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現行的管理體系認證?例如ISO9001,ISO14001
個人覺得,目前管理體系認證行業是個受眾較小行業,雖然實行市場化但信息相對封閉,了解的人較少,而且知乎上關於這個的信息很少,很怕沉下去。小弟的困惑是以下幾點,望大神解答。
1.目前,一家公司做一次體系認證,單9001,多體系,相應的規模大概分別是多少錢?2.目前,各位對於體系認證的態度是怎麼樣的,他的價值是什麼,有什麼實際作用,能否產生效益,畢竟需要成本?3.目前,各位對於市場上的各個不同的認證機構是怎麼認識的?如果進行排名,你的排名是怎麼樣的?
管理體系方面的知識太枯燥了。知乎上流行的是那些有趣又有普遍性的知識,管理體系方面的東西只適合產品製造型企業,而且還只是管理的一小部分。
就企業管理來說,可能大部分人關注的是創業,市場,資本運作,技術創新。對這些基礎性的枯燥的管理知識很難有人關注,更不會有人討論。
回答你的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關於審核費用:根據中國認證認可協會發布的文件:《認證機構公平競爭規範——管理體系認證價格暫行規定》(2010年修訂),收費標準是依據企業註冊員工人數。可以搜索這個文件,這裡摘抄文件中關於收費標準的部分:(一)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最低限價:
員工人數在65人以下,初審最低限價為12000元;員工人數在66-125人,初審最低限價為18000元;員工人數在126-275人,初審最低限價為21000元;員工人數在276-625人,初審最低限價為28000元;員工人數在626-1175人,初審最低限價為32000元;
員工人數在1176-1550人,初審最低限價為36000元;員工人數在1551-2000人,初審最低限價為40000元;員工人數在2001人以上時,每增加一個審核人日,認證收費最少增加2400元。工程建築施工企業執行ISO9001-2008和GB/T50430-2007雙標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時,在每一檔次的最低限價基礎上再增加6000元。(二)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最低限價:根據申請認證組織環境因素複雜程度的不同,按高複雜程度、中等複雜程度和低複雜程度(含有限複雜程度),分別設定最低限價:員工人數在30人以下,初審最低限價分別為16000元、14000元、12000元;員工人數在31-100人,初審最低限價分別為25000元、23000元、21000元;員工人數在101-275人,初審最低限價分別為30000元、28000元、26000元;員工人數在276-500人,初審最低限價分別為38000元、36000元、34000元;
員工人數在501-875人,初審最低限價分別為46000元、43000元、40000元;員工人數在876-1550人,初審最低限價分別為54000元、51000元、48000元;員工人數在1551-2000人,初審最低限價分別為62000元、59000元、56000元;員工人數在2001人以上時,每增加一個審核人日,認證收費最少增加2400元。(三)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最低限價:根據申請認證組織風險程度的不同,按一級、二級、三級風險程度,分別設定最低限價:員工人數在30人以下,初審最低限價分別為16000元、14000元、12000元;員工人數在31-100人,初審最低限價分別為25000元、23000元、21000元;員工人數在101-275人,初審最低限價分別為30000元、28000元、26000元;員工人數在276-500人,初審最低限價分別為38000元、36000元、34000元;
員工人數在501-875人,初審最低限價分別為46000元、43000元、40000元;員工人數在876-1550人,初審最低限價分別為54000元、51000元、48000元;員工人數在1551-2000人,初審最低限價分別為62000元、59000元、56000元;員工人數在2001人以上時,每增加一個審核人日,認證收費最少增加2400元。(四)兩體系結合審核初審的最低限價為相應的兩個單體系初審最低限價之和的75%;三體系結合審核初審的最低限價為相應的三個單體系初審最低限價之和的65%。(五)再認證的最低限價為相應初審最低限價的2/3,監督審核的最低限價為相應初審最低限價的1/3。(六)考慮管理體系覆蓋產品的特點、複雜程度和行業風險,其他管理體系標準認證的最低限價可在以上限價基礎上增加收費。
第二個問題,關於對認證的認識:
從理論上來說,認證是考察組織的管理過程與標準的符合性,就像事後檢驗一樣,是不直接產生效益的。但企業可以利用審核結果進行宣傳,獲得間接的效益。但是我認為,一次好的體系認證過程應該是增值的,對於那些真正把質量/安全/職業健康體系作為管理工具而不是花錢買證的企業,體系審核應該幫助企業發現管理中存在的漏洞,最好能夠指出改進的思路。這麼說太枯燥了,舉我審核過的企業的栗子:
一家大型鐵路行業的製造企業,他們想擴大生產規模,又苦於沒有足夠的廠房,於是將一些製造過程外包給周邊的小企業來做。我審核的時候發現外包過程會導致質量控制水平下降,向企業管理者指出了這個問題後他們非常贊同,同時表示這個問題也是近期困擾他們發展的主要問題。接下來結合我個人的經歷,與管理層就這個問題進行了一番探討,我說了汽車行業的企業是什麼做的,還有個人的一些想法。這令該企業的管理者大受啟發。這次審核為企業今後的發展找到了根本性問題,也找到了解決這些問題的思路,是一次成功的增至審核。當然,我的這種行為不太恰當,因為有規定審核員不能做諮詢,我的這些建議已經稍有一點諮詢的意思了,算是擦邊球,好在企業不會舉報我。還有一個生產風機的企業,我審過好幾次,發現他們機械的做記錄、生硬的照搬標準,在質量管理方面沒有思路,唯一有效的措施就是罰款。對此我給他們提了三條意見:一是應該思考如何利用記錄進行統計分析。有那麼多記錄,放著不分析就是死的,只有分析才能找到問題,才能知道如何改進。二是重新規劃質量目標,不要把部門的質量目標當作一個應付審核的東西,各部門應該找到自己的工作難點和弱點量化後放到質量目標里,通過目標考核逐步提高管理水平。三是思考如何優化過程,如何簡化過程,如何讓記錄更高效合理,如何高效的監控過程提前發現問題。所有企業想提升內部管理就必須不斷的改進過程使之更合理、更高效、更完美。我的這三條建議看似普通但對症下藥,企業管理者受益匪淺。綜上,我對審核的認識是要盡量提供增值服務,這也是我所在的華夏認證中心一直提倡的。從兩方面來說,審核員多數以完成審核任務為目標,或者自身水平不高只是以審核為職業,有能力提供增值服務審核員越來越少;很多企業以拿證為目的,並不打算把體系做為一種管理手段和管理思路,也不在乎增至不增值。在這種環境下,我一個普通審核員無法改變現狀,只能做好自己的事問心無愧而已。第三個問題,認證機構排名
恕我無法給出具體的排名。而且我本身是華夏認證中心的兼職審核員,把華夏排在前面也顯得有失公允。我接觸過好幾個認證機構的審核員,有的水平很高,有的水平一般。我想任何一個認證機構的審核員水平有高有低,責任心有強有弱,審核方法和思路千差萬別,認證機構的規模也有大有小,但有一條是一定的:他們必然能夠依據審核標準給企業做出符合或不符合的結論,在這一點上任何審核員及其所屬的認證機構都具備這個基本能力,而獲得這個結論也是企業尋求認證的最終目的。就說這麼多
我比較贊同 @wt newone老師的回答。他的態度體系了審核員特有的嚴謹和職業化。同時補充一下我個人的觀點:1,關於費用情況。不是說一個體系需要多少錢,比如很多客戶也會問我:一個ISO9001多少錢。一個體系的認證費用,涉及到很多因素,拿ISO9001舉例,涉及到範圍內的人數、地點的分布數量(是不是多site)、有無設計責任等等諸多因素。所以任何體系的報價,您應該和認證機構的業務人員溝通好您的情況,最好能給他填寫他提供給你的認證調查表,便於他準確而又負責任地提供給你價格和流程。@wt newone 老師提到的價格的文件內容,是主管部門的一個限價政策,意思是在規定的範圍內不能低於這個限價,但企業實際情況不同,價格也可能有差異,不能一概而論。2,關於排名。我接觸的客戶,有一些也會拿出來個別網站做的一份排名和我溝通,或者問我你們機構的排名情況怎麼樣。在認證這個行業,實際上是沒有排名的。因為基於各個機構的背景、歷史、所提供的服務不同(比如有些認證機構的主營業務是檢測)、機構對自己市場的定位等等都有很大差異,所以如果有排名,那衡量的緯度就需要考慮清楚--但這個是很難的。因此,您只需要從您的現狀和實際需求出發,選擇「對」審核機構。當然,如何選擇「對」的,這也是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因為題主的問題沒有涉及到,就不浪費大家的流量了。
第一個問題上面各位都回答得挺詳細了。2.目前,各位對於體系認證的態度是怎麼樣的,他的價值是什麼,有什麼實際作用,能否產生效益,畢竟需要成本?個人認為體系認證在中國市場上的狀態其實真不太好。大多數企業把體系認證當成一張廣告紙,一個投標的資格或供應商資格等等,體系認證的價值用在這些地方,也就是這個作用了。實際如果企業真實的希望通過體系認證來實現企業在某些方面(如質量管理、環境管理)的管理,體系認證確實提供了一種工具。ISO的系列體系標準說到底是一種國際通行的管理思路和管理工具,告訴企業用一種國際通行且相互認可辦法來對於某些方面進行管控。因此,如果對於這個工具學習深入、理解得當、應用準確,確實可以幫助企業在管理上有系統的提升。
需要提醒的是,管理是需要成本的,且需要基礎的,如果企業不具備理解ISO標準要求、能靈活應用該工具的中上層管理團隊,體系認證非常容易變成浮在面上的東西。也就是行內常說的「兩層皮」,面對審核一層皮,實際操作一層皮。
3.目前,各位對於市場上的各個不同的認證機構是怎麼認識的?如果進行排名,你的排名是怎麼樣的?我們一般將體系認證機構分三類,第一類是國際知名的認證機構,一般是外資的。認證費用比較高,品牌知名度高,選擇他們認證的相應也會是比較有實力的企業。第二類是國內相對知名的認證機構。在國內或者是某些行業內有一定知名度。第三類是大量的中小型認證機構,是經過了國家認可委批准的,能夠在指定範圍內發證。三類機構的工作流程基本相同,但價格會有比較大的差異。看你自己的需求來進行選擇了。1、關於費用。認證行業是一個比較充分競爭的行業,多接觸幾家認證機構,是可以得到比較合理的報價的 。組織可能更需關注所付出費用與所獲得認證質量的平衡。組織選擇的認證機構的水平,可以一定程度反映出組織的水平。2、關於認證的價值。當前對於管理體系認證的看法跨度很大。認證的價值是什麼要與組織認證的目的是什麼關聯起來看 。達到了目的,也就實現了價值。目前這幾個標準的要求在業界看來並不是很高的要求。3、關於認證機構的水平。確有差別,可以從同行業中比較好的組織、比較好的供應商和客戶的認證機構是哪些入手,考慮選擇認證機構。組織也可以定期更換認證機構,以得到另一個視角的檢驗。
對於一些小型的銷售企業,可能只需一個單質量的體系認證,現在的經營者都是以掙錢為目的,往往忽視質量、服務、規模這幾方面。做三體系認證:企業能按照三體系的標準,制定一個完善的管理制度,目前招標時候,大部分都會要求企業做三體系認證或者是3A信用評估.這些在投標過程中都是加分項。有些報價很低的機構,還是盡量不要去考慮,因為這一行都有成本價,成本價與每個審核老師的費用、諮詢師費用。。。若是低於這些,那麼很有可能是給企業出具的是不備案的。在國家認可認證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是查不到的,就等於說企業出了幾千塊錢買了一張紙而已。企業若想做體系認證,價格、後期資料準備工作都要了解到位。
首先,企業ISO9001體系認證價格並不高,這個是按照企業人數檔來收費,1-10人檔5500左右。其次,企業體系認證最基本的需求是為了招標投標,以及企業規範化。另外企業想要提高市場競爭力並且申請政府專項補貼這個都是需要的!
之前在諮詢公司待過,現在在某家認證機構了。本人工作兩年,一年諮詢公司,一年認證公司。在諮詢公司時感覺就是在買一個實際產品一樣,你給我多少錢就給你什麼證,保證在多長時間拿證。甚至不審核也可以,包括很多硬性條件不符合(比方說環評問題,公司成立至少3個月)都可以找到機構做。在諮詢公司時候是做純銷售,只要在合同寫保證什麼時間拿證,拿不到退款,在認監委能查到就行。我在的城市是南京,這邊的企業接觸下來踏踏實實想提升管理能力的很少很少,十分之一吧。
現在在認證公司還是做銷售,年限不夠考不了外審員(也不是考不了可以考但不能實習),我們主要是從別的機構挖單子,挖服務態度不好以及價格高的。接觸的主要是揚州常州泰州淮安的客戶,中小企業企業為主,都是為了投標用,做過的對認證的有一定了解,但是覺得用處不是很大,可能是我接觸面有問題。跳槽之後才知道在諮詢公司合作的認證機構很多都是在違規操作,覺得是市場原因、機構之間競爭、中國企業意識不夠等等導致認證機構越來越沒下限。
我在諮詢公司,一個體系大概7000元,後來面試一個認證機構,一個體系最低8000元,一般要9000元,因為價格太高沒敢去,後來面試現在這家公司,價格是6000元覺得好做就在這家了。每個認證公司定位不一樣我單位還是中下企業為主,我現在單位做的還算有底線(在某些機構來看已經沒底線,我覺得真正沒底線的就像我第一段說的那些硬性條件不符合的),價格來說是低的,當然還有更低的機構這就不方便說了。
排名這一塊,個人覺得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還是最牛的,畢竟強制認證是他們家做。其他的各顯神通吧,老機構都是有關係在的。
建議去大公司做一下,你的問題太過於不實際,想像中的以為沒用不好
排名來說,四大外資企業還是比較老牌、也比較有實力,個人覺得這塊還是有前景的
各位大俠,請問連鎖零售行業可以做ISO9001認證嗎?
如果可以,國內做零售行業ISO的哪些機構好一些?
謝謝!
正如樓上所言,管理體系的知識太枯燥,但管理體系的知識絕對不僅僅是適用於產品製造企業。以在認證公司從業多年的經驗,像質量、安全、環境等三大管理體系都是對企業具有普適性的,我們中建協認證中心便是以建築企業為核心的認證公司(其他行業企業客戶也很多,但在建築業最突出),但大、中、小型建築企業都很重視三體四標的認證、培訓,當然存在招投標需要的因素,但絕大部分企業都是想真正通過諮詢、培訓、認證將自己的管理、質量、安全等方面得到提升改善。就拿安全來說,安全無小事,無論什麼企業安全都是第一位的,企業需要專業的審核員(反正我們公司的審核員很多專業經驗都在二十年以上)對所存在問題提出建議改善,不然出現安全問題就是大問題。再有質量更是從事企業經營的必要保證,小企業希望能梳理流程、規範質量,大企業則希望在原有基礎更規範,進一步提升,而質量體系的認證包括的範圍很廣,但同樣是管理的基礎(但我國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每次審核都會發現不同問題,慢慢改進嘛),更是企業提高質量的必要手段。
65人以下三體系初審可以在兩萬左右,單q體系是一萬左右。我現在就是辦體系的諮詢公司
SGS不錯,老牌認證機構.
推薦閱讀:
※輪胎鼓包全是外因造成的嗎?有哪些日常輪胎保養的方法?
※Zara 是否給人質量有點差的感覺?從商業模式角度來看,款多量少的「快時尚」是否容易產生質量問題?相比 Gap 和 H&M,Zara 的質量問題又有沒有什麼自身特殊原因?
※既然核電「很好很安全」,為什麼不在京津唐地區建設核電站?
※松下質量管理制度?
※同平台共線生產的車區別在哪裡?
TAG:認證 | ISO9001管理體系 |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 | 質量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