卻在於麵餅——赤峰稱之為「對夾皮兒」——這種麵餅用豬油、鹽、礬、五香面兒與少許砂糖和成,反覆層疊,餅成千層。先入爐烤熟,出爐後再用酥油拌著糜子面在外表塗抹一遍,擺到鐵杈子上,二次入爐急火熏烤起酥。
所以真正做得好的對夾,對夾皮兒一出鍋,外表是一層金黃色的酥皮,裡面能看到一層層的綿軟麵皮兒。咬第一口時,牙齒先破開脆皮,咔吧一聲,唇邊立刻帶有淡淡的烤糊油香,然後再一氣切開數十層軟面,熱氣騰騰的熟面熟油,在口腔內彌散出油膩的麥香;最後牙齒會咬到夾在最中間的熏肉——赤峰的對夾鋪夾熏肉講究肥瘦相間,但不是平均分配,而是瘦在上,肥在下,以圖個好賣相,所以第一口吃到的,是最好最香的部分——一待得第一口合攏,酥皮碎片、麥香面片以及熏肉精華已經在舌尖混為一團,滿口噴香。咀嚼片刻,略感口乾,就一口羊雜湯或清湯(一般對夾鋪里都會提供清湯,其實就是餛飩湯加紫菜,有口味重的,就買幾個揣走,去別處買一碗羊雜湯就著吃),讓腥膻之味殺入口腔,把已凝聚的味道重新衝散,口腔內二度香氣四溢。此時經過湯水滋潤,面肉已可輕鬆下咽,平安落入胃袋,溫暖慰帖,口中香氣久久不散。當真是無比充實,宛若升仙。
是以對夾講究出爐即吃,一旦變涼,對夾皮就會變硬,熏肉也會變干,口感就差許多了。
驢火、肉夾饃、漢堡三者,非面肉相雜不能食,而對夾即使不用熏肉,單吃那對夾皮兒仍是滋味絕佳,可為一餐。從前赤峰貧民吃不起肉,就去鋪子里點些對夾皮兒,一碗醬油清湯,照樣吃個肚圓。赤峰城裡曾有個馬王廟,裡面住的和尚們以饞嘴知名,他們不能吃葷,就點對浸滿豬油的對夾皮兒解饞,久而久之還留下句本地歇後語:馬王廟的和尚——吃僧。
對夾的起源,一說乾隆在避暑山莊時前往木蘭圍場打獵,追逐一條斑斕猛虎來到赤峰,在紅山腳下大宴群臣,擺下三十二道大菜,其中獨以對夾最得群臣讚賞,隨流入民間。這故事錯謬百出,殊不可信,乃是後人附會之說。
對夾真正可靠的出處,乃是源自於哈達火燒。
哈達火燒是赤峰老街哈達街的名產,又名杠子火燒,有百十來年歷史了。這種火燒與尋常不同,是燒餅的形狀,油條的製法:以豬油、鹽、礬、砂糖與水鹼面揉在一起,擀成上下兩個渾圓的圓餅,再摞在一起,用大木杠子壓得實實在在,不見半點空隙,再拿火烤乾,連芝麻都不撒。這東西口感很硬,死麵疙瘩,但成本低,耐吃,也不怕放壞,風吹日晒都不影響,泡到水裡也不散,適合遠行攜帶。當年在赤峰,過往的客商和牧民都會揣上幾個當乾糧——必要的時候,還能拿這玩意兒防身。草原上若遇著狼了,掏出哈達火燒兜頭砸去,有時候能把狼砸一跟斗;就算砸不著,把狼逗過去吃,自己也可趁機走脫。所以那時候路上遇見熟人問去哪兒,熟人如果說喂狼去,這喂狼不是說拿自己肉身,而是指出遠門帶著哈達火燒,問的人一聽就知道是要進草原下牧區了。
上世紀初,有一對河北父子蘇文玉、蘇德標流落到了赤峰。兩人沒別的手藝,只會做麵食,就在赤峰哈達街定居,開了家小鋪子賣哈達燒餅。可是蘇氏父子不諳關外氣候風土,還按照關內的做法,把火燒做得外脆內軟,結果口感是不錯,就是沒人來吃。哈達燒餅在那時候的赤峰是大路貨,滿街都是,有名的字型大小有十幾家,蘇氏父子很快就被擠兌得開不下去了。
蘇文玉心裡著急,覺得不能這麼下去,得推陳出新。他一琢磨,河北最有名的麵食,自然是驢肉火燒,乾脆賣回老本行算了。於是他和他兒子一合計,把哈達燒餅旁邊切開一個口,撐開了,往裡塞驢肉。
可這麼賣,還是賣不好。為什麼呢?赤峰是塞外之地,氣候苦寒,老百姓習慣以大油大肉禦寒。驢肉溫涼,就著死面兒的哈達燒餅沒法下咽,天氣一冷就賣不動了。
到了這會兒,蘇氏父子才明白過來。兒子蘇德標想了個主意,說咱們可以做裕盛樓的熏肉嘛。
原來他十五歲時在京城裕盛樓當過夥計,而裕盛樓的老闆,正是張家口柴溝堡人。當年慈禧太后被八國聯軍趕出北京城,逃到張家口時吃了熏肉,一直念念不忘。等回了北京,便差人把老闆叫了過來,起了個飯莊,專門供應宮內熏肉。蘇德標當夥計時,從大廚那兒偷偷學了幾手。
熏肉是熏豬肉,油水大,而且料放得足,味道特別重,很合牧民口味,但跟哈達燒餅配不起來。哈達燒餅是把兩面死死壓在一起,講究個瓷實,拿刀剖口塞肉,就把意思完全弄擰了。於是蘇文玉重新把驢肉火燒撿了起來,取其酥皮工藝,來代替哈達燒餅的死麵疙瘩。
父親烤皮兒,兒子熏肉,一來二去,買賣逐漸有了起色,但始終不紅火。蘇文玉跟兒子說我明白了,咱倆整錯方向了。哈達火燒是遠行帶的東西,要的是經久不壞,咱們在這地方怎麼折騰,意思不對。
這話說的,很有後世市場營銷4P理論中的Place的味道了。父子倆這麼一商量,果斷搬出哈達街,在頭道街尋了一處店址,起名復生隆,當時是1917年。
頭道街是那時候的高尚社區,住的都是達官貴人,這些人平時不怎麼外出,吃的也很講究。蘇氏父子折騰出的這個新玩意兒,是驢火的皮兒、京城的熏肉外加哈達燒餅的形狀,口感絕佳、賣相也非常好,還沾了哈達燒餅歷史悠久的光,很快便大受歡迎,在赤峰以及附近旗縣迅速流行開來,頗有陸遜「火燒連營」之勢。開始大伙兒都叫蘇家哈達火燒,後來嫌太長,遂按照它的吃法,改稱為對夾。
可惜對夾是個四不相,除了在赤峰當地大受歡迎,在外地很難見到蹤影,外地人要麼不認,要麼覺得它太油膩。從民國至今,除了通遼、呼市等城市之外,其他地方鮮有開對夾鋪的。加上對夾一離爐子半小時,味道就會變差。赤峰人想吃,只能回家鄉。
順便給大家看一個有潛力成為赤峰對夾民間故事的照片:據說是前幾年總理來這裡考察,吃過以後讚不絕口,遂得名?以後與慶豐包子可以並稱了。
——————————————————————————————————
其他還有諸如蒙古果子、鍋包肉什麼的,不過這些並非特產,只是本地略做改良,就不贅述了。
作為一個在赤峰經歷了十幾年寒窗苦讀的人,與其說是好吃的,倒不如說是情懷和回憶。所以如果大家真的按照我的推薦去嘗試了但發現最後並不怎麼樣的時候,請先別怪我,因為你們品嘗的只是最普通的味道,而我品嘗的是青春。
首先,城南對夾鋪的對夾,最好是吃肥瘦都有的那種。一般點兩三個對夾和一碗小餛飩,這絕對是赤峰最有特色的早餐配置。王中王抻面,一碗抻面加上一個牛肉餡餅,食量小的人是吃不了的。赤峰雖然是東北地區的城市,但是清真類食品的口味還不錯。曾經的王中王一碗面只要三五塊錢,如今估計也要漲價了。鍋包肉,作為一個純正的東北人,我可以負責任的說,赤峰的鍋包肉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鍋包肉。但是這並不妨礙它好吃,更不妨礙它成為每一個遠走他鄉的赤峰人最惦念的家鄉味道。赤峰大大小小的飯店都有這道菜,至於水平嘛,基本差不太多。赤峰的鍋包肉香酥不膩,略有酸甜,咸鮮適口,非常好吃。小肥羊火鍋,如果大家之前沒來過內蒙,強烈建議去嘗嘗地道的內蒙牛羊肉。這是迄今為止我吃過最正宗的牛羊肉。當然如果你是青海寧夏那邊的朋友就隨意了。東方快車,這是赤峰的一家連鎖快餐店。我推薦他家的銅火鍋,炒飯,鹹菜。真的很有特色。燒烤,赤峰的燒烤贏在原料上,尤其是牛羊身上的部位,以及奶豆腐等等奶製品,回味無窮。但是我覺得赤峰的燒烤口味比較單調,略咸。拔絲奶豆腐,赤峰當地飯店都有的一個特色菜,奶豆腐的口感很特別,奶香味濃郁,通過這個做法之後,絕對力壓其他所有拔絲類菜品。干鍋羊雜,牛雜比較少見,所以一般都是羊雜。這個菜吃不慣的可能會覺得有些膻味,然而這才是最正宗的口味。每次回去跟朋友們聚會,鍋包肉和羊雜是必點的。雞蛋餅,不是本地小吃,但是經過加工變成了本地口味。這是赤峰最大眾化的小吃之一,分布非常廣,小區,商場,學校,有人的地方几乎都有。我一般買來當早餐,偶爾也當午餐。做法類似煎餅果子,我最愛的吃法是放油條和雞肉腸,蔥花香菜都要,也就五六塊錢,卻幾乎能吃飽飽的。花園衚衕,別誤會這不是小吃的名字,是個有人氣的小吃聚集地。在赤峰市中心,長青公園西邊。這裡曾經是孩子們和學生們最愛的淘寶聖地,玩具,衣服,禮品,應有盡有,以至於我去過無數次。如今每次回赤峰,依舊會去轉轉。
赤波杏仁露,沒有露露那麼大的品牌,也沒有露露那麼好喝,可是這確實是赤峰最有特色的本地飲品之一。燕京啤酒,如果你從紅山區經過昭烏達橋去往松山區,那麼在上橋的時候往左側看,就會看到一個很大的啤酒廠,那就是燕京啤酒赤峰分公司。赤峰人喝啤酒首選一定是它,反正每次朋友聚會,腳踩一箱燕京然後談天說地吹牛逼,是我們都會幹的事。沙棘汁,這也是最傳統的赤峰本地飲品,口味略像淡一點的酸棗汁,不是所有人都喝的慣。鹹菜疙瘩,這是最大眾化的本地小吃之一。尤其是老一輩赤峰人,絕對沒有不吃這個的。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很少去嘗試了。再說幾個飯店吧,也許有的已經改名字換老闆或者乾脆倒閉了。占軍家常菜,麻辣誘惑,大漠綠都,銀海飯店,古窪一鍋鮮,好家園莜麵村,還有好多好多記不住了,大多在三道街,哈達街,長青街,鴨子河路,迎金路,火花路。大家去看看吧。另外,其實我最想推薦的是紅旗中學的食堂。我在這兒吃了三年的飯,也抱怨了三年高中時光,但是現在一看,紅旗中學食堂的飯菜,我永遠也吃不夠的。說鹹菜疙瘩有人打我嗎:-D
作為土生土長的赤峰人,看到這個問題無比親切,遂強答一個。
個人覺得最好吃的還是以下:1.酸菜土豆絲(放一點辣椒面簡直不要太爽,各種主食百搭啊!)
2.鍋包肉(咸甜口味都喜歡,更喜歡咸一點的,口感有一點脆,在南方讀書多年,吃到的鍋包肉口感和紅燒肉差不多。。脆脆的感覺完全沒有,完全被大量的醬汁覆蓋了,差評。也可能是一直沒吃到正宗的)3.對夾(一定要吃新鮮出爐的,打包帶回家的就不是很好吃了)4.主食點心(韭菜盒子,驢肉蒸餃,沒錯,大愛)5.殺豬菜(最喜歡吃白菜)還有一個就是涼皮,T^T,別打我。真的是我最喜歡吃的東西。讀高中的時候因為住校,周末休息一天一定要吃的就是涼皮。赤峰讀書的同學們應該都懂,涼皮沒有特別多的配料,沒有花生豆芽菜這些東西,蔬菜只放大概半根黃瓜絲,一點醋,芝麻醬還有麵筋…不需要太多解釋了,酸爽Q彈的口感,就是人間美味!
因為我從小就特別喜歡吃青菜,每次買涼皮的時候都跟老闆說多加半根黃瓜,然後帶回宿舍風捲殘雲一掃而光,高中三年,每月至少吃兩次,沒吃膩過。後來異地上大學,吃過幾次異地的涼皮,口感甚差,一直對家鄉的涼皮耿耿於懷,逢年寒假回去一次,走遍新區和學校附近的幾條街也找不見賣涼皮的攤位。問過姥姥家樓下麵食店的老闆,答曰賣涼皮的老闆們都回家過年了,元宵節後再陸續過來經營。時間節點就這樣完美的錯開,甚是悲傷。一轉眼已是4年沒有吃過家鄉的涼皮了,懷念啊!儘管剛剛吃過宵夜不久,可還是可恥的流下了口水,不行不能再寫了…再寫又要失眠了。。看有木有人看,有人看就再寫…土生土長的赤峰姑娘。不能就這樣放過這個問題。對夾,我絕對推薦警察學校附近的復鼎隆。開了十年多的店。他家對夾,皮酥,肉嫩。鍋包肉,推薦常青公園往東走500米一家叫什麼鑫家園。真正赤峰式鍋包肉。量就不用說了。足的很。吊爐燒餅。皮上都是芝麻,要一口,滿嘴芝麻香,裡面的餅又軟軟的,夾點小鹹菜,不說了,懂的自然懂。推薦交警衚衕的吊爐燒餅。酸菜油汁拉陷餃子。油汁拉是豬肉熬油後的殘渣。剁碎碎碎的,放上酸菜。包餃子。一個餃子中間夾開分為兩半。放點蒜汁。人間美味。紅山區有一家做的老好吃了。想起來,補充。鹹菜疙瘩。市面上的都是醬油的。黏牙。並不好吃。真正的鹹菜疙瘩,各家各味。飯包。大白菜葉抹上大醬,加上蔥,青椒,香菜,二米飯。奢侈點的,加點老乾媽。我記著女人街原來有賣。噶紙(音譯)就是大鐵鍋做飯,鍋底那層硬硬的鍋巴。被柴火烘的微紅。聞一下。陶醉的感覺。泡著米湯吃,也不錯。也可以在此上抹大醬,加蔥。咔嚓咔嚓的嚼著吃。大醬。是個古老的回憶。和市面上買的,天壤之別。小時候,奶奶做大醬,過程很複雜,也很久。記著啊,把豆子,玉米炒熟,然後加工成面,加水,攥成一個個糰子,放那發酵,待長綠毛毛的時候,再敲碎,再加工,再和好,放在大炕上。發酵幾天。紅了就拿下來。慢慢發著。說跑了…殺豬菜,血腸。和東北的不一樣。赤峰人吃的殺豬菜之中的白菜,是秋天大白菜晾晒乾了,冬天殺豬的時候。用開水紮好,攥好,殺豬那天,同新鮮的豬肉燴在一個大鍋。那滋味。不多說。年糕,黏豆包。年的味道。今天,先睡啦時隔一年。來更。木蘭街有家,伊真燒烤很好吃。興華小區門口對面,小九州過橋米線,酸辣粉很好吃。西域藥店有家王福大蝦,好吃。串串,袁記就很不錯哦。火鍋必須推薦草原傳奇。推薦個適合第一次約會見面的地方,思凡咖啡。安靜的坐下來,說說話。眾咖也不錯。圖片哪天有時間傳上來。
勿刪。沒圖你們都在說個。。啊?
赤峰對夾
風乾肉,這個是真的好好吃,家裡一直買的都是傻子王的,不知道別的地方有沒有
羊蠍子,能吃羊肉的都說好吃。
路邊攤啥的赤峰真的難吃死。簡直噩夢
拔絲奶豆腐。
奶嚼可,買一瓶挖出一點混著白糖吃,第二天又是一整瓶!
還有贈送的那種鹹菜,我可以就著鹹菜吃一碗飯!
小肥羊火鍋。從瀋陽是沒見過。自己一個小鍋,不辣,湯底味道超級棒。
其實赤峰的奶茶也還不錯。早餐去吃蒙古果子喝口奶茶,呼和浩特的蒙餐都比較膻,油大,作為一個東北人還是比較喜歡赤峰的蒙餐。
鹹菜疙瘩。高中的時候上課啃了一天然後就被班主任找家長了,不過真的是好好吃!有那種袋裝的軟的還有那種硬的一整個的,感覺硬的一整個的味道更濃,但是吃起來只能一丁丁一丁丁的。
手把肉烤全羊哪裡都有,不過不建議去旅遊點吃太多。原來家裡開旅遊點,旅遊點的羊肉串家裡都不讓我碰。雖然都是真的羊肉,但是沒有檢疫過,有的羊送過來的時候都病殃殃的,不知道是暈車還是生病。
鍋包肉,咸口的鍋包肉,別去特別小的店去吃,小店裡的肉都特別薄,脆的沒有肉味。推薦牛肉的鍋包肉!!肉超級厚分量超級足!一盤兩個人可以吃一天!
想到在更。1. 鍋包肉。首推俺們小區炒菜屋的鍋包肉啊,離家十多年了每次回去還要吃幾次。
2.對夾。怕胖總吃精肉的,其實肥瘦的更香。
3.風乾牛肉。現烤制的,散裝真空包裝,每次帶給同事都一搶而空。
4.沙果以及沙果乾。以前還以為全國到處都有,後來發現貌似只有家鄉有啊!括弧:小夥伴們評論,這個其他地區也有,跟我媽提起,我媽說咱們還有香果,海棠果,123小蘋果,你問問他們有沒有(一臉懵逼…)?
5.香瓜。正是香瓜下來的季節,一氣兒能吃n個。
6.打瓜。猶記得我媽一麻袋一麻袋往家買。
7.鮮奶豆腐。這個帶給同事都說味道清奇,本地人就愛這一口!
8.奶茶粉。咸口的超美味,推薦一種喝法,咖啡里放一小勺,味道絕了!這是我自己總喝的,無廣告意圖。
圖片都是網上找的,侵刪。居然沒人說蕎面血腸么
感覺除了赤峰到建平一帶,其他地方的血腸都是變個花樣吃血豆腐而已
蕎麥麵加豬血加香料攪勻灌進帶油的大腸皮里煮熟,吃的時候切片再蒸或者油煎或者燉菜都香的不得了
每次回家都會帶兩根走,多了也放不住
淘寶上只看到一家赤峰的店自製然後真空包裝出售,夏天不發貨,沒有買來試過
搜了張圖,可用的圖也不太多,這張是油煎的大家都提到了鍋包肉, @朱迪說的對,一定要點咸口的鍋包肉,甜口的貌似外地都有。再補充幾個:蒙古餡餅,那年我去克什克騰,在一家小店吃的,非常棒,直接吃到撐。蒙古包子,早餐,配上奶茶,超好吃。嚼克,吃了就會愛上的。羊蠍子,赤峰萬達有一家挺好的。涮羊肉,赤峰43°9紅燜羊肉羊肉串,要吃那種大串的,才有感覺。
恩,別的你們也都推薦過了,我說一下敖漢的「沙漠之花」,嘻嘻~
我是一川妹子 在赤峰學院讀了一學期了。本人覺得最好吃的是烤冷麵啦。尤其是學院北門的。另外,赤峰的朋友想要嘗試一下川菜的話,推薦你們在美團上搜一下宜賓燃面哦,個人覺得味道還是挺正宗的。還有對夾也不錯,但是我不知道是哪個店買的~
赤峰盛產三樣東西,對夾,沙果和潮種。不知道我的回答算不算精鍊?
我看了半天沒有人提到敖漢撥面么?我去赤峰出差了兩年,跟當地的同事請教了好多:1、城南對夾或者宴賓樓的對夾,我過去第一天對方老總請我吃的就是宴賓樓,味道很不錯,價格也不算貴;2、敖漢撥面,我是住在二道街,旁邊有還幾個撥麵館,同事推薦的一家很小的館子,老闆很熱情,酸菜的澆頭,一碗8塊錢,很好吃;3、鍋包肉,這個鍋包肉不是東北那種甜的,其實東北的酸甜太刺激了,我並不喜歡,赤峰的我倒覺得很好吃;4、沙漠之花的飲料,沙棘汁和杏仁露,敖漢的同事強烈推薦,讓我嘗嘗,果然不錯,杏仁露比露露的還要好喝5、白蘑醬,食堂大廚給我推薦的下飯菜,7塊錢一瓶,說實話,吃起來有點費。。。一瓶很快就吃完了6、我不能喝酒,但是還是要推薦赤峰的赤峰陳曲,沒有寧城老窖名氣大,但是瓶子很漂亮,喝到嘴裡也沒那麼沖(我不太會品酒。。。),公司的老總都挺喜歡喝這個酒7、我一直問赤峰哪裡的蒙餐好吃,年輕的同事給我推薦呼蘭蒙餐,領導級別的給我推薦可汗宮,我也沒吃過所謂正宗的蒙餐,都感覺不錯,把肉和奶鍋都挺好。我能想到的大概就這麼多了。。。
竟然沒人說排骨蒸餃,特色中的特色啊
鍋包肉首推植物園西門對過李二家常菜,其次鑫香,再次解放街機務段小區門口炒菜屋。
赤峰最大的特點是位於蒙遼冀三省交界,交通方便,所以一般的蒙餐、東北菜、中原菜在赤峰都能吃到。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大。赤峰市有九萬平方公里,每個縣(旗)都有自己的美食。赤峰本地特產的,對夾值得一提,馬親王介紹過了,口感真的棒,但是很乾燥,大家品嘗的時候可以搭配一些帶湯水的餐點調節剩下的,涮羊肉,羊蠍子等,雖然不是赤峰獨有(本人在北京念書,羊蠍子貌似在北京也很火),但是因為臨近優質羊肉產地,口味較外地也有一定優勢,推薦大家品嘗蒙餐這方面我是真的露怯了。我從來沒有在赤峰吃過一次蒙餐,反而是毗鄰的錫盟的蒙餐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赤峰的蒙餐歡迎大家親自發掘鍋包肉不是赤峰獨創,但是較關東地區改進了做法。當然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最後真誠推薦大家品嘗一下紅城的蕎麥麵食,吃慣了白面可以吃一下蕎面調節一下口味:-)最後的最後,赤峰市覆蓋九萬平方公里,各旗縣差異較大,但是有一點各旗縣達成了默契的就是啤酒,最誇張的時候每個旗縣都有自己的啤酒廠,口味還都不錯。本縣的啤酒廠最終被燕京合併了,所以我在外地想家了就喝燕京,真是個悲傷的故事。
今年中秋節吃到的奶豆腐月餅。
作為一個赤峰本地人來答,赤峰還真的是有很多美食的
大家都說的咸口鍋包肉要吃,個人每次回家必須吃三四頓!一般普通的餐館都有強烈推薦
一定要去蒙餐館吃一次蒙餐,體現一下大口的手把肉就著咸奶茶的感覺。我覺得還蠻好吃,不過不是所有人都能吃的管的,但是沒吃過的還是推薦去試試
一些亂七八糟的動物內臟砂鍋,像馬板腸之類的在別的地方相當少見,感興趣的都可以試試,蠻好吃的
赤峰對夾是赤峰的特色,一定要吃,其地位類似於河間的驢肉火燒,我是覺得比驢火好吃,不知道為什麼一直做不出去
敖漢撥面強烈推薦、極力推薦,蕎麥麵的麵條配上酸菜鹵,最平凡的美味
小作坊烤出來本地賣的風乾牛肉,比真空包裝的好吃3倍。碳烤的比油炸的好吃,吃不來比較硬的還是可以選油炸的
馬奶酒和悶倒驢一定要嘗嘗,真的很好喝!
順便說,烤全羊什麼就那麼回事,吃個氣氛而已,味道一般般,想吃的話不如烤羊腿實在
就先寫這麼多吧豆包,在外遊學的學子每年都會收到。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多人都要說「東北」而不說黑龍江、吉林、遼寧?
※東北可能會在哪些產業有發展?
※黑河是一座什麼樣的城市?
※東北能否引入非洲、中東移民解決人口危機?
※東北的醬能燒出怎樣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