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思維誤區有哪些?


寫幾個通俗易懂的常見邏輯誤區:

第一,孩子是純真美好的,成人是骯髒邪惡的。

這個邏輯由來已久,《聖經 新約》里耶穌曾跟人講過「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迴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 老子在道德經里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中西在這個方面的見識高度一致,都是教育人們應當學習嬰兒,回到孩童的狀態,而這個邏輯往往藉由教徒和傳統文化而深入人心,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帶過孩子父母都知道,孩子其實是特別不靠譜的。他們不僅不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甚至連保護自己都無法做到。假如他們手中的不是玩具,而是毀滅世界的超級武器,他們也會毫不猶豫開動這些武器。嬰兒從來不會考慮他人感受,無論冷了,熱了,渴了,餓了它們都會放聲大哭。假如這個世界真的落到孩子手裡,你認為這個世界還能存在多久?

所以,孩子並不美好,他們只不過是成人的"半成品"!純真也並不美好,它只不過是「無知」和「愚蠢」。

第二,純真的女孩子是好的,勢利的女孩是不好的。

這個邏輯似乎一直存在於男人的腦海中,因此也影響了很多女孩。但是如果一步步追溯這個邏輯的源頭,那麼結果可能出乎意料。源頭就是:「男人想要控制更多女人」。當然這是生物本能無可厚非,但它延伸出來的男性對「純真」的偏好則看起來好像十分正當。其實越「純真」的女人越好控制,因此純真並不是什麼優點,如果一個女孩從內到外都純真,那麼她八成「紅顏薄命」。

第三,過去的時代是好的,現在的時代是壞的。

這個邏輯很多人已經不在像孔子,老子,耶穌一樣在明面上大講特講了。但是人們仍然時不時在一些事情上運用這個邏輯。比如,現在是什麼「道德敗壞的時代」,再比如一些大談中醫,風水,算命的大師也喜歡說他們的祖師爺多麼多麼牛逼。其實從人類發展的總趨勢來說,過去幾乎都不可能比當下好。名醫張仲景的時代,中國人口減員了百分之九十。孔夫子熱烈讚頌的周公時代,全國人口還不到千萬,而且人殉制度都還未完全廢除。某些公知大談特談的民國時期,全國百分之八十是文盲!!!我們長輩懷念的「激情燃燒的歲月」活活餓死多少人至今都只能猜測。現在不是最好的時代,現在有很多問題,但絕對不能用回到過去來解決現在的問題。

第四,我失敗是因為我運氣不好

這個邏輯可以對某一件事,但不能對某一個人。假如運氣是一個均勻概率分布的變數,其範圍在0到10.一次運氣的值是均勻分布的,但一百次運氣值的平均值則趨近於50。人生有一系列不可預知不可掌控的巧合,但是每個人的運氣都趨近於平均數。因此,某件具體的事你可以說運氣不好,但如果一把年紀混得不好還談運氣,那麼就不是運氣的問題。其實,很多怨天尤人的人並非不知道自己差勁,只是不願接受現實。然而,不接受現實,你永遠無法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承認自己確實不行,才可能想到其他辦法。

第五,世界有絕對真理。

持有這個邏輯的人很多很多,比如宗教就是建立在這個邏輯之上的。也即是:上帝,佛祖,默罕默德,知道了世界的絕對真理,因此只要按照他們說的去接近這個真理就能夠獲得絕對美好的未來。再比如,馬克思主義是絕對真理,只有依據他的理論來治理國家,國家才能越來越好。再比如,普世價值是絕對真理,只要按照美國那一套來治國,國家自然強大,人民自然幸福,環境自然變好。最後一個例子有些有悖常理,家長總愛教育孩子,要勤奮,要刻苦,彷彿只要更勤奮,更刻苦就真的能過上好日子。

好了,這種例子可以舉出千千萬萬。人們對絕對真理的痴迷,究其本質就是為了偷懶.世界的複雜程度遠超人想像,任何看似道理的東西都有其適用範圍,剝離了時間,地點,環境,相關的人員,任何道理都可能完全無效。絕對真理可以把複雜的世界一下子變簡單,它確實更加容易讓人接受。但一個人只要還想更進一步,就絕對不能在思維上偷懶,就不能簡單的套用過去的道理來解決問題。

然後談一下普世價值,很多人特別喜歡說普世價值,彷彿只要大家都喊喊普世價值的口號,國家就可以一夜之間變好了。江湖騙子忽悠人最愛說的就是,我這方子保證治你的病,一日一夜就見效!!其實這些大談特談」普世價值「的人,往往既沒有認真的研究過美國的法律,也沒有認真的研究過中國的問題。往往只是喧囂自己的不滿!喧囂不滿沒有錯!誰心情不好還沒罵過娘。但若真以為單靠美國這一套就能解決中國問題,就能改善自己生活,那就太過天真!

第六,因為熟悉所以正確

這個邏輯是進化出來的本能,它讓我們對陌生事物保持警惕。但我們往往因為這個邏輯拒絕改變自己。比如,現在網路諮詢已經非常發達,但你沒有發現人們變得更加理性,更加溫和,反而許多人變得更加頑固,更加偏激。那是因為他們在獲取資訊的時候,過濾了他們不喜歡,不熟悉的東西。再比如,父母逼婚或是尋死覓活的要孩子考公務員,這也是在自己熟悉的邏輯框架下不願意出來。因此,很多人僅僅是在堅持自己熟悉的東西,而並非堅持對自己最有利的東西。跳出這個邏輯誤區,看到的世界會更寬廣。因此,每當需要決策的時候,無妨先考慮一下,你到底是走了最熟悉的路還是最有利的路。

第七,死了就一了百了

呵呵,你太幼稚了。你怎麼知道死後不會更差?而且按照正常邏輯推演,更差的概率其實更高!

有人認為這一點的論述不夠詳盡,那麼我把它擴展開:

死後的世界是怎樣的?這個問題有很多種說法,目前世界上公認的說法有三種:

第一,死後會等待一個所謂的「末日審判」,審批之後,要麼進到天堂,要麼永永遠遠地墮入地獄。重要的東西強調一遍:永永遠遠!信這一教條的有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伊斯蘭教,東正教,猶太教...這些教遵守的教義各不相同,但有一個教條幾乎是一致的,那就是不信我們教的人,或者遵守我們教規的人都一定會下地獄。還有請注意一個時間約束條件永永遠遠。當然了,這些教義和戒律實在太多了,據說東正教和天主教會因為某個節日是否要吃發酵過的面做的餅而詛咒對方下地獄。根據12年的數據,基督徒(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伊斯蘭教,東正教,摩門教)大概佔世界人口31.1%,伊斯蘭教佔到23%,還有猶太教(不承認耶穌是神)佔1%。如此大概55%的人認為死後要麼是永遠的天堂,要麼是永遠的地獄。不過可怕的是,這55%的人當中至少有上百種教義的理解和戒律,如果遵守錯了那可是永世不得翻身的事。

第二,死後會輪迴轉世。持有這個觀點的有印度教和佛教。輪迴就不多說了,不過輪迴這種東西總是透露著一些神秘感。踩死幾個螞蟻會不會下輩子變成螞蟻這種事佛祖好像從來沒有正經的回答過。而且印度教的教義里,遵從神才能更好的轉世,如此又跟自己的行善又沒有了太多關係。好吧佛教徒大概佔世界9%,印度教徒大概8%。如此有17%的人相信輪迴。

第三,就是無神論,認為死了就徹底結束了,形散意滅。這裡大概有11%的人這樣認為。

第四,其他奇怪宗教,比如法輪大法。17%,這些宗教的戒律太過奇怪,而且很生僻,就算他們是對的似乎與我們也無關,那麼就忽視吧。

因為對死後的世界和狀態我們無法預知也無法檢驗,所以我們只能從先人的經驗中來總結。對於第一種觀點,主要思想算是基督教三種(東正教,天主教,新教),伊斯蘭教兩種(什葉派,遜尼派)再加上猶太教一種。死後會更好的概率為1/6,假如所佔人口比例55%跟準確率相關(也沒有其他辦法了)那麼遵從第一種觀點死後能更好的可能性為9.17%

對於第二種思想,佛教算一種(包容性很強,內部相互承認),印度教算一種,那麼死後更好的概率1/2.如此有8.5%的可能。

對於第三種思想,想自殺的人大概都想一了百了,那麼就算這樣也是更好吧 11%

對於第四種思想,恐怕你是沒機會遵守它的戒律或進行修行了,溫和一點說有50%的可能死後更好吧,那麼8.5%

最後,死後可能更好的總概率為37.17%。這個數據還僅僅是對一般情況來說的,如果考慮到幾乎所有宗教都明文禁止自殺,並詛咒自殺者不得好死。那麼自殺只有11%的可能性會消解煩惱。

最後總結一下,死後的世界究竟如何其實是未知的,包括這個世界是否有神也是未知的。你當然可以堅定不移的相信無神論,就像許多人堅定不移地相信石頭能煉化成金一樣。但是事實是,我們確實在當前階段不了解死後的狀態。面對未知,根據經驗只有37.17%的概率能更好,要知道賭場很多遊戲的勝率都能達到46%或者49%.

第八,順其自然就好

很多人對順其自然有著近似迷信式的崇拜,彷彿自然的就是好的。但真相是,自然的規律幾乎從來都是指向更加無序,更加混亂,更加黑暗和更多的死亡。是的,宇宙中熵的增加是大趨勢,而零星存在的逆熵(向有序和高能發展)則是鳳毛麟角。人類這種奇葩的物種一直在做的就是逆熵運動。因此,如果你順其自然,毫無疑問你的生活會走下坡路,儘管這個下坡的速度未必很快。因此順其自然其實是一種極其懶惰的生存方式,它之所以為人所接受是因為,它最舒適,然而它絕不是最好的。而且當一個人身處劣勢的時候,順其自然意味著再無機會。

第九,我是真心的,所以就應該擁有

這個邏輯常見於女孩子的抱怨,「我那麼愛你,付出了那麼多真心,為什麼你這樣對我!」沒錯,「真心」是很可貴,但它可貴的地方在於能讓你更加認真,讓你付出更多,但它並不是萬能的。把這個邏輯放足球比賽上,如果哪個足球運動員抱怨說,「我真心想拿到世界冠軍,為什麼就是不給我!」那估計這個運動員就別想接著混下去了。所謂真心也許能讓你超越自我,那拿也不意味著你就能成功。愛情,友情,親情跟世上任何事都類似,僅有所謂的「真心」不足以美滿。

第十,我說的是對的而且我說了很多遍,所以你就該按照我說的做!

呵呵,你說的話沒有引起對方共鳴,所以說多少遍都沒有用。至於你說的是不是對的跟對方是否認可完全是兩會事。沒錯!邏輯正確與讓人信服是兩碼事!否則希特勒也搞不出那麼大的動靜了!如果你自認為自己正確,而且說了很多遍,對方卻還是熟視無睹,那麼只意味著你不知道對方在想些什麼,你應該做的是找個機會聽聽對方的看法,嘗試以對方的角度來看問題,而非一遍一遍重複無用的話,讓對方反感!

第十一,別人成功是因為他們壞!!我失敗是因為我太善良!

敢殺人的殺人犯大部分在監獄裡勞改,願意出賣肉體的妓女大部分在桑拿房接客。真的以為窮凶極惡,無恥下流就是制勝法寶那是太幼稚。成功者有壞的地方,但他的成功絕對也不可能僅僅是因為壞!否則這個世界豈非早就亂套了?

至於你失敗到底是因為太善良還是因為太愚蠢真的不好說,其實承認自己愚蠢並不可恥,可恥的是分明自己很愚蠢還要用自己太善良來自欺欺人。其實大家真的都不覺得你善良,只是覺得你愚蠢!

第十二,如果我是XX,我能比XX更高明

看過知乎上有人分析的韓信為什麼不反,很有道理!若以為韓信不反是顧念舊情,那就太天真。真相是韓信身邊都是劉邦的間諜,如果要反,項羽和劉邦可能會聯手來消滅自己。很多人沒有從過政卻覺得自己是政治家,沒有治過軍卻覺得自己天生是大將軍,沒有從事過教育事業卻覺得自己是個教育家。其實世上並沒有那麼多蠢人,之所以做了一些看似愚蠢的事,要麼是記錄有誤,要麼是省略很多信息。記住真正的蠢人往往都喜歡自認高明

第十三,同時則因果

小的事例,情侶吵架後一方堅決要分手。另一方百思不得其解,「這麼點破事,你至於嗎?」然後死活不願意,非要對方給個說法。其實,分手的理由根本不是那點破事,只是兩者在時間上重合。

大的事例,如今人們看袁世凱復辟覺得他腦子進水了,但當時的人並不這麼看。共和以後,很多人發現國家非但沒有變好,反而還不如清朝時期。於是有一大堆人認為,中國還是需要皇帝的。正是有了這樣的思想廣泛存在於社會,才會誤導袁世凱。其實,這個思維的誤區點就是把兩個不相干的事聯繫起來了。共和跟時局的混亂同時發生,但時局混亂的根本原因是鴉片戰爭以來清政府的腐朽和落後。積累的問題如此之多,就算對症下藥也要許多年才能見到成效,哪裡有可能一夜之間就解決的了所有問題呢?

因果關係是人類思考問題最根本的邏輯所在,在諸多因素中找到真正的因果需要大量的實驗和統計。同時則因果,是最簡單的因果,這是動物級別的認知,它無法解釋複雜的問題,所以最容易誤導人。

十四, 我不熟悉所以錯誤

好吧,真相總是很殘酷,與「我熟悉所以正確」相反,我不熟悉所以錯誤。兩者相似但卻有不同,前者是自我為中心,後者則往往是拒絕接受新鮮事物,拒絕參加社交,拒絕接受有用信息。如果兩者合併在一起,那麼一個偏激,自私的人格就誕生了。其實,當我們厭惡一個人或一件事物的時候,如果能先問一下自己,到底是因為他不好還是因為自己不熟悉就能夠避免很多無謂的憤怒。

同樣,年輕人經常會感到社會有大問題。但真正的原因往往只是因為年輕人不熟悉社會,因而不適應它。其實我們很多的負面情緒都僅僅是為了保護自己的自尊,為了在心理上讓自己高人一等。然而世界自有其運行規律,高人一等的感覺不可能解決實際問題。脫離實際的自尊只會讓我們有更多的煩惱,有些時候直面自己的無知和卑微才是偉大和高尚的起點。

十五,法律就應該是正義的(人人都該守法)法律能保護我

法律從來都不是正義的!莊子很犀利的提出來「竊鉤者誅,竊國者侯」。換個角度講,假如人人都守法了,那麼何來改朝換代呢?法律其實本質上就是一套維護社會安定工具。總體上說社會安定跟個人安全是一致的,但是如果你恰恰處在一個對立的特殊案例里,那麼法律會毫不猶豫的捨棄你的個人安全。比如八十年代的嚴打,當時很多人因為跳個舞就判處了流氓罪,偷個自行車就判了個死罪。這就是個人安全跟社會安定相違背的時候。

此外,執法是一個經濟活動。理想的情況下是杜絕一切違法犯罪。但是現實情況是執法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資源,而這些人手是不能直接產生價值的!因此執法資源的投入和犯罪率之間是有一個平衡點的,也就是說當犯罪率低到一定程度,國家就不會再向執法部門調配更多資源。那麼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一定有一些犯罪分子一直逍遙法外!當然這些犯罪分子所犯下的罪惡必定是對社會安定影響不大的。因此,如果你人微言輕沒有能力搞出什麼大新聞,在第一時間內不要相信法律的保護,自救才是最靠譜的。或者換一種角度,假如你想得到法律保護,找警察不如找記者!

十六,愛我就應該愛我的全部

這個邏輯之混帳已經到了沒有人性的程度!沒有人會因為愛你就天天聞你的屎。愛一個人肯定是因為他/她的優點而絕對不會因為其缺點。無論任何情況下,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只是對利害的定義各不相同。當你理直氣壯地認為別人應當接受你的缺點的時候其實就是在跟別人講:「老娘(子)不想溝通,不想改進,但是你必須還要愛我如初!」用正常人的思維想像一下,你要是在商店買了個次品,退貨的時候店家跟你來一句:「我的貨就是次品,但是我就是不退!」你的肺不得氣炸了!

所以說這個話可以當作情話撒嬌來調情,但是如果你真的認為這是對的,那麼你就是在給自己吸引仇恨值,當仇恨值報表的時候,別人的邏輯就會變成:「恨你就應該恨你的全部!

十七,我的事情做得又漂亮又正確,別人理所應當稱讚我,佩服我。

歌手唱歌唱得好我們鼓掌是因為他用歌聲取悅了我們,隔壁老王喝醉酒吹牛我們附和是因為這頓飯是他請的!

你的事情做得再漂亮,你付出了再多努力,你的生活再精彩其實都與我無關。我之所以給你點贊,無非是想著日後興許能用得著你,跟你做的那些莫名其妙的事沒有啥關係!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讓人真心誇讚你,要麼你多撒些銀兩,要麼你提供些有用信息,要麼你能娛樂一下大家。至於你娶了什麼白富美,開了什麼法拉利,吃了什麼美琪林,喝了什麼五糧液,呵呵,真的只是在吸引仇恨值!大部分人看到這些心裡想的是:「這孫子又他媽裝逼,不就是老爹(公)有幾個破錢嗎,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得瑟什麼?」

十八,我們天生是貴族

人類自有文明以來就在努力嘗試一件事,那就是構建一個穩定的社會結構。穩定的意思就是找到一種合理的手段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然後一直維持下去!最早的時候人類用的方法是靠鬼神,鬼神讓誰富誰就富,鬼神讓誰王誰就王,結果發現鬼神完全沒有用。於是開始用血緣,貴族血脈就是天生富貴,結果還是沒有用,那些個血脈不高貴的平民分分鐘把貴族給虐了。然後人們想出了絕妙的辦法,我們比智商吧,於是科舉這種智力遊戲應運而生,說起來也還算有些效果,但是之後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都是沒中過進士。

折騰了幾千年,最後的結論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十九,我跟你們不一樣

年輕人最喜歡說,我跟你們不一樣!你們委曲求全是因為膽小,你們阿諛奉承是因為無能,你們貪圖小利是因為市儈,你們不思進取是因為懶惰,你們背信棄義是因為齷齪。可是這個從邏輯上又說不通。人類這個物種已經上萬年沒有進化了,怎麼年輕人就一下子跟長輩們就不同了呢?所以等年輕人過了一些年月然後才發現:

原來委屈求全不是膽小而是對家庭有責任;阿諛奉承不是無能而是圓滑;貪圖小利不是市儈而是智慧;不思進取不是懶惰而是衰老;背信棄義不見得是齷齪而是無奈。

能堂堂正正、風風光光地把錢掙了,誰願意低聲下氣?

能痛痛快快、大大方方地把人好了,誰願意蠅營狗苟?

書裡面的重利輕生看起來豪氣干雲,但若人人如此這事兒也就跟拉屎放屁一樣不值得大書特書了。從現實的立場上來說,萎靡困頓的生其實比慷慨激昂地死更需要勇氣!後者只需面對黑暗的世界和骯髒的別人,而前者則需直面慘淡的人生和醜陋的自己。

「我」跟長輩們都是一樣的,不同的只是時代!

二十,罪惡應當被完全消滅

如果罪惡(自私,嫉妒,殺人,放火,強姦,欺騙)真的是危及人類這個物種存在的東西,那麼為什麼長達數百萬年的進化,這些東西竟然沒有被消除掉?事實上罪惡的東西只是人類自身的一個特點,而這些特點在特殊的情況下則能幫助人類整體的利益。自私嫉妒所以才能存在物種內競爭,促使個體進化。殺人放火,所以才能迫使社會進步,奴隸主從來都不介意奴隸世世代代做奴隸。強姦欺騙因而整個人類的智商得以提高,因為只有善於欺騙和善於反欺騙的人能夠繁衍後代。

總之,那些被我們是之為罪惡的東西其實恰恰是至關重要的,只是它們在某些狀態下表現出來的面目令人厭惡。人類學家研究表明,我們的祖先在數萬年前都會把戰俘放在火上烤著吃。那個時代習以為常的東西,在今天看來簡直泯滅人性。

可是人性就是如此!以自然選擇的角度來看,一切的罪惡都必不可少!

二十一,懷才不遇

外國做了一個調查,目的是想研究後天影響和先天天賦對個人的影響哪個更重要。最後的結論是,在富裕家庭的孩子,遺傳的影響更大。而出身貧窮的家庭,天賦的影響微乎其微。為什麼?因為富裕家庭的孩子只要有天賦,家長就可能會投入足夠的資源讓孩子在這個方面接受系統的訓練。而貧困家庭,就算孩子在某些方面有天賦,比如音樂,對不起你也沒有時間和金錢去買小提琴,去學習。你只能去搬磚。所以,懷才不遇是常態!有才能的人比現實中能看到的要多得多!成千上萬個有音樂才能的人當中可能只會出一個音樂家。就像上億個精子中只有一個能最終存活!有才能與施展才能從來就沒有必然聯繫!

因而,如果錯過了一些機會,該幹什麼幹什麼吧。別總覺得世界對你不公平,你老爸沒把你射到牆上就已經讓你多活了不知多少年,你知道有多少比你更優秀的兄弟姐妹都在廁所里的下水道里嗎?

二十二,女人應該一直被疼愛

男人和女人的生理結構是不同的,女性成熟得早,適宜生育的年齡是18到38歲這二十年,最適宜生育的年齡是18到28歲這十年。男人成熟得晚,適宜生育的年齡是18 到 45歲,以當前社會狀態來看 28 到 38歲是最適合生育的年紀。那麼男人 18 到 28 歲在幹什麼呢?

沒錯!在被虐!一個男人可能最凄慘的時候就是18 到28 歲,一方面不斷被「老男人」碾壓,另一方面妹子各種嫌棄。因此,女人的黃金年齡(18~28)恰恰是男人最落魄的時候。但是,男女雙方都有各自的黃金年齡。女人是18~38,而男人則是28~48.各自黃金期不同會帶來不同的效果。其中一個效果就是:女人尤其是有些魅力的女人錯誤的估計了自己的狀態。因為18歲之前有父母疼愛,18歲之後有男人關心。在38年的被關心下,漸漸認為這是一個常態。

然而有高潮就有低谷,如花似玉時候很多事情是理所應當,年老色衰又是另外一番狀況。紅顏之所以命薄是因為自己高估了自己。其實沒有誰理所應當是要一直被寵愛的,38歲後赤裸裸的現實擺在面前,很多女人才會傷心的發現,原來男人在意的只是青春貌美而非她這個人。但回頭想想,你青春貌美的時候可曾低調收斂?你難道不也以姿色來挑挑揀揀?那些被你看不上的大男孩未必沒有優秀之人,只是當時落魄罷了。既然你可以虐別人,別人為什麼不能虐你?

二十三,父母應該尊重我的選擇

這是青少年普遍的煩惱,覺得自己的父母不尊重自己。其實呢,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意願。是一個在人類歷史上存在了不到100年的理念。這個理念是否正確還沒有得到完全的驗證!

我不否認這個理念很好,正如我不否認按需分配的共產主義是美好的一樣!

如果有青少年看這些文字的話,請記住:父母尊重你的選擇證明他們是優秀的父母,但父母不尊重你的意願只能證明他們是普通的父母,不能證明他們是差勁的父母。

興許十年後,以上的標準會變,但是當下最好不要拿則個點跟你的父母頂嘴!請記住,所謂尊重從來都是要靠行動來爭取的!每個成功的人第一個超越的是自己的父母,而這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絕大多數的人都無法贏得父母的尊敬,這就是人性!

二十四,讀名著,聽交響樂,看名畫能提高人的逼格

《射鵰英雄傳》里梅超風得到了天下武功的正宗,《九陰真經》。結果她練得走火入魔,把自己給玩瘸了。

《天龍八部》的蕭遠山和慕容博偷看了少林武學正宗,結果把自己練了個苦不堪言,性格大變。

那些所謂逼格高的東西確實是好東西,但越是好東西其實害處越大!無人指點,缺少閱歷都會讓你誤入歧途。如果你身邊沒有一個飽含智慧的長者,不要輕易嘗試這些高逼格的東西!否則會把自己繞進去。明朝有個傢伙,崇拜司馬遷,也想寫出一部史家絕唱。結果把自己給閹掉了也沒做出什麼了不起的作品。《大宅門》裡面那個大小姐是個戲迷,嫁給了一張照片,這個事在民國是真的發生過。其實讀書讀得走火入魔的人大有人在,古時能讀到書的人比較少,記錄也不多。現代資訊空前發達,這種人怕是相當之多。

二十五,暴富是因為運氣好

深圳的一些農民隨著房價大漲變成了億萬富翁。表面上來看,他們什麼都沒做卻暴富。但若往前追溯,深圳在改革開放前曾爆發過所謂的「大逃港」事件,一家一家人游向香港,一家一家人淹死在海里。為什麼深圳是改革開放的特區?因為有無數的居民冒著淹死的危險去爭取,由於數字特別巨大才引起了高層的重視,才成為了改革開放的前哨。

要麼冒巨大的風險,要麼比周圍人付出更多。你看到了幾個絕地重生的,卻不知道大部分人都是有去無回。運氣固然重要,但一不想冒險,二不願付出,憑什麼富有呢?

二十六,科研能夠掙大錢

科研是搞前沿的研究不是搞商業的應用。滑鼠是1970年左右被發明的,等到它專利過期了,微軟才推出了windows才讓滑鼠真正流行起來。科學家的研究都是超前於當前這個時代二三十年的東西,這些東西是否有用,是否有朝一日能掙大錢沒有任何人知道。而且即便科學家搞的研究在二三十年後被證明很有「錢途」,那些錢也落不到科學家手裡,因為專利過期了!

不是說搞科研就一定會清苦,搞科研是能夠在中產以上的,但是想要掙大錢那幾乎是不可能。

根本上來說,科研注重的是發現新的東西,創造新的不成熟的技術。而商業則是運用已有的成熟來獲取利潤。前者產出的是不成熟的東西無法盈利,後者改良前者,創造利潤。因此利潤絕大多數都在後者的手裡。

所以,如果想要發大財,不要去搞科研!但如果你確實想做出別人從沒有做出的東西,那麼科研是唯一的出路。

二十七,我是安全的

很多人大肆炫富,飛揚跋扈。卻不知道這是在給自己招災引禍。請仔細思考一個問題,如果一個人不在乎自己的生死就是想讓你生不如死,就是想要毀掉你的一生他會怎麼做?

開動腦筋,發揮想像力。我有一個答案僅供參考:

可以砍斷你的手指,挖掉你的雙眼。或者對你的孩子下手。

接下來是另外一個問題,你有沒有辦法防止被這樣的人殘害?

答案是,並沒有!試想如果你想這樣害一個自己認識的人,假如不考慮是否會最終被警察抓,單純只是做這些事。是不是很容易?你需要的只是淘寶一個電極棒,準備一把鋒利的刀,找准一個好時機,瞧!是不是很容易。

所以,莫要為了無所謂的事得罪他人,莫要因為自己有幾個錢或者混得好些就不把人當人看。這些被你欺辱鄙視的人,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具備超出你想像的破壞力。而且他們能造成的對你的破壞足以讓你下半輩子生不如死。面對他們可能存在的破壞,法律,道德什麼的統統都是不管用的!


有一類思維的誤區被認知療法心理學家稱為認知扭曲(Cognitive Distortions)。本·沙哈爾(Tal Ben Shahar )的哈佛幸福課中就經常提到認知療法與認知扭曲。

該學派的開山鼻祖Aaron Beck認為當人發生認知扭曲時,個人的信息加工是建立在錯誤的事實上,因此會帶來抑鬱以及焦慮等心理問題。而認知療法正是通過改變錯誤的認知,將認知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上來緩解及治療心理疾病,臨床效果超過了單純的藥物治療對照組。其弟子David Burns在《好心情》(Feeling good)這本通俗讀物中向大眾普及了認知扭曲以及認知療法。

我發現這些錯誤在生活中都十分常見,也因為這些認知扭曲使得人際關係變得缺乏愛與理解。

通過對資料的整理,我將認知扭曲分為主要的兩大類,其中一些錯誤的認知比較相似,但是各有側重點:

一、由於缺乏深入思考而帶來的簡單化思維

  • Filtering 將注意力僅僅放在自己關注的某處
  • Polarized Thinking(Black and White/All or nothing) 非黑即白
  • Gobal Labeling 以偏概全,以點帶面
  • Catastrophizing 災難化思維
  • Overgeneralization 過度概括化
  • Jumping to Conclusions 缺乏邏輯思考與推理,無事實支持便得出結論,缺乏推理
  • Emotional Reasoning 用情緒代替思維,被情緒控制

二、對事情有不合理的標準和要求

  • Personalization 以為事情與自己相關to take in a personal manner
  • Control Fallacies 外部控制:受害者思維 / 內部控制:都是自己的責任
  • Fallacy of Fairness 一味要求公平
  • Blaming 抱怨、怨天尤人
  • Shoulds 苛求自己、他人
  • Fallacy of Change 強迫別人應當順應自己
  • Always Being Right 自以為是
  • Heaven』s Reward Fallacy 要求自己的付出必須得到他人回報

以下為每項認知扭曲的具體含義與內容:

仔細閱讀下述十個認知扭曲清單,這些扭曲構成了你抑鬱情緒的基礎。認真體會一下這些要點。我是非常仔細地準備這一清單的,它是我許多年來的理論研究和臨床實踐的結晶。在你感到難受時,這一清單對於弄明白你如何愚弄你自己非常有益。

  認知扭曲的多種界定

  1.要麼一切要麼全無的思想。這是指你傾向於用一種極端的、黑白分明的標準來評價你自己。比如說,有一位有名的政治家告訴我:「我輸掉了州長競選,所以我現在成了零。」一位成績一直A的學生在一次考試中得了B之後說:「現在我算是全輸了。」要麼一切要麼全無的思想的基礎是完美主義。它使你害怕任何錯誤與不完美,因為那時你會認為自己完全輸了,你會感覺自身不足,沒有價值。

  這種評價事物的方法是不現實的,因為生活很少是絕對的非此即彼。比如說,沒有一個人是絕對的優秀或絕對的愚蠢。同樣的,也沒有人會是絕對的光彩照人或絕對的醜陋無比。看看你現在所在屋子的地板。它是絕對乾淨的嗎?或者是每一塊地方都垃圾成堆嗎?還是只是有些乾淨而已?在宇宙中,絕對肯定是不存在的。如果你總是想用絕對的範疇來套自己,那你會一直很抑鬱,因為你的知覺與現實是不吻合的。你會一直不信任自己,因為,不管你做了什麼,都永遠不會符合你那誇張了的期望。技術上把這種認知錯誤叫做「兩分思想」。你以絕對的黑白來看待每一件事情——灰色地帶是不存在的。

  2.過於概括。7歲時,我在亞里桑那州商品交易會上買了一副魔術撲克,這種撲克名叫思文佳利撲克。你或許也已經看到過這種簡單的但是讓人印象深刻的幻覺:我先讓你看牌——每一張都是不一樣的。你隨機抽一張牌。現在假定你抽了一張黑桃J。你不用告訴我這是一張什麼牌,你把這張牌再放回整副牌中。現在我大叫:「思文佳利!」我把牌反過來,每一張牌都變成了黑桃J。

  如果你極度地概括這種情況,你會武斷地認為,一件事一旦發生了,它就會像黑桃J一樣在你身上反覆發生。由於要發生的事不可避免地是不愉快的,所以你就會感到難過。

  有一次,一位抑鬱的銷售員在他的汽車窗玻璃上發現了一塊鳥屎,於是就想:「我真幸運。鳥兒們總在我車上下賭注(註:英語俚語中的「鳥屎」又有「賭注」之意)!」這是極度概括的一個典型例子。我問他後來是否還有這種體驗,他承認,在其二十年的旅途中,他不記得自己在汽車窗玻璃上還發現過鳥屎。

  拒絕之痛幾乎全是由於過於概括引起的。當這種事情發生時,一個人遇到的不過是短時的失望,而不應該是嚴重的煩亂。一位害羞的年輕人鼓足勇氣約一個女孩。這位女孩由於有約在先,於是就禮貌地拒絕了。於是這位男孩就對自己說:「我再也不約人了。沒有女孩願意和我約會。我的一生都會孤獨而悲慘。」在他扭曲的認知里,他的推論就是,因為她拒絕過他一次,所以她永遠都會這麼做,而既然所有女人都100%具有相同品位,那麼地球上任何一位合格的女士都會反覆不斷地拒絕他。思文佳利!

  3.心靈過濾。你從任意情景中選擇一段消極細節,仔細思考這段細節,你會發覺整個環境都是消極的。比如說,有一位患抑鬱症的大學生聽到有人在取笑她的好友。她感到很憤怒,因為她想:「人類就是這樣——殘忍而又無情!」她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在此前的日子裡,很少有人——如果有的話——對她殘酷無情!還有一次,在她第一次期中考試後,她確信在滿分一百分中她丟了大約有十七分。她對這十七個問題耿耿於懷,於是就得出結論說她會因為這次考試的失敗而退學。當試捲髮回來後,上邊粘了一個紙條:「你得了一百分的八十三分。這是今年學生裡邊的最高分。A+。」

  當你抑鬱時,你就戴上了一副特別的有色眼鏡,經過它的過濾,什麼東西都變得消極。你只讓消極的東西進入你的思想意識里。由於你還不了解這一「過濾程序」,所以你得出結論說什麼事情都是消極的。術語將這一過程稱做「選擇性吸收」。這是一種壞習慣,它會讓你承受不必要的痛苦。

  4.貶損積極的東西。一種更為特別的心理幻想是某些抑鬱病人總是傾向於把中性的甚至是積極的體驗轉化成消極的體驗。你不僅是無視積極體驗,事實上你又快又准地把積極體驗轉化成了噩夢般的消極體驗。我稱此為「顛覆鍊金術」。中世紀的鍊金術士夢寐以求的就是找到一種把普通的金屬轉化成金子的方法。假如你處於一種抑鬱狀態,你可能就會在用同樣的天賦做著相反的事情——你會迅速地把金子般的快樂轉化成低落的情緒。不過你並不是有意識的——或許你甚至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到底在做什麼。

  一個日常的例子就是我們每天對待恭維的態度。假如有人恭維你的外貌或工作,你或許會下意識地告訴自己:「可真是好話。」念頭輕輕一轉,你就否定了他們的恭維。當你告訴他們:「噢,沒什麼,真的」時,你也是在做同樣的事情。假如你不斷地對所發生的事情潑冷水,也就難怪你的生活那麼陰冷了!

  貶損積極的東西是認知扭曲中最具破壞性的一種形式。你就像一位科學家一樣極力發現證據支持自己的煩惱假設。支配你消極想法的這些假設通常會表現為「我是二流的」這種形式。每當你有一種消極體驗,你就會反覆考慮這件事情,然後得出結論:「這證明了我早就知道的東西。」相反,如果你有一種積極體驗,你就會告訴自己:「純屬僥倖,不算數的。」你為這種習慣所付出的代價就是心境凄慘,無力去欣賞所發生的好事。

  由於這種認知扭曲很常見,它還會構成某些最為極端的難以處理的抑鬱形式的基礎。比如,一位極度抑鬱,正在接受治療的年輕婦女告訴我:「誰也不可能關心我,因為我很可怕。我絕對是孤獨的。地球上沒一個人會關注我。」當她要離開這家醫院時,許多病人和工作人員都表示對她頗有好感。你猜她是怎樣否定這件事的:「那不算,因為他們不是在真實世界裡看待我的。真正醫院外邊的人是永遠不會關心我的。」我問她如何解釋醫院外邊有那麼多朋友和家人在關心她。她解釋說:「那不算,因為他們並不了解真實的我。你看噢,伯恩斯博士,在內心我絕對是爛透了的,我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絕對不會有任何人哪怕真正片刻喜歡我!」通過這種貶損積極體驗的方式,她可以一直堅持自己的消極信念,而這種信念和她的日常經驗相比顯然是不真實不連貫的。

  你的消極想法或許沒有她那麼極端,不過可能你還是每天數次在不經意間忽略掉了發生在你身上的許多真正積極的東西。這種行為使生活遜色不少,並使事情變得不必要的黯淡。

  5.跳躍式結論。你會武斷地跳到一個不被周圍事實所支持的消極結論上來。這種情況的兩個例子就是「測心術」和「先知錯誤」。

  測心術:你假定其他人都瞧不起你,你對此深信不疑,甚至不願去檢驗一下。假定你作了一場出色的演講,但你又發現前排有一個人在打盹。事實上那天晚上他是偶然闖進來的,但是你並不知道這一點。你或許就會想:「這個聽眾認為我很討厭。」假如在街上你的一個朋友和你擦肩而過,但是沒有和你打招呼,因為他正全神貫注地在想一件事情,並沒有注意到你。你或許會錯誤地得出結論說:「他不理我,所以他肯定不再喜歡我了。」或許某天晚上你愛人沒有搭理你,因為她在工作中受到了批評,正為此感到難過,所以就沒有心情和你說話。你的心可能會沉下去,因為你會對沉默作出這樣的解釋:「或許她生我的氣了。我做錯什麼了?」

  針對這種想像出來的消極反應,你或許會退縮,或許會反擊。這種自我打擊的行為模式就像一個自我滿足的預言,與一種事實上並不存在的東西建立了一種消極的相互影響的關係。

  先知錯誤:就好像你有一顆只預言不幸的水晶球一樣。你猜想某些事情要發生,然後你就把這個預言當做一個事實,儘管這並不是真實的。一位中學的圖書管理員在焦慮時反覆對自己說:「我快要死過去了,簡直要瘋了。」這個預言當然是不真實的,因為她一輩子從來沒有死過去(也沒有瘋掉!)。而且她也沒有什麼嚴重的癥狀讓她神志不清。在一次治療會上,一位患抑鬱症的敏銳的內科醫生對我解釋為什麼他得放棄治療:「我意識到我會一直很抑鬱。我的不幸將延續下去,我深信這次或任何其他治療都註定會失敗。」關於癥狀的消極想法使他感到無望。在他開始治療後不久他的癥狀得到了改善,這表明他過去的預言是多麼沒有根據。

  你是不是發現自己也曾這樣跳躍性地做結論?假如你傳呼過一個朋友,而他又沒有能夠按時回電話,你可能就會變得抑鬱,你會認為他可能其實已經收到了,但是沒有什麼興趣給你回。扭曲的嗎?(測心術。)於是你會感到心痛,決定不再打電話看看是怎麼回事,你會對自己說:「如果我再回電話的話,他會認為我很討厭。我只好裝傻算了。」由於這一消極推測(先知錯誤),你會迴避你的朋友,並且認為受到了羞辱。三周後,你了解到你的朋友根本沒有收到你的信息。事實證明,所有的煎熬都不過是自己營造的一堆廢話。心靈魔術的又一痛苦產物!

  6.誇大與縮小。你可能會陷進去的另一思想圈套是「誇大」和「縮小」,不過我更喜歡稱其為「雙目鏡把戲」,因為你要麼不合比例地誇大事情,要麼又不合比例地縮小事情。誇大通常發生在你看待自己的錯誤、恐懼或不完美之處時,你誇大了它們的重要性:「天啊!我做了一件錯事。多糟糕,多可怕!流言似飛火,我的名聲全毀了!」你通過雙目望遠鏡的末端來看你的錯誤,使它們看起來又大又怪。這又可以稱做「災難化」,因為你把一件普通的消極事件看成了嚇人的怪物。

  當你考慮自己的力量時,你又會反著去做——你通過雙目鏡的另外一端去看待事情,這樣事情就顯得既微小又不重要。如果你誇大你的不足,縮小你的優點,你肯定會覺得自己卑賤。不過問題不在你——而在於你所戴的可惡的透鏡上!

  7.情緒推理。你把自己的情緒當做真理的證據。你的邏輯是:「我覺得自己像一顆啞火的臭彈,所以我就是一顆臭彈。」這種推理是一種誤導,因為你的感情反映了你的思想和信念。如果它們被扭曲了——許多情況下都是這樣,你的情緒就沒有了合理性。可以作為情緒推理的例子有:「我覺得有罪,所以我肯定干過壞事。」「我感到滅頂般的無望,所以我的問題肯定不可能解決。」「我感到有欠缺,所以,我一定是一個無價值的人。」「我沒心情做事情,所以我最好躺在床上。」或「我很惱你,這表明你做得不好,而且總是想利用我。」

  情緒推理幾乎在你的所有癥狀中都有所體現。因為對你來說事情這麼消極,所以你就假定它們是真的。你不會想到要去挑戰創造出你感情認知的有效性。

  情緒推理的一個常見後果就是拖延。你迴避擦桌子,因為你告訴自己:「我一想起髒兮兮的桌子就噁心,擦桌子是不可能的。」六個月後,你終於做了這件事。事實證明這件事是很讓人滿意的,並沒有那麼艱苦。你一直在愚弄你自己,因為你養成了一種讓消極感情指導你行為方式的習慣。

  8.應該陳述。你試圖通過說「我應該做這個」、「我必須做這個」來激發自己。這種陳述會讓你感到有一種壓力和怨恨。矛盾的是,你最終會感到冷淡和缺乏動力。阿爾伯特?艾利斯將此稱做「必須強迫症」,我稱之為「應該」生活法。

  當你把應該陳述往別人身上套時,你通常會感到灰心。第一次診療,我由於有急事晚了五分鐘,新來的病人就想:「他不應該這麼以自我為中心。他應該快一些。」這個想法使她感到心酸,心中充滿怨恨。

  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陳述為你帶來了許多不必要的情緒紊亂。當你自己的行為在現實中沒有達到標準時,你的應該陳述就會使你討厭自己,讓自己感到羞恥和內疚。當其他所有人的行為沒有達到你的期望時——這種情況經常發生,你會感到痛苦,並認為自己才是對的。你要麼改變自己的期望以接近現實,要麼永遠被人們的行為搞得情緒沮喪。假如你發現自己有這種不好的應該習慣,可以參照後邊我在有關負罪感和憤怒的章節里為你提供的一些有效的「應該和不應該」去除法。

  9.貼標籤與標籤不當。為自己貼標籤意味著你基於個人所犯的錯誤為自己創造了一個完全消極的自我形象。貼標籤是過於概括的一種極端形式。其背後的哲學是「衡量一個人的標準就是看他所犯的錯誤。」當你開始用「我是一個……」這樣的句式描述自己的錯誤時,你就有了絕好的為自己貼標籤的機會。比如,當你在第十八洞失球時,你可能會說:「我天生就是個失敗者」而不說「這一洞我打壞了。」同樣地,當你投資的股票只跌不漲時,你或許會想:「我是一個失敗者」而不說「我投資錯了。」

  給自己貼標籤不僅是自己打擊了自己,而且是非理性的。你的自我不能夠和任何你做的某件事情相等同。你的生命是一系列複雜的,永遠變動著的思想、情感和行為之流。換句話說,你更像一條河而不是一尊雕像。別再試圖用消極的標籤定義自己了,它們是非常簡單、非常錯誤的。你什麼時候因為吃就認為你是一個「吃客」、因為呼吸就說你是一個「呼吸者」了?這完全是廢話。但是當你根據自己某一方面的不足而為自己貼標籤時,這種廢話就變成了一種痛苦。

  當你給別人貼標籤時,你難免會產生敵意。一個常見的例子就是老闆會把他不時會發怒的秘書稱做「一個不合作的婊子」。由於貼上了這種標籤,他會憎恨她,不時會跳起來指責她。反過來,她也會把他稱做「感覺遲鈍的沙文主義者」,而且一有機會就抱怨他。長此以往,他們就互相掌握了對方的要害,把對方的每一個缺點或不當之處都看做是對方沒有價值的表現。

  標籤不當是指用不準確的言辭或過於情緒化的言辭來描述一件事情。比如,一位正在節食的婦女吃了一碟冰淇淋,然後她就想:「我是多麼討厭,多麼噁心自己呀。我是豬。」這種想法讓她感到難過,於是她就吃下了整夸脫冰淇淋!

  10.歸己化。這種扭曲是負罪感之母!即便毫無根據,你也會假定自己應該為某一消極事件負責。你武斷地認為事情的發生是你的過錯,或反映了你的不足,即便在這件事上你並無責任。比如說,假如一個病人沒有完成我所提供的自助項目,我就可能會有一種負罪感,因為我想:「我是一個讓人討厭的治療師。她沒能努力幫助自己是我的錯。讓她好起來是我的責任。」當做母親的看到孩子的彙報卡,老師在上邊批改說孩子做的不好,做母親的馬上就會想:「我一定不是一個好母親。這張卡表明我是多麼失敗。」

  歸己化使你充滿負罪感。你深受責任的麻痹與重負之苦,責任會迫使你把整個世界都壓到自己肩上。你會在影響別人還是控制別人之間困惑。作為一名教師、顧問、家長、醫生、銷售員、經理,你肯定會影響和你交往的其他人,但是沒有人會期望你控制他們。別人的所作所為最終是他們自己的責任,而不是你的責任。後邊我們就會討論到用什麼方法克服你的歸己化傾向,並使你的責任感降到可控的、現實的程度。


有讀者在後台問過我:「為什麼這麼努力,還不能獲得成功?」

我說:「用戰術上的勤奮去掩蓋戰略上的懶惰,你這樣當然很難成功。」

成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準確說來,這是屬於少數人的果實。如果你想要成功,那麻煩你先認真思考好你的目標,並確定好你的戰略,只有這樣你才有可能贏得勝利。

傳統我們接受的教育是,要想成功就一定要努力。

這個方法沒問題。但師長忘了提醒我們:

「成功是需要努力,但是努力不一定可以成功。」

尤其是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不外乎短短几十年,只懂得努力,我們的上升空間會變得非常狹窄。

上次看飼主推薦了一本書《Horse Sense》,裡面她提到了「要加速成功,一定要騎好三匹馬」。覺得很受啟發,所以就馬上看了這本書,真真是顛覆了我的三觀。

一、努力陷阱

我之前也是認為只要努力就可以獲得成功,但看完這本書以後,我意識到事實並非如此,也慢慢洞見了成功人士的秘密。

假設我們只通過努力成功,最典型的就是「努力工作」。這種理念的誤區在於過分強調努力的作用。因為,我們無法度量努力。

大多數人衡量努力的方法是通過工作(學習)的時間長度和強度。很多人會以為只要比別人多工作、幾小時,比別人成功的概率就更大了。

的確,努力工作是好事,但是我們每個人的體力和精力都存在極限。一旦我們我無法獲得及時的正面反饋,就很難堅持下去。

這也是為什麼說通過「節食減肥」是一件難事。

依靠節食,開始體重會下降極快,但是沒多久,體重就會陷入瓶頸不再變化。這種情況下,人們是難以對抗飢餓的誘惑,常常是減肥-復胖-減肥-復胖。

當節食行不通,理性人會轉變思路。縱觀大多數減肥成功的案例,都是依靠「控制飲食」和「規律運動」的方式達成減肥目標的。

同樣的,進入職場以後,我發現越是高層管理人員,他們工作的時間越是規律,越是基層管理人員,越容易加班。

一種可能的解釋是,高層管理人員要想把工作做好,必須學會安排下屬幹活,而不是親力親為,而基層管理人員只能自己親力親為做事情,一旦效率不高,自然需要加班。

二、智商陷阱

哈佛商學院對世界500強公司的高管進行了分析,發現大多數高層管理者的智商只是中等水平。

一種可能的解釋是:智商越高的人,越不懂得團隊合作,只習慣於依靠自己解決問題,從而降低了自己晉陞的可能性。

一次,和成功人士聊起家庭教育,他告訴我:

「我要求自己的孩子不需要做尖子生,只要求他們達到中上水平即可。因為拿到95分需要付出80%的精力,那100分則需要150%的精力,這樣耗時間沒必要,還不如拿這些時間去學習新的技能或者去社交。

如果你參加過初中同學會,你就會發現,那些拿高分的學霸未必混的比中等生好,事業上的成功和學習成績高低並無太大幹系

三、學歷陷阱

之前一個讀者語氣絕望的問我:

「serena,我沒上重點大學,我這輩子還有希望嗎?」

我說:「當然不是,你的未來還大有可為。」

為什麼這麼說?

我沒出來工作前,也認為學歷非常重要。如果上不了北大、清華這類學校我人生也沒有什麼未來了。確實,名校的光環、教育水平、人脈圈可以讓很多名校畢業生在就業時擁有很大優勢。

但是隨著現在大學生越來越多,光憑學歷並不能讓你在職場激烈競爭中獲得成功,真正決定你未來職業發展的說到底還是你的工作能力

我的建議是:如果可以上名校,一定要上名校,如果沒能去成名校,也不妨利用好課餘時間提升自己的硬技能和邏輯分析能力,

這樣一來,一樣有可能打敗「名校生」。

四、工資陷阱

之前寫過一篇文章談論過「工資」的意義,我的觀點是一定不要因為工資高低選擇一個企業。

的確,對於剛畢業的學生來說,一份高薪工作的誘惑力非常大。但是,如果想在社會競爭中獲得優勢,我們需要選擇一份適合我們的工作,而不是高薪工作。

是不是大企業,是不是五百強企業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進入的這個公司,在它所在行業中的地位如何、這個行業的發展前景如何、你的上司如何,這些才是你在選擇工作時最應該考慮的。

一個讀者向我諮詢:「選擇進入一個低薪創業企業,還是進入高薪國企」

我給的回答是:「如果條件允許,不看工資,看行業。如果你進入的行業是朝陽行業,用不了三年,你就會變的很值錢。」

而,如果進入夕陽行業,你就會發現要不了三年,你的同學都比你拿的多

如果你熟悉市場營銷理論的話,想必熟悉「差異化戰略」,即模仿別人並不能獲得勝利,只有你大膽去做不同的事才能取勝。

同樣的,要想成為少數人,我們必須突破傳統思維誤區,更新我們對事物的認識,才有可能彎道超車,殺出重圍


有時候,事情並不是你想得那麼複雜。


剛好這個也是我比較關心的問題,將以前的收集整理了一下,分享給大家,讓我們一起來完善吧!

  • 沉沒成本謬誤:

「沉沒成本」(sunk cost)是一個經濟領域的概念,指的是已經付出並且【不可能】收回的成本

  • 光環效應:

光環效應(Halo Effect)又稱「暈輪效應」、「成見效應」、「光圈效應」、「日暈效應」、「以點概面效應」、「月暈效應」,它是一種影響人際知覺的因素。指在人際知覺中所形成的以點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觀印象。光環效應又稱暈輪效應,它是一種影響人際知覺的因素。這種愛屋及烏的強烈知覺的品質或特點,就像月暈的光環一樣,向周圍瀰漫、擴散,所以人們就形象地稱這一心理效應為光環效應。名人效應是一種典型的光環效應。光環效應相反的是惡魔效應.

使用模糊的、情緒化的美德辭彙來迫使我們沒有仔細考察原因就支持某種觀點。

  • 單向思維:

故事思維經常讓我們陷入單向思維的認知陷阱里,什麼叫單向思維,就總是覺得資源是好的,資源越多越好。例子:吃一塊嫌少,兩個餅不夠,三個餅剛剛好,五塊餅撐到了,有人逼你吃十塊餅,比屎都難吃。--《邏輯思維》大有大的難處

  • 節制違反效應AVE:

例如在戒煙時:「我已經吸了一口了,所以戒煙已經完全失敗了,完全放棄戒煙吧。」這種AVE思維的方會經常出現在任何生活挑戰當中。應對AVE思維方式的關鍵是識別它們,認識到它們是不理性的,並且發展它們的替代物。

  • 人身攻擊:

不直接闡明原因,而是對一個人進行攻擊或者侮辱。

  • 滑坡謬誤:

做出這樣一個假設:當存在一些方法能夠阻止一連串不可控的、不必要的事件發生時,採取某一措施會引發這些事件。(做了A,是否意味著就必須去做B)

  • 妄求完美:

錯誤地假定,如果使用一種方法不能使該問題得到徹底解決,就不採用這種方法。

  • 移花接木:

一個關鍵詞在一個論據中被使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意義,一旦意義被確定轉變了,這一論證就沒有意義了。

  • 訴諸公眾:

試圖通過偏愛多數人一致贊成的觀點使某個觀點合理化,錯誤地認為多數人支持的就是合理的。

  • 訴諸權威:

通過引入一個在問題上缺少第一手專業知識的權威來支持結論。

  • 稻草人:

歪曲對方的觀點,使之易於攻擊,因而,我們攻擊的是一種事實上並不存在的觀點。

  • 虛假的兩難困境:

當可能存在不止兩個選擇時,就假定僅存在兩個選擇。

  • 一廂情願:

做出錯誤的假設,即因為我們希望X是真實的或者錯誤的,那麼X就是真實的或錯誤的。

  • 命名解釋:

錯誤地假定因為你已經給某個事件或行為提供了一個名稱,就認為你已經充分地解釋了此事。(爸爸的「中年危機」)

  • 偷梁換柱:

提出一個不相關的主題使讀者的注意離開原來的論題,讀者的注意離開當前的論證而轉移到另一個論題上,有助於「贏得」辯論。這個謬誤的過程如下:

i)A是正在討論的主題。ii)主題B被引入進討論中,儘管它與A相關,但不是要討論的。iii)主題A被放棄。

  • 竊取論點:

在論證中,結論在推理中是一個假設。

  • 概括草率:

僅僅根據群體中少數幾個人的經歷,就得出關於整個群體的結論。

  • 錯誤類比:

當進行類比的兩個事物存在重要的、與論題有關的差異時,會出現此類謬誤。

  • 因果關係過度單純化:

根據一些不夠充分的因素來解釋某事件,過分強調某一個或某幾個因素對事件的作用。

  • 混淆原因和結果:

將原因與結果混淆在一起或沒有認識到兩件事可能是相互影響的。

  • 對共同原因的疏忽:

沒有認識到兩件事可能因為另一個共同因素的影響而相互聯繫。

  • 在此之後、由此引起的錯誤:

僅僅因為事件B在時間上晚於事件A發生,就認為事件B是由事件A引起的。

  • 釘子定律:

對於一個只有鎚子的人來說,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都像釘子


侵刪

你也是微信careerfrog平台看到的 希望對答主有用


都以為在知乎上提問了就能收到滿意答案


成功學就喜歡把因果關係搞亂,把不重要的個例當成成功因素!


1,倖存偏誤

由於日常更容易看到成功,看不到失敗,你會系統性的高估成功的希望。這意味著你系統性的高估了成功的概率。

解決辦法:儘可能常去逛逛曾經大有希望的賬目、投資和事業的墓地。這樣的散步雖然傷感,但是大有好處。

2,游泳選手身材錯覺

「他們之所以成為出色的游泳選手,是因為他們擁有這樣的身材。他們的身軀是一種標準,而不是他們運動的結果「。就像女模特為化妝品做廣告,並不是因為化妝品讓人變漂亮,而是模特天生麗質才被選來拍化妝品廣告。一旦我們混淆選擇標準和結果,我們就會產生游泳選手身材錯覺,如果沒有這種錯覺,一半的廣告都不會奏效。

結論:凡有人謳歌某種東西值得追求——強健的肌肉、美貌、高收入、長壽、影響力、快樂,你都要看仔細。在跨入游泳池之前,不妨先照照鏡子。你要誠實的對待自己。

3,過度自信效應

我們總是系統性的高估我們的學識和能力——而且高估的厲害。對於過度自信效應,重要的不是單個估計是否正確,過度自信會令你忽視你真正知道的東西與你已知的東西之間的區別。真正令人吃驚的是,過度自信效應對專家的影響比對非專家影響更加嚴重。

所有人都堅信自己不再統計範圍之內。

幾乎沒有哪個大項目會比原計劃更快、更便宜的竣工。

結論:請對所有的預測持懷疑態度,尤其是當這些預測是由所謂的專家們作出的。請你在籌劃任何事情時都從最悲觀的角度出發,做最壞的打算。這樣你才會真正有機會,更現實一些的判斷形勢。

4,從眾心理

只要別人做什麼我也跟著做什麼,我的行為就是正確的。換言之,越多的人認為一個想法正確,這個想法就更加正確——這當然是荒謬的。

從眾心理是進化的結果,這一行為模式深深根治在我們體內,我們至今還在使用它。

當一家公司聲稱它的產品「銷量最高」時,請你表示懷疑,這是個荒唐的說法,「銷量最高」不代表「質量最好」

5,糾纏於沉默成本

每個決定始終都是在不確定的情況下作出的。我們的設想有可能兌現,也有可能落空。任何時候我們都可能離開選取的小道並承擔後果,比如中斷項目。在我們已經投入了特別多的時間、金錢、能量、愛等因素之後,沉沒成本令人難以放手、難以釋懷。於是已經投資的錢就成了繼續做下去的理由,即使客觀來看堅持下去毫無意義。

有很多好理由支持你繼續投資下去,但如果你只是因為捨不得已經做出的投資而決定繼續做某件事,這就不是一個好理由了。理性的決定意味著忽視已經投入的成本。你已經投資了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現在的形勢和你對未來的評估。

6,互惠偏誤

許多非政府組織都按照克里希那教派的模式募捐——先贈予,然後索取。(先送你一小束花,然後過一陣子你把花扔掉之後,他們要求你募捐,一般人都會屈從。這是一種溫和的敲詐)因為人們幾乎都不能忍受虧欠。

互惠古來有之,大家互相幫助,互惠是風險管理。但互惠也有可惡的一面:報復。緊接著是反報復。打斷惡性循環很難,因為這一理念已經在我們腦海中存在了一億年。

所以,如果有人主動和你搭訕,讓你品嘗東西時,你就知道為什麼最好是拒絕了。所以會有女人在酒吧從不讓別人請她喝飲料。

7,確認偏誤之一

確認偏誤是所有的思維錯誤之父——它傾向於這樣詮釋新信息,讓它們與我們現有的理論、世界觀和信念相兼容。換句話說:我們過濾掉與我們的現有觀點相矛盾或者不符的新的信息。這是危險的。「事實不因被忽視而消失」。

所以,遇到「特殊情況」,更仔細的傾聽是值得的。它的背後通常隱藏著很普通的反駁證據。一旦觀察和理論相矛盾,就必須認真地對待它們。因為大腦會在30分鐘內主動「忘記」反駁證據。

8,確認偏誤之二 幹掉你的寵兒

我們大家都被迫就世界、生活、經濟、投資、事業等提出種種理論。可一種理論越模糊,確認偏誤就越強。(比如,「人是善良的」,可以找到足夠多的證明;「人是邪惡的」,也能找到足夠多的證明,雙方都會過濾掉反駁的證據,得到支撐他們觀點的大量證明)

占星學家和經濟學家的行事原則也是一樣,宗教信念和哲學信念因其含糊性更是確認偏誤的傑出溫床,對經濟記者影響也很大(他們常常拋出一種廉價的理論,再提供兩三個證明,就算完成了一篇文章)。

該死的是認識不到確認偏誤。當然,我們不希望自己的信念被攻擊的千瘡百孔。互聯網讓我們很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我們閱讀支持我們理論的博客,新聞個人化使得相反意見根本不會出現在我們的屏幕上,我們越來越多的活動在思想一致者的社區里,這更加加深了確認偏誤。

結論:請你與確認偏誤作鬥爭,請你寫下你的信條——有關世界觀,投資,婚姻,健康預防措施,節食,成功策略,然後尋找反駁證據。幹掉自己心愛的理論,這是一樁艱苦的工作,但作為聰明人士,你不會躲避的。

9,權威偏誤

人們總是習慣於服從權威,但經常可以證明,權威也會出錯,出錯是人類的通病。很多人面對權威,總是將獨立思考調低一級。我們會服從權威,哪怕是在理性和道德上毫無意義的地方。這就是權威偏誤。(比如很多航空事故,都是機長犯了錯,但副機長察覺了錯誤,但是出於相信權威而不敢指出來)

不管什麼時候遇到一位專家,我都會設法向他挑戰,請你也這麼做。你對權威的批判性越強,你就越自由,就越相信自己有很多的能力。

註:這一部分的內容個人持保留意見,有的權威還是很有相信的必要的,比如醫學之類的。

10,對比效應

當我們同時面對某種難看、便宜、小的東西時,我們就會判斷出另一種東西更漂亮、更貴、更大。我們很難做出絕對的判斷。

對比效應是常見的思維錯誤之一。(比如你會為你的新車訂購真皮車座,因為你覺得3000歐元相對於6萬歐元的車價來說只是一筆小錢,所有靠銷售裝潢用品的部門都在玩弄這個把戲。再比如,人們會為了節省10歐元多走10分鐘的路去買一種食物,但是如果能在街道另一端花979歐元而不是989歐元買一套西服,誰也不想走這10分鐘的路,雖然,10分鐘還是10分鐘,10歐元還是10歐元)

11,現成錯誤

現成錯誤是指:我們依據現成的例子來想像世界。這當然是愚蠢的,因為外界現實中的某種東西不會因為我們更容易想到而出現的更加頻繁。

(比如,他終生吸煙,每天3盒,卻活到了100歲,所以吸煙沒什麼危險。這種例子,因為現成,但是其實什麼也證明不了)

由於現成錯誤,我們總是會錯誤的估計風險。我們高估了飛機墜毀,汽車事故或者謀殺而遇難的風險,我們低估了因為糖尿病或胃癌這樣不太能引起轟動的方式的死亡風險。壯觀、華麗或大聲的一切,我們都高估了它們出現的概率。而無聲、無形的一切,我們都低估了他們出現的概率。

有時間再更。


思維極端 總覺得自己看到了一個東西 一個事情的全部 別人也都是這麼想的 殊不知不同生活背景的人想法迥異非常


不是作家應該為了得諾貝爾獎而驕傲。

而是諾貝爾獎該為了能褒獎這些作品自豪。

很多獎項同理。


反應的誤區

有的問題在思考過程中就已經形成了,然而如何做出正確的反應,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部分思維的錯誤。

人在面對自己的錯誤時,為了緩解尷尬,顧全顏面,往往會急中生智想出一些用來解釋對我們觀點的批評的花招,我們把這些花招稱作「反應的錯誤」。

它包括五種具體錯誤——自動拒絕、轉移話題、轉移舉證責任、「稻草人」和攻擊批評者。

#「反應的錯誤」之自動拒絕#

作為批判思考者,我們需要一個接受或拒絕任何論證或主張的合理基礎。確立這個基礎的唯一方法就是評價這種質疑,並對它的價值作出真誠的判斷。然而未給予公正傾聽就拒絕批評是犯了自動拒絕的錯誤。

自動拒絕對你觀點的質疑,這樣的誘惑可能是強大的。降低這種誘惑的一個好方法是在你的觀點與你的自我之間設置一些情感上的距離。把你的觀點看作是你可以保留或拋棄的所有物,而不是你自我的延伸。這將使你對它們不那麼竭力護衛。

#「反應的錯誤」之轉換話題#

轉換話題包括突然把討論轉到一個不同的方向。當有人問你一個粗魯或不適當的個人問題時,你沒有義務回答,完全可以說一些與該問題無關的事,這是讓此人知道該問題不合適的一種完全合理的方法。只有在最初的話題是恰當的、卻迷惑性地進行話題轉移時,轉換話題才是一個錯誤。

故意轉換話題會破壞討論的目的。為了避免這種錯誤,要迎頭面對困難的問題。如果你知道答案,就陳述它。如果問題太複雜,以致不能給出一個確定的答案,那就陳述你認為有可能發生的事情,並解釋你的推理。如果你缺乏道出其可能性的足夠知識,那就坦率地講出來。沒有一個理性的人會因為你坦白地承認自己無知而輕視你。

#「反應的錯誤」之轉移舉證責任#

轉移舉證責任的錯誤在於要求別人否證你的斷言。例如,A斷定,「在這個國家,醫療費用激增的最大原因是不必要地介紹病人去做昂貴的醫療檢查。」然後B要A解釋為什麼他相信是這種情況。而B回答道:「你能舉出任何證據來否證它嗎?如果不能,那就是這樣。」

Keys:

1、任何提出該斷言的人都有承擔支持它責任,而且該斷言越是背離有見識的人們的看法,提出此斷言的人支持它的責任就越大。

2、如果你學會在表達自己的想法之前已經期望它們被懷疑和批評,並且準備支持它們,那你就不大可能轉移舉證責任。

#「反應的錯誤」之稻草人#

朋友曾對我說,當你不知道如何回答對方的問題時,顧左右而言他,不直接回答論點,混淆視聽……(製造曖昧氛圍的煙霧彈和迂迴,不正面回答的打太極式的表達方式)

於是,作為一個理論的踐行者,對方在指責我發表言論的某方面問題時,為了佔據爭辯高點,故意貶低我聽音樂的品味…

「稻草人」這個詞是邏輯學家造出來的,意指無實質內容的論證。即把一堆草塞進人的衣服,然後放在花園或田野上,以嚇走鳥兒。錯誤在於把不實之詞強加於別人身上,然後揭露其虛妄,適時地忘了此人從來沒說過這種話。為避免「稻草人」的錯誤,在引用和解說他人的話時,還需準確無誤。

#「反應的錯誤」之攻擊批評者#

做法是通過貶損表達某個想法或論點的人來詆毀這種想法和論點。

在柯林頓總統收到向多名女性實施性騷擾的指控時,他所採用的策略是——暗指任何提出這種指控的人一定是精神不穩定或性濫交的,因而不值得信賴,指控者的人品值得懷疑。

人們在自己的想法或行為遭到質疑後,通常求助於這種反應的錯誤。他們不是對遭到質疑的真正問題、實際的想法或行為作出回應,而是造出了轉移注意力的議題——提問人真實的或想像的過失或動機。

因而攻擊批評者是一種錯誤,因為想法和人並不是同義語。無論探查人們的動機多麼有趣,但在有關他們看法的本質方面,這種探究並沒有告訴我們任何東西。即使是懷有可以動機的人們或是公然說謊的人,有時也會說出真話。這並不是說誠實不重要,或者我們應該不加質疑地接受我們有理由懷疑其誠信度的人所說的話。這只是說,用對人們自身的推測或判斷代替對其想法的判斷,這都是不合理的。

新浪微博/微信公眾號:正念占星


處心積慮的防止自己過的不精彩,而從不處心積慮地考慮一下自己怎麼樣才能活得精彩。

做著飛行的夢,考慮的卻是:怎麼樣走路才不會掉坑裡。


聊齋里有個故事,說有一隻虎抓了一隻鹿,把它埋在土裡面,被某個人看到了,他就把鹿挖走了。過些時候,他看見老虎帶來一個黑的大怪物,準備請它吃鹿,但往下挖,沒挖到,那個黑的大怪物很生氣,打老虎,而老虎也不還手,最後老虎被打死了。然後作者評論說,這是一個「理而不解」的狀態,雖然他知道「一物降一物」,虎是物,必被他物所壓制,但他物是什麼,有什麼本領,他一點都不了解。所以他懂那個理,卻難以理解。

學哲學的,容易說大空話,就是這種狀態,「萬物普遍聯繫」,「對立統一」,說得都漂亮,但怎麼聯繫,為什麼會聯繫,幾乎一無所知。

人總是得到了答案就忘了曾經的問題,卻不去思考答案是否合理,是對是錯。


推薦閱讀:

如何才能構建查理芒格所說的多學科格珊思維模型和系統?各個學科的主要模型都有什麼?
有哪些換個角度就能解決的問題?
什麼是系統化的思維?如何培養系統化的思維?
怎樣提高思考的深度?

TAG:思維 | 思維方式 | 思維誤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