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意林,格言;看天下,三聯,環球。請問那一類雜誌更適合文化產業的發展?
最近一直跟同桌爭論,他說新聞只是即時性的,而意林里的文章是可以流傳千古的;我卻以內部廣告【賓士寶馬與綠瘦名師】通過廣告費就能看出孰優孰獵劣,而且我認為成功學是思想上的傳銷,看看熱鬧就好,不能深信,大家怎麼看?
個人喜歡三聯吧…大神說矮子裡面拔將軍也不至於,不是每個人都翻著《The New Yorker》、《Times》和彭博商周,各取所需不是嗎?
「意林里的文章是可以流傳千古的」。。。上下三百年也只有鳳姐的知音故事會可堪一拼了吧。。。。
題主問的是「哪個更適合文化產業發展」,但是根據問題描述,我覺得樓主更傾向於了解「孰優孰劣」。
好吧,回答問題之前,我們先聊聊這幾本雜誌。
如果給雜誌建立一個人格化的形象,那麼:
《三聯》就像是在大城市依然可以安心穿青布棉袍行走在大街上的人。精神富足,不入俗流,有書卷(呆)氣。《Vista看天下》就像是妝容精緻,身材曼妙,穿職業裝的職場俏佳人,夜幕下也能浪的起來,是個活色生香的姑娘,哦,不,熟女。不如年輕時的擁躉多,所以妹子們也不排斥和她玩,依然還有幾分姿色,所以漢子們也對她饒有興趣,符合主流人群的審美。《環球》就好比是,一位不苟言笑,帶金絲邊眼鏡,夏天穿襯衫,秋天穿夾克,冬天毛衫配襯衫,總之一年四季都不會見到他穿圓領T恤。就是這麼一個有點男權的形象。《格言》大概是一個相信「野百合也有春天」,以簡愛為人生偶像,穿著花布裙子的三線城市女中學生,心地純良,對美好充滿渴望。《意林》《讀者》呃,大概是囿於廚房經歷世事,懂一點人生,但是視野僅限於身邊你我他,這樣一位婦人。好啦,我知道的基本情況寫完啦,
好啦,現在回答「適合文化產業發展」這個問題,我們把文化產業的發展量化為同時滿足經濟效益和文化效益,
1.從文化屬性來看:
《三聯》>《看天下》《環球》>《格言》《意林》《讀者》2.從經濟屬性來看,指標包括:發行量,廣告收入,其他收入等。①發行量,國內沒有權威統計,媒體自爆的發行量有時可以多個零,所以這裡羅列的是我的主管感受,歡迎業內人士來補充指正:《看天下》>《三聯》《環球》,《讀者》>《意林》《格言》《看天下》鼎盛時期單期發行量據說有20w冊,在大陸,一本書的發行量如果有5000冊就算達標,如果有5w冊就算暢銷書,單期20W...很可觀...《讀者》一直很暢銷,和它一樣暢銷的還有《知音》《故事會》,具體數量不詳。②廣告收入。媒體盈利分為:內生型、外生型、內外生混合型。內生型是指全部依靠內容盈利,不依賴廣告,比如說之前《經濟學人》在pad上付費閱讀,不插入廣告;外生型是指依賴廣告,沒廣告就XX...;上述雜誌都屬於混合型,賓士寶馬與綠瘦名師、卡西歐詞典,能說明他們的讀者受眾、廣告受眾不同,具體的廣告收入在這裡不好分析。(歡迎業內人士來揭秘)③其他收入。比如售賣服務,給某個賽事或者活動做專刊,商業性質的專訪...這裡沒有數據,歡迎補充~
這裡有一個公開數據,是讀者傳媒2014年5月的招股書,讀者傳媒IPO:招股書中數據舊模式遭質疑部分摘錄如下,可以作為一個參考:公司2013年的主營業務收入為6.77億元,其中教材教輔類貢獻最大,佔比38.31%。而公司的核心產品《讀者》系列期刊收入為2.08億元,其中《讀者》雜誌佔到了期刊收入的近九成。
近3年,讀者出版傳媒期刊業務的營業收入佔比分別為39.8%、35.79%和30.72%,教材教輔業務的營收比例為42.43%、40.48%和38.31%。可見,教材教輔業務才是讀者傳媒的「支柱」業務。
所以綜合文化屬性和經濟屬性,題主可以自己權重一下,就知道哪個更適合文化產業發展啦~
吶,答主自知數據不詳,方法不是很科學,但是希望能提供一個判斷的視角,來這個問題討論的都是愛雜誌的朋友們,歡迎來交流O(∩_∩)O~~
下文是我的話癆部分,寫完發現基本跑題,所里放在最後留給感興趣的babe
···················································································································《讀者》《意林》
這兩本雜誌是我小學時(1999~2005)母親大人的讀物,晚上散步路過報刊亭一定會買,我偶爾也看看。印象中同時期比較火的雜誌還有《特別關注》《雜文》(或者叫《雜文選刊》之類的)。這兩本,呃,都有一種煙火人間的感覺,文章里的人和故事似乎就在我們身邊,發生在她或他的身上,很容易和讀者產生共鳴。直到我上五年級的時候,生了一場病,打針過敏,臉上起了密密麻麻的小紅疹,而那期的《讀者》封面圖,那穿著白裙子戴著天使翅膀的金髮姑娘臉上也有一些小紅疹,那封面刺痛了母親大人,之後她就很少再看《讀者》了。不過記得在初中之後,讀者有了海外版,原創版,比最初版本品味要上升一下,可以感覺到雜誌在陪伴讀者成長。對啦,前兩天,考研自習室流傳一本2001年的《讀者》,一篇文章寫道「蘋果公司已經發明了一種可以用手機支付的軟體...也許在若干年後人們不用現金,直接用手機就可以支付,,,"(不是原文複述,大意如此,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好好笑^_^)來,再聊聊《格言》《環球》《看天下》
這三本都是高中時讀的(跨度...)高一時郵局訂購了《格言》《環球》,定了一年。那時候每周末的語文作業,必有一項,抄一篇美文,我經常抄《格言》的封面文章(就是封面上推薦的第一批,那個欄目貌似叫「俗語新說」)。現在完全會想不起來那本雜誌特別令我印象深刻的文章或者報道,只是當時覺得版面和紙張好好啊,彩色的,而且不是銅版紙,不反光。內容和《讀者》《意林》有些相似,小故事,輕閱讀,沒有特別長的文章,有點身心靈類的意味...是的,就在訂購《格言》的同時,我還訂購了《環球》(!)說實話,訂《環球》就是為了裝X的,根本看不懂裡邊寫了什麼,就像小學時坐在電視機旁看對於伊拉克戰爭的報道,初中逼自己看球賽,都看不懂,但是覺得身邊長輩都知道得事情自己不能一無所知...嗯,現在回想起來當時就是出於這個原因訂購的...(naive)直到有一天,這兩本我都不看了,因為在書店發現了《Vista看天下》!!!
那是一個周六的中午,下午連著兩節歷史課,我知道自己一定會睡過去,為以防萬一在書店買了一本雜誌,那一期的封面報道是《十大不為人知的隱秘行業》(這一期是當年賣的最火的一期,有一次偶遇一個《看天下》的編輯,她告訴我的),我就是從那期開始愛上《看天下》的。看天下的封面故事一直很給力,能切中熱點,把選題做的好看可讀還有料,但是又能迴避敏感內容,永遠不踩紅線,比如說有一年315,大家都很關注食品安全的負面新聞,那期的封面故事是《京城不為人知的十大食堂》(具體名字記不清了,寫了北京城裡特別出色的幾大食堂,其中有google的,還有體育總局之類...)像這樣即關注了新聞熱點,有能做的好看有料的選題還有很多,不舉例了。習大大至少上過兩次封面,在上台之前有一個很soft的報道,把他塑造成孝順兒子體貼丈夫慈愛父親,各種perfect,上台後有一個他的封面,和中日有關。所以你看,《看天下》的新聞屬性還是很強的,撲熱點很准,而且角度又很新鮮,真的就如它的slogan:做國內最好看的新聞雜誌。在我目力範圍內,《看天下》應該是國內最早向輕新聞轉型過渡的,沒有負面的打黑接惡的新聞(這種新聞在90年代很火,一有報道就轉的鋪天蓋地),所以他對讀者需求的轉變把握精準,「大家日常生活中的壓力都很大了,沒人想看負面新聞,喜歡輕鬆的。」嗯,所以算是找到了當時的空白市場,很成功。不過現在,我已經粉轉《lens》了,《看天下》不是我的菜了,封面故事一直戳不中我的G點,所以不買了,頂多在ipad上下載過刊看看。順便吐槽下看天下的微博,經常推那個莫名其妙的gogo唐,打廣告不明示,有違新聞倫理(雖然廣大媒體都這麼操作,但是這是我曾經的最愛呀,還是很難接受她從我心中神壇走下這一事實...),《看天下》其他的產品,比如《鋒匯》(是這麼寫的吧...),感覺他的受眾很低齡,比如高中生,大學生什麼的...《三聯》一直不愛看啊,感覺有點「掉書袋」...不過身邊很多四十歲上下的人還是喜歡的,一個叔叔跟我說,看一本《三聯》就能掌握近期所有談資。不過,你看主編的微博就知道這本雜誌的風格了,主編經常發交響樂啊二十四節氣啊什麼的(我在一年多以前就取關了,所以我說的是一兩年以前的情況),二十四節氣貌似是出了獨立app,身邊的讀書人還是很喜歡的。這些雜誌涉及領域很大,每一份我都是至少5年的閱讀者了,在這裡選取目標讀者相近的看天下和三聯,睡前小談幾句他們的宏觀風格。環球為啥不一起說呢,它的濃重體制背景、意識形態包袱和生長道路已經將自己錯開。
這兩份刊物中,我更看好活力滿滿看天下。從VISTA看天下創刊就關注它了,一直到現在,難得的是,它的質量一直沒有出現下滑的趨勢(這在刊物界就是寶貴的進步),其勝於抓緊時代和時尚,但又不像三聯一般過於嵌入時代,三聯更有深度的同時也有遲緩阻力。
看天下和三聯目標讀者都是受過教育的城市精英,看天下顯然更適應碎片化閱讀的時代,同時其時政團隊是我見過最優秀的,能把相當複雜晦澀的中國政治講得淺顯易懂,且意識形態味道做到了很淡,除了個別宣傳部要求必上的文章外。看天下後半部分的情感和娛樂板塊做得不錯,把偏男性的時政財經綜合雜誌做到了極為罕見的中性,即使是男人也有柔軟面和八卦面嘛,值得表揚,可惜13年後開始傾向性逐漸嚴重,傳來了天涯的腥味。另外,官方微博的高質量大大提升了看天下的知名度。可以看得出,看天下的目標讀者比三聯年輕五歲,更大地囊括精英學生階層,而看天下編輯團隊平均年齡估計也至少要年輕三聯5歲,人才領域和梯度也更多姿多彩和接地氣;三聯牌子老風格積澱深,感覺純文科生的比例更大,穩穩噹噹,少帶有年輕精英的直白銳利,體制的餘味難以抹去,也更難有彈性、突破和閃光。
當然,吐槽可更好寫一些,這以上刊物中,感覺讀者將是第一個被時代淘汰的,縱然它走過了那麼多年的風雨。網路時代改革了紙質媒體,且在2010年後可謂隨著智能手機無孔不入了,可現在打開讀者,仿若是回到了十年之前,說教逐漸蒼白,雞湯奈何千滾,其編輯團隊平均年齡肯定超過35了,偶爾進來的年輕人估計都是從二本高校隨便找的。曾經的路子走得太順,失去了生於憂患般的進步動力,內容也基本和當代脫節至少五年,這太危險了,當然,比讀者更不堪的高發行量刊物當屬大齡鳳凰男最愛——特別關注了,這裡都懶得吐槽了,幸虧題主沒把它放上來。如果從「更適合」這一點出發,無疑上述雜誌並存更適合文化行業的發展。你有你的逼格,我有我的情操,互不干涉。對於讀者而言,層次不一,各取所需。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哈爾濱的計程車行業?
※怎麼評價「 三年苦尋無果 馬航MH370搜索工作將停止 」?
※如何評價已從蘋果日報離職的黎智英在港台新聞界的地位?與蔡衍明、劉長樂相比如何?
※如何能提高今日頭條的頭條號申請成功的概率?
※在大陸有什麼好的方法可以訂閱每期的The Econom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