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的遺留問題有什麼?宋朝又以何措施解決?

政治、經濟各方面的。


謝邀

標題:論「唐宋變革」的時代特徵——唐宋變革筆談(一)

作者:張國剛 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

鏈接:http://tieba.baidu.com/p/3330232089

標題:唐宋兵制變化與唐宋社會變化——唐宋變革筆談(二)

作者:孫繼民 河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鏈接:http://tieba.baidu.com/p/3330248061

標題:中古門閥制度的衰落與良賤體系的瓦解——唐宋變革筆談(三)

作者:李天石

鏈接:http://tieba.baidu.com/p/2707405344

關鍵詞:門閥制度、良賤體系、唐宋變革、魏晉南北朝、身份等級

摘要: 從唐宋時期門閥的衰落與中古良賤體系瓦解之間相互關係的角度,談唐宋社會變革。我認為從總體來看,中國中古門閥世族貴族體系與中古良賤體系是一個緊密相關的身份等級體系,它們在魏晉南北朝之際的形成與在唐宋之際的瓦解基本是同步的。

標題:唐宋時期社會階層內部結構的變化—唐宋變革筆談(四)

作者:杜文玉

鏈接:http://tieba.baidu.com/p/3330253090

標題:唐宋變革中的道德至上傾向——唐宋變革筆談(五)

作者:嚴耀中

鏈接:http://tieba.baidu.com/p/3330258930

標題:「唐宋變革」論的由來與發展

作者:李華瑞

鏈接:http://tieba.baidu.com/p/3355271165

摘要:對於唐宋之際社會變革的討論有兩條主線索,一是從南宋以來迄20世紀中國本土學者對唐宋之際或之間社會變動的認識;一是20世紀初葉日本學者內藤湖南先生提出宋代是中國近世的開始而後演化成為「唐宋變革論」。這兩條線索在20世紀國內唐宋史研究領域基本是涇渭分明,只是進入20世紀後「唐宋變革」才與唐宋變動或變化相混淆,兩條線索才綰結在一起出現泛化的傾向。下面就這兩條線索的由來和發展變化分成四個方面進行簡要梳理。

一、南宋以來中國學者對唐宋之際歷史變動的認識

二、日、美「唐宋變革」論的提出與發展

三、對唐宋變革論(宋代近世說)的質疑和修正

四、日本「唐宋變革」論對國內宋史研究的影響

最後附鏈接:【2013-2014】宋吧乾貨年鑒


唐末到五代戰亂造成

1門閥徹底消失,原本門閥培養人才的模式徹底消失。

結果:大規模科舉在宋代成了人才輸送主要方式,文臣和武將徹底分開,這種文武對立的模式一直持續了下去。

2百多年徹底破碎的政權使得東亞大陸的水利設施在無政府化的情況下失去了基本維護,最後被徹底破壞。大規模水患從五代末年開始頻發,最後幾乎每年都爆發。

結果:後周進行了一定的梳理和維護,但是由於國家分裂能力有限,僅僅維持,最後直到王安石變法才徹底有了改觀。

3漢唐以來,中國上千年不停西進(三國分裂時期也沒停止),到唐朝,中華文明在西域的影響力已經達到頂峰,大多數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區的人都已經把自己看做理所當然的中國人。但是唐末分裂,歸義軍曇花一現,西域再一次在中原衰落的時候同核心地區阻隔開。

結果:這個鍋北宋沒接住,西夏獨立,西域被徹底割裂出去,西面阿拉伯帝國影響力徹底進去西域,大批信佛的國家被綠化。堅持認為自己是中國的于闐在堅持百年後被綠教滅國。

堅持鬥爭的漢人政權歸義軍被西夏滅亡。

於是整個西北變成了回民為主信仰的地區。(此處有西安朋友更正,沒有這麼誇張,看來只是一些地域比較忌諱-本人親身經歷)

4唐末衰弱,連續引入外族進入中原作戰,使得番部坐大,到五代丟失燕雲十六州。

結果:又是一個北宋沒接住的鍋。

後晉以後,歷代中原王朝都不承認燕雲十六州的歸屬,後周和北宋先後北伐。燕雲地區也一直有反抗契丹的活動,直到最後被很多人歌頌讚揚的「檀淵之盟」,在書面法律上確認燕雲地區是大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於是塵埃落定,遼國在燕雲地區的統治徹底穩固,老百姓開始自稱「北人」,管北宋叫「南人」,高峰時期,遼國在燕雲地區徵調的為遼國效力的在編基礎兵力超過一百萬。

最後這個鍋是朱元璋接下來的,那就是四百多年之後了。


節度使成了榮譽頭銜


簡單來說一下吧。如果有問題 麻煩大神來回答哈

個人認為首要是唐末的藩鎮割據問題。地方強 中央控制力低下。五代十國的出現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這個情況而推動出現。這個問題出現和唐代府兵制崩潰募兵制出現有關,這樣職業的軍隊導致很多將領和士兵之間產生了長期的隸屬關係。而府兵制的崩潰也和均田制的瓦解有關係 這方面很複雜 我只是簡單提一下。

宋朝在這方面考量是非常深得。措施有很多諸如杯酒釋兵權將軍隊控制權搶到手中。將領統兵無法像唐代一樣長期統領同一隻軍隊。長期重文輕武 朝堂之上文官壓制武官。大災大荒時期大量吸收流民進入軍隊防止出現農民起義等措施。

但是這樣的措施也使宋軍戰鬥力不高,算是埋下了禍根吧。


一、丟了幽雲十六州,沒馬,跑不過游牧民族,然後徽欽二帝被抓了。無解。

二、留下號稱比現代更高的人均GDP,錢太多,先給遼送,再給金送。沒辦法,有錢任性。

三、不修長城,沒有邊防了,擋不住游牧民族的馬,然後蒙古人南下,滅送。無解,繼承一個國家連長城都不修,多倒霉。

每一個兒子都希望繼承老爹的巨額財產,甚至他的子子孫孫都應該由老爹來養活,卻看不到老爹辛勤的漢水。兒子膿包,老爹再牛逼有啥用?

李淵起兵的時候,繼承了啥?


丟了燕雲十六州,無解。是不是這樣?


唐代留給後世最大的邊患就是獨立的遼國了,這個契丹人國家和原來內嵌式的異族政權比如北魏有著本質的不同,他們在接受漢文化的同時沒有放棄本民族文化,而是利用漢人的政體塑造了以本民族為主體保留本民族制度的一國兩制的君主專制國家。與契丹人國家遼類似的,還有党項人國家西夏,大理和安南,都是從唐末五代相繼脫離中原王朝而成為獨立的政治實體。


推薦閱讀:

為什麼玄武門之變沒有毀掉李世民的形象?
唐朝為什麼要設立節度使的制度?
「儒將之雄」裴行儉有哪些故事?
唐宋變革論的內涵是什麼?
隋末天下大亂,關隴貴族中,為何是李淵舉旗?

TAG:政治 | 宋朝 | 唐朝李唐 | 中國古代歷史 | 變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