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Design 的規範是否不夠明確,或太過瑣碎?
相比Apple則只規定了IOS的設計風格,但並不具體到某一特定樣式上,所以在Apple的規定下,很多軟體界面不同,但卻又有著一些共同的元素,界面不會千篇一律,Android目前的情況卻恰恰相反
如果你只停留在holo design,那確實規定的很死板,但holo design不等同於android design,holo不過是android design的一種傳統風格,這主要是指UI。
首先需要講明一點,android design是非強制的,雖然它會提供設計範例,但這並非是要求你也要做的一樣,蘋果的HIG同樣也是給範例的。任何設計都需要考慮自身產品特色再加工的。
android design從來不是一個針對UI的設計規範,它所強調的是對UE的協調,UI僅僅是提供參考,比如參考配色之類的。
對於扁平化還是叫擬真化的設計,確實是更難以在UI上做出特色的,你不覺得iOS7開始,同質化問題也出現了么?
對android design的推崇,目的是創造和諧的體驗,我們只建議對個人開發者,缺乏優秀設計師支持的團隊儘可能使用現成的模版,能在節省很多工作的同時得到不錯的效果。對有設計實力的團隊就絕對沒必要用現成的,這時候就要充分發揮自己的特色了。
android design是從4.0開始才被提出來的,目前已經到了4.4,設計上是一直不斷變化的,當然你不能指望是iOS6到iOS7那種巨變,但是細節還是在不斷完善的。
android design確實還有很多弊病,不是萬能的,開發者可以隨自己需要調整,我們反對的是把iOS那套搬過來用,而不是自我創新。iOS和android的設計有衝突的地方,不宜混用,所以我們才不提倡。
android應用,這裡不單指android design的應用,讓人覺得平淡乏味的另一原因是動效支持不夠豐富,很少有能在動效上做出彩的,這個和iOS上的差別比較大。我不是做技術的,不太了解是不是因為這個平台本身能力有限,實現困難。android在2.x時代的卡頓讓人印象深刻,什麼動效都是浮雲啊,到了4.x可能這個觀念一時還沒轉過來。android的設備比較混亂,低端高端的差異巨大,如果提高動效,犧牲了低端設備的體驗,會有些得不償失,所以很多應用不願意在這方面多花精力。
根據題目描述來多說兩句,android有特定的action bar、drawer、側滑菜單,iOS同樣也有特定的navigation bar、tab bar等等,因為原先的擬物化,這些東西還能玩出不少花樣來,到了iOS7,一下子就沒花樣可玩了,大家都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這需要設計師轉換新思路了,做出優秀設計的難度提高了很多。規範這東西有利有弊,它能讓爛的變好,卻不能讓好的提高,反而可能把大家都拉到一個水平線上,參照的時候留些心眼是沒錯的。至於卡片化,這東西本來挺好的,對於多元化的內容整合能力極強,可以實現有條理的圖文混排,自然就有很多人喜歡用這招,但是這招並非萬能的,現在有一些應用濫用卡片式設計,所以也遭到了不少罵名吧,詳情可以看看 @史飛 的這篇文章簡單說下卡片式設計我最先接觸Android的時候是在2.3時代,那個時代SDK提供的控制項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字:丑。
後來到了4.0時代,Android的UI整體得到了提升,我開始覺得「還不錯」。後來知道了AndroidDesign,又接觸到了鋒客網,看了 @NovaDNG 的很多文章,我開始推崇AndroidDesign。那時候我給學弟講Android的時候曾說:「學好了AndroidDesign能彌補你們這些程序猿樸素的美感,讓你的應用不那麼難看」。而現在我依然認可AndroidDesign能讓應用更正規,但是我認為,這份設計指南,恐怕並不涉及如何讓APP具有美感。
Timely的出色之處在於其優秀的動畫效果與色彩表現,當然曾有人看多了表示審美疲勞,但是至少在一開始,大多數使用者都會為它喝彩。Timely優秀的原因不是因為它遵循了AndroidDesign,而是因為它超越了AndroidDesign。作為一個開發者,最尷尬的事情莫過於UI無法達到自己審美的預期,自己不滿意,卻又無能無力。尤其是當我遵循了AndroidDesign之後做出來並不能讓自己滿意的UI,我就會試圖尋求突破,但是我能參考什麼呢?也許原教旨主義者會認為Google就是最好的老師,但是Google系的APP在審美上完全是個不合格的老師,那麼我能向誰學習?在我看來,Android的APP能做到賞心悅目的,也只有Timely和Press,鬧鐘One其實也不錯,但是只有三個APP,不足以讓我們誕生更多的靈感,沒有靈感,如何跳出AndroidDesign的窠臼。而直白的對其他開發者的抄襲,也應該是作為一個開發者所不屑於乾的。
於是又回到了起點:我還是抄Google系的APP吧。至少,我按照AndroidDesign來做,照著Google系來抄,和大多數人都差不多。於是AndroidDesign就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就像題主所說的「千篇一律」。
最後我來舉個栗子,說說AndroidDesign的美感。
看這個icon
這個icon可以表示Create或者New或者Add這種非常常用的邏輯操作。請參見微信右端第二個圖標。
只是,為何你這麼難看?
@依韻 呵呵, 看來你是將兩年以來 Android Design 作出的那麼多改進都視若無睹了.
正式答案:
Android Design 是否太過瑣碎? 我的答案: 不是. 是否不夠明確? 我的答案: 不是.題主你玩過積木嗎? 每一套積木都會提供大量的, 形狀相同的幾種積木, 然後有一本說明書告訴你一些基本的組合, 還有一些成品範例. 這些積木就是"Building Blocks", 應用設計中的"標準控制項". 這些成品範例就是"Official/1st Party Apps". 而一些基本組合就是設計風格. 官方提供了這些積木和積木組合, 你未必就要非用不可.
而 Android Design 也並非沒有規定基本的視覺風格. Android Design 基本的視覺風格就是"擬真", 去除物質化的外表, 留下操作精髓/邏輯上的核心, 不過分注重外在 (但要求和現實不衝突), 在意內在. 這些東西只要你認真讀完 Android Design 就會發現, 只不過, 沒有白紙黑字的直接告訴你而已.
至於問題補充說明中提到的問題, 我的答案是:
Android Design 是什麼時間發布的? 2011 年十二月底 CES 時發布的. 從 Android Design 發布到今天過了幾年? 兩年多一點.iOS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 發布到現在多久了? iOS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 發布兩年的時候, 大多數 iOS 應用是什麼樣的?
再看看 iOS 7 Design 發布到現在多久了? iOS 7 發布之後, 遵循其設計規範進行 Redesign 的應用, 是不是一下子也有了千篇一律的感覺?
對於平台的規範, 大家都需要先跟隨模仿學習 (目前絕大多數應用還處在這一環), 然後其中的一小部分試圖改變尋求突破 (最優秀的開發者和設計師能做到這一點, 比如 Press, 比如題主喜歡的 Timely), 最後才實現大規模的超越 (現在在 Android 上, 能超越 Android Design 的只有 Google 自己, 還有 Flipboard 和 Pinterest). 這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過程.
而一個平台上, 學習模仿的最好對象就是來自第一方的應用, 在 Android 中, 就是 Google 自家的應用. 這個階段下, 認為"學得像就是好的"並無不妥, 就像在小學的時候, 我們也經常會因為學得像而受到表揚, 但是認為"Google 做的就是最好的", 那就是作繭自縛了. 同樣的, Google 也從來沒有說過"我做的就是最好的", "我的應用 = Android Design"之類的話.
連走都還沒學得像, 蹣跚不穩, 怎麼學會跑?其實Android design很明確也不繁瑣,就是以前的應用好多都是為了IOS出的,而後來移植到安卓上面,好多小團隊因為資金和人力不足,但是沒有精力開發專門的安卓版。而有些大廠純粹偷懶。這裡必須吐槽。微博都多長時間了客戶端還是IOS風格的。4.0以後大多新出的應用都是安卓風格的。
推薦閱讀:
※windows下有什麼好用的屏幕錄像軟體?
※修改電腦的Hosts文件為什麼不能阻斷網路訪問?
※有哪些軟體可以提高日常辦公效率?
※如何徹底關閉迅雷的瀏覽器下載響應功能?
※iPhone有什麼好的錄屏軟體,可以流暢錄製手機的操作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