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科學家可能因為年齡因素而錯過諾貝爾獎?


我在美國作博後時的老闆,哥大教授Wayne A. Hendrickson。

在結構生物學中經典的X射線晶體學領域,近二十年的全新結構解析大多依賴於一種稱為反常散射的方法,特別是硒代甲硫氨酸中硒元素的反常散射。這種方法在理論上早就被提出來了,但真正在同步輻射上把它實現的人是Wayne,並且還做了很多創新性的實驗技術的改進。按諾獎的常理,如果頒給這個領域,他肯定有資格分享。事實上,這一方法帶動了結構生物學的二次發展,解析了一大批新的蛋白質或蛋白質複合物的結構,極大地推動了近二十年生命科學研究在分子乃至原子層次微觀化的進程。

剛進他實驗室的時候,大家就告訴我一條規律:九、十月份不要去惹Wayne。因為這是每年諾獎開獎的時間,老爺子先是會比較焦躁,過後又會比較不爽……不過後來我感覺其實也沒那麼誇張啦,呵呵。


我覺得Robert Noyce吧 要不是去世早 應該有機會和Jack Kilby分享諾貝爾獎 畢竟同是集成電路的發明人啊


瀉藥

鋰電池,光子晶體的發現發明者好像都有些年紀了


最近有一個不是因為年齡因素,而是因癌症剛剛去世的Deborah S. Jin,首次實現了費米子凝聚,很有可能獲諾貝爾獎的。。。

還有一個是Jun Kondo,今年86歲了,解釋了Kondo effect。不過Kondo老爺子沒有什麼其他很知名的工作,所以應該會和其他人share一個諾獎。不過貌似不太需要擔心身體問題,某個老師去日本的時候問過Nagaosa,Kondo老爺子還健在嗎,Nagaosa回答說Kondo的父親還健在。。。除了Kondo以外還有一些廣為人知卻沒發獎的,比如Aharonov-Bohm effect中的David Bohm早就去世了,而Yakir Aharonov今年也已經84歲了。。。同樣Berry phase中的Michael Berry (physicist)也已經75歲了,可能與Aharonov一起獲獎的。


老舍


現在早已眾所周知的的中國藥學家屠呦呦吧(雖然已經獲得了)。


瀉藥。題主說的在獲得諾獎前去世的人物我倒不太清楚,而我要介紹的一個人物卻是只要再給他足夠的時間,他倒是很有可能拿諾獎。

而我要介紹的人就是石墨烯大牛Rodney S. Rouff

https://scholar.google.com.hk/citations?user=rKoPXo8AAAAJhl=zh-CNoi=ao

2010年諾貝爾物理獎給了石墨烯的發現者Geim和 Novoselov,而相比與他們,Rouff在石墨烯研究前期就做了大量基礎性,前瞻性,有意義的工作,而諾獎給了發現者,與Rouff無緣。然而,石墨烯材料由於其獨特的性質在各個學科吸引著人們的注意,已經成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明星材料,然而目前最大難題仍是如何將這種材料合適的器件化,大規模的應用。可以預見的是,未來能夠將石墨烯完美的應用於電池、超級電容器、電子元件等實用領域的一位科學家則極有可能獲得諾獎。而Rouff則毫無疑問在目前石墨烯各項研究中處於世界頂尖的人物。如果再讓Rouff再年輕30歲,再在石墨烯領域如此這般開墾下去,是極有可能拿諾獎的。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


我覺得老舍先生其實還差一點,沈從文更是還有比較大的距離,但是易卜生和托爾斯泰是真可惜了


其實知道的不多。先想到一個,仙童和英特爾的創始人Robert Norton Noyce是集成電路的發明人,90年去世的。大家都知道2000年的物理諾獎給了集成電路的發明人Jack Kilby。Noyce如果還活著的話,拿獎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還有有一個獲獎者是獲獎之前幾天去世的,當然獎項給了他,但通知的時候人已經不在了。

大物理學家朗道很多人都知道的,凝聚態物理的奠基人,後來出了事故,然後馬上就把諾獎發給他了。但朗道的學術能力沒有回復,沒幾年就去世了。

說起去年的諾獎,很多人也會提起Nick Holonyak, 在半導體方面做過很多開創性的貢獻,基本上拿遍了半導體方面的獎項,學界遍布他的徒子徒孫了。


為什麼沒人說托爾斯泰?我想如果他多活幾年不會得不到獎的吧…?


施敏(Simon M·Sze)發明MOSFET.快閃記憶體技術的先驅,已經獲得三次提名。


John Bannister Goodenough (born 25 July 1922 in Jena, Germany) is an Americanprofessor and prominent solid-state physicist. He is currently a professor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materials science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He is widely credite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i-ion rechargeable battery as well as for developing the Goodenough-Kanamori rules for determining the sign of the magnetic superexchange in materials. In 2014 he received the Charles Stark Draper Prize for his contributions to the lithium-ion battery.


霍金啊,反正hawking radiation在我們有生之年是觀測不到了。


JB Goodenough理應獲化學家,老人家也得九十多了吧


徐志摩 路遙 諾貝爾文學獎。袁隆平 生理或醫學獎


推薦閱讀:

中日之間的科技水平有多大差距?
都有哪些應該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但是最終未償願的學者?他們都做出了哪些貢獻?
最水的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得主是誰?
為什麼 2016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要頒給「發現拓撲相變理論及拓撲量子態」?這項發現對物理界意味著什麼?
如何通俗的理解 2015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中微子振蕩」的原理及其帶來的改變?

TAG:諾貝爾獎 | 科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