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時實力一直偏弱的宋國為什麼爵位是「公」?都有哪些諸侯國爵位也為「公」?
齊國,晉國一直都是大國,而且齊國是姜太公的封地,為什麼爵位只是「侯」而已?
宋國五百里,魯國七百里,但是存在感卻比宋還弱。王者之後稱公,也就是世襲公爵,如宋公、虢公、虞公。天子三公是宮廷公爵,終身制,不世襲,如周公、召公、毛公、畢公、明公。不贊同的人,其實只是理解錯誤,比如看到庖丁庖廚就以為庖正是廚子,庖和廚是兩個玩意啊,庖是操刀的,庖正是負責分祭肉的啊,也就是司徒,所謂太公分豬肉。車正不是車夫,夏朝馬車是指揮官自行駕馭的單馬單人戰車,車正就是司馬。牧正和牧師都不是牧羊的,而是牧作和牧人,也就是司空
在周朝早期禮樂未崩之時,都是英雄論出身的。天子三公稱公,王者之後稱公,其餘大國稱侯,畿內屬邦稱伯,蠻夷之君稱子,小國采、衛之君稱男。死了之後稱公以示優容。
所以宋國雖然混得不好,但架不住人家是殷商後裔,根正苗紅,所以是公爵。
周公在朝輔成王,是天子三公,所以稱公,但其國魯國仍是侯爵。晉國,姬姓侯爵。其餘的齊、燕、鄭伯.....楚國子爵,在南方玩大了,要求升爵位,周天子不給,自已直接稱王,不要你們誰認可,不認可就打你。以致於整個春秋時期,中原王朝都在大晉國帶領下對抗楚國入侵。到周天子式微,誰能打就能封個公爵。抓緊完成——春秋中期+流量慎(勿)點https://zhuanlan.zhihu.com/p/29941987
實力偏弱嗎?宋國應該在春秋大部分時間人口第一的,你認為弱是因為他從來沒有爭霸成功過。
至於宋五百里,魯七百里這種數字在東周根本沒意義,大國疆域都遠遠超出周天子封的面積。宋國實力不弱,春秋初期是鄭宋衛爭霸,齊國都要靠邊站
手機,不方便查各種資料貼上來。就先過來手打一段史記作為樓上諸位大神的補充,一表私敬好了。紂愈淫亂不止……周武王隧斬紂頭,宣之大白旗。殺妲己,釋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閭。封紂子武庚祿父,以續殷祀,令修行盤庚之政。殷民大悅。於是周武王為天子。其後世貶帝號,號為王。而封殷後為諸侯,屬周。周武王崩,武庚與管叔、蔡叔作亂,成王命周公誅之,而立微子於宋,以續殷後焉。 ————《史記?殷本紀》
宋稱公是因為宋是商人的後裔。夏商周時代特色就是對於前朝後裔高看一眼,給予特殊優待。
比如宋國國王朝覲天子,不作為下屬而作為天子的客人;
詩經里沒有宋風,因為宋作為商的延續,商頌大部分就是宋國人遺留的;
比如作為夏人後裔存在的杞國,一點點大,但在史記里也一直是公級別的這些稱號是開始時的設定,也基本反映出開局的實力,但是你所說的實力不是西周分封的時候,而是春秋戰國時候
.
《春秋》與《詩經》中的公卿諸侯爵位,皆為實際授爵
文王授爵、武王授爵、成王授爵皆不以大國小國而論,
並偏重於非姬姓國,德治也。
百爾諸侯國在夏商時的爵位,周王室一律沿襲。
宋國雖小,但殷商時就為公爵之國。
武王授爵,只授於三弟一人公爵之位;
成王授爵,只授於微子一人公爵之位。
最典型的授爵,莫過於「召康父子授爵」。
武王授庶弟召奭為伯爵,所以《詩經》稱「召伯」。
成王三年封召伯之子姬克為燕國國君時,授侯爵,
比其父爵位還高,就是尊重燕國在殷商時的授爵。
授爵,不是授於人,而是授於國。
比如呂望,武王封其於齊時,授侯爵。
魯哀公左史姬丘明從哀公十六年孔子死後,
不再記《魯春秋》了(因為孔子生前反對),
而用了十一年為《魯春秋》作傳,所以有了《左傳》。
諸侯死後,皆論功升爵。
比如,許穆公爵位為子爵,因為王事而死升兩級為侯爵。
但為什麼左史丘明記史時稱「許穆公」呢?
因為楚子僭王,爵位也一夜之間混亂了,諸侯誰願低於楚臣呢?
左史丘明作《左傳》時,所記諸侯基本上都以作古,
所以,「天下為公」。
.
(一己之見·僅供笑閱)
西周初封諸侯,以王后稱公,宋為殷後。
類似的除了宋,還有杞(夏後),虞(周太王后),虢(周王季後)。余不詳。此外,周王三公也稱公,如周公,召公等。另外,晉齊也不是「一直都是大國」的。晉直到西周末年才發展起來,晉穆侯文侯時才成為重要諸侯國,但之後分為曲沃和翼兩支,曲沃代翼後,晉獻公時滅了一波小國(荀,楊,韓等等)才成為大國。齊在西周初一直是被提防的,齊哀公被烹後,齊紀成為世仇,但直到齊襄公時才滅紀,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魯國的牽制,直到滅紀後,齊國才真正成為大國,並能壓制魯國。宋國,是周滅商後,商王室遺民建的國家。不是宋國有多強。而是周優待了宋。畢竟都是貴族。
宋國是殷商後裔,當然地位尊貴
因為宋國君是商紂王的後代
周朝根本就沒有公侯伯子男這五等爵制,這完全是後人意淫出來的東西。
………………………………莫名其妙被摺疊。我直接說周朝沒有五等爵制,沒正經了解這段歷史的人感到驚駭,我懶得寫,直接帖一段相關論文吧。《「五等爵制」與殷周貴族政治體系》
作者 劉源
……通過綜合考察殷代至春秋的諸侯體系及公、侯、伯、子、男五個名號的歷史內涵,筆者認為五等爵制在商周時期並未真正實行過,殷和西周的真實諸侯體系是「侯、甸、男、衛、邦伯」。而所謂五爵稱中,只有侯、男是王室冊命的外服諸侯。公、伯、子三種名號則在「侯甸男」體系之外,其性質分別為高等級貴族的尊稱、首領及嫡長子、族長及宗子,故在殷周時代廣泛用作貴族名號,並不限於諸侯的範圍。西周晚期和兩周之際,一些王室大臣擴張封邑與屬地,躋身於強國之列,這些貴族具有宗子身份,依據周人傳統仍舊稱伯,他們是魯史《春秋》中稱伯國君的主體,其典型者如鄭伯。這類稱伯貴族雖參與諸侯會盟、且以所謂國君面目出現,但其數量不多,遠不及侯,也不主要承擔守衛封疆、抵禦蠻夷戎狄的職責,故其地位實際上低於天子冊命的侯。受殷、夷文化影響較深的蠻夷之君及戎狄首領,則是《春秋》所載稱子國君的主體。此外,稱公的國君只有宋公這一支延續殷祀、地位特殊的貴族。西周晚期至春秋時代,王室衰微,周天子既無力控制軍事力量強大的侯;也不能約束王室貴族擴張其土地和武力,發展為小國;更沒有實力征討蠻夷戎狄之君,只能坐看其強者崛起。這幾類貴族互爭雄長,在會盟、征戰的場合排列位次,遂形成公、侯、伯、子、男這一雜糅舊有諸侯體系及新興霸主政治機制的國君序列。事實上,這個次序既非商周王朝外服諸侯體系,也不反映春秋諸國的真正實力,地位在眾小國之上的晉楚齊秦四強之君在《春秋》中分別被記為侯、伯、子(王)即為明證。相信五等爵制的學者,很重視《春秋》中公侯伯子男這一序列。《春秋》雖為魯史,其可信度很高,但其史官世代遵循周王室的正統政治觀念,他們筆下的國君名號多與其自稱不同。在春秋政治舞台上活躍的上述三類國君:王室冊命的侯與男、由王臣發展而來的事實上的新國君、以及原為多邦伯之列的邊境蠻夷之君,僭越稱公,乃至稱王,導致國君之自稱和《春秋》對他們的傳統稱謂多不相合。讀者如能擺脫以《春秋》文本為中心的國君稱謂系統的束縛,探究商周社會的實際情況,就會破除公、侯、伯、子、男均為諸侯的成見。相應的,考察五等爵制若以甲骨文和金文等出土材料為中心,即可辨明子為族長、宗子,伯為首領、嫡長子,公為長者、位高者之尊稱,不會將其與侯、甸、男相混同。故諸侯與國君、封君實為既有聯繫,又相區別的三個概念。需要補充說明的是,在利用《春秋》及《左傳》探討春秋五等爵制問題,還需注意國君、貴族生前稱號與謚號的區別,就如同利用金文材料時,應當分清貴族的生稱與死稱。《左傳》與《春秋》相比,成書較晚,取材範圍較廣,故行文中使用貴族謚號尤多,且生稱與謚號混雜。《春秋》記國君謚號處不多,用於稱呼逝者,其他貴族則基本使用生稱;《左傳》則濫用謚號,不辨其人生死,筆法混亂且不嚴謹。如《春秋》隱公五年記「夏,四月,葬衛桓公」、「冬,十有二月辛巳,公子彄卒」,《左傳》同年記「夏,葬衛桓公」、「冬,十二月辛巳,臧僖伯卒」;《春秋》桓公十六年記「十有一月,衛侯朔出奔齊」,《左傳》同年記「十一月……(衛)惠公奔齊」;《春秋》昭公二年記「春,晉侯使韓起來聘」,《左傳》同年記「春,晉侯使韓宣子來聘」。其例甚多,此不煩舉。《左傳》所記國君、貴族謚號大致分為三個層次,即國君一般為「國名(氏名)+謚+公」,如鄭莊公、陳桓公、許穆公等等;晉齊魯衛執政卿一般為「氏名+謚+子」,如孫桓子、季武子、趙文子等等;其他卿大夫為「氏名+謚+排行」,如臧哀伯、子服惠伯、郈昭伯等,三者之間的等級界限較明。顧炎武認為大夫謚號稱子始自僖文以後,屬於僭越,與國君死謚僭稱公相同。[67]春秋貴族這三個等級謚號的意義,分別為國君尊稱、小國之君(未受天子冊命)、嫡長子或宗子(包括其他排行),與公侯伯子男之序列基本沒有關係。最後略談一下爵制起源問題。目前尚無明確證據能說明商代至春秋時代實行過爵制。殷墟卜辭雖有「爵子」(《合集》3226,賓組,圖3)之記載,恐與五等爵制無涉。從「呼子商爵有祖」(《合集》914,賓)、「燎爵於祖丁」(《合集》22184)等相關材料來看,爵當是祭祀動詞。[68]甲骨文中沒有公、侯、伯、子、男為同一序列之爵位的線索,雖為武丁時代的重要王臣,但從未見到他冠以這五個名號的例子。西周史料中也沒有能直接證實爵制的材料。西周早期方鼎銘文(《集成》2739,成王)載周公東征豐伯、薄姑後,告祭於周廟,飲秦飲,賞賜有功貴族。學者均認為此鼎銘所記載的就是春秋時反行、飲至、舍爵、策勛之禮(《左傳》桓公二年),算是能將爵與勛聯繫起來的一條線索。又,齊莊公曾設勇爵(《左傳》襄公二十一年),杜預注為「設爵位以命勇士也」,[69]日本學者竹添光鴻則認為爵乃酒器,非爵位,設此為勇士飲酒,故曰勇爵。[70]戰國時各國變法,廢除世襲貴族特權,獎勵軍功,方逐漸建立、完善軍功爵制。軍功爵制的源頭或許可追溯至西周、春秋貴族社會的飲至、舍爵、策勛之禮,但其實質則完全不同。鏈接:http://lishisuo.cssn.cn/ddyj/ddyj_xqsyjs/201506/t20150630_2055727.shtml
劉源這篇論文論述很詳備,可信度級高。另外,封建制本身就是一種雜蕪兒豐富的制度,五等爵制這種科層分明的東西,明白的人一看就知道是專制官僚主義時代的產物。
公只是敬稱,表示尊重,一無論什麼爵位都可以稱公,一般直接說爵位是對對方的不尊重
推薦閱讀:
※歷史上有哪些偶然事件造成比較大的影響?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騙子和騙術?
※文革中有哪些人沒有被批鬥過,他們有什麼共同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