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科學上,為什麼女性壽命比男性長?

  1. 女性比男性平均壽命長,在現代社會是不是普遍現象?

  2. 在古代社會,是不是普遍現象?

  3. 在動物界,雌雄動物平均壽命是否有明顯差別?

相關問題:

幾乎所有國家的女性預期壽命都比男性要多出好幾年,這是由於世界範圍內對男性的性別歧視造成的嗎?


女性壽命比男性壽命長的原因:

1,基因因素

與性染色位的關係:男性23對染色體中,性染色體是XY,面女性為XX,有些遺傳病是通過性染色體傳給下代的,叫伴性遺傳,如血友病,致病基因在X染色體上,如果僅在一個 X染色體上,這就呈隱性,另一個X染色體的同位基因就可保護女性不患此病。此外,若干免疫調節基因也存在於X染色體上。那麼,女性就具備雙倍這類基因,一套受到損傷後,另一套可以補償。因而,女子免疫系統衰退較遲,死於癌症及傳染病的較男人少。據日本統計,女人患癌症的比男人低1.33倍,因而,女子平均壽命也長。

2,生理機能因素

與女子的生理狀態的關係:女性分娩和月經定期失血能作為一種生理刺激,使女子造血機能比男子旺盛,而且保持時間相當長,並且使女性比男性更及時的把身體內血液內的毒素等不需要的垃圾排出體外。

與女性體內雌激素的關係:雌激素具有保護血管壁的作用,防止其變硬、變脆,而男性機體對腎上腺素及其他縮血管活性物質反應較女性為強烈,因而男性發生心血管病機會多於女性。據日本統計,女性患心臟病的比男性低1.07倍,患腦溢血的比男人低1.04倍。

與男性的新陳代謝的關係:男性基礎代謝要比女性高5%-7%,即能量消耗要比女性高。所以男性的力量,體能比女性好。但是消耗的快,壽命也短。

3,社會觀念因素

男兒有家不願回的最大原因是社會要求男人頂天立地,為了成功,為了養家糊口,男性必須超負荷地工作和付出,而且無論在單位還是家裡,男人都被要求支撐門面,因此男人工作較女人更緊張,所要承受的壓力比女人還是更大,因此男人患心肌梗塞而入院治療的比例是女人的7-10倍。

最後,男性對自己健康和身體的態度影響了他們的壽命。美國的一個調查表明,82%的男性會定期為他們的愛車進行保養,但僅有50%的男性會定期做身體檢查。如此,便造成了男人小病不察覺,中病熬著干,大病突然死。如果男性能夠及時發現自己身體的異樣,及時診治,就可以大大降低患病率和病死率。

4,生活方式因素:

男人吸煙、飲酒的比女人多。相對於女性,男人不會太注重保養,經常煙酒應酬。加上男人所從事的工作危險性高,如高空、高溫作業,及冶金、電力等工種,工傷及意外事故較女性多。


應該跟性染色體同配異配沒太大關係,因為哺乳動物是雄性異配、雌性同配,而鳥類是雄性同配、雌性異配,但鳥類也同樣雌性比雄性長壽(雜交可育性方面,鳥類倒是正好跟哺乳動物相反)!例如我找到一份灰冠鶴的資料:雄性最長可以活到35歲,而且在這個年齡仍能生育;雌性最長壽命則可達48歲(估計值),但最老的生育年齡只有22歲,它們居然和人類一樣也有更年期?灰冠鶴不論雌雄最小的生育年齡都是5歲,以它們5歲相當於人類13歲為基準,22歲和48歲按比例換算成人類的年齡分別為57.2歲和124.8歲,好像真很巧是不是!

灰冠鶴的臉是上紅下白,白色為主,而黑冠鶴是上白下紅,紅色為主,很有意思吧!中國動物園中的冠鶴以灰冠鶴居多,黑冠鶴很少,而二者的雜種數量已經超過了純種的黑冠鶴!我感覺兩種冠鶴的差異小於綠孔雀和藍孔雀,而兩種孔雀的差異又小於紅腹錦雞和白腹錦雞,不過這三個屬都是只有兩個種,種間雜交還都可育,很自然地就聯繫到一起了,異配不育法則(霍爾登氏法則)看來在它們身上是用不到了!洋人真是地,為什麼總好兒用人名紀念呢,你說「霍爾登」誰知道是誰,但要說「異配不育」,什麼意思不就基本清晰了嘛,雖然也需要加以解釋才能完全知曉含義,但至少這個名稱還是很容易就記住了吧~~


女人壽命長,還有這個原因?

《自然-通訊》雜誌的這篇文章通過一系列實驗研究發現,病原體之所以認男不認女,跟男女之間體質的差異無關,而是它們提高自身存活概率的策略。

答案很簡單,因為女性不僅可以跟男性一樣,將病原體傳遞給其它人群,還可以通過生孩子把病原體傳播給子女,這對於病原體的存活是重要的優勢,把自己的基因進一步傳下去。

文章提到血癌是一種由病毒性感染引發的癌症,從感染到發病是有一定幾率的,而研究者發現,這個發病幾率在加勒比海的男性和女性身上沒有什麼差異,但是在日本,男性卻比女性更容易從病毒性感染髮展成癌症。為什麼會這樣呢?這項研究說,這正是因為與加勒比海地區的女性相比,日本女性生育率更高,通過母乳哺育嬰兒的比例更高,哺乳期也更長,所以更受病原體的青睞。

這是為什麼?

疾病的策略!

為了活下去,疾病不得不選擇女性、選擇變弱、選擇隱藏。

其實只需要從疾病自身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就變得容易理解。因為疾病的目的是讓自己得以生存延續,越快的讓病人死亡,自己的生命也會越快的結束。疾病為了生存,不得不做些改變。達爾文的進化論不僅僅是寫給人類看的,那是一切生物體都不得不遵循的守則。

比如曾今恐怖的黑死病。好好的人在街上著走著,倒地就死。如此烈性的癥狀變得越來越罕見了。前些年最厲害的非典,最近甚囂塵上的寨卡病毒,甚至是人們多年以來一直談艾色變的艾滋病,他們的發展過程都並不算快,感染後至少要幾天才會出現明顯的癥狀,病原體潛伏几周、幾年的也並不少見。甚至有的艾滋病攜帶者終生不會發病。

比如梅毒,言歸正傳,醫生們發現人類的梅毒似乎也慢慢的變弱了。我們知道,梅毒主要通過性途徑進行傳播。他的傳播能力在眾多的疾病中顯得很弱,因為性接觸可比空氣、飛沫這一類要低效許多。因此,梅毒不能過快的殺死宿主,不然自己也無法存活。於是梅毒表現出了非常緩慢的進展過程,不僅臨床上分為一期、二期、三期,很多人一生中也就局限在一期、二期,並不會快速進展。有了更長時間的患病時間,傳播的幾率就增大了。在幾十年里發生性行為或者血體液接觸的概率就大多了。艾滋病也是如此。雖然他很厲害,但是也因為他太厲害了,所以必須有非常長的潛伏期,不然就無法把自己延續下去。

如果這個問題你也想不通可以先看英國生物學家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個體可以看成是基因製造出來複制基因的工具,被基因利用之後可以拋棄。這很殘酷,但是疾病本身並不在意。人類知識進化的工具而已。

女性更長壽,這可能是一個待發掘的重要原因。很多事,我們站在人類的角度想的太多。但你可曾想過人類不是宇宙中心。站在其他的角度,很多事情就可以找到答案。

文章的原文鏈接: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159935/pdf/ncomms13849.pdf


跟汽車一樣,調校不同導致的壽命不同。

男女都是人類,都是由同樣的材質同樣的細胞同樣的組織構成的,男性的出力比女性高那麼多勢必會付出一定的代價。而這個代價就是壽命。

就像兩輛汽車,同樣的發動機同樣的變速箱同樣的底盤,然後因為ECU的設定不同普通版150馬力高功版200馬力,然後150馬力那輛就是日常駕駛而200馬力那輛天天激烈駕駛時不常還下賽道飆車,你們覺得哪輛更早報廢?


男人,即使被人一個酒瓶砸碎了腦袋都不能哭,否則就是軟弱,所有人都看不起你。

女人,因為一點小事而哭泣,不僅不會招來「看不起」這個東東,甚至會有大批人來安慰你,同情你。

男人,要想獲得資源,最直接、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用拳頭把你干趴下,直接來個三光。

而女人,只要會哭,就能輕易獲得男人在馬背上出生入死的部分資源。


別的原因不說了,我個人感覺跟生育有關。

已婚已育的男人或許最有發言權。10月懷胎,對於女人是痛苦的煎熬也是幸福的期盼,同時,在精神上是一種極大的鍛煉,在生理上是極大的改造,多數女人通過孕哺期的休息與營養,體質得到了很大改善,而最能細微體味這個改善的,是她老公,你懂得。


只有累死的牛,沒有耕壞的地。


答一個。

假如是資源的匱乏呢?

達爾文說了,物競天擇。

傳宗接代,雌性 承擔更多責任。

減少雄性數量,可以將多出的資源給下一代和承擔撫育下一代責任的母體。

多正常。

額外評價一下有些人認為社會資源對女性傾倒,有婦女節卻沒有男人節,不合理。

其實,缺乏啥,才重視啥。

婦女節是抗爭的一種勝利。

你可以不在公交車上自願讓座,但是你不能覺得讓座的人是傻瓜。

弱勢群體,你可能不懂。


哺乳動物的主要現象,基因問題。

以前看過這方面的文章,不過找不到了。他的總體解釋是雄性循環系統比雌性快,造成雄性個體體型,力量等方面優於雌性。不過也造成了壽命的縮短。而且也有研究是往閹割來延長壽命的方向進行研究的。。。。。


補充一點,大部分哺乳動物都是雄性個體的壽命比雌性個體略短。

以下是個人猜測原因:

1、雄性個體較大,對心臟等臟器的壓力大

2、雄性由於激素等原因更好鬥,容易參加危險活動,因此留下傷殘的可能性增大

3、女性的痛閾較低,因此遇到生理上的傷病更能及早發現和治療。文化因素加強了這點,男子傾向於忽視「小病小痛」,當然現在有望改善。

4、女性承擔更多哺育後代的工作,更容易結成小團隊互相傾訴,或許有利於排解壓力。也有研究表明女性紓解壓力的途徑更多。


1. 是。我見過的所有統計數據,女性平均壽命都比男性強

從生活壓力上來講,男性普遍比女性強;

從生活習慣良好上來講,女性普遍比男性好;

前段時間看了一個資料,說太監平均壽命比健全男性長,可能是雄性激素、睾丸素的原因,但不知真假。

2. 古代不清楚。但古代男性生活壓力比女性更大,應該也是普遍現象吧。畢竟解放前很多農村,跟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差不了太多,女性壽命也相對較長。

3. 動物界應該不好統計,因為很多都是非正常死亡的吧。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主要是染色體、激素、工作行業和生活習慣這四個方面。

1、染色體。女性表現出很強的適應能力,對環境微變,像污染啊輕微輻射啊,這些比男性強。這個在還不只是人,只是一條帶X染色體的精子或者是帶Y染色體的精子時就開始體現。有些生男生女的偏方上,說X染色體喜歡酸性Y染色體喜歡鹼性環境,實際上是X染色體不管是酸性環境還是鹼性環境,都比Y染色體扛得住,女體那裡……嗯……確實有點酸……。Y染色體當然也有優勢,上億大軍一起賽跑,第一關就是酸性環境,小Y們雖然死得多,但跑得快啊,反正最後只選第一名,最終的結果是小Y獲得第一名的概率略高,大概在105:100左右。天朝確實有過殺女嬰的情況,作為我這個年紀的農村出生的人,甚至親眼見過,但應該沒那麼嚴重。

還有很多種病症,都是男性的患病率比女性大,女性幾乎沒有嚴格意義上的遺傳病,我只記得有一種糖尿病是在線粒體上的,母親患病肯定會傳給女兒,當然也會傳給兒子。島國弄出一種雙雌小白鼠,不是克隆,就是兩隻雌性小白鼠用科學手段生的,壽命大約是普通小白鼠的1.6倍,體態比普通雌鼠還要嬌小「雌性化」。

2、激素。雄性激素就相當於一種輕微的興奮劑,它使男性更加強壯力氣更大,長得更高,可能也會影響性格,更加衝動易怒暴戾。當然,強大是要付出代價的,那些訓練過度的運動員,容易出現猝死狀況。興奮劑會增加爆發力,同時也會加重身體負荷。

3、行業。男性從事高危行業的比較多,容易發生意外,當然,這種工作意外和問題的壽命不是非常符合。

4、生活習慣。可能男性的生活習慣沒有女性健康,抽煙喝酒熬夜打遊戲食用太多肥肉這些,都是很影響健康的。


哇,那娘炮和女漢子呢


引自社會心理學第十一版第9章:偏見。p314,"與女性相比,男性自殺或被謀殺的概率是女性的3倍。幾乎所有戰場上的受害者都是男性,這使他們的平均壽命少了5年。大多數精神遲滯或自閉症患者都是男性,接受特殊教育項目的學生亦是如此。" 2015年世界衛生統計數據中國男性平均壽命74,女性77,全世界男性平均壽命68,女性73,中國男女壽命差不足5年,全世界男女壽命差正好5年,所以除掉以上非自然死亡因素後,男女壽命是否有差異,其實存疑。

ps:社會心理學中的數據引自2007的數據。


可以從進化策略的角度來考慮。

首先要注意,壽命長,必定是要付出其他方面的代價。因此需要考慮進化出更長的壽命是否合算。原始人類的種群中,雄性往往承擔打獵的任務,而雌性則主要負責採集。很明顯,雄性暴死的可能性要比雌性大得多。那麼,讓雄性壽命延長顯然不如讓雌性壽命延長合算。

換句話說,長壽基因難以對雄性進行選擇,因為雄性比雌性更難活到自然死亡。


一派胡言!我國男性平均壽命=∞


最近正好在讀靈長類行為生態學的書,書里有相關的問題。

複述一下裡面提到的從演化視角提出的猜想。

一定要注意,這只是猜想,邏輯上合理不代表符合現實。

我不確定現在關於這個猜想的實證有多少,畢竟我看的這本書是老版(2003年的)。也許這十幾年已經有了新的證據證明或反對這個猜想。如果有知道的人,歡迎指正。

此外影響壽命長短的因素很多,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類面對的環境和演化歷史中經歷的環境十分不同,這些因素在這個問題中起到多大的作用很難衡量。所以我寫的這些也請大家謹慎接受。

=========================正文分割線=========================

一句話概括:女性壽命長,可能與撫養後代有關。

為什麼會有絕經(停止生育)這種現象,一種觀點是:絕經是衰老的必然結果,但是絕經距離死亡的距離是受到自然選擇作用。也就是說在演化歷史中,停止生育後繼續生存的時間是基於最大化適合度被選擇的。也就是說如果雌性活的更久可以提高自己的基因傳遞到未來的可能性,那麼演化的結果會導致雌性活得更久。

表面上看來,雌性在絕經後不會產生後代,這段壽命不會通過產生更多後代提高她們的適合度。但是雌性哺乳動物中絕經後可以繼續存活多年的物種卻很多。尤其是人類女性,絕經後繼續生活的時間很長。

絕經後繼續生存,可能在兩方面提高雌性的適合度。

1.祖母協助自己的女兒撫養後代可以增加後代的數量和質量,提高基因傳遞下去的可能性。

2.撫養最後的後代。母親絕經前最後產生的後代仍需被撫養至獨立,因此母親絕經後需要繼續生存直到把這些後代撫養至獨立。

關於1.的例子

東非狒狒(Papio anubis)生活在規模很大的群體中。雌性在21歲後懷孕生產的嬰兒死亡率會變得很高,月經周期也會變得不規律。而24歲之後會絕經 。這之後她們仍生活在群體中,存在協助撫育的機會。並且確實存在與親屬密切互動的行為 (Packer, et al., 1998)。雖然沒有確切的證據表明這樣的行為增加了後代數量和質量。但是理論上協助撫育可以確實可以達成這些效果。

關於2.的例子

在獅子( Panthera leo )中,雌性獅子的生育能力大概在14歲前後下降。而小獅子大約在出生1年後可以獨立。研究發現母獅子在生育最後一個幼崽後的平均存活時間是1.8年 (Packer, et al., 1998) 。

說回人類。原始時代的女性人類生育能力大約從40歲左右開始下降,最終在50歲左右完全絕經。而人類孩子可以獨立生活下去的年齡大約是10歲。當時的女性的壽命恰恰是58-65歲。(這段只是書上提到,我沒有找參考文獻,歡迎古人類學歷史學專業的大牛提意見)。

也就是說,獅子和人類,雌性生育停止後存活的時間都接近他們的最後一個可能後代達到獨立生活所需的時間。

那麼為什麼女性壽命比男性長呢?因為大多數哺乳動物中,母親都在撫育後代中發揮著最重要的作用。後代的存活依賴母親遠多於依賴父親。這就導致了雌性需要負擔起撫育她最後後代至獨立的責任,只有這樣才能最大化適合度,讓自身的基因傳遞下去。而父親在撫育中不必承擔這樣的責任,也就不必活到後代獨立,留下自己的基因之後就死掉也對適合度沒有什麼影響。

綜上,從演化的視角來看,女性壽命長於男性是因為,壽命較長的雌性可以通過撫育自己的後代提高後代的存活率,因此自然選擇青睞女性長壽的基因。而相對的自然選擇不會青睞讓男性長壽的基因。

參考文獻:

Packer, C, Tatar, M., and Collins, A. (1998). Reproductive cessation in female mammals. Nature 392:807-811.

Strier, K. B. (2003). Primate behavioral ecology 2rd Edition. Allyn and Bacon in Boston:114-115.

PS:隨口一說,為什麼現在在讀2003年的老版本。

Primate behavioral ecology這本書已經出了第五版,但是紙質版要1000多,而且至少兩個月才能拿到手。最近著急要補充基礎知識,所以就找了Openlibrary的電子版。而第二版是Openlibrary里可以借到電子書的最新一版。


采陽補陰


在古代,女性比男性長壽是一個絕對命題。

畢竟有辣么多太后,有幾個太上皇?而且還出現好幾次太皇太后的(兒子都死了)

記住古代求饒的經典台詞:上有老下有小。一般都是說上有八十歲老母,下有什麼來著

而且古代醫療條件差,社會混亂,男性出門較多,容易受傷,受傷即容易死亡。而且古代山賊,打仗也不少都是需要男性的,所以男性死亡率絕對高於女性(女性生孩子在古代也相當危險,不過有勞動應該會降低一些)


推薦閱讀:

為什麼頭髮能長長,而陰毛,腋毛,腿毛,菊花毛不會長長?
如果人的眼睛可以看到紅外線和紫外線的光,那這世界應該是怎樣的?

TAG:科普 | 人體 | 生物學 | 壽命 | 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