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是否可以運用於日常行為決策?
上課的時候,教授經常舉一些他如何將經濟學運用於生活的例子。
比如:怎麼識破了電信公司的「價格歧視」營銷,為自己獲得了最低價。 怎麼將補貼轉為打破壟斷,迫使從學校到市區的公交車降價。 (發生在英國) 有一次上運籌學,還說到在有兩個工作機會時,怎樣使用運籌學的方法幫助自己決策。那麼,經濟學專業研究者是否也會將經濟學的理論、方法真正運用於生活?能否具體說說是怎樣運用的。
--------本題已被收錄至知乎圓桌 ? 經濟課堂 101,歡迎關注討論。
謝 @Zampeli Diana 邀。
Marwell, Gerald, and Ruth E. Ames. "Economists Free Ride, Does Anyone Else?: Experiments on the 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 IV."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15, no. 3 (1981): 295-310.
這是一篇引用量超過了 1,000 的文章,講的是一系列有關搭便車問題(free-rider problem)的實驗。都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可是公共物品(public goods)就是一個特例。經濟學家認為,由於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所有人都有機會使用公共資源而不產生利益衝突;由於每個人從中獲得的好處只有他/她自己才知道,人們有隱瞞自己對公共物品真實支付意願的傾向,不付出成本而坐享其成。可是這樣一來自願支付公共物品的人就會很少,導致的結果就是公共物品生產不足,反而所有人都蒙受了損失——這就是搭便車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人們在現實中真的搭便車嗎?
社會心理學家 Marwell 和 Ames 試圖通過實驗來對此進行研究。他們先給實驗對象們發放了一些資金,然後讓他們選擇是將資金投到個人基金還是集體基金。對於個人基金,投資回報是每個人自己投資金額的一部分,就好象在銀行里存錢一樣。對於集體基金,投資回報由兩塊組成:第一塊是小頭,即每個人自己投資金額的一部分;第二塊是大頭,即其他所有人投資金額的一部分。集體基金的好處是如果所有人把所有資金都投到集體基金中去,那麼每個人獲得的回報都要高於各自將所有資金都投到個人基金中去的回報。集體基金的壞處是可以搭便車:如果有一個人把資金都投到了個人基金中去,那麼他不但能收到個人基金的回報,還能額外收到集體基金回報中的大頭,此時這個人獲得的總回報將會非常高。
在實驗開始之前,Marwell 和 Ames 向六位經濟學家和一位社會學家發出了一份問卷,詢問他們對於實驗結果的預測。有一位經濟學家拒絕回答這個問題;剩下的六位預測每個人對集體基金的投資金額在 0 - 30% 間不等。然後作者進行了 12 次實驗,每次實驗設計/對象都稍有不同,但無關宏旨。下面彙報一下實驗結果:
第一次實驗中,平均每個人把 42% 的資金投到了集體基金中;第二次 53%;第三次 51%;第四次 60%;第五次 47%;第六次 28% - 35%;第七次 46%;第八次 50%;第九次 49%;第十次 43% - 50%;第十一次 43% - 84%。
從前十一次實驗的結果上看,經濟學家們的預測在普通人中似乎是站不住腳的。「強」搭便車現象在現實中或許並不成立,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公共電台和維基百科可以存活下來。
然而,這個世界上還存在著另外一群人,他們的名字就叫「經濟學員/家」。Marwell 和 Ames 將第十二次實驗奉獻給了他們:三十二名威斯康辛大學經濟系的研究生只把 20% 的資金投到了集體基金中去,且與第一次實驗相比在 95% 水平上顯著。有意思的是,在這三十二個學生中只有兩個人識別出了這個實驗所基於的理論。
所以究竟是經濟學家把經濟學運用到了日常行為決策,還是通過日常行為決策我們區分出了一群叫「經濟學家」的人呢?這確實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
2015.4.1 補充:評論中有人指出了下面這篇文章:
Isaac, R. Mark, Kenneth F. McCue, and Charles R. Plott. "Public goods provision in an experimental environment."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6, no. 1 (1985): 51-74.
通過重複試驗質疑了原文的結論。在此謝謝指出人 @楊白白!經濟學當然可被用於日常行為決策,一門自稱旨在研究人類決策行為的科學,如果不能用於日常行為決策,那它還有什麼存在意義。都不用提邊際、機會成本、沉沒成本這些被人說爛了的話題,單一個效用函數的概念,就可以對我們的日常決策助益良多。
這並不是說我們得像研究者筆下的理性人那樣,要讓自己的效用函數符合單調、擬線性、可導、連續……等等。這些大多是研究者為了分析方便,為了讓問題可處理而做的假設。當我們只需面對自己的效用函數時,這些假設都是不必要的,包括 @金超 所說的「其他參與者的目標不進入我的效用函數」這樣的假設,這並不是經濟學的基礎假設。甚至邊際效用遞減之類看起來很合理的假設都可以放棄,這些東西只是我們研究其他人效用時所做的假設,因為我們觀察不到他們的內心,不了解他們的效用函數,所以只能做這些假設來幫助研究。
但既然你是在給自己做日常決策,那你可以直面內心,問問自己就好,這些假設就都是多餘的。這可能會帶來一些人不太喜歡的推論:比如如果你不準備轉售,而你又不懂藝術品鑒賞,那你購買藝術品時也不需要去學鑒賞,不需要去鑒別真偽,喜歡就好。當然,前提是你不怕暴露自己的品位或者對此極有自信。反倒你如果萬一懂了,那你就得認真去鑒別了……女同胞們可能會喜歡這個推論,這意味著就算你老公跟你說鑽石是人類史上最大的營銷騙局,你也不必在意,你只要告訴他,我喜歡,就好。這是無解的維度攻擊。當然,與此同時,你也得接受他喜歡外星人、星戰光劍、無人機或者每年百來歐元還啥事幹不了的巴薩會員資格之類商品的事實。所以如果真有個遵循「其他參與者的目標不進入我的效用函數」假設的傑克在圖書館拉了泡屎,那應該怪的也不是經濟學,因為經濟學並沒有要求他遵循這樣的假設。要怪,也應該怪他自己自私,或者怪他為什麼有這麼特殊的癖好……
對這樣一個效用函數,經濟學分析所需要的核心假設其實就兩個:你的偏好,應該是完備而可傳遞的。這其實是在說,任何時候,面對任何兩件事物時,你都應當知道哪個對你更有價值,或者一樣有價值。而且這樣的判斷不應當是前後矛盾的。
經濟學用於決策,無非就是成本-收益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成本和收益都應當是效用,而非其他。
收益是效用
所以你買任何商品,買的都不是那些物料,你買的是這個商品帶給你的效用。所以壽司真不是米飯上放條魚,披薩也真不是大餅鋪點肉。因為它們帶給我的效用是不同的。所以蘋果或許製造成本真的很低,但這關你什麼事呢?只要它帶給你的效用足夠高,那就買唄。而且效用是十分主觀的,所以你永遠只能問自己,這件東西能給你帶來多少效用?對好酒的人來說,一瓶名酒可以給他帶來很高的效用,所以他願意為此付出高價。而對我這種不喝酒的人來說,如果不允許轉售或送人,那免費的茅台擺在面前,我也不會有什麼興趣。更進一步說,買東西時不僅要考慮性價比,還要考慮這性能對你的額外意義。2K屏很好,但相對1080p,它會給你帶來額外效用嗎?如果不能,那為此多付出一毛錢,都是不應該的。成本是效用
所以你為一件商品付出的成本其實不是那些錢,而是這些錢原本可以給你帶來的效用。如果錢多得花不完,以至於沒法給你帶來什麼效用,那用來打水漂也沒什麼不好,好歹也是個能帶來點效用的運動吧。而如果吃了上頓沒下頓,五塊錢就能決定你下頓飯會不會餓肚子,那就不得不斤斤計較了。
而且你判斷成本時不能只看商品的售價。360和百度管家都是免費的,但它們帶給你的成本可不是零。WPS是免費的,但如果你很不喜歡彈窗廣告,那每年花個幾百塊訂閱Office 365才是理性選擇。去商業中心吃飯時也不能只挑便宜的店,排隊的時間,也意味著額外的成本。當然,這些成本歸根結底還是得換算成效用,如果不介意360在你電腦里的所作所為,那它還真沒什麼成本;如果一下午沒其他事,那為心儀的餐廳排個隊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知道了效用才是本質,剩下的問題就是恰當地對比成本和收益了。
比如假設路口沒車,事後也不會被抓,那去上班時闖紅燈的收益是早到那麼幾分鐘,而成本則是負疚感或違反規則造成的輕微不適所帶來的負效用。平時我不會闖,因為早到幾分鐘沒什麼意義,但如果快遲到了,早到幾分鐘可能就意味著少一次教學事故,那負疚感什麼的,就不能阻止我闖過去了。所以你看,把經濟學用於日常決策,是很自然的事情。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其實都或多或少有意無意地這樣做,如果不是這樣,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就真的變成真空中的球形雞了。在政策制定層面應用很多。在個人決策層面幾乎沒有運用。以個人決策為本那部分經濟學的基礎是形式化解釋人已經表現出的行為。
我當學生的時候,有一次行為經濟學課上老師出了這麼一道題:
班上在座每位同學默默想一個 0 到 100 之間的數字(可以選擇 0 或是 100)。老師會收集每個同學的數字,算出平均值(假設平均值是 m)。誰猜的數字最接近 m 的 2/3 就獲勝。獎品是 10塊錢。
我當時是這麼思考的:假設大家都隨機猜的話,平均值大概是 50 左右。50 的 2/3 是 33.3,也就是猜 33 左右是最有可能獲勝。但是,,,每個人(或者大多數人)也會這麼想,所以可能均值 m 其實更接近 33,那麼就應該猜 22。但是,,,每個人也會這麼想。。。。
歸納一下,不難想到,在這樣的分析下,m 會逐漸趨近 0,也就是猜 0 是最佳選擇。
但是,,,這是假設在座的的同學們都會如此理性的去分析這個問題。實際上,雖然這是一趟經濟學課(更準確的說,是行為經濟學課),在座的同學,也應該都是很聰明的一群人,但是並不一定是有特彆強悍的理科背景,甚至對於 r ^ n, 當 r &< 1, n =&> 無窮大 會發生什麼也不一定清楚。
以上的 50 =&> 33 =&> 22 =&> ...
老師收集起眾人的數據後,發現平均值是 16左右,也就是 猜 10 的人是最接近的。
老師在行為經濟學上出這道題,是為了告訴我們一個(其實很簡單,這還需要告訴么?)的道理,就是人其實不是完全理智的生物。不過這道題到是給出了一個量化一種思維現象的方法。
比如有時我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周末要不要去爬香山(香山是北京一個海拔 200 米的山坡,號稱有楓葉,但其實景色一般,但是每到周末人山人海)。我的思路是這樣的:人多就不去了;但是,每個人都可能考慮人多不去,所以其實可能人沒那麼多,還是可以去;但是,每個人可能都以為別人不去,結果自己去了,導致人還是很多,還是不去了;但是,每個人可能也因為這麼想而沒有去,所以最終並沒有那麼多人。。。
這麼想當然每個頭。最終大家的思考會在輾轉幾輪之後停住呢?我以前一直沒想出很好的量化模型。但是這道數學題給我了啟發。如果最後實際的平均值是 16 的話(並且老師也補充說,這道題他年年出,每年的數值差不多都是 15、16,非常穩定),那麼大多數人是盡心了 3 輪的推算。如果可以看到每位同學的答案的話,我們還可以看出分布,有多少人盡心了 2 輪推算,有多少人進行了 3 輪推算,等等,從而建立一個模擬人們在類似情況下思維的統計模型。
當然,一個人會願意,或者有能力進行幾輪推算,會跟很多因素有關:跟牽涉的利益大小有關,跟該人的受教育程度,所在的文化傳統,等等。但是這至少提供了一個建模的可能性。
舉一個經濟學原理用在吃自助餐的例子吧,是若干年前在一本經濟學通識書里讀來的,現在回憶起來還覺得很有意思。其中涉及的概念主要是沉沒成本(Sunk Cost)和邊際成本(Marignal Cost)。作為一個常常被吃貨好友拉去吃自助餐的我,常常沒進餐廳門就聽到他們的囑咐:你可不要又掉鏈子哦,今天一定要給我吃回本...(尼瑪...老子要能吃動一樣的各也不會比你瘦50斤了...)於是興奮的給美麗的門迎小姐付了每人50元(沉沒成本)的就餐費便沖入了自助餐廳內,橫掃戰場...吃了6塊炸雞、3塊甜點、4塊西瓜、2塊牛排後的我實在已經吃不動了...這時正在大快朵頤的小明撥開眼前的壘著的一堆盤子看著我:又吃飽了?簡直不該帶你來吃自助...連本都吃不回來...作為一個深諳經濟學原理的研究僧的我默默的想起了曼昆老師在他的《經濟學原理》教科書中開篇的十大經濟學原理中的一條:「理性人考慮邊際量(margin)」。其實生活中的很多決定不是「是不是應該吃飯?」這種非黑即白的決定,而是「要不要再多吃一口?」的決定。
其實如果你有基本的計量經濟學知識,再加上肯花時間收集數據,對你的生活還是有幫助的。
例如買房。我們買什麼樣的房子好?
答案當然是,我們買質量好,升值空間大的房子。但是且慢,同樣的質量,同樣的升值空間,你買哪個房子?答案當然是,我買便宜的那個!這樣如果你作為消費呢,你買了便宜的消費品,你作為投資呢,這樣的房子升值空間大。但是問題是,質量好,升值空間大的房子,同時一般也比較貴。那我們怎麼選擇?答案是,我們可以估算相同的特徵的房子平均來說理論上的價格,然後選擇那些低於這個理論上價格的房子。因為它本應該更值錢的,只是因為某些因素,例如隨機的因素——它只是比較倒霉,現在沒這麼值錢。那我買了豈不是賺了?我們可以採用多元回歸的方式,建立一個房子價格的特徵模型,把所有影響房子價格因素都找出來,放在方程右邊,方程左邊就是房價,當然,方程右邊最後還有一個擾動項,它是隨機的而且和房子的特徵無關,所以這個煩人的東西,把一些本來應該價格高的房子的價格拉低,把一些本來應該價格低的房子的價格抬高。
然後我們就可以估計那些房子的特徵對房子的影響係數,既然估計好了這個係數,我們就能根據每個房子的特徵計算出每一個房子「理論上」的價格。例如,這個模型可能非常簡單到這樣:
ln住房價格=7.46+0.634*ln面積-0.066*ln卧室間數+0,158*ln衛生間數(來自伍德里奇《導論》)這裡僅僅找到了房子的三個特徵,我們可以加上其他的特徵,例如是不是學區房,交通便利不便利,綠化好不好等等。總之,我們估計好了參數,然後把沒一個房子的面積、卧室間數、交通便利程度,等等,代入,就能估算出理論上的住房價格。由於我們採取的是多元回歸,而人類習慣於三維空間,我不能畫圖來給大家一個直觀的認識。不過我們可以以二維空間來理解一下。我們假設影響住房面積的只有一個因素,這個因素是所有其他特徵的綜合,這樣我們可以畫一個散點圖,以及回歸到的直線,例如這個我隨便找到的圖:
…………不知道為什麼我無法上傳圖片。反正你們明白就好了。價格是縱軸,因素是橫軸,凡是點在你擬合的那條線下邊的,就是本來應該價格高,現在不知道為什麼價格低了的房子,這樣的房子買了你就佔便宜了,因為它質量上比同樣價格房子高,而且升值空間大。好了,同學們,去買房吧!@不了的匿名用戶:
其實是28000不是26000。丹Sir當時給了一個結論,去酒吧帶上一個和自己長的相似但比自己稍丑的哥們,會使得自己更有吸引力,如果被一個相似的哥們相約去了,知道為什麼了吧。不過事實上若是出去勾搭妹子,真會有人相信自己的魅力(長相、氣質)與其他人(當然包括那位哥們兒)相似嗎?
我真不敢相信我竟然說這些。掌握經濟學十大原理中的前四條,能讓你的決策質量和思維深度提高几個檔次:
1. 人們面臨權衡取捨(People face trade-offs)
2. 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而放棄的東西( 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3. 理性人考慮邊際量(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margin)4. 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
如果還要精簡一下的話,我會選擇第二條:
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而放棄的東西( 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
所有的事情,只要多問自己一句,這件事情的成本是什麼,就算是有經濟學頭腦了。
利用這個工具,不斷去重建自己對事物的認識,挖的越深刻,離真相便越近。
如果一定要舉例子的話,我推薦下面這本書:
想起很久以前寫過的一篇文章:經濟學教你如何治癒選擇恐懼症。貼出來供大家參考~——————————分割線————————————
英國電影《猜火車》有一段經典的開場白:「選擇生活,選擇工作,選擇家庭。選擇一個大電視。選擇洗衣機,汽車,雷射唱機,電動開罐器,低卡路里,低糖。」這段台詞非常的長,我所截取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但其實這段冗長的台詞用兩個字就可以概括,那就是——選擇。就像台詞中所講的那樣,我們的生活無時無刻不在做著選擇。小到今天晚上要不要自己做飯,大到畢業之後要不要繼續讀研究生。無怪乎現在非常流行一個詞叫「糾結」,形容的就是我們在做選擇時的一種極其痛苦的心理狀態。那麼,為什麼我們會糾結呢?我想,歸根結底是因為我們不知道這件事該不該做,或者說值不值得做。幸好,經濟學家們早就用了一條非常簡單粗暴的判斷規則來解決這個問題:只要收益大於成本,就做!可是問題又來了,對於大多數的決定來說,成本和收益都是極其抽象,很難去估算的。怎麼辦呢?這個時候就需要你用經濟學的頭腦去思考去判斷每一個決定背後的成本和收益到底是多少了。
先來說說收益。提到收益,也許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錢。比方說,我如果購買了這一隻理財產品,那麼最後我可以賺多少錢呢?或者說,我如果留在學校繼續深造,那麼畢業後我可以找到多少年薪的工作呢?相比較而言,其他一些無法通過金錢來直接衡量的收益卻經常容易被人們所忽略。可有時候,那些不起眼的收益所隱藏的價值卻大到根本無法用金錢去衡量。到底是什麼樣的收益會比金錢還有價值呢?讓我先為大家講一個故事。
股神巴菲特這個名字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但是他兒子彼得·巴菲特的名字卻鮮有耳聞。身為股神之子,彼得對股票一直興趣缺缺,他的人生只有一個志向——玩音樂。用現在流行的話說,彼得就是一個十足的文藝青年。在19歲那年,彼得曾繼承了一筆家庭財產。這筆財產來自於出售其祖父的一處農場的收益所得。當時,我們的股神巴菲特將所有的收益換成了伯克希爾的股份,然後再將這些股份分派給所有的家庭成員。而彼得所分到的那部分股份在那個時候大約價值是9W美金。9W美金對於年輕的彼得來說可是一筆巨資啊。他一時不知道該怎麼花這筆錢。是買一輛更好的汽車呢還是乾脆坐頭等艙環遊世界?或者乾脆什麼也不買,讓那些股票乖乖躺著一動不動,幾十年之後再套現,到時候就是一筆數額巨大的養老金啊。思來想去,彼得最終幹了一件出人意表的事,他用這筆錢購買了一樣他認為更加珍貴的東西——時間。說到這裡也許大家會覺得很奇怪,怎麼時間這種東西也可以用錢買到嗎?這怎麼變成童話故事了?相信我,這不是一個童話,但是在這個真實的故事裡彼得卻真的用那9W美金買到了屬於他自己的時間。當時的彼得是斯坦福大學的一名學生,前程似錦。接下來發生的事就像很多電影中的情節那樣,富二代彼得對枯燥乏味的大學課程感到越來越厭倦,他不想再學那些沒用的東西了,他只想一直文藝下去,做一名真正的音樂人!一切就像命中注定的那樣,正當彼得在為自己的未來感到焦慮不安的時候,他得到了這筆價值9W美金的錢,而正是這筆錢讓他買到了探索職業道路所需要的時間。在與父母進行反覆溝通並徵得同意之後,彼得離開了斯坦福大學,拿著他的9W美金搬到了舊金山。他用這9W美金租下了一套很小的公寓,買了一輛破舊的汽車,添置了一些最新的錄音設備,隨後專註於追逐他的音樂事業。如果沒有這筆9W美金的「巨資」,也許當時的彼得會呆在斯坦福繼續消磨他的大學時光,根本沒有勇氣去追逐他的音樂夢想。如今,彼得已經在音樂事業上取得了很多驕人的成績,甚至還獲得過艾美獎。當彼得回憶起當初這段特殊的經歷時,他很慶幸自己沒有像他的哥哥姐姐們那樣隨意揮霍掉那筆錢。那筆錢不僅讓年輕時的彼得可以暫時不用背負謀生的壓力,更重要的是為他開拓自己的職業生涯創造了更多的時間。
之所以為大家講述彼得·巴菲特的這個故事,是因為我們當中有太多人在做決定的時候都忽略了時間背後的價值。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時間具有不可替代性,失去的時間是沒有辦法再找回來的。但是,金錢卻不同,你今天也許損失了一百元,但是你明天卻可能賺到更多的錢。所以,時間永遠比金錢寶貴。當然,時間並不是唯一一種容易被人們所忽略的收益。人脈,自我增值,個人感受等等有時候可能都比金錢來得更有價值。
講完收益,接下來再來說一說成本。成本這個東西有時候比收益更讓人摸不著頭腦。為什麼呢?因為經濟學當中所說的成本和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成本是不同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說的成本往往指的是一種貨幣的支出,而經濟學中的成本是指收入,是指放棄了的最高收入。這種成本被稱為機會成本。這麼解釋可能大家會覺得很抽象,為什麼經濟學中的成本會是收入呢?讓我為大家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我現在有10W塊現金,我拿著這10W現金去銀行買理財產品,發現有A和B兩種選擇,這兩種理財產品的本金都正好是10W塊。但是呢,兩種理財產品的收益卻是不同的。A類理財產品的收益較低,加上本金,一年之後你可以得到15W的收入。而B類理財產品的收入則較高,一年之後你將可以得到20W的收入。假如你選擇投資理財產品A,那們你的成本是多少呢?如果按照我們平常的思維,也許很多人會說成本是10W。但是呢,如果我們用經濟學去思考這個問題,就會發現答案是不一樣的。因為經濟學所研究的成本是機會成本,機會成本指的是你放棄的最高收入而不是支出。所以,如果我選擇投資A而放棄投資B,那麼就等於我放棄了20W的收入,這個20W的收入就是我的機會成本。
生活中機會成本更是無處不在,有些甚至可能直接影響我們的人生軌跡。這兩天我正在看矽谷創投教父彼得·蒂爾參與撰寫的《從0到1》。他在這本書里分享了他年輕時候的一段經歷。和巴菲特的兒子一樣,彼得·蒂爾曾經也是斯坦福大學的一名學生,就讀的是法學院。當時很多法學院的學生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成為最高法院的書記員。但是呢,這個競爭相當慘烈,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法學院學生想當上這個書記員,無奈僧多粥少,錄取的名額只有十幾個而已。彼得作為法學院的高材生之一,也是躍躍欲試,對書記員這個位子勢在必得。他當時想,我要是能當上書記員,那我這一輩子可就都不用愁啦。這個想法就和現在很多一心想要報考公務員的孩子一樣。在聯邦上訴法院工作了一年之後,彼得終於得到了書記員的面試資格。面試很順利,看起來整件事已經是板上釘釘了。但是彼得卻失敗了,他並沒有如願成為一名書記員。他很沮喪,覺得整個人生都變得黯淡無光。但結果怎麼樣呢?痛失書記員這份工作的彼得·蒂爾誤打誤撞闖入了矽谷,成為了PayPal的創始人,還成為Facebook的第一位外部投資者。2004年彼得賣掉PayPal公司之後,偶然碰到了以前法學院的同學。這位同學很幽默,見到彼得的時候也不先寒暄幾句,劈頭蓋臉就問:「彼得啊,你現在是不是很慶幸自己當年沒有競爭上書記員啊?」確實,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雖然彼得的職業軌跡沒有按照他之前計劃的那樣走,但是卻讓他陰錯陽差地成為了矽谷的一段傳奇。試想當年的彼得要是得到了那份書記員的工作,那麼他也就不可能創辦PayPal, 這機會成本得有多大啊。
當然,彼得在失去書記員這份工作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太多什麼機會成本是多少啦劃不划算啦之類的問題,他更多的是被命運所推著走。而有些人,卻能掌控自己的命運,就好像他們天生就能精確地計算出每一個選擇背後的機會成本是多少一樣。大家都知道馬雲在創辦阿里巴巴之前曾經是杭州某大學的一名英語老師。當年的馬雲其實很早就萌生了要從學校辭職的念頭,但是他也很糾結,害怕失去這份在常人眼裡還不錯的工作。有一天下班之後,馬雲在學校里碰見了當時的系主任。系主任騎著輛自行車,看到馬雲之後就把馬雲叫住了,開始給馬雲畫大餅,他說:「馬雲啊,你可要好好乾啊,這可是一份很有前途的工作呢!」馬雲靜靜地站在一邊,什麼話也不說。他看了看系主任——騎著輛破自行車,車把上還掛著剛從菜市場買回來的菜。一瞬間,他突然明白自己再怎麼好好乾,未來最多也就是眼前這位系主任的樣子了。這個機會成本真的是非常非常的低啊。於是,馬雲一拍大腿,下定了決心一定要辭職!
其實,很多人之所以無法做出正確的選擇就是因為他們看不到機會成本,他們更多的只是看到過去,看到那些已經發生的事情。經濟學家們將那些已經發生的成本統稱為沉沒成本,或者歷史成本。著名經濟學家張五常在他的著作《經濟解釋》中曾說:「成了本的,就不是成本。」意思是說沉沒成本其實根本就不是成本。因為已經付出的成本就像潑出去的水一樣是沒有辦法收回來的,所以對目前的選擇不應該有任何影響,我們在做出選擇時應該直接忽略掉沉沒成本。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啊。誰讓人類天生就愛回憶呢,尤其是一些刻骨銘心的讓人痛心的記憶。說到這裡,我就想起大概一年多以前網上流行過的一個段子。說是對於所有中國人來說,有一個四字魔咒是永遠繞不開的。只要有人對你說出這四個字,你就能中邪般地買票去最坑爹的景點,玩命爬上最艱險的山峰,吃下最難吃的餐館飯菜。這四個字就是——來都來了!這種近乎自虐的行為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過。當我們在電影院挑選了一部十分難看的電影之後,如坐針氈,卻又捨不得離開,因為票買都買了,不看完就虧了。當我們在餐廳點了一道非常難吃的菜之後,卻又不想浪費,強迫自己吃完,因為點都點了,不吃完就虧了。類似的情況還很多,究其原因只有一個——沉沒成本!我們的內心總是對沉沒成本耿耿於懷,卻不知道那已經是無法改變的歷史,我們唯一能做的只有專註於當下獲得最大的收益。有人以為強迫自己在電影院看完一部難看的電影是挽回損失的最佳做法,其實那卻是最愚蠢的。你為電影票所支付的錢早已經付諸東流了,是應該被忽略的。而勉為其難看完整部電影,損失的除了你寶貴的時間之外,可能還有你本來非常愉悅的心情。如果你在電影放映的中途離場去做其他的事,你將會獲得更多的滿足感。所以,沉沒成本就像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的魔障,只有活在當下才能讓我們消除這個魔障,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說了這麼多,無非是希望大家今後在做出選擇的時候可以多一點經濟學的理性思考,少一點糾結。說不定哪一天,你也會成為馬雲。
最後做個小廣告,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個人微信公眾號:你可能不知道的金融知識
http://weixin.qq.com/r/WkiEnC7Eq3PUrWr-9x1I (二維碼自動識別)
可以,但一般學過點經濟學的半調子就算了,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你用得對不對。經濟學本身就有許多有待驗證的假說、存在爭論的理論。經濟學是對現實經濟生活的歸納,再用它來指導生活,不是不可以,但生活就無樂趣了——尤其是在你用錯了的時候。半調子的學過經濟學的人,還強調數學高於一切。但我認為直覺更重要。數學不過是驗證、發展你的直覺的工具。
生活不止是經濟。
第一次被邀請,就說說我的一點小感受吧,我雖然專業學的不好,但是確實從經濟學中獲得了一些受益匪淺的感受,希望能開解和我一樣曾經被一些小事困擾的人。
第一個是通貨膨脹螺旋,形成的過程大致是:因為通脹的存在,物價上漲,工人要求漲工資,導致工廠和企業成本增加,於是物價持續上漲,這樣循環往複形成一個通脹螺旋,甚至容易爆發惡性通貨膨脹。我說的比較簡潔,實際比這要複雜很多,但是就是這個簡單的理論讓我領悟了好多,我突然覺得:這就好比人的心情,當某件不好的事情發生時,人會產生不良的情緒,而負面的情緒只會使事態更加嚴重,這是同一個道理。因此,從那以後,我就學著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不好的事情,要麼冷靜,要麼轉移注意力,要麼想好的方面,然後我發現事情後來往往會朝好的方向去發展。因為這一點,我身邊有朋友提到過很欣賞我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第二個是老生常談的會計學裡面的機會成本和沉沒成本。機會成本是當你在面臨兩個選擇時,選擇其中一個,必然會喪失另一個所獲得的收益,這部分的收益就是你的機會成本。假如你只有10塊錢,只能選擇吃面或者吃飯,你最後選擇了吃飯,那麼吃面帶給你的快樂和飽腹感就是你的機會成本,這對應了中國那句古話:有得必有失,我們不能什麼都要,對於失去的,不必那麼介懷,要懂得釋懷和放下,只要你最終選擇的所獲收益大於未選擇的可能獲得的收益,那麼你的選擇就是值得的!既然吃飯比吃面更容易飽,那就吃飯吧,但是如果吃面讓你更開心,你就選擇吃面吧,無需過多糾結和不舍。
沉沒成本是指已經發生的無法挽回的成本,假如你花30元買了一張電影票,看了一半,你覺得這個電影非常無聊,你不想再看下去,但是想到自己花的30塊錢,大部分人都會選擇看完。其實對於理性的投資人來說,這是不明智的,因為不管你看不看,那30塊錢的電影票是絕對不可能退回來的,因此在做下一步的決策時,不應該將已經發生的成本計算在內,也就是說不要讓已經發生的且無法改變的事情影響你當前和未來的決定。這個例子可以廣泛用於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金錢愛情友誼放之皆可。你和愛人之間已經沒有愛了,在一起很不快樂,但是已經交往了那麼多年,誰捨得放手呢,於是勉強在一起,只會導致雙方更加不快樂,這時候放手才是對雙方各自的解脫和成全,何必讓兩人更加不幸呢?過去的那些不好的經歷,就徹底放下吧,不要再心心念念,讓它繼續影響著你的現在和未來,其實你本可以過得更好的,這時候的你,應該決絕地起身,走齣電影院,去做能讓你覺得快樂的事情,否則結果只能是錢也花了,大好的時間也浪費了。最後還有另外一個理論也非常適用,即高風險高收益。這告訴我們在生活中,你想獲得怎樣的收益,就必須付出怎樣的代價,沒有人可以不勞而獲。可以的~
日常生活的決策其實就是「權衡利弊後的選擇」,而我們的決定和選擇往往建立在對未來的預期上。僅僅考慮現在已知的回報和限制是不夠的,我們還要考慮未來自己能否承擔選擇後其他天災人禍造成的後果(多大風險)。
簡單的博弈論知識(風險厭惡和risk premium風險溢價)能幫你分析自己對風險的厭惡程度,從而做出「投資」決策。比如你要是厭惡風險,對於留學這種回報率不確定(海龜還是海待)的決定你也許更願意選擇回報率更確定的學習地點;比如追一個女孩子的結果很不確定的話,那麼你在有限的時間裡也許去追另一個。
我覺得人在做任何重大決定的時候,一定會考慮成本(投資)和回報率。不論是感情、事業、學習、旅行還是興趣愛好。因為人的時間、精力和大多數人的金錢都是有限的。(回報率不一定只和錢有關,時間和精力的回報率是所謂的效率。)
而一些生活中的選擇看似簡單,其實很浪費時間和精力。我知道如果沒有博弈論知識,很多時候我們會自然而然地做出順從自己心意的選擇,但是我覺得有意識地開始以風險厭惡角度思考之後,我能更輕易地快速排除和自己風險厭惡程度不匹配的選擇。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不喜歡風險/可能的災禍/太多不確定因素,所以我的交友和戀愛都很謹慎。結果是我在日常生活中選擇中庸的為人處事的方式,戀愛里no zuo no die,有機會也絕不會勾三搭四因為怕被發現打擾平靜的生活,學業和事業選擇會隨大流,興趣愛好不選擇危險性高的。。
因為我了解自己不喜歡大變數,所以會簡單粗暴地刪去大片候選選擇,其中包括很多很有誘惑性的選擇,比如大轉專業,曖昧,社交圈過大等等。結果就是省去了自己決策的時間成本。
喜愛風險型的人會做和我相反的(不一樣的)選擇,但是思路相同,就是認識自己的風險厭惡或喜愛程度可以幫助節約大量決策時間。【先上觀點 】最好的選擇——複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共計3010字,建議閱讀6分鐘。等飯飯的時候可以進來看看。ξ( ?>??)
當你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思考如何選擇未來的道路時,你會面臨很多選擇,當諮詢周圍人的時候,不同的人會給你不同的建議:
- 金融行業掙錢多,去做金融吧,聽大舅的准沒錯!
- 給你找好工作了,回家趕緊結婚,讓你爸跟我早點抱孫子!
- 依你的學術潛力,不讀博真實浪費了。
你覺得這是在給你如何選擇未來建議嗎?不是的,這是在對你輸出他們自己的價值觀。他們在不知不覺的同化你,把你變成與他們一樣——追求財富/享受穩定/鑽研學術——的人。
真正好的建議,不是輸出自己的價值觀。而是了解你的價值觀,明白你所追求的目標後,幫你理清你所面對的選擇中,哪個選項能讓你向自己的目標走得更近一些。
因此,無論你的目標是什麼——財務/官職/享樂——都可以用同一個標準找出最好的選項:判斷哪個選型,最能幫自己實現既定目標。
那麼,最能幫助自己實現既定目標的選項,是否有什麼共性讓我們一眼就可以找到它呢?
1.搬磚與學習
為了尋找它們的共性。我們以「掙錢」為人生目標舉個例子。
我和李雷是大學同學,因學校太差,自己又天天打遊戲,所以畢業的時候,我跟李雷只能去工地搬磚。
工地搬磚工的正常水準是一天能般1000斤磚,我的能力也就是這個平均水準。李雷卻與我不一樣,他雖然吃了四年泡麵,但從小天賦異稟、力大無窮,每天都能比我多搬10%的磚。
雖然李雷這麼厲害,但這樣一年下來,也就我多搬了10%的磚,多掙了10%的工資,搬磚的能力還是只比我強10%。
幹了一年後,我和李雷進行了一次徹夜暢談,一致認為身為大學生的我們天天在工地搬磚有些過於屈才,浪費了祖國對我們多年的培養。因此,我和李雷商量好,用掙來的工資去報個編程培訓班。
半年培訓過後,我和李雷來到了一家互聯網公司當碼農,換了個地方繼續搬磚。有可能是因為我吃的泡麵比較少,在編程這件事情上我的天賦遠超李雷。每天我都可以比李雷多敲10%的代碼,也就為公司多解決了10%的問題,多漲了10%的編程經驗。
那一年後,我的能力要比李雷強多少?是10%嗎?
不是的。在腦力勞動中,學的越多,能做的事就越多;做的越多,鍛煉的機會就越多;鍛煉的機會越多,學的就越多。我所做的所有事情,都可以作為接下來進步的基石。這是一個正反饋過程,我每天比李雷多鑽研10%,那麼日積月累,我的成就會超過李雷100%、1000%…
這是搬磚與學習的最大區別。不管你之前搬了多少磚,接下來你還是只能搬那麼多磚。你過往的搬磚數量對你的搬磚能力不會有提升。而學習則不然,你昨天學了一個知識,今天就能用昨天剛學的知識理解一個新概念。明天靠前兩天的收穫,觸類旁通,就能學會一個新章節。你每次付出所產生的收益,都會對接下來的學習產生正面的影響。
「每次付出所產生的收益,都可用於下一次收益的產生」,在投資領域被稱作「複利」,也就是「利滾利」。
2.複利公式
繼續講我和李雷的故事。
幹了幾年後,我和李雷有了一定的財富積累。雖然我掙得多,但是花的也快。因此我和李雷擁有的財富差不多,都是10萬元。現在,我們兩個不想給別人打工了,想把這些錢存到銀行里靠利息活著。
銀行每月的利率是10%。每到發利息的時候,我都把利息取出來花掉,只靠10萬元的本金產生新的收益。而李雷省吃儉用,一分錢不花,把利息全都存到銀行里,靠本金和利息一起產生新的收益。
此時,我的財富公式是(把利息拿出來都花掉):
文字表達:財富=本金X(1+利率X存款時間)
符號表達:S=P(1+i*n)
李雷的財富公式是(把利息和本金一起存起來):
文字表達:財富=本金X(1+利率)存款時間
符號表達:S=P(1+i)n
我的財富積累方式,不是「複利」。我每一次獲取的收益,對於接下來的財富增長都沒有幫助。而李雷則不同,他每次獲取的新收益,都可以當成本金用於下一次的財富增長,因此李雷的財富積累方式,是「複利」。
30年後,我和李雷的財富會差多少呢?
我的財富增長曲線:
李雷的財富增長曲線:
30年間,我累計獲得的財富是80萬,李雷的財富是349萬。這就是「複利」的作用。
還記得最開始設定的「掙錢」這個人生目標嗎?在這個目標上,李雷比我完成的好太多。他之所以完成的這麼好,是因為他選擇了具備「複利」這一屬性的選項。 最好的選擇——最能幫助自己實現既定目標的選項——具有的共性,是「複利」。也就是第二次的努力要最大程度地復用前一次努力的結果,而不是每一次都是從頭開始。
很多大學生喜歡做兼職。有在麥當勞打工的,有送外賣的,還有做打字員的。這些工作,只是單純的出售自己的時間,從中收穫所謂的「社會經驗」,對他們未來的成長一點幫助都沒有。這些兼職根本不具備「複利」屬性,不值得選擇。
在工作上,很多人喜歡做自己熟悉的事情,拒絕挑戰新工作。工作越做越熟練,越熟練越不費力,越不費力越想做。這其實跟搬磚差不多,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原地踏步,是不具備「複利」屬性的。這也印證了常說的那句話:你是擁有十年工作經驗,還是一年工作經驗用了十年。
為什麼有人換行業工作、跨界創業依舊可以成功?因為他們過去所積累的技能、知識,在新的領域仍然有用,具備「複利」屬性,這對於在新領域的快速成長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新東方的老師,鍛煉最多技能是寫作、演講。這些通用技能具有很強的「複利」屬性。你看羅永浩、李笑來,這些新東方老一輩的教師自己創業後,無論是做投資還是做手機,都是很成功的。
你再看看,「不做無用功」、「狗熊掰苞米」,這兩句古俗語,說的是不是也是「複利」這個道理。
3.複利的作用
回看一下我和李雷的財富公式(S是總財富;P是初始投入,即本金;i是利率;n是時間):
- 我:S=P(1+i*n)
- 李雷:S=P(1+i)n
學過初中數學的我們,可以敏銳的發現「複利」起到的作用是:把「時間」從乘積項,變成了指數項。
這是一次天翻地覆的改變。請原諒我用了如此誇張的一個形容詞。
正是因為這次改變,讓「時間」二字擁有了至高無上的地位。
在「非複利」時,「P」、「i」、「n」,也就是「本金、利率、時間」,三個變數的重要程度是一致的。 當「時間」變成了指數項後,最重要的變數變成了「時間」,次重要的變成了「利率」。而本金,不再重要。
就算你開始的時候再怎麼差,再怎麼不堪一擊都無所謂。只要付出的時間足夠長,利率足夠大,你的財富都可以超過本金遠在你之上的人。
我們可以把概念擴展一下。財富,不一定是金錢,也可以是你的計算機水平、英語能力、人脈、對子女的影響力等等一切事物。我們把具備「可增加」屬性的事物,稱之為財富。能力、人脈、金錢、配偶的愛,這些都是可以增加的,都是財富。而時間是不可增加的,它不是財富。
同理:利率,不一定是金錢的增長比例。一切事物的增長比例,都可以稱之為利率。
插一句,當你用金錢購買時間時,其實是在用可增加的「財富」,購買無法增加的「時間」。這真是一筆合算的買賣。
因此,不論你的人生目標是追求高工資,追求高地位,追求子孫滿堂,追求萬古流芳,其實都是在追求可增長的「財富」。
追求「財富」的過程中,我們會面對無數的選擇。想做出一個好選擇,就要找到具有「複利」屬性的選項。當做的每一件事情所獲的收益都可以重新作為本金投入到未來,我們就會擁有指數級的「財富」增長曲線。
這種指數級的增長曲線,是我們實現目標,超越旁人的關鍵。
4.小結
- 「複利」是最好的選擇所具有的共性;
- 複利公式:S=P(1+i)n;
- 複利思維給了我們實現目標、超越旁人的方法。
掃描下方圖中二維碼,或微信搜索「五分鐘成長學堂」即可關注
http://weixin.qq.com/r/A0WnvwTE-1mArUDc9xAR (二維碼自動識別)
1) 謙虛 - 因為交易費用,所以對信息與方法都不可能全知
2) 果斷 - 因為信息改變可能比收集快,不必等全知才做選擇
3) 無悔 - 事後認為錯是因為事前無知,可亡羊補牢,但悔不當初無濟於事
4) 快慢 - 人腦有局限,淺思快,但沒深思想得全,判斷可能不全,若不急,試著多深思
5) 制度 - 它的建立與維持都有成本,所以不是事事都在市場中進行,這意味著有許多事無法用錢直接量度,而價格包括但不止是市價
6) 收入 - 它是主觀的,而且並不都在市場中發生
7) 成本 (被放棄的收入)
- 將資產從一種形式轉化成另一種形式本身有成本,例如將錢轉化成一手車又立即將這成了二手車的實物資產再次轉化成錢這個流動資產過程中所付出的代價
- 時間不管你做不做做什麼它都過去,你沒得選所以它與成本完全無關
- 用不著在日常中糾結成本最小化與收入最大化的區別
- 牢記物件沒成本,只有行為有
- 牢記過去沒成本,只有未來有
8) 利息沒錢也有,它是權衡投資增值與消費耐心的價格
9) 從喜惡到支持/反對的過程中,先想想它們發生的條件
10) 比較優勢理論沒錯,但因生產要素流通成本有時很高,要判斷到底有哪些比較優勢有時很難。
先想到那麼多
可以,經濟學來源於生活自然可以應用在生活我的答案可能更偏向於財務管理 ,儘管我是學經濟的,但是半路還是改了財務,大概因為我覺得財務更接地氣更踏實。這裡分享的內容是基於注會財務管理第一章財務管理概述中列示的基本財務原理的一些個人理解。我甚至覺得如果要是讓我選一本對自己人生觀價值觀產生影響的書我都會把這些東西列在這裡,因為仔細剖析一下這些彎彎繞的話,就會覺得那些人生精神層面的取捨平衡和物質層面的滿足無不基於一些這樣的原則。所謂的原則,是人們對財務管理的共同認識具有以下特徵(1)理財原則必須符合大量觀察和事實,被多數人所接受
財務理論有不同的流派和爭論,甚至存在完全相反的理論,而原則不同,它們被現實反覆證明並被多數人接受,具有共同認識的特徵。
(2)理財原則是財務交易和財務決策的基礎
財務管理實務是應用性的,「應用」是指理財原則的應用。各種財務管理程序和方法,是根據理財原則建立的。
(3)理財原則為解決新的問題提供指引
已經開發出來的、被廣泛應用的程序和方法,只能解決常規問題,當問題不符合任何既定程序和方法時,原則為解決新問題提供預先的感性認識,指導人們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4)原則不一定在任何情況下都絕對正確
原則的正確性與應用環境有關,在一般情況下它是正確的,而在特殊情況下不一定正確。
原則的內容及舉例如下,其中含義是照搬原文的,應用是我自己長期已經應用在自己生活中的了,算是乾貨1風險-報酬權衡原則
含義 投資人必須對報酬和風險作出權衡,為追求較高報酬而承擔較大風險,或者為減少風險而接受較低的報酬。
應用對於平民的理財,股票風險大於股票型基金大於債券型基金大於貨幣性基金大於存款,而保本安穩性正好與這個相反,也就是說你去銀行存錢時候很少簽什麼風險自擔的協議,但是一旦你買理財就會多出一些文件,如果你要是投資基金還會有風險評估,股票的文件會更多。都是在測試你在期望收益的同時能否承擔風險
2投資分散化原則
含義 指不要把全部財富都投資於一個公司,而要分散投資。
應用就是俗話說的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對於個人來說,就是你的理財要合理配置,不光是考慮收益率,更是要考慮風險,現金流等,我個人比較喜歡互補性投資,比如你買一些房地產股票,房價高的時候,股價亦高,買房資金也就高,等房價降下來,就賣股票去買房子。對公司來說,我比較喜歡再加上swot分析和波士頓模型。
3資本市場有效原則
含義:指在資本市場上頻繁交易的金融資產的市場價格反映了所有可獲得的信息,而且面對新信息完全能迅速地做出調整。
應用:中國股市,你懂得。
4貨幣時間價值原則
含義:指在進行財務計量時要考慮貨幣時間價值因素。
應用:因為利息(這個利息是概括指代所有的收益利潤率)的存在,所有的錢都是有時間價值的,越早收錢越好,越晚花錢越好。這也就是為什麼我比較喜歡信用卡分期(才不會說是我買買買還不起了);另外你去銀行的時候經常有賣理財和保險的人各種天花亂墜的忽悠,你只需要問他年化收益率是多少即可,也就是這種東西平均每年的收益,那種現在每月存100,若干年後每年給你2000的基本都是忽悠。你這些錢自己買餘額寶到時候每年能取出來的都不止2000
5有價值的創意原則
含義:指新創意能獲得額外報酬。
應用:這個主要應用於直接投資項和經營、銷售活動,而且新的優勢都是暫時的,企業和個人長期的競爭優勢,只有通過一系列的短期優勢才能維持。現在大熱的互聯網思維其實就是一種創新,所有創新帶來的超額利潤都會比較容易被碾壓,除非你一直保持專利獨有或者不斷持續改進
6 比較優勢原則
含義:指專長能創造價值。比較優勢原則要求企業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比較優勢上,而不是日常的運行上。
應用:在管理上的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在貿易上的優勢互補。企業間的併購常常都是基於這樣的優勢互補,你沒有錢有技術我有錢沒技術;你沒有上市資格而有發展潛力,我有上市資格但是已經面臨發展瓶頸……國際貿易更是如此,可以說這也是國際經濟學的一個模型基礎
另外一個我很崇尚的應用就是婚姻,我是一個一直堅持要找互補型的人來結婚的。覺得這種婚姻更穩固和輕鬆。因為兩個人各司其職各自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不會針尖對麥芒。
7 期權原則
含義:指在估價時要考慮期權的價值。
應用:廣義的期權不限於金融合約,任何不附帶義務的權利都屬於期權。有時一項資產附帶的期權比該資產本身更有價值。你花錢是買到的一種權利,是否執行的權利有時候是很值錢的。你在的每一個選擇,對未來的打算,其實都是有價值的,這也就是一種取捨的心態的根源。
8 凈增效益原則
含義:指財務決策建立在凈增效益的基礎上,一項決策的價值取決於它和替代方案相比所增加的凈收益。
應用:這個原則就是產生沉沒成本的原因。我們在評價一件事情的好壞、一項投資的好壞時候,是要著眼於現在和未來的。因為已經過去的,是既有的固定的,你的現在和未來才是差額。
9 自利行為原則含義:指人們在進行決策時按照自己的財務利益行事,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人們會選擇對自己經濟利益最大的行動。
應用:這個原則就是產生機會成本的原因。我們做的每一個選擇都是基於我們自己一個利益最大化的判斷(儘管這個判斷不一定正確),我們在選擇一些的同時,就註定要放棄另一些,你的人生其實總是在基於利益最大化去選擇,所以人常常被認為是性本惡的,一種天然的趨利避害的心理。
10 雙方交易原則
含義:指每一項交易都至少存在兩方,在一方根據自己的經濟利益決策時,另一方也會按照自己的經濟利益決策行動,並且對方和你一樣聰明、勤奮和富有創造力,因此你在決策時要正確預見對方的反應。
應用:這個原則是在上一條原則基礎上強調了一種守恆。你的幸福你的收益往往可能基於別人的痛苦和損失,反之亦然。整個社會、生命都是一種守恆。在財務管理中雙方交易原則還要求在理解財務交易時注意稅收的影響。由於稅收的存在,主要是利息的稅前扣除,使得一些交易表現為「非零和博弈」。11 信號傳遞原則
含義:指行動可以傳遞信息,並且比公司的聲明更有說服力。
應用:信號傳遞原則要求根據公司的行為判斷它未來的收益狀況;還要求公司在決策時不僅要考慮行動方案本身,還要考慮該項行動可能給人們傳達的信息。比如說一般提前發財務報告、公布高轉送政策等都會引導股價走高。生活中你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亦可能被有心人看在眼裡,去揣測去琢磨,甚至到最後別人認定的意義會反超你做這件事實際的意義。12 引導原則
含義:指當所有辦法都失敗時,尋找一個可以信賴的榜樣作為自己的引導。
應用:經濟管理中有行業標準概念和免費跟庄概念。引導原則不同於「盲目模仿」。它只在兩種情況下適用:一是理解存在局限性,認識能力有限,找不到最優的解決辦法;二是尋找最優方案的成本過高。引導原則不會幫你找到最好的方案,卻常常可以使你避免採取最差的行動,它是一個次優化準則。投資中,你可以看一些主流資金的投資方向;買賣中,你可以參考同行的定價。生活中,當你對某件事感到困惑的時候可以向同類尋求參考,比如書本里的類似例子,同行者的佼佼者,朋友等等。他們給你的或許不是最好的,但卻是一種指引。第一次受邀答一個自己很感興趣的問題,非常真誠的寫了知乎第一個長答案,願讀到這個答案的人也可以一起思考這些問題,我也會將新的一些想法更新在這裡,與其說是給題主的一個答案,更像是完成了自己長久以來想寫的一篇文章,願你喜歡。謝邀。這個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哪些經濟學知識可以用於日常行為決策——大多數微觀的知識都能用。關鍵在於基於這些知識做出的決策會帶來什麼後果。
從你教授舉得例子開始說吧:電信公司採用的價格歧視一般是兩部定價法(two-part teriff)。 你支付的價格包括一部分固定費用(access fee)和浮動價格(variable cost)。最典型的例子是流量套餐。
你的教授選擇了於自己而言最合算的套餐,是因為電信公司的利潤不進入他的效用函數。而他選擇合算的套餐這件事也並不違反社會的道德準則。其他參與者的目標不進入我的效用函數,是我們在經濟學裡經常使用的假設。那麼基於這個假設我再講一個故事:
學過兩本曼昆經濟學原理的傑克去圖書館,在找書時突然腹瀉,而最近的衛生間在樓上。他想到:別人的感受反正也不進入我的效用函數,圖書館裡也沒有監控。於是他便就近在兩個書架之間出恭,最大化了自己當時的效用。這個事情直到他離開現場也沒有被發現,他也沒有受到館方的懲罰。
以我們社會的道德來看,傑克無疑作了件惡劣的事。他本可以去衛生間,而不破壞圖書館的良好環境。但在一定的假設下,他的行為是符合經濟學所言的理性的。
但是,同樣是基於「其他參與者的目標不進入我的效用函數」,我還可以講這樣的故事:
富有的孤獨老者最喜歡看孩子玩耍。於是他將自家宅院的大部分改建成孤兒院,收留市裡流浪的孩子,並僱傭附近的居民來教養他們。他的舉動完全出於自利,但他的行為創造了就業崗位,令這些流浪兒童遠離流離失所和食不果腹。大多數人稱讚並打心眼裡尊敬他的作為。
不用說,這位老者的行為也是符合經濟學所言的理性的。大家也知道這兩個故事的區別在於外部性的正負。也知道「外部性」這個詞是我們做經濟學分析時的權宜之計——它能覆蓋的內容太多,甚至每一項都能拎出來成為一個學科或者一個研究方向。
這也是為什麼公共經濟學家常說:「我們只負責拿出數據和分析數據,決策留給政治家們去做。」公共經濟學分析的項目往往涉及一個社區乃至一個國家,這牽涉到很多人的感受,或者按照經濟學人常用的說法,利益。政治家或者說政府在這個事情上的比較優勢是,他至少能部分考慮利益相關者(stakeholders)的感受和利益。這比起無政府狀態來說是一個更高效的制度安排。比起更容易猶豫不決的經濟學家,看上去低效冗長的政治決策議程其實平均來說能更快拿出質量過得去的決策。
個人決策能影響的範圍雖然一般比公共政策領域的決策要小,但它們也確實能影響身邊的人。在作決策上,經濟學和其他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一樣,都是道德準則的輔助。4月自京返回後,斷斷續續地將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微觀經濟學分冊》看完了,大部分閱讀時間是在出差的路上、睡前的時光乃至忙裡偷閒的周末。自課程結束拿到眾多讀物時,我就講目光首先鎖定在這本書上,只因為這是大學時候的課程,可是一直沒有學好。我告訴大學時教這門課的老師:當初沒有好好學習,現在畢業了,出來混總是要還的。老師微微一笑:讓你們當時不聽我的。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儘管並沒有很好的學習經濟學原理,但在我的腦海里一直有著「經濟人」的概念:讓我們這個世界正常運轉的不是權力、軍隊、暴力機器,而是我們每一個理性的經濟人都在按照一定的規則為己謀利。中國儒家幾千年的傳統教育之下,形成了重農輕商,君子羞談利的氛圍,而改革開放這幾十年來,市場經濟給中國的傳統文化帶來巨大的衝擊,產生了蠅營狗苟之徒,為利不擇手段。這是兩種極端,或左或右,而我一直推崇的是儒商,是講究規則、重視誠信而又不乏理性的「經濟人」。
經濟學家把經濟學的中心思想歸結為十大原理,具體內容在此不再一一贅述,下面我想談談自己的體會,談談在生活中我們不經意間用到的經濟學原理。
有句話叫「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句話事實上包含了相當多的真理。為了得到一件我們喜愛的東西,通常不得不放棄另一件我們喜愛的東西,這個時候我們必須在一個目標和另一個目標之間做出取捨。上班之後,為了工作、升職、薪水,我們經常加班、熬夜、出差,這其實就是一個取捨的過程,我們收穫了工作帶給自己的成就感和薪酬,但放棄了和家人團聚、和朋友小酌、鍛煉身體的機會。那麼問題出來了,我們是否應該為了生活的安逸而放棄努力工作呢?這就是一個成本的問題,對剛畢業的青年而言,也許他更需要的是工作帶來的薪酬而並非是安逸的生活,而對一個臨近退休的長者來說,他可能更看重健康的身體和幸福的家庭。這就是經濟學原理中的一個:人們面臨權衡取捨。那麼對於尚處在學習期的學生們來說呢?刻苦學習帶給你的收穫要遠遠大於你在電腦前玩遊戲給你的收穫,甚至後者帶給你的是無法彌補的損失。隨著社會競爭的逐步激烈,畢業即失業的現象慢慢的多了起來,我經常在網上或者生活中聽到大學畢業生們抱怨說早知道這樣,當初還不如不上大學。是的,這個說法很對,對於這樣的學生來說上大學的成本要大於畢業後的收益。他們損失的是大學4年的學費、生活費、住宿費,還有一個最大的成本就是-----時間,這4年如果他們去工作,比如去搬磚或者扛麻袋,每年還會為家庭貢獻一些收入。這就是經濟學原理之一: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所放棄的東西。洞悉這個原理後,任何一個理性的大學生都應該明白,既然上大學耗費了你這麼多的成本,那麼你就一定要學有所成,這樣你人生的利潤表才不會虧損。
有一次我坐在公交車上,前面路口綠燈剛變為黃燈,司機將車停下了,旁邊一位乘客小聲的罵了一句:司機真XX,直接闖過去啊!我看了看他,很想對他說:司機不XX,你才XX。那麼支持我做出這一結論的原因是什麼呢?在鄭州坐過公交車的朋友想必會贊同我的這個觀點:司機的收入和每單程的時間並無太大關係,相反司機的收入可能會因為出現安全事故而受損。如果贊同我的這個觀點那麼就很容易明白,司機為什麼冒著出現安全事故的危險去搶這幾秒呢?對於司機來說,多等幾秒一點也不影響他的工資,而出現事故則會影響到他的收入,所以司機是一個理性的經濟人,做出了有利於自己的正確決策。而這位乘客卻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大家應該贊同我的觀點:司機不XX,這位乘客才XX!這其實也是經濟學的一個原理: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激勵司機的是安全到達而非快速到達,所以司機的反應合乎情理。知道這個原理後,當你希望自己的員工更加努力時,只需將他的收入與業績掛鉤;當你希望給你講課的老師更認真時,只需要上課時認真聽課;當你希望我更加用心地寫這篇文章時,只需要給我點個贊!題主問出這個題就說明你根本不懂經濟學
就算能運用,怕是和題主也關係不大了可以。
比如說在戀愛中,如果你不滿意你的另一半,而又不願放棄已經付出的時間、金錢、感情、精力,那麼,你作出的選擇就是不理智的。因為理性人不考慮沉沒成本。
比如工作中,如果你不滿意公務員工作的低薪酬,想要辭職去企業或者去做生意,那麼就要考慮機會成本。機會成本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理性人作出選擇時,應該要選擇機會成本最低的選項,而放棄選擇機會成本最高的選項。
再比如說上網時,很多人都喜歡用360安全衛士什麼的,他們覺得360是免費的,覺得沒有花錢就是沒有成本,其實不是這樣,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所放棄的東西。也就是說,用360,你就放棄了給你乾淨的電腦屏幕(360彈出廣告),放棄了流暢性,放棄了隱私,這都是你的成本。
以上。可以啊,經濟學的意義就在於指導日常行為決策。
比如你小學不好好讀書,年紀輕輕就早戀,最後沒書讀只能去飯店端盤子,這就是時間成本。
後來那姑娘嫌你沒志氣又把你甩了,你痛心疾首,想著以前在她身上花了不少錢,這就是沉沒成本。
過了幾天,你工作的飯店裡的幫廚走了,老闆想再招一個,大夥都嫌累而且掙得工資還都差不多,沒人想應聘。你果斷上崗,因為你最近自學經濟學,知道了「遲來的獎金」。果然,三年之後你順利晉陞主廚,工資翻倍,而你的同事還再端盤子。推薦閱讀:
※通貨膨脹的本質是什麼?
※既然紙幣是印刷機出來的,那麼a國家可以偷刷b國家的紙幣么?
※通貨膨脹是否只有在紙幣發行才會存在?
※隱性經濟如何度量?
※經濟學怎麼解決人不是完全理性的問題?
TAG: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