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知識本身產生濃厚的興趣?
是這樣的,包括我在內身邊很多人對知識的學習不是為了知識本身,而是為了謀生或者獲得其他知識背後的東西。
舉個例子,在我12年義務教育當中,從來都是為了考一個好大學為了未來有個好工作而學習,而不是對知識本身所具有的魅力所吸引,感興趣而學習。直到現在突然恍惚發現知識本身竟是非常有趣吸引人的,所以我想問如何更早的讓人意識到這一點呢?或許提問有不恰當的地方,希望各位開放給予回答,謝謝~
對知識本身痴迷,首先你得是個傻逼——卧槽,為什麼?難道不只有聰明人才能更快地領悟知識,對知識感上冒嗎?話是沒錯,但聰明人常常只是「學得快」,卻學不久,因為知識帶來的溢出效益太多,聰明人往往太懂得如何利用這些好處,而沒法將同樣的精力再投資於學習中。郭靖和黃蓉就是絕佳的案例,雖然後者學什麼都能很快上手,但最終學有大成的,還是一招一式踏實習來的前者。
這麼說很有道理,可是對大多數既不非常聰明,也沒有笨成郭靖,又不喜歡讀書的人來說似乎沒有什麼卵用。那普通人怎麼對知識產生雞湯般香濃的興趣呢?
說什麼書中自有黃金屋,這特么流口水做白日夢呢吧?我從幼齒拼音讀物看起,到現在看過的書堆在一起也能燒熟一桌滿漢全席了,也沒見有顏如玉的帥哥從書頁里走出來啊(也有可能是聊齋看得不夠,網文不看盡看一些沒有用的書了,比如身殘志堅的暢銷書作家霍金和他的《時間簡史》)。
所以讀書真的沒有什麼卵用,還是該幹嘛幹嘛去吧——官富二代揮錢泡吧,貧農階級打工種地。什麼?有人不服,說「知識改變命運」?開什麼玩笑!社會這麼浮躁,鹹魚都蒸熟了,還翻什麼身?你以為你青年毛澤東啊,讀幾本歷史就想改變舊秩序?
還真他媽有人這麼傻,讀書是為了理想,學英語是想求教牆外大國的優秀文化,而畢業將臨,投行諮詢業金枝在望,偏半空折返,落笑親朋。
為什麼我這麼確信這種人確實存在?因為我自己就是啊!有沒有人二三十歲還想堅持幼兒園時的雄心壯志?說出來讓人笑話,我居然從小立志做「偉人」。老師說「偉人馬克思從小考試第一」,於是當時再折騰也只能左右成績的我就立志考好每一次試,還真特么實現了成績單上常客第一的理想,代價是精神緊張落下的慢性胃病。
後來逐漸發現國內的教育無非是應試,而應試機制的根由是資源與階級的矛盾——因為高校有限,國民眾多,總要弄出點刁鑽古怪的題,跟個篩子一樣刷開魚蟲蝦米。那個時候我初三,頂著學生會主席、團委委員、年級第一的頭銜,第一次覺得自己像個傻逼。我覺得我願意受胃病和其他一切的苦,是為了更崇高的目標,而不是甘作某個應試機制上的玩家而已。記得那年有後來考入清華北大的學長來學校做勵志講座(現在想想無非是中考前分享學習經驗外加潑雞湯洗腦),我問了一個後來被班主任老師叫去談話的問題:「學習是為了什麼?」
腦殘如我不吃點苦是不會自愈的。
初三那年對國內體制disillusioned(幻滅)後,我開始抄作業、寫小說,帶被禁止的手機、MP3(現在的小孩不會聽了吧),還把零食分給同學。儘管前期打下的底子厚,初三的成績排名並未動搖,進入市重點高中理科班的我明白自己已經不是當初的乖乖女。不過事情畢竟也沒有發展到墮胎流產的地步(要不然現在我或許已經是小有名氣的小說家呵呵噠),無非就是課外興趣小組拒絕參加競賽培訓,反而參加了什麼看電影學英語之類的偏門,然後繼續蹦跳於模聯學生會一類社團,使班主任和爸媽都很傷腦筋。那個時候看了很多有關西方的電影,印象很深的有《當幸福來敲門》,加上那幾年很火的《大國崛起》,很快煽動了我對西方的嚮往,感覺簡直是天堂一樣的理想世界(當然不是這樣的,當時太傻白,雖然也不甜)。
我真的對「幸福先進的西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事實上,從小如此(所以別人晚自習聊天的時候,我在自主刷英語閱讀填空),只是高中愈演愈烈,到了跟父母吵翻堅持出國留學的地步。當時很多人留學是為了逃避高考吧,因而成績好的人一般不會高中就出國。我的選擇讓家裡人覺得丟臉,而且他們根本不明白我說的什麼「去史上第一個步入現代化的國家學習文化」是什麼鬼。我當時也很激動(不好意思,當時的我比較理想主義,即便是現在做事情也容易死磕較真),覺得被騙了:從小那麼用功讀書是因為知識的崇高,現在正好家裡不是沒有資源,為了求知的理想去國外,難道不應該被認可支持嗎?我感覺家人短淺功利,而他們認為讀書重要的理由太世俗,在我看來根本不值得我一直以來的付出。
最終我去了英國,並且不辱初衷:高中時我選了歷史(中國學生基本都挑好拿分的學科,我還被中介勸說了半天),哪怕第一節課時我連老師的半句話都聽不懂,考試能不能及格都說不準。當時我的數學成績簡直飛起來(國內就是理科班,去國外當然被視作天才),學習物理、經濟等也都很輕鬆,是班上的尖子生,唯有歷史作業一直像屎(國外的歷史跟國內不一樣,國內死記硬背就好,我抄作業也能拿第一,但國外需要分析寫論文),一團英國王室三世四世把我搞得暈頭轉向。我跟老師說我的目標是至少A,問怎麼做才能達到。結果老師笑了——人家只希望我別考C就好。
但執念的力量是可怕的,因為當一個人真正對某個領域感興趣的時候,別人眼裡的困難,當事人自己根本感覺不到,因為他/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投放到了應對挑戰上,像櫻木對打流川那樣的拚命以及專註。記得那一年高中,我考了額外多門的試,出成績的那天拿著中介發來的郵件信息哭了:歷史不僅保住了A,而且是95和98的高分,還是全校最高分。我居然比英國學生更了解金雀花王朝的故事了——不可思議;而當時我才意識到臉部的腫脹變形,是因為備考時高壓下吃得太多(一天要吃五餐才能維繫頭腦興奮狀態,考試間隙吃巧克力),體重不知不覺升到了一百一。而沒頭腦的付出也給了我額外的紅利:在歷史課上的高強度寫作訓練,幫助我在一年內雅思寫作從6.5升到了8,而不依賴於任何額外英語培訓。
「贏了,贏了又怎樣呢?」或許有人記得流川君這句話,而這也是我在倫敦讀大二時的困惑。當時我已經在所謂的「世界名校」就讀,英語漸入佳境,跟外國人辯論(讀的是國際關係系所以這樣的機會很多)也無所畏懼,甚至咄咄逼人。但是我並不感到快樂。記得大一的時候選修哲學,想跟教授深入探討課題,卻總受限於可笑的十分鐘辦公室時間(office hour,學生和教授預約討論)——你以為自己思考的是全人類的終極答案,分針說你下次再來。我甚至有種憤怒,因為我所學的社科理論明明是有漏洞的,不知道為什麼這種文章能登得上檯面(看到那些大紅大紫然而演技分明不佳的明星了嗎?對,就是這種憤怒和困惑)。而且身邊的學生也都很浮躁,真正用心看書寫論文的不多,大家都忙著求實習進投行——而我根本不喜歡這種工作。我選擇國際關係,是真的想求解當年所困惑的「大國崛起」的原理,並且有一種朦朧的感覺,那就是唯有在青少年時代弄清楚這些,未來的我才可能真正有所作為。
因而當時,大學讓我失望了。所以我變回了初三的叛逆少年,捧著《喬布斯傳》想要探索社會,投身應聘了幾家科技創業公司,把「然並卵」的閱讀和論文扔到了腦後——而這是我這輩子最後悔的事,不是因為我為此耽誤了前程工作(現在的我兼職工作和寫作,我認為這正是這個階段我所要的),而是我終於做了回功利之人:對投入和產出斤斤計較,為此限制了個人潛力的探索和突破。
然而這也是我從大學學到的最好一課:人的精力有限,而身邊總是不乏慾望和誘惑。如果做不到「求知若愚,求賢若渴」(stay foolish,stay hungry),人無法精進出驚艷的成績。想到大學時成績最好的同學,似乎都是看起來很沒用的怪胎(你不會想跟他們一起去聚會);而老同學中有個在北大直博理論物理的少年,也是個痘臉宅男。相比於他們,我大學時代整了牙,學會化妝,不乏社交資源,跟他們相比,我似乎在主流社會混得更光鮮,但內心愈發清楚這樣的生活只會磨滅天賦的稜角。即便從聰明人現實功利的角度來講,我也必須找回當初的傻勁——古人云「大智若愚」。
因而如何對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題主,你說的這種興趣,是哲學概念中intrinsic(內在的,本質的)和instrumental(功用性的,功利性的)的區別。我認為我對知識的熱愛是純粹的(看看早年學生時代的傻逼經歷吧),並且至今未變。個人看來最大的求知阻力恐怕是這些:世界這麼大,對聰明人的誘惑太多,一算機會成本就有可能把求知的精力分散開去;國內的教育體制確實功利明顯,國外也並非完美;如果有人真正把知識看得至高無上,那他或她很可能變成傻逼,至少看起來如是。
那麼如何專註於求知的問題也迎刃而解:做個快樂的傻逼吧!放下虛榮心,剪斷外界對你的影響,所謂不瘋魔不成活,簡化生活,把精力聚集到點上,這種專註將把你磨成一柄絕世利劍。作為一名女性,我已經很久沒買新衣服了,並且不會眼紅別人朋友圈裡的旅遊約會——我寂寞的時候最常做什麼?逛亞馬遜書店。把生活中的其餘樂趣降到最少,你就和求知綁在了一起;如果感受不到樂趣,是因為你病得不夠深。
文末貼圖驗身:謝邀。這是目前教育制度的落後和狹隘造成的。背後的原因是文革十年所造成的人的知識貧乏和見識的短淺。當文化開始復甦之後,又趕上社會的經濟發展,官方提出了一系列急功近利的致富口號,使得人們在沒有得到知識充實自己,沒有得到思想提升的情況下,一切都向錢看。這種急功近利的思潮表現在每一個領域。教育首當其衝。
讓人更早的認識到這一點,就是教育體制的改革,摒棄功利化,重視道德情操和人性的教育。一個有人情味的生命才能感受到生活里的陽光和快樂,進而領略到知識的寶貴和對人靈的塑造。而這一切取決於社會環境的整體改變。如果人心不向善,時時處處以利益為重,那其它的一切都免談。A.⒈學、知、行、思
A.⒉格、物、致、知A.⒊學、知、踐、悟偽代碼及說明:
①無思有教,初始莫慮⒈⒈foreach (int i=0, i++, i&<0 )⒈⒉{ if i&>=0 (⒈⒉⒈書中尋金,教條索玉
⒈⒉⒉金玉其外,認知在心⒈⒉⒊認真實踐,英勇攫利⒈⒉⒋歸納總結,有所反思⒈⒊⒈思而不得,再來一次,return i⒈⒊⒉心滿意得,從此無思,return -1⒈⒋) else ⒈⒋⒈call(⒈⒋⒉PROCESS_LIFE_GODIE(⒈⒋⒊1533Bto429(this( ))※))
}⒉⒈內存垃圾清理回收⒉⒉堆棧清空並再次檢查指針⒊⒈伊結束了,下一隻。【※從1533B 10M 高速匯流排移出,並發轉移至429 100kb 相對低速匯流排,最高不過10毫秒遲滯,反正已垃圾數據,丟就丟了吧。限雙通道及以上運算設備】P.⒈約束一:無知則無思
P.⒉約束二:絕思即無知DESC.⒈常見俚語形式: 「換個髮型,再來一次」
DESC.⒉子曰: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簡而言之,學習之道,因人而異。當學習獲得的正反饋為財貨美色時,自然人人爭先。學習,並用學到的知識獲得足夠利益,支撐再學習……日子長了,循環次數多了,自然成為習慣。
還有一種,但不適用於大部分群眾。這種人,為實現崇高理想,一貫堅守信念,始終初心不改,逐夢而行。並非習慣性說反話,是極認真的說明。
你看我,無聊時就讀讀周易,正著手準備設計編寫「按上古科技遺珍河圖洛書原理設計、基於八進位六十四進位等多進位自適應的、以周易卦象解算結果識別匹配及自動化爻辭語義分析信號作為交易決策輔助支持信號的、投資投機二元並行的、由x86智能信號分析機及三餘度表決機共同構建的有價證券實時交易系統」,來玩玩兒。呼~這名字編得我快死了。
庸俗的看法自然是因為有利可圖。其實並不盡然。高尚如我者,當然是依據我國《證券法》之規定,並按全國人大財經委的規劃部署,為如期建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的」、「與國際資本市場全面接軌的」我國金融資本二級市場,而砥礪前行,默默勞動。
以為我僅只為一己之私而英勇攫利么?庸俗。我以個人經驗為例:
我曾經十分抗拒讀書及學習,究其原因,是因為沒有興趣驅使。直到在大學某一時段,閱讀了幾本書,這些書向我拋出了很多問題。我並不帶有功利性的去解決這些問題,而是因興趣使然去探究他們,在這個過程中,問題拋出更多問題,我愈發覺得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有趣,這也就產生了我學習與閱讀的原動力。至此,學習與閱讀成了我日常的生活習慣,並且帶來的反饋越來越有重量。
回到最初的問題,我們常常帶有功利性的去學習,是具有強迫性的,這主要出現在大學之前,那時我們的三觀並未完全穩固,社會又向我們灌輸著金錢,地位為主的「成功標準」,這種功利性思維使我們注重於知識轉換為分數,分數變現的過程,而這個過程最重要的是什麼——應試考試。這使得我們急於求成,浮於表面。但實際上知識背後趣味性很多,卻又少有人意識到,去探索的更是少之又少,究其原因,無非是這項工作需要耐心、興趣與堅持,這些特質又與前面探討的問題相悖,所以也就呈現題主所產生的疑惑了。
至於怎麼對知識本身產生濃厚興趣,我個人認為在讀大學之前,大多數人難以做到。主要原因是家庭環境影響,這需要父母擁有較高的素養,從孩子認知力初步形成便對其進行引導;其次是時間分配上,高中生很難拿出較多時間去深究問題,他們的精力會更多地用於練習固定模式的題型,而無法探究其深處的道理。
必須是你感覺你很缺知識,很需要它,必須要它,習慣了有它,才能有濃厚的興趣。
濃厚的興趣的條件是極度的缺乏。越缺,越想要。因為沒人希望自己吊尾巴。至少回復正常水平(之所以說正常水平,而不是平均水平,是因為每人的標準不一)如果客觀上不是特缺,那麼主觀上一定感覺特別缺。這裡的缺乏每個人心裡的標準不一樣,比如水平更高的人可能更興趣更濃厚,更感覺自己缺乏,因為內心默認的標準比較高。
就像現在綜藝節目,其實要沒什麼黑點就算頂尖了……看喜歡的感興趣的節目,每周追,只要不是出現大的黑點,光憑節目本身的興趣感,都不會放棄。每周一次的頻率不會侵佔生活,也足以娛樂。這是有興趣的條件 ,即」這個不錯,可以繼續」的主觀感受。這需要你的計劃不超過自己承受範圍,要形成長久的習慣。
其次是正反饋
老生常談,懶得複述。
我理解的興趣,是一種必須要做這件事的喜愛興奮感和滿足感。是對這件事價值的認可。比如你小時候第一次看電視會納悶小盒子怎麼回事啊。你肯定想知道啊。我覺得這就是對知識的興趣。
雖然你上學以後以為自己學習是有實際目的的。
但你本身肯定對未知的世界帶著好奇。推薦閱讀:
※人腦有哪些是人工智慧比不上的?
※為什麼我們會是人類?
※老人越老越像小孩嗎?為什麼?
※人為什麼要追求快樂與幸福?
※怎樣才能讓自己的生活像電影里那樣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