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讓電子書賣得更好?
電子書的付費問題一直是阻礙電子書市場繁榮發展的老大難問題,無數商家為此絞盡腦汁。
倒不是說消費者窮的買不起幾塊錢十幾塊錢的電子書,而是在於,其一,長期以來許多消費者享受慣了大量的盜版電子書,因而沒有養成為電子書付費的習慣;其二,許多正版電子書的閱讀體驗並不見得比盜版電子書要強。但是近幾年情況有了極大的改觀。隨著唐茶位元組社和多看閱讀製作出了一本本高端精緻的電子書,人們對於電子書閱讀體驗的認識不斷被刷新。隨後的電子書客戶端們也就有了學習借鑒的對象,正版電子書行業的整體閱讀體驗水平有了質的提升。可是即便如此,電子書盈利的難題依然存在。即使是像多看這樣,堅持做高品質電子書,耐著性子一點點培養讀者的付費習慣,數年來積攢了上千萬用戶(真正進行過消費的約佔1%)的電子書界楷模,也依然沒能實現盈利。當然他們也存在著明顯的問題,那就是書城裡的圖書太少(一萬幾千冊),很多讀者根本找不到他們想讀想買的書,這是當下中文正版電子書城的通病。從積極的一面看,閱讀需求、消費能力、電子書種數,以及電子書的閱讀體驗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但這些都只是必要條件,真正能夠撬動電子書盈利大門的還在於營銷模式,整個閱讀客戶端運營的策略革新。從書城界面、功能的設計,到圖書的展示、話題的營造、社交網路的應用等等,哪些手段能夠真正刺激讀者對於電子書的消費慾望,提升銷售額?歡迎討論~
自己拋塊磚吧。
最近對國內主流的電子書客戶端進行了課題研究,對於如何提高客戶端的營業收入有了系統性的了解,在此截取研究相關部分作答。
感謝 @胡曉東先生和 @左志堅先生,他們的一些觀點對於本研究有莫大的啟發和幫助。
本文主要講述如何利用遊戲化和社會化閱讀的理念來增加用戶粘度,並探討如何發掘用戶需求,利用營銷手段增加付費率。
看不完長文的可以直接拉到底看結論部分。
--------------------------------------------------- 進入正文的分割線 --------------------------------------
電子書閱讀客戶端經過幾年來的快速發展,市場規模越做越大,但真正盈利的並不多。如何才能進一步提高營收,打破盈利難的困局呢?一方面是控制成本,另一方面是想辦法提高營收,後者是根本。電子書客戶端目前收入來源主要有兩條,其一是向顧客賣書收費,其二是廣告收費。
因而增加收入可從以下 三個方面下手:
第一,擴張用戶基數。龐大的用戶基數是增加收入的前提,是和版權方談判時最有分量的砝碼,是吸引廣告客戶最直接有力的數據。
第二,增加用戶粘度。如果用戶沒有很高的活躍度和忠誠度,那麼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用戶很容易就被其他競爭對手搶去。同時,活躍的客戶更容易做出購買行為,也能為客戶端提供免費的UGC,增加客戶端的關注度和口碑效應。
第三,提高付費率。據稱國內排名前列的客戶端電子書付費率大多不過1%左右。提高用戶的付費率,挖掘用戶的購買需求是所有電子書客戶端業務的重中之重。
以下將挑選出國內市場表現領先的電子書客戶端,然後從擴張用戶基數、增加用戶粘度、提高付費率三方面進行系統性分析總結,給出可行策略。
國內主要電子書客戶端排行
1.權威機構評測
《互聯網周刊》2013年度移動閱讀應用排行榜中的電子書閱讀應用一共有13款,排名與名稱如下:
1 iReader小說閱讀
3 多看閱讀
5 塔讀小說
6 91熊貓看書
7 QQ閱讀
8 網易雲閱讀
9 開卷有益
13 安卓讀書
14 起點閱讀
15 百閱
17 小說下載閱讀器
19 快讀免費小說
20 豆瓣閱讀
易觀智庫發布的《中國移動閱讀產業報告2013》中根據廠商綜合執行力和綜合創新力繪製了中國移動閱讀客戶端實力矩陣,其中已經在和將要進入領先者象限的有掌閱iReader、中國移動和閱讀、QQ閱讀、91熊貓看書、天翼閱讀和多看閱讀。其中處於上升期的有掌閱iReader、QQ閱讀和多看閱讀。
2.下載量情況統計
由於各移動電子書客戶端運營公司並未上市,很難獲得確鑿的盈利情況數據,而各研究機構給出的閱讀類App的市場份額數據又常有出入,所以對於電子書閱讀客戶端市場表現力的排名將通過安卓手機下載量和iOS用戶評價情況進行綜合比較。
安卓手機應用下載數據取自5月初國內最主要的幾大應用分發平台,包括百度手機助手、91助手、安卓市場、豌豆莢、360手機助手、應用寶、安智市場、木螞蟻和金山手機助手。統計結果如下圖所示。(其中91熊貓看書由於從四月份開始關閉伺服器整頓,數據是3月底中國IT研究中心提供的。)
可以看到,手機端電子書客戶端第一梯隊已經形成,分別為掌閱iReader、QQ閱讀和書旗小說,其中掌閱在第一梯隊中暫時確立領先地位。
iOS應用分發平台為iTunes應用商店,由於蘋果商店官方沒有下載量的具體統計情況,故選取評分人數來反映下載熱度。從圖中可以非常直觀的看出掌閱iReader一枝獨秀,在高端用戶較多的蘋果手機上獲得了絕對的市場份額優勢。評分超過4.5的只有掌閱一家,4.5分的有網易雲閱讀、快讀免費小說、多看閱讀、拇指閱讀。
策略一:擴張用戶基數
1.渠道為王
掌閱iReader、QQ閱讀、91熊貓助手和中國移動和閱讀等客戶端為什麼能夠佔有巨大的市場份額?答案是他們有渠道優勢。
「掌閱科技憑藉在終端方面的積累,掌握了大量的預裝資源,外加對第三方渠道的大量投入,使得其市場份額一直保持領先。目前,掌閱科技與三家電信運營商及多家硬體廠商簽署了合作協議,掌閱iReader客戶端可以藉助這些渠道更容易地接觸到消費者,這也是iReader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QQ閱讀雖然沒有預裝優勢,但是憑藉騰訊龐大的客戶資源,以及QQ系列產品形成的品牌效應,使得QQ閱讀具有得天獨厚的營銷推廣渠道,能夠快速嫁接客戶資源。再加上騰訊的應用寶在應用分發市場上的不斷發力,QQ閱讀也有自己的分發渠道優勢。
和閱讀與天翼閱讀分別依託中國移動與中國電信的用戶規模、便捷的支付渠道、以及移動網路優勢。91熊貓看書則擁有91手機助手的應用分發渠道推廣優勢。
多看閱讀最近幾個季度增長趨勢較快,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擁有小米手機預裝的優勢。小米手機市場規模不斷上升,2014年第一季度,小米手機的銷量佔總市場份額超過11%,超越蘋果的10%成為了中國市場銷量季軍。
2.網路文學主宰市場
渠道非常重要,但也不是沒有例外,書旗小說並沒有特彆強大的渠道優勢,但是它的運營模式卻能吸引到非常龐大的用戶群,其秘訣在於免費和網路文學。
來自易觀智庫的數據顯示,78.2%的移動閱讀用戶閱讀的內容來自網路文學,傳統文學圖書只佔35.2%,網路文學有著最為龐大的用戶群。
這並不奇怪,網路文學是一種遠比傳統圖書更符合移動閱讀碎片化特點的娛樂讀物。網路文學通常按千字或章節收費,連載中每隔一兩天更新一次,快的甚至一天更新三次。每一章大概一兩萬字,剛好夠地鐵、公交上等待的時候閱讀。
網路文學在內容上也更符合年輕大眾的口味,職場類可以給未涉足社會的青年學生提供一些職場經驗;玄幻類、穿越類、武俠類、情感類則能提供業餘的遐想空間,滿足一些人性本能的渴望,如屌絲逆襲萬人迷、任性撒嬌富帥寵等等。來自尼爾森市場研究的數據顯示,網路類型小說是最貼近大眾、最貼近市場的移動閱讀讀物。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幾乎所有的電子書城都把網路原創版塊擺到了極其重要的位置,努力培養自己的原創隊伍和資源。後果也很快顯現了出來,由於大家都在做網路文學,因此競爭異常激烈,盈利並不容易。
策略二:增加用戶粘度
用戶粘度指用戶的忠誠度和活躍度。如果說用戶基數的規模擴張很大程度上是佔了渠道優勢的便宜,難以看出閱讀客戶端的內在實力,那麼用戶粘度就是真正反映一個客戶端設計水平的指標。
什麼樣的手段能夠快速而且低成本地增加客戶端自身的競爭力?擴充內容資源這條路漫長而昂貴,沒有充足的資金實力和相應渠道走起來極其困難。而閱讀體驗逐步同質化,改進餘地也越來越小。且須知閱讀體驗也是把雙刃劍,好的閱讀體驗是以佔用用戶更多流量和內存、提高製作成本等代價換來的。
提高用戶的活躍度是一個非常有挖掘潛力的方向。目前常見的有效提高用戶活躍度的方法是網路原創小說連載。網路小說定時連載的形式能夠使用戶每天登陸客戶端閱讀並形成習慣。
另一種方法是每日限時免費,在每天固定時段推出的限免能夠利用定時激勵機制迫使許多用戶形成們天登陸客戶端的習慣。
但這些方法都只是挖掘了用戶活躍性的表層,沒能讓用戶創造出更多的價值。一套好的機制能夠引導並激勵用戶生產出巨大的價值,遊戲化和社會化閱讀就是這樣的機制。
1.社會化閱讀
社會化閱讀就是基於用戶個人興趣和主動參與,以用戶間分享和互動為核心,對內容的篩選和再創造。社會化閱讀在電子書客戶端領域的商業價值主要在於兩個方面。
其一,它能夠催生出大量的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增加用戶活躍度和客戶端的受關注度。優質的UGC既是最好的導購信息,又是吸引社會關注,增加用戶基數的良好方式。
其二,社會化閱讀把用戶的興趣和需求細分化,可以為商家提供最精確最有價值的商業數據和營銷渠道。
目前移動端電子書客戶端在社會化閱讀方面都有所涉及,但普遍停留在很淺的層次。而目前在社會化閱讀方面走得最遠的是拇指閱讀,接下來具體分析。
範例
拇指閱讀的社會化閱讀有哪些特點呢?
(1) 具有社交網站性質。你可以搜索、查看並關注其他用戶,甚至可以搜索到任何用戶發布的狀態。而在關注之後,你可以在「動態」頁面看到關注對象發的每一條實時更新的動態,內容包括對方剛做的讀書筆記、對某本書的評論、分享等,動態里還可以就某個話題@某人。
(2) 引導並整合關於圖書的UGC。拇指閱讀的書單功能允許讀者就某個主題「發起書單」(手機版暫不支持)添加推薦圖書並寫下推薦理由。例如發起書單「有哪些深入淺出的哲學入門書籍?」,然後你可以@他人來推薦,也可以自己推薦,等待大家的評價。這類功能可以讓用戶服務於用戶,幫助用戶找到適合自己需求的書。此外,拇指閱讀還能允許用戶在讀一本書的時候搜索並導入讀過此書的人已經公開的讀書筆記,營造出了一種很好的社區閱讀氛圍。
(3)圖書資料庫。拇指閱讀有一個非常明智的策略,那就是建立了圖書資料庫,類似於豆瓣讀書,你在上面可以看到圖書的評分、簡介和用戶的書評、筆記。重點在於,資料庫里大多數書都是拇指書城裡沒有的,因而可以根據一本書的討論熱度,以及「想讀」標記的數量來預測引入電子版的市場規模和效益。
(4)借閱功能。這個特色目前可以說是獨家所有,用戶可以互相「借閱」對方書架上的「外部導入圖書」,實質上就是免費獲取一份永久拷貝。這一具有實驗性質的功能對於用戶來說確實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用戶有了免費獲取優質圖書資源的渠道。至於該功能對拇指閱讀圖書銷售的影響,暫不明朗。
問題
社會化閱讀,其社會化的核心意義不在於圈子關係,並不是說用戶互相關注了,分享讀書筆記、書評了就是社會化閱讀,其核心在於用戶間的互動——高活躍度的互動。這種活躍度和有多少人登陸和加關注不一樣,只有互動能夠產生內容,也就是UGC,UGC的數量和質量才是社會化閱讀的生命力所在。
但是拇指閱讀上卻看不到這種互動的熱度,動態區的大V們(核心用戶)其動態下面回應者寥寥,連精華區的精選內容下面都很少有人參與互動,這些跡象都是活躍度低的表現,是社會化閱讀並未運營成功的景象。
問題出在哪裡?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動態區的形式很像是微博,一條條及時更新的動態非常碎片化,東一條書摘筆記,西一段評論。沒有上下文就沒有語境,沒有興趣點就沒有交流的動機,更何況信息像流水一樣湧來,又很快被新的一波信息沖走,根本來不及進行深入的思考。
微博上我們已經被碎片化信息密集轟炸,如果來到拇指閱讀依然找不到高質量的符合興趣或需要的信息,依然是一堆他人創造的碎片,那麼拇指閱讀的動態區就顯得過於雞肋。
至於精華區(手機版暫無),乍看上去視覺設計良好,大小圖配合很有層次感。分三欄式設計,最上面一幅大圖,點開面會有幾篇書評和零碎的書摘,目的似乎是介紹一本書,並試圖吸引用戶展開討論。中間一欄有兩篇與書有關的長文,最後一欄是一排圖書封面,推薦書籍。
這裡的問題反而是信息少、更新慢(常幾天一更,反映出內容和話題生產匱乏),用戶選擇面小(常就兩篇文章),而且有些內容偏小眾。話題設置的交流互動性不強,讓人難以接上話。其結果就是普通用戶參與度極低,不少參加討論的人還是拇指閱讀相關人員。
改進建議
運作社會化閱讀的精髓在於三個方面,缺一不可。其一是引導、激勵用戶在良性互動中創造優質內容,其二是基於用戶興趣細分的話題內容聚合,其三是基於內容對用戶價值高低的信息篩選。
(1)良性互動與優質內容
優質的內容來自良性的互動,那引發良性互動的最好方式是什麼?社會化問答網站知乎給出了一個值得借鑒的模式。
知乎為什麼能夠在沒有給與任何物質獎勵的情況下,吸引來那麼多擁有各種知識和閱歷的人創造出海量的優質內容呢?原因在於它準確把握了兩種互補性的需求。
一方面,非常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需要專業知識或特殊閱歷才能解答的問題,有諮詢的需求;另一方面,很多擁有專業知識和豐富閱歷的人在業餘時間裡願意運用自己的特長幫助有需求的人,他們也很渴望能在這個過程中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知乎給予了這兩類人一個互補需求的平台,制定好社區規則,然後UGC就自動自發,源源不斷地來了。
在閱讀領域創造問答是非常容易的,常見的需求有「如何理解XXX這本書里XXX觀點?」「如何評價XXX這個角色?」「如何評判XXX這位作者?」,甚至書單和書評也可以以問答的形式來進行,讓大家經過討論、投票來得出最佳答案。
問答機制是引發討論的最佳方式之一,拇指閱讀如果能夠結合自身的優勢,建立讀書類的問答版塊,應能極大地提升用戶活躍性,增加優質UGC的輸出,進而提高產品的關注度。
(2)為用戶聚合感興趣的話題
拇指閱讀現在的模式過於注重「互相關注」的社交網路,但卻難有真正的活躍的交流互動,原因之一便在於社交網路只把人聚合到一起,卻沒有把興趣和話題聚合到一起,無法形成良性互動。
建立問答版塊之後,用戶可以通過對細分話題的訂閱來發現感興趣的問答,並能夠隨時參與到問答的討論中去。
「已讀」標記也是邀請回答的絕佳辦法,針對某本書的問題可以讓所有對此書標記為「已讀」的人看到,從而形成討論圈。
(3)讓用戶去篩選內容
非常多RSS閱讀應用和社會化閱讀媒體都犯的一個毛病,是能夠根據讀者感興趣的話題聚合內容,但是由於演算法上的限制,沒能很好的根據內容質量進行篩選,造成用戶信息過載,使用體驗下降。
篩選內容的最佳方案是利用用戶群體的判斷。知乎的「贊同」和「反對」,Quora的「Up」和「Down」,設計好按鈕讓用戶來篩選內容,票數越高的顯示位置越靠前,大大提高了尋找優質信息的效率。同時還能極大地激勵回答者創造優質信息,滿足他們的社會認同需要。
如此,拇指「精選」也不會再愁找不到話題和優質內容,不必讓互動寥寥的局面持續下去了,甚至可能把「拇指精選」做得像「知乎精選」一樣出名,成為高品質信息的代名詞。
2.遊戲化
遊戲化就是將遊戲的設計理念和機制運用到非遊戲的場景中,從而改變人們的行為模式。在此,遊戲化即是指把遊戲的設計理念和機制運用到閱讀應用的設計當中,從而提高用戶的活躍度。
範例
掌閱iReader號稱日均活躍用戶達千萬,確鑿的數據雖不可查,但其設計上對於增強用戶粘度確實高度重視。掌閱是在所有研究對象中最突出遊戲化設計的客戶端。
掌閱利用PBL成長系統、任務引導系統、簽到抽獎等遊戲機制提高了每日訪問量,增加了用戶活躍性,使用戶逐漸養成使用掌閱的習慣。同時,掌閱的獎勵機制給與了許多消費能力或消費意願較低的用戶賺取虛擬貨幣購買付費圖書的機會。由於所購圖書難以在其他客戶端閱讀,一旦開始購買行為,用戶粘性就大大增強。
(1)PBL成長系統
掌閱iReader設計了一套積分、升級得獎勵的系統。一些特定的行為可以積攢經驗值(Exp),而經驗值的多少會顯示在一條綠色的進度條中,經驗攢夠即可升級。升級可以獲得獎勵和特權,包括「閱餅」(購買圖書的虛擬貨幣)和買書優惠。獎勵系統由經驗值、虛擬貨幣和書籍構成。
(2)任務引導系統
用戶通過完成新手任務、成長任務等,可以快速熟悉掌閱的各項操作,包括修改昵稱、買限免書、寫評論、綁定手機號、充值、買書等。通過完成任務拿獎勵的過程,用戶也很快融入到了掌閱的客戶端中。
(3)簽到抽獎
為了使用戶每日登陸,掌閱採取的辦法是簽到,簽到的獎勵機制很獨特,除了獎勵5點經驗,還允許抽獎,用戶可以從六個選擇中抽到6、11、16、21、26、51閱餅中的一項(註:100閱餅=1元人民幣)。抽獎的隨機性賦予了簽到更強的吸引力。
為了激勵簽到行為,掌閱設計了梯級獎勵制度,連續簽到五天可以多抽一次獎。連續三十天簽到者還可以獲得抽取平板電腦等獎品的機會。
(4)「閱歷」反饋系統
上圖是多看的用戶「閱歷」,記錄了用戶的閱讀量、閱讀時間、筆記、書評等信息數據,還能為用戶統計每天閱讀時間段和平均閱讀時間,幫助用戶了解自己的閱讀情況。最有遊戲性的是「您超過了X%的讀書人」的設計,類似於排行榜,刺激用戶的競爭意識和成就感。
掌閱的「我的閱歷」與多看及其類似,不過多了一個方面的統計反饋,那就是「閱讀類型」,方便用戶了解自己的讀書結構。
(5)小遊戲
除了上面的「功利遊戲」之外,掌閱還設計了有趣的小遊戲,雖然也會有獎勵,但是這類遊戲本身具有一定趣味性和知識性,這就是「書蟲大作戰」。這個遊戲本質上就是一款知識問答遊戲,問題涉及方方面面,包括文學、養生、科普、歷史等等,答案都來自於某本特定的書。一次五道題,適於碎片時間來玩。
這種遊戲有一個優勢,就是讓人接觸到書本內容,可能會有一小部分人在玩完遊戲之後去查詢這本書,但對於用戶基數龐大的掌閱來說,每天影響一小部分人也是不小的量。
不過此遊戲問答的範圍可以劃分一下,例如劃分為文學、社科、經管等領域,這樣更能夠貼合普通人的閱讀興趣關注範圍。同時還可以加入相應的勳章系統,例如回答對了多少道題可以獲得「XX帝」勳章,代表在某領域的閱讀豐富。
或者也可以參考曾經的熱門手游《天朝教育委員會》的升學制度。另外競賽模式也可以考慮改一下,PVP趣味性更強,又可以加強社區建設。提高可玩性比增加獎勵對遊戲來說更重要。
問題與建議
掌閱遊戲化的目的集中於提高用戶日活躍度上,忽略了閱讀行為本身。閱讀是一款閱讀類應用最應該倡導的行為,因為只有閱讀才是一款閱讀軟體真正的功用,也才能使用戶真正有收穫。否則,遊戲機制的新鮮感很容易消失,當用戶發現這款閱讀應用並沒有讓自己多讀書、讀好書,而只是讓自己養成升級賺閱餅的習慣時,他很容易就會感覺到厭倦。
可行的建議如,每月推出「一起讀書」活動,精選書單,每個用戶可以從中選擇一本書成為獎品,條件是這個月日均讀書時間要在30分鐘以上才能領取。
讓用戶每天看著自己心儀的書下方一點點增長的進度條(累計滿為900分鐘),同時看著有多少人還在堅持(活動頁面顯示參與活動的人X%已經完成了今天30鐘的閱讀任務)。
讓用戶在社區競爭機制、自主選擇的獎品激勵以及讀書行為的自足價值中培養良好讀書習慣。最後還可以頒發成就勳章,堅持滿一個月的用戶可以得到一枚「閱讀者」勳章,增強行為榮譽性。
策略三:提高付費率
各客戶端的用戶付費率數據並不公開,因而很難得到全面、精確、可靠的數據統計情況,但根據一些相關採訪報道可以推測業內付費率大概情況。如拇指閱讀創始人左志堅在《拇指閱讀的社交平台野望》里表示,
「(拇指閱讀)用戶的付費率高達2%,是其他平台的兩倍以上。」
可以拿用戶定位比較接近的多看閱讀的數據來驗證一下。來自《中國新聞出版報》2014年2月的一篇報道中顯示,多看閱讀在2013年一年中用戶量從600萬增長到2500萬,付費用戶從3萬增加到35萬。也就是說多看的用戶付費率(付費率=付費用戶數/用戶總數)從0.5%增長到了 1.4%。
如果主流電子書客戶端的用戶付費率只是在1%到2%之間,那造成低付費率的因素有哪些呢?
1.低付費率原因分析
關於用戶付費率低的原因比較流行的解釋有盜版論和體驗論。
一方面,多年來盜版電子書通過網路渠道在電子閱讀用戶之間廣泛傳播,許多用戶習慣了免費獲取內容資源,突然遇到了付費的電子書,他首先想到的是搜搜看網上有沒有免費資源可替代。
另一方面,一些客戶端電子書的質量和閱讀體驗並不見得比盜版的要好多少,常常有錯別字和排版問題,導致消費者不願付費。
電子書盜版問題雖然隨著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和維權案件的增多而逐步有所好轉,但是短時間內不可能有根本性的轉變,得從其它方面贏取用戶的購買意願。
至於閱讀體驗,幾年來已經有了質的飛躍。自從唐茶位元組社、多看閱讀精心製作出一本本在排版校對和視覺效果方面不輸於紙質書,甚至略有優勢的電子書以來,電子書的閱讀體驗在人們心中的形象已有了很大提升,不少人甚至在電子書上的消費超過了紙質書。
同時,現在的電子書客戶端還提供了許多服務性功能,例如書摘、筆記、詞典、百科、多終端雲同步等實用的輔助功能,並且書籍可以持續進行版本更新,不斷彌補校對上的差錯,甚至還有社區化閱讀方面的優勢。這一切使得電子書閱讀不只是海量便攜的代名詞,而是真正在閱讀體驗上有了超越紙質書的優勢。
從積極的一面看,隨著電子書城裡電子書的種數類型越來越豐富,以及電子書的閱讀體驗和服務功能越來越優越,電子書的性價比會越來越高,人們的購買意願也會繼續增強。但是從審慎的角度來看,這還需要一個過程,不是一兩年的事情,短時間內要想提高付費率只能從圖書營銷的層面去做改進。
在如何選擇作品,如何推銷作品,如何發掘用戶需求等問題上電子書客戶端依然具有很大創新空間和發展潛力。
2.提高付費率的主要策略
圖書的選擇
(1)網路小說
網路小說不僅在題材、寫作過程上符合移動閱讀的特點與讀者的喜愛,在支付方式上也具有傳統圖書電子版無法比擬的優勢。來自易觀智庫數據顯示,移動閱讀用戶最偏好的付費方式中「綜合包月付費」「千字付費」「按章節付費」分列前三,而這三種都是網路小說特有的支付方式,傳統出版物很難模仿。
網路小說按照章節、千字付費的方式能夠讓讀者更容易做出購買決定,因為一次購買往往才需花費幾元,甚至幾毛錢,如果口味不合適馬上可以換別的。而一旦看進去,讀者入迷了,一本書讀下來不知不覺就可能花了二三十元錢。
此外網路小說還能提供特定領域題材(如宮斗、穿越、逆襲等)的包月、特定作家的包月、綜合包年等等付費方式,能夠滿足更多讀者的付費和閱讀需求。
因此掌握、開發優質的網路文學資源是市場領先者的共性,是掌閱、QQ閱讀、和閱讀、熊貓讀書、書旗小說等奠定市場地位的重要手段。
(2)話題暢銷書
來自開卷網的數據表明,中國圖書零售市場受到二八法則的支配,種數非常少的暢銷書能夠為整個圖書零售市場貢獻極高比例的碼洋。
「2013年動銷的126萬種圖書當中,監控銷量排名前5%的圖書品種為零售市場貢獻了超過59%的市場碼洋。」
在電子書客戶端這條定律依然適用。話題暢銷書電子化的成功案例如《喬布斯傳》,唐茶版《喬布斯傳》在App Store上線首周售出12000本,成為了電子書銷售的一個傳奇。
能夠引起話題的除了名人書,就是熱門電影、電視劇等大眾媒介引起的閱讀興趣。例如2014年5月張藝謀新片《歸來》上映後,原著《陸犯焉識》就登上了亞馬遜、京東等電商的新書暢銷榜,同時也立刻進入了多看閱讀、掌閱、QQ閱讀、網易雲閱讀、拇指閱讀等電子書客戶端的新書暢銷榜單。
獨家首發話題暢銷書是電子書客戶端增加銷售業績的一個絕佳方式。客戶端運營者應該時刻關注熱門話題,盡全力爭取資源。
促銷的手段
(1)榜單發布與閱讀專題策劃
a.榜單是最常見的營銷手段之一,圖書營銷也不例外。排行榜可以幫助用戶快速發現一些值得閱讀的圖書,同時還能獲悉大眾閱讀興趣和熱點話題。
多看閱讀榜單頁面除了有多看書城的新書榜、暢銷榜、好評榜之外,還引入了豆瓣、噹噹、亞馬遜、京東的圖書榜單,讓不同閱讀興趣的人可以多方參照。
榜單方面容易犯的問題是把所有書都放到一起排行,忽視了讀者興趣的細分特點。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掌閱,設有出版、男頻、女頻、好評、個性、神作榜六大板塊,細分為20個榜單,能夠多維度多領域滿足不同人的興趣需要。
但是榜單也有缺點,那就是針對性不強,難以完全按讀者興趣細分下去,不同的人總會有不同的劃分方式。
b.閱讀專題算是對榜單的一種補充,編輯策劃的成分很重。這部分可以應時節和社會熱點推出不同的閱讀書單或促銷活動。
這方面做媒體出身的網易雲閱讀做得很不錯,在情人節推出「情人節:帶本好書去約會」專題,裡邊有心理學、文學、「泡學」、護膚美顏等三四十本關於愛情的書,滿足兩性話題的需要。而在文章出軌事件爆發後又反應迅速推出了「降『三兒』十八掌」專題,從熱點話題上升到女性情感危機處理,非常具有話題發掘的功力,讓人感受到了讀書與社會的銜接性。
另外,閱讀專題也可以結合廣告來做,既能減少廣告帶來的不適感,又能通過提供實用信息增加用戶對廣告的注意時間。例如多看做的「特約專題」,讓廣告方為讀者帶來特約優惠專題圖書,既讓讀者得到實惠,又讓廣告方得到讀者更多的注意力,還能讓廣告與客戶端更好地融合到一起。
把廣告方設計為向讀者推薦某類型圖書專題的「書友」應該是今後閱讀客戶端做廣告的一種良好思路。
(2)個性化需求挖掘
大多數情況下一個人之所以去閱讀和購買一本書,是因為他從某個地方得知了他需要這本書,那為什麼不讓閱讀客戶端成為這樣的地方呢?「發現」一本書是購買的前提,因而圖書推薦和導購是電子書營銷最主要的內容。
a.書單 書單功能很多客戶端都有,但這種功能只有在閱讀社區互動性良好的情況下才能發揮威力。拇指閱讀的「發起書單」功能允許用戶就某個主題或需求邀請人來推薦相關圖書,例如「2013年最好看的小說」或「哪些書能讓你了解愛情的真諦」等。
話題能夠聚合相關興趣的用戶,互相推薦同一興趣領域的著作,使用戶服務於用戶,針對性強、命中率高。
但拇指閱讀書單功能依然有很大改進餘地。第一是發起書單的時候並不能自動顯示相似書單是否已經存在,從而造成重複提問,資源浪費,不利於相同興趣用戶互相發現和聚合。同時,如果能為推薦圖書設置點贊排序,那就能夠根據眾意形成推薦度排行榜,為用戶篩選信息。
b.想讀標記 拇指閱讀的想讀標記能夠讓用戶標記自己想讀的書,最妙之處在於這本書既可以是書城裡有的,又可以是暫時還沒有的書。這樣做的優點是能夠統計相關數據,預測製作某本書電子版的市場效益。掌閱也有類似功能,特點是能夠對實體書掃碼,然後在客戶端推出這本書的時候通知用戶。
c.購物車 「購物車」其實就是一份欲購清單,很明顯是在向電商網站學習。界面右上角紅色小圈裡的數字就是在提醒用戶你想要買多少本書。多看閱讀推出的這個功能會讓人產生把挑到的感興趣但不會立即購買的書放進購物車的衝動。這其實是對人類欲求層次的一種細分,在買和不買之間再加入一個「想要買」,從而對人造成一種自我激勵的效應。
d.智能推薦 掌閱、多看等客戶端都有「猜你喜歡」之類的功能,但是推薦命中率極低,顯現出演算法的局限性。其實最早實現智能「個性化推薦」的亞馬遜的推薦演算法現在來看命中率也不算高。
反而是蝦米音樂的App在個性化推薦方面非常有成效,它的方法是根據用戶喜歡聽的歌曲搜尋包含這首歌的其他用戶製作的精選集,把UGC給用活了。由於包含該歌曲的精選集里的歌曲常常在某方面有共性(如曲風、嗓音、氣質、主題等),因而常常帶給用戶驚喜。而這種分類方法計算機是難以做到的。
借鑒一下,閱讀類客戶端可以根據用戶在想讀、已讀、購物車裡的書為參考,專門向用戶推薦包含這本書的熱門書單,或者直接推薦這些書單里的熱門圖書。前提是要建立起一套發起書單的系統,讓用戶去完善書單,評價書單內的書籍。良好的書單系統應能讓用戶在不同的細分話題和趣味下組建書單,並聚集到一起分享推薦。如此,書單便能成為非常有價值的UGC,讓用戶發現更多的好書。
結論
本研究梳理了當前中國移動端電子書客戶端市場概況,挑選出了市場表現優異、具有代表性和具有發展潛力的幾款客戶端,從擴張用戶基數、增加用戶黏性、提高付費率三個方面總結了他們的設計理念和營銷方法,並對其存在的部分缺陷提出了改進建議。具體結論如下:
一、擴張用戶基數
首先,用戶規模快速增長和市場規模迅速擴大的階段屬於渠道為王的時代,市場上的領先者基本都是具有特殊渠道資源和用戶資源的公司,能夠迅速擴充用戶規模,佔領市場。
其次,網路文學對於用戶的吸引力最大,書旗小說的成功在於能夠免費向用戶提供數量巨大的網路文學資源,因而能在沒有渠道優勢的情況下,創造出巨大的用戶規模。
再次,忽視了內容資源建設的「閱讀體驗至上」模式容易陷入圖書資源更新慢、數量少、類型窄和製作成本高的困局。就市場調查來看,絕大多數用戶更在意的是圖書資源的豐富程度,而非閱讀體驗的精緻。特別是在閱讀體驗的差距逐漸縮小的趨勢之下,更是如此。
二、增加用戶粘度
增加用戶粘度就是增加用戶的忠誠度和活躍度,最有發展前景的兩個機制是社會化閱讀和遊戲化。
社會化閱讀能夠增加用戶的粘度,並能產生出大量UGC,還能為書城的營銷活動提供詳實可靠的數據。但切忌讓客戶端淪為基於關係的社交網站,而要成為能夠滿足用戶需求,產生對用戶有用信息的互動平台。
遊戲化可以利用一整套遊戲機制提高用戶的活躍度,引導用戶快速熟悉客戶端的操作和功能,養成使用習慣。遊戲化雖然能顯著提高用戶活躍度,但如果用戶只是被遊戲機制綁架,而非從客戶端滿足真正的閱讀需求,那等到用戶新鮮感耗盡,遊戲機制也會失去效力。
三、提高付費率
電子書客戶端普遍存在用戶付費率低下的問題,原因部分在於盜版泛濫、付費習慣未養成。而電子書客戶端在圖書的營銷方面也還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在滿足用戶個性化的需求方面還有很大的挖掘餘地。
圖書銷售也有二八法則。在圖書的選擇上,網路類型小說和話題暢銷書是帶動銷售的主力軍。網路類型小說在連載形式、付費模式上能最好地適應移動閱讀的碎片化特性,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而話題暢銷書則能夠藉助電影、電視劇、名人等社會熱點的關注效應為電子書銷售增勢。
促銷手段上,按讀者興趣細分化的圖書榜單、結合社會熱點和廣告的閱讀專題是較為直接的促銷方式。通過想讀、已讀標記和「購物車」搜集到的讀者閱讀信息,再結合社會化閱讀社區產生的書單,客戶端可以深度挖掘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為用戶推薦書目,甚至進一步做到精確投放廣告。
看了下問題日誌,貌似這個題是 @楊東潤的論文?whatever了,先吐個槽,書城圖書太少是不能盈利的原因?你知道現在紙質書的盈利情況是什麼樣的嗎?電子書的概念到底是什麼,豆瓣的個人作品是電子書嗎?你自己答案所寫的網路文學是電子書嗎?知乎推出的鹽系列是電子書嗎?這些都不是所謂的傳統圖書,因為他們沒有書號,所以如果你把電子書僅局限於紙質書的電子化,這個概念絕對有問題,吐槽結束。
回歸問題,我的結論是:在這個圈地的時代,數字閱讀書平台最需要關注的是讓自己活下去,而不是想著如何去盈利。
挖了胡曉東的淘寶閱讀,逐步發力的百度閱讀,千萬用戶的QQ閱讀,依靠硬體kindle的amazon,再加上做kindle中文系統起家的多看,專註網路文學的書旗和起點,小清新的豆瓣閱讀,和最近比較火的做閱讀社交的拇指閱讀。哦,忘了一家,現在被稱為用戶量最大的ireader(從wap時代起家的)。這都已經多少家了,除此之外還有好多呢:網易雲閱讀、新浪讀書、位元組社、京東閱讀、噹噹閱讀、各種閱讀基地啊等等等,這些僅僅是閱讀平台,背後的製作單位、版權單位還沒列呢。而最無奈的是,現在的市場里沒有一家可以被公認為第一,而從最近的發展態勢來看,競爭越來越激烈,部分產品已經出現同質化的現象了,所以與其想著把書賣得多,不如先考慮如何活下去。
在看過一些專業文章、知乎的回答啊,一般的解決辦法如下:給予用戶更好的閱讀體驗、擁有更全的書籍和增加付費閱讀用戶數量。
1、更好的閱讀體驗
回答這個問題前,先說這件事:電子書製作流程到底有多難。
自從買了kindle3之後,就開始去各大電紙書論壇找資源、學技巧。經過了幾個月之後,居然大概明白了電子書的製作流程(其實這個製作流程真的不難),尤其最近幾年大部分論壇都開始採用多看(這裡埋個坑)的標準後、已經變得很流水線了。簡單介紹下吧:首先拆書、然後OCR、將內容轉到word後設定好格式要求並校對、校對後轉化成epub就可以了。(知乎的相關問題:多看電子書製作的流程是什麼?)
看起來很簡單吧?而現在的情況就算OCR再怎麼精準還是會有問題,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被詬病的排版和校對問題。
關於錯別字,所以如果真的想做好,無他:更多的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而這些與效率相對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多看書目激增後被人詬病錯別字增多的原因。所以個人認為,就算這是個毛病,但他們也不會有太大的改善,而且這個問題其實不僅僅在閱讀平台,因為有些是直接從電子書製作單位引進的。
關於排版問題,我還是想多說幾句,之前有很多人吐槽kindle排版差、稱讚多看和位元組社,但在我看來現在其實差距已經沒有那麼大了。 我這個人有個毛病,公交上、地鐵上如果看到有人在使用閱讀軟體時,都會湊過去聊幾句,收穫太多了(有人用過Apabi Reader嗎?)。在我臭不要臉地搭訕經驗中,關於排版問題吐槽的人真的很少,因為其中很多人看的書是自己下的或自己排版的。當那些從塞班機、網路文學閱讀平台轉到現在的閱讀軟體時,在排版方面基本都是質的飛躍。更好的閱讀體驗更多可能是專業用戶的要求;對於新手用戶、中間用戶而言,現有的閱讀平台基本可以滿足他們閱讀的體驗了。所以這點在我看來好的體驗是加分項,但不是核心問題。
(在這裡跟被我在車上搭訕的人道個歉,我知道我這個行為挺招人煩的,謝謝你們的耐心)2、書籍種類太少、劣質書充斥書城、找不到自己想讀的書
此類的情況其實多是紙質書的電子版,這個問題可以從兩方面來看:究竟有多少家傳統出版單位同意和閱讀平台進行版權合作?還有究竟有多少本書才能滿足所有用戶的要求呢?
- 絕大部分的書籍的版權是在傳統出版社所有(現在很多在民營出版社),進口書籍需要由專門的進口經營單位來進口還得被報批。所以更多的書籍意味著更多的版權合作,這個真的需要時間。
- 到底多少本書才會滿足用戶的需求呢?之前我作為一個消費者,我也曾經在埋怨書籍過少,直到有一天一個朋友給我算了一筆電子書製作的帳我才恍然大悟,其實這個帳很簡單。道理很簡單:盡量減少製作成本、盡量增加購買人數。還是拿例子來說吧:依然是之前混論壇,群里的幾個大拿迷上了經濟學,於是在看了些科普書之後,開始製作一個比較大的工程《顧准文集 (豆瓣)》(有些人可能會知道顧准,真的是大牛),這本書在豆瓣被1695個人評價。與此同時活躍在各大閱讀平台暢銷榜的《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 (豆瓣)》,評價的人數是7263(多看是2105),陰謀論十足、扯淡到家的暢銷書《貨幣戰爭 (豆瓣)》被34535個人評價過。經典中的經典的《小王子 (豆瓣)》呢?僅一個版本就被162155人評價過。這就是現在的閱讀平台策略,優先推出當下熱門暢銷書、經典書籍,盡量被更多人購買、閱讀和分享,賺回成本。這樣就可以理解為什麼那麼多用戶有教材電子化的需求但沒人做,平台全都扎堆做網路文學的原因了吧?
- 同時,在我做過的用戶調研時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造成這種感覺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想買的書搜不到,但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暢銷書、劣質內容書籍充斥書城,人們獲取想讀的書的成本增加造成的。很無奈的一個現象:數字閱讀平台逐步長成了我們討厭的書店的樣子,優質的電子書平台如同獨立書店一樣舉步維艱、瀕臨倒閉。在我看來,解決這個問題的最有效辦法就是做個性化推薦,讓「猜你喜歡」替代「編輯推薦」。
誅心的一句話,如果閱讀平台真做成了大家喜歡的那個樣子,結局應該就是現下的獨立書店差不多。
3、增加付費用戶的數量
持此觀點的人其實不佔少數,而且在我看來這個絕對是對的,但是它需要的是時間,因為養成習慣需要時間。
在當下中國,我們聽著免費的音樂、看著免費的視頻、玩著免費的遊戲、用著免費的殺毒軟體和安全衛士,卻要讓更多的人們為了閱讀付費,邏輯在哪裡?僅僅因為書的價格低廉嗎?
看看現下最大的幾個閱讀平台現行的政策:多看的雲空間、優秀的PDF閱讀功能,QQ閱讀、ireader死命推的網路小說和免費暢銷書,勵志做書社交的拇指閱讀也有個NB的借閱功能,這些大佬們天天在宣稱付費用戶少的同時所做的都是一件事:努力讓更多的人選擇自家平台,為此就算賠錢、有版權問題、傳播盜版也在所不惜。這就是我之前所說的,現下重要的是圈地、圈用戶,想現在賺錢?醒醒吧!
關於這點我只想到了豆瓣,這確實是一個讓人敬佩的公司。amazon一個通知,他們停了kindle推送;為保障原創作品,沒有書摘功能(這點是個人猜測);閱讀器只能閱讀自己購買的內容。圈地的事情貌似和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與此同時它也被很多人詬病產品功能少、分享機制差、無法閱讀PDF等等,但他們卻在一個圖標上下足了功夫(豆瓣閱讀的新圖標有什麼含義?),我只能說文藝氣息十足的豆瓣閱讀是個有情懷的產品,真心褒義。
所以在這個群雄紛爭的市場下,如何能保證自己的產品活下來?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建立屬於自己的護城河
要想活下去就得有自己的護城河,讓人們看到這個產品就有一個深刻的印象,滿足目標用戶的核心需求。現下的閱讀平台有以下幾個特點:
1、BAT、網易這些互聯網大佬的產品不多贅言了,有錢、有用戶轉入,想死都難;但是在這幾家大鱷眼裡,數字閱讀應該不會被重點扶持,畢竟還是太小了。
2、多看最了不起的是它制訂了規則。論壇自製epub目前多採用了多看的電子書格式,再加上完善的閱讀功能,多看現在在數字閱讀平台方面優勢是巨大的。如果不討論版權問題,現在多看的雲平台上的電子書應該能趕上一個圖書館了,想想挺恐怖的。而且雖然被人們詬病勵志書過多,但多看的IT此類書籍是其他平台中最多的,所以知道為什麼知乎的多看粉那麼多了吧?
3、依靠著豆瓣讀書,豆瓣閱讀有著現下中國最全的書籍資料庫、最優質的書評和讀書人最習慣的閱讀記錄工具,而且在我看來豆瓣閱讀正在聚集著中國現下最具備付費習慣的用戶資源之一,雖然還會被人視作小眾產品。你可以吐槽豆瓣閱讀的閱讀體驗差、閱讀功能少,但人家的原創作品銷量很可觀。
4、amazon只要有kindle這個硬體就足夠了,在我心裡kindle就是最佳閱讀設備。在培養用戶付費習慣上面,國內kindle的低價電子書真的很有效果。
4、拇指閱讀現在給我的感覺是一門心思做書社交了,個人感覺應該會走出一條不同的道路,有點感覺讀書會+閱讀的感覺,會關注的,謹慎看好。但現在的用戶數量跟上述產品相比確實有點少。
5、網路文學其實已經比較成熟了,而且也已經盈利了。對於他們而言,抱好NB作家的大腿、找到更多的大腿抱才是王道,而且感覺它們會逐步變成出版社的角色,提供內容給平台。
二、發現更多優質閱讀內容、探索新的方式
當所有人都在抱怨出版社生意越來越難做了,我們看到了《哈利波特》、《冰與火之歌》此類魔幻小說、以東野圭吾為代表的日式推理小說、《因為痛、所以叫青春》此類青春勵志書籍的成功;說到國內,我們也見證了南派三叔的《盜墓筆記》、當年明月的《明朝的那些事兒》、以唐家三少為代表的網路文學的暢銷。真正優秀的內容從來都不缺市場,所以平台所要做的就是發現更多優秀作者,並為他們提供更好的服務。
需要注意的一個趨勢:Medium、豆瓣專欄、知乎專欄及有聲書的嘗試都在逐步淡化「書「這個概念,而專註於提供用戶喜歡的內容。amazon推出的同人小說出版平台kindle worlds也是一個有意思的嘗試(突然想到九州了)。
數字閱讀所帶來的閱讀技術是革新的。書頁備註點擊直接可看、無需跳轉,字典內置閱讀器等功能就不用多說了。原來的書配盤模式,現在可以直接將視頻放入書頁中或者做成動態gif。之前看過一個國外的新聞,他們做的一個旅遊雜誌里加入了視頻,而且在一些圖片處加入了輕音樂,真正做到了視聽享受。
三、更豐富的付費模式
豌豆莢曾經寫了一篇關於付費玩家分析的文章(《用戶研究告訴你付費玩家的 5 個真相》
(鏈接入下: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ODEzOTUyMg==mid=200393339idx=1sn=832c780edd7504110a37d7b138928a82%23rd)。文章提及了兩個概念,「交易效用」和「金額門檻」。交易效用其實可以在按章節付費中可以體現出來,千字兩分奠定了網路文學的付費模式和標準。6元電子書也是現下大部分數字閱讀平台遵循的遊戲規則,短篇小說價格一般都定在1.99、與之前的豆瓣個人作品價格一樣。當人們支付成功一次,下次在支付同等或者更小金額的時候多半就不會考慮太多了,也就是文章所提及的金額門檻概念,淘寶閱讀和中國移動在做的就是讓人們習慣每月付費的習慣。
所以現在的付費模式其實還有很多地方可以去研究和嘗試,隨著民營虛擬運營商的入局,也讓這個市場充滿著更多的可能。當然所有的嘗試一定要遵循一個前提:讓用戶認可自己付費的行為。
四、更適合的運營
個性化推薦固然是好的,但是基於中國特色,運營絕對是不可缺少的一環。在我看來,所有運營活動都應該與目標用戶特點相匹配的。(下面是豆瓣閱讀和多看閱讀的微信訂閱號對比圖)
根據現有的產品,整理出一些自己認為比較有效的運營方法:1. 作品上架首周特價促銷(多為半價)
應該是豆瓣最早提出來的,根據現在的效果來看效果很好,新內容獲得了更多關注、讀者得到了實惠。為什麼要提出這個例子呢?因為反效果太傷了。我在做調研的時候,至少四個人跟我說了這樣一本書的經歷。多看為《移動的帝國:日本移動互聯網興衰啟示錄》這本2014年第一部首發書造勢已經達到喪心病狂的地步了,試讀版造勢、引大V推薦、首頁固定板塊,當然效果還是很顯著的,正式發布後也有很多人原價購買了。但是過了一段時間(時間不久),正好趕上了多看的一個活動,價格打到極低,記得沒錯是首發價格的2/3,具體確實記不清了。而這件事的效果就是他們都有一個態度:不再追求首發書、坐等活動打折,因為他們覺得太虧了,而最新上架欄目他們都不再關注了。
2. 今日免費
這個就不多說了,免費永遠是一個大噱頭,也是一個有效的運營手段。之前多看的用戶因為十點免費的書籍多為勵志書,且內容較差在論壇控訴了半天,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每天十點會去多看看今天限免的書籍。3. 每周讀書會
這個標題取得直接用了多看現在的活動,但其實是不準確的。簡單而言,平台一段時間內將作品限免、讀者購買並寫下書評,平台根據書評的給予作者一些獎勵,之後再原價銷售作品。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作品可以獲得較高的關注度和優質的評論,有了這些量的積累,會為之後的銷售有幫助。但這個形式得有一個前提,必須是優質作品。這個運營以前是多看在論壇里做的,現在貌似已經更名為「多看君讀書沙龍」了,位置也在書城上有顯示了。自己參加過的一次是多看是免費推出《舊制度與大革命》,然後讓讀者兩周內完成書評,多看給予讀者優惠券等形式的獎勵。而當這個活動結束了不久,這本書就定價為6元,並被重磅推薦了。
4. 排行榜和薦書人
排行榜就是在降低讀者選擇成本,通過數據幫助讀者更好的、更快速的選擇想讀的書。薦書人,一般都是你信任的人。多看現在力推的書評人(裡面有陳章魚)就是在做這件事,算是簡單的書社交吧。而amazon更徹底,直接請大V過來當kindle薦書人。拇指閱讀現在做的書吧跟豆瓣小組有點像,裡面內容其實還是比較空洞的,活躍度也不是太高。
希望對你有幫助。我現在對正版電子書其實就兩個要求:1.新書盡量全。2.排版盡量好。
付費電子書的用戶規模太小
補充,除了價格問題外,我覺得體驗是最重要的。數字書籍不是資源,是服務!!!!!!借極客公園活動(未來我們怎麼學習?)上清華大學在線教育辦公室課程總監王帥國大帥哥的觀點(把「在線教育」替換成「數字書籍」即可):
變身→實體書籍,就像劇場話劇;影印電子書PDF,就像看錄像帶;數字圖書,不是一種資源,而是一個服務,是一個完整的全周期的學習過程,所以是一種經過完全重新設計的教學模式。以下筆記也可以作為數字書籍的運營參考:傳統學習,就像劇場話劇;網路公開課,就像看錄像帶;MOOCs,不是一種資源,而是一個服務,是一個完整的全周期的學習過程,所以是一種經過完全重新設計的教學模式。
如何重新設計?
知識點的細分。基於目標地開展學習。
精良製作,最大限度地提升知識講解的效率,以生動的講解來吸引學生來主動學習。(因為網上學習注意力很寶貴)
eg:在線文物課,老師可以直接去文物發掘現場/去博物館……還可以直接拿著文物來講課,跨地域,不受時空限制。還比如為了呈現1對1的微積分授課,搭出300平米影棚,以4個機位同時跟拍等等,可以充分發揮在線課程的優越性,豐富的手段可以吸引學生。
在線化。隨時暫停播放,自主掌握學習節奏。並且,通過大規模採集用戶習慣數據,可以很好地體現課程的特性,比如可以通過學生的反覆觀看次數來判斷某個地方是否講解得過於粗略了……這樣對課程改進非常有用,而且數據非常精卻。(大數據的優良特性)
兩個出發點
充分發揮在線學習的優勢
調動學習者的主動性
作為一個電子書付費用戶,我願意購買書的原因:
1. 便宜啊,四五十塊錢的書,電子書可能就賣10塊左右;2. 閱讀體驗基本已經接受了,但是不能忍受裡面有錯別字!!3. 想看的最新的書一般都能買到線上買書跟買實體書還有不一樣的地方1. 我在這家買了的書,在別的家產品上就不能再看了,積累保存是個問題。2. 我買的書只能我讀,轉贈根本不可能,紙質書我還能看完送人呢。3. 一家提供的書種類相對少,除了工作學慣用書,有時候會搜一些偏門的書,只能去別家找了。4. 購買電子書跟實體書是只能允許存在一種么,有的書看了就想買本實體書來收藏,哈哈哈。5. 其實有個擔心,這家電子書服務商哪天沒了,我在裡面的書怎麼辦。。。。6. 一個看法,線上閱讀跟線下閱讀基本一樣,能不能在不一樣的地方突破一下,不同的體驗方式呢。作為一個賣書商家,線上賣書
1. 櫥窗展現位置有限,並且眾口難調,一個推廣專題出來,覆蓋了一些人,或許也會失去一些人;2. 怎麼才能告訴不同的用戶,更新了喜歡的新書,需要一個覆蓋廣效率高的通道系統,對接用戶人;3. 口碑的積累需要時間吧,比如我使用這家的產品起初的原因是我在這裡一直都能找到我需要的書,但有幾次我沒找到,就會很少用了。4. 圖書推薦系統,不夠智能,推薦起來有錯誤,例如能用演算法算出來同一關鍵詞搜索出來的書,但內容可能相差十萬八千里。怎麼才能賣的更好!
1. 讓我這樣的用戶多買點價格便宜點的書;2. 種類更全;3. 閱讀體驗更超值!!4. 新書的話,快速的了解書的主題和吸引點,頭腦一熱就買了。5. 別一搜經典圖書就出來一堆什麼孫子兵法、易經、孔子曰 這種書還用繼續做廣告么。6. 付費方便點。7. 展示的種類再細一些,不可能書就那麼些種類吧,就是建立一種索引方式,不一定非得是以種類來分。8. 能讓用戶把不喜歡的書拉黑么。專題、推薦、分類等形式是傳統的分類形式。我希望對於不喜歡不感興趣絕不會去翻的書,都讓它從眼前消失,再也不出現。個人使用的看法,以上這個問題我想主動回答一下。
爪機無力,簡單列個提綱先:
電子書不是書!
電子書的商品屬性是什麼?
為什麼電子書沒有手游賣的好?
限制電子出版物盈利的僅僅是盜版么?
為什麼電影院比賣碟的賺的多?
出版業,唉!版權方別把電子書簡單狹隘地理解為紙書的附庸就行,靠那樣一本一本賣連轉碼的錢都回不了本。也用不著迎合讀者的口味,他們也不知道自己想看什麼。電子閱讀用戶的增長速度其實並沒有很樂觀,尤其是在和音頻視頻的比較中,網文還好點,出版比較慘。渠道商請繼續打架,坐等一超N強 :P (N小於3)
排名第一的答案太長太專業…看了三四行只能放棄…就拿自己通俗的想法來試著答一下吧,手機碼字沒有排版望諒解。
答案—————————————————我選擇電子書的時候會考慮到以下幾點,是否有我想看的書的電子版?電子書什麼樣子的?閱讀起來是否舒適?定價是否合理?從第一個角度,是否有我想看的書?正如答主所言,這是一個尷尬的情況,電子書庫不夠大,不能充分滿足消費者。我個人喜歡購買kindle電子書,但還是發現很多感興趣的書籍並沒有kindle版本;因而我認為,想要提高電子書的銷量,首先得保證電子書的數量與質量(質量放在後面說),這就好比一家小書店,只有有限的一些書,儘管書的質量可能很優秀,但是可供選擇的對象太少,銷量自然很難上去。你得提供給了消費者想要的,你才能伸手索要你的需求(錢啊…)你沒有足夠多我感興趣的東西如何讓我出手?這並不是營銷手段的問題,而是「本身質量」的問題。第二個角度,電子書什麼樣子的?答主也提到了,很多正版電子書看起來甚至不如盜版,那麼首先我購買前一定要知道看起來是什麼樣子的吧?不然我花了19¥買了本掃描不清晰排版混亂的電子版有什麼用?紙質的我還能用作草稿墊個桌腳,電子版的不就廢了?因而電子書一定要提供試讀服務,比如按比例提供5%的試讀樣本,(100頁的書可以免費看到其中5頁),既能讓我檢查一下書的質量,又不會影響我購買的積極性,同時還能讓我放下心來,這才是重點啊!!第三,閱讀起來是否舒服?很多人都是在用手機或者平板看書,而這些設備的尺寸又都不同,傳統書籍有固定的排版模式,如果直接縮小比例放進手機顯然讓人不適,因此適合於不同尺寸的排版非常重要,我需要足夠多的排版選擇,讓我不管在4寸的手機還是9寸的平板都能獲得良好的閱讀體驗,電子書並不是你把文字打入文本框再擺出來就夠了,應該仔細想想各種閱讀設備應該怎麼應對,一個模板走天下大家是不會買賬的。第四,價格是否合理?記得昨天女朋友想看一本柴靜的《看見》,我上kindle商城看了下,瞬間嚇尿,居然賣15…實體書才25啊大哥!而部分非常優秀的書籍也不到10¥而已啊…(並不是黑這本書,只是覺得作為電子書定價太高了)因此我覺得部分電子書真心定價有問題。整個電子書商城缺乏一種統一的定價模式,這也是令消費者疑惑的地方,如果所有書的價格能夠相對合理而公平,相信還是很多人願意支持的。最後,相信很多人之前使用電子書還停留下幾年前下載txt. 格式的小說到手機里看,因而我認為電子書商城應該大方點培養用戶的習慣,比如我註冊了一個賬號,系統直接可以免費提供給我一本20¥以內的書,我自己選,讓我能直接不付出任何成本的享受到新的電子書時代,畢竟如果我真的願意讀書,肯定不會滿足於系統免費給的一本。很多人不大習慣付費電子書,就是因為壓根沒接觸過沒體驗過你就要錢,別人怎麼會那麼輕易的相信呢?Kindle會改變這一切
現在電子書市場確實是不好做,因為大家一般在線下載的書都是免費的,想要把某些書賣得好實在不是很容易,那麼如果一個閱讀軟體能夠做的比較好,會有一些其他的收入,那也算是一個成功的閱讀產品了。我之前用過很多閱讀app,但現在一直用的是網易雲閱讀,我覺得這個閱讀app就是一個比較成功的產品,根據我自己的一些親身經歷,說一下它的一些成功之處吧。
1.
圖書量大,書目齊全。這點對於閱讀軟體是最基本的一個條件了,書多量大才能滿足不同人的多種需求,據說網易雲閱讀是最大的在線書城,藏書量有46萬冊。
2.
設計貼心,體驗好。這個軟體裡面有些設計我比較喜歡,比如他的護眼功能,開啟後是一種黃色的溫暖的感覺,就像小時候用的護眼燈,燈光比較柔和,不像白熾燈那樣刺眼。
3.
時常為用戶福利等。網易雲閱讀經常為用戶提供一些閱讀福利,比如說積分換閱點,這個閱點可以當錢用的,我們下一些需要花錢的書的時候,可以直接用閱店,就可以免費下載一些書籍了。
4.
各種平台渠道相配合進行宣傳,給讀者全方位的閱讀體驗。我在使用這個軟體的同時,還關注了他的公眾賬號和微博賬號,在上面可以看到他的一些新產品、新功能的介紹,提示用戶儘快更新享受,定期還會有一些禮品相送的活動,另外,每天他們都會推送一些比較有意思的新聞啊、資訊啊什麼的,讓用戶時刻都能想到他們。
最後,我想說一點也許網易雲閱讀可以做的更好的地方,就是把它的特色功能推出去。其實我比較喜歡的就是網易雲閱讀的資訊、雜誌這個欄目,這個欄目是很多電子書中沒有的,如果把這個功能主打粗來,讓更多的用戶知道,我想網易雲閱讀會變得更好!總之,還是會一直頂網易雲閱讀的,一直都挺喜歡網易家的產品的,從網易新聞,做有態度的新聞開始,覺得網易還是個有姿態的公司,加油!干過bat!!
呵呵
盜版沒或者少了電子書自然就會賣得更好了。
主要還是質量和數量的問題,很多想買的書難以買到,價格方面個人覺得是可以接受的,相對於目前的物價水平來說,電子書還是相當便宜的。亞馬遜的一些電子書質量還是有待提高,錯別字過多,如果能提高體驗,會有不錯的效果。
我想買啊,非常想買啊,書單一長條,但基本都沒有,最後還是買實體書。我買kindle不就是為了減輕書箱重量么,結果每次想支持下喜歡的作者時都發現只有實體書,心塞!
價格啊,書的種類齊全啊,排版好看啊都很重要,我就想說一下付款便捷也很重要啊。我大部分時候用iOS設備看電子書,到目前買過書的三個電子書城:1,亞馬遜:不吐槽了,他家壓根就沒想在iPad上賣書吧2,多看:我買書買的最多的一家,多看的iOS電子書定價跟網頁和安卓定價不一致這點太讓人無語了,發現這件事之後在書城裡看上一本書就要去網頁版看一下定價是不是貴了,大大降低了買書的體驗。還有,我實在很不明白為什麼只能用蘋果賬戶餘額付款,用支付寶不好嗎?就算支付寶介面不好弄,用小米米幣總可以的吧?充了不少的米幣還要用蘋果餘額付款太不爽了啊2,豆瓣:最近一次更新總算可以在iOS客戶端選書和充值了,這點比多看要好。
我就按照自己觀點說說,分享一下應該不會太丟臉,說不定還能交朋友。周邊工具做好,比如有點電子書想列印出來,配個印表機,一般看書多的人,應該會需要很多資料吧,所以賣印表機或者是提供列印服務電子工具,ipad 賣的好,手機銷量高,說明電子書服務遲早得上去,唯一需要的是客戶用的軟體是不是一樣,是不是有統一的平台,我想買東西上淘寶,我想看電子書上xx軟體
買書送終端
好比一部電影,首映的第一票把錢掙足就好。盜版出來就難賺錢了吧。但我支持共享主義。你能喝第一口是本事,持久吸血都是惡魔。
1、閱讀是一個人的活動,社交性較弱,所以產品在各細分市場區隔很明顯,位於兩極的產品客戶群基本不融合(書旗和多看、位元組社的客戶絕對不會融合),所以不同產品的客戶願意付費的電子書和付費的場景是不一樣的。2、哪個市場最大?這個市場的用戶願意買什麼樣的電子書?品類的問題。在什麼場景下推送,如何推送?其實個性化推薦還是大有可為的,但是推得準的很少,比如服務商很難知道客戶的職業屬性等等社會特徵神馬的。
推薦閱讀:
※選擇 Kindle 而不是紙質書的原因是什麼?
※怎樣克服喜歡買大量書而看不完的缺點?
※Windows 上有什麼比較好的可以閱讀 ePub 格式電子書的軟體?
※目前的kindle和多看在排版方面就真實的閱讀感受來說差距大嗎?
※多看書城和 Kindle 中文書城哪個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