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漢江作為長江最大支流,其河口在八大支流中卻顯得最小?
漢江,又稱漢水,漢江河,為長江最大的支流。河長1577千米,流域面積1959年前為17.43萬平方千米,位居長江水系各流域之首。
長江八大支流:雅礱江、岷江、嘉陵江、烏江、漢江、沅江、湘江、贛江。以下為各河口的百度地圖(由於主要討論河道寬度的問題,所以並沒有按統一比例,主要想反映長江幹流和支流比例關係):位於攀枝花附近的雅礱江河口(幾乎差不多):位於宜賓附近的泯江河口(幾乎差不多):
位於重慶附近的嘉陵江河口(幾乎差不多):位於重慶涪陵附近的烏江河口(由於沒有衛星圖,用了一般地圖;(幹流比支流稍寬)):位於武漢附近的漢江河口(和前面幾條支流比起來比例明顯小了很多):另外三條由於洞庭湖、鄱陽湖的關係不方便加入比較,不過和長江差不多一個量級。所以漢江河口如此之小,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漢江河口小一方面是漢江年徑流量與長江/金沙江幹流比值比其他河流小,也就是說長江已經大大變寬了,所以顯得小,這個數據比較,我列在後邊,但是,這不是主要原因。
漢江河口小的主要原因是漢江下游入長江的通道實際並不止漢口一處,漢口的泄流能力是不能滿足漢江洪水的流量的,如果長江頂托,泄量更是少得可憐,實際上漢江汛期洪水時需經過多個個分洪區泄水入長江,比如最大的杜家台分洪區的出口是黃陵磯閘,在漢口以上約14km的地方;一部分由東荊河下泄(最大可分流漢江流量1/4),匯入長江的地方則在簰洲灣對面;只有一部分是由幹流經漢口入長江。
原先漢江-東荊河下游未建設系統防洪工程,丹江口水庫也沒有建設的時候,漢江、長江汛期的時候,武漢以北、以西有大片地區都是漢江洪泛區,在最嚴重的時候武漢可以說是洪水之中的一個由城市周圍堤防圍成的孤島。而漢江的防洪問題在一系列工程解決之後,主要擔憂就是長江,三峽工程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保武漢——如果長江幹流特大洪水時公安以西的荊江河段大堤北潰,武漢和江漢平原南部原本脆弱的防洪局面會完全崩潰,長江甚至有改道奪漢江下遊河道的可能。雅礱江河口處,雅礱江、金沙江多年平均年徑流量分別為524億(雅礱江小得石站)、572億(金沙江攀枝花站);岷江河口處,岷江、金沙江年徑流量分別為890億(岷江高場站)、1460億(金沙江屏山站);嘉陵江河口處,嘉陵江、長江年徑流量分別為680億(嘉陵江北碚站)、2790億(長江寸灘站-北碚站);烏江河口處,烏江、長江年徑流量分別為534億(烏江武隆站)、3456億 (長江寸灘站),需要注意烏江河口已經在三峽庫區了,無論長江、烏江比原先的河道都展寬了;漢江下游,漢江、長江年徑流量分別為577億、6444億(長江螺山站)。謝邀首先,我認為你這麼拿支流和幹流寬度的比例比是不科學的。因為河流越靠下游越寬,特別是長江衝出三峽後,整體的河道變寬了很多。而你放的幾張河口的圖片無一不在長江上游、三峽之上的。所以並不是漢江河口窄了,而是長江河道寬了。如果你統一一下比例,我覺得幾條支流河口的寬度可能相差不大。其次,決定河口寬度的並不一定是流域面積或者水流量,更重要的是地形。你前面放的幾條支流都在山區,上下游高差大,水流流速快,突然間衝出山區進入平原的話,河道一定會變寬。而反觀漢江,從秦嶺流出之後,在湖北境內基本處於江漢平原中,水流平緩,到了河口的時候,已經沒有足夠的衝擊力去形成寬闊的河口了。再者,漢江河口兩側都是丘陵,河口自然寬不了。希望你滿意我的答案。
控制徑流面積大跟河口大不大沒關係,河陡則多窄深,河緩則多寬淺。河口大小主要是由地形影響的。
因為改道過啊,今天的漢陽又不在漢水以北而在以南,大量的水不是走這裡入長江的。
謝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漢江_(中國)漢水,亦稱漢江,又名襄河,古稱沔miǎn水,是長江最長的支流。漢水位處長江中游左岸,發源於中國陝西省秦嶺南麓的沮水,幹流自西向東流經陝南和鄂西北,於武漢漢口注入長江。長1577千米,流域面積15.9萬平方千米。流域內1956-1998年平均年徑流量為566億立方米。年際變化大,如皇莊水文站
鍾祥
最枯年徑流量(182億立方米,1999年)約為最豐年徑流量(1060億立方米,1964年)的六分之一。年內變化大,主汛期(7-10月)徑流量占年徑流量的65%,約為枯水期(11月-次年6月)的2倍;最大月徑流量約為最小月的10倍。
岷江(拼音:Mínjiāng),又叫汶江或都江[1]
[5],是長江上游左岸一級支流,是其水流量最大的支流及中國水利開發最早的河流之一
[2]河口平均流量每秒2,840立方米(3,715立方碼
。年均徑流量為900多億立方米。嘉陵江嘉陵江支流眾多,屬樹枝狀水系,最大支流有涪江和渠江。涪江又稱遂河。發源於四川省平武縣境內的雪寶頂,長700公里,流域面積3.64萬平方公里
由此可見漢江是長度最長的長江支流,嘉陵江是長江流域面積最大的支流,岷江是長江流量最大的支流。
第一,不知道你這是幾月份的河口圖,如果是拿漢江枯水期的河口圖與其他流域豐水期的去比肯定是會顯得小的。
第二,漢江是橫穿武漢的,而武漢是有一些造陸工程的三島項目部祥雲島三角區造陸工程順利通過驗收不可避免會有影響
第三,漢江只是長度最長的支流,而非水量最大。和其他的支流比,水量不穩定且相對較小。河道小一些也是正常的。第四,河口大小和河口地形有關
贊同王某叉的回答,其實我也一直有這個疑問,號稱長江第一大支流的漢江,其河口卻顯得很窄小。 其實漢江的秋汛流量很大,尤其是8到10月,200幾年10月(具體年份記不清了)的洪水流量(陝西段出境流量)已經達到了3萬立方米級別了,而長江在大汛期的洪峰流量應該是7萬左右,數據對比可以看出漢江的流量是很大的,但上面有人說了,漢江確實是一條流量季節變化很大的河流,在冬季枯水期流量很小。我覺得以上是漢江河口較窄小的原因之一。 第二個原因,漢江與長江的交匯處在歷史上是雲夢澤,曾經是中國最大的湖泊,也就是說大概在武漢西北方向是一片洪洋,更進一步說,在那個時期,在武漢西北方向,漢江和長江是沒有明確的分水嶺的,我們今天確定的漢江與長江的分水嶺是神農架,但神農架到武漢附近已經勢微了,那一塊已經是廣闊的江漢大平原了,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遠期就是要在漢江與長江的分水嶺上修運河,實現引江濟漢,注意,這裡是運河,不是隧道,而且據我所知,目前已經貫通運營了,是自荊州到潛江。所以為了保證活野千里的江漢平原的安全,漢江下游的泄洪通道必須足夠強大,在當前的漢江河口的河道狀態下,每到漢江洪水到來,漢口龍王廟段的漢江防洪就壓力巨大,更不用說沒有分洪工程的情況。有必要說明一點,漢江丹江口水庫水域面積1000餘平方公里,庫容290億立方米,極大地緩解了漢江下游的洪水壓力。 第三個原因,不太確定了。歷史上的武漢三鎮,以武昌和漢口較為出名,漢陽則相對較弱,究其原因,該鎮應為漢江和長江的洪泛區,既然在近現代發展成型,必然要想辦法防洪泄洪,分流漢江河口的洪水壓力。
都被丹江口調到北京去了,還能闊氣嗎?
推薦閱讀:
※一條河流是怎麼產生的?
※在一個只有群島形態陸地的星球,會發展出什麼樣的生態和文明?
※為什麼澳大利亞南部比北部繁榮?
※為什麼碭山、蕭縣是由宿州管轄而不是距離更近的淮北?
※地圖為什麼是上北下南的?為什麼如此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