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不是發源於中國,但中國的移動支付現在卻是全世界最發達的,這一現象為何會出現?


1、沒有金融巨頭壁壘。

中國的金融巨頭是什麼呢?五大行。但是五大行除了其常規業務(存信貸)以外,其他的壓根就不管也不想摻和,國有企業注重的是相關行業的監管、穩定和安全運行而對於利潤的渴求並不太高。

因此在政策、法律法規、金融監管方面能夠得到有效的創新和嘗試,而移動支付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你的錢到底在誰手裡。的問題得到了國家金融體系保障和背書也是移動支付得以大力發展的原因。也就是說,國家級金融巨頭不但沒有阻止移動支付的發展,反而為移動支付提供了保障服務和信用擔保服務,這在其他資本主義國家都是不可能發生的。

我們想像一下,如果農行推農行支付,建行推建行支付,工行推工行支付。。。。。互相還不兼容對方的支付環境,那怎麼玩?不知道有沒有人記得2000年到2010年前後的網遊充值頁面?最少十二個不同渠道的充值介面任君選擇哦。

2、存量支付為主的移動支付環境。

目前我國的移動支付主要還是以存款支付為主,信貸支付很少,而歐美等國家往往是以信貸支付為主的,這就導致了移動支付風險上升,目前來看,兩大移動支付手段中,只有支付寶有信貸支付服務,所佔比重也是非常非常低的,這使得移動支付公司無需承擔高額信用成本,將用戶使用移動支付的額外成本降到了接近為零。

3、社交無障礙基礎。

中國人是很難理解外國的「陣營式社交」帶來的社交圈障礙的,我們經常能夠看到歐美地區某一款社交軟體在很短的時間內崛起,估值數十億,然後在兩年內倒閉,因為歐美社交軟體有很強的陣營化色彩,某一款社交軟體可能是某一種言論陣營的領地,那麼其用戶量必然有限。

4、低人工成本+基建狂魔+郵政兜底=低物流成本

其他國家的高物流成本使得網購成為一種最後迫不得已的選擇,有時候郵費比產品還貴。而海量的工業基礎使得產品價格非常低,也是一個輔助因素。

5、學習型社會

其他國家(包括歐美日本等先進國家)都有非常典型的懷舊主義情節,認為過去的就挺好,現在的改變是不好的,是工業化、利益化、商業化惡魔帶來的引人墮落的陷阱。中國則正好相反,中國人認為改了就好,哪怕你亂改我們也可以試試看,不行再改回來唄。導致了中國人對新產品、創意、理念的無底線認同,新產業,產品的優勢得以放大,而在舊產業的淘汰和更新上,中國人由於經歷過下崗潮而保持高度包容態度。

6、支付頻率高

人多,相對集中,支付頻率高。。這個就不用說了。

7、其他支付形式沒有形成習慣

除了移動支付以外,刷卡(含儲蓄卡和信用卡)支付和支票支付是國外比較常見的兩種支付手段,長久以來形成的習慣是比較難撼動的,中國這兩種支付手段都沒有形成主流,不知道下一種支付方式取代手機移動支付會不會有困難呢。


4G的誇張的覆蓋率


補充一點,在很多國家,支付業監管是按金融業來算的;我們國家,支付業是屬於非金融業。合規成本比起金融業低很多的。


不理解某些人的邏輯。移動支付和實體店是互相衝突的嗎?怎麼又繞到實體經濟不行了?

我認為支付寶和微信快速擴張的一個根本原因在於極低成本的安全終端。

本質是創新有力。

我給你講個真實的笑話吧。

東南某發達地區一個開雜貨店的老闆每天被缺零錢困擾。去銀行諮詢了pos機業務,又覺得費用高

他去廣東的時候,在路上遇到賣pos機的。附帶一張銀行卡,刷的錢就在這張卡上取。

他興沖沖買回去了……

過去,恰恰小型實體店是非現金支付的盲點。這個門檻就在商鋪終端的安裝運營。

移動網路普及之後,其實中國銀行系統做過很多創新。我一度見到一些店鋪使用了插在手機上用的迷你pos機。

就這也比國外那套簽名系統高不知哪去了好吧。

我國信用體系是差。這不拖累支付端。相反,身份信用欺詐一直是美國最大的犯罪類型,這個不需要科普吧?

最後方便快捷的掃碼支付很快乾掉了迷你pos機。

這種新的支付手段,使得移動支付幾乎無成本擴張。

而這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從早點鋪子到小超市的微型實體經濟。

我住在中國電商最發達的地方。電商幹掉了一些實體店的同時。催生了更多實體經濟。

比如壓縮打包店、紙箱店(非常備規格隨時去買)、攝影和模特工作室。

電動車行和修理店。物流公司。等等。

房租貴?當紙箱店頂掉服裝店的鋪面,你覺得這說明什麼?

更不用說巨型實體國際商貿城不斷的擴張。

不是實體經濟不行了,是你的實體經濟不行了。


國情決定的。

大概10~12年前(05年前後),房價開始大幅度發力,商業地租漲的飛快,實體店成本也漲的很厲害。這時候網購就開始在城市裡普及了,那時候網購是真的便宜。

然後隨著網購鋪開,中國在低端製造業的大量庫存就有了出口,尤其是浙江的一些商品,服裝之類,開始通過網路傾銷,價格雖然比不上實體店裡的,但是比起廉價出口還是划得來,這是推動網購的第二股力量。

然後中國勞動力價格低,所以快遞價格低廉的優勢是網購的第三股推動力。

大約到2010年的時候,城市居民網購已經非常普及了,雙11就是2009年開始搞的。

然後進入了移動時代。

網購的主體平台從PC轉移到手機端,所以從網上支付就必然要轉移到移動支付。

其實這是一個巨大的消費慣性帶來的對技術發展方向的影響。

如果2011年,支付寶不做移動支付,淘寶、天貓就會迅速被能夠支持移動支付的購物平台所淘汰。而一旦支付寶做了移動支付,必然會引發全民移動支付的潮流。

最後,是微信為了搶佔移動支付的市場,從線下關係開始入手(微信紅包,當時的微信還是主打熟人社交),然後開始從線下來發展,線下買東西,用微信掃一掃就能付款,也打下半邊天。

最後就是線上線下,支付寶和微信都打的不可開交。

所以現在移動支付就成了全世界最發達的。畢竟有這麼大的市場基礎和消費慣性在那。


我只說說我作為消費者的感受,肯定不全面而且很膚淺。

對我來說,移動支付固然方便,但是如果刷卡有福利的話,我還是願意犧牲一下方便性而多拿些實惠的。

我是一個卡迷,遇見什麼新奇的信用卡就喜歡去申請,所以我有一大堆的信用卡,這幾張只是我隨身錢包里的卡,車上還有個大錢包,那裡卡更多。

什麼時候用哪張卡是有嚴格區分的,我就是一個如此事比還雞賊的人。

Paypal的信用卡平時消費用,所有消費返現2%。

運通cash買菜用,超市返現3%。

REDcard只在Target用,返現5%

Toysrus只在Toysrus用,具體什麼優惠我忘了。。。

Citi的那是Costco卡,加油返4%

最後那個BOA的是我的醫療卡,只能在藥店,診所用,免稅。

除此以外,我還長期用過Chase的Ink以及Sapphire卡,就為了攢積分,最近幾年飛洛杉磯,聖迭戈,西雅圖,波特蘭就沒花過錢,都是積分換得。還有美亞的Prime卡,亞馬遜購物返5%;GAP卡,Priceline卡,ATT卡(就為白得一個無合約的iPhone 6S),Homedepot卡(為了家裡裝修)等等。很多信用卡還有非常好的額外服務。比如我租車都用運通卡,只需要不到20塊就能享受最好的租車保險,非常划算。訂機票酒店就用Priceline的卡,因為他們家對於行程取消和延遲的保險最好。

現在我惟一移動支付的就是星巴克,也是因為有什麼積分換免費飲料的實惠。對我這種精打細算的人來說,出門是只帶手機還是得多帶一個錢包,根本沒有那些小恩小惠吸引我。

當然了,如果這些優惠都保留,還能移動支付的話,我求之不得啊。


經濟學上的後發優勢在政治學上表現為沒有既得利益集團的阻力。

美國人均持有3張信用卡,美國人口3億2千萬,也就是九億張信用卡,這九億張信用卡背後代表了無數銀行員工、管理層、國家的利益構成格局。

移動支付每推進一步都會有來自以這九億張信用卡為主形成的背後的相關利益結構的阻力進行阻礙。

所以這個問題本身和移動支付與信用卡支付哪個技術更加先進和方便其實關係不大,就算出了更加先進的支付體系,這種固有的利益格局仍舊會造成阻礙。


大家都總結了很多大方面的,我來講幾個小細節吧。

1、使用移動支付,可以減少假幣流通,特別是忙碌的小吃店老闆,不用擔心今天又收到幾張假錢了。

2、不用找零,節省時間。像賣菜,賣早點的小攤上,辨認假錢,找零會耗費經營者大部分時間和精力。現在只需要眼睛確認一下就好,要是熟客,打個招呼就行。

3、能促進消費。以前買東西會想想錢包裡面錢夠不夠,要不要去取錢。多出來的這段思考時間,會讓很多人打消消費慾望。而現在則不同,和手機的完美綁定,讓人形成了一種近似於條件反射的動作連續。


因為西方金融資本過於壟斷、強勢。

PAYPAL現在是美國(西方)比較主流的電子支付手段。看過一段介紹(鏈接忘了),大致是說PAYPAL每產生一筆網上交易例如可以得到10美分的收效,要給銀行或信用卡公司交去6-7分。所以,PAYPAL很難積累資金,一直沒有強大的財力進行大規模的推廣。這麼多年過去了,PAYPAL受制於金融集團,一直無法做大,更無法在移動平台上推廣。最近,PAYPAL乾脆自己也干起了信用卡業務。

別的小的支付平台更無法撐起移動支付的巨大推廣費用。

美國的金融資本就有如古代的地主,佔有大量的土地,佃農們給租他們的地,他們收租,完全沒有動力去推動工業化,一直維護這麼個體系、當個買辦就挺好的。

而中國搞了土地改革、趕走了地主,於是可以在新的土地上干起工業來。

說白了,就是中國的金融體系沒有歐美那麼壟斷和強勢。或者也有可能是在國家的主導下,放開了金融在小額支付方面的功能。於是,一場網路支付、移動支付的熱潮正在轟轟烈烈地展開。

你能想像嗎,現在支票業務在美國仍然是經常使用的。


說中國移動支付,基本就兩家:

這一家和那一家。

支付寶、微信支付兩家,市場份額基本是5:4。當然兩年前並不是這樣,那時是7:2。

手機支付寶發展邏輯:智能手機普及-手機淘寶天貓購物普及-手機支付寶普及。在中國要網購,你很難逃開淘寶天貓;用淘寶天貓,自然就得用支付寶。從網購支付延伸到財富管理(餘額寶)、移動支付(打車、外賣、共享單車),這是支付寶在移動端的發展邏輯。

微信支付發展邏輯:智能手機普及-微信普及-微信支付普及。在中國用智能手機,你基本逃不開微信;用微信就很可能收發紅包,就算你不發紅包,收紅包、搶紅包功能還得用,畢竟少有人和錢過不去對吧。微信支付團隊恐怕也沒想到,居然從收發紅包功能殺出一個萬億級市場。

兩大巨頭爭搶激烈,過年爭相打廣告、平時線下補貼用戶,把移動支付市場做大。

手機支付寶、微信支付的發展邏輯,外國怎麼學呢?

學支付寶用網購延伸移動支付?中國的阿里巴巴基本壟斷了C2C、B2C、支付工具。美國跟中國不同,C2C市場領頭羊是eBay,B2C是亞馬遜,支付工具又是PayPal。因為PayPal是eBay子公司,所以亞馬遜還不支持PayPal,兩家頗有相互制衡的味道,從PC向移動端延伸並沒有阿里巴巴這麼順暢。

學微信支付搞過年過節搶紅包?好像沒這種習俗。事後看,微信是通訊社交功能軟體,向支付方向延伸幾乎就等於失敗,但它通過搶紅包做成了。搶紅包算是神來之筆,出人意料的創新。美國通訊功能軟體,不可能仿效這個點圈用戶。Facebook Messenger轉賬支付功能已經上線,用什麼點打動大面積用戶使用,還需神來之筆。

總結來說,兩家都有其發展邏輯,也都看到了移動支付、移動金融巨大的財富潛力。一家是想捍衛原有支付地位,一家是想搶佔更大市場,所以在移動端競爭激烈,競爭促使更多用戶參與。

國外公司、環境跟中國不同,其移動支付並沒有按中國的邏輯演進。中國和國外,兩相比照之下,就是一個狂飆突進,一個原地踏步。

對未來感到迷茫和無所適從?微信搜索 未來知識圖譜(ID:futureknowledge),回復「投資未來」獲取《未來五年,這7個行業將爆發性增長》


這種現象不是很常見的么。。。

現代足球發源於英國,結果三喵軍團。。。

乒乓球也發源於英國,結果英國的乒乓球。。。

以及,足球的發源地是中國。。。


移動支付收款成本低。

比起POS機,收款使用移動支付的成本很低,不需要繁瑣的程序。最簡單的貼個二維碼就搞定了,甚至不需要手續費。而發達國家POS機普及率更高,商家缺乏接入移動支付的動力。

打車軟體補貼大戰是移動支付C端普及的重要推動力。

一種支付方式能否普及要看是否有大量的付款用戶。當初令人咋舌的補貼大戰就是為了獲取移動支付用戶,培養支付習慣,結果也非常成功。

我國移動支付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加上相關企業積極的推動自然獲得更高普及率。


有一點必須要提,作為移動支付的基礎,較高的4G網路覆蓋率是移動支付成功中很重要的一點。

以移動為例,城區的站點距離基本也就四五百米(密集城區百八十米一個宏站也不是沒有),郊區站點也就一千米左右。

絕大部分地區弱覆蓋(不是無覆蓋,是弱覆蓋,也就是說會部分影響網路體驗)率都是低於百分之十的(基本也就百分之3/4這樣),可能大家覺得這並不咋樣,但是以我的經驗來看,這已經是一個很可以的數值了。在我的觀察中,進出老式多層建築RSRP(可以理解為信號強度)就可以差個15-20左右,更不用提現在的高層建築穿損更高,玻璃幕牆更難穿透。


如果大家覺得支付寶之類的國民級軟體開發難度小的話可以轉到這個問題,看看同為國民級軟體的微信開發成本如何。

騰訊開發微信花了多少錢?真的技術難度這麼大嗎?難點在哪裡?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519221?utm_source=com.google.android.apps.docsutm_medium=social

--------扒皮的更新----------------

鑒於某人不甘心被扒皮又跳出來求打臉 @么西么西 ,他想狡辯掙扎博取同情,反而漏出了更大的馬腳。見下圖

逐一來打他臉,

第一,他一直堅稱sci只是個索引庫,都說了多少次不要只看百度百科,sci最初的確只是一個索引庫,但是現在它可就不僅僅是一個索引庫,所有的一流,二流文章都被包含其中,甚至可以說現在,它已經成為了一個評判標準,換句話說,不是sci的文章什麼都不是!並且所有的期刊介紹里都會有一個impact factor(影響力因子或者說是sci影響力因子),這也是鑒別期刊影響里的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所以說,就算你看百度百科,麻煩查完sci再查下影響力因子好不好?

不論是頂級期刊sci和nature

或者是普通的小期刊

都會把sci影響力因子放在官網上作為最重要的指標之一。

第二,他說sci只有在大陸才有關注,我之前已經說了,sci不止是一個索引庫,甚至可以說已經形成了一個拼盤標準,所有是期刊(非野雞的)都拿sci影響力因子作為一個標準,只有大陸看重?他的觀點在邏輯上也說不通,不光science和nature是sci,全球所有有影響力的期刊都是sci的期刊,誰不關注?

況且任何一個大學大學排行里都有一項很重要的標準Citations per faculty即人均文章引用量,具體一點說文章被誰引用?sci庫。

第三,他聲稱自己的導師從來沒和他講過sci,

下圖是我在伯克利官網隨便找的以為導師的主頁里截取的內容

以上是他發表的部分paper,paper量太多,只截了一小部分,請問上面那一篇論文不在sci里?

隨便選任何一個任何一個學校(非野雞)任何一個學院任何一個教授都是類似的。請問為什麼他的教授從來不和他提?

第四,雖然top都是sci,sci不一定是top,但是要注意一點,sci是准入門檻,如果一篇文章不屬於sci,那麼它什麼都不是。

綜上,完全有理由認為他就是個碩士都沒讀過(甚至正規本科都沒讀過or渣渣本科畢業)的假貨。在知乎還想裝博士不被扒皮,呵呵。

最後,他的頭像真噁心。

———————更新的分割線————

全文只是為了反駁某位偽裝成博士全程無腦黑國內的騙子。@么西么西

他的答案是支付寶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國內假幣橫行,且信用體系有缺陷這些早就被闢謠的謠言。被反駁後強行用自己所謂的留洋北京和所謂的博士學歷說事。

-------------------應一些知友要求加上一些乾貨-----

對金融出了一些答主提到的金融體系的原因之外,從技術與成本的角度來說中國的移動發展條件支付相對其他國家也有很大優勢。

開發移動支付涉及到大錢金錢,這種類型對安全性的要求十分高,但是為了保證用戶體驗,支付時間又必須儘可能的短,這樣解決軟體開發,伺服器假設等問題難度都很大。這必然導致它的開發和維護成本十分高昂,需要大量的用戶使用以分擔成本。而中國恰好有這麼巨大的市場,這是歐美所無法比擬的。

同時,如果需要大量用戶使用分擔開發成本,這必然對運維和伺服器造成巨大壓力。而為巨量用戶提供服務的能力,好像沒有那個國家的公司有國內互聯網公司這麼豐富的經驗。敢問還有哪個地方的程序猿會遇到國慶回家放個假然後有人一個微博短時間內莫名其妙一億條回復把伺服器刷炸的這麼魔幻的情況?

------------------以下是扒皮的分割線----------

他自稱自己導師是美國人,自稱是博士。遇到質疑他水平的,辯不過之後直接刪評論拉黑。

他最大的疑點有兩個:

1專註百度學術,請問諸位留美的兄弟有人還用百度學術么?

2連sci意味著什麼都不知道。

敢問日常使用百度學術的他是怎麼讀到博士的,在去年之前百度學術連英文檢索都不支持,在這種情況下怎麼安然讀到博士的?美國人導師就教你用百度學術的?

最最可疑的是,連sci意味著什麼都不知道,強行按照百度百科理解成一個xx索引。

但還聲稱自己在美國的導師「沒準」知道sci。「沒準」二字用的極好,敢問他導師是怎麼混成博導的?

至於說sci意味著什麼可以轉到這個回答

讀博讀傻是怎樣一種體驗?

立冬青稞,一個曾經懷揣夢想的博士研究生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369673/answer/139725905?utm_source=com.google.android.apps.docsutm_medium=social

最後,截圖


這主要是因為國內人口基數大,無論做什麼都可以有很大的市場。

其實還有一個讓人掃興的原因,那就是中國的房租太貴,特別是實體店的店租高,以致很多實體店無法正常經營,只能上網經營。而這在國外是沒有的。國外的店鋪租金是有政府控制的,不是房主可以隨意提價的。所以在國外的實體店更多,人們的購物體驗就要更好一些。


中國發展移動支付有一套完整自己的需求、市場、技術和資金。所以我們就能搞起來。至於這玩意兒最早誰提的,根本不重要。

就像很多人還說足球起源於中國呢,又怎樣?


在中國移動支付流行最重要是三點一是手機的普及,手機提供了設備基礎,二是信用卡的缺失,三是微信的普及,微信推廣普及了二維碼和掃一掃,這一點很重要,因為二維碼和掃一掃是可以跨終端設備和操作系統的。而NFC普及不開很重要原因就是不能跨終端支付,換一個手機牌子又要重新綁一次卡,麻煩。NFC支付門檻也比較高,遠遠沒有貼一個微信二維碼來的方便。移動支付的最大場景是線下,線上的移動支付場景和PC端是沒有區別的。移動支付最重要的是線下掃碼支付。所以設備,缺失信用和二維碼,掃一掃才是中國移動支付流行的原因。移動支付的普及跟網購普及關係不大。


移動支付是伴隨著淘寶發展的

撇開網購說移動支付,你們這些人能講出這麼多大道理,在下也是服氣

淘寶最開始大家還是銀行匯款的

再後來,網上銀行

現在辦銀行卡,網銀都可以省略了吧。

移動支付就是一個網購付款過程的簡化,省去了個銀行交流的過程

再進一步,網銀等同微信支付寶等同銀行卡,反正都是儲蓄賬戶,因為方便所以就混著用了

~~~~~

補充一點

現在中國大致移動支付兩大家

支付寶和微信紅包

但是做移動支付的不止兩家

比如百度錢包,還有其他的等等

但是為啥百度拼不過阿里和騰訊呢?

因為支付寶和微信紅包有淘寶和微信的用戶基礎

首先知名度有了,其次用戶體驗有了,最後用戶信任有了。關於這三點,單純做廣告推廣,你自己想想要多少錢。

我不認為移動支付是多麼高級的東西。就是一個另一種形式的儲蓄賬戶。二維碼就是一個支付鏈接,比網銀更簡便完善一點,省去了pos成本。

~~~~~

前面我以為網銀是一個過渡產品,隨著討論,我發現網銀其實是個失敗產品

因為網銀如果成功的話,完全可以和支付寶微信達到一樣的效果

網購促成了網銀,支付寶和微信已經是一種沒有門店的銀行

銀行是實體店,微信支付寶網銀是網店

網銀失敗了,所以形成了今天的市場格局


原因非常簡單,因為中國沒有健全的信用系統,同時電信治安環境極為惡劣,所以推廣不了信用卡。

移動支付就是把pos機裝進了手機里,手段先進,但實質依然是原始的cash交易。此外,為了避免cash交易帶來的偷稅、貪污和假幣等行為,發達國家還會大量使用專款專用的money order。


看了這麼多答案,你們就沒有想過手機沒電了怎麼辦嗎?


推薦閱讀:

手機 NFC 的優勢到底在哪裡?
掃碼支付的前景有多大?
移動支付的推廣阻力在哪裡?
如果移動支付在中國徹底取代現金支付,將會發生什麼?
介紹互聯網第三方支付業務相關流程或技術的書有哪些?

TAG:技術 | 移動支付 | 社會 |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