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衛計委要求控制公立醫院總費用增長幅度的政策?

衛計委緊急通知:控費未達標,醫院降級!院長撤職!醫務人員扣工資!http://mp.weixin.qq.com/s/6MLd7UPtdDjxsXOZ7sLh4g


謝邀

問題不大,醫療費用增長較快的全面的解決方案即將出台。就是這一兩年的事情吧,我們將經歷醫療體系的重大改革,影響力和始於80年代中期的第一階段醫改差不多。

前幾個月,我委託團團知乎賬號一線寫手、愛國網紅 @劉夢龍 大師考察了三明醫改的當地民間評價。當地群眾對三明醫改很支持,不像外地的一些醫務工作者那樣強烈反感。三明醫改側重基層醫療建設,側重基層防病和慢性病管理。習慣了三明醫改「小病、慢病在社區」的當地群眾表示比過去擠在大醫院看病方便多了,而且經濟負擔輕。據劉大師考察的結果,三明醫改目前最大的漏洞是中藥高額報銷。當地群眾有葯膳進補的習慣,經常便宜的開了中藥,然後挑出能進補的藥材燉燉吃了……呼籲火鍋進醫保啊!火鍋里有中藥材八角和紅棗!

三明醫改現在正在進行診斷相關組費用包干。醫保參保病人住院不再設起付線,也不分甲類、乙類了,統一報銷比例。

三明DRG實行患者與醫保按比例分擔費用 系全國首創

按照這一醫保控費方案,醫院如果把病人的包干費用花超額了,那麼請醫方自行承擔超支費用。如果包干費用有剩餘,醫院可以從結餘中獲得獎勵。診斷相關組費用包干鼓勵醫生按照診療路徑規範行醫,想在費用上「天馬行空」一下就比較困難了。

當然,以三明的單病種費用標準,全國的三級醫院都要撲街。要是以福建省級的單病種費用標準,醫院還有一定的生存空間。

三明市醫保定額標準

三明市醫療保障管理局(基金管理中心)

這是之前寧大附院王伯軍醫生的見解:

單病種付費:醫生收入縮減 他們如何心甘情願的支持?

「醫改」=「醫改」,不撼動其他既得利益,只折騰醫務人員,這樣的的「裱糊匠改革」顯然沒有誠意 。

但是請注意,三明醫改最大的特徵是什麼?是打破了省級藥品招標採購平台對藥品議價權的壟斷。我以前一直說,醫療成本居高不下,主要是原材料流通環節的水分太大、黑幕太多。醫藥回扣撒胡椒面似的分散在醫生的「面」上,都能讓許多人挺而走險,這麼大的利益集中在幾個關鍵點,會是什麼效果?葯監局長已經槍斃一個了,發改委價格司因為涉葯腐敗都全鍋端了!招標招標,越招越飆!社科院朱恆鵬研究員的大作指出,三明醫改做對了什麼?首先是粉碎了省級招標平台牢不可破的神話,通過新的招標方式降低了藥品價格的虛高,擠掉了藥品回扣的生存空間。

2017年11月15日_朱恆鵬_新浪博客

如果全面實施三明醫改,不是像現在似的,「醫改」=「改醫」,控制醫療費用的希望是很大的。從三明醫改中,我們可以看到新醫改思路對醫院和醫生績效考核思路發生了變化 。醫院和醫生的績效考核標準從「讓病人多消費」轉化為「讓病人多省錢」,「量入為出」,自然可以控制醫療費用的增長幅度。類似的思路在我國多個醫改試點地區均有體現,各有各的側重。

再次推薦 @王建秀 老師的報道:深度|基層門診量上半年同比增長53.68%,高成本的羅湖醫改可否複製?

羅湖醫改把居民的醫保額度「人頭費」劃給不同層次的多家醫療機構聯合的醫療集團。如果醫療集團總是慫恿病人過度醫療,把醫療費都用光了,就要自己貼錢給病人治療。所以醫療集團為了賺錢,就要想辦法把工作重點放在預防保健上,不要讓病人得大病、得重病,把人頭費省下來。醫院要想辦法干預患有慢性病的病人的生活,讓他們的病情別惡化。醫院要想辦法提高自身效率,省下不必要的運營成本。居民對醫療集團有選擇權,可以找自己最滿意的機構服務。深圳羅湖醫改讓醫療集團中的大醫院真心幫扶基層醫療機構,把防病、治病的重心從成本高的大醫院轉向基層,以此降低醫療成本。同時,醫療集團有動力提高自身運轉效率。

然後是解剖麻雀,以醫改後的某醫院為標本。

這個醫院的情況跟@Hann Leu 老師提到的醫院差不多,權當是幫 @Hann Leu 老師補充一些數據。

2016年7月,全國排名TOP30的A醫院所在地實屬了「藥品零加成」醫改。上圖是醫院醫改前後各項收入的比例變化。A醫院實施醫改後,內科、腫瘤科住院病人的人均醫療費和醫保自付比例均有下降,腫瘤科住院病人的人均費用下降了19%;外科和監護病房人均醫療費用略有上漲,總體收支平衡。

A醫院是醫保控費先進單位,不存在亂收費的跡象。該院最近因為實現了大額醫保限額結餘,同時醫保病人人均費用符合醫保管理部門的標準,獲得了有關部門的經濟獎勵。

「零加成」醫改旨在斬斷醫院的藥品、耗材收入,突出醫務人員的勞動價值。大家讀圖,可以看到,取消了藥品收入之後,醫生診療收入占醫院總收入的比例在改革之後猛增了6倍,從改革前的0.22%上升至1.34%。護理費佔醫院總收入的比例漲了一倍,從改革前的1.2%上升至2.45%。手術費佔醫院總收入的比例上升了60%,從3.23%上升至5.11%。儘管同樣體現醫務人員勞動價值的治療費佔醫院總收入的比例從改革前的12.03%下降至改革後的9.11%,但是檢查費、床位費等項目的比例也下降了,改革並沒有專門針對治療費!

圖中,我們可以看到耗材費佔醫院總收入的比例從15.02%上升至24.52%。雖然耗材收入占醫院總收入的比例並不是所有項目中增加最多的,但是帶來的收入增量最大。

醫改後,A醫院收入中的上級財政撥款增加了一筆一千多萬的專項資金,財政性收入占醫院總收入的比例仍在2%的長年平均水平。

醫改後,醫院出院病人的人均費用增長了兩三千元。

具體到各專業的費用發生變化,以省直醫保出院病人為例:

醫改後,外科出院病人次均費用上漲了3135元。其中藥品費用下降了800元,部分反應了醫務人員推銷能力耗材費用上漲了近2800元,體現醫務人員勞動價值的手術及麻醉費上漲1200元,其他費用變化不大。

內科次均費用下降495元,其中耗材費用下降了200餘元,但是治療費上漲了400餘元,其他收入上漲了500元。

腫瘤科的費用在醫改後下降比例最高,降幅高達19.54%,人均費用降低3390元。腫瘤科的病人……多數病情穩定,治療相對簡單,所以費用沒什麼可變的。腫瘤科人均耗材支出上漲112元,增幅近2成。

監護病房同樣是藥品零加成後收入影響較大的科室,這個專業的次均費用在醫改後上漲了6.52%,人均上漲6900元。大家看這個科室的耗材費用變化,漲了兩千餘元,漲幅17.45%。監護病房的病人治療較多,雖然整個醫院的治療費收入下降了,但是醫改相對來說還是側重救治危重病人的,監護病房的治療費在醫改後上漲了54.06%。

在A醫院,省直醫保病人報銷比例最高,同時近年來控費較為嚴格。市醫保病人費用增長速度較快,部分項目長年領先於醫院跟醫保機構簽定的控費協議。但是醫院超標的額度醫保機構基本滿意(多謝同行幫襯),所以醫院能獲得獎勵。外地醫保即時結算病人基本不控費,但是經常壓款,有的時候會壓款一年以上。出院結賬回去報銷的外地病人、離休幹部、軍人、肇事方理賠病人或不報銷的病人最好,不用考慮控費問題。

結合 @Hann Leu 老師說的,「原本四五萬就可以搞定的常規手術,現在陡增到七八萬。原來八萬內搞定的複雜手術(不出嚴重併發症前提下),現在要十萬還不止。」我們是否可以大膽假設,醫改後,在一些醫院,管的嚴的醫保種類,病人費用漲得慢;管的沒那麼嚴的醫保種類,病人費用漲的快,所以漲的最快的是目前控費管理最松的病人和自費病人?所以,醫療費用的增長是可以管起來的?

現在省內病人即時結算普及了,按理說醫保機構會更繁忙。但是省廳醫保局的處長反而有閑心晚上來醫院卧底查「掛床」了。正式抽查的時候,護士一腦抽,來了一句「哎呀,可算把您盼來了!」處長一聽,虎著臉說「你們還有通風報信的啊?」護士趕緊說「沒有啊,您天天晚上來,我認出您了~前幾天還是我把您當小偷給報保衛處的。」處長生氣了:「好啊,你破壞暗訪!」護士長趕緊來打圓場:「這孩子上夜班上傻了,我這就請專家幫她看腦子!」還有不少地區,醫保資金用的比較快,外出治療的病人很難獲得轉診。在A醫院,3000床的總院區6成病人來自外地,1000床的分院區病人主要來自本地,2016年總院區醫療成本增長了百分之十四,分院區醫療成本增長百分之七。要麼說明超大型醫院真的效率低下、成本高,應該儘快拆分,要麼說明費用增長確實跟各類醫保的控費鬆緊有關係。

新醫改即將全面開啟,醫療行業面臨供給側改革

2016年,經過多年的高速增長,我國衛生總費用佔GDP比例突破5%,達4萬億。衛生醫療財政投入經過多年高速增長,突破一萬億,比軍費或教育費都多。財政、社保為全國人民支付了70%以上的衛生總費用,減輕了群眾負擔,保衛了群眾健康,但是這樣的支出高增速和投入高增速是不可持續的。GDP增速在降,財政收入增速在降,老齡化在深化,一些地區社保繳費人數在下降,這醫療投入怎麼增?於是我們必須反省醫療體系存在的問題,控制醫療成本的增長。

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起,我國的醫改模式是什麼呢?引入一部分市場經濟的激勵手段,鼓勵醫院和醫務人員創收籌資,支持醫療事業的發展。但是在這個體系是「偽市場化」,不是真正的市場化。市場經濟要求資源由價格調控,我們的醫療體系中,最重要的醫療要素——醫務人員的勞動技能價值不是市場決定,是政府決定的超低價。所以醫院和醫務人員要鼓勵病人多消費別的項目,以此推動醫院的發展和實現個人價值。既然國王給了船長私掠執照,船長想管住水手私藏戰利品就比較困難了。當前的醫患矛盾激化根植於此。

在舊的醫療模式下,資源被集中在治大病、治重病上,居民的就醫觀念也遭到扭曲。病是治不完的,我們今後的醫療要注重預防、保健、慢性病管理。英國那個成天被人笑話「排長隊」的全民免費醫療,主要經費投入在基層和防治。英國一個發達國家,「富貴病」糖尿病的發病率低於發展中國家中國,冠心病發病率是發達國家當中唯一有下降趨勢的。現在醫療建設的重點是大醫院,是看大病,這個方向是錯誤的。

現在我國本著「面子好看」和順應中產焦慮人群對重大疾病的恐懼的輿論,不斷的把資源用在重大惡性疾病上,費效比很差。比如說經常引發社交媒體刷屏的癌症靶向藥物,發達國家的社保也沒有幾個報銷癌症靶向藥物的,多數使用靶向葯的病人不過是延壽幾個月,經濟投入很大卻根本治不好,一些時候與其說是緩解癌症不如說是緩解病人全家的心病。《人民日報》2013年發表社評《病人越治越多,說明醫學已入誤區 》,雖然論據基本是錯的,但是論點很正確。未來的改革應當糾正公立醫療資源供給結構失調。除少數教學、科研定位的醫療資源,公共醫療服務體系回歸基本服務的本質,多元主體社會辦醫提供其他層次的醫療服務。

讓人們享受免費或象徵性收費的基本醫療,對公立醫院的病人提供財政補貼和「社會醫保」報銷,對私立醫院徵稅補貼公立醫院和社保,這才是真正意義的「均貧富」。相比現在,窮人小病不敢治、慢性病治不起,釀成大病交不起醫保自付部分放棄治療;社會的中上層卻可以用盡每人每年的醫保額度,因為社會地位和居家位置,方便的享受最好的公立醫院。而且窮人和富人的醫保費率是一個水平,如果是新農合(居民醫保),醫保繳費水平居然一樣。現行的公立醫療體系成為了擴大收入分配不公的劫貧濟富。

人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嚮往,希望低成本的獲得更好的醫療保障是人之常情。但是一部分人沒有理由為自己的私慾犧牲公共醫療服務體系與社會保障體系可持續運作的整體利益。通過醫療行業的供給側改革。改革的目標是不僅僅是控制醫療費用增長,是建立人人享受免費或象徵性收費的基本醫療。


這一年多以來取消藥品加成、進行統一招標、壓低藥品和耗材價格、推行分級診療,措施不可謂不多,力度不可謂不大。打著的就是減輕患者負擔的flag

然並....

從零差價和提高診療費以來,相同疾病的住院花費大幅度增加(只講本專業所見,其他專業的情況不知)。原本四五萬就可以搞定的常規手術,現在陡增到七八萬。原來八萬內搞定的複雜手術(不出嚴重併發症前提下),現在要十萬還不止。

奇怪不?

即使是同樣的治療方案、同樣的圍手術期處理,甚至用藥都沒有區別,為什麼會出現費用不降反升?僅用提高手術費麻醉費護理費操作費能解釋通嗎?

而且公立大醫院的工作量反而進一步增加,同比收入增長緩慢甚至還出現下降(工資漲但獎金降)。

簡直是醫療史的一大疑案。

腦子都要燒爆了,臉打的啪啪響。

那麼按照慣有的執政思路,我的頂層設計政策制度都這麼英明了,但效果不好,那一定是下面執行存在問題。所以必須把政策執行和仕途掛鉤,執行不好就提頭來見。

所以這事趨勢,目前只是幾個省的動作,但未來幾個月內必然全國範圍內都是這種氣氛。

因為國家實在無法負擔,必須要短期內看到效果,同時對行業內部的調整能力極度失望。

但是,也不能只看到加強執行力。近期的措施還包括,大範圍停用輔助藥品、禁止高值耗材和一次性器械使用,嚴控大型檢查,以期從前線降低治療費用。

就類似於,為了降低軍費,除了裁軍裁員、取消輔助人員、機構下放、降低接待標準、加強作風建設外,同時再減少軍事活動,削減駐軍,並把統一配備的武器換成弓弩、砍刀和紅纓槍。

多管齊下,必定成功。

祝國家好運。


謝邀,廣覆蓋,低水平,做婊子,立牌坊


現在的情況是叫你辦企業,要求ceo你這個企業營收不能增長,甚至是負增長,那麼你是一個好ceo,升官發財指日可待


我們學的北大版《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數學物理方法》、《衛生經濟學》等課程將派上用場了


拿p眼看。醫療最根本的矛盾,在於對生存生活質量的永無止境的追求和能付出的有限資源,窮富都一樣。簡單說,人不勝天。政府在其中應承擔的部分,應該是細化分級,決定什麼需要自己直接動手(基層醫療)、監管(高端醫療)、引導鼓勵(頂端科研)。什麼都想一鍋端,又不投入,又不深化體制改革,還想自己撈一手,整天外行指導內行,tm能行么?


目前國內的主要矛盾之一是人民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和國家醫療保險報銷費用日益不足之間的矛盾。

一句話,隨著科技進步,社會發展,老百姓需要更好更微創更快速更舒適的醫療。但是衛計委說,扯淡,我沒錢了,你們這些院長,只能用最便宜最基本的治療和藥物。

用啥腹腔鏡,用啥吻合器,用啥頭孢?就做做開腹手術嘛,手工縫合嘛,用青黴素嘛!能勉勉強強有點效果就夠了,郭嘉沒錢了!那誰,以前這些些糖尿病高血壓,不都在家吃中藥?來啥醫院,看啥看!做什麼動態血壓檢測,用什麼胰島素泵!花這麼多錢幹什麼!


之後你會發現越來越多醫生開出處方之後讓你去醫院門口的藥店去買葯。


練好技術去莆田系啊 或者業餘時間搞點副業

醫生就是個職業而已,八小時之內做好本職工作就好了,下了班不違法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管那麼多政策的事情幹什麼

政策都已經非常明顯了,不要跟政策作對

誰都不欠誰的,養家糊口才是最重要的


推薦閱讀:

想成為一位醫生,想知道當醫生的好處和壞處?
從醫生的角度怎麼看待超說明書用法用藥?
如何看待11.22長治醫學院附屬和平醫院暴力傷醫事件?
國家或地方衛計委都制定過什麼樣奇葩的政策?讓醫生們如此失望?
醫療是暴利行業么?

TAG:醫患關係 | 醫療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