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聯想2014年推出的 ThinkPad X1 Carbon ?

樣圖中,新的機器放棄了傳統的實體 Fn 鍵(F1-F12);放棄了傳統的觸控板上部的三鍵設計;帶來了處理器、屏幕等可以預計的硬體更新。

資料:

Lenovo ThinkPad X1 Carbon hands-on (2014)

Lenovo refreshes its ThinkPad X1 Carbon Ultrabook with "adaptive" keyboard, 2,560 x 1,440 screen option

[圖]ThinkPad X1 Carbon:聯想升級世界最薄14英寸筆記本_Lenovo 聯想_cnBeta.COM


此問題對應的是去年發布的第二代X1 Carbon,

2015年發布的第三代X1 Carbon請見:如何評價聯想在 CES 2015 更新的 ThinkPad X1 Carbon?

如何評價 X1 Carbon 2014?

我覺得用這句話形容最合適:不完美的里程碑

我希望大家能先看看來自 ThinkPad 設計與用戶體驗副總裁 David Hill 為 X1 Carbon 拍攝的介紹視頻。這不僅僅是一個宣傳片,更重要的是說明了 ThinkPad 的設計理念和未來發展方向。

視頻封面ThinkPad 設計副總裁 David Hill 介紹 New X1 Carbon—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視頻

放上一張Fresh Thinking Day上New X1 Carbon的實拍吧。

真機看上去真的非常小,而且相當的精緻,精緻在ThinkPad里可不是一個常用的形容詞。

(這個並不是2K解析度iPS版本,所以可視角度還是TN屏水平,但900P對大部分人而言更合適)

—————————————————分割線——————————————————

一句話總結:

就像這個視頻里 David Hill所說的,New X1 Carbon是一個里程碑。在其他廠商瘋狂模仿MacBook的時候,New X1 Carbon代表了未來的ThinkPad,甚至可以說是未來筆記本設計的方向。在工業設計上幾乎是MacBook的唯一超越者。

讓我們先了解:

The New ThinkPad X1 Carbon改進了什麼?

  1. 更輕,1.27kg比Macbook Air 13的1.35kg還輕,是最輕的14寸商務超級本

  2. 厚度則只有17.7mm,在這樣輕薄的情況下要通過8項軍標測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New X1 Carbon繼續使用了碳纖維,在相同體積的情況下,碳纖維重量為鎂鋁合金三分之一,在厚度更薄的情況下,它的韌性更強。相對於鋁鎂合金或者純鋁以及其他金屬材質,碳纖維也不會因為撞擊或壓力發生永久形變,所以很多人都為心愛的MacBook貼膜或者帶上保護殼,ThinkPad從來不要這些。

  3. 新的鍵盤,改動很大:

  • Backspace鍵與Delete合併,

  • 大寫鎖定鍵被home和end鍵代替,shift鍵單擊為首字母大寫,雙擊Shift為Caps Lock(與iOS鍵盤相同)。

  • Fn+B=Break、Fn+P=Pause、Fn+S=System Request、Fn+K=Scroll Lock、Fn+I=Insert、Fn+T=Print Screen

  • 大和實驗室設計的Adaptive Keyboard(自適應鍵盤)讓我們看看官方介紹視頻:

The New Thinkpad X1 Carbon 獨有 自適應鍵盤介紹

說到Adaptive Keyboard,自適應鍵盤的概念首次面世是在2010年的Student Innovation Contest:Microsoft Applied Sciences Group,目的是在有限的空間內適應多種不同的操作需求,那時還只是個半成品,缺少真正的應用支持。雷蛇也有類似的設計Razer 中國官方網站,同樣,他們都不是完美的,佔用了過多的空間,效率不高,並且支持的程序太少。而這次New X1 Carbon的自適應鍵盤設計的如此精巧,以至於能在在13寸機身里放下它。又是如此的有效,四種模式恰到好處。

當然缺點也是明顯的,沒有了實體按鍵的手感,如果是經常需要使用F功能鍵的人會很不適應。

新的背光鍵盤還加入了環境感應器,可以在暗處自動開啟背光。

4. 3D攝像頭的加入使得面部特徵識別Gesture Control(手勢操作)成為可能

可以把它看成leap motion,不能翻轉的筆記本如何適應Windows 8.1的觸摸操作邏輯,並且讓使用者在不接觸電腦的情況下操作?Gesture Control是聯想給出的答案。

目前最大的用處就是PPT了,根本不需要碰電腦也能進退自如。

5. 新的觸摸板

面積更大,更光滑,為了配合Windows 8.1新加入的各種手勢功能還有更薄的機身,聯想的這個改動是深思熟慮的,並且設計得很用心。它不完美,在對觸摸板做出翻天覆地的改進的同時,仍然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好用的Trackpoint小紅點,是目前Windows平台下筆記本最好用的觸摸板,可以說僅次於Macbook。

缺點也是有的,相比於老的TrackPad,它不太好觸發,並且按下的聲音有些大了。

新增功能Smart Mark

可以直接在觸摸板上原筆記寫字,這下不用再擔心手寫簽名了。

對於新的5合一觸摸板,老用戶可能不太習慣一體化的設計,

所以聯想與Synaptics這對好基友又搞出了新東西:經典TrackPoint模式:

UltraNav最新驅動,版本18.0.7.34

可以自定義左中右按鍵的範圍

這下喜歡經典的朋友也不會愁了。

不過我還是更推薦學習一下觸摸板手勢,比不上OS X全面,但是日常使用足以。

6. New OWL WING FAN(全新鷹翼風扇)

更小、更輕、更薄、更安靜,風量卻更大並且防塵。

7. 最高可選配2560×1440 IPS十點觸控屏幕,最低標配900p屏幕

13寸的機身,裝下了14寸屏幕。相對於Air,整機尺寸沒有增大,縱向解析度沒有減少,Carbon卻能提供更大的橫向解析度,這都得益於超窄卻堅固的邊框。

最高配核心顯卡HD5000隻要不玩遊戲,1440p肯定是帶的動的,也沒人會為了玩遊戲買X1 Carbon,但是我對Windows下程序的高解析度支持表示懷疑,只能期待國內廠商儘快支持。

目前比較完美的方法是使用Windows 8.1並且放大200%,這樣減少了模糊的問題。

IPS很好,解決了以往可視角度不夠的問題。

8. 加入NFC功能(就在新的觸摸板上),語音識別功能。

9. 續航提升至9小時,支持一小時內充滿80%的快速充電技術。

(實測office+網頁+視頻在7個半小時左右,用IE11真的比Chrome省電太多,輕鬆超過8小時)

10.小尺寸適配器,輕量化設計,而且絕不會跟MacBook一樣摸著麻麻的。

獲得獎項:

Red Dot: Best of the Best 2014 :ThinkPad X1 Carbon 唯一一個獲得此獎項的筆記本電腦。

2014年另外的唯一一個獲得同級別榮耀的電腦是Mac Pro,名單見:Products - Red Dot 21

如何評價?

更輕、更薄,更長的續航這都是好事,不用多說。

Change is easy. Improvement is far more difficult」

David Hill常常強調,聯想集團工業設計部副總裁,也是ThinkPad的奠基者之一。

而這次的 New Thinkpad X1 Carbon所有的改變都是為了配合用戶,得到在Windows下更好的使用體驗,更是在探索全新的人機交互方式。

為什麼我這麼說?

  • 最上排f1~f12使用率越來越小,指示燈的需求也讓ThinkPad不得不做出改變,所以New X1 Carbon加入了Adaptive Keyboard,在顯示F1-F12的同時可以讓並且讓各種指示燈回歸,面對不同程序可自動切為最合適的按鍵功能。 缺點也是明顯的,沒有了鍵盤的手感,希望下一代能夠改進。

  • 對於X1 Carbon的目標用戶而言,CapsLock鍵使用頻率很小。所以被home和end鍵代替。而鎖定大小寫的方法與觸摸屏的虛擬鍵盤相同,也統一了體驗。有興趣可以看看為什麼有人認為 Caps lock 鍵是多餘的? 針對不同的需求,最佳的鍵位分布都是不一樣的,數十年前的電腦鍵盤設計者要是能預測未來,肯定會把Ctrl^C和Ctrl^V單獨設計成兩個鍵,那為什麼現在我們還要固守成規呢?
  • 新的觸摸板為何改變?Synaptics First to Achieve Full Compliance on Windows 8.1 with its Touchscreen and TouchPad? Technology 不知道這樣一個新聞大家有沒有注意過。大意就是Synaptics首獲微軟Windows8.1精密觸控板技術認證,每一次人機交互的革新都在向觸摸一步步走近。第一代人機界面是笨拙的鍵盤和終端機,然後是滑鼠(需要整隻手臂的操作),然後是觸摸板(只需用指尖輕觸),一直到現在的觸摸屏(把顯示與操作融為一體)。微軟正在做的就是去除Windows上的滑鼠操作邏輯,轉向多點觸控技術,我們熟知的就是觸摸屏幕與觸摸板。而ThinkPad最引以為豪的小紅點則是完完全全的滑鼠操作邏輯,可預見的是在未來的Windows設備上,滑鼠會被越來越弱化,ThinkPad與小紅點還能一塵不變嗎?

  • 手勢操作使得我們又多了一種更便捷、更符合人類本能、甚至可以說更科幻的操控電腦的方式。

ThinkPad依舊是Windows下最值得選擇的商務筆記本之王。

傳統的PC行業現在處在一個至關重要的變革時代:

intel不斷降低cpu的發熱與功耗,推出PC平板平板二合一的超級本概念

Microsoft不斷推進著Windows的全新操作方式。

整個筆記本乃至PC市場就像iPhone剛剛推出的那一年,傳統PC廠商的中高端產品(非遊戲類與工作站類)現在面對的是Macbook帶著OS X的巨大衝擊,不改變,就只有死路一條。

The New ThinkPad X1 Carbon讓我看到了北卡、大和依舊頂尖的研發實力、設計水平還有超前的理念,聯想現在唯一的問題便是對待國內外消費者的態度。

如果ThinkPad在大陸的行貨價格與美國價格的差距能縮小到蘋果那樣,如果如果ThinkPad在大陸的行貨相對美國沒有閹割配件,那麼聯想真沒的黑。*

————————————3月22日更新————————————

3月25日聯想宣布New Thinkpad X1 Carbon大陸售價。900p解析度8499起,相比同配置美帝$1,259也就是¥7837的價格,聯想良心了一回。(現在果然已經開始打折,美帝現在只要$1,133,也就是¥7055.87算上17%增值稅約等於¥8255,和國行售價基本一致)

————————————7月6日更新————————————

New X1 Carbon大陸的價格部分已經降到了¥7999,小部分甚至降到了¥7499,與美帝$1,133,也就是¥7055.87的價格比較接近了。


已經兩年前的問題了,其實答了也沒有多大意義。

但是我還是想說,2014的X1C就是垃圾!

說它垃圾並不是因為那個虛擬的功能鍵盤,其實我還是有點喜歡這個的,雖然切換快捷鍵的時候有點手忙腳亂,雖然下一代ThinkPad就改回去了,但是你看馬上要發布的新MBP不就是準備抄這個么,當然會有改進的了。

說它是垃圾是因為主板有問題,老壞!!!

我是2014年5月買的皇帝版,i7 8G 512,視網膜觸屏,802.11ac,指紋+nfc,反正全部頂配,日行代購直郵,花了我12500,國行的價格呵呵呵。

後來win10出了預覽版,我就升級了,具體時間都不記得了,但是機器開始藍屏。由於剛好系統升級,我以為是軟體的問題,遂罵了一陣微軟,等待正式版本會自己修正。

由於經常發生影響工作,不得已恢復到win8,誰知還是藍屏。

運行Thinkpad自檢程序,發現運行到內存部分的詳細檢測有大概率藍屏。

遂上linux的memtest86+,發現內存大量報錯,內存是焊在主板上的,想換都不行。

由於即將過保遂緊急聯繫聯想,發現當時直郵EMS未收稅,無法轉保,我只好日了狗。

後發現認識聯想員工,遂找門路寄回蘇州原廠換了主板(國行沒有對應主板,找了個基本類似型號的主板,還好是通用的),並據該員工說這TM是設計問題,此代X1C主板經常壞。

換好之後繼續使用了半年,這次直接無法加電,連藍屏的機會都沒有了,這tmd質量真是日了一家門的狗啊。

所以我花了12500買的皇帝版X1C現在只能吃灰,再花兩千換主板我看也還是會壞,就當個教訓吧,Thinkpad去死去死!!!

用iMAC不知道怎麼上圖,就這樣吧。


~@NavisLi列舉詳細!

升級配置,繼續輕薄

精簡鍵盤,砍掉「不常用的按鍵」(官方提供替代方案)——大膽、爭議

現在PC前景不太明朗,聯想TP一邊試一邊做。

某一代產品功能贏眾人喝彩但賣不好,但後續版本不再推出。

有些功能推出是被噴,但是用戶用過了,接受了,無論愛恨。

有些改變就算被用戶罵也要,不變就死。

如果將來某個時候,聯想認為TP不需堅固耐用,實體鍵盤的手感不重要,請一定大聲地告訴我們!大聲地說再見!

~但從聯想的戰略來看,X1系列從誕生就作為整個TP中最銳氣、配置最優秀的筆記本。

情bu感li上xing認為,聯想(帶TP)不會「為設計而設計,為改變而改變」,實用主義設計是其內在哲學。

背著「傳統」包袱的TP,在駛向新道路上,必須有一挺亮眼的旗杆。

進入市場上接受檢驗,對其反饋並分析,改進TP其他高端系列

~在用戶眼中:

一眼下來,X1 Carbon讓人驚訝,又變了!

但是,理性穩健、注重便攜的用戶可以選擇X2**系列;想炫的,買個i7頂配, 哼╭(╯^╰)╮!

還有T系列(14寸、15寸)和重型裝備W系列(15寸、17寸)給各位的工作助益。

第三梯隊帶上,L系列。

X1 Carbon 上手難度,還是——有所追求,有所妥協

有些人不介意,聯想別讓他們失望。

————

利益相關:Win長期使用者


總體而言,輕薄,贊是很贊。鍵盤沒怎麼認真練基本可以盲打。

home和end的擺放確實需要練才行了。放一起很難盲打。

觸摸板很贊!我買的日版,國行的價格絕對坑爹!絕對不是中國企業擦!產地中國,賣到日版便宜了幾k。。。完全不能想像。

我的是觸摸屏版,還是很過癮的,配合win8,觸摸板,小紅帽我都很少用了,滑鼠都廢了。。帶著太累贅。。。現在上班經常要走動,輕薄的x1確實是首選。

那個虛擬的FN看你怎麼用了,如果f1-f12用的少還是挺好的,畢竟能隨著應用切換,如果你常按alt也能切換回f1-f12,不用擔心在其他應用不會自動切換回來。

發熱確實不大,感覺比我的小米2好。。。。。。。。。。。。汗

靜音確實是靜音

缺點:觸摸的地方容易粘指紋。。。。必須好好擦才行。

總體。。真的是贊到爆,絕對拉風兼顧實用。


實際使用一年多。

大寫鎖定鍵被取消極其不方便。

非常容易出現內存不足的情況。


左邊的shift鍵按久了小拇指挺疼的。。。

反正之前的x240就沒這感覺


用了一個月左右,應該說瑕不掩瑜,機身輕巧、鍵盤舒適、屏幕解析度高、8內加固態硬碟響應迅速,是比較出色的辦公電腦。

做工方面有點小問題,d面不平整,整機放在桌面上會出現一邊翹起的情況(可能是個例)。

至於大家詬病的鍵盤布局問題,我覺得習慣後還好,只是小紅點的便捷性大不如前,但觸摸板的手感非常不錯。

是一款值得購買的產品。

以上,就醬。


剛買了15款X1C(無觸摸的頂配),現在14款RMBP和第三代X1C同時再用。我是從T40開始一直用到T420X220後換的RMBP,講實話,整體上看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的Thinkpad,沒有之一,無論各方面來看都是如此。(只談商務和辦公需求,需要獨顯的不算)

稱它為藝術品一點都不為過,而且它的風格比RMBP更適合我(個人覺得RMBP偏向於做設計的人士)。以前的Thinkpad讓我無法忍受到只能換RMBP的原因一是屏幕渣,二是續航爛,三是做工差,這一代X1這幾點都接近完美(硬要雞蛋裡挑骨頭那就是保時捷瑪莎拉蒂也一樣能挑出不少毛病)。唯一的不爽是內存定死了8G,不能擴展,只能忍了。

然後,我準備出掉RMBP了。


沒有了實體鍵的小紅點會趕走一大批人,反正我的下一台電腦不會買TP,因為小紅點


辦公用office離不開F2459,鍵盤改這樣說一大堆虛貨。用戶實際用起來就是不爽,單純為了改變而改變。


16年rMBP出來的時候看著touch bar 我冷笑一聲,這不是聯想兩年前玩剩下的嗎


作為從ibm時代開始解除thinkpad的老用戶,thinkpad鍵盤的改動我是在受不了了,沒有傳統的機械鍵盤就沒有吧,這是為了外觀,把原本已經習慣的鍵盤格局都改成這樣了,不能支持,還有指點桿竟然不帶實體單擊鍵,我希望聯想能夠有以下改進或者叫回歸吧:

1.推出另一部分型號的傳統機械鍵盤,老用戶非常不喜歡這種手感差的鍵盤

2.鍵盤布局回歸正常,我都看不下去了,連capslk鍵都給省了,雖然用的少,但是也不能只聽數據調查的一面之詞,有些東西即使不經常用,但是帶給大家的感受確實很重要的

3.強烈建議把小紅點的實體滑鼠單擊鍵回來吧,

啊,我實在是不忍直視thinkpad的扯淡改動,雖然也有很多地方的改動是進步的,這個可以感受到,但是這三點實在是新老用戶看不下去了!!!


感覺這個鍵盤還是試水的。。。TP的X1C就是創新,帶一些試水的性質,結果反響很好,而這次的新X1C。。還得等出來之後看看反響吧


我一直在想 HD4400應對那個UHD的屏幕真的可以么。。。要知道去年的RMBP集成顯卡的機型就帶不動這個解析度 略有卡頓


推薦閱讀:

thinkpad x1好,還是x1 yoga 好?
ThinkPad x1carbon 除了當筆記本用還可以用來幹嘛
Macbook Pro 13英寸 和 ThinkPad X1 Carbon 2017 怎麼選?求比較?
為什麼輕薄本都不完美?
x1 carbon,xps 13,SB,MBP 怎麼選?

TAG:設計 | ThinkPad | ThinkPadX1Carb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