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產品經理,你在 2016 年都有哪些進步、收穫與成長?
相關問題:
作為產品運營,你在 2016 年都有哪些進步、收穫與成長?作為用戶體驗/交互/視覺設計從業者,你在 2016 年有哪些收穫與改變?
2016年在公司上市前期離開了,離開的時候很不舍,一個All in的產品,對於產品經理來講,就像你的孩子。在孕育的過程中,自己了解了很多、感悟了很多。具備了初級的抽象思維,夯實了自己的結構化思維,實踐了經典的敏捷開發,並將敏捷開發的核心注入到自己的血脈中。 離開後選擇與夥伴創業,在創業初期經歷過人性最丑了的一面,就是為利益背叛。而且還把團隊中僅有的技術都帶走了。後來呢估計看我們還不順眼,順道把資料庫給黑了。帶著技術36個小時沒有合眼進行修復。經歷過這種致命打擊後,在團隊內網寫了「大難興邦 小難興企」,這個事件像一個楔子,將團隊的凝聚力提高很多。
自己開始思考公司市場、業務、產品、用戶、團隊的各個破局點。我把這個叫做KEY,在戰略規劃及戰術執行上進行深度的思考,逐漸的總結出很多自己的方法論。以前只是看到app是產品,而現在看待萬物皆產品。公司起死回生,逐漸從跪舔他人到被別人跪舔。公司利潤每個月也達到百萬級。
這一年升維了思維,收集了錢財。1.和朋友兩個人花了一年時間一起做了一個小眾的APP,迭代了兩個版本,開始有些用戶過來了。2.換了一個工作,工資double;招了個小助理,開始慢慢的給新人傳授一些自己認為可以安身立命的技能。3.慢慢的適應了傳統行業老闆的「天馬行空」的需求,更明白如何和老闆撕逼。4.開始崇尚「大道至簡」的產品設計方法,把公司APP更多亂七八糟的功能,能砍的都砍掉。平時做需求,能簡化的盡量都簡化。5.不再相信網上所謂「產品乾貨」的東西,明白了喜歡「乾貨」只是自己不善於創造。6.安利「情懷」技能又進一步,能安利開發為自己做一些開始給他們挖坑的需求。
買房了。去年底9000買的,今年一萬六。
2016年作為小小的應屆實習生開始了兩個月的產品錦鯉進化…
做一個讓人覺得渾身充滿希望的人。
原創 2017-01-20 chen 愛非游文 /陳飛
圖/ Thorn 今天就是小年,轉眼就要過年了,年前的工作也即將告一段落,回頭看看,從最初的茫然失措到如今可以清楚的知道出現什麼事情的時候自己要去做什麼,我想這就是一種進步。每天都在進步,就會覺得充實。對PM這個職位的理解也從一開始的門外漢到如今的初窺門徑,積攢了一些自己的經驗。
每一個行業,每一個崗位都會有大量的多維度交叉的知識,如何在這些知識中,快速梳理清楚頭緒,找到需要關注的點,然後輻射出去,一一關聯就顯得很重要了。我從最初的關注只項目推動到後來可以兼顧業務驗證,產品邏輯優化以及項目的推動學會了很多。
就像打怪升級一樣,從新手村出來進入都城,從都城出來進入史詩副本,再到比武pk,每一個人都是這樣走過來的,走在這樣的路上我覺得很充實,也很有希望。從1)組織要做的事情,跟著做,在做的過程中一點一點思路清晰。
到2)組織交給我去做什麼事情,我去執行,在執行過程中補充自身知識體系的漏洞。 再到3)組織提出一個需要改進的問題,我去解決,在解決過程中鍛煉之前學會的技能。 再到4)自己負責的內容出現了任何問題,去查證問題的本質,然後出方案去解決,並在解決後驗證。 直到5)不只局限於局部的問題,而是從整體上去看待問題,將相同問題歸類,抽象問題,統一解決。很多事情都是自己親自去做之後才會理解更深刻,也才能真正轉化成自己的本事。
做產品的過程,日常更像是查漏補缺,做到及時修補,可能一個產品一開始構建出來的樣子是適合匹配當時的情況的,但隨著業務的增長,環境的變化,政策的改變,越來越複雜,因此可能最初的產品形態已經不再適合當前的形式,這就需要我們及時優化,及時修補,甚至推倒重構。這就是產品在做的事情。當然在做的過程中也要兼顧業務上的情況,收支上的情況,畢竟我們是要賺錢的~或許這就是產品的商業化吧蜀黍說過,做任何東西做到最後你會發現其實都是在玩金融。
我深以為然,很多表面看起來不相關的知識點,不相關的類別其實都是相互聯繫的,也許某一天你會發現當時覺得沒用的東西卻派上了大用途,學會總結,學會歸類,勤于思考,建造知識網路尤為重要。
執行力很重要。將一件事情從空想到落地,快速反應,及時觀察優化,推動項目按計划進行的能力。學會對時間的管理,將手上的事情以及計劃的事情分為:緊急且必要,緊急且不必要,不緊急且必要,不緊急且不必要幾個類型,按照優先順序處理,如果處理事情的過程中遇到問題卡主,要懂得抽出思維看整體,保證目的的達到才是重要的。
兼顧效率與準確度。
需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未來路還很長。
你聰明會有人說你心機重你努力會有人說你運氣好你總樂觀會有人說你虛假所以,不用管別人怎麼看加油努力上進的做好自己變成一個渾身充滿希望的人
晚安。- 以親身經歷驗證了選擇比努力重要--&>50%
- 以一年的苦逼工作論證了一些工作上的方式,理論落實到實踐上了--&>25%
- 徹底明白了我所處的工作環境從大到小到底是什麼樣子,分別都是怎麼驅動著的--&>15%
- 順便漲了50%的薪水--&>10%
- 從一隻運營和產品兼做的項目經理,正式轉型專心做了產品汪;
- 加入創業團隊,歷經項目從0-1,再到0的過程,將近一年的加班迭代試水,從上線到運營,到融資失敗,公司宣布破產清算,團隊解散——這一路,酸甜苦辣太不易,深刻體會創業不易;
- 從考慮功能設計,到考慮產品可拓展性,再到考慮業務方向,我想這一路是在成長的;
- 溝通。協調。最關鍵的輸出,是解決問題,否則都是無效的溝通。
收穫了一枚程序猿。
我的答案是,我找到工作了!哈哈哈
_______________ 分割線 _______________原文為我的文章,因為還是小白沒有專欄 找到它比較難。我複製粘貼了過來,大家看著玩兒。小白也要找工作 產品經理之路1
前言
說句實話,以我僅一個月的產品小白資歷,完全沒資格給大家做分享。但瀏覽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網,知乎產品話題時,我有個切身的感受:產品領域沒有新人。是的,所有關於產品的經驗分享、知識普及,都是由大牛們,站在他們的高度,居高臨下發表的。可我想寫寫自己,寫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年輕人,一點點成長的故事。這一路,應該會有淚水,有挫折,有通宵的落寞,有成功的狂喜......我想很多年後,回頭看這一路,唏噓而欣慰。
同時,我希望你:無論年齡,無論經驗,無論資歷,都能從我這個傻瓜這兒吸收到什麼。也許是我的血淚教訓;也許是永遠年輕的心態;也許只是忙碌一天後看看我,會心一笑:這傻嘩,又搞事,哈哈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陳同志簡單給大家介紹下自己。(方便以後罵我的時候叫名字,哈哈哈)我叫陳星銘,倒過來是:明星 陳(我爸真是個天才),好記吧。
哈爾濱工業大學,設計學類(數字媒體專業)2020屆的學生。是的,我才大一哈哈哈,快誇我年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找啊找啊 找工作今年10月,我決定找份實習。一番諮詢,老師、學長都勸我過兩年,多學些知識,更加成熟再說。因為一些私人原因,我仍然決定尋找實習機會。我很感謝他們,後面我的經歷也證實了這一點:年輕能獲得許多機會,也要付出更多代價。我投了很多很多簡歷,包括而不局限於新媒體運營實習、交互設計實習、平面設計實習、產品實習......按照各位大神分享的經驗:
1.我把簡歷做的簡潔大方(上圖上圖,自認為還成,咳咳)
2.把相關的內容分層次的(教育背景、技能、個人經歷、實習經驗、備註等)放上去
3.我在向不同公司投遞時,對簡歷進行了修改,盡量向其要求靠攏。
然而,與我進一步交流的公司不到兩位數,邀請我面試的公司僅僅3、4家。
原因太簡單了:年輕!年輕!年輕!
沒幾位hr願意讓一位大一學生加入公司,即使作為實習生。「大一」幾乎成為了「不靠譜」、「不穩定」、「不專業」的代言詞。哎,雖然很不爽,但現實如此。也有其它客觀因素吧:學校太偏僻(窩工在北京就好了),寒假時間短,暑假有小學期等等。
比如,一深圳公司的hr到北京出差,周末有課程我沒法飛北京,於是約定好時間網上面試。到了約定時間後,又以一個什麼借口華麗麗地水了我,哎。如果身在北京,至少能面試吧,事後我這樣想。
這個過程很痛苦,不斷改簡歷,投遞,失敗...就是不斷地燃起希望,緊接著失望。我開始懷疑自己,開始畏懼,想退縮,一度特別想放棄,想承認自己不夠優秀。但是我真的需要一份實習,我太渴望做點兒不一樣的事兒了。
不知道你們會不會有這樣的階段:渴望與眾不同,渴望出人頭地,渴望功成名就。
我還年輕,不為此羞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機遇好重要啊第2個面試邀請,坐標哈爾濱,職位:新媒體運營實習生。可以說,2016年11月16日,我的生活迎來新的轉折點:本來面試的職務是新媒體運營實習生,BOSS在看過我準備的素材和簡歷後,簡單介紹了新媒體運營工作的相關情況,又花費大約1.5小時向我講訴一個新的拳頭產品。然後讓我自己選。
我又不傻,當然做產品啦哈哈哈。
於是,小陳同學從一隻啥都不懂的小白,搖身一變,成為了一隻產品汪。我必須坦誠,在獲得工作之前,我沒聽說過產品經理(捂臉),於是我開始惡補知識:這個月,相關書籍買了十來本(雖然只看完4本哈哈哈)知乎上新增了收藏夾,添加了幾十上百的回答。也發現了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網,加入了2、3個神奇的qq群,看一堆老司機天天開車,哈哈。
真的很感激我的老闆,雖然一開始還擔心他在忽悠我哈哈哈(具體情況可以見我這個知乎提問怎麼知道老闆是不是在忽悠你 - 創業 - 知乎)
他給了我機會、信任和方向,我能做的就是好好工作、努力成長。多希望日後,提起我時,哥能一臉自豪得跟人說:「那小子是我一手帶出來的,當年就看出來他有潛力。」哈哈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結其實我真的不是個典型案例,屬於比較盲目的尋找實習機會。在這裡也把自己掛出來,希望大家吸取我的經驗。畢竟各人的情況不同,謝謝我的心得,且當博各位看官一笑吧。因為身份的特殊性(太過年輕的大一學生),我秉持著幾個原則:
1.網投為主,不動用人脈資源
2.發展為主,不重待遇3.真誠為主,不搞套路解讀:
1.網投為主,不動用人脈資源。
窩工能提供的人脈資源,還是很豐富的(孫志剛老師、劉飛學長都是窩工噠,本專業都有很多就職於BAT的學長)。但考慮到大招應該放後面,我沒有尋求老師、學長們的幫助(聯繫、內推等)。網投增加了風險(上市公司沒有一家回應),但也是一種途徑。2.發展為主,不重待遇。
說實話,我這個水平,沒資格要求啥待遇。能帶著我參與項目,學習到知識,比多拿幾張票子意義重太多。希望大家看長遠點兒,麵包會有的。3.真誠為主,不搞套路。
我一度考慮謊稱自己是大三學生,想了想還是放棄了。一個是知識儲備達不到,裝高年級學生容易穿幫,另一個是:我也希望被真誠對待。這麼說挺理想主義的,也確實給我添加了不少麻煩。但很幸運,我堅持了下來,找到了我的機會。希望你也能堅持你的原則,加上點兒好運,找到屬於你的機遇。而我的產品經理之路,還很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期預告是什麼,讓年輕小伙失聲尖叫?什麼造就了,二區主樓8層深夜鬧鬼的傳聞?經歷了什麼,陽光小帥哥變欲求不滿中老年男人?請關注《產品汪知道我經歷了什麼——產品經理之路(二)》2015年做了一年的平台端偏底層的產品,一直負責平台能力這塊,對整體系統的非常了解,同時技術層面收穫了不少知識,最重要跟我的平台研發團隊關係和諧,2016年轉做前端產品,獨立負責一個非常重要的產品,雖然還沒上線,但已有雛型,自我感覺良好,整個項目中雖有撕逼,雖有妥協不甘心,但看到自己可以帶領團隊單打獨鬥,自己的產品看著還不賴,心裡美滋滋的,希望2017年我的產品能受到大家的認可
作為一名-1歲的PM,在2016年我主要完成了一下幾件事情:
1.完成了產品相關入門知識的學習,做好了筆記,學會了axure;2.折騰了兩個小小的網站,做過編輯也寫了邏輯;做了微信運營,數據分析;3:找了一份有意思的實習,體驗了工作的辛苦,尤其是做不喜歡的事的辛苦,進一步明確了自己的職業喜好;4:在實習不對口的情況下拿到了不錯的offer,包括一個小dream offer和一個大dream offer,並最終選擇了最適合自己的工作;5:在求職的過程中結識了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為人生增添了新風景。這些小小的成果比起大牛微不足道,但的確是我自己成長的一大步,隨著日曆的切換,我看到自己的努力慢慢有產出,證明自己堅持的方向有希望,這樣積極的過程和結果一樣讓人興奮。
2017,fighting !原來自己默默做的產品有人關注…看到新聞報道里的截圖…感覺好滿足
第一次自己從頭開始做產品,做了一年,失敗了。沮喪,總結,重新再來。 新產品已經開始了。2017 加油
12月剛從運營轉的PM,遇到個還不錯的老闆算么。哈哈。(目前為止唯一不匿名的回答,萬一被老闆看到了呢,快給我漲工資吧?(????ε ???? ? )))Σ≡=─
2017年中前來更新-----------------------------------
2017年上半年業績飄紅,數據表現就是:同比2016年上半年營收增長130%+,利潤率增長60%+,新增增長50%+,活躍增長70%+。似乎之前的布局都開始上軌道了。年中意外的給項目拿到筆不錯的PRP預算。自己留了8%,其他的給項目組內部分解掉了。
上半年公司又進行業務和架構調整,我負責的業務線莫名奇妙的又合併了1個主業務項目。好像被人擋槍了,因為由我主導裁掉了那個項目的幾十人。不過與此同時終於給升助理總裁了,並追加了一大筆限制性股票,如果提早9-12個月給我,我可能會比較欣喜。
到今年6月初最後一部分比價大份額的股票到賬戶了。和老婆商量後還是提了離職。不作的話算是財務自由了,以後可能只做些保守型投資。
昨天去公司辦了最後的手續,在寫字樓附近的咖啡廳里,正好碰到總裁辦的負責人,他說CEO想約我面談一次,要投錢給我讓我去創業。不過我滿腦子想的都是月底要去度假了,並且終於給媳婦換了台SLC,8月底應該能到了。下半年好好鍛煉身體,年底要個老三(希望是男孩)。。。
理智的想了一下,如果公司給更豐厚的待遇,或許我還會繼續留下來。無論是否接收了那麼多負能量信息。畢竟大部分人工作都是為了生存和過上更好的生活。進步、收貨與成長?這些都只是為了更好的生存過程的形容。相對於個人的進步與成長,收穫應為更重要。畢竟如果無法量化自己的進步與成長,那和不存在並沒有區別。
2016年底的第一次回答-----------------------------------
客觀的工作方面的經驗、能力沒有任何提升。倒是職場新技能get了不少。
帶著一些人空降到原來有競爭關係的團隊中做負責人,職級+1,但是很不爽。
2個月的時間進行前端以及後台的功能整合,項目組人員也進行了小範圍調(huan)整(xue)。
1個月的時間重新梳理商業模式及營收分配。
2個月的時間完成了一次代碼級功能層版本重構。
期間一直對運營人員進行培訓,總算能夠把運營工作做起來了。
前半年就這麼過去了。項目算是步入正軌。
後半年在做功能點創新和交互優化。順便合併掉了另外一個小項目。成員也越來越疲憊。
領導總是「那樣」,變動總是突然,驗證總是等不得。傳統行業進行移動化、電子化改革,做過的人都懂其中的痛,不必多說。
同比2015年,收入提高了50%+。在沒增加投放的情況下,活躍新增提升了100%+。年底述職應該能硬硬的和其他人叫板了。
真不想在這裡幹了,每天最大的心愿就是回家陪兩個女兒玩,明年股票就能套現了,如果再逼項目組就再見吧!我也順便退休。
離開了嗶哩嗶哩,卸下B站賦予的光環
到了新的公司,發現了新的世界
真真正正擔當起一個二次元產品的領路人,從產品到開發,再到運營市場
每天充滿痛和挑戰地活著我的2016
一個人來了杭州工作一年了,我現在終於來了一家正常的公司。我來杭州的時候是三月份,第一家公司面試結束後老闆當場給我算了一卦,我以為是鬧著玩的,入職之後董事長來給我算了第二卦我方了,後來在為期半年多的工作中,發現該公司做什麼東西都要算一卦,招人不招有用的只要命好的,你不會沒關係,你命好一切都好說,哎現在看到這家公司死了我心裡踏實多了。
上面這個是彩蛋下方正題
我在2016年最大的突破是從聽見需求後腦補原型升級到了聽見需求之後思考這個需求所要解決的問題,結論是圖不是關鍵!
在2016年我知道了產品與運營結合才是完整的產品形態。
在2016年我知道了全面評估項目的可行性比拍腦袋要做一個產品的時候直接上手去做要重要的多的多。
在2016年我知道不要瞧不起不懂產品的人產品是一個商業邏輯的表現形式,有些人不懂互聯網不懂產品但不代表不懂商業。
在2016年我知道了我還很嫩所以我在不斷的爭取和比我強的人溝通的機會。
在2016年我知道了吹牛逼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能吹又能做的出來才是真牛逼
在2016年我知道了當上手體驗一個產品的時候不要亂噴用戶體驗因為你不知道他背後的商業邏輯與業務邏輯以及公司現狀。
以上,是我一個初級產品的心得。1.告別了帶我入行的公司,跟著該公司之前的同事一起弄了一個公司。2.之前的公司做的項目失敗了,找到了自己的原因,是因為自己把控的開發流程奇葩,代碼質量奇差,需求把控不嚴,目前這些問題都已經逐漸改正。3.開始和其他的產品同事一起做經驗分享,互相吸取經驗和知識4.新公司在沒有投資的情況下撐了5個月,從前期的為了活命奔於外包,到現在可以平靜的坐下來談談自己產品的發展思路,感覺還是挺滿足的。5.新公司的同事們都很好,一整個團隊中午一起定外賣,聚在會議室吃飯的感覺特別棒。6.知道自己差的東西還很多,新的一年要好好學習了7.現在手裡差不多4個項目,希望都不要出問題。8.基本上算是一個技術不算過關,但受到程序員愛戴的產品了。
下半年末的時候從傳統行業技術人員轉型到了PM。
新的團隊,新的工作模式,感覺自己什麼也不會,眼高手低,對不起自己這份工資。
還在焦慮期。從學校畢業進入產品工作,加入公司內一個初創團隊唯一的產品經理在我試用期沒滿前就離職了,剩下我和另一個一起入職的新產品跪著幹了半年的活,結局還是不太滿意,對產品前景非常迷茫自己成長了很多,但總覺得沒有打好基礎,不知道自己這條路是不是是對的就這樣,希望2017能好起來,能對自己有更多的信心,對產品有更多信心
準備轉行程序員了
推薦閱讀:
※優秀的產品經理是什麼樣的?
※在大公司的產品崗位,如何在三到五年成為一名頂尖的產品經理?
※對於職業目標是產品經理的學生,畢業後立刻做產品的好,還是先做幾年技術再轉產品的好?
※經常說用戶體驗,怎麼在實際工作中落地執行?有什麼原則和評判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