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至死》中,「媒介即隱喻」和「媒介即認識論」這兩個觀點究竟是什麼意思?
我讀的版本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6月第二版,譯者章艷。
「媒介即隱喻」和「媒介即認識論」分別是書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的標題。第一章 媒介即隱喻 標題本身是否就是一個隱喻? 作者在第10頁第二段中寫道,「和語言一樣,每一種媒介都為思考、表達思想和抒發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從而創造出獨特的話語符號。這就是麥克盧漢所說的『媒介即信息』。但是,他的警句還需要修正,因為,這個表達方式會讓人們把信息和隱喻混淆起來。」接下來尼爾波茲曼就提出了自己修正的觀點——媒介即隱喻。關於隱喻他有兩句話作了解釋,(第十頁第二段)「它們(指媒介)更像一種隱喻,用一種隱蔽但有力的暗示來定義世界」,(第十四頁第四行)「隱喻是一種通過把某一事物和其他事物作比較來揭示該事物實質的方法。」作者認為自己的「媒介即隱喻」和麥克盧漢提出的」媒介即信息「的基本內容是一致的,自己只不過是修正了後者的表述。真的是這樣嗎?他和麥克盧漢的觀點有什麼不同,媒介即信息和媒介即隱喻有實質上的區別嗎?
把媒介比作隱喻是否是扭曲了隱喻的概念,故弄玄虛?如何理解鉛字印刷品和電視節目這類媒介是一種隱喻?第二章 媒介即認識論 這個標題是什麼意思?是否指媒介將對人類如何認識和定義真理產生巨大影響?「認識論」在此處具體指什麼,是否是講述事實的方法(真理的載體和形式)?能否舉例說明媒介變化帶來怎樣的「認識論的變化」?什麼是印刷媒介的認識論,什麼又是電視媒介的認識論,二者的區別在哪? 關於「認識論」,作者在第十七頁第一段中寫到,」認識論是一門有關知識的起源和性質的複雜而晦澀的學問。和本書有關的是認識論對於真理的定義以及這些定義的來源所表現出來的興趣。」(不知是否翻譯有問題,感覺此話語法有問題)。接著又說,「我特別想證明,真理的定義至少有一部分來自傳遞信息的媒體的性質。我想討論的是,媒體在我們的認識論中充當了什麼角色?」 作者還引出了「共鳴」和「共鳴與隱喻的關係」來說明標題。
作為非知名人士,竟然被邀請回答問題!
第一次有木有!十分激動有木有!!好了,心情表達完畢,下面恢復正常,進入答題模式。 LZ問題好長,BUT!!我的答案更長,3000+字,慎入啊!! 還好我拆分了一下,咱們耐心點兒,一個一個的看吧
- 「媒介即隱喻」是什麼意思?
- 要想知道「媒介即隱喻」是什麼意思,首先要明確兩個概念,即「媒介」和「隱喻」各是什麼意思。
- 我認為此處的「媒介」更多的是指媒介的存在形式,即作為信息流通載體的紙媒與電子媒體等。「隱喻」這個詞就要說的多一點了。
- 如果對文化理論或者傳播學批判學派這塊關注的多一點,就會發現「隱喻」這個詞其實是出自於語言學研究這一塊,但它並不是簡單的指我們從小到大在語文課本中學到的那種修辭方法。「隱喻(明喻和暗喻)」和「轉喻(借喻)」其實是作為成對的概念由布拉格學派語言學家雅各布森基於索緒爾的語言學研究提出來的。
- 索緒爾是符號學與結構主義的開創者,他在其代表作《普通語言學教程》中提出了語言的四對範疇:「語言(Language)與言語(Parole/Speech)」、「共時態與歷時態」、「橫組合與縱組合(又稱句段關係和聯想關係)」、「能指與所指」。雅各布森所提出的「隱喻和轉喻」其實和索緒爾上述範疇中的「共時態與歷時態」和「橫組合與縱組合」兩對概念是存在一定的對應關係的,所以在理解雅各布森提出的概念的時候可以參照索緒爾的相關研究。
- 參考圖:
那麼究竟「隱喻」與「轉喻」是什麼意思呢?
- 具體來講,雅各布森認為「隱喻」和「轉喻」是語言的兩個最基本的軸,它們是產生意義的基本機制,也是語言二元對立的典型模式,是語言符號形成的「選擇」和「組合」兩種運作方式的基礎。
- 隱喻是指以相似性為基礎的、聯想式的比喻,屬於「選擇」範疇,表示以一個事物(多為符號)來代替另一事物(例如說道「賓士」,你知道其指的是「車」),或是把未知的東西轉換成已知的術語加以傳播,受傳者通過積極的、聯想的解碼行為認識包含著意義的轉換,從而理解未知的東西。在隱喻中,替換性聯想佔主導地位。
- 轉喻(換喻)則是指以某一物體的部分屬性來喻指全體,或用全體喻指部分,強調一種臨近性,屬於組合範疇。在換喻中,組合性聯想佔主導地位。新聞報道多是轉喻性的,例如一個得到報道的事件被當作整個現實的代表。
梳理完概念,我們再來看波茲曼自己是怎麼說的,他說的「隱喻是一種通過把某一事物和其他事物作比較來揭示該事物實質的方法」,其實就是上面的概念解釋,即別人跟你說「賓士」怎樣怎樣,「寶馬」怎樣怎樣,你在接收到這個語言信息之後,會自覺在頭腦與意識中對與「賓士」和「寶馬」概念相關的信息進行聯想,進行檢索,通過與自己頭腦與意識中已存信息的比較,就可以對「賓士」和「寶馬」這兩條語言信息進行解碼,最後你得出結論,得,什麼「賓士」什麼「寶馬」,不就是「汽車」么!對了,「汽車」就是「賓士」和「寶馬」的本質!
2. 那麼如何理解鉛字印刷品和電視節目這類媒介是一種隱喻?
波茲曼又說「它們(指媒介)更像一種隱喻,用一種隱蔽但有力的暗示來定義世界」,根據其研究對象,此處的「媒介」應該就是指以電視為主的電子媒介。那他為啥這麼說呢?原因有二:- 第一,在傳播學研究中對「擬態環境」多有提及,即媒介(在英尼斯與麥克盧漢之前多指媒介傳遞的信息)對塑造外在於人的「媒介環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體等下面問題的時候會闡述)。因為媒介有這樣的作用,因此其呈現給我們什麼樣的世界,我們就會傾向於感知到什麼樣的世界,這就是媒介對我們的生存的世界的「定義」,其在不知不覺之中就完成了,你以為你在讀書看報看電視,但實際上你的想法你對世界的感知與看法已經被暗中影響甚至操縱了。
- 第二,以麥克盧漢為代表媒介環境學派這塊更關注的是媒介(此處指媒介存在形式,不是指媒介中傳遞的信息)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對人類社會生活方式的影響。波茲曼的批判更多的應該是更傾向於這個角度,因為他所說的「媒介」應該就是指「媒介形式」。特定的媒介形式會偏好特定的內容,長期來講,這些「特定媒介形式提供的特定內容」就會慢慢地塑造出人的新的生活方式甚至是整個人類社會的文化特徵。
以你提到的「印刷的媒介(鉛字印刷品就是一種哦)」和「電子媒介(電視節目就是一種)」為例來說:
- 前者只能通過語言文字或者是靜態圖片來提供信息,此處要求你會讀書認字,而且具備一定理解能力,這樣才能通過思考理解這些語言文字傳遞的是什麼信息,然後根據這些信息,再結合你自身的知識儲備進行抽象理解,完成你對自己身處的社會環境的定義。
- 後者也是一樣的思路,只不過是從印刷媒介變成了電子媒介,通過聲音和畫面實現動態的信息傳遞,但是由於電視節目本身的特性,相對印刷媒介,其提供的信息可能會更淺顯易懂,不會很深入,更快餐化,而且量非常大,因此學者認為在電子媒介時代人們變得不願意閱讀,不願意思考了,更加追求娛樂化和快餐式的信息消費,進而以這樣一種稍顯淺薄的方式來理解和定義世界,長此以往,會在媒介潛移默化的作用下形成這樣的生活方式,就很需要批判。
- 綜上,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波茲曼先生認為「印刷媒介」和「電子媒介」是一種隱喻,並且其「用一種隱蔽但有力的暗示來定義世界了」。
3. 他和麥克盧漢的觀點有什麼不同,媒介即信息和媒介即隱喻有實質上的區別嗎?
作者認為自己的「媒介即隱喻」和麥克盧漢提出的」媒介即信息「的基本內容是一致的,自己只不過是修正了後者的表述。其實可以說是這樣的。為什麼呢?- 正如第二個問題回答的那樣,麥克盧漢所言的「媒介」是指「媒介形式」,而波茲曼也一樣。麥克盧漢的「媒介即訊息」是重「媒介形式」輕「媒介信息」,更加強調長時間內前者對社會發展的重要影響,波茲曼的「媒介即隱喻」其實強調的也是「媒介形式」對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影響。
- 此處可以從符號-結構主義的角度來理解,以索緒爾的「語言和言語」這對範疇概念為參照,我們可以做一個並不嚴格的類比,將麥克盧漢和波茲曼的「媒介形式」比作索緒爾所說的「語言」,將麥克盧漢和波茲曼的「媒介傳遞的信息」比作索緒爾所說的「言語」,那麼這樣的話,麥克盧漢和波茲曼二人所言的「媒介形式」與「媒介內傳遞的信息」的關係就可以參照「語言」與「言語」的關係來理解了。
- 索緒爾認為,「語言」是指相對固定的深入的穩定的一種語法結構(記不太清了,可能不太準確),而「言語」則是人在特定時期說的特定的具體的瑣碎的時刻在變化的某些話,即words。所以相對於「言語」,語言是更深入更本質的東西。參照來理解,麥克盧漢認為「媒介傳遞的具體的信息」並不重要,而相對更穩定的「媒介形式」才是重要的基本上是這個邏輯。波茲曼也差不多。(這是我的理解,可能不太嚴密)
4. 「媒介即認識論」這個標題是什麼意思?是否指媒介將對人類如何認識和定義真理產生巨大影響?
- 我和你的理解差不多,這個標題其實我感覺就是在強調媒介對於我們怎樣定義外部世界所產生的影響。
- 聯繫到在上面我們提到的媒介構築「擬態環境」的作用,在這裡繼續說。怎麼理解這個作用呢?其實啊,說的就是我們日漸生活在各種媒介的包圍之中,自身對外界的信息獲取與感知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媒介的報道。在不知不覺之中就會認為媒介中傳遞的信息就是對我們所身處的社會的真實(或如實)描述,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媒介報道所形成的外在於我們的環境並不是真實客觀的社會環境,而只是介於我們「內心主觀世界」與「客觀社會環境」之間的虛擬的環境。這個虛擬的「媒介環境」是我們感知「客觀社會環境」的中介,前者只是經過媒體人對取材於「客觀世界」的成百上千或者更多的信息進行把關和篩選之後形成的信息環境,其並不代表「客觀社會環境」就真的如其描述的一樣。但是!注意,但是!!但是「媒介環境」的中介確實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們對「外部世界」的感知與認識,媒介(此處指媒體及經過其把關後進行傳遞的媒介信息)不可能做到完全客觀中立,因此媒介是有態度的,是有價值傾向的,因此「真理的定義至少有一部分來自傳遞信息的媒體的性質」,進而影響我們對「真理」或者是「外部世界」的定義與評價。我想這可以作為對「媒介即認識論」的具體解釋和理解。
- 其實也正因為媒介即「媒介環境(擬態環境)」存在這樣的作用與影響,所以才有各種效果研究,從「子彈論」到「有限效果論」再到「適度效果論」都是在研究媒介傳播信息的效果影響。也因此,提高人們媒介素養的呼聲越來越高,獨立的批判的對待媒介傳遞的信息以及其構築的「擬態環境」,對我們如何正確的認識世界有重要的作用。
- 《符號透視:傳播內容的本體詮釋》 李彬 復旦大學出版社;(比較抽象,但挺有意思)
- 《知媒者生存:媒介環境學概論》 李明偉 北京大學出版社;(寫麥克盧漢的部分挺逗的)
- 《傳播學教程(第二版)》 郭慶光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傳播學入門經典教材)
不謝邀。
【媒介即隱喻】這章是細分到每一個領域說的。
細化的領域分別是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商業。
這六個大類。
作者認為他們同樣都做了娛樂的附庸。
政治的例子是某總統競選失敗歸罪於化妝師的蓄意破壞,已不是那個僅僅依靠個人能力和政治理念上位的職位。
新聞的例子是原本表現才幹和駕馭能力的領域職位變成了體現化妝技術的行當,主播主持們化妝的時間要比整理播音稿的時間多得多。
商業的例子是豐田每年的廣告的財政預算可見一斑,與其認為經濟學是科學不如說是表演藝術。
教學的例子是指出某心理學節目只會讓人毫無裨益地發笑,單純地取悅別人,完全沒有意義。但是講師還認為如果教授上課時幽默,學生會帶著記憶下課。
宗教的例子是某教士在娛樂性行業里成功摸爬滾打八十年,儘管上帝和聖經都沒有名示,但教士向觀眾們保證,上帝只偏愛那些會讓人發笑的人。
我不認為總統競選失敗會歸罪於化妝師。
我也不會相信他競選失敗會有歸罪於化妝師蓄意破壞的行為。
我更相信這僅僅是作者主觀臆斷。
為的就是在前文製造恐慌。
營造一種好日子到頭了,無比荒謬的感覺。
接著看。
作者想到現在都那麼荒謬了。
就對文化表示了強烈的關注和憂慮。
擔心公眾話語的解體。
還有整個公眾話語都在向娛樂藝術靠攏。
他認為。
只要研究過的人。
都會產生五點共識。
- 這是資本主義窮途末路的余渣。
- 相反,這是資本主義成熟後乏味的果實。
- 是弗洛伊德時代的後遺症。
- 人類任憑上帝毀滅的報應。
- 人性中根深蒂固的貪婪的慾望的產出物。
作者歸納後指出,只要他的認知能基本接近於事實,他就會感到驚訝。
因為沒人有知道全部真理,沒有人會去傳播,也無法找到輕信者去接受。
這是柏拉圖之前提出的看待事物最好的辦法正正是視角的直接性。
什麼是視角的直接性呢。
現在作者就開始抽風了。
他列舉出一個觀點。
日常的溝通形式很容易對整體思想造成巨大影響,形成文化的重要一環。
因為文化就是以象徵方式開展的會話或者溝通。
於是作者直接就給文化下了個定義。
文化就是以象徵方式展開的會話或者溝通。
思忖一下。
1+1=2固然沒錯。
但是2並不只有1+1。
基於這種直觀性產生的偏執。
作者枚舉了例子。
前總統塔夫是一個135公斤的胖子。
那時候因為沒有電視這種媒介。
通過電波,看不到體型,所以體型和思想無關,人們對他的影響僅僅局限於他的聲音和他聲音的觀點裡面。
而現在有了電視這個媒介,人們對於更多地方可以評論,體型直觀了,思想和結論因為體型因素有一定程度的打折扣,表現形式更加局限於形象而非思想和語言。
所以他認為,媒介已經決定了內容,注重形象的電視一定無法如廣播一樣體現政治哲學。
組成2這個自然數的,一定只有1+1。
不管你有多麼好的政見。
基於來源事物的視角的直接性。
媒介完全可以偏好某方面的內容。
從而控制或者局限文化讓大眾接受。
而媒介正中下懷成了這樣一個對文化精神中心和物質取向有了巨大影響的手。
謂之暗喻。
到這一點我還是表示同意。
但是下面這一點我無論怎麼樣我都找不到同意的理由。
媒介的隱蔽且有力通過暗喻可以定義文化乃至現實世界。
媒介知道我們的了解和看法。
媒介=暗喻。
左右或許還能做到。
但是在多方媒介並存的現在。
考慮到那時候的環境。
很遺憾。
這個幻想並不能發生。
因為2不一定就是1+1。
還可以是0.5+1.5。
慶幸生在了一個可以多方面汲取知識的多種媒介的年代。
最後來一個總結吧。
我同意的觀點。- 媒介正中下懷成了這樣一個對文化精神中心和物質取向有了巨大影響的手,可以左右,但不會顛覆或者覆滅。
- 日常的溝通形式很容易對整體思想造成巨大影響,形成文化的重要一環,但僅僅是一環,不是作者說的一個整體。
- 你看到的永遠不可能是全部,視角的直接性不能因為看到或者觸及到皮毛就直接給一個整體下定義,任何事情都要經過自己的分析和反覆思考。
- 儘管膚淺的娛樂不能杜絕,但是文化需要多樣性才可以維持在一個比較平衡不會偏頗的水平,大眾必須具備對社會審美負責的義務,這個義務責無旁貸無可規避。
最後。
感謝知乎。
晚安。
21:47:01。謝邀。手頭沒書,沒法具體查閱,憑記憶回答。「媒介即隱喻」這個觀點是對麥克盧漢「媒介即訊息」這個觀點的補充。麥氏認為,對於傳播的研究,人們單純的側重效果研究——這在麥氏的年代是非常主流的觀點——而忽略了媒介變遷對於社會的影響。一種新的媒介的出現,比如文字繼起於口語,印刷之後是電子,新的媒介的產生,本身就是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它是一種對遊戲規則的改變。就好像印刷時代是足球運動,到了電子時代就改成了籃球。研究效果就好像用那種比賽進球多評價比賽的精彩度,這種觀點無疑是非常可笑。因為規則不同,根本就無從比較。麥克盧漢就認為,與其研究怎麼樣在籃球場上多得分,幹嘛不研究下足球籃球運動對於觀眾選手的影響呢,那種變化才是最根本的。遺憾的是,這麼簡單的道理,在麥克盧漢之前,沒有人意識到。(麥克盧漢的師友尹尼斯認識到不同媒介發揮作用的方式不同,但是沒有提煉出如此精妙的論斷。)但是波茲曼不滿意的是,麥克盧漢說的都是人們可以簡單觀察到的,如果說比賽的規則改變,畢竟是兩種不同的運動,這點容易分別。但關鍵在於,一旦媒介改變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隨之改變,不僅僅是在媒介的使用、信息的傳播這個方面,它是對我們整個思維方式、社會結構的衝擊與改變。當然,這點麥克盧漢也有說。但是波茲曼特意強調的是媒介改變帶來的負面效果,尤其是電子媒介(電視)帶來的負面效果。所以,可以看出兩個觀點並沒有大的區別。甚至整個媒介環境學派在這點上的都能夠達成共識,即媒介的改變會帶來社會各方面的改變。麥克盧漢這麼認為,波茲曼同樣這樣認為。在對技術的看法上,麥克盧漢算得上是樂觀派,而波茲曼只能說是一個保守的謹慎派。不過,在《娛樂至死》這本書最後,會看到波茲曼將希望寄托在了網路上,認為網路可以糾偏電視帶來的問題。不過,如果他活到現在,恐怕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也是因為對於技術的不同看法,有學者(李明偉)認為,波茲曼屬於美國本土的批判學派,而並非與麥克盧漢同屬於媒介環境派。不過,按照我的看法,這倆人屬於同一學派毫無問題,只不過一個樂觀一個悲觀而已。如果想了解更多關於媒介環境學派的理論,推薦看林文剛《媒介環境學》這本書。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362092/
首先我得表述一下心情,瓜叔,第一次得到這麼認真這麼專業的回答!實在是感動那個涕零,無以言表!!!
接下來說說我的收穫和一點見解。
1.通過你提供的「擬態環境」(即「媒介環境」)的觀點,我對【媒介即認識論】有了更深入的認識,知道了媒介對我們如何看待世界影響巨大。請允許我用一個比喻(是明喻),簡直就像一條生活在魚缸中的金魚兒,時刻通過魚缸來觀察被扭曲的世界,以為這就是真實世界的摸樣,始終無法意識到這是由於它通過魚缸來看待世界才會這樣。轉念一想,這不就像生活在媒介環境中的人嗎,經常以為世界就是媒介所描述的那樣,而不加懷疑。
2.而至於【媒介即隱喻】那部分,請恕我孤陋寡,當看到那一大堆的學派名、人名、術語後就已經有點暈了,何況那個關於隱喻的理論還和我以前學的漢語修辭概念差異極大,例如將明喻和暗喻都歸進隱喻。
下面,請允許我給出自己在查詢維基百科後對於【媒介即隱喻】的理解。
先拋個包袱——【媒介即隱喻】本身就是一個隱喻。有點繞吧,我會解釋清楚的。
首先釐清概念:
「媒介」在此的意思我贊同你的理解,是指媒介形式,例如電視節目、鉛字印刷品。
至於「隱喻」,我在此取用維基百科上詞條「比喻」中的解釋(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F%94%E5%96%BB),摘錄如下
凡具備喻體、喻依,而喻詞由系語如「是」、「為」、「成」等代替的喻詞,叫做「暗喻」或「隱喻」。
- 喻體:要描寫的事物
- 喻依:和本體相似的事物
舉例
- 母親啊! 你 是 荷葉 , 我 是 紅蓮 。
要按照這個解釋,「賓士是汽車」可就不是隱喻了,甚至不是比喻句,因為說的是一個事實——賓士是汽車的一個子集。
其實,重要的不是隱喻的概念,而是隱喻的特點。在比喻中,明喻和暗喻(即隱喻)的相同點是通過把喻體和喻依聯繫起來,讓人們通過聯想來找到二者的共通之處,進而揭示出喻體本身比較抽象的某個特質。例如「你就像花兒一樣。」,人們通過聯想就知道這是在誇對方貌美,這樣說的一個好處是化抽象為具體,更容易理解。但也要看大家能否很容易的找到喻體和喻依之間的聯繫,像「媒介即隱喻」就是一個很差的隱喻,因為不容易看出兩者的共同之處。我剛開始看到這句話就覺得好像看見「女人即E=MC^2」一樣,完全摸不著頭腦。
接下來說說隱喻和明喻的區別,帶出隱喻的特點。明喻由於使用了「像」「如」「似」之類的喻詞,所以比喻關係是一目了然的;隱喻則不同,隱喻沒有喻詞,所以「隱喻有較強的宣示意涵,即將主體與載體畫上等號,較可能造成意義上的混淆」(維基百科「隱喻」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A%B1%E5%96%BB)。
終於給出隱喻的特點了,這一特點正是【媒介即隱喻】這一隱喻句中所要揭示的媒介的一大特質:我們在通過媒介觀察世界的時候往往意識不到媒介的存在,就像魚缸里的金魚一樣,往往會把通過媒介得來的印象毫不質疑的等同於世界本身。(怎麼和【媒介即認識論】說的一樣?!其實細看就會發現兩者稍有不同,通俗的說【媒介即隱喻】強調的是「隱」,即它發生作用的過程是隱蔽的,在不知不覺之間;而【媒介即認識論】要強調的是媒介對認識過程產生的作用是巨大的。)
聯繫具體媒介形式來談,波茲曼重點研究的電視媒介就非常明顯的具有上面提到的那種特質——讓你在不知不覺之中就把電視上的世界等同於真實的世界。當然,任何人造媒介都無法完全客觀地、完整地、深入而完美地呈現真實的事物,鉛字印刷如此,電視節目亦如此。問題在於,一方面電視節目更易流於膚淺,另一方面卻比書更能營造真實的感覺,同時又不會提醒你「注意!這只不過是電視呈現出來的事實,不是真正的事實本身!」這就是波茲曼的擔憂所在。
好了,最後我就想對波茲曼說一句話——您用的這個隱喻可真有點故弄玄虛之嫌,至少是個差勁的隱喻,讓人費解良久啊~TT
當然,不會忘了瓜叔,感激啊!在我最迷惑的時候給我了一束光!謝謝!我自己的理解是這樣的,作者把媒介認作為隱喻,而隱喻的意思作者在書中也跟我們闡明了,是指把某一事物和其他事物作比較來揭示該事物實質的方式,也就是說,作者認為媒介就是把某一事物的本質加工之後用另外一種形式呈現給我們,並且呈現給我們的是一種非直接,但具有強大的暗示性作用的形式,讓我們不用抽象去理解一個事物的本質。而在把媒介認作為認識論的那一章中,作者提出一個問題,便是討論媒體在我們的認識論中充當什麼角色。然後作者引用了」共鳴」這個詞,指的是擴大的隱喻,媒介都是有共鳴,而媒介又是在無形中影響文化。我們對於事物的看法,許多是通過媒介得到認識的,而媒介的發展變化勢必會對經過媒介加工後人們對事物的認識產生影響。作者開頭用這兩章是為了一個觀點即娛樂至死的觀點做鋪墊的,讓讀者知道現代媒體對於我們社會的重要性以及其帶來的影響如何之大的。
有沒有人考慮過這樣一個問題.翻譯的作品本身就是一種隱喻,是一種媒介.只不過人們通過其認識的不是現象而是思想...如同紀錄片似乎是在紀錄真實,翻譯真理,但在這其中由於人的差異對其解讀也會有不同.所以還是讀一讀原文,但不一定你和postman的想法就一致.這是不可避免的.
補充幾個內容吧…第10頁 和語言一樣,每一種媒介都為思考、表達思想和抒發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從而創造出獨特的話語符號。這就是麥克盧漢所說的「媒介即信息」…信息是關於這個世界的具體說明…但是我們的媒介…它們更像是一種隱喻,用一種隱蔽但有力的暗示來定義現實世界。第11頁 媒介的獨特之處在於,雖然它指導我們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這種介入卻往往不為人所注意。第14頁 …而且是人類思維方式的轉變,當然,也是文化內容的改變…通過(隱喻)這種強大的暗示力,我們腦中 也形成了這樣一個概念,那就是要理解一個事物必須引入另一個事物…第十五頁 我們擁有可以說明大腦情況的工具…第17頁 …「共鳴」。…通過共鳴,某種特定語境中的某個特定說法獲得了普遍意義。第18頁 任何一種媒介都有共鳴,因為共鳴就是擴大的隱喻。不管一種媒介原來的語境是怎樣的,它都有能力越過這個語境並延伸但新的未知的語境中。由於它能夠引導我們組織思想和總結生活經歷,所以總是影響這我們的意識和不同的社會結構。它有時影響著我們對於真善美的看法,並且一直左右著我們理解真理和定義真理的方法。第20頁 在20世紀我們對於真理的看法和對智力的定義隨著新舊媒介的更替發生了很大變化。看懂這幾個段落應該理解就不會太困難了。
根據百度百科的定義,媒介指使事物之間發生關係的介質或工具。在本書作者的筆下,媒介的具體體現可以是繪畫,象形符號,字母和電視。
媒介即信息和媒介即隱喻描述了媒介的兩種作用。媒介即信息指媒介可以直接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媒介即隱喻指媒介潛移默化地改變了人類的思維方式和文化對真理的定義。例如,作者提出,鐘錶的信息意義在於,它讓時間變成可以被精確劃分的單位,人們根據鐘錶來安排自己的作息。而作者所認為的鐘錶的隱喻意義在於鐘錶的發明削弱了上帝的權威,讓人們不再迷信於宗教。
你們為什麼認為可以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呢?
就像孫悟空的真身和幻化的多個分身一樣,信息和隱喻是一對多的關係。
兩個層次,「媒介即信息」,強調了表達思想方式對內容的影響,而「媒體即隱喻」則進一步說明了這部分內容其實是隱蔽但有力的暗示,即潛移默化的灌輸了媒介傳遞的思想, 就像廣告都是隱喻一樣。
「鐘錶把時間再現為獨立而精確的順序」:
媒介:鐘錶
本體:時間
喻體:順序(分秒)
分秒不是時間的本來面目,而是在媒介中的表現形式。媒介又是我們創造出來的,所以作者說「人們沒有直面周遭的事物,而是不斷地和自己對話」。
電視作為媒介傳遞出公共話語的隨意性和娛樂性,讓我們不知不覺認可接納了這種公共話語方式,而這種公共話語方式只是電視媒介滋生的,例如就有別於印刷時代嚴肅嚴謹邏輯性強的公共話語,這就是不同的隱喻,而不是明確的信息。
不同形狀的魚缸作為金魚和世界連接的信息通道即媒介,給金魚呈現的世界是不一樣的,而信息應該是確定的,從一個側面也說明了媒介是隱喻而不是信息。
關於信息和隱喻, 另外舉個例子, 透過宗教看世界就是隱喻, 現實世界就是信息。
推薦閱讀:
※關於傳媒藝考你知道什麼?
※記者可否在未經路人允許的情況下進行拍攝?
※網站新聞頻道的記者去採訪,會收受紅包嗎?
※《新周刊》是一個什麼樣的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