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如何理財?

在美聯儲加息、人民幣貶值的大趨勢下,本人在香港配置了一部分美元(幾萬刀的樣子),少量通過廣發證券(香港)投資於美國股市,大部分躺在銀行賬上無處可投。請教各位大神,在香港,美元有沒有什麼低風險投資的渠道?如貨幣基金、美國國債之類的?如果有,該如何購買這樣的資產?


謝邀,一樣的問題,不再贅述,暴擊下面鏈接吧:

有哪些比較好的的美元理財產品? - 金融者說的回答 - 知乎

.


這個是難題,股市、共同基金、債市,有風險;定存的利息很低;買房又太貴;黃金也在跌


美元理財,目前來看,收益率比較穩定比較安全的就是銀行儲蓄,美元理產品,固定票息率的海外債券,以及美元儲蓄型保險。

如果美元在銀行賬戶里,中國銀行給出的活期利率是0.05%,二年定期存款利率是0.75%,外商行利率稍高一點,以花旗銀行為例,美元活期利率也是0.05%,但是定期存款利率最高可以達到1.15%

在銀行存美元定期,最大的好處就是沒有任何「門檻」,一美元也能存。

再稍微提高一點收益率的方式是買銀行的美元理財產品

美元理財產品起購門檻是8000美元,在當年人民幣還沒有貶值,匯率還很美好的時候就差不多是50,000人民幣,但是現在已經要到55,000人民幣以上了。

保證固定收益的針對個人的美元理財產品,給出收益率承諾的有下面這幾款產品:

當然還有非常多的,未承諾出收益率的理財產品。它們更像是「基金」,會根據投資標的的價格波動計算分紅或者進行價值累計。無論是國有銀行還是外資銀行都有「代客境外理財」的產品,相比這些承諾了收益率的理財產品,它們可能產生更高的收益率但是波動性,風險性也都更大。

再提高一點收益率可以買以美元計價的債券

比如說花旗銀行就有固定票息率的公司債券產品,目前的債券列表中,收益率最低為2.625%,最高為6%。認購起始金額從2萬美元到20萬美元不等。存在的一點點問題是,這些債券所要求的的持有期都比較長(2年及以上)

*以上為不完全統計列表

還要提高收益率的話,可以看一下香港的美元儲蓄型保險

以保誠公司的「雋升」儲蓄保險計劃為例,這是一款號稱「預期8年回本、16年翻番、21年番三倍、26年四倍、30年6倍」的長期儲蓄理財。

最低投保額為20,000美元,繳納保費有一次性付清、連續繳五年和連續繳十年三種方式所對應的最低保費為9,720美元,1,880美元/每年和1,304美元/每年。收益率的預期是6%的年複利,但是根據每年的投資經營情況,實際收益率基本上都會高於這個6%的預期。

根據官方提供的案例和收益率:

投資周期越長,年化收益率就越好看。

保險公司收了保費,其實就是用這筆保費幫客戶做投資,「雋升」這款產品在2016年,60%投放於股票市場,40%投放於債券及其他固定資產,客戶每年獲得的紅利就是與投資收益掛鉤的。

需要注意的是,作為一款終身的保險產品,可以從保單生效日開始隨時申請提取一筆錢,但是如果提取了所有保單內的資金,就相當於中途退保,只能獲得當前的保證金的現金價值以及當前紅利,而這筆投資的前幾年是無法獲利的:

總結一下香港的美元儲蓄保險,周期長,收益率較高,流動性不強。但是香港的保險公司都是實力雄厚的跨國企業,資本運營能力與資金盈利能力都是很強的,投資香港保險的風險較小。

身懷美元除了投資固收類,還可以投資QDII基金,美國股票,美國房地產等等方向,但是其中的風險除了資產價格的波動還要考慮到匯率波動的風險。

以上案例僅做參考,不構成任何推薦建議。

在金融公司做新媒體是一種什麼體驗

流量永遠找不到的體驗

可以關注我司公眾號:雲豹財熵

(來自要因為流量不夠而有職業危機的碼字狗/運營狗)


美元信託,美元保險,海外租售比還可以的房產項目。


我目前沒有找到好的貨幣基金(money market),找到回報最高的也只有年回報0.75%,被支付寶4%完爆。

關於美國國債(US Treasure),目前十年期以上的大約在年回報3%左右,三年期的在1.2%。短期的利息更低。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美聯儲加息預期下,債券很可能會短期虧損。(當然如果你不中途出售,而是等到到期的話是不會虧損的。但是你等到加息之後在買可以拿到更高的利息。)

一種方法是買指數。例如SPY是SP500的股指。

好處是省心省力,你的收益永遠是跟著美股大盤走的。很多人花大量時間精力炒股,依然跑不過大盤。當然,這樣不可能讓你賺大錢,短時間內翻數倍是不可能的。而且,大盤一樣會下跌,股指也會虧損。但是從長期來看,你會發現過去三十年美股股指一直在震蕩中上行。

注一,以上是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本人不負任何責任。

注二,同樣是不負責任的個人觀點,按照以前經濟危機規律,未來幾年內可能會有新的危機,


香港的美元儲蓄保險


香港美元儲蓄和理財。

人民幣的通脹高的嚇人,比如30年前的140塊在購買力上等於今天的15000。再看看美元實際購買力的計算,2015年2.23美金的購買力相當於1985年1.00美金的購買力,30年膨脹指數僅僅2.71%,30年!如果美金再加上複利7+%,看,選擇就是如此重要!所以,外幣資產配置是你必須要考慮的事情!!!


這個很正常,一個貨幣的理財,要看很多面,最簡單來講,美國的通脹很低,所以不可能做到低風險高收益。反而言之,新興國家的投資,與貨幣,會有很高的收益,但是不可控性高。所以到了境外的銀行,如果客戶要求低風險有收益,理財經理都會推薦低風險長期的保險,和一年左右的債券。當然,目前來說,香港作為中國的最大的離岸市場,優勢很明顯,可以在可控範圍內,買到西方的產物,例如西方的保險,美金儲蓄保險,保證2%+非保證4% = 6% 左右的美金收益,還是很不錯的。同時也有人壽的保全。


天朝的資產從房產到A股 都是泡沫了。也掛鉤美元對外升值了十年之久,如果說開始貶值也並不稀奇。加上美元的加息預期,持有部分美元是明智的,可是人均有額度限制5萬刀。

換了外匯的錢,基本別指望收益率了,本來就是對沖外匯風險的。

另外可以持有黃金期貨等產品,比實物的流動性強,能更好的保值。相比於持有美元 其實更傾向於持有黃金的ETFor遠期期貨合約 縱觀貨幣史也是世界掛鉤美元 美元掛鉤黃金的基本趨勢。中國未來想要國際化並不遠,想佔有一席之地 還是要增加黃金儲備的…


小飛俠來為您答疑解惑~

現在風險較低,可實施性強的低風險美元投資渠道分別是美元債券和美元儲蓄類保險

1. 美元債券

優勢:

1. 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收益較高

債券有高息債也就是所謂的「垃圾債」,這種債券收益率可達10%甚至更高,同時風險也比較大。而更為常見和推薦的方式是投資政府債券或者一些大公司的企業債比如恆大地產,香港友邦保險等都會推出企業債券,雖然收益並不高,但經常被搶購一空。因為通常債券的投資額度較大,在銀行可以進行低息貸款,貸款利率約為2%左右,貸款出來的資金可以再投到債券中獲得收益,以這種加貸款槓桿的形式獲得相對較高的收益。

缺點:

1. 起投資金門檻較高:

香港的各大銀行對美元債券的起投金額有一定要求,一般是需要大於100萬港幣才可以購買美金債券,所以對一般投資者而言,投資資金的門檻要求是投資美元債券的攔路虎。

2. 對海外投資經驗要求較高

美元債券雖然風險遠遠低於美國股票,但也不是完全沒有風險。雖然各大銀行和券商都有理財經理和投資顧問推薦債券或者基金,但依然要求投資者至少有3年以上的海外投資經驗,才能做出比較理性的做買賣決定。這不僅需要投資者持續關注美國政策和經濟形勢走向,還需要花費一定時間和精力去親自打理這部分資產。

2. 美元儲蓄類保險

優勢:

1. 起投金額的門檻較低

一般保險理財每年投資1萬美金即可,並且沒有投資上限,豐儉由人。

2. 省心省力, 交給專業人士打理

相比親自去管理自己的美元股票和債券資產,美元儲蓄類保險顯得省心省力一些,因為有保險公司的全球投資團隊對整個產品的大資金池做好配置,可進行全球範圍內的股票,債券和不動產投資,並包裝成不同種類儲蓄險產品,有點類似國內的理財產品。由於香港這邊是沒有大陸的那種短期理財類產品,而活期和定期儲蓄利率又非常低,所以就連香港滙豐,恒生,渣打這種的銀行的大堂經理在推薦低風險的儲蓄產品時也是推薦保險理財。

3. 安全性較高,同時有保障功能

保險理財的特點是,

同時所有的儲蓄險都兼具人壽保障功能,只不過不同產品人壽成分的比重有多有少,這樣如果投保人是家庭經濟支柱的話,除了理財作用,在發生意外時也給整個家庭多了一份保障。同時這種人壽功能也規避了可能即將徵收的遺產稅,可以起到財富傳承的作用。

缺點:

1. 多為長期投資

大部分的保險理財多為長期投資,靠長時間的複利滾存,以時間來換取收益,因此早期退保可能會損失本金,同時也達不到預期的收益率。所以一般保險理財應該占家庭總收入的10%~20%,不應將全部的儲蓄資金全部投入到保險理財當中。

2. 預期收益並非保證

香港兩大保險公司的名聲較響的儲蓄產品分別是香港友邦的充裕未來和英國保誠的雋升,其計劃書的預期可得收益是精算系統演示出來的,並非保證可得。可以參考計劃書上的「悲觀情形」,看一看最壞的情況下的收益情況自己是否能接受,再做投資安排。

以上。本文引用自微信公眾號:安嘉財富管理;如有任何疑問,歡迎私信小飛俠交流~


忘了說了,我的意思不是不買債券哈~聽投行老哥的話,都買了,~~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里~~


可以考慮下美元保險產品,包括重疾,人壽以及儲蓄


推薦閱讀:

為什麼當年中國要實行強制結匯制度?
美聯儲加息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俄羅斯放棄使用美元會造成什麼影響?
比特幣在2014年為什麼暴跌?
最近美元開始走強,未來還會漲下去嗎?留學生現在是否該換點美元囤著?

TAG:理財 | 美元 | 美國國債 | 美股 | 資產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