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唯物主義,反對唯心主義正確么?
高二政治老師今天講了關於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堅持唯物主義,反對唯心主義正確么?
這個問題的話……那你要先問問他他心目中的「唯物主義」唯的那個「物」是啥,他心目中的「唯心主義」唯的那個「心」又是啥,我們隨便說一個東西,他如何經驗地來區分這個東西是「物」還是「心」呢?……等他說出來了之後,我們才能評價啊……例如如果我們把"物"理解為"物理學對象",那麼唯物主義就與如今熱門的本體論的自然主義的物理主義是等價的,難道堅持這個,反對這個的反面有什麼不合理的嗎?……再例如如果我們把"心"理解為"理論假設",那麼基於迪昂蒯因論題和本體論承諾理論,所有存在的東西都變成了"心",這個時候反對"唯心主義"又變得毫無理由了……
當然,上述兩個例子其實是互相兼容的,甚至大多數支持其中一個的都支持另一個,大多數反對其中一個的也反對另一個,但前者很容易帶上"極端唯物主義"的帽子,而後者又很容易帶上"唯心主義"的帽子,至於這到底是唯物還是唯心,我們根本不在乎……
至於馬克思自己是怎麼想的,這不是個重要問題,甚至可能根本不是個問題……以下引文來自【轉】哲學合作社採訪葉峰我個人認為有兩點要引起注意。首先,學習哲學史有兩種方式:鑽研原著和閱讀現代的闡釋性教科書。我相信除了一些很極端的情形,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沒必要鑽研原著,那是浪費時間,而且對現在的很多哲學學生來說,這已經是極大地浪費了時間。假設教科書中對一個經典哲學家的思想已經有十種不同的解釋,如果你的目的是為了研究哲學問題而得到啟發,那麼這十種不同的解釋中究竟哪一種最符合那個哲學家的原意,這一點完全不重要,很可能是不符合原意的一種解釋才是有啟發價值的。你也不必擔心原著中還有什麼這十種不同的解釋都沒有挖掘出來的寶藏,那種概率太小了,完全可以忽略。所以完全不必擔心別人嘲笑說「你沒讀懂xxx」或「你誤解了xxx」。因為xxx的本意究竟是A還是B、C、D等等,這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A、B、C、D本身有沒有道理,有沒有啟發意義,有沒有人反駁或改進過它們。重要的恰好就是找出多種可能的、更清晰的、更進一步的闡釋,因為原著的作者很可能根本就沒想得那麼深、那麼清楚。這是放棄了崇拜心理後學習哲學史的方式,即不必假設原作者一定有什麼最深奧、最深刻的,隱藏著的思想。那種「沒讀懂xxx」或「誤解了xxx」 的擔憂是假設原作者天然地高過我們許多,需要我們戰戰兢兢地去領會。其實更大的可能是相反,原作者本來就不清楚,而經過了許多年、許多人的分析、探究後,各種不同的對原作的解釋已經遠遠地超越原作了。一個學數學的人不會關心一個證明是不是歐拉或高斯的原意,你關心的只是那個證明本身對不對,它可以有什麼變化、改進,可以在其它地方有什麼應用等等。有可能歐拉或高斯原來的證明其實就不清楚,或者甚至是錯的。
不正確。
「任何極端都是它自己的另一極端。抽象唯靈論是抽象唯物主義;抽象唯物主義是物質的抽象唯靈論。」——《黑格爾法哲學批判》1843
而哲學博士卡爾?馬克思1845年已不屑再批判各種「自以為是的本體論終極答案」,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已揚棄了這種說法而換之以另一種說法,
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造世界!
「這些空洞的詞句是怎麼撰弄都可以的。」——馬克思
由此可見,馬克思反感陷入抽象的符號陷阱之中。
課本上唯物決定什麼的,斯大林後來普及的,並非馬克思之鍋。
當然,鑒於馬克思的社會學說主要從生產力與生產關係入手解構社會,宣揚以個體人為本,重視物質關係的角度來講,
馬克思主義重物但不唯物,重視個體以人為本但尊重自然規律。
「人們奮鬥所爭取的一切,都與他們的利益有關。」(《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82頁)
「人們的社會歷史始終只是他們的個體發展的歷史,而不管他們是否意識到這一點。他們的物質關係形成他們的一切關係的基礎。這些物質關係不過是他們的物質的和個體的活動所藉以實現的必然形式罷了。」(《致巴·瓦·安年柯夫(1846年12月28日)》)
「為了要從事生產,人們便要發生一定的聯繫和關係;只有經過這些社會的聯繫和關係,才會有他們與自然界的關係,才會有生產」。(《馬克思恩格斯文選》第一卷第67頁,)
「人們必須先通過生產勞動維持吃穿住行這樣的基本生存條件後,才可能從事其它文化活動。因此在生產勞動中不斷地改進生產工具,以獲得越來越多的物質生活資料,是維持和發展人類社會的前提和基礎。生產工具的改進必然導致生產方式的變更,人們在生產勞動中的相互關係也隨之變化」。(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
————分割線————
意識這個東西,真的科學家也不好說,我也不好評論。有的科學家認為是有的,有的卻嘲諷他們,我只複製一些看法僅供參考。「我們必須提出一種二元論的相互作用哲學,按照這種哲學、自覺的精神有一種不全依賴於大腦事件的特性和活動,這些大腦事件是處在由自覺精神的決定和控制的影響下的。」
「我們現在的假說認為,神經機構是一種多路的發射和接收結構,但是它自己並不提供最終的綜合。經驗到的統一併不來自神經生理的綜合,而是來自人們提出的自覺精神一體化特徵。我們推測,為了在一切有意識的經驗和行動中產生自我的這種統一而首先發展了自覺的精神。」「根本區別在於,選擇功能和結合功能被推測為自覺精神的屬性,這樣自覺精神就被賦予了一種主動的和支配的作用。」
「聯絡腦的微型組件可以是專門設計的結構,至少在皮層的特定區域內,特別是在語言區以內,這個物理世界,第一世界,對精神世界,第二世界達到一種開放性。......這種活動一直是雙向的。自覺的精神恰好不是被動地接收,它是在積極地起作用。在接收時它是積極的。當它接收時,它在控制神經機構的性能方面完成更多的活動。」
——約翰?埃爾克斯(1963年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得主)Orchestrated objective reduction這個著名的假說大家有興趣可以了解一下。相關著作《皇帝新腦》這個問題看的是屁股,不是腦子。
這連錯誤都算不上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870824/answer/13207581
如果是 materialism 還能討論是不是錯誤。不過「唯物主義 vs 唯心」的「唯」就是笛卡爾二元論的範疇錯誤了,保證了這個討論的價值都沒多少了
唯物主義的觀點,是「物質決定意識」,對人的要求是「實事求是」,難道我們不應該實事求是嗎?
實事求是沒有讓你唯經驗是從,而是讓你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主動地通過實踐認識世界,形成自己對世界的認知,並再通過實踐,檢驗修正自己之前對世界的認知。
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首先取決於客觀事物自身的運動規律,其次和人的需求有關。把一本書放在那裡,想讀書的人認為它是書,不識字的人認為這是一打有字的廢紙,甚至想上廁所的人會認為它就是衛生紙,這些觀點都沒錯,但這不是唯心主義能夠證明自己正確的理由。因為能夠供人閱讀、無法讓不識字的人閱讀、和能夠當成衛生紙去用,都是書(紙質書)這一客觀事物自己的運動規律提供給人的運用方式而已,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客觀事實而已。你總不能把書看成是一台能夠運行程序的計算機吧,有種你就在書上畫個鍵盤安裝一個Java編程環境,在書上編寫執行一段Java代碼……這你肯定做不到,即使你說「能做到」,充其量也就是破壞書上的印刷,自己畫個跟客戶端終端差不多的界面,自己用筆寫上運行結果而已之類的方法讓書冒充一台計算機,紙質書裡面沒有內存、沒有硬碟、沒有中央處理器,怎麼讓人拿它運行程序呢?或者你可以把書認為是一台發電機,那麼我給錢,你拿書給我發5度電,我看看你到要怎麼才能發出電來?
唯心主義主張「意識決定物質」,但是,意識真心不能決定物質,永動機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此外還有更多的事實能夠說明這一觀點的完全錯誤。
有人想用不可知論當擋箭牌,希望通過「意識決定了人觀念中的物質」來否決可知論,進而替唯心主義說話,恕我直言,各位主觀唯心主義者,您連意識是什麼還沒搞清了!!!
意識是客觀世界在人腦中的主觀映象,如果畫成圖就像下面這樣
有人說了,因為A『,B』以及那個c『都是人類意識中的內容,你如何肯定它們是客觀實在的?
當然是通過實踐,而且這個實踐絕對超出人的意識範圍(注意只是超出,並沒有脫離)。
不對啊,實踐的過程也是在你意識範圍內的啊,我就再用這個圖來說明:
只有橢圓中的那個才叫意識中的實踐活動,其實這充其量也就是人的思考活動,算不上實踐活動。而你怎麼可能不依賴於客觀實在的外物(包括你的身體器官)來參與實踐活動呢?正是因為反覆不斷地實踐,才會讓我確認事物的存在性。也正是因為實踐帶給我們的很多都是讓我們為之一驚的事情,才說明外物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而我們的意識,雖然以我們自己的意識為轉移,但是沒有一個是找不到外物根據的,長期的實踐,早已否定了不可知論,並且激勵著人們繼續探索,永恆地發展地探索未知世界。如果這個全部客觀實在的集合是W,而人的認識是W"的話,那麼下面的公式表示的就是能動可知論:
這個公式說明:
1、對任何一個指定時刻t,W"≠W,因為世界是無限的,人不可能在有限的時間內認識無限的世界,這說明人不能窮盡對整個世界的認識。
2、當t不斷前進的時候,W"就會有更多的內容和W非常接近甚至完全相同,但只是局部的,並不是整體相同。
如果這個公式說的不太明白,那麼我們可以以無理數舉例,無理數是無限不循環小數。以π舉例,人們所認識到的π的值是p,其中p是有理數,那麼
公式的含義
1、對任何一個指定時刻t,p≠π,因為p是有理數,是π中人們已經知道的那一部分小數位數。這說明人無法窮盡對整個世界的認識,因為世界是無限的,人不可能通過有限的時間認識無限的世界
2、對任意一個 ,存在一個T,當t&>T的時候,p與π的差< 。這說明隨著人類認識的發展,人類會認識更多的事物,會有更多的事物成為已知,但即使如此,未知仍然是存在的
3、即使人類無法知道π的精確值,也絕不會妨礙上述兩條結論的成立性。因為確定的一個誤差範圍內總存在一個具體的時刻T,超過這個T的任意兩個時刻所認識到的π的部分小數p和q的差值會小於對應的誤差。人們也正是通過檢查新結果和舊結果的差異性,來確定自己的認識是否符合原先客觀實在的本質,這個過程需要實踐後的反思,既不是脫離思考的實踐,更不是脫離實踐的思考。
所以主觀唯心主義,該歇歇了。
那麼你還在上高中?
你思考正確與錯誤這個問題,首先要建立個判斷標準。
例如答題時候,你肯定要寫堅持唯物主義。
為什麼,因為試卷是有答案的。以按照答案來判斷。
老師在課堂上,講堅持唯物主義,反對唯心主義,他做得對不對?
對的,為什麼,
因為高中政治課教案就是這樣的,他講得符合當前環境下一個政治老師的意識形態認識。
這些正確,都是相對正確。有比較的
那麼你是不是想問有什麼絕對正確?
抱歉,這個問題超出我的範圍,我無法回答。
所以說,對於你來說,要思考,什麼是唯物主義,什麼是唯心主義
還要思考什麼是正確。
正確!必須旗幟鮮明地說正確!「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是意識的來源,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意識不是獨立存在的實體,而是高度完善的物質的產物」這些無可爭辯的唯物主義原理,都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4月1號重新修改————————————————
劃分唯物和唯心的標準
這本來是一個非常清楚的問題,但評論區有人就是要挑戰這個標準,他們說唯物和唯心的標準不是以「物質是否是第一性」來劃分,而是以其他標準......喵喵喵???
他們要麼說現在很多哲學家已經不討論這個問題了,這個問題被學術界拋棄了,哲學家研究其他更深刻的問題;要麼說這不是最主要的爭論焦點,是認識論等其他領域.......
的確,哲學的不同學派爭論的焦點很多,討論的問題也很多,但是這裡必須重申: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問題。 有哪個哲學體系不研究物質和意識?有哪個哲學家可以繞過世界是物質的還是意識的這個最基本的問題去討論其他問題?即便有些哲學家對此避而不談採取迴避態度,但他們在討論其他問題的時候不得不涉及哲學的基本問題。
唯物主義主張物質是第一性的,唯心主義認為世界的本質是某種絕對的觀念、意識的體現、感覺的複合。這是二者最根本的區別,對哲學基本問題的回答不同,由此引起的其他所有問題都會得到不同的答案。
由此可知,堅持唯心主義一定不是科學!
唯物主義是洗腦?
若說唯物主義洗腦,那還真比不上唯心主義,看看回答中大片唯心主義就知道了,看看歷史上的宗教,現在的極端宗教就知道了,看看歐洲的中世紀就知道了。
唯心主義者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歪曲自然科學。他們最常用的一套手法:1、利用自然科學中沒有解決的問題淶和唯物主義鬥爭,他們說,看吧,科學解決不了我來幫你解釋;2、竭盡全力歪曲自然科學,他們說自然科學最近發現了什麼什麼原理,推翻了唯物主義,唯物破產了!3、唯心主義要求與自然科學分疆而治,斥責唯物主義極端;4、死纏爛打,廣你科學研究成果怎麼樣,反正我一口氣就否認物質獨立於意識
比如:量子測量過程中波函數的塌縮機制是什麼?量子力學並沒有作出回答,唯心主義者就鼓吹,看,量子力學發現了什麼什麼,這證明唯物主義破產了,這個結果取決於觀測者的意志.......
再比如:唯心主義者喜歡自己給物質一個定義,物質是有質量的,然後發現有質量的電子變成了沒有質量的光子,然後嚷嚷說唯物主義破產!其實光子是有運動質量的,而且,這也並沒有否認物質的客觀實在……
所以,唯物主義必須研究自然科學否則就難以揭穿唯心主義的把戲!
關於「意識決定物質」的表述,是魔法學校?
有人讀了很多唯心主義的書,連唯心主義最根本的「意識決定物質」都沒能讀出來,一個勁兒的說「深刻」「有智慧」,還喊著恩格斯關於哲學基本問題的劃分標準不對,喊著唯心主義不是意識決定物質,這是魔法學校等等。這反映了他的認識是多麼狹隘啊,以至於把「意識決定物質」認為是魔法!
有人也看馬克思的書,甚至用青年馬克思的思想來反對成為馬克思之後的馬克思的思想。
下面我來普及一下什麼叫「意識決定物質」。。。。。。
叔本華是一個唯意志論者,他認為人的本質是意志,他用這種觀點考察世界,把世界歸結為生存意志,認為意志是世界的基礎和本源,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是人的意志的表現和客觀化,都是自己的「表現」。請問這是不是意識決定物質?
在尼采看來,人最根本的是渴望統治和權力,不斷地創造、表現和擴張自己,世界除了從意志到意志以外根本沒有別的因果關係,他把所有都歸結到權力意志。所以他倡導弘揚自我,提倡超人哲學,請問這算不算意識決定物質?
再比如,黑格爾把歷史看成是絕對觀念的展開,青年馬克思把人的類本質當成是批判當時社會制度,這些都是唯心主義。還有各種各樣的空想社會主義,他們從道德人性出發設計的未來社會註定是空想,因為他們唯心。
重點說下青年馬克思, 1842年前後的馬克思對作為歷史主體的人和人的本質的看法沒有完全擺脫德國唯心主義傳統,他認為人是精神的存在物,是理性的存在物。他這樣認為:自由是人的類本質,所以出版自由是符合人的本性的,而出版檢查是不自由的制度,是違反人的本性的,所以普魯士政府不僅僅是反對出版自由,實際上是反對人的自由本性。
要求社會按照人的本質本性來組織社會,當然是意識決定物質,當然是唯心主義,因為人的本質本性動機歸根到底都是社會存在決定的。而黑格爾的絕對精神更是使人從對上帝的崇拜轉向對決對精神的崇拜。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劃分,只在思維和存在問題上有效。如果簡單地將持物質一元論劃歸到唯物主義,意識一元論劃歸到唯心主義,這就完全遮蓋了幾千年來絢爛多姿的哲學史。在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過程中,斯大林將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提升至了黨性維度,干擾了哲學自身發展的規律,這也是為什麼直到現在還有人將馬克思主義等同於唯物主義,將唯心主義視為對馬克思主義的反對,也是為什麼當人們反對權威時會不自覺地提高唯心主義的地位。實際上,在馬克思恩格斯思想發展的過程中,他們批評過庸俗唯物主義、機械唯物主義,也讚美過辯證唯心主義,倆人還可以說是黑格爾的小粉絲。可見,唯心主義不完全沒有可取之處,打著唯物主義的旗號也不見得就一定正確。一談到馬克思主義,咱們還有句話得記牢,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戴帽子似的談論哲學問題,一點都不好玩啊。
作為一個讀了很少一點哲學書的高二學生,書我是看過的。暫且不論觀點,僅從論證來看,在這一章,編寫者斷章取義,連一個哲學愛好者的水平都沒有,至於觀點,還請你多多閱讀。樓上已有很詳盡地回答了。
在黑格爾來說未必正確。
這種說法和判斷取向是基於政治立場而非學術立場的。
我個人越來越唯心。極端的本身就是錯的
話說,唯物在西方是一個貶義詞,唯心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但吾國堅持走馬克思主義道路
成年人只看利益,小孩子才分對錯。
他只是個沒有分辨能力的孩子呀!你們別誤導他了。不過話說回來,還真喜歡你們明明看教科書不順眼,卻又干不掉教科書的樣子
政治正確
作為社會主義接班人是正確的,思想不能走彎路!作為興趣愛好者可以思考一下,總之就一句話別覺的理所當然,自己動腦自己去了解
當然是有問題的..但課堂上的教法這只是反映了不同的思想意識形態下的立場..為了你的學業,懂得怎麼回事是有必要的.但最好別干擾你的作業和考試答案...
唯心論在漢語里是個容易引發歧義的譯法.英文是idealism..意思是:但凡把觀念作為人理性知識的真正對象且觀念邏輯上先於事物的,以觀念作為事物是其所是的根據的哲學立場,就是唯心論,也叫唯心主義..這個唯心,簡單的說,就是能夠被人的意識把握到的世界都是心靈構造的..但是在漢語的直觀理解下,容易被曲解成心靈直接構造了世界..這很荒唐.
以下論斷純為個人理解:唯物主義是客觀事實與客觀事實之間的關係凌駕於主觀意識,唯心主義是認為客觀事實與客觀事實之間的關係受制於主觀意識,前者適用於說服多數人,後者適用於說服自己,你在糾結於一個問題的時候,想要說服更多人,就必須唯物的辯證,但你不想浪費太多時間,就唯心一點,騙騙自己嘛,沒什麼對錯,你的主觀意識決定了你眼中的世界是「主」還是「客」。
在說這個問題以前先要說清楚,什麼叫唯心主義,什麼叫唯物主義。唯心主義的心=意識,唯物主義的物=客觀,這麼說的話那肯定是唯物主義正確,之所以存在爭論,世界怎麼來的解釋不了。如果各位聽過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就容易解決。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中的心=識=唯識學中的第八識=如來藏=佛=本心。三界唯心≠唯心主義。總結:唯物主義正確,但三界唯心,如果沒有客觀,禪宗怎麼判斷自己的弟子有沒有開悟,因為在禪宗上不僅師父要印證弟子,弟子也要印證師父,開悟的人要互相印證的,不僅是同時代,不同時代也要印證,所以一定要有個客觀標準,不然就互相印證不了。
選物理化學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推薦閱讀:
※自由對人類有多重要?更多的自由一定給人類帶來更多的幸福嗎?
※想要自學 了解哲學看什麼書?
※維特根斯坦的理論在當今來看有哪些缺陷或不足?
※如果春秋時有一大國之君有優秀的現代自由民主的治國思想,他能改變整個中國甚至全世界幾千年後的歷史走向嗎?
※量子理論和自由意志究竟有沒有關係?
TAG:哲學 | 唯心主義Idealism | 唯物主義Materialism | 「形而上」話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