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與頂蓋(IHS)是如何焊接的?
我一時興起Google出來篇文章,而相關內容似乎搜不到中文,遂手癢欲翻譯一部分,而我又不泡論壇,便跑來知乎自問自答一下&>_&<
The Truth about CPU Soldering - Overclocking.Guide
這篇文章來自德國的超頻達人、開蓋狂魔der8auer(名稱來自德文「der Bauer」 [d??? ?ba???],「農民」或「建造者」),而他的資料來源於Intel在2006年發的文章:
PDF:
https://pdfs.semanticscholar.org/40fe/11ccc30fcdac3d2c38cb65b42f112f040558.pdf
http://sci-hub.cc/10.1007/s11837-006-0186-6
相關專利:https://www.google.com/patents/US8242602
以下是節選編譯。由於本人對半導體與製造領域知之甚少,部分專業名詞也未見統一的譯法,如有謬誤還請指出^_^
一、為什麼要有頂蓋?
CPU的頂蓋被稱為集成散熱器(Integrated Heat Spreader,IHS),從名字就能看出來,它是幫助CPU散熱的。CPU晶元(die,常被稱為裸片、核心)的表面積很小而發熱卻不小,需要有效地把熱量傳導出去。
另一個問題是,如果CPU散熱器(台式機)直接安裝在晶元上,對小小的晶元施加壓力,有可能造成印製電路板(PCB)的變形,使其與主板CPU底座的連接不穩。頂蓋在這裡起到了平攤壓力的作用。
二、有頂蓋的CPU大概是個什麼結構?
不同的材料熱脹冷縮的程度不同,底部填充膠起到了必要的固定作用,避免晶元的損壞。
頂蓋通過黏合劑固定在電路板上,這種固定不是死的,使其可以有限地熱脹冷縮而不損壞晶元。
三、頂蓋用什麼材料來做?
銅是個不錯的選擇,導熱係數達到400 W/(m*K),而價格不高。
四、拿什麼把硅和銅焊接到一起?
[譯註:此節數據不一定準確]
硅和銅的性質差異很大,
硅的導熱係數不低,有150 W/(m*K),而熱(線)膨脹係數較小,為2.6 μm/(m*K);
銅的熱(線)膨脹係數達16.5 μm/(m*K),是硅的6倍多,也就是說,銅的熱脹冷縮更為明顯。
對銅的焊接很常見,比如焊電路板時常用的錫焊。
可是我們遇到了問題:焊錫和硅焊不到一起。
另一個麻煩是,焊錫在凝固的過程中會收縮,有可能損壞晶元。
幸運的是,有(且目前僅知)一種材料既能焊銅也能焊硅:銦。
與此同時,銦在凝固時不會縮得太厲害,減小了問題(但問題依然存在)。
銦的導熱係數不如銅高,但也達到了 81.8 W/(m*K),而一般的導熱膏只有5~10 W/(m*K)。
此外,銦的延展性好,在頂蓋與晶元中間起到緩衝的作用,避免銅與硅熱脹冷縮程度不同造成的損壞。
銦的熔點約157 ℃,比常見的錫鉛合金低,比低溫迴流焊用的錫鉍合金高。
銦可真棒不是嗎?但是用銦也有一些要考慮的地方:
銦暴露在空氣中會像鋁一樣形成一層氧化層;
銦的全球年產量不到1000噸(金有3000噸),十分稀有而昂貴(2014年約800美元/千克)。
視CPU尺寸而定,銦的原材料成本即達2-5美元。
[譯註:銦在科技領域應用廣泛,最大的用途是液晶屏的生產。銦的故事還很多,比如液態金屬,比如IGZO顯示屏,比如半導體前沿的砷化鎵銦,比如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比如我國是銦第一大產國……]
五、頂蓋的預處理
問題變得複雜了,有很多需要考慮的地方。
可以看到,實際的CPU頂蓋並不顯銅的顏色,這是因為銅的表面鍍了一層鎳。鎳在這裡主要起到擴散阻擋層(diffusion barrier)的作用,阻止銅原子的遷移。同時鎳也具有抗氧化、抗腐蝕、增強硬度與耐磨性的作用。
但是銦和鎳不太焊得來,為了結合得更緊密,又需要再來一層易潤濕(浸潤)的金屬,比如金、銀或鈀——都是些貴金屬。
金和銦比較容易形成合金,也是實際生產中的選擇:
六、釺料的預處理
銦表面的氧化層可用鹽酸處理。
銦必須有足夠的厚度(約1mm),避免在多次冷熱交替後出現裂痕。
七、晶元的預處理
如果將銦直接焊到硅上的話,銦將擴散入硅中,影響半導體性質乃至損壞晶元。所以需要在晶元表面再添一個阻擋層。
這個阻擋層包含的材料更為豐富:鈦、鎳和釩。
在阻擋層之上,為了與銦結合,又需要一層金。
[譯註:原文在行文順序上有一定迷惑性。銦在此處作為釺焊料並非出於其對銅與硅的良好潤濕性,而是其較低的熔點與良好的延展性,與金結合後焊接牢固(粘附極佳)。銦作為特殊焊料在集成電路領域有重要地位]
八、焊接前後的狀態
圖註:
頂蓋:鎳、銅、鎳、金釺料:銦晶元:金、鎳釩合金、鈦、硅
焊接的溫度控制在170 ℃左右。溫度過低會導致填隙不良,溫度過高會永久損壞CPU。
一些材料會在焊接過程中形成合金,焊接完畢後的結果如圖:
圖註:
鎳(20μm)、銅(2mm)、鎳(20μm)、銦鎳金合金(0.1μm)、銦金合金(2.5μm)、銦(1mm)、銦金合金(0.5μm)、銦鎳金合金(2μm)、鎳釩合金、鈦、硅
至此,頂蓋與晶元焊接完畢,大功告……成?
九、可能出現的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在焊接頂蓋與晶元的同時,頂蓋與電路板也粘合固定了。銦在凝固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收縮,往往造成邊角的質地不均勻。
圖註:焊接後(下線成品,end-of-line)、中度的溫度循環後、劇烈的溫度循環後
劇烈的溫度循環(冷熱交替)對釺料造成了顯著影響,張力使其內部產生了空洞。
空洞降低了導熱性能並增加了熱阻(Rjc),最終將會出現微裂紋,通常從四角開始。
圖註:Crack 裂紋、Solder TIM 釺料(導熱界面焊料)、Die Corner 晶元的一角
此處一個溫度循環為-55 ℃至125 ℃,並各保持15分鐘。
在沒有鍍金層的情況下,數個溫度循環後即出現釺料脫層。
(在有鍍金層的情況下)200至300個溫度循環後開始出現微裂紋,對四角處的熱阻提升明顯。微裂紋將會不斷增多,直至其作為導熱界面材料的功能失效。
空洞與微裂紋對整體散熱的危害程度與焊接面積有關,較小的晶元面積(小於130 mm2)會受其影響十分顯著,而較大的晶元面積(大於270 mm2)則受影響甚微。
譯註
der8auer寫這篇文章的緣由非常有DIY精神:
- 他想給i7 6700K極限超頻;
- 他給6700K開了蓋,他想上液氮;
- 在低於-190 ℃的低溫下,液態金屬無法正常工作,甚至導熱膏也不能;
- 他開始查資料、學習、折騰,試圖把頂蓋焊到6700K上。
- 可喜的是,與頂蓋焊接後的6700K在常溫風冷下表現良好(跟液金差不多);
- 可惜的是,在液氮下的測試失敗了,他「試圖尋找原因」但未見下文。
雖然沒有達到目標,卻也不白折騰,der8auer留下了這篇雄文,使得愛好者社群炸開了鍋,之後流傳甚廣,以至於Google搜索「cpu solder」或者「cpu soldering」出來的第一篇就是此文。
而關於Intel為何不再使用釺焊,文章自然也順著思路給出了答案:越來越小的晶元面積(die-size)和越來越薄的印製電路板(PCB)。
當然這個答案並不足以服眾,比如Reddit上的討論:
[Der8aur] Why doesn"t Intel solder CPUs? (It"s not just cost!) ? r/intel
The Truth about CPU Soldering ? r/hardware
有人傾向於技術原因,有人傾向於商業原因,眾說紛紜。而本文的重點在於CPU與頂蓋的焊接本身,便不多著墨。
為了方便玩家的動手慾望,我大英特爾都是用牙膏!
釺焊——&>硅脂
這是技術的進步,推薦閱讀:
※有哪些不錯的水冷、風冷CPU散熱器?
※如何配置一台具有可升級性的性能強的主機(目前玩大型遊戲,以後可用於深度學習)?
※如何解決筆記本輕薄便攜與高性能之間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