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直覺的還是反思的?
請專業人士和非專業人士共同發表意見。
感謝@珀色雲朵 的指正,我想表達的大概就是:我們發現美、感受美、認識美是一定需要有後天經驗的大量累積還是天生就能如此。--------------------------------------------------------------------------------------------------------珀色雲朵:美是客觀存在還是主觀認識?題主的問題是這個意思嗎?或者說對美的認知是不是學習而來?--------------------------------------------------------------------------------------------------------
請大家討論美感自身,而不要過多討論使人產生美感的對象。
我覺得美麗的事物肯定是客觀存在的,而且我們也天生就對美麗的事物有欣賞能力。
比如你如果去南極看過極光,或者在游輪上看見過星空和銀河的話,你會知道這場景是你一輩子都沒見過的,但是你還是會激動不已,全身起雞皮疙瘩,可見我們對美的反應是有先天的,直覺的,潛意識的,自動的方面。遠古時代的人們不懂得藝術賞析,但還是對大自然的很多現象有強烈的情緒反應,以至於發展出很多宗教形式的崇拜,我覺得這都是人們天生審美能力的體現。
但另一方面,我們對美的理解和欣賞能力是可以被後天訓練和積累所提升的,比如對繪畫和古典樂的鑒賞能力,看得多聽得多了,對其背景了解得多了,自然就會更加感悟於所接觸到的美。
所以說,和任何nature vs. nurture的問題一樣,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是:a bit of both,兩者都有。
p.s.這是個很棒的問題我很喜歡!我覺得很多美是直覺的,但這種直覺是經歷過很多醜在此基礎上的反思吧!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也
沒有想到會有很多答案將審美活動與孔雀開屏、雌雄蛤蟆聯繫起來。孔雀開屏、雌雄蛤蟆完全是源於生物本能,將審美活動等同於生物本能,就如同將吟詩賞畫等同於拉屎撒尿。
我不反對進化論,但我反感把進化論當成一個筐,什麼都要往裡裝。似乎人類的一切實踐活動都是源於生物本能,都是生物進化的結果,因為「不這麼做,就被淘汰了」。
題主的問題是「美是什麼?」和「審美是本能反應還是認知結果?」。所謂「進化論美學」,是心理學教授丹尼斯·達頓近年提出的關於美的起源和演變的理論,他在《The Art Instinct》著作中提及,人性本身即潛藏著找尋美感的慾望。關於美的起源,解釋有很多,這不是本題的關鍵所在。而且打著「進化論美學」的招牌,恐怕自己也沒有搞清楚。
貼出視頻資料供學習參考:Denis Dutton:漫話美學進化論
美的問題是複雜的,先哲都曾感慨「美是難的」。但討論美的問題,就不得不尋本溯源,從美的本質入手。
一、什麼是美?——關於美的本質
柏拉圖在《大希庇阿斯篇》中寫道:「我問的是美本身,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個東西上面,就使那件東西成其為美,不管它是一塊石頭,一根木頭,一個人,一個神,一個動作,還是一門學問」。天才的柏拉圖在追問美的本質的同時,也明確地提出了衡定的標準——「加到任何一個東西上面,就使那件東西成其為美」。這個標準說明美不是具體的,而是一種抽象的具有普遍適用性的「力量」,這是有助於我們探求美的本質的。
(一)美是一種精神價值
審美是以認識為基礎的,但又是超越認識範疇的。如朱光潛先生舉過的例子,「花是紅的」和「花是美的」是兩種不同性質的判斷。「花紅」是一種認識判斷,花的「紅」不取決於人而存在,在人類社會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了;而「花美」則是基於認識之上的一種價值判斷,花的美不能離開人而存在,離開人花就無所謂美醜了。所以,美是一種價值。這種價值並非功利性的實用價值,而是一種超功利的精神價值。
(二)美具有「合目的性」
朱光潛先生指出的「在起源階段,美與用總是統一的」,換言之,在起源階段,審美價值與實用價值是交融一體的。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的審美意識逐漸清晰而獨立,審美價值與實用價值也逐漸相脫離。康德提出的「審美(趣味)判斷的超功利性」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但在主觀超功利性或說無目的性之外,尚有一前提,即客觀的「合目的性」。也就是說,審美主體固然不能從功利角度出發作出審美判斷,但審美客體本身必須在客觀上符合人的各種需求,至少不能影響或危及人的健康和生命,否則審美判斷是不可進行或不能成立的。所以,審美價值雖然與實用價值相脫離,但美本身仍是一種「合目的性」的價值。
(三)美具有「合規律性」
審美主體做出審美判斷,自然不能從功利角度出發,但客觀的合目的性也不是審美判斷的直接依據。我認為,審美主體做出審美判斷的直接依據是審美客體自身所具備的審美屬性。這種屬性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內容上,二是形式上。無論是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都要符合一定的審美標準,如在形式上要講求整齊與節奏、對稱與均衡、比例與勻稱、多樣與統一等等。不論是內容上的標準,還是形式上的標準,都是人類審美經驗的發現和總結,是有其內在規律的。因此,對具體的「美」的判斷標準在本質上又確立了審美判斷的「合規律性」。
(四)美是一種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相統一的精神價值
綜上所述,美是一種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相統一的精神價值。作為一種精神價值,美當然是一種虛體,但美是寓於實體的嗎?我認為,美雖然是通過一定的感性形式來呈現的,但並不是寓於實體之中的。如音樂美、心靈美、情感美、關係美等等,美的對象本身就不是實體,又怎麼說美是寓於實體之中呢?儘管其載體仍是具體的表現形態,但作為一種精神價值,美只能作用於外物,而不可能存在於外物。因此我認為,美普遍的寓於人類精神文化之中,依據有三:其一,美是人類社會才有的,美是人類文明催生的,所以美必然帶有鮮明的人類文化的烙印,是人類精神文化的折射;其二,美是隨著人類審美意識的產生而產生的,它並非人的主觀創造,但作為一種精神價值,它明顯是寓於人的意識之中的;其三,從審美客體的本質上看:在內容上必然是人類精神文化的反映,而形式上的合規律性,則是人類審美經驗的發現和總結,表現出一定的科學性,也屬於人類科學文化的一部分。即使是對於自然美的關照,從「致用」、「比德」到「暢神」再到「人化自然」,也無不是體現出人類精神文化的灌注和附會。從本質上說,自然物之所以美,是由於主體在其中獲得了一種超自然理性的發現。而這種超自然理性的深層結構,來自人類的文化意識。因此缺乏這種文化意識的人,就不可能感受到自然物中這種內在和諧統一的理性結構,就不可能感知自然美,即使這種美就在他身邊。羅丹說過「生活中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這「眼睛」正是人類的文化之光。
二、什麼是審美?——關於審美的起源
首先需要闡明的是,審美是以認識為基礎的。在原始社會,未知的事物和現象,如狂風暴雨、雷電交加等對於人類來說,完全是一種具有威懾力量的恐怖對象。人們可能尊敬它或者畏懼它,甚至將其當作神來崇拜,但絕不可能對未知事物產生審美感應;即使是現代人,在遇到未知事物的情況下,也絕不會直接就產生審美感應。所以沒有認識為基礎,是談不上審美的。進一步說,審美意識的產生是以認識活動為基礎的。
誠然,勞動在人類進化和社會發展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說是基礎性作用,但我反對將藝術、科學、哲學、宗教等一切人類文明都直接歸功於勞動的泛「勞動生產說」。我認為,審美意識伴隨著藝術的產生均源於原始的巫術活動,其原因有二:第一巫術活動屬於原始人類解釋自然溝通自然的一種認識活動,儘管不甚科學,但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審美的認識基礎;第二是巫術活動具有一定的愉悅性和觀賞性因素,儘管最初的目的僅僅是敬神娛神,但這客觀上也提供了審美的心理條件。由此看來,人類最早的審美對象應該是藝術。而人類對自然美的真正關照,則應該是進入農耕文明之後了。這也說明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對自然社會的認識不斷深入,審美對象的範圍也會隨之不斷擴展。黑格爾美學排除了自然美,他認為藝術美高於自然美。從美的起源來看,他是有一定道理的。可以說,藝術美首先是一種創造,而自然美往往只是一種附會。許多藝術家認為心靈是美的源泉,也是有一定意義的,我們不能簡單地以「唯心」視之。
綜上,美在本質上是一種精神價值,因此美是人類的主觀造物。但是,這種精神價值是「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相統一」,因此審美有其客觀規律性。而這種客觀規律性又決定了,審美是以認識為基礎的,無知則無美。
以上解釋是基於美學理論進行的淺要探討,為了便於理解,我再以「風雨雷電」的例子解釋一下。原始人面對風雨雷電的自然現象,缺少科學認識,同時生存受到威脅,往往會產生害怕恐懼的心理反應,審美無從談起。只有在人類逐漸認識了這一現象,且生存需要得到保障的前提之下,才會開始觀察思考這一現象,並通過想像活動將其轉變為審美對象。對於個人也是如此,小孩子如果從來沒見過駿馬,看到馬的圖片首先產生的是認知反應,看到真實的馬甚至會感到害怕;而對於成年人,已經對馬有了一定的認識,就會從審美的角度來審視,他會覺得駿馬追星逐日、乘風御雨、奔騰不羈、馳騁天地,會騎馬、畫馬、讚頌馬。可見,只有在認識馬的基礎之上,並將人類的精神文化灌注於馬的身上,審美體驗才有可能發生。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也。美是轉化,是丑的極端
人對美的評判是來源於社會經驗的累積,評判過後才會意識到美,這一過程就是攝入→評判→歸類(定義),這不就是反射嗎?而直覺,其實我沒明白你原本想表達的意思,直覺也是社會經驗累積的產物,它其實是人沒有意識到反射的過程而定義的這種現象,它的本質還是反射。
作為一個美學專業畢業多年的研究生,認為此題目在問兩個問題:1、美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2、美感能力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對於第一個問題,我的建議是可以參閱上世紀80年代我國的美學大討論。我的回答是就哲學史的發展角度來說現在再討論此題目意義不大,因為當代哲學已由本題論轉向存在論,因此提問的方式也就改變了,不是問x是什麼,而是問x是如何存在的。對於第二個問題,我記得康德好像回答過,比較贊同康德的意見。
簡單地說美事私人化的感覺
美是基於認知的,這一點毫無疑問。如果我們把美歸納在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的範疇內話,人對於視覺和聽覺刺激的認知機制肯定如其他認知一樣,既有基因的也有經驗的,基於學習的。你可以否認一切知識,但不能否認基本的生理結構,以及這種結構對你認知的影響。
學習會增強這種認知機制的強度和深度。比如很多人在知乎上教你審美,你接受了,可能你可以看見的趣味就多了,或者少了。
這個問題不在進化心理學的範疇,有興趣的去看看進化心理學的基本假設。弗洛伊德同理。由於古老生物與現在的巨大差異,所以美是進化來的(反射)。又由於文明發展至今尚非久長,所以美也是後天培養的(自覺)。(個人以為題乾的直覺不如自覺)
個人看法,有誤莫怪。
我覺得是對比吧
題主的問題可以表述為人們的審美能力是先天的還是後天得來的。回答是,是先天和後天的綜合。決定先天部分的是人類這一族類的特質和原始生命體驗在族類中的蘊藏。這一部分由於民族不同等因素會有群體之間的差異。決定後天部分的是個體出生後的經驗,如家庭環境、成長經歷等等。因此,人的審美能力應該是在具有一定共性上發展出自己的獨特性的。
美,或許應該說審美,是個人經歷的外在表現
參考西方人眼中的東方美,東方美女完美的藝術永遠比不上鬼影來的迷人
你有沒有聽過一種對人長相的評價叫『耐看』。
記得當年上學時,老師總是說我們..... 世上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非專業不負責任)任何美都是通過觀察感受學習對比之類的過程,才定義出來的。
美是客觀的,審美是主觀的。比如范冰冰的很美是客觀的,但也有很多人認為她「一般般」。
推薦閱讀:
※「唯美」是一種初級的審美層次嗎?藝術上、美學上對「唯美」是怎樣一個認識過程?
※侘寂美學是什麼?
※人類的審美是否存在極限?
※為什麼日本文學中屢次出現死亡美學?
※人為什麼要學習美學,學習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