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下克上」經常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衍水青雲 這哥們確定不是來搞笑的?自我介紹還寫博古通今第一人、專業打臉,結果連個日本戰國史的基本歷史事實都搞錯了,真是霍光傳不可不讀……
這哥們,夜郎自大,這麼介紹自己純粹找揍,別怨別人揍你
我就來打一下這位號稱博古通今第一人、專業打臉的人士~
(上引@衍水青雲發言)
來,解釋一下,你說的這句「當明智光秀髮出「敵在本能寺」的命令之時,其麾下的士兵才能夠毫不猶豫的予以服從,全體跟隨其去刺殺自己的主公織田信長」是什麼情況?能不能給一個解釋?
這位自稱博古通今第一人、專業打臉的大神確定「明智光秀髮出「敵在本能寺」的命令」了?確定「其麾下的士兵才能夠毫不猶豫的予以服從,全體跟隨其去刺殺自己的主公織田信長」了?
只能說,很好,非常強,全部都是野史段子,野史段子里的東西拿來當作事實。
所謂明智光秀自己發號施令「敵在本能寺」後手下死心塌地跟隨他去刺殺織田信長這一個傳說,最早的史料出處是在織田信長死亡後六十多年的寬永十八年成書的一本野史《織田信長譜》。這書就是德川幕府的御用學者林羅山在沒有參照《信長公記》的前提下,以風評很差的三四手軍記《甫庵信長記》為藍本改編再創作,再摻雜自己私貨寫成的一本四五手漢文軍記,說是漢文歷史小說也不為過,裡面從頭到尾凡是扯到織田信長的內容跟《信長公記》及各類原始文書對照,幾乎通篇都是在胡說八道。能不能告訴我這種玩意兒里冒出來的「敵在本能寺」這種梗的信用度有個幾分?
這種織田信長死亡後六十多年才冒出來的爛梗,可信程度有幾分?
謝邀。
就我來看,日本當年「下克上」的頻繁風氣,既有通用的國際大環境因素,也有一些日本特有的因素。
先說國際大環境因素。
首先,所謂「近代」之所以顯得光怪陸離,之所以和別的時代不同,是因為整個世界都被拖入到了工業化和全球化的時代。這是整個世界被烽火所覆蓋的年代,這是民族概念空前興盛的年代,這也是一次空前的社會結構解體的時代。
當時的清朝知識分子,描述近代化給自己國家帶來的衝擊時,用的描述是「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其實對於其他國家來說,這何嘗不是「XX年未有之大變局」?
在近代思想當中,貴族社會那一套傳統治國理念已經被否定,普通人、尤其是其中的知識分子不再認為自己是天生的被統治者,反而認為自己對國家負有義務,並且有資格來擔負起改造國家的重任,而這種思想,對日本這樣的傳統國家來說幾乎是全新的。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除了工業革命起源地英國之外,其他都是被動地被拉近「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這就使得每一個國家都不得不想盡辦法來應對近代化的衝擊,而這種衝擊的副產品,就是更是民族主義和各種激進主義思潮的甚囂塵上。
民族主義和近代思潮泛起的一大結果,就是使得各國原本和國家頗為疏離的社會階層突然有了「我們是這個國家和民族的一份子」、「這個國家需要由我們來保衛和革新」的覺悟。為什麼滿清僅僅以幾十萬人口就征服了中國,而日本以更先進的武器、更龐大的人口卻十幾年都沒有做到?最大原因當然就在這裡——原本麻木的民眾已經覺醒(雖然不是全部),並且願意為了保衛國家而殊死抵抗。
在這種大變局當中,各國的統治階層都不得不被動應對,而應對當中就會產生空前的危機和變亂。是的,從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開始,直到20世紀中葉,整個世界都在空前動蕩當中風雨飄搖,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各國依靠核武器建立了恐怖平衡為止。
而日益激進化的思潮,就會使得覺醒起來的中下層對他們的上層產生了極為普遍性的不滿,這種不滿和「我對革新國家負有責任」的使命感結合起來,給社會上層帶來了空前的壓力。
在當時近代的國家社會當中,下層無政府主義人士以肉體消滅的形式(也就刺殺)來糾正或者報複本國或者別國的上層人士,幾乎可以說是屢見不鮮的行為。
在法國,不談大革命當中王族和貴族紛紛頭顱落地的恐怖風暴,後面還被刺殺了一個王子(查理十世的小兒子貝里公爵),一個總統(弗朗索瓦·薩迪·卡諾)。另有多位國家領導人遭遇過刺殺。
美國被刺殺了一個總統(威廉-麥金利),安德魯-傑克遜和西奧多-羅斯福也遭遇過近距離的未遂刺殺。
俄羅斯被刺殺了一位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幾位沙皇遭遇過刺殺陰謀,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甚至早年在日本也遭遇過刺殺。
奧地利被殺了一個皇后(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茜茜),以及一個皇儲(結果成為了一次空前浩劫的導火索),弗朗茨-約瑟夫皇帝本人也遭遇過幾次刺殺。
在德意志,俾斯麥遭遇過刺殺(1866年為了反對跟奧地利兄弟鬩牆,一位青年大學生當面向他開槍「以拯救國家」),統一德意志的皇帝威廉一世也遭遇過社會主義者的刺殺,並且成為了俾斯麥政府加強戒嚴管制的導火索。
在中國,這種刺殺因為滿清的民族色彩而變得更加頻繁和酷烈,幾乎多位滿洲大臣都遭遇過刺殺,成功的自不必說,哪怕未遂,吳樾刺殺五大臣、汪精衛刺殺載灃等等也都轟傳一時,並且被民族主義者們拍手稱快。
在那個年代,激進主義者們滿懷著民族熱情和國家熱情,或者哪怕只是為了「懲罰」,就頻繁地以刺殺來衝擊整個統治秩序或者報複本國的敵人。以今天的視角來看,這種下層人士動輒對國內外政要的刺殺簡直是匪夷所思,只有代入到那種衝擊性的時代當中才可以稍許理解。
從這個大環境來看,日本大正-昭和年間屢屢出現的對上層階級的「討伐」和「肅清」,也就不那麼特別顯得特異了。
另外,那時候激蕩的國際形勢,更加增加了各國內部的危機感和激進主義。在那時候,西方國家在全世界武裝殖民,強國掠奪欺凌弱國幾乎毫不掩飾,瘋狂的侵略和殘殺讓每一個實力不夠的國家都深恐自己將成為下一個犧牲品。而這種危機感就更加助長了激進主義的滋生,每一個自認對國家前途負有義務的人都希望國家能夠儘快壯大起來,以強硬來回擊未知的威脅。
在這種情況下,激進主義者是很難被滿足的,因為你不管做什麼,只要稍微有些妥協,都會被激進主義者們視作是「軟弱」、「賣國」、「有損國家尊嚴」,而在那個時代裡面,這就意味著成為「國家的敵人和障礙」,將會被列為「被清除」的目標。
在說完了國際普遍的因素之後,再來談談國內的因素。
雖然在我們今天很多人來看,日本是近代化的優等生,是亞洲第一個進入工業化的強國,但是在當時的日本人看來他們離「亡國滅種」仍舊距離不遠,在中國因為巴黎和會而爆發全國性反日示威的時候,就有日本人自嘲說「不過是又小又弱的國家罷了,自保都如此艱難,哪裡稱得上是列強」。
這種認知也對也不對,當時的日本在亞洲當然可以說得上是獨樹一幟,但是對西方國家來說,尤其是對北邊的俄國(蘇聯)和東邊的美國來說,確實只能算得上是弱國,這種空前的壓迫感使得他們不顧一切地想要擴張勢力,並且無比擔心變成大國擴張的犧牲品。
同時,日本的經濟環境也更加催生了這種激進主義,短暫的大正繁榮期之後,空前的經濟危機使得整個社會開始轉向急速的激進化,讓原本就存在的激進主義愈發變為整個社會的共識。也只有在這種普遍性的社會心理環境之下,「下克上」才有可能頻繁發動並且獲得成功。
匂宮出夢:為什麼說二戰前日本國內矛盾激化,所以一旦停止侵略的腳步就會自爆?
激進主義,民族主義,西方大國如芒刺在背的壓力,擴張勢力的渴望,使得日本當時的整個民意陷入到了瘋狂的境地,任何對外國的妥協都會被這種普遍激進的民意視作是賣國行為。
華盛頓軍縮條約,日本明明已經贏得了世界第三大海軍的地位,也贏得了應有的勢力承認,但是就因為政府明智的退讓,結果被激進分子認為是「侵犯了天皇統帥權」、「出賣了帝國最為寶貴的海軍」云云,當即在職首相濱口雄幸就遭遇了刺殺,最後傷重身亡。
而後就不用再說了,五一五事件刺殺犬養毅首相、二二六事變刺殺岡田啟介首相和各個大臣元老,都是激進主義全面爆發的結果。
而當時日本破碎的政治體制,也更加給了激進主義者的行動方便,當時日本的政界和軍界正好進入了一個藩閥開始衰退的真空期,整個上層呈現出破碎化的狀態,爭權奪利激烈,也沒有一個有決心的領導人能夠站出來,壓制激進分子的行動。
同時,當時日本特有的政治結構,使得中下層精英不再謀求從政,反而轉向了軍隊當中,更加助長了他們實施激進主義的本錢和破壞力。
另外,一群有野心的軍官們也有意用違抗命令的方式自行其是,用這種方式來為自己博取軍功和升遷的資本,而日本當時破碎的政治體制,使得他們的行為基本上沒有受到懲罰,這也變相鼓勵了他們的行動。
匂宮出夢:如何評價「昭和維新」?
在這種情況下,已經被激進主義所綁架的日本政界和軍界開始全面轉向激進化,在這種比誰更狠更強硬的,國力限制已經被拋之腦後,最終走向了向ABCD全面開戰的結局。
總的來說,日本近代「下克上」頻繁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近代化的衝擊造成的社會結構失序和民族主義、激進主義的流行。
2,近代思想當中對原本的貴族社會的衝擊,以及所帶來的中下層對社會的使命感和改造慾望。
3,經濟空前動蕩助長了激進主義思潮的市場。
這是國際性的。
4,日本特有的破碎的政治結構,使得統治者們的管理失序,頻繁的內閣更迭更讓政府失去威信,握有統帥權的天皇有意無意的放任更加讓激進主義勢不可擋。
5,藩閥制度和軍國制度的遺存下,中下層精英大量集中於軍隊,更加增加了他們刺殺或者謀反的能量。
6,無人負責的政治真空狀態,和不受約束的陸軍,使得激進軍官們個人的政治野心被放大,少部分希望快速升遷的軍官有意用下克上的方式來自行其是,並且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更加鼓勵了軍官們目無上級、為所欲為的風氣。
這是國內性的。
從來就沒有下克上,都是上授意的下克中
下克上的原因是,拿筆記好了:
因為天皇裕仁沒有被絞死,諸如岸信介之類的戰犯沒有被處決,而且可以官至首相。
所以才有下克上這麼一說。
試想那些人當初都死了,然後下級軍官們日後都做到首相、各個部長之類官職,這個鍋肯定是丟給天皇這個大獨裁者以及爪牙。
學校有一位老師去日本當訪問學者。他跟一位同樣做訪問學者的美國學者探討日本軍國主義會不會復活的問題。美國人的意見是不會,因為日本人都這麼溫文爾雅,彬彬有禮。而老師的意見是很有可能,因為日本人大部分都是那種聽話的乖孩子,但是在學校里說的算的卻都是那種愛打架的壞孩子。正因為日本社會大多數人都循規蹈矩,喜歡服從,所以他們才往往被少數膽大妄為,敢想敢幹的野心家所操控。
日本作為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下級對上級有一種滲入骨髓的盲目服從精神。我們總說中國的官員在上級面前有奴才心態,可我們看見過哪個中國官員像日本人一樣在接上級電話的時候還起立鞠躬的?本來日本這種嚴格的等級秩序,只要每一級都尊重自己的上級,就能把中央的意志由最高層一直傳達到基層。然而遺憾的是,日本的傳統不是像中國式的中央集權社會,而是類似「我的臣僕的臣僕不是我的臣僕」的那種歐洲式封建等級秩序。每一級官員忠於的都是自己的直接上級,而非最高領導。
中國自秦代之後,大部分時代實行的都是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權體制,皇命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官員只需忠君,而無需對自己的上級產生私忠。即使在下級屬吏由州郡長官自行徵辟的東漢魏晉時代,屬吏將上級長官視為主君,提倡主憂臣辱,主辱臣死的私忠觀點。但這種私忠也是從屬於對君主的公忠的,沒有任何一個屬吏在追隨長官謀反的時候,會覺得這是理所應當的。等到了科舉興起,各級官員逐漸都由科舉官員取代,最終都變成了天子門生之後,那對君主的忠誠更是徹底壓倒了一切。
而在日本古代社會卻實行的是天皇,將軍,大名,武士的逐級的金字塔結構。大名由將軍委任,其下的武士又由大名自行選拔。這種制度導致家臣們只知有主君而不知有天皇將軍。豐臣秀吉曾想將天下兩大陪臣直江兼續和片倉景綱變成自己的直屬家臣,然而二人全都拒絕,而輿論也不將其視為大逆不道,反而將其視為忠誠的典範。中國的皇帝從手下哪個官員手裡調人,還用跟你商量嗎?
黑澤明曾有一部電影叫做《懶夫睡漢》講的就是這種下屬對上級的私忠。五十年代的日本,作為一個公務員,如果你的上級貪污受賄暴露了,那麼作為他的忠誠下屬,你就要替他背黑鍋,說錢是你貪污的,然後自殺來保住自個的上級,報答他提拔你重用你的恩情。如此一來,大家才會覺得你是忠臣,你也才能對得起自個的良心。諸位覺得哪個中國官員會這麼有覺悟,寧可自個自殺來保住上級的?
二二六兵變時,一位中尉召集手下的士兵去刺殺首相,士兵好奇的問長官:「我們去幹嗎?」中尉惡狠狠的說:「我帶你們去死!」於是所有士兵一起說:「我們願意跟著長官去死!」這種不問為什麼的盲目服從精神可不是中國人能學來的。要是中國的哪個連長召集下屬去造反對抗中央,恐怕下屬們即使不把他當成精神病,也沒幾個會認為服從這種荒唐的命令是理所應當的吧?可在日本人看來,服從自己連長的命令,而不是遙不可及的最高長官的命令,這沒有任何不妥。正是在這種對自己直接長官的絕對服從精神之下,當明智光秀髮出「敵在本能寺」的命令之時,其麾下的士兵才能夠毫不猶豫的予以服從,全體跟隨其去刺殺自己的主公織田信長。所以在日本這種看似森嚴的等級社會中,只要其中的一個鏈條發生了錯位,那麼其下的每個環節就會自動失靈,而缺乏彌補的手段。絕對服從與下克上這兩種看似南轅北轍的矛盾現象才能夠並行不悖而和諧共存。
首先,下克上的本質是「你不上我上」,是一種融資操作。
因為下克上的操作主體並不控制和擁有軍隊的資源,只是通過影響力借入軍隊的資源,然後以搶奪外部資產的模式兌現利益承諾。
這不是融資操作是什麼?
然後,「你不上我上」的業務模式在1890~1940年這半個世紀的東北亞形勢下,並沒有做空的力量,因為存在著大量的外部資源能夠支撐此種業務模式的高速增長,而且只要外部資源還能繼續支撐,這個高槓桿的盈利策略,還會呈現出從個人到組織的操作主體的升級。
直到1941年,「你不上我上」的操作主體從個人上升為陸軍和海軍博弈之後,就演變成了只有和美國開戰才能兌現前面盈利預期的業務模式。後面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1941年12月偷襲珍珠港,1945年8月被原爆。
最後,這是國家級高槓桿被爆倉的典型案例。
入市須謹慎,切忌高槓桿。中國周朝也被下克上了 後來逐漸發展出的文人體制才能勉強控制全國來修黃河堤壩和維護長城 日本人和大多數西方國家向來以武治國 所以版圖不會大
因為他們面對的是 中華民國,軟軟軟。
如果有幾次 下屬 亂來之後被 中華民國痛毆一頓,妥妥的責任人會被拖出來殺掉,
結果 中華民國 太軟,下屬 亂來 又勝利了 ,對於日本就是民族英雄,你是上級 你敢追究責任?因為日本牛逼。
一個社群集體之中的主要矛盾,是精英位置的數量和精英人數之間的系統矛盾,加上社達思想而來的暴力主義,下克上就是自然而然的選擇。
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一部精英主義不斷衰減的歷史,是精英位置與精英人數之間系統矛盾不斷擴大的歷史。
常見的道路選擇,要麼乾死一批精英,給人騰出位置,要麼強化精英主義的個人崇拜,要麼民主化。天皇:因為我。
日本人只服從絕對實力的掌控,一旦上的實力不行,就會擺脫。他們心中有一種「道義」,就是他們相信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以後,就會拚命實現,跟「天下有德者居之」意思差不多。即「將軍的統治使日本衰落,我們要攘夷並推翻他」,「他害死了我們的藩主,我們為了盡忠可以殺了他來報仇(赤穗浪士)」。但是日本人對他們所克的更上一級無比的尊敬,例如赤穗浪士中做出處罰決定的將軍。
手機先挖個坑(搭個框架),換電腦慢慢更。
關於統帥權問題和陸軍中央機關問題,已經有人答了。這裡我從別的方面進行補充。
"下克上"並不是從日本的近代開始便有的。以"擅自實施重大軍事行動"為標準,"下克上"應以1928年關東軍暗殺張作霖為開端;以"陸軍軍人試圖以暴力干預國政"為標準,則最早從1931年三月事件的政變未遂開始。可見,這一現象是在1920年代後期,隨著日本和世界的一系列重大變革而出現的。或者說,它本身就是日本政治和世界政治崩壞的癥狀之一。
我在這裡總結三點:
1、原有陸軍派閥的式微和政黨體制的缺陷。
2、陸軍新派閥、特別是陸大精英的崛起。
3、世界範圍內法西斯思潮和"底層暴力革新"思想在日本的影響。
有時間再更。
(另,我是卧煙社的粉絲哦,如果小妙研究員關注了我這個回答我會更快地更!)下克上,題主說的是近代例如刺殺犬養毅,二二六兵變,關東軍擅自出動東北等等吧,覺得他們都是有極端的自信和狂熱,而當高層阻礙了這種狂熱,他們就會換一個激進的高層,繼續狂熱。還有日本古代天皇是一個傀儡,就像中國的春秋戰國,直接效忠大名(諸侯)。中國戰國時各國人才流動性也很大,商鞅,李斯都不是秦國人。
日本在二戰時期不存在什麼下克上,可能許多人會拿出例如刺殺犬養毅,二二六兵變,關東軍擅自發動九一八等事件來反駁我。
這只是日本高層想發動戰爭,但怕失敗後追究責任的一種處理藝術。對外宣稱是底層所為,如果失敗了,底層人員背黑鍋;如果成功了,能夠證明上層人士的剋制態度是不合事宜的,按照底層的意見來。
大家可以看看黃袍加身
說實在的到現在都無法理解這種反貪官不反皇上的半吊子反抗叫啥下克上。
我的理解,皇帝輪流做,今天到我家這種才是下克上長州藩 薩摩藩 土佐藩 肥前藩 水戶藩這幾個地方和天皇政變推翻了幕府,以上這幾個地方必遭我的詛咒,天皇必將被滅門,為江戶幕府報仇雪恨!
塞爾維亞青年表示國賊哪怕是國王都能天誅給你看!
下克上確切說應該是下克中,最上的天皇其實是支持的,根本原因是整個國家都有擴張的需求,不能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去開疆拓土,怎麼捂得住。
我附屬的附屬不是我的附屬,武士只忠誠於自己的主人,而不忠誠於主人的主人,所以當一個有權勢的下屬不再忠誠時,他的下屬依然忠誠於他。周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結果後來呢。而中國儒家的禮呢,是一種位置並不是單純的忠誠,是有條件的。如果自己的主人不忠誠於他的主人呢,那主人是就失去了禮,自己也不必再忠誠於他,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與大義滅親都是這個意思。
日本天皇萬世一系,下克上哪裡成功了?中國自陳勝起就講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皇帝都被攆下多少個了,都沒好意思說什麼下克上。日本幾個低級軍官搞了幾個大新聞就天天嚷嚷著下克上,你讓趙匡胤情何以堪啊!
推薦閱讀:
※日本武士在戰敗的時候為什麼切腹自殺?切腹到底有多疼?
※《劍豪生死斗》怎樣正確評價?
※想學習武士道精神,有哪些書值得推薦?
※モノノフ 和 サムライ 有哪些區別?
※為什麼在日本沒有形成雙刃劍的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