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篠合戰勝賴真的就沒辦法贏嗎?無論是戰略還是戰術。?
01-05
強攻要gg,退兵就證明自己只是諏訪勝賴,強行佔領長蓧就是持久戰,還是gg,勝賴就沒有活路了嗎?
如果題主如此問的話,下面肯定有人說能贏,更多人估計會說仍然贏不了。幾百年後指點江山誰都行,但扔到幾百年前,誰能設身處地的說自己就能比武田勝賴強??其實還是老話:題主覺得勝賴能贏,那他怎麼都有辦法贏;如果題主覺得他不能贏,那他無論如何也贏不了。歷史上勝賴輸了,題主既然如此問,是否是讓大家空談勝賴如何能贏??勝賴面對的是絕對優勢兵力的織德聯軍,這二位的作戰經驗不比自己差,還構築了多塊陣城,築起木柵放上鐵炮懟上,武田軍後路也被抄了,反正我是想不出來勝賴如何不借上帝之手而能贏。——————————————————————————————————————————不過題主問了,回復個打醬油的評論也不好意思。歷來對於長筱之戰本戰的戰術方面的討論已經不少了。題主既然提到了戰略,那麼我們可以簡單看下,天正三年時,淺井、朝倉滅亡多時,將軍也已流放兩年,前一年長島一向一揆被掃平,另一心腹大患越前一向一揆雖然還在,但對越前的支配並不穩定,內部也有對立,因此長筱之戰後即被信長平定。此時的上杉謙信還未與信長翻臉,西國的屏障浦上宗景雖然搖搖欲墜,但尚未被宇喜多直家徹底擊敗流放。除了東美濃控制在武田家之手和本願寺這個心腹大患外,信長整體面對的大環境比元龜末年時強多了。所以怎麼看都覺得以勝賴之力不會給信長帶來戰略上的劣勢哇
兵貴勝,不貴久。
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武田勝賴圍攻長篠城已經有一段時日,十則圍之,五則攻之,武田方多的可不止十倍,但卻又不是單純的包圍,而採取了相當的攻勢,卻並沒有將城攻下——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武田勝賴在這裡已經陷入非常不利的地步。兩軍的兵力,按信長公記所描述是三萬對戰一萬五,在援軍到來時武田軍應該已經很疲勞,織田軍也是長途跋涉而來,而武田並沒有因此趁織田未站穩腳跟之際立刻發動攻勢,而是坐以待斃,恐怕武田軍的狀態已經不太理想了。織田軍的一個勝點在此體現了出來,信長公記記載,織田信長安排軍隊躲在武田軍看不到的山間,這一個舉動讓武田軍無法判斷織田的兵力,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武田又埋下一處敗筆。好閑啊,每天都過得好閑啊,閑的沒事幹太無聊了,於是織田軍開始就地安置防馬柵,而武田勝賴對此的策略是:。。。。。。。
他什麼都沒做,原地傻站著,他覺得織田軍離他老遠,遠水解不了近渴,並不能給長篠城解圍,所以他打算按兵不動,看看織田軍能整出什麼幺蛾子,等你攻過來我再想辦法也不遲嘛,於是在鳶巢山留下圍城部隊,自己帶兵面對織田軍布陣,坐等織田軍打過來。
織田信長看到武田勝賴的這個舉動,心中一句「卧槽」不禁油然而生,武田的陣地距離他只有二十町,兩公里多點,追擊起來非常容易,這簡直是天賜良機,果然路過時修繕了熱田神宮是正確的,這回一定要把武田軍殺的片甲不留。織田軍於十八日抵達戰場,二十日晚八點,織田信長垂死病中驚坐起——卧槽!長篠城還沒救呢!於是派出金森長近、酒井忠次等率領五百鐵炮及弓手,共計四千人繞路攻擊鳶巢山,也不知是路途太遠還是遠程部隊需要有點光亮才能瞄準,6個時辰以後才發起了對鳶巢山的進攻,被鐵炮弓箭這麼一打,武田守軍頓時一臉懵逼,不知所措,於是被打退,長篠城之圍迎刃而解。武田勝賴回頭一看——後院失火,這下想撤軍都不成了,這可如何是好。
織田信長看到武田軍腹背受敵,深感時機已到,但他沒有主動攻擊,而是安排鐵炮一千挺在陣地待機,等著武田軍不服來戰。對於武田軍來說,後路已經被阻斷,守軍已經戰敗,軍心不穩,如果此時下達撤退命令,軍隊將更加喪失鬥志,並且還要與那四千人糾纏,趁這功夫織田主力一旦追來,兩面夾擊必是全軍覆沒,在劫難逃。又因為不了解敵軍人數,讓武田勝賴覺得沒準能打得過,若是碰巧打敗了織田主力,那麼或許還有勝算,於是也就出現了後面的戰果。織田的鐵炮噼里啪啦,武田軍落花流水,完全沒能對織田軍造成什麼損傷,但是織田德川損失6000那個說法在不察本旨的群眾心中已經根深蒂固,無論我跟司任平千方百計的教育都無動於衷,信長公記等記錄的說法都說這幾乎是無損之戰,非得給60編倆0,也是服了服了,織田軍的1000鐵炮是由前田利家、佐佐成政等五人統率的,想死6000人,前田利家這種級別的將領得死30個,六千論者你們能指得出死了哪30個將領了嗎?不過武田勝賴的這個做法也不算太臭,他一共有一萬五,而信長公記說討死武田軍一萬人,沒準他早就想好了,先把五波小兵扔出去佯攻,自己趁機帶五千殘兵偷跑,裝個逼就跑真特么瀟洒,比起今川義元是強太多了哦,小兵的死活我才不管呢!最起碼自己沒被砍死嘛!呵呵====
攻擊寫成共計了,改個錯字強答一下吧。無論從戰術和戰略上,勝賴都很難取得勝利。首先武田軍圍攻長筱多日,迫於地勢和守軍的頑抗,久攻不下。而此時的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率領主力部隊外加一大票猛將前來救援,這種情況可以參照宋遼高梁河之戰前宋軍面臨的情況。面對援軍襲來,勝賴沒有選擇全力攻城然後據險而守,或者直接跑路。相反他分兵而行,一部繼續圍攻,自己率主力直接和織德軍對峙。而鳶巢山之戰不但解了長筱之圍,而且直接威脅了武田軍的後路。此時的勝賴陷入了困境,最後無奈拚死一戰。到了這裡已經沒有懸念了,織德聯軍的兵力更是是武田軍的兩倍。(也可以參照松錦大戰,洪承疇的十三萬大軍面對清軍在阿濟格燒其糧草斷其退路後是怎麼崩盤的)而聯軍提前構築的工事以及鐵炮隊使主動進攻的武田軍瓦解。而大部分的死傷應該出現在追擊過程中,這也符合冷兵器時代的特點。至於織德軍的損失肯定沒有六千這麼多。因為人數優勢和野戰防禦工事,聯軍在交戰階段的損失應該不多。而追擊過程中聯軍也幾乎不會產生太大傷亡。從大戰略上,信長已經擊破淺井朝倉,確保了近畿和濃尾地區的穩定。而勝賴接班後擴張已經達到了一定極限,在經濟上產生了困難。最後我想知道本多無雙是怎樣擊殺山縣大佐的……當然根據大神指出,那人之備就是個笑話。
天時
當年那個包圍網已經被信長砸得七零八落,乃至他居然有精力親自出馬千里迢迢跑來遠江幫「三河的小弟弟竹千代」懟武田(事實上這是信長最後一次親臨一線,算是收官之戰了(以後的戰鬥都交給兒子們和軍團長們))——可見魔王已經脫去所有束縛,對武田而言形勢不能更糟地利
織德聯軍以逸待勞武田軍要進攻得先過河再過三道木柵欄此外武田的退路被織田掐住人和
織德聯軍剛經受了第一次包圍網的考驗,感情更親密了(彌天大霧)勝賴新上台,軍心不穩(存疑)——其實比兵力就行了:按照不同的統計版本,織德聯軍的兵力都比武田軍多一倍以上總之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在武田這邊勝賴要贏除非逆天改命——題主你以為勝賴他是雄霸啊(滑稽)
看到這個問題,我有句話想跟題主分享。
「只要淺間山火山不噴發,武田家一定安如泰山。」在無法攻下長篠城的情況下,聽取老臣的建議,先行撤退。或者直接定下圍點打援的戰略,不等織德聯軍布陣,直接發起突擊。在酒井忠次夜襲了鳶巢山之後,在織德聯軍在設樂原布陣之後,面對這種進退兩難的境地再做出選擇,其實是非常不明智的,而且織德聯軍準備的很充分,兵力上也有優勢,地形也對武田不利……這種情況下武田發起進攻很不明智。雖然從一些資料上看,其實織德聯軍贏的也並不輕鬆,但這種沒有必要的犧牲,如果是信玄公肯定不會去做。
在日本這類書或是資料就一直有爭議,更別說我們天朝了。
個人認為,合理的解釋是,信長對自身情況的定位非常清晰,(評定了自身軍勢在野戰中的能力,合理的安排了出發前帶上在當時看來數量可觀的鐵砲,帶上木樁和麻繩。&將軍隊駐紮在山谷之中,讓武田軍摸不清虛實,不敢冒然發動攻擊,並選擇設樂原這塊地形並布置防禦,在人數超過對手的情況下,還是挖壕溝樹木柵,完全彌補了自身可能會出現的不足,在武田軍不主動進攻時,又巧妙安排了酒井忠次夜襲鳶巢山,既解了長篠城之圍,又斷了武田軍退路,(兩軍相對距離很近,便於追擊),逼武田勝賴只能主動進攻。當然,前期奧平氏堅守住了長篠城,以及合戰中段德川軍與武田軍的激戰,都很重要)。&
而武田勝賴如果能想到這些,那就不會發生這場合戰,或者說至少損失不會如此之大。&
如果一定要說織德聯軍傷亡了多少人,那就要看武田軍從合戰開始到結束,有沒有攻入聯軍的木柵。而且武田軍傷亡多少人,其實也已經不重要了,從勝賴的種種表現,以及遇到像信長家康這樣老辣的對手,就已經可以預見到,武田勝賴倒霉是遲早的事了……&
而且,之後織田信長如此龐大的財力物力人力,就算是信玄公活著,也不一定能擋得住……&
純粹個人觀點。
如果用手辦表示的話,基本是這個意思……
用手辦表示應該大致是這樣的……好閑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給出了答案。
推薦閱讀:
※日本戰國時期所有武士都是源平家後裔嗎?包括哪些最底層且規模龐大的武士(浪人 野武士)
※歷史上日本人的辭世詩是怎麼保存下來的?
※日本戰國方面的有哪些好書?
※古代日本的地方官制是如何演變的——例如律令制時代和戰國時代的制度差異?
※德川家康為何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