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甫的書《羊的門》看的不太懂啊,尤其是後半部分,有誰能淺淺的解讀一下,最好和《教父》比較一下?

尤其是後半部分,感覺作者字裡行間有很多暗示或者暗喻什麼的,完全不理解啊,有哪位大神能淺淺解讀一下。


你好,今天剛看完。

以我粗淺的理解。羊是指村民,氓眾。門是指出路,指望。呼天成則扮演了上帝的角色。呼家堡是一個類烏托邦的存在。現實中有華西村可與之對照。但是「有腦子的只有一個人」,說明呼家堡其實是沒有生命力的。它的運轉靠的是呼天成的集權領導和積累的官脈。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億元造假村,蔡村長的謀略不可謂不深,人脈不可謂不廣,但是樹倒猢猻散的時候,「幾千個漢子,最後只剩三個弱女子走在路上」。

這本書與其說是鄉土小說,更多的是一本官場小說。呼國慶和呼天成是很有趣的對比,呼天成如此賞識國慶,三番兩次救他於水火,也是因為在他身上看到自己,以至於最後有意讓他做自己的接班人。但是呼天成善於看人用人,而國慶卻用錯人。范騾子能背叛一次,當然能背叛第二次。當然最終的禍根還是在女人身上。當年呼天成硬是沒有要秀丫,把自己煉得百毒不侵,終於沒有讓人抓住一絲把柄。「你要的是什麼,是一個女人嗎?你要的是成為這片土地上的神」。但是呼國慶既要權力,又沒能逃過美人劫。

這本書常有這樣的句式,「平原人是活*的」。這個活字後面,可以是臉,氣,小,圓…臉是什麼?臉是高舉的斷指,臉是表彰大會的點名,臉是墳墓上的一顆星,一個名號。孫布袋賣掉了臉,換來了一個老婆。被批鬥的人因為沒了臉而自殺。氣是什麼?氣是生出來的,是被恨喂出來的。憋著一口氣,為有朝一日,揚眉吐氣。至於活小,活圓,都是呼天成的人生哲學,也是樸素的鄉土哲學。大智若愚,樹大招風,外圓內方…呼天成「忍」了一輩子,這個「忍」字某種程度也是「韌」字。「就像腳下可以隨便踐踏的草,微小卻充滿韌性,所以才能生生不息。」這些,都是為了一個「活」字啊!

雖然作為一篇小說,其中有一些超現實的地方。而文人寫官場小說,畢竟隔了一層。但是總體上是一篇入木三分的作品。至於結尾謝麗娟到底說了什麼,讓呼國慶吃驚地睜大了眼睛。我也猜不到啊!難道…懷孕了?


首先,和教父幾乎沒有可比性,屬於是兩種不同題材,不同主題的作品,唯一相近的可能是都有一個強權的,傳奇式的人物。

羊的門寫的主要是這塊土地上的人性,他要表達的是一種人生哲學和政治觀。題主拿此書和教父比較,一定是看到乎天成對他人的強大的影響力和別人對他追捧的態度。這是很表面的東西,也是乎天成要迴避的。乎天成他的哲學有兩個,一是人不要做能力之外的事,能力之內的事最好也只做一半,但要把這一半做到最好。二是人與人的關係如同種莊稼,辛勤耕耘才能得到豐收,而一旦收割了,就必須繼續耕耘,為官珍惜人脈如同農民珍惜糧食。

我個人認為羊的門最好看的內容是乎天成與孫布袋的鬥法。


不請自來。《羊的門》這本書,在我的圖書喜愛榜上僅次於現實教科書《水滸傳》。下面是我曾經寫過的一篇關於《羊的門》的散文,對本書的內容和主旨有我自己的理解。由於是散文,所以請大家在讀關於這本書的介紹之前,先忍受我幾段前綴。通讀過後,會發現這些前綴是有必要的。謝謝

下面是正文

第一闕,羊

下雨天,大學生們是不喜歡出門的。於是,當你輕輕推開宿舍里的一扇門後,會發現,幾乎所有人都躺在床上。其中有人聽到聲音,也許會揉揉眼睛,摸起床邊的高度眼鏡,用茫然的眼神望著你。得知你沒什麼事,只是來串門後,他並不責怪你,只是摘掉眼鏡,繼續躺下。

敲開另一扇門,裡面的人沒有在睡覺。他們有人在玩電腦,有人在玩手機,有人坐在電腦屏幕前玩手機。突然你會發現,人,真的很像一隻只羊啊:吃飽了,喝足了,就舒舒服服躺在山坡上,聽著牧羊人悠閑的口哨聲,一雙雙大而空洞的眼珠,明明睜著卻像閉著。

當然,並不總是這樣。如果你運氣好,會有人站起身向你問好,同時帶著不自然的咧嘴笑。咧嘴笑是很難的,不是每個人都能像馬龍·白蘭度或鞏俐那樣咧開嘴,自信大方地露出白亮亮的牙齒。稍不留神,那笑容就變成了猥瑣。在這個崇尚陰柔美的年代,很多人更傾向於做出社交網上那種自拍式微笑:瞪大眼,低著頭,嘟著嘴似笑非笑,據說這樣可以顯瘦。看多了,你會覺得那特別像一張張羊臉。眼睛大而無神,那是經常熬夜所致;沒有抬起的頭,像羊一樣翻起眼睛,努力想製造一點電影海報上的神秘感;嘴巴抿著,竭力想裝的更小一點,像極了那又小又細的羊嘴唇。

羊是很好的動物,它的肉可以吃,它的皮毛可以做衣服,它的糞便可以肥田。唯一不好的是,它的名字不可以用來罵人——從這點看,羊的作用倒是比不上豬。儘管如此,羊的形象,卻比小豬好上很多。無論東方還是西方的童話里,羊都是善良的,溫順的,惹人憐愛的,而豬是醜陋的,愚蠢的,令人討厭的。由此可見,在人說了算的世界裡,連做個動物都要看臉啊。

倘若羊能說話,它大概對我們這樣的看法有些異議。

羊說,形象好有什麼用?只要是羊,免不了挨那最後一刀。

人說,做人還不如做羊。做羊,只挨那最後的一刀;做人,卻要挨一輩子的明槍暗箭。

神說,神什麼也不想說。在神眼裡,世上人,盡皆只是迷途的羔羊。

由此上,想到很多很多,想到那部小說,《羊的門》。

第二闕,老人

這本書很複雜。時間跨越四十年,從田間村社到宦海官場,從家長里短到時代風雲,一言難盡,難盡一言。這本書又很簡單,簡單到刪繁就簡,修筋剔骨,只剩下一片土地,一層黎民,兩個男人的奮鬥史。四十年,兩個人,一老一少,一個輸了,另一個似乎贏了。

贏的那個,叫呼天成。呼天成是個其貌不揚的老人,半文盲,穿著一身老式的中山裝,說話很輕,很柔,沒有一點架子。但就是這樣一個人,用了四十年的時間,把當地一個村子帶成了全國有名的億元村,家家戶戶住上了小洋樓。四十年來,那個村子先後走出了縣,市,乃至省級的無數人才。每個人都在心底默念:這人,怎麼做出來的呢?

三十六年前的那個傍晚,面對一片沉默的人群,年輕的呼天成,第一次有了「主」的意識。

那時的呼天成,年輕氣盛。身為村支書的他,因為處罰盜竊行為,方式重了些,激起了民怨,被全村人堵在了路中央。無數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密麻麻陰森森地堵住了去路。那臉像一堵堵牆,那眼像一把把刀,就那麼緊緊地盯著他,鎖著他,逼著他。沒有人說話,只綳著一片灰黃色的沉默,狼一樣的沉默。  

呼天成所在的村莊,正坐落在豫中平原,歷史上水旱蝗災不斷,兵戈不息。孩子們聽的童話故事,是飢年娘家人煮食自己的外孫;乾涸的黃河故道旁,堆積著一代又一代的浮屍餓殍。幾千年的天災人禍,催生了根深蒂固的自私,狡猾,麻木。在呼天成看來,村裡的東西是公家的,既然是「公」,就不能「私」自拿走。可在村民看來,「公」就是沒人管,大家都可以拿,我為什麼不能拿?法不責眾,你又能拿那麼多人怎麼樣呢?

那時的呼天成畢竟年輕,他的腦海里出現了片刻的慌亂。那麼多人,如果一齊湧上來的話,會把他生生撕成碎片!退一步吧,退一步海闊天空。可,他不能退,無論如何不能退。他無比清醒地意識到,這一次要是認慫了,他這一輩子,可就全完了。

呼天成是個強梁人。強梁,這個詞出自豫中平原,也只會出自豫中平原。平原很平,天很大,那風霜雨雪,旱澇冰雹,是沒有山沒有水替人抵擋的,人要活著,只能強忍一口氣,自己做那頂天的脊樑。你看,那麼多的天災人禍,可人還是活了啊,一代一代地活了下來。這個時候,活著,就是一種倔強,一種抗爭,一種百折不撓的強梁。

就是那一刻的強梁,決定了他的一生。呼天成轉過身來,深深地吸了口氣,炸聲喊出了一個字:賊!你們,都是賊。

一個「賊」字,在所有人的臉上炸出了一片愕然。是啊,在信仰和秩序缺失的地方,真正能震撼人的,也許只剩下一點點廉恥了吧。在原始的道德大棒下,人們的頭一個個勾了下去,用驚恐不安的眼神互相瞄著。前一秒還是鐵板一塊,下一秒早已土崩瓦解,低眉順目,任人宰割。一瞬間,呼天成有些恍惚。他面對的究竟是人,還是羊?

也許吧,在平原上,人就是羊。沒有主兒的野山羊,是任性的,囂張的,無法無天的。可一旦有了主,有了主人的皮鞭,他們馬上成了溫順的小綿羊。羊是需要主的,沒有主,就沒有人保護它,沒有人給他指引方向。而羊,是永遠學不會自己找尋方向的。因此,只要有羊,羊就一定會給自己找一個主。這個主,不但要有威嚴,有仁慈,還要有理有據,讓羊心甘情願地跟隨他。呼天成的心,陡然間強硬起來。他明白了,只要鎮住了心,就鎮住了人。心很小,人很大,可心是人的主。

就是在這樣的時刻,呼天成產生了一個近乎偉大的念頭:他就是他們的主,他要當好這個主。

從那以後,呼天成開始了自己做主的征程。他先是靠著禁止宗教信仰,禁止祭神,祭天等活動,使自己成了這片土地唯一的「權威」;緊接著,他通過一次又一次批鬥大會,使由血緣,道德維繫的傳統村社關係一點點崩塌,取而代之的是以自己為中心的集權式管理模式。他通過每周一次的表彰大會,通過榜樣的力量,恩威並施,讓人們習慣對自己的絕對服從。就這樣,整個村落形成了鐵板一塊的組織,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不必擔心不同意見,因為整個組織,只有一個大腦。

在這個過程中,呼天成沒有動用暴力,甚至從來沒有強迫任何人。他只是利用了人們心中潛伏的那種對權威的恐懼,對集體的依賴。當然,他是付出了代價的。以德服人,首先要保證的就是自己永遠站在道德制高點,克己復禮,戰戰兢兢。四十年來,呼天成已經失去了人的感情。在權力的頂點,端坐的是一台叫「神」的機器。

第三闕,年輕人

憑藉著對傳統文化的巧妙運用,呼天成成功了。很多人把他當作榜樣,在他的提攜下,也的確有很多人成功了。但其中,他最看重的一個年輕人呼國慶,卻輸了,輸得很慘。

呼國慶很聰明,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又善於做事,年紀輕輕就在縣政府任要職。青年得志,讓他有些飄飄然;眼光獨到,也讓他看清了很多東西。用他自己的話講,在這塊土地上,生長著的,就是一股股的傻氣。傻氣是平原上的最大優勢,同時也是最大的劣勢。裝傻充愣、大智若愚是這塊土地的特質,正是因為傻氣太多了,它把很多好的人才都淹沒了。傻氣吞吃的,是人的靈性。

呼國慶看清楚了。其實,很多人都看清楚了,只是他們不願承認。清楚了,人就必須面對,必須糾結,必須和無數沒有看清的人隔閡起來。清醒是痛苦的,是孤獨的,是無能為力的。鄭板橋一句「難得糊塗」,讓人不勝唏噓。

呼國慶不願糊塗,還故意表現出了自己的不糊塗,自然容易碰壁。他被人抓住了問題,整得很慘。就在呼國慶心灰意懶的時候,他的戀人勸他:我們走吧,離開這塊磨人的地,天下大著呢。

呼國慶在氣頭上,也恨恨地說:走!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可等到清醒以後,他又後悔起來。走?人生地不熟的,往哪走呢?儘管他受過高等教育,儘管他有自己離經叛道的想法,可骨子裡,那種根深蒂固,跗骨隨形的鄉土情懷,是無法割捨的。

關鍵時刻,是呼天成利用自己的人脈關係救了他。在總結他的教訓時,老人這樣說:在平原上,人什麼都可以賣,就是不能賣「大」。人一大,心就野了,就會不自量力,就會樹大招風。在平原,人是活「小」的啊。

呼國慶唯唯諾諾,還是回歸了原來的軌道。這次出爾反爾,他和自己的戀人鬧翻了。那個倔強的女人,為了賭一口氣,隻身一人到深圳闖天下。在深圳,她才真正體會到了什麼是世事艱難。號稱市場經濟最發達的地方,其實一樣要講人情,拼關係,耍手段。她帶著改變一切的念頭來,最後發現,被改變的,只有她自己。

為了幫戀人弄到創業資金,呼國慶好了傷疤忘了疼,又一次用了自己的小聰明。結果東窗事發,他從萬眾簇擁的演講台上,直接被人送到了陰暗的審訊室。在受盡精神煎熬後,還是他的長輩呼天成,救了他。

呼國慶跪在了呼天成的門前。沒有人要他跪,是他自己要跪的。這一個月的隔離審查,把他所有的銳氣,所有的尊嚴,所有離經叛道的想法,都消磨得一乾二淨。他終於發現,在平原,人是那麼的渺小,那麼的不堪一擊。見到老人,他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對不起你。

老人背著身子,默默地說:"對不起我倒也罷了。你對不起這塊土地。你知道,你為什麼會犯錯嗎?因為,你沒有信仰。

在後輩面前,在他統治了四十年的這片土地上,老人說出了自己最後的期望:他要呼國慶做自己的接班人。這是一塊凈地,也是一份事業,是自己花了四十多年心血種下的。現在到處都是腐爛。外邊的腐爛我們管不了。我只要你,保住這一塊凈地。

呼國慶的回答是什麼?作者並沒有給出答案。但當晚,呼天成突然病倒了。消息傳出後,整個村裡的人全都涌了出來。人們又成了一群無主的羔羊,緊張,恐懼,亂作一團。所有人都在想,如果老人有個三長兩短,他們,該如何生存下去呢。

第四闋 門

曾經,在自詡為世界上最自由,最發達社會的美國,一位高中老師,曾經對他的學生們做過這樣的實驗:第一天,教大家穿相同的制服,做相同的標誌性動作;第二天,教大家服從紀律,並以此為榮;第三天,教大家互相監督,互相檢舉;第四天,教大家反對那些不這樣做的人。這些接受實驗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經歷,卻都不約而同地適應了這種生活方式,並且深以為榮。一星期後,老師把所有人聚集到禮堂,給他們播放了納粹的宣傳片,那裡面狂熱的納粹分子,竟和他們這一周來的所作所為完全一樣。人們失聲痛哭,互相追問著:事情是怎麼變成這種地步的呢?

《羊的門》里的呼天成,就和上面的那位老師做了同樣的事。只不過,老師的目的,是讓學生們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保持清醒的頭腦;而呼天成,則是讓人們不要去管什麼真相,別人怎麼做,你怎麼做就是了。

在呼天成的帶領下,的確,那片土地的人民得到了異乎尋常的實惠。只要你聽話,房子由組織發,工作由組織幫忙找,出了事有組織幫忙照應。如果你聽話聽得好,你還能成為模範,帶大紅花,獲得物質與精神的雙重滿足。如此豐厚的條件開出來,十個人里,也許有九個都會搶著答應。而那最後一個,就是人們常說的「不知好歹」。

呼國慶,曾經就是一個「不知好歹」的人。他覺得,思想和感情,有時候比金錢和地位更重要;他覺得,可以憑藉自己的能力,活得堂堂正正,而不必受人庇護,看人臉色。他年輕,有頭腦,也有本事,只因為不願意和光同塵,依舊撞得頭破血流。當他跪在呼天成門前的那一刻,代表著自我對集體,理想對現實的徹底妥協。

曾經有人自嘲道,一個站著的英雄背後,跪著的是無數奴才。放眼整個人類歷史,有誰又能否認這句話呢?我們一次次打倒欺負我們的人,卻又馬上迫不及待地換上另一個。儘管可以,可我們不願去思考,不願去自我約束,不願去承擔本來是我們自己該做的事。於是,我們找到一個我們信得過的人,把本該我們做的事都交給他做。一開始,這個人做的很好,我們都很滿意,於是把更多事情交給他做;漸漸地,開始有人指責,那個高高在上的人不公平,做的不好。我們聽不進他的嘮叨,因為我們還過得下去,不想為這種事瞎操心。另一方面,我們喜歡秩序,討厭異議和混亂。終於有一天,那個高高在上的人成了神,說一不二的神。而我們,早已忘記了怎麼去思考,怎麼去自我約束,只能像一群迷途的羔羊,匍匐在神的腳下,謝主隆恩,謝主隆恩。

我們曾經以為,是貧窮和愚昧催生了奴性。可,只有經歷過生活的人,才真正明白:懶惰,自大,不願自省,這幾乎是人與生俱來的劣性。只要這些東西還在,人,就永遠只會是羊,等待著救贖的,迷途的羔羊。

在本書的結尾,那些失去了庇護者的人們,又一次像羊一樣驚慌失措。他們將何去何從?是就此自暴自棄,還是換一個神,繼續拯救自己?或許,他們中的有些人,真的能夠走出村子,走出那片土地,去向更廣闊的世界,在一次次的碰壁中,學會自省,自立,自強。


我覺得謝麗娟最後向呼國慶說,她的一切都是呼伯的安排!對於呼伯來講,呼國慶要是能過這個美人關,就繼續服持他步步高升;要是他過不了這一關,那就早點回來接班!結果,呼國慶自己過不了,所以,他的命運就是回來接呼伯的班了。


讓國慶做接班人,經過考驗,老頭準備讓他樹立個信仰,而那個女人最後贏了…… 老頭四十年的根基就要覆滅了…… 不過最後全村人為他學狗叫 他值了。


結局謝麗娟說的話應該是她懷孕了


我覺得國慶是呼伯私生子,子承父業。這樣就好解釋了


羊,豫中平原在地圖上就是羊的形狀,也指呼家堡村民的「羊」性。本書開篇結尾都在寫呼國慶,但實際寫得是呼伯,從呼伯的「人場」,我們可以了解人性,了解不同人口中不同的「活」,讀書最大的樂趣就在於從一個陌生人的作品中體悟自己的想法,等到這個問題回答的人多了,你可能更不懂了,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側重,不同的見解。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茅盾和他的作品?
為什麼反烏托邦小說會被很多人喜歡?
以 我有故人抱劍去 斬盡春風未肯歸 作為結尾,能寫出怎麼樣的故事?
體制內的人如何看待各類官場小說?
為什麼很著迷看完一部小說之後會感覺很失落,心裡感覺空空的?

TAG:小說 | 文學 | 文學評論 | 文學鑒賞 | 羊的門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