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為什麼要做「來往」這樣一個社交網路產品?

網址是 http://laiwang.com ,報道:http://news.csdn.net/a/20111202/308427.html


問,開農貿市場多年的老闆突然想開一家茶樓,是否有戲?答:如果是為了玩玩還行,畢竟農貿市場公司也有上萬員工呢,如果想做大,沒戲,市場上茶樓太多了,而且有幾家大的連鎖茶樓競爭力太強,除非錢多燒得慌。

問為什麼做,是沒有必要的。阿里這麼大一家公司,這麼多資源,做什麼都是有可能的,也不要問理由。而應該問,可能成么?

下面有朋友留言問:怎麼做才能成? 回答:不做。投資,或許就成了。一抓就死,一做就死。因為以阿里巴巴內部做事情的效率,已經不太可能從頭做成一個新的產品了。效率太低,太低,太低。


平台級的公司總是想擴大自己的平台,希望圈住更多的用戶,至少進入更廣泛的領域,使自己的蛋糕越來越大,投資價值越來越高,股價上漲,至於賺不賺錢的,無所謂。

不想討論SNS對於阿里巴巴系的意義,因為這樣沒意義,SNS對於任何一個平台級的產品都是有意義的,只是做出來,能有多大的作用,能圈住多少用戶,能提高多少粘性,都再說。至少,是有作用的,正面的,向上的。

同樣類似於,為什麼Google不死心,無論如何都要做SNS,失敗一次又一次;百度、亞馬遜都這樣……

所以,阿里巴巴做個來往,很正常

湖畔不也到現在都沒公測嗎?估計半死了吧。

平台級公司的其中一個好處是,想做東西,動作可以很快,就算東西做爛了,丟個3、5人的團隊去半死不活地維護著,對公司整體來說沒任何影響,說不定有一天又火起來了呢?


【佯攻社交,實防電商】

阿里推來往,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攻的不是社交微信,而是防的騰訊電商!阿里所有的重大戰略布局都是沿著電商產業鏈上下游去做的,來往的意圖根本就不是社交。來往顛覆微信,馬雲自己都不會相信,那為什麼還會去做?目前所有外部人以及阿里廠內人對馬雲的戰略意圖的揣測都是錯的!

可以參考的案例是阿里做旺旺不是去顛覆QQ的,但絲毫不妨礙旺旺成為國內第二大IM軟體。

如果來往是服務於電商關係鏈的,就會持續存在,並且得到重視。易信是和微信針鋒相對,也沒什麼支撐,結局當然也會大不一樣。


SNS對於阿里、淘寶來說價值巨大。購物的三階段,購買前的調研定位,購買中的比較選擇,購買後的分享,第二個在淘寶中已經解決的不錯了,第一個有明顯欠缺,第三個壓根就是空白。而SNS是最適合把3和1串起來,甚至把2也串聯其中,打造完美購物循環的方式。

淘寶網的環境已經太偏商業化,促銷概念太重,很難建立起一個買家間信任互動的關係網路。所以,獨立來做,然後再和淘寶打通更合適一些。當然,與之相比,現有的SNS合作,或者採用投資的方式,可能會更加靠譜。想法沒錯誤,但能不能做成就是另外一回事兒了,呵呵


1、SNS是戰略目標,但是SNS究竟是什麼沒人知道,所以現在處於嘗試的階段,四處學習,靠交學費買經驗。

2、也由於SNS沒有專家,所以沒有徹底的自上而下的推動,而是各個團隊分頭出擊。即使某個產品能獲得高管支持,也只是得到更多曝光和推薦的機會,而不能夠獲得其他產品線的直接支持(類似創業小公司和投資人的關係),所以每個產品都會各不相同,憑自己本事優勝劣汰。所以阿里集團,會有無數的SNS產品湧現,有的在原有平台上,有的自立門戶。

3、諾威格定律:「當一個公司的市場佔有率超過50% 以後,就不要再指望在市場佔有率上翻倍了」——支付寶、淘寶、B2B這幾個產品成功了,不過那只是歷史。企業要長青,必然需要繼續開拓新市場。

4、以上是大環境為什麼做。回到來往這個產品上,現階段感覺是一個比較純粹的實驗產品。來往目前唯一的功能就是交流,看不出有考慮任何「應用場景」和打通的需求。

個人感覺:在「淘江湖」失敗後,在「淘寶基礎上發展SNS」的思想受到質疑,所以來往想要回歸SNS的本源,做一個純粹的SNS,做成功了再考慮別的

類似產品還有湖畔。


1、擁有的用戶越多,未來的市場掌控力越大

2、未來屬於移動互聯網的,搶佔先機很重要

3、即使搶流量不成功,也能為以後打下基礎

4、阿里需要一個內的通信工具,順便發出來

揣測:小馬哥擔心騰訊搶走移動的用戶後突然發力電商,讓天貓措手不及


我的理解是:做入口,搶流量。

阿里已經有一個很牛逼的PC入口:淘寶/天貓。很多消費者想到網購就是淘寶,很多商家想到開網店也是淘寶。於是這上面有了巨大的流量(信息流,資金流)。阿里用著些流量賺了好多好多錢,比如利用信息流賺錢的阿里小貸,利用資金流賺錢的支付寶。

吃著火鍋數著錢,阿里發現事情不太對頭。越來越多的流量從PC上轉到了移動客戶端。阿里雖然也有淘寶、支付寶等應用的移動客戶端,但是這些沒有觸及移動用戶的核心需求—交流,因此無法成為坐擁巨大流量的移動入口(一個佐證是一般用戶使用微信的頻率遠大於手機上的支付寶)。

而微信的成功,特別是微信支付在移動支付領域對支付寶的挑戰,讓阿里進一步認清了以微信這樣的通訊軟體做移動入口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於是就有了來往。雖然已經晚了,但還是要試一試。


微信那種強關係網路對於阿里這種買家和賣家為主的人際網路不是很行得通。。

個人對淘寶發展類似微信的業務有一個想法:

不要急於加強賣家買家之間的聯繫,更不可能出現朋友圈在淘寶之類的和金錢關係過大的業務上建立,談錢傷感情,然後分享自己買了什麼更是會引發一方的"奇怪"情緒

而淘寶在移動客戶端上可以做的是建立賣家買家的聯繫,並可能建立長久的買賣關係..

發展食品店和顧客的關係,我構想的一種可行的方法如下:

店家可以在這種客戶端上建立店面,發布出售的東西,或發布優惠信息

顧客可以

1.聯繫賣家,領取優惠券..付賬時可以使用那個基於gps簽到支付方式在支付寶上完成直接..賣家只需查看資金到帳即可

2.如果賣家有湊單優惠 ,可以幫助買家湊單.某一人打開湊單購買,所有人注入自己的金額後,向賣家支付

3.同事之間合買,主要是有外賣需求,同樣可以使用上條的湊單購買,湊單地址可以用聲波,二維碼,字元等方式發送給同時

4.向虛擬賣家,如自動售貨機,擁有自動應答系統,生成聲波或二維碼在售貨機前使用得到商品


阿里巴巴想做SNS為什麼又一直做不好

  阿里巴巴成立於上世紀未,那個時候互聯網最流行的概念是網路門戶,所以阿里巴巴的整個平台,直到現在依然有很強的門戶特徵,並且已經有了非常成熟的商業模式,每年給給阿里帶來了數十億的收入。

  這種商模式是建立在信息不對稱的基礎上的,例如:免費的會員是無法看到求購者的聯繫方式的。

  無論是網上還是線下,「信息不對稱」都是是欺詐事件發生的最根本的原因之一。阿里巴巴一直在投入很大的精力去建立和完善網路交易誠信體系,通過第三方機構對其會員進行認證,但是這種誠信體系建立成本過高,只能覆蓋一小部分用戶,反到讓不少騙子公司鑽了空子。這也成為阿里巴巴常被人攻擊的最大的軟肋。

  如果阿里巴巴網站實現了社區化,可以利用戶間的關係,建立能夠覆蓋到所有商家用戶的電子商務誠信體系,可以讓中小企業用戶以極低的成本建立網路人脈,整合上下游產業鏈,提升中小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給中小企業帶來更大的價值。

人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交易的成敗,B2B電子商務本應天然就具備社區屬性

  要想向社區的轉型,就需要使信息透明化,努力消除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幫助企業通過網路整合上下游之間的關係鏈。如果實現了這一點,讓企業找到合適的合作夥伴,其對搜索的依賴性就會大大降低,這必然會對其現有的收入模式尤其是通過搜索引擎直接或間接帶來的收入帶來巨大的衝擊(如網銷寶和黃金展位)。除了收入可能會銳減外,其公司架構也要隨之進行一系列的調整。

  所以,阿里巴巴要想朝社區化轉型,就需要做好承受 一段時間收入銳減導致股價暴跌的壓力,並要努力化解來自公司內部的阻力,特別是業務部門。同時還需要花費數年時間重新構建基於社區的商業模式。

  阿里巴巴目前佔據B2B市場半壁江山,每年的收入還在高速增長,沒有必要做過於激進的轉型。這大概也是阿里數次做社區化探索但都失敗的主要原因。

  由於所受到的制約太多,所以阿里巴巴一直給人留下做不好社區的印象。

阿里巴巴為什麼要做來往?

  google+有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圈子,用戶可以很方便的管理自己的建立自己的圈子,並可將輕鬆將好友放在不同的圈子中。用戶在發布信息時,可將信息發布到指定的圈子中,只有圈子內的人才可以看到。這顯然是為滿足企業關係管理和隱私控制的需求而設計的。

  來往也為用戶提供了類似的功能。

  阿里巴巴現在還不能直接讓阿里巴巴網站SNS化,所以推出了來往,並號召內部人使用,這樣可以先積累運營經驗,培養人才,等時機成熟後,再推動阿里巴巴網站SNS化,人才有了,經驗也有了,自會事半功倍。

   阿里巴巴有意加快這一進程:阿里巴巴2月21日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阿里巴巴集團建議以協議安排的方式將阿里巴巴網路有限公司私有化。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CEO馬雲對內發布郵件,對阿里巴巴私有化B2B公司一事進行表態,他指出B2B業務模式面臨巨大挑戰,需要加快轉型和升級,之前受限於上市公司的構架動作不夠徹底,促使其下決心把B2B私有化。

預計,阿里巴巴一旦完成私有化,其向社區轉型的步子必然會加快。電子商務社區化會讓中小企業逐步降低對通用搜索引起的依賴,這可能會對客戶群同樣為中小企業的百度造成一定的衝擊。


阿里有千萬個理由去做來往。

我卻找不到一個理由去用。

這是一場悲劇。


阿里巴巴的最終目的是構建雲平台,將電商平台社交平台物流平台等融合在一起,真正做到互聯網家。所以社交只是其中的一個布局而已,畢竟大數據不僅是企業本身使用,還可以是每個人社交的途徑。當然來往只是初步的嘗試啦,阿里之後會更多涉足社交,讓我們拭目以待。


因為來玩「好友雷達」送紅包,加了很多陌生人,現在已經不敢開來往了,消息多,人雜,感覺比微博還open,奇怪的活動導致了畸形的定位。是想搞成約炮神器么?


你為什麼要提這個問題?(我搞不懂你)


布局啊。主要的競爭對手是騰訊,你可以對比一下兩家的業務範圍,能交叉的都有了,能涉及的,彼此都在忙著的收購,勢力範圍變大,在未來發展的領域,更好地打基礎,你保不準某個產品異軍突起,帶動整個行業改革,提前打基礎,提前搶奪用戶,來往在淘寶上也有推廣,就好比微信上也有微店或是京東,兩家思路都很像感覺,就是如何更好地玩轉產品結合。有些評論說是京東電商巨頭之類的,我都不太相信,在我心中一直是阿里和騰訊,百度也算是,但是布局怎麼都覺得有點。。。


不知道來往的目標是什麼?購物社區還不如去買,居然還有人到我們圈圈來拉人,我倒~


想挖條護城河還被大家揶揄成這樣。。。


現在還不能說是像吧~~!只是交互體驗上面有點像而已。產品定位都還不明確的時候不好表態,但是應該脫離不了阿里巴巴的核心業務——電子商務。可能朝著solomo方向走吧


電商平台也是平台,這年頭作為平台不可能跳過SNS不做的


名字不是很喜歡


在pc時代:騰訊的領域是社交,阿里的領域是商務,

移動時代:社交與商務逐漸成為用戶的統一需要,微信加入了支付,以支付寶為核心的阿里陣地隨時都有可能被微信策反掉,這時,阿里才清醒過來,舉傾國之力進行反微剿,因此來往誕生了,不久的將來,來往將會出現在支付寶里!


推薦閱讀:

為什麼阿里可以以110的名號誘導用戶下載軟體?
馬雲會買下雅虎么?為什麼?
阿里為什麼推出這麼多「XX 寶」產品?
阿里巴巴旗下有哪些子公司?

TAG:阿里巴巴集團 | 來往移動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