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一個非常重要的考古遺址正下方發現了更重要的遺址怎麼辦?

不破壞上一層就無法發掘下一層的那種。


【警告】下方高能,長圖殺貓!!

提醒:本答案只是交流關於考古的一些經歷想法。

反映的也只是社會現實。

不要成為地域攻擊的標靶。說地域攻擊的見一個黑一個。

其他答案都不具備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實際情況的回答是,必須抓緊時間繼續挖,全部挖掉。因為考古隊不挖,那麼盜墓的就來了。

你以為新聞里總是播報「搶救性發掘」是忽悠你的?

盜墓的比你想像更兇殘。

看看小說開心下就得了。

別真跑來實踐。

犯法的……

——————————

這種就是盜洞。在河南的農村田間地頭很普遍的。

(我問過的事情,經過評論強調,不是所有的)河南農民下田幹活是要帶著棍子戳一下的。(你們都好糾結……我只是上來分享點經歷而已。重點是下面的東西哎,哎,我屈服了。不過我也不刪,大家自評)

萬一不小心踩空了,人倒不至於直接掉下去,但是腳肯定崴了。

受傷了十天半個月影響幹活。

我見過的比較牛X的盜洞就是隔著一條鐵路線挖過去。

因為火車頻繁經過。所以可以掩蓋挖洞的聲音。

——————————————————

文物出土的樣子就是這樣的。恩啊,翻了下考古報告翻的圖。畫質喜人,大家原諒則個。

這是河南平頂山應國墓地M8。

——————————————

這張圖是翻了好久翻出來的。應該可以很明確的回答了。

看圖例就可以明顯看出,有大量不同時期的墓葬是上下層疊的。

你要問怎麼辦,結論就是,在中國,都挖了……

不然你以為這圖怎麼出來的呢?

還是那句話,你不挖,盜墓的都來了。

不是每個盜墓的都叫胡八一。

最下面這一截最明顯,一堆墓葬全擠在一起。

你要問我為啥……

我只能說……該處風水好……

古人都擠在這裡……

誰拿這個舉報我迷信的,我覺得我應該一腳送他去三千年前了……

——————————————————————

這是河南葉縣文集遺址現場。

方框是挖的探方。

——————————————

按照評論要求,我補充下探方的作用是什麼。

前戲簡單點,就是考古隊划了一塊地方準備發掘。這塊地方大致面積XXX,需要花錢XXX。

這在圖上要表出來。意思就是考古隊準備把這些地方都挖了看有什麼東西。

探方在這裡起到了坐標的作用。

————————————————————

評論有朋友問:你怎麼知道探方要這麼挖?而不是那樣挖?

恩,簡單解釋下,首先有一種神器叫做洛陽鏟……

這種神器大家都耳熟能詳了。

神器的最重要優點就是使用成本低廉,彙報結果快速。但是需要和神器有緣之人使用。

我這種就不行了……

然後,一般考古發掘不外乎幾個線索:發現有人盜墓;修路修渠挖出個罈罈罐罐啥的;根據古籍記載大致就在那一塊;山洪暴發或者地震或者其他啥自然現象弄出點罈罈罐罐balabalabala

根據線索,在目標地域大範圍的進行探查,主要看土層分布,有哪些年代的文化層。

然後逐步縮小範圍。

至於你非要問,你怎麼知道要打十個方,就不能是十一個方?

我只能祭出終極殺器:

領導:你的報告我看了,就現在這個情況,就給你批這多錢吧。省著點花……
知道了么,省著點花。

除非你搞個大新聞。

那麼再打報告,再批點錢……

————————————————————

網上找一張探方的結構圖借用下。

有朋友擔心探方不結實,這裡小說明下,探方的隔梁是1米寬。又不需要承重,不下暴雨不地震的,基本沒事。

把表層開挖以後,到了所謂的文化層,就是可能有文明歷史遺迹的土層了。

然後考古隊員就在探方里開始拿小鏟子小刷子什麼的開始一點點的刷。

這張照片里,拿鋤頭的都是附近村民,考古隊請來協助挖土的。

細緻活兒就不用他們了。

一般做這種事附近村民積極性也比較高。

考古隊也是不拖欠工資的……

評論也是夠了,我這幾句話就歧視農民?再有無聊的我拉黑了。

像這種,一連蹲好幾個小時,就用個小刷子刷半天的,這就不是臨時工了……

致敬一個。

別看我,我蹲不住……

————————————

下面這張還是回到葉縣文集。

可能有人會問,這下面這張沒上面的看的有意思啊。

好歹我也知道上面那圖有好多骨頭。

下面這張也是很有用的。

通過一層層的發掘,可以看到歷代房屋一層疊一層的樣子。

這個好像是比較晚的元代的房屋。

印象中下面那個坑是灶頭位置。

然後考古隊員每掃一層,都要畫圖。

畫圖大概是這樣的,手上沒原圖了,網上找個相似的大家心領神會下。將就了哈。

比例尺,遺迹的外形,房號(圖上標註的這是第五號房子)

東西必須和現場是一毛一樣的。

因為,圖畫完了,照片拍完了。現場還得繼續往下挖。

為毛?

原因在下面:

把整個探方挖到底,挖到生土(就是沒人類痕迹的土層)為止,探方里看到的是這樣的:

歷史年代是從上往下排的話,越上層,距離我們現在時間越近。

越往下,距離我們現在的時間越遠。

然後,你看到都挖成下方這個剖面顯示的那樣,你可以知道,這探方里N多土都被移出去了。之前的痕迹也都沒有了。只有上面的繪圖和照片保留下來了。

所以說,考古發掘是帶有一定破壞性的。

那個T1005就是第1005號探方。T就是探。和之前的M就是墓一樣。

國內考古隊的編號總是這麼簡單易懂……

西壁就是這個探方西邊的那一面牆壁。

牆壁上勾畫的線條都是年代分層的示意。

其中標註的建I,建II 是元代早中期和金代晚期的建築基礎

F37,F38你們望文生義就知道了是第37號房子和38號房子。房子編號是連續的,但是實際上是兩個時期的房子,層疊在了一起。

這裡,除開上面的每一層的平面圖要繪製,這個剖面圖也要繪製,並且是四個面,確保每一層的輪廓線,最終都連的起來。

如果你有所有的探方圖,你是可以在3D軟體里把這裡所有的土層和遺迹都用三維模型的方式還原的。

當然,要這種3D模型====&>經費在燃燒……

注意:探方的隔梁和關鍵柱都是要陸續挖掉的。(不知道隔梁和關鍵柱的,看前面的圖)

給一張圖看清這個挖掉隔梁和關鍵柱的樣子。還是葉縣文集的坑。

白線是考古隊員畫出來的房屋的痕迹。

幫助你理解。

————————————————————————

應要求多發點圖說明,我又翻了下考古報告。感覺這幾張圖非常能說明考古工作者的嚴謹,和工作的精細程度。

這是平頂山應國墓地M232,這個墓的發掘很有說明看點。

挖出來就是有石頭的。但是這個石頭你不能不管,得原樣記錄下來。

所以有了這張圖:

他們是這麼幹活的:

把上面一層石頭扒走以後,下層還有石頭,下層的碎一點的石頭樣子是這樣的:

然後你要問,這裡到底有多少石頭,我給你個圖,你自己去數:

這張圖也清晰的把盜洞標了出來。

——————————————

評論里有人問,出土錢幣很多,是不是順手弄兩個。我只能請出領袖語錄清場

一個考古現場中途清理了幾塊碎石頭都給你記錄得清清楚楚,你還想摸幾個銅錢走?

武警同志,這裡有個賊!

————————————————————————

不過另外有一張圖,可以把盜洞的關係說的更清楚點:

這是應國墓地M10,剛出土時候得樣子。

可以看到左邊有盜洞,但是盜洞口比較斜,墓主人(中間小方框)神奇的睡姿躲開了盜洞。

經過清點之後發現,該墓出土物品很多很全,那麼盜墓人可能就摸走了幾個鈴鐺……

恩,就長這樣的:

因為鈴鐺數量太少,所以就猜被摸走的是它了……

正應為這個墓葬受到的破壞較小,我們可以數出幾個關鍵的東西:

有五個鼎和四個簋(音軌),具體位置你們自己看數字標的。

反正這廝是個吃貨,出土的有一半是食器。另外一半最多的是車馬器。

所以人送外號春秋老司機

至於五鼎四簋是個啥等級,具體吃的啥,我也一併放一張圖。

所以,墓主人是個高官。

哼唧,說不清真的也請千里之外哈,好走不送。

然後評論里還有一個問題,問剛好有個青銅器要是卡在隔梁里了怎麼辦。

我吐槽啊,你這是處女座還是咋滴……

算了,我也處女座……

找一張圖拍死你的好奇心。

這是M95的出土情形。再找一張特寫。

看的很清楚吧,有個鼎位置在最裡面

結論就是挖開撒!

鼎是死的

人是活的撒!

做人不要那麼糾結哇!

你看我為了你的好奇心,多辛苦的翻圖……

————————————————————————

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所以說,嫌考古隊員幹活慢的,掃個坑一掃就是好幾年的……

——————————————————————

這是評論里提到的關於偷盜的問題。我截過來貼在這裡吧。

開始我也以為偷盜的會是一條很長的產業鏈。

有一線挖洞摸東西帶出來。有中間轉運物流。然後有人負責走私出海關。最後國際販子幾經周轉賣到國外,然後我們可能會在外國博物館看到。

比如:

但是老教授是這麼和我說的:小夥子你去寫小說吧,我很看好你!

真實的情況是如何呢?

盜墓人把青銅器砸碎了拿來

賣銅!

賣銅!

賣銅!

我的心情是這樣的:

所以,不要用淺薄的認識,去揣測這個世界邪惡一面的下限。

——————————————————————

吃水不忘挖井人。

考古圖片來源於河南考古所。

感謝!


更新!

第一次得到那麼多個贊,都破百了,非常感謝大家。

在評論答應里了要發照片,現在來兌現承諾啦!

劍池

吳王闔閭墓入口(局部)

這是抽干水的照片

(以下圖片來源網路,圖侵刪)

一一一一一一一分割線一一一一一一一

蘇州虎丘就是這樣一個遺址。

虎丘旁邊有個劍池,劍池裡是吳王闔閭墓,相傳名聞天下的奇劍「扁諸劍」和「魚腸劍」就在裡面。

千百年來,很多人來虎丘尋找寶劍,秦始皇來過,三國時期的孫權也挖過,可是都一無所獲。

明朝正德年裡間,蘇州大旱,虎丘劍池第一次水乾,當時唐伯虎和文徵明就去了探索,在池北一石洞中找到一頭蓋骨,他們猜測這便是吳王墓,沒記錯的話還在旁邊寫了字,不過方式蘇州知府以先王遺骨不得暴露為理由,疊石封了墓洞。

再後來,1956年蘇州重修虎丘塔的時候,曾抽干劍池水,挖盡淤泥,進行探查。 就在池的東崖上發現在岩壁上的兩方記事,內容大概就是我上一段裡面提到的蘇州知府研究的東西,認定是吳王墓這樣子。然後工作人員就在池底岩石中間找到了那個洞穴。

洞穴裡面有一個十木多米長的石衚衕,初二人可並行,漸漸變得窄小,只能一人側身進去。石衚衕的盡頭呈喇叭口形,豎有三塊長方形巨石,這便是墓門。

然而,發現墓門之後並沒有挖掘,因為一旦挖掘,虎丘塔就會塌下來了。

關於劍池還有一些未解之謎,不過記得不太清楚,在此就不詳細介紹了。去年我去參觀虎丘的時候,印象最深的就是劍池。


1.先清理乾淨上層遺迹.

2.把下層全部揭露出來,面刮乾淨,根據形狀、土質土色、填土包含物等特徵進行初步判斷。自己或請老師過來評估其價值。

3.有必要則下鏟鑽探取樣,進一步摸清情況。

4.再次評估。一般遺址都是會繼續發掘,直到生土才能結束。

特殊遺址,比如開封城摞城,就需要先停住等待意見。

此外,根據本次考古發掘性質決定下一步行動,如為配合性搶救發掘,則一般需要繼續發掘。如為研究性發掘工作,則根據研究計劃做下一步行動。

再提一句,很重要!考古發掘需要謹慎仔細,不只是發掘過程,更在於資料記錄。不論你發掘與否,都需要記錄詳盡的文字、圖像、視屏、樣品等材料,要讓後來沒有參與此活動的人,可以根據以上材料復原當時的情況,並以此進行下一步研究。

最後吐槽:回答里有些人,根本不懂得考古,沒有參與過考古工作,更不解其中真味,居然在侃侃而談?


我記得婦好墓就是疊加在一個春秋戰國還是周代的大墓下面的!上面的墓已經被盜了!好像基本都不剩下什麼了,結果搶救性發掘,不是要一點一點要一直發掘到生土么?結果發現下面還有一個墓,結果就發現了一個商代的完整的王后墓!就是著名的婦好墓。好像是紀錄片里說的!


中國考古工作者絕大多數工作量都在做基建配合,還有搶救性發掘,此外就是考古調查和勘探工作,沒有多少主動發掘的量。實在保不住就挖了,能不挖就不挖,探明才能挖。

很多重大遺址每年批的發掘都是幾百平米量級,都是建立在有充分勘探結論的前提下的。多層疊壓也要建立在嚴謹勘探基礎上充分獲取下層遺址信息,要合理確定挖掘範圍布方,因為面積指標是珍貴的,挖個空方出來要被打臉的。

無腦挖到生土也是不恰當的,過去考古有重器物不重遺址的嫌疑,現在基本是並重,如果上層遺址特別好,而繼續挖會破壞,是要重新評估的,打個截面看看也比直接挖掉了破壞小。

考古是對遺址的破壞,這是共識,所以要做的就是謹慎再謹慎,精細的測繪,嚴謹的編報告。其實絕大多數遺址都回填或者破壞了,有幸見天日的只是其中極小的部分,對於絕大多數價值不夠重大的遺址,它們的價值全依託在一份考古報告上了。器物出土,規程更是嚴苛,這是文物的出生證明。

其實錢還好了,是花不出去不是給的少,又發不到基層手裡,但是時間總是很緊,工作條件又苦。


火車困境的變種問題。

一條鐵軌上躺著一個老人(上層遺址),另一條鐵軌躺著科學家(下層遺址),那麼請問撞死哪個才『划算』?

答案是---把科學家(下層遺址)留給後人好了,等以後技術發達了(火車會飛)的時候,就可以開發了。後人也不會罵前人硬上了。


先保護起來,等技術達到能不破壞上面的文物時再開挖。

下面藏著「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還是一隻眼的石人,非得現在挖?


肯定會繼續挖呀 又是一個項目了嘛 之前挖掘的還能省時間了。

考古挖掘中其實這樣的情況蠻多的,因為同一個居住環境不同兩批人共同生活其實蠻多的,一般這種情況就判定是否是同一考古文化 是否要分期 二里崗上層和二里崗下層不就是嘛,怎麼可能都挖到上層了不去碰下層? 現有的考古科學很完善啦 考古學主要是還原當時的文化面貌,又不是為了文物而發掘。在考古中碰見最多的還是陶器,但陶器文物的經濟價值很低嘛,出的多誰也看不上,但這個是考古信息整理時比較重要的事情啦。

一旦上層發掘完畢後,測繪 拍照 文字記錄到位就行,一些沒什麼重要的發掘還得回填,畢竟有些工地在人家工地里嘛,土地是人家買的,考古的完成歷史使命後就撤唄,不然人家工程怎麼推進? 如果發掘還有下層文化(其實蠻多的),那就繼續唄 人家工程蓋上了,你可就沒機會了。

會不會破壞上層的考古遺迹? 上層考古遺迹我都說啦,不重要的都要回填,不管重要與否都要留下記錄的,方便後世研究,既然已經留下記錄了,就可以再發掘下一期的了嘛 沒有這麼多道德問題考慮,干考古的人比較樸實的,就想著能多下工地,拿點田野補助養家糊口而已啦。現在採取保護性挖掘而不是主動挖掘,上面有上面的考量,一則是技術不到位,二則是錢不到位,考古發掘的錢都是國家出的啦,但我們還是會去搞田野調查呀,老專家去野外一看地表面就知道有沒有墓,都留著呢,記錄在案,以後有時間了再挖。或者有證據說明這裡處於文化中心區,該挖就得挖,拿探鏟挖幾個洞洞 就說是盜墓的挖的 要保護性挖掘啦 很正常嘛,考古人一輩子都碰不見海昏侯這樣的墓,更多的還是新石器時代遺址啦。

純手機碼 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歡迎各位大佬來討論教學。


墨西哥有這種古迹。

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Mexico City)附近有一座瑪雅神廟,應該是祭祀的場所。後來白人殖民者佔領此地,為了徹底消滅瑪雅的痕迹,在這座古廟之上蓋了一座教堂。

數百年後墨西哥獨立,這座教堂作為古迹完好保留了下來。不久之後在其下面發現了瑪雅古迹。

墨西哥的做法是,把這個教堂地磚挖開一角,安裝上玻璃和樓梯等設施,讓遊客在教堂參觀的時候也能同時參觀瑪雅古廟。


那就一層層挖,先把上面的晚的挖掉,再去挖下面早的。我當時在一個遺址挖墓,挖完一個墓後在清理墓底時,又發現了下面一個墓的墓口,還是要繼續挖的。

另外,題主說的這種情況,不應該是兩個遺址,而是一個遺址,但是上面的是一期遺存,下面的是二期遺存。就是這樣。


開封城摞城,你想要哪層?說,來咱挖。

別夢了,寧可開封不發展都不能往下亂挖。


正常情況下,只要沒有被盜痕迹,都會立刻劃為保護區,遺址全部回填封閉,各種「三防」手段保護。如果在農村,地表接著種地,如果在城市估計就會變成公園。

除非是已經被盜、自然條件不允許繼續原地保存(塌方、直接裸露、地質災害)等情況的保護性發掘,其他的根部就不會發掘。

所以房地產公司最害怕的就是前期文物勘察在地塊兒上找到東西……

沒啥價值的可能走走關係、腐敗腐敗讓文保部門挖掘異地保護繼續開發房地產,價值大的就直接變公園了……

葉縣文物局很忙,幾乎天天都要接到各種挖到東西、發現盜洞的電話,工作人員天天忙得不亦樂乎……但,文保經費嚴重不足,很多在我們看來的文物得不到保護,如葉縣北武當廟大殿的壁畫……


你猜張大千怎麼乾的


蘇州虎丘塔和吳王闔閭墓

虎丘塔建在山頂而山下是就是吳王墓

雲岩寺(也就是虎丘)塔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中國第一斜塔。

吳王墓裡面是帝王墓,裡面又據說有三千把寶劍陪葬。想想那把越王勾踐劍。想想吳王夫差矛。多麼令人興奮啊。

吳王墓上面有一層淤泥和積水。世稱劍池。

「2010年6月4日為了一探水下墓葬,文管部門抽幹了劍池水,在攝製組的記錄下,相關專家深入滿是淤泥的劍池,劍池的最北端露出了一個三角形洞穴,但在洞穴盡頭,幾塊人工巨石擋住了去路」這樣子更加印證了史書的說法。

後來就沒有繼續開發了。

虎丘是斜塔,因為地基不穩後來又重修。而不穩的根源正是因為底下有個吳王墓。如果開發,虎丘就倒了。所以劍池就這樣子遲遲沒有開發啊。再等待合適的時機。


圖坦卡蒙的墓在拉美西斯一世的墓下邊。

這不是偶然,是有意為之。

用一個法老的墓掩護另外一個。

不過,幾千年過去了,依然在劫難逃。

好在兩個墓都是在石頭裡扣出來的,分層保護並不為難!

中國的陝西、河南兩省,長安、洛陽、汴梁...帝王之地,朝代更迭,墓葬和墓葬群,層層疊疊。

宋朝時,陰陽宅建設就有一層層的遺迹發現,宋朝人大多不以為杵,當然也沒有保護的概念。

現代,文物保護相關法律完善,層疊的遺迹發現後,一般不能夠就地保護,只能夠保護髮掘,進入館藏。

我認為這是應有的歸宿,畢竟這些物質的、文化的財富源於人民,歸於社會,並無不妥!


誰比誰更有價值,也是個天曉得的事兒

去盧浮宮你就知道了

玻璃金字塔底下有段玻璃櫃,底下封存的是盧浮宮地下幾米處的古巴黎城牆遺址。


九十年代我們那裡修鐵路,挖山的時候出來很多棺材板,都被老百姓撿回家裡燒火了。


怎麼沒人說南京的大報恩寺呢。本來是想重建大報寺琉璃塔,也就是明朝永樂帝修建的東方瓷塔。結果在塔基下面發現了北宋初年的地宮並出土了七寶阿育王塔,而且還在其中發現了釋迦牟尼頭頂骨舍利子。最後琉璃塔就不修了,改成了一座玻璃塔。


直接挖掉。如果你聽說過特洛伊遺址發掘。好像疊在一起的地層就有七八層。直接被挖穿了。


挖啊,又沒到生土,別管有多少層重要遺址疊壓,只要不到生土,你就甭想借方。特殊情況除外。。。


推薦閱讀:

怎麼看待國外博物館裡面以前屬於中國的文物,比如大英博物館裡面圓明園的東西?
越王勾踐劍這樣的文物,博物館一般怎麼保存?
2014 年 1 月 11 日香格里拉古城火災的具體情況是怎樣的?
文物要留在原地的殖民和精神方面的事例有哪些?

TAG:歷史 | 考古 | 文物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