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認可技術分析的朋友是靠什麼方法交易的?

這是我一直困惑的問題。做股票,可以硬抗,只要標的不退市,手裡至少還有票,只是可能大幅上漲之後,才剛回本而已,如果抄上中石油的話……。做期貨,硬抗就是爆倉,連倉單都沒了。基本面派,肉眼判斷趨勢(且不論這也是簡單的技術分析)在趨勢中可以獲利,震蕩市呢?趨勢形成之前怎麼做?可以用倉位控制,止損,但數次試單止損,我都不確定你能不能熬到趨勢啟動的那一天。

當然如果說震蕩市不做,那我就沒話說了。可以等趨勢確認了再做,這沒問題,只是說的比較容易罷了。再有,判斷趨勢形成,用的不是技術分析方法?

歡迎各種吐槽,只是在表明技術分析缺點之後,別忘了說技術分析以外的可行的方法,盡量說重點,別說套話。


期貨裡面有句話叫做: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

你真的理解並能用好,就比掌握任何技術分析靠譜了,所謂知行合一。

實際上,以我自身為例,在最近的一個月,翻看自己的交易單,交易是主觀的,有時甚至盲目,虧損的單子遠多於盈利的單子,犯了各種錯誤。如果從技術派的角度去評價這些錯誤,是相當可笑的,很多單子都是止損在黎明前。

但是,儘管如此,我還是獲得了超過30%的盈利。如果一定要找個原因,那就真的是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了。雖然虧損單子多,但是100%都在自己預定的可承受範圍內,而盈利的單子只有數筆遠超預期,卻足夠彌補所有損失並獲得盈利。

我在畫線或者判斷趨勢方面肯定不如你。但是,這並不妨礙我獲利。

做好你能保證的事情,其餘的交給市場。這就是我對那句話的理解和使用。


我一直很奇怪為什麼很多人對於一樣工具的選擇如此糾結,如此排斥異己,就像排斥異教徒。

在下認為不論是交易還是人生,最核心的東西是對風險的控制,而不論技術分析還是基本面分析都是控制風險的一種途徑或工具,根據個人的情況和偏好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工具。

規則是交易風險控制的載體。建立交易規則或策略,很多人認為這是給自己帶來利潤的工具,所以側重點在如何抓住利潤,而在下認為交易規則或策略是為自己限制風險的,如何能讓自己安全平穩低回撤的前提下在市場生存,只要你活的好,總會有一些機會能讓你把握住。所以不要糾結用什麼,也不要管別人用什麼,把精力放在如何打造自身而不是否定別人上,我想會更好。

這個回答其實答非所問,不是說提問者有偏見,而是想到少部分人一直糾結於此,所以想寫出來,希望能給一些人啟發,冒犯之處還望見諒。


自問自答,做個總結。

看了前面朋友們的回答,大概有了一個了解——絕大多數交易者是基本面技術面兼顧的,但側重於基本面——這應該是比較完美的做法。只偏重於一面,就無法避免其自然產生的缺陷,兩面都兼顧,仍然會有缺陷,至少還有人性弱點要克服。但盡量把問題考慮全面了,會最大限度的降低不確定性,即便仍無法做到百分之百的準確。

首先說,提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忽略了一點,就是槓桿。因為我做美股,國內期貨,都是有槓桿的,已經形成習慣了,習慣槓桿交易帶來的刺激,正負都很刺激。

從入行的那一天,形成的第一個意識就是控制風險。入行的時機比較巧,正趕上次貸危機爆發,整天看著道指三五百點的掉,個股動輒百分之十幾,二十的掉,誰也想不到市場下跌是如此之快,幅度是如此之大,即便經驗豐富的人,也只是經歷過87年的股災,但力度和幅度,恐慌氣氛也遠超當年。之後SEC逐步做了對策,由全市場任意空,到限制裸空,再到限制部分個股賣空,企圖以人力對抗市場行為。

所以,當時學到的最根本的原則——無論多空,控制風險第一,盈利第二。說到控制風險,那麼這裡就有槓桿的問題了。可以去槓桿,通過控制倉位來實現,但這是被動的,好比給賽車按上防滾架。而我這七八年所做的工作,是研究盡量避免把車開翻了的技術,切入點不一樣。這個恐怕是大伙兒最不認同的地方,因為駕駛技術再好,也不能保證不翻車。這個怎麼說呢,因人而異吧,在做被動防護任意開,和提高駕駛技術兩者間,我更願意側重於後者。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提高技術水平。

如果說只是單純去槓桿,像 @朱期 所說的那樣,這應該是最穩妥的辦法,但弊端就是會影響收益的絕對值。除非大資金,穩穩的做,收益率不高,但絕對值很可觀,只是大部分交易者不具備這種資金量。該輕的時候輕,該重的時候重,抓住了機會,還輕倉的話,那就是浪費,浪費也是犯罪。不過說這個有些多餘,因為人們是不會永遠輕倉的,人性嘛,隨著行情的發展,浮盈的增加,自然就把倉位加上來了,槓桿效應也就來了。

技術分析並不是什麼玄虛的東西,每種分析方法,每個指標,都有具體的演算法。這些指標,無論是以價格為基礎,還是以量能為基礎,都是建立在數理統計基礎之上的,這是統計分析,或者說概率分析的應用。其實大伙兒否認的也不是技術分析的玄虛,應該是使用者的吹噓。但吹噓不是技術分析的專利,基本面派也一樣,是人就會吹,跟吃飯一樣平常。

其次,很多朋友把技術分析單純的理解為指標應用,這個有些片面。技術分析範疇很廣,包括指標,也包括對數值的統計分析,就像現在Quant做的事一樣,都已經有點脫離交易本質了。基本面分析,對宏觀數據的對比,對產能,銷量,庫存,種植面積,天氣因素等等的對比,用的方法也是數理統計,公式都一樣的,所以說基本面分析,與技術分析本就是一體的。

再次,大伙兒對技術分析認識的最大誤區,就是認為技術分析一定會做到100%。而因為實際操作達不到絕對正確,所以否定。這個應該是很好解釋的,世間萬物,就根本沒有100%絕對的事,有概率在裡面,也有條件、環境的限制,不能說技術分析做不到,就不用或否定,因為基本面分析也做不到。

黑天鵝會飛(現在都快掉到鵝堆里了);煤球可以是白的;男人也可以變成女人;飛機掉下來,人未必都會死;結婚了還會離婚……所以要求技術分析做到100%準確,這不是耍流氓嗎,怎麼不要求基本面分析做到100%呢?因為不到數據公布的那一天,都無法準確判斷之前的基本面分析到底是正確還是錯誤。說到底,這就反應了人性:貪、懶、妒、傲,七宗罪佔了四個……

@喬二 所說行情不是分析出來的。這是對的,行情肯定不是畫出來的,但為什麼還要分析?就是根據過往的行情,積累的經驗,根據當下的市場環境,估算一個大概的走向和位置。好比自駕旅遊,總得帶張地圖或者導航,判斷方向和每一站的位置。

不管是基本面分析,還是技術分析,方法運用純熟,都可以帶來可觀的收益。有朋友經常舉例,比如 @Nathan DUAN 所說:「我打個比方好了,技術分析適合短線,你做了10筆交易,準確率高,對了8個錯了2個。8個每個賺了1%,2個錯了虧了2%。最後還是凈賺4%。基本面分析都是中長線,你還是做了10筆交易,好幾個都進錯了,錯了6個對了4個,看著好慘。但是6個適當止損,每個虧20%。4個抓住了趨勢,每個賺了50%。最後凈賺80%。「

這裡要說明的一點,是很多朋友把技術分析理解成純短線交易了,這是很片面的。為什麼要這麼理解,因為指標對短線分析效果更明顯,但長線同樣明顯,把周期放大不就得了。再有,即便是短線交易,為什麼把每次利潤率設的比虧損要小呢?都認為10次里連續對9次,錯1次就歸零了,不止損,用什麼方法都得歸零啊,只能說,交易者的水平還不夠吧。

這大概是大部分交易者的經歷,短線做不好,就改長線了,慢慢就過渡到基本面分析了,因為基本面分析多數是長線持倉。還有朋友說的更極端,說翻數十倍的都是基本面分析,我只能說,你見的人還是太少……現在有很多大牛,在原始積累階段,都是靠技術,重倉短線做快速積累。資金量上來後,就改長線了,但也不是說一定轉為純基本面操作,比如做棉花的付海棠,用基本面判斷趨勢,但操作是純技術,趨勢單浮盈數千萬了,反而更願意做短線,日內做棉花,也是幾十萬的賺,這難道不是很愜意的事嗎。

對於其他牛人來說,有單策略市場容量的問題,也有一點,他們想用更多的時間做別的事,或者放鬆自己,過輕鬆的生活。

但有一點 @Nathan DUAN 說的對,兩派相互貶低,否定,確實是鬥嘴的氣話,其實誰也離不開誰。與其互掐,不如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看怎麼理解了,可以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也可以揚長避短,把自己的長處發揮到極致。

總之,在交易生涯沒有達到巔峰之前,還是悶頭幹活吧,畢竟無論用哪種方法,目的都是為了盈利。


我靠的是高強度的閱讀和分析,較早的發現市場里的強邏輯,指標只看量能。只要思路和邏輯是正確和有一定持續性的,一定會在短時間內影響到市場上沒有想到這個邏輯的人,從而形成趨勢。我幾乎有時間就看市場的各類信息,尤其是容易傳播起來的信息,體驗市場情緒。

舉個當前例子,昨天人民幣貶了,思路就是匯率下來了一定帶動股市的下來。早上十點左右開的期指空單,十一點的波動實際是很嚇人的,但我堅信匯率如此,漲不起來,將止損定到200點,加上白天看到匯率又跌。國企改革的重工船舶也開始跳水。但是也看到國家在期指上和大盤指數的逆向操作非常強硬,如果沒有期指幾個關鍵的崩盤點位的強行接單,白天的跌幅起碼三個點,因為期指的硬接單,指數維持跌一個點。

晚上夜盤進一步擴大跌幅到1.4%,六點看到國家明天要匯市喊話維穩,吃了2.5個點,落袋為安。休息休息,波動完全不連續做起來累。看匯率這個大利空和有型之手的博弈後,再找邏輯和市場情緒再戰。

個股很少做了,吃老本,都是有人要給的熟悉的老股票,新股研究的少,9日給了美爾雅,期貨加紡織,這個是期貨原因,但跟紡織又攻了一下。10日給了海欣股份,毛絨玩具加奧運。都是要有較強的短期思路支撐才好。這兩個別跟,都早就過了開倉點,就是舉例子。請簡訊不要問我要股票和問個股。我不做薦股的,就是談思路。謝謝信任,都是那個時候過來的。

最後,借題主的地盤說,最近關注我的人多了起來,我做超短的,就看到兩三天的博弈,而且我相信真正適合中國的,就是超短。所以請沒時間看市場的千萬別跟我的思路走,對中長線資金,我這接近噪音指標。


我認可技術分析,但我並不認為在a股市場,通過技術分析賺錢是效率最高的方式。

傳統技術分析方法發揮最大效率需要一個體制完善,交易局限性低,而且不易操縱的市場。

而a股市場雖然已經發展了20多年但仍然很不完善,局限性很多而且操縱股價的事情時有發生。

具體例子很多,舉幾個有代表性的:

1.股票的t+1與股指期貨的t+0的不對稱。

2.漲跌停板限制。

3.做多成本與做空成本的不對等。

4.大資金的易操縱性,比如最近國家隊強力護盤使技術指標全部失效。

還有很多例子,在此不一一列舉,這些體制上的不完善性和局限性都會使技術指標失真導致技術分析的低效率。

每個市場自身特性都決定了有一種賺錢效率最高的方式,但在a股市場,這種方法絕對不是技術分析。我個人認為是對題材的深度理解,熱錢流向的分析及市場心理的分析,這些才是做好a股的關鍵!


純基本面分析見識過一位,自己說收益很好。

不看K線圖,只關注價格和基本面的數據走勢圖。

其實我懷疑當著我們面不看,其實回家還是看的。

不過這次也差點死在瑞郎上。


技術是量化的感覺,感覺是混沌的技術。


1,如果我們想要了解別人是怎麼交易的,我們一定先要了解這個市場,華爾街的分析師有一個形象的比喻,市場就像是一根拴著一群豬的旗杆,在這些豬的跑動下,旗杆會左右搖擺,但交易的人並不知道這些豬在吃飯,睡覺還是在交配,只通過對旗杆擺動規律的研究,知道旗杆下一步會往哪個方向移動,然而問題在於,圖表分析師本身也是一頭拴在旗杆上的豬,他在研究旗杆會怎麼擺動的同時,也在影響著旗杆的擺動, 在這樣的情況下,任何一頭豬一點點的動靜,都會影響其他豬的反應,然而互相影響,就像蝴蝶的振動能引起颱風一樣,微小的變化都會影響到旗杆的擺動方向,從而使這種預測工作變得非常困難。

2,這個市場是有很多人懷疑技術分析,因為技術分析給我們提供一個大概率的同時,它也有一個缺陷,就是不能夠給我們提供必然性, 大部分的技術分析者不願意承認這種缺陷,他們希望追求完美的交易,比如有時候當他們以技術分析的方式出場的時候,行情又繼續向上波動了20%的空間,他們就會做調整指標的靈敏度,有的人在多次失敗之後放棄原來的技術,而去尋找更加完美的技術分析,最終會一敗塗地。目前還沒有看到完全脫離技術分析的交易者,就算是大戶交易者在使用的基本面分析同時,也會使用技術分析法, 因為他們資金龐大,建立頭寸和離場時間較長,光靠基本面分析建立頭寸和離場是較為困難的。

3,我經常和朋友討論行情,但是每一次我們的觀點都不一樣,我看漲的時候他就看跌,我看跌的時候他就看漲,剛開始我不明白,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後來才明白,我是一個短線交易者,它是一個長線交易者,我在乎的是日內的波動,他在乎的是明天或者是下周的波動。建議題主不要去鑽牛角尖,我們做交易應該找一些風格類型相同的交易者討論行情,這樣我們的觀點就大概一致了。

期貨日內交易方法? - 君未入眠的回答 - 知乎

期貨炒單方法? - 君未入眠的回答 - 知乎


基本面 不用槓桿

和做股票一樣。


大多數不認可技術分析的人並不是完全的否定技術分析,可能只是對一些他們認為沒有依據的看起來玄虛的技術方法反感而已,基本的技術分析肯定是有其價值的,認不認可不在於方法本身,而在於方法背後的邏輯是否make sense,就比如SMA是對歷史數據的統計性描述,至少從統計意義上說明了一個pair在什麼範圍內是正常的;再比如支撐阻力,有可能是大機構的進場點,所以他們會護盤。所以不認可技術分析的人只是不認可技術分析中某些他們覺得解釋不通的方法,這也不代表他們完全不採用技術分析,他們只採用他們覺得make sense 的方法而已~


如果完全不認可技術分析,那麼也有可能在股市獲利,大概主要的途徑有以下:

1)以實業投資的心態進入,主要關心的是股票所對應的上市公司的市值、PE、PB等財務數據。當發現企業的市值或核心財務指標嚴重被低估時買入持有,在以上指標高估時賣出。

2)以趨勢投資的心態進入,主要觀察對整體市場或個股形成持續性利好時介入,在市場或個股呈現嚴重超買時賣出。主要關心的是貨幣資金流向、投資者進入量、股市政策紅利、一些市場情緒指標等等。


我覺得技術面的優勢在於信息的種類少,人的大腦更容易接受些,市場對我來說初期就是個信息的混沌宇宙,我選了技術分析,開始能從裡面按照模式去提取些想要的信息,得出一些自己的結論,從多到少為了設立自己的規則對抗混沌,等到能夠掌控當前時,再適當的從少到多,基本面在我選擇項里很後面很後面


技術分析是尋找大勝率,基本面分析是尋找大行情。這就是根本的區別。

恰恰和有些答案說的相反,股票才適合技術分析,期貨更適合基本面。

知道的期貨大神基本都是現貨商出來的,對標的的理解極深,但確實回撤很高,甚至常常爆倉,或者說人家根本沒有回撤這個概念,錯了就爆倉,對了往往資金翻數十倍,最終仍然是盈利的。

我自己偏技術面,因為基本面不是資深的現貨商誰玩的轉啊,技術面才需要去考慮止損,尋找優勢,大量重複。 基本面發現有大行情的可能,直接就是上,錯了就爆倉,對了可不是翻幾倍那麼簡單,技術面完全沒辦法分析未來行情大小,在大行情上唯一能做的不過就是跟隨,或者說就是賭。但技術面能賺錢的,說真的也都不是賭行情的,往往都是通過量價發現短周期市場異常然後利用。

另外技術面和基本面也別想著結合了,兩者的入場點根本就不是一個東西,不在一個緯度,談不上結合。 至於股票為什麼適合技術分析,因為股票整體的大行情根本分析不出來。

正經的基本面分析真的未必看價格,或者說看了也未必在乎。

(所有的期貨指的是商品期貨)


只能說,不必過度沉迷技術分析,做交易資金管理與自律能做好的話,市面上多數簡單指標都可以盈利。


趨勢跟蹤不知算不算技術分析。

有一種是靠大量統計數據的,例如幾月幾號星期幾的上漲概率大一些,節日上漲的概率,漲停板敢死隊等等。

純靠基本面,去實地考察,尋找價值,個人投資者恐怕玩不過有內幕有關係的專業機構。還不如直接買基金。


按說這題不該我來回答,因為我就是個純粹的技術分析派。不過這個技術分析派,也不是一天時間就變得這麼純粹的,期間也曾經徹底否定過技術分析,那個階段的做法就很切這個題了,可以拿來跟大家分享下,逗逗樂。

話說新手的我一開始交易,就是從技術分析開始學習,因為啥都不懂,沒有判斷能力,於是盲從盲信,所謂第一階段的「看山是山」,不贅言。

慢慢的交易做得多了,有了自己的思考,之前交易中積攢的迷惑與矛盾之處開始發酵,加上對於資金管理以及止損止盈的接觸了解,認真檢視自己的交易系統與成績後,開始對技術分析產生了懷疑,由懷疑開始進行痛苦漫長的思考與研究,最後徹底否定技術分析,這就是第二階段的「看山不是山」。

在這個階段,我成了一個技術虛無論者,認為交易成功的秘訣,在於資金管理,以及入場後對單子的處理(即加倉減倉止盈止損),出場遠遠重於入場,所謂「會入場的是徒弟,會出場的才是師傅」。這個階段的我認為:既然入場點不重要,那技術分析也好,基本分析也好,什麼都好,只要是孜孜於尋找入場點的,都沒有多大價值,交易者將精力投諸其上是瞎耽誤功夫。

我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說一個當時我採用的交易系統吧:如果想交易的品種正好空倉,我就擲骰子入場,擲出來點數1、2、3做空,點數4、5、6做多;止損方面,以入場K線的最低/最高價做為止損點,被吃掉我就出來;止盈方面,以13單位均線為止盈信號,不觸線就一直拿著;當止損/止盈發生離場後,我又接著擲骰子,周而復始。

看著很兒戲吧?但這絕對是一個「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的交易系統,貼下我當時用這個系統做黃金的一個賬戶資金曲線圖:

10萬本金,最高曾做到33萬。看著似乎的確證明技術無用,光靠資金管理與止損止盈的合理設置,就能實現多少人夢寐以求的長期盈利。

然而真相卻並非如此。

為什麼?如果你也經歷過同樣的交易階段就會明白,再次不贅言。正是因為經歷了這個技術虛無,「看山不是山」的階段,我最終才又再回歸技術分析,再次的「看山是山」,但此山,已非當時初入行時看到的彼山了:)


系統和概率分布

系統:初始建單數、止損範圍、盈利止損設置、初始建倉單盈利止損到位後加倉(後市大概率持續行情且有合適位置)然後不斷延續。建公路讓它在規則內運行,只是盈利止損位會根據後市概率分布有高中低三種設法加單也會衡量。

不會因哪次有把握而更改,操作不是一兩次的事把握這東西放在一百兩百一千兩千一萬兩萬次里有意思么。概率化會失去一些暴富的機會但也平滑了風險。對行情有信心有把握這種事可能在投資中發生么,把握就是大概率,大概率就是必然?那是還沒傷夠痛得不夠深不明白什麼叫概率不夠對市場敬畏!個人來說從系統上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保持虧損盈利的穩定就是系統功能我不需要哪次哪天哪周哪月哪年暴富我要我以後生活平平穩穩向這方向調整就是系統的靈魂。

----------------------------------------

概率分布:技術這東西哪怕很有經驗的人也時常失效並懷疑,就在於沒有正確利用自己的經驗也過於信任。操作應該是基於大概率事件也只能是大概率事件後續結果必然多變和多樣的小概率只是小也會發生甚至在投資中是必然發生行情才不可捉摸,你一旦認定那就已經錯了最終市場一定會打臉甚至讓你有所懷疑而造成混亂操作。「有把握」進去時就當已經輸了,這才是對概率的理解。

概率分布是一種思維沒定式:

起床從周、日、4H、2H、1H、30M、15M K線上各確認兩個方向的概率,綜合起碼就有這品種當天兩個方向大概的概率,風險大的方向一天都不要做,這麼多品種總有一個有合適位置的,甚至有些品種定位是向下早上微漲了也有明顯反轉跡象利潤會更豐厚,調整過的操作過程中可以相對順利的加單沒那麼多調整。

支撐壓力位,這種位一般都會有信號,信號這東西有真有假,但大多數行情啟動或反轉都會帶有這種信號。區分哪種是大概率正確的就看個人功力了,起碼在這種信號上開單止損範圍可以設得比較小比支壓位稍高就可以。這種信號正確概率和所處的位置和震蕩次數有關。

限定一天做單的次數,如果限定一天只能操作三次正確率一定比有把握了就開單高,因為會更謹慎,這也是概率思維只要你能提高概率!具體次數就各人不定。正確率提高,虧損的次數少了盈利的次數多了自然增加盈利的機率。做十單盈利六單也比不上做三單盈利兩單,說是容易做到難這才是道之所在只存一心貴在信念的堅持堅定。投資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哪來的確定。

不多舉了,多了也看不下。概率是一種思維,用概率看待操作中的問題就可以,然後堅持下去。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可能多次頂位重複建倉才能真正站在頂位,重複加倉也類似。這種方法要是做得不好基本是止損設得不好、進出位選不好、次數頻繁有關,這是學藝不精。找一套固定的進出方法,限定操作次數會好很多。

技術不是短線但確實容易形成短線習慣。對於個人,技術是一種總結不代表確定只代表概率,是個人衡量概率的指標。說到底還是個用技術的人 .....


技術分析只能幫投資者剔除不能賺錢的策略,卻不能幫投資者找到能賺錢的策略。如果投資者有一個邏輯很清晰的策略,可以用技術分析來證偽一下。可惜現在市面上能做回測的軟體和網站都無法有效地進行技術分析。


小虧大賺。本人曾經連續小虧20筆,一筆盈利就把虧的補回來,還有盈餘。


我自己是純粹的技術分析,但我在一個農產品期貨做得最好團隊之一工作過一段時間,這個團隊領導在農產品期貨領域算是大神級人物,我們團隊就專門做基本面分析。

可以說說我們公司,我們公司大部分盈利是靠期貨現貨套利,和其它各種套利。見過我們公司以前做過最複雜的貿易是,利用中國期貨,美國現貨,美國期貨,美國期權這四個一起做的。基本面的數據統計也是非常全面的,是個人根本無法超越的。但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一樣都是概率的,因為不管你掌握多全面的信息,結果和你分析的可能是完全相反。我以前這個公司就是如此,因為他們一做賭單邊就容易賠錢,可是他們總是那麼對自己有自信,總做總錯。這就是為什麼世界四大糧商掌握世界最全的基本面數據,卻依然在做套保而不是全部做單邊,因為基本面不見得比技術分析算出的概率高。


推薦閱讀:

交易中當你擁有一定盈利頭寸時,面對即將出現的消息面數據是如何操作的?
20150810行情怎麼分析,有什麼特點?
為了提高正確率,macd應該結合什麼指標來分析?
文章說均線分析(支撐壓力)在美國等成熟市場已失效,如屬實那背離(如MACD、RSI)對美股還有用么?
除了MACD指標,還有哪些重要的指標可以判斷股票的走勢?

TAG:股票 | 期貨 | 金融 | 證券投資 | 技術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