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年輕人獨居生活的價值體現在哪些方面,它們被低估了嗎?

本題已加入圓桌 ? 即使獨自生活,更多「獨居」、「單身」的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獨居的生活最大價值體現在:

不被這個世界所綁架。

下班回家手機靜音模式往沙發一扔,就進入到了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世界裡。

收拾屋子也好、躺著發獃也罷,有心趣了蓋著薄毯在沙發上靜靜的看書,或者是對著鏡子自拍。累了開音樂練練自己遺忘的拉丁,或者是自我矯情一下練練小提琴。

可以洗完澡在家裸奔,用腳逗貓兒玩。

累了睡的天昏地暗,也可以徹夜通宵打dota。

不高興了就哭,哭完了點個外賣看節目被逗的哈哈笑。

偶爾朋友過來一起吃個火鍋,吐槽一下最近的生活,天色暗下來有星星的時候,收拾杯盤狼藉送朋友回家。

只有這樣的環境里自己屬於自己。

出了門,就要考慮工作人情往來職業發展生涯規劃做著正確但是自己並不喜歡的事情。

所以回家開門的那一刻,雖然屋子黑漆漆的,但是肌肉會瞬間覺得鬆弛。

小貓跑過來喵喵叫蹭你的腳好像在說「你回來啦!」

是呀,我回來啦。

更新一組表情包


謝邀。

我覺得自己只能從個人的角度來談,因為會很片面,所以僅作參考吧。

獨自生活就排除了兩個很重要的選項:一,和伴侶一起生活。二,和父母一起生活。對於女性來講,和男友一起生活會加劇對對方的依賴感,很多事情漸漸會以男友為中心(絕大多數),伴隨著的是失去一定程度的自我。這有好有壞,兩個人在一起會更加溫暖。彼此有了連接,感受到了強烈的被感知和存在感,以及互相的理解會促使心情更加愉悅,對人生充滿更多希望。但如果靠得太近,就會生活失衡,因為曾經的個人興趣愛好會因對方的厭惡被拋棄掉,私人空間會被很大程度侵佔。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被對方評價,就會去為了取悅對方而一直壓抑真實的自我。到最後爆發了也會很恐怖,也許是摩肩接踵的吵架,也許是接連不斷的冷戰,最後分手。這都是兩個人一起生活存在的隱患。

這個時候……獨自生活的優勢就大大地彰顯了出來。因為一直是一個人生活,心中就會有個牢牢的信條--一切都要靠自己。一旦這個信條終身保有後,很多東西都guaranteed了。學習時不再期待有人來主動勾重點,工作時不再期待有人來幫忙整理文件,周末也會因為提前預計到自己的「孤獨time」會做好相應計劃。所以,獨處就帶來了第一個好處: 獨立性 。

第二個是 自由 ,前面提到了部分「自我」的喪失和私人空間的擠占,以及個人興趣愛好的被評價(有時候對方甚至持厭惡態度)這些都會影響到你的自由空間。當你是獨自一人生活時,你能更

清楚地聽到來自內心最真實的聲音,感受到自己最真的渴望。並且付諸於行動的難度係數也會大大降低。因為很多時候我們最真的念頭會因對方的訴求而被衝擊掉,然後就被壓抑了下去,但其實它始終是存在的,久而久之會產生抑鬱情緒。如果是一個人生活,可以直接跳過與對方互動的環節,直接開始做想做的事情,那種自己給自己的穩穩的幸福也會悄悄來臨。

至於和父母的separation,我覺得這就是個很自然的過程了。有時候,和父母隔開一點,才會產生距離美,才會有忽然之間的「子欲孝而親還待」的緊迫感和幸運感以及重新審視從小到大與父母之間的關係。

以上。

(碼了好久的字,如果覺得對你有所幫助,就給個贊或者感謝嘛~&>_&<~ ありがとう)


極大的自由伴隨著極大的孤獨,紛繁的想法夾雜失控的自律,一個人獨居,尤其是對一個剛剛工作的年輕人來說,獨居就像是一場實驗,是最容易也是最清晰看清了解自己狀況的方式,獨居最怕的是:管不住自己,結果還要舔著臉跟自己約法三章(比如熬夜,打遊戲,看不該看的視頻)。

如果要說它的價值該體現在哪裡,我覺得就是如何在自由和自律中找到一個平衡點。

另外說說獨居的另外一個殺手,孤獨,儘管自己對此並沒有太大的強烈感受。不過看到一個調查分析挺有趣:

最新研究發現獨居者比同居者死亡率要高出2%,而65歲以下過著獨居生活的人,死亡率會比那些有人同住的人卻高出21%。

可以看出,獨居不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的選擇,所以從這一方面上,獨居的價值還在能夠篩選識別出具有一定程度生存能力的人。


獨居生活的價值體現在創造力;

而創造力需要三個必須的條件:時間與精力、經濟、理解包容性;

時間與精力

從時間來看避免了伴侶、父母的佔用,且互聯網產業如訂餐、打車、洗衣...的興盛使得個人時間越來越多,且避免了精力在日常瑣事的消耗,使個人擁有了較為完整的整塊時間和精力;

可以試想下,當你有時間有精力你會做什麼?

經濟:

結婚買房雖然不是必要條件,但目前來看還是深入人心的潛規則。

多數獨居青年處在獨自生活水準不錯(不買房),結婚(買房)反而降低生活水準的平均線上(無數據報表支撐並不嚴謹);

在一線、二線城市內,各類物品、服務都可以很容易的以便宜的價格買到,通過婚姻獲得的幫助並不比獨居來的多,反而婚姻可能使生活質量減低。比起結婚後規律的生活支出獨居個人自由,消費更活躍。

理解和包容性

獨居青年多數集中在20-35歲之間,處在互聯網信息爆炸的時代,對各種信息、文化、行為均可理解、包容、支持;

為了填滿自己空餘的時間和精力,且有一定的消費能力和理解包容,就會想方設法的去挖掘和推動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這也就是開頭提到的創造力。

至於是否被低估,個人無數據支撐,暫時不好評估,一家之言,歡迎交流。


自由,是的

沒有什麼比獨居更自由了

回家晚了不需要撒謊

喝酒了不需要早走

看電視不需要搶台

原諒我很是享受現在的狀態

想做飯了就自己動手

去哪無需向任何人打招呼

別人可能會覺得你很是可憐

但是沒有人會知道你自己過得是多特么幸福

下班,回家途中,真冷

時隔幾天又來更新,

獨居真的沒有什麼大不了

一輩子這麼長

多的是時間兩個人,三個人一起生活

但是時間久了,

就懶得找對象了

太麻煩,又能養活自己

但是我媽說

你不能違反自然規律。。。

竟讓我無言以對


人確實是群居動物,獨居往往是被現實境況所迫。

沒有人願意一直獨居,就像經常在一起的某個人,某一天,會想一個人待著,靜一靜。

獨居是有階段性的,如果衝破階段性的限制形成慣性,就會出現享受的狀態。

14歲到30歲之前,男人比女人更願意同居,原因你懂的。

30到45歲,男人比女人更願意獨居。這是男人一生中活的最像人的時候,一桿槍,倆子彈,哪個地方都敢躥。

50歲以後,荷爾蒙降低了,性情穩定了,願意身邊有一個說話的伴兒。女人這個年齡身體素質開始走下坡路,會更依賴身邊人。

獨居有三種情況:1,因生活,環境原因所致。2,自願的。3,失獨。

無論哪種都繞不開三種需要:1,性。2,陪伴。3,幫助。

以上全是廢話。

那麼獨居的真正的意義在哪裡呢?

就是敦促世界各國,努力發展科技,爭取早一點製造出可以滿足前面提到的三種需要的機器人。這就是全世界目前獨居者所發出的最嚴肅,最急切的無聲宣言!

是的!獨居者是偉大的,他們一直走在世間的前列,引導發展的潮流。

你聽他們在吶喊:機器人!機器人!


都說人是群居動物,這是以前的了,現已不在適用。如今,出門在外,就是單槍匹馬。獨自生活,畢竟每個人的路都不一樣,自由戀愛,自由找工作。導致男女之間交流越來越少,可以說不需要了。你有的錢,她也賺得到。她有的溫柔,你也不需要,這麼多年,早就學會了自己照顧自己。唯一的需求就是性。這個原始的需求,無法抗拒。但在這個城市上,工作的繁忙,生活的壓力,都會把這些壓制。不會花太多的精力去在男女之情之間,對於自己沒有把握的事情,很少會去全新投入。去付出。不像小孩子們,你對她好,她肯定也會對你好。長大後後,其實沒什麼誰離不開誰,也不需要誰。

其實,你我都不過是外向的孤獨患者罷了!


我很不喜歡中國的生活的一個原因就是中國沒有把人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中國人一定是從屬於某個集體,要麼是家庭,要麼是學校,要麼是公司。

所以大家捫心自問一下,自己從小到大什麼時候是真正獨自生活過的?小時候生活在父母家裡,上學了住集體宿舍。中國的學生一直到博士都享受不到單人間,而美國這些國家本科就可以住單人間了。等到好不容易畢業了,又被趕著去相親,結婚,組建新的家庭。然而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還有多少?

所以我看到很多中國人畢業不久就急著脫單是感到非常詫異的。我不能理解為什麼這些人從未享受過有自己的私人空間,享受過有一個只屬於自己的家,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裝扮它;可以看電視,聽音樂,縱情高歌而不用擔心打擾別人;可以自由的安排自己的生活,無需照顧別人的喜好,更不用守著電話,QQ,微信,害怕沒有及時回信惹別人生氣;甚至可以計劃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這樣的生活,就匆匆的投入下一段集體生活,永遠沒有留給自己的時間?

小時候媽媽每次帶我出去玩,去下館子,總是對我說,她自己平時基本不出去吃,不出去玩,因為我不在身邊沒心情享受。我總是不能理解,為什麼大人不能自己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總是要圍著小孩轉,他們就沒有自己的生活嗎?然而當我看到知乎上的單身青年不停抱怨一個人的生活多麼無聊,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去旅遊怎麼沒意思,我彷彿看到他們結婚了,有了孩子後變成我媽的樣子。所以大部分中國人終究是不自由的,他們的精神是貧瘠的;因為他們總是在為別人而活,從來沒有為自己活過。


社會性是人的本質屬性。生活中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很重要,良好的親密關係作為社會支持系統有利於人的身心健康。所以說,心底里不認同獨居的生活方式。


很奇怪嗎?獨居又不是孤獨。


推薦知友韌心旎的一場Live—為什麼一個人生活(highly recommend)。這兩天自己在review這場Live。

裡面提到傳統家庭生活中對我們個人邊界發展的限制,那麼一個人生活可以幫助我們發展出清晰的個人邊界來,同時也有助於促進我們獨立人格的發展。可以讓我們在孤獨中認知真實的自己,為我們去發展人際關係及親密關係做下鋪墊。

裡面還提到這麼一個事實,我們每一個人,作為社會性的動物,雖然都很想要去和他人產生連接,但是我們自己,每一個個體,出廠設置(default)就是一個人的狀態,這種一個人的狀態就是孤獨,也是我們要去徹底擁抱的事實。不過孤獨並不等同於孤獨感,可以不要讓孤獨感腐蝕掉我們就是了。


社會還是要形成一種連結,抱團取暖,既可以為自己找到某個領域的知音甚至存在感,也可以與自己一樣的一群人形成一個保護屏障。而家應該是一個穩定的互相保護的環境,幾乎拋開利益,有著根深蒂固的感情連結。社會很險惡,獨居真的不適合成為普遍現象。

女孩,23歲,界面設計師,我覺得這個社會治安還沒有好到那種理想的程度,在網上大家也有各種群各種拉幫結派(可以這麼說嗎),不但可以找到知音,還可以形成一種保護的屏障,讓不理解你看不慣的人也欺負不到你。在現實中其實也需要,只是這樣的環境設計還沒有慢慢地普及起來。

我很難過發現自己冷血。

我有問過自己一些問題:

你心裡有沒有一個人讓你願意為了他放棄自己幾乎全部的生活嗎?

當你的家人生病痛苦的時候你有沒有感覺難受和心疼?

你生命中有幾個人在你所設想的未來里?

你心裡有沒有覺得如果生命中失去了誰誰誰,生活就會沒有意思了?

我發現我心中沒有答案,我的未來設想職業規劃都是我自己。如果沒有遇到更合適的,現在男朋友只是用來過幾年一起結婚的。父母只是想到過兩年我事業有成,每個月給足他們零花錢保證吃好住好就行。至於我的好朋友,在外地我也從來沒有主動單純去看過她們,倒是抱著順便去玩玩漲漲見識的心態去了幾次。我從來不心疼她們在外面一個人上學工作會不會遇到很多傷心事。

以前我總是願意把世界想的很美好,我發現我錯了。

甚至,我覺得自己好醜惡,好自私。

今年畢業了,當我回到家裡我好不適應,一般的狀態是,爸媽下班回到家,妹妹小侄女也放學,我為了不把小朋友帶壞,在房間玩手機玩電腦把門反鎖,當然也不排除我要用電腦做設計。

每天晚上爸媽過來看到我抱著電腦睡覺都要心疼地罵我幾句,每天早上小朋友都會跑我叫我起床,順便在我被子上玩。我剛開始會覺得很打擾,真想一個人生活,可是這樣很封閉,就算有著精彩的朋友圈照片,有著很多點贊的朋友,其實現實生活中內心還是很孤獨的,可能是我孤獨久了習慣了。

而且也很懶,收拾完自己的東西已經夠不錯的了,真的懶得再為除了自己以外的人多做一點活呢,在懶的表面下是一個自私可惡的靈魂。

其實不求回報地為別人做一點事,會增加幸福感,樂於助人,助人為樂,是一種很幸福的體驗。在這條路上我還需要修行。

從大城市上完學工作完回來,雖然不適應家裡小城市的氣氛,說話聊天的語氣,但是我發現並不一定就很少出去了,你把自己變優秀了,可以選擇去結識各種厲害的人五湖四海的人,如果你講地一口地道的家鄉話,一些外地的地方話,比如長沙話、東北話、粵語、英語。然後與年輕人聊天學習,與老人聊天學習,與小孩聊天學習。變得老少通吃,上的了檯面,又接的了地氣。像金星老師一樣活的明白,懂生活懂別人也懂自己。

那才是人生贏家,賺多少錢收入多少都是其次了。

想想

如果生命只到27歲,你想要怎麼活?不用擔心結婚生子五險一金退休金等一眼就可以看到一生這系列的問題。

對於我來說,理想狀態,在喜歡併合適自己的城市有個房子,房子里有家人就是家了,先人性化地為每個家庭成員考慮周到打造一個環境,有私密空間又有公共空間各種功能的空間。只要夫妻善良恩愛包容,那些所謂的家庭矛盾應該會少很多吧。在這樣的環境里,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生活,同時又能相互陪伴。

最近在研究家居設計,很享受這種學習的狀態,可以從這個角度去發現生活中的問題和解決辦法。


我獨居過一年,那年我考浙大研究生。什麼境界呢。就是考完之後,我住處房間的牆上全是字(和自己的對話)。

1.因為獨居的原因,你會發現你的注意力慢慢變的集中了,而注意力的集中能夠讓你看到自己的靈魂和自己生命的本質,你更多地將注意力投放到花花草草上面,你身上的每個細胞變的敏銳。你和世界共呼吸了。

2.你變的積極向上,你的私生活和公共生活變的稜角分明,你變的透徹而生活很有節奏。私生活和公共生活分開是很重要的。生活的節奏感由此而來。

3.獨居容易麻痹自己,特別是你堅信一個東西時,你不會受到外界的影響,你變的持之以恆。


平衡自由和自律。得到不依附於任何人的安全感。看清自己。


體現在:以一個獨立人的形式存活在世界上。

在澳讀書,一切想的到的,想不到的事情都由自己負責。

按時間順序。

沒有爸爸敲你的房門叫你起床,只有你自己選擇是否開始這一天。

沒有媽媽最好的熱騰騰的早飯,只有你自己選擇餓肚子還是隨便吃點還是做點好的。

沒有體育老師督促你鍛煉,你選擇自己保持運動還是胖下去。

沒有人叫你上課,自己選擇一天天堅持不同語言的大量閱讀還是應付。

沒人幫你洗衣服,沒人幫你收拾房間,沒人發給你零花錢,你選擇自己打工cover生活費或是繼續問父母要。

大部分時候,沒有人會來關心你,你要不然獨自一人變的優秀有趣,要不然爛在地里。

應付瑣事,已經足夠耗費你的大部分時間,不懂得管理自己,不求上進,只會越來越沒人愛而已。

有了無限的自由,也因此承擔一切的責任。

你變成了一個獨立人,所有人離開,你也有信心好好地活在這個世界上。

這個價值對我來說是千金難換的,這段時間我成長的最快,也帶來很多痛苦。

大量的吸收知識,來保護自己。

創業,來支持自己。

與人溝通,與傻逼撕逼,經營維護自己的人脈。

我懂得了,只有自己才在大部分時間裡最靠得住。

當然~價值高低是相對辯證的,也是比較唯心的。 這些感受,你想要便有價值,不想要便無價值。


答主 在校大三醫學生 護理

明年要實習了

第一次知乎答題

事情是這樣的 我準備跟學校出去實習 但已經決定要回家找工作 醫學生嘛 就業面並非太廣 家裡那邊可供選擇的醫院太少 但還是決定去離家稍有些遠的那家醫院試試 已經無限憧憬自己一個人租房子做飯的生活了 從小除了上學沒怎麼離開過家 但還是超想嘗試一下自己租房子獨居的生活 畢竟獨居又不是孤獨

我可以在租來的房子的小陽台上養上幾盆綠植 然後在旁邊放一個小木架 養上許多多肉

安一張舒服的床 有一個漂亮的書架和桌子 買一個好看的穿衣鏡 有一個裝衣服的大衣櫥 再買一個烤箱 等等等…

說的我竟有些迫不及待要成為一名上班族了 雖然內心有些害怕離開學校這個大溫室 成為一名醫務工作人員 但我依然期待下了班的我自己一個人窩在舒適的小屋 看著外面 讀讀書 聽聽音樂 暫時告別嘈雜 告別匆忙 享受歲月靜好

寫於一個不想學習的晚自習


獨居的自己擁有足夠自由的思想空想。不要認為獨居就是和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獨居就是孤獨,其實孤獨才是最好的自由。


由於某種幸運,出國後的住宿被安排在大家都羨慕不已的獨立套間,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不用和十幾個人共用廚房浴室,也就沒有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室友。獨居至今。由於我適應能力還不錯,也很容易隨遇而安,所以很享受這種生活。

至於生活價值,那就是有更多時間可以不被打擾,更多機會獨自面對各種突發不突發的事件,更多自由做自己喜歡的事。因此,更加獨立; 能想明白很多事情; 能更好地全方面了解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遇事更加坦然,該堅持什麼,該釋然什麼。

上述種種,本來都是自我感覺,直到今年回國,和親戚朋友闊別將近兩年,很多人見面說自己看起來更加成熟了,更像個大人了(以前因為從未踏入社會,身上的書生氣比較重,研究生快畢業時還曾被問及是大幾的)。

我覺得獨居時光對每個人都是一段寶貴的財富,畢竟與別人的相處,最終都可以歸結於如何自處。


有了足夠的理由購買遊戲機

「我也有女朋友,只是你們看不到」

獨居很有快感的好伐


對於AR、VR產品來說,這是一片很廣闊的潛在市場。


推薦閱讀:

想學習心理學,要怎麼入門?
是什麼讓你堅持當一個好人?
是否應該增加心理暴力犯罪這一項罪名?
如何面對親人離去的悲痛?
大話西遊中紫霞仙子在至尊寶心裡留下的一滴眼淚是什麼意思?

TAG:心理學 | 社會學 | 社會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