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才算窮養,什麼才算富養?

我非常仔細的看了大家的所有答案,真的非常感謝!有從社會角度解答的,有從自己身上解答的。我發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現在來說,食不果腹的家庭真的很少很少,絕大多數家庭是可以滿足孩子成長所需要的基本物質條件。窮和富就變成了相對的概念了。沒有見過成摞成摞的鈔票口袋裡沒有幾萬的零花錢的孩子們都更自卑,更沒見識么?沒有彌補的辦法了么?在這裡我更偏愛@冷場恐懼症患者的回答,在物質上符合一個家庭的消費水平,同甘共苦。精神上絕對的富養。

窮養和富養的問題又開始大熱。但是窮養 和富養的邊界條件是什麼的呢?如果更偏重經濟的話,那在子女身上如何花費算窮養,如何花費算富養?如果更偏重於精神,那何種教育方式算富養,何種算窮養?


我養了一隻貓,因為自己懶,所以飯盆每次都是盛滿,什麼時候它想吃就可以去吃而不用煩我。

有幾個貓奴朋友,經常告誡我一定要按三餐來喂,不能想吃多少吃多少。但是我懶,沒聽。

幾個月前我們幾個人組織去山上滑雪,租了一個大house,準備住上一個星期。幾個養貓的朋友都帶上了貓,一隻布偶,一隻英短,一隻金吉拉,兩個朋友提前說好按頓喂貓,我同意了。

我們早上出發,一直到晚上才到目的地。到地方後我們分工,有人做飯,有人收拾行李,有人喂貓。

貓糧剛倒上,朋友的英短和金吉拉瘋了一般的擠著飯盆吃飯,我家的喵喵自己端坐在後面,一直等到它倆吃完才上前。朋友笑著說,你家貓真有教養,家教真好。

我說,你看著吧,等它餓兩次吃不上飯就知道搶了。

果然,到臨走那幾天,一到吃飯的時間,三隻貓擠在一起搶飯吃,根本不管眼前的飯盆是誰的,跟路邊搶飯吃的野貓沒什麼區別。

我家貓為什麼一開始不去搶飯吃?因為它沒餓過,它心裡相信自己肯定有東西吃,所以不屑於去搶這口飯。

那它後來為什麼不矜持了呢,因為它知道它沒有特權了,不去搶它就沒飯吃。

貓畢竟只是動物,我沒法教它自己出去賺糧食,所以一旦它面臨危機,就回恢復最原始的本能。但是孩子不一樣,在給他提供衣食無憂的物質條件時,同時也要教他自食其力的本領,這才是富養,如果只一味滿足其物質條件,那跟養寵物又有什麼區別。

富在精神,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好。或者說有多少人可以自信自己的精神是足夠豐富的。窮養富養其實從來沒有明確的分界線,我一直是認為不要刻意為之,也不要矯枉過正。

我相信最權威的教育學家也不可能簡單幾句話就說明白到底要怎麼去教養孩子。每個父母也都是在摸索中慢慢把孩子帶大。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沒有一概而論的辦法。我只能說在物質上,父母什麼收入就給孩子什麼樣的生活水平。在精神上,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鼓勵孩子多讀書,多去傾聽孩子的想法,把孩子當成一個有思想的人而不是自己的私有財產。

~~~~~~~~~

介於還是有人問我,到底支持窮養還是富養,我就再多說兩句。

窮養富養並不是只靠物質的多少來劃分的。過分超出家庭財力供給的就是富養,沒必要地去刻意剋扣減縮孩子的花費就是窮養。

窮人家富養孩子的不在少數,富人家也有很多窮養的例子。

我並不覺得物質上刻意的去窮和富,對孩子的成長有必要的幫助,無非只是父母自己瞎折騰罷了。自己有什麼樣的經濟能力,就給孩子提供什麼樣的物質條件,做到這樣就可以了。

家庭中產的父母沒有必要非得給孩子買綠皮火車的硬座,除非你將來破產到欠一屁股債,否則不需要讓孩子提前適應所謂的苦日子。有這個閒情逸緻,不如去培養孩子的理財觀,教孩子如何賺錢。

都二十一世紀了,不要動不動就想如果沒有電燈我們會怎樣,沒有網路會怎樣,沒有電話會怎樣。生活是往前走的,老惦記些發生概率不到萬分之一的事,實在沒什麼意義。

皇帝也不會一門心思的教孩子去打江山,江山本來就是自己的,需要教孩子的是如何守住,如何發揚光大。

家庭不到小康水平的,也不必苦了自己去捧高孩子。孩子跟大人一樣,是家庭的一份子,既然是一份子就應該同甘共苦。從小讓孩子明白他在這個家沒有特權,他將來走上社會也沒有特權。不是給孩子買張飛機票她就能變成小公主,也不是給孩子買名牌,她就可以稱為貴族。不要以為你滿足了她所有的願望,她就不會覬覦別人家的花園,慾望永遠有膨脹的空間。

但我確實覺得精神上一定要富養。

有句話說出來大家可能會不愛聽,很多家長養孩子就好像養寵物。

我孩子會畫畫,會彈鋼琴,還會打跆拳道。

聽上去像不像,我家狗狗會撿球,會算數,還會叼飛盤。

我家孩子這次考試考了年級前幾名。

像不像,我家貓咪這次貓展上得獎了呢。

很少有家長說我家孩子很善良,他經常照顧小區里的流浪貓。

很少有家長說,我家孩子很有能力,他組織了幾個同學給災區義賣捐款。

也很少有家長說,我家孩子很有想法,他認為有外星人的存在,NASA的所有報道他都看過。

很多家長會把以上的事情定義為無用功,定義為沒有意義的事情。他們會說你花時間在這上面是讓你成績提高了,還是讓你考上好學校了?對孩子精神上的抑制,就是我認為「窮養」的一種表現。

通過物質,我們並不能去區分人和人之間的不同,好包好表豪車,只要有錢都可以買到一模一樣的。

可是精神是不同的。世界上沒有完全一樣的精神,也沒有完全一樣的思想,所以沒有完全一樣的人。只有精神世界,是可以把我們跟其他人區分開來的。也是一個人之於這個世界的獨特標誌。

當然,我並不能定義說什麼樣的精神是豐富的,什麼樣的精神是貧瘠的。精神之於每個人都是不同的,重要的是父母應該正確引導和尊重。一個人的精神,是靠自己的不斷累積來量化和質變的。父母起的更多是鼓勵和豐富的作用,而不是抑制和打壓。

還是我之前說的那句,孩子是一個有思想的獨立個體,不要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物質再富裕,精神極度貧乏的一個人,就好比一隻寵物。當沒有了特權,沒有了寵愛,所擁有的只是那最低等的本能。

最後,爆喵喵照片給評論里想看的朋友

I do what I want!

第二張在雪山上拍的,天很冷他不會熱。不要糾結衣服了,這件衣服是他自己在寵物超市看上的,一口咬住上手就撕,迫不得已最後買下了,就是這麼任性的boy…

~~~~~~~~2017.2.17分界線~~~~

應群眾號召,剛剛申請了公眾號,喜歡的可以加我,暫時沒有多少更新,不定期更新,不過我會盡量分享一些東西給大家的

微信號:lengchangmiao715

http://weixin.qq.com/r/ZTnJ0dfE5YqarZOy92x3 (二維碼自動識別)


說說我自己吧。我自認為算是被富養長大的,您也可以幫忙判斷我父母這樣養我算不算富養。

小時候我家算小康,屬於那部分先富起來的人。從小玩具、書、衣服就比別的小朋友多。不用羨慕別的同學有什麼而我沒有。那是一種安全而篤定的感覺。

記得剛上小學二年級的一天,我爸把我喊到客廳,問我聽說過萬元戶嗎?我說聽說過啊!我爸把一個報紙包打開,裡面是一堆一疊一疊的錢,那時候紙幣的最大面額是十塊錢,從沒見過這麼多錢,我有點兒蒙。我爸告訴我那是兩萬塊錢。我就問我爸那咱家是萬元戶嗎?老爸得意的笑著說,那肯定是了!我就是要讓你看看大家說的萬元戶是指什麼,一萬塊錢是什麼樣子的。其實,對於一個小學生來說,那兩萬塊錢根本沒什麼實質意義,我爸的目的是讓我長見識。現在大家常討論的要富養女兒,不要因為一塊口香糖就跟人跑了。我想我爸做的很到位了,好像那之後在我眼裡錢就是一疊一疊的東西,哪個同學零花錢多我好像都沒當回事過。也從不認為賺錢是很難的事。

同樣在二年級,期中考試成績一般。我爸跟我談心。這次他沒問我考試問題出在哪裡什麼之類的。而是問我知道讀書的目的是什麼嗎?我說是考大學啊!那考大學的目的是什麼?那時候我二年級啊!考大學難道不是終極目標嗎?我蒙了。我爸看我杵在那兒回答不上來就跟我說:學習的目的是學習知識,知識學的好,將來能考上大學。考上大學是為了學習更多的知識,畢業後可以有選擇自己工作的權利。有自己喜歡的工作,一方面可以自己生活的好,另一方面可以為社會做更多貢獻。好像從那一刻起,我突然一下長大了,像是得知了人生的秘籍。

小時候喝粥喜歡放糖。每次用勺子挑半勺,覺得不夠甜,再挑一點兒,小心翼翼。爸爸說,你如果想知道放多少糖合適你的口味,就不妨一次多放些,不夠再多放,直到你覺得太齁了。下次放糖的時候,你就知道一次多少合適了。要大膽嘗試,總結經驗。

從小開始我爸就帶著我參加大人們的聚餐,席間要根據當天是什麼節日說一些祝酒的話。對於生活中發生的事,爸爸總是會讓我說說我的看法,必須有理有據。所以後來我可以做大學辯論賽的主席,做晚會節目主持人,在市裡演講比賽拿好名次。

他看我怕班主任,就告訴我不要怕任何人,每個人都是普通人,只不過承擔的社會角色不同,你要尊敬但不要懼怕。從那以後我不懼怕任何人,在任何場合發言,面對什麼領導都可以泰然自若。做學生會的委員給校長彙報工作,工作後有機會向市長彙報,都沒有任何緊張情緒。

面對人生的選擇,他在幫我分析後會告訴我,不用擔心,人生在世多變化!條條大路通羅馬!看準了就走下去,不用怕!爸媽永遠是你最堅強的後盾。

例子還有很多,我為有這樣的父母而自豪。這樣的養算不算富養呢?

……………………以下是我回答的另一個貼《你吃過的最好吃的罐頭是什麼》的內容。在那個貼算跑題,好像放在這裡比較合適。

八十年代初的東北有錢也買不到什麼讓小孩子覺得好吃的東西,除了罐頭。罐頭簡直可以打開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門!爸爸是我周遭同齡人中我認為最講究教育方法的人。他希望我可以多體驗多嘗試多感受生活。

有一天,他決定給我買所有他能買到的罐頭。讓我去嘗試知道更多食物的滋味。從那時起,每個周末的下午,爸爸就騎著摩托車帶我去副食品商店買罐頭。每次站在罐頭食品櫃檯前,看著琳琅滿目的罐頭,那感覺跟皇上在思忖著該翻哪個妃子的牌子是一樣一樣的啊!

就這樣,我用了半年多的時間把我們當地副食品店的罐頭都吃了個遍。時過境遷了這麼久,每當我看到罐頭兩個字。我的思緒就能一下子跳回到三十多年前,那些周末的午後,我坐在摩托車后座上抱著爸爸的腰,一路帶風的去商店,小小的女孩兒在櫃檯前踮著腳昂著頭,爸爸站在我身後,不用回頭都能感受到他慈愛的目光,微笑的嘴角……

真是最好的時光………

非常感謝大家對家父教育方法的認可,願我們都去善待去用心教育自己的孩子,不管是已經有還是未來的,教育養育孩子是一門學問、一門功課,為人父母都要用心去學習去鑽研。這是一項終生事業,能否獲得終生成就獎,全看我們努力的程度。

——————————

補一句我爸給我的金句:「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各自去品味其中真意吧。


每當說起關於窮養富養的話題,我都會想起台灣作家劉墉對他兒子的教誨,他說希望他兒子未來有一天在女朋友家做客,既能把一整隻龍蝦吃得乾乾淨淨,讓對方知道孩子見過場面;而當女朋友家龍頭漏水時,又能立刻拿起扳手修理,讓對方知道自己絕非嬌生慣養,而是有責任擔當。

劉墉先生對他兒子的教誨,何嘗不是對爭執窮養富養觀念的父母們一個最為明了的啟示?說窮養,我們要的不是貧窮本身,而是杜絕嬌生慣養的獨立能力;說富養,我們要的不是揮金如土,而是見過場面的從容優雅。

起碼從現實來看,單純強調窮養或富養並無太大意義,盲目相信「男孩子要窮養,女孩子要富養」,就如盲目相信「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一樣,是教育領域的一大集體無意識盲從。並無任何證據表明窮養的男孩就一定優秀,富養的女孩就一定高貴。反倒是爆出了不少富養女孩導致一身「公主病」等現象熱議一時。

從物質角度來看,無需刻意強調窮養和富養。窮人家孩子一味富養,不但家庭負擔重,更易養成與自身條件不符的生活方式,反而助長拜金之風;富家子弟一味窮養,更是讓孩子與自身環境格格不入,反倒不利於家業持久,不如教其如何融入環境、打理江山。所以物質方面,有多大能力辦多大事,無需刻意強調窮富。

從精神角度來看,刻意強調窮養和富養更是誤入歧途。說男孩需要「窮其心志」來發奮圖強,難道女孩就可以不勞而獲嗎?說女孩需要「富其精神」才從容優雅,難道男孩就不需要氣質見識嗎?刻意強調男女性別,忽視了教育首先面對的是平等的個體和生命,而非對立的性別。這本身就是極其不懂教育才會出現的思維方式。

「男孩子要窮養,女孩子要富養」的觀念,一方面過於強調了男女性別差異,另一方面過於片面的看待了窮富之間的差異。一如劉墉先生所言,要做「能屈能伸、能攻能守的現代人」。單純強調窮養富養的觀念,實在是太單薄、太偏頗了,無法為當今社會狀況下的家庭教育提供太多有效指導。作為一個現代人,無論男女都需要獨立的能力和豐富的見識。從家庭角度來看,要培養一個「現代人」,起碼要做到兩個方面:

一是給孩子承擔責任的現實世界。讓孩子早一點了解和接觸家庭生活中的一切,儘早明白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早日承擔起家庭的責任和義務。從各類家務的親歷親為,到參與家庭各類事項的決策和行動,為家庭出力,為家長分憂。讓孩子早一點接觸生活,了解生活的艱辛,鍛煉基本的生存技能,才能儘早形成獨立生活的能力。

二是給孩子豐富充實的精神世界。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讓孩子多讀書、給孩子多買書,讓孩子學習各類文化藝術特長、懂得欣賞各門類文化藝術,多去不同的地方見世面、長知識,多參與不同的活動場合去體驗、去鍛煉,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不輕易打擊孩子的夢想······凡此種種都是給孩子一個更好的精神世界之所需,當然前提是家長自身要做足功課,而絕非把錢花出去就萬事大吉。

教育是一項複雜的事業,是一件系統性工程,絕非簡單的窮養或富養式的簡單邏輯就能回答。在教育領域,往往越是簡單、易於流傳、似是而非的結論就越是流行。這恰恰反映了不少家長自身的盲從、迷信與急功近利。面對此類現象,只有家長自己不斷完善自我、加強學習,才能走出窮養或富養的思維兩極,避免被一些似是而非的簡單觀點所蠱惑,讓家庭教育走上正軌、回歸常態。


不明白為什麼,要把富養、窮養,分別冠在女孩、男孩的頭頂上?

大多數的論調,是希望窮養男孩,男孩可以更早的自力更生;富養女孩,女孩可以見多識廣,不被迷惑。

那麼問題來了{

Question one:

男孩就不需要漲見識,就不需要見世面了嗎?

女孩就不需要獨立,就不需要自強了嗎?

Question two:

難道養孩子,不是窮養,就是富養,就沒有中間選項嗎?

return;

}

無論男孩女孩,都應該享受同樣的童年,承擔同樣的成長重擔。

因為他們,將來面對的是同一個社會,不會因為你是男孩或者你是女孩,就會特殊的對待你。

再談談富養和窮養,我的理解是:

孩子成長所需要的一切,無論是教育,還是增長見識,我應毫不吝嗇,無論物質還是精神。

孩子向我索求的其他事物,不應毫無原則的答應,起碼讓孩子知道,這個世界並不是你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

你要風,我教你扇風,你要雨,我教你洒水。

如果孩子在某天認識到,自己想要的任何東西,雖然不會掉在自己面前,但是都可以靠自己努力得到。

那麼作為家長,不管窮養還是富養,這個教育,就是成功的教育。

希望每個孩子健康成長,擁有正三觀,擁有選擇人生的權利,擁有愛與被愛的能力。


兒子兩歲,還沒經歷教育的巨大投入,最近關於這個問題忽然有一些感悟,在物質富足的今天,大部分的窮與富的區別,其實父母是會在精神上傳遞給孩子的。

畫了一篇漫畫,關於我的思考。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麻麻愛囤貨(mmath123)

不定期更新育兒經驗與吐槽漫畫


對男孩,在資源上窮養,讓他自己學會發掘資源,讓他自己學會找尋幫手,讓他自己懂得與人協作,讓他學會看懂潛在的機會。

對女孩,在資源上富養,讓她自己看懂通過提升內涵,修飾外在,與人相處等很多方式都能獲得自己所需的,別動不動就在第一時間利用性魅力。

無論男女,無論這個人身價幾何,只要當ta通過施展性魅力去換取所需東西時,便充斥著滿滿的廉價感。


"窮養"和"富養"的意思就是你第一眼看到這兩個詞時所理解的那個意思,對,就是指父母給子女創造的物質條件豐足或是匱乏,除此之外沒什麼其他高深的含義。

什麼鬼「精神富養」、「精神窮養」都是討論多了之後別人硬生生加進去的概念,既然你自己都說了是"精神上的",那就老老實實歸到雙親素質和家庭氛圍裡面去,幹嘛要在在「窮」「富」上面插一腳。

樓上的好多人喜歡把富養分成物質富養和精神富養,這樣一來富養就恆是最優解了——「他沒有變優秀,不是因為富養不好,而是因為他只符合了物質富養,沒符合精神富養的要求」,行行行,你對你對。

我覺得富養的意思就是富養,沒那麼多七七八八的概念強加進去,它就是指物質條件給予的多寡,就是這個詞最初始的含義、給你最直觀的印象;至於父母素質的高低、精神世界的匱乏與否,完全可以歸類到家庭環境上,再對其進行討論,不要一開始就眉毛鬍子一把抓,為了某個結論的正確強行加入一些本來不屬於這個範圍的概念。要研究,先要分好類,這樣的討論才有意義,這樣得出的結論才有參考性。


你教授的,應是讓她能過得上的日子,而不是貧賤


個人認為自己是被窮養的。現在在讀大學,學費靠貸款,家長只能給我提供一部分生活費,其他靠自己。不是父母為了鍛煉我而這樣的,而是家裡根本什麼都沒有。


以下的說法只是嘗試描述社會的觀點,不代表我個人是否支持或鼓吹相關觀點。

窮養兒子富養女,這句話的前提,應該是建立在,女性以嫁人為主的大背景之上的。

在古代甚至是大部分近代,女性的幸福,很多是建立在她嫁給怎樣的丈夫之上。丈夫不好,比如說染上漂賭飲吹等惡習,不管她多有才華、多有成就,在大部分女性眼中,都不能算是一個幸福的結局。

很多時候,即使是男性有份正常的收入,但丈夫的收入比不上太太的話(比如丈夫是普通藍領但女方是公司 CEO),在外仍然是一個很尷尬的情況。大部分人都會以異樣眼光看著這對夫妻,各種閑言閑語。

在這種情況下,女性的幸福,往往就變成,不在於她本人賺多少錢,有多大成就,而是在於她的丈夫有多大成就。

富養女兒,不是要讓女兒沉迷於享受,是要讓女兒多多見識一下,有成就、有才華的頂尖成功人士,是有著怎樣的生活及價值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她需要找出,怎樣的男性,才是有潛力、有才華,將來會有成就的。

她不需要懂得具體的技術及知識,她需要懂的是男人,她需要的是選對人。她需要知道怎樣的男人是壞男人,該早早遠離;怎樣的男人是好男人,即使他是平民,卻依然要緊緊捉住。

所以女兒得富養,帶她出入高級場所,不是為了享受,而是要讓她見識人,見識上層社會,或者說得更直接一點,見識什麼叫做成功人士,知道一個成功人士該有怎樣的價值觀。

然後回到現實中,有見識便有比較,她便能懂得,圍繞在她身邊的那些追求者,那一位追求者將來會成功;那一位追求者將來會失敗。

注意一點是,所謂的成功,並不單單只是有錢,對待家人、對待妻子,善良、仁慈、誠信,這些都是成功的一部分。女兒需要學習的,是找出更高素質的男友/丈夫,然後輔助他成功。

男生方面,則是另一回事。

窮養不是要讓你折磨他,什麼磨其筋骨完全是扯談。真正的窮養,其實是要讓他學習白手起家。從一無所有中建立起整個系統,完全掌握整個體系是怎樣運作的,一步步建立起王國。

男生不能只坐在台上什麼都不會,他需要了解基層是如何運作的。最好的方法是,給他一片空白,讓他從空白中一步步把東西建立起來。

如果他是學程式的,給他一個空白的專案,讓他去思考,一步步把程式碼輸入進去,慢慢建立起軟體及系統。

如果他要去旅行,讓他自己去做功課、去調查、去了解旅行中會遇到的困難,並學習如何解決。

大老闆往往會把孩子丟到底層去,先從普通職員開始當起,學會了又調往另一個部門。為什麼他不直接就讓兒子去當 副總經理呢?如果一開始就給他一個完好的系統,那麼他什麼也沒學到,他也不會明白為什麼很多東西要這樣做。

只有他從底層開始,一步步嘗試建立起整個系統的時候,他才會明白,很多東西為什麼會有其必要,很多規則為什麼會這樣設定,很多潛規則為什麼會是這樣子的。

兒子最重要的是讓他學會白手起家。有這個能力,他自然能擁有嬌妻美妾、名車洋房。


富養女兒就是不拿女兒當「人」看

所謂格局和氣質,不是富養出來的,而是教養出來的。

1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古今通行的道理,「窮養兒,富養女」絕壁是其中之一。

而且是大寫加粗加下劃線的。

千年以前古人躬行不怠,千年以後今人仍然點頭稱是,身體力行。

儘管這千年裡頭天翻地覆慨而慷,女權興起了,女人也不裹腳了,也要出門工作了,男人在家也要看女人臉色了,但是,唯有這條道理顛撲不破。

《蝸居》裏海藻她媽得知女兒做了「小三」,痛心疾首得出結論,女兒還是要富養,免得被小恩小惠所迷惑,感激到把自己的一生都搭進去。

我在餐桌上,每每有人提起這個話,都免不了要有一番舌戰。因為我是唱反調的,而其他人都是清一色的正方,所以每次我總是一個人孤軍奮戰。

贊同這個觀點的都有些什麼理由呢?

古人的說法是,「從來富貴多淑女,自古紈絝少偉男」。偉男是要干大事、成大業的,而窈窕淑女呢,不過是君子好逑。說白了就是,窮養兒子,讓他吃苦受罪,將來才能有一番作為。而富養女兒,把她調教成淑女,只不過是為了讓她將來能夠嫁個不錯的男人。

現在人們的觀點其實相差無幾,無非是女兒遲早要嫁人。從小富養,將來才會眼光更高,更能抵禦誘惑,不會輕易被那些不般配的男人給低價「收買」。比如《蝸居》裏海藻她媽就是持這種觀點。

當然還有其它。就是富養的女兒氣質會更出眾,舉止會更優雅。所謂男孩放養猛如虎,女孩家養秀如花。(說到這,醉愛君免不了要小開一下腦洞:要是將來這秀如花的女人,嫁了個猛如虎的男人會如何呢?只怕要上演一場猛虎嗅薔薇的好戲吧。)

2

以上種種,背後的邏輯無非,女人反正是要終生被圈養的:小時被父母圈養,長大嫁人了被老公圈養。所以就應該富養啊,讓她從小習慣養尊處優,坐享其成的生活。

換句話說,男人要幹得好,女人只要嫁得好。兒子是建設銀行,女兒是招商銀行。所以你看,為了招商,咱當然就得富養啦。富養才能招個大富翁,窮養就只能招個窮小子嘛。

總而言之統而言之吧,富養女兒,其實就是拿女兒當商品:最理想是奢侈品,豪門專享;最起碼,也得是個值錢貨,攀個准豪門或者土豪門,過上滋潤日子;萬萬不能當賠錢貨,嫁個窮光蛋,分文彩禮沒有,還得倒貼嫁妝。

不管是奢侈品還是值錢貨,反正都不是正經「人」,都不過是男人的附屬品。她的人生,是沒有不依附他人的自身價值的。

瞅瞅,是不是如標題所說,富養女兒就是不拿女兒當「人」看?表面上富養是優待女兒,骨子裡卻是變相的性別歧視,認為女人低男人一等。

除了歧視,問題的另一關鍵是,不拿女兒當「人」看,就能夠培養出十分優秀的女兒,或者讓女兒過上好日子了嗎?

貧寒是一壺凜冽的酒,喝了才敢提著虎拳朝世上走。富養的女兒沒經歷過貧寒,豈不是更要以物質為最高追求?甚至拎則古奇普拉達,穿則阿瑪尼范思哲,出則瑪莎拉蒂蘭博基尼,這樣的主,如果有幸嫁入豪門也就罷了,一旦不能,這日子可怎麼往下過呢?

畢竟豪門、土豪門永遠是稀缺資源,如果無法棲上高枝,又適應不了柴米油鹽的寒門生活,高不成低不就,一生幸福豈不就沒門了?所以我常常懷疑,如今剩女越來越多,不知道跟這個富養女兒的風氣是否也有那麼一絲微妙的關係?

現如今如郭美美、干露露、馬諾這類物質女、炫富女如雨後春筍,滿大街都是。在她們當中,富養、窮養的比例各佔多少呢?我沒有調查,當然沒有發言權,但是我相信一句話: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富養的女兒,父母也不能為她的人生開保單,擔保她一生富貴榮華。她可能無緣豪門,也可能家庭遭遇變故豪門變寒門,這種時候,從小經歷的磨難就是她闖關的利器了。

3

物質女們我沒有調查,但傑出女性當中,卻不乏窮養出來的——

居里夫人幼年喪母,父親是普通教師,收入有限,家庭拮据。這樣的生活環境不僅培養了她獨立生活的能力,也使她從小磨鍊出堅韌的性格。19歲開始做家教,並靠自學邁進巴黎大學。

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被稱作「從雜貨鋪走出的鐵娘子」,她在自傳《通往權力之路》之中介紹自己的童年:「樓下開店樓上安家的生活一言難盡。這種獨具特色的生活特點之一就是你永遠都在上班。」她還說,「我們家強調勤奮工作,我們在家裡從不懶散。」 這種家庭環境同樣培養了她吃苦耐勞的人生態度,使她從小就彷彿不知道疲倦是什麼,鐵娘子性格由此鑄就。

英國文壇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出生於鄉村牧師家庭,因母親早逝,八歲的夏洛蒂(《簡愛》作者)和十歲的艾米莉(《呼嘯山莊》作者)被送進一所生活條件極其惡劣的慈善寄宿學校,因為她們的另兩個姐姐在學校染上肺病而死,父親才不讓她們再去這所學校,而是回到家鄉荒涼的約克郡山區度過了童年。

透過這些傑出女性,你會發現一點,所謂格局和氣質,不是富養出來的,而是教養出來的。窮養也不是問題,問題是你有沒有給孩子應有的教養。

居里夫人的父親曾在大學攻讀過物理學,對科學知識有著如饑似渴的探索精神,這也深深地熏陶了小瑪麗。撒切爾夫人同樣是在愛好廣泛,熱衷於政治選舉的父親影響下,博覽了政治、歷史、人物傳記等方面的書籍,從小對政治就有相當多的了解。勃朗特姐妹的父親雖是位窮牧師,但學識淵博,他親自教女兒們讀書,指導她們看書讀報。

當然,世事無絕對。你也可以舉出很多從小富養而成就不凡的女人,比如著名的宋氏三姐妹。可恕我直言,她們的成功,首先是建立在自己丈夫的傑出之上。如果你有把握讓自己的女兒嫁給這樣出類拔萃的男人,那你當然可以從小富養。雖然她們不因自身而偉大,但至少她們能讓自己的男人更偉大。

話說到這,我又不能不為范爺點個贊,她就說:「我不嫁豪門,我自己就是豪門。」多爺們的一句話啊!范爺,果然有爺范!

4

對於這句古訓何以重新「時髦」,我倒是有一個猜想,這或許是獨生子女時代的一個特有現象。多兒多女的家庭,手心手背都是肉,一碗水要端平,父母通常不大可能有窮養富養的區別。而獨生子女無論窮養富養,都只此一個。我估摸著,這也是計劃生育政策實施三十多年來,中國社會歷經了最初「小皇帝」時代一味溺愛的反思,最後演變出的一個貌似科學的「辯證法」。

可惜,這僅僅是貌似科學而已。事實是,無論富養女、窮養兒,都不乏失敗的案例——

先說富養女兒的。醉愛君有個朋友,從小女兒無論上學或逛街,走哪都是車接車送,實在接送不了,一律打車,總之從未讓她坐過公車,擠過地鐵。他們的道理很簡單,女孩家家的,就得富養,擠公交算咋回事?沾染了一身的柴火丫頭氣,可咋整?

有一年全家三口組團自駕游,途徑上海小車臨時罷工。修理過程中,一家人順便逛逛十里洋場。這老爸也不知是搭錯了哪根筋,這天遊玩結束突發奇想說,咱今天別打車了,一起坐坐公交吧,我看今天的車上人也不多。

向路人打聽了乘車線路,到了候車亭,已上高中的女兒自告奮勇跑去看站牌。順著本站往終點站方向一瞄,沒找到目的地,於是就沖父母說,這個方向不對,我們再去對面看看反方向有沒有這個站吧。

她爹差點沒一口老血噴出來。敢情,頭回聽說,公車站牌只能查前不能查後,要查逆行站,還得去對面。她媽開罵:你是眼瞎呢,還是心瞎呢?非得去對面才能查?

女兒總算回過神來,就地解決了這一「相對論」難題,但卻不以為然地說,反正我以後又不會去坐公交車,幹嘛要懂這些?

再來說說窮養兒子的。上回去一個窮哥們家裡作客,男孩剛剛高考結束,想到兒子馬上要上大學獨立生活了,當爹的一反常態地要讓他操練一把,於是破天荒在飯後讓兒子洗一次碗。

是的你沒看錯,是破、天、荒!他們家雖然窮,兒子沒吃過什麼好的更沒穿過什麼像樣的,但有一樣,卻從未乾過家務。因為一家人苦巴巴地過日子,最大的盼頭就是兒子將來考上個重點大學,找份好工作,一家人就算熬出頭了。所以,為了達到這一宏偉目標,他們從來沒有讓兒子洗過一次碗,拖過一次地,就連內衣內褲,都由父母承包了。

結果那天,我現場見證了史上最「驚險」的一次洗碗。他兒子直接把洗潔精把碗里一倒,拿起抹布就刷,他爸在一旁說,你要兌水洗,小伙於是大開龍頭一通放水,他爸忙說夠了夠了。接下來他兒子就跟玩打擊樂似的一通乒乒乓乓,當老子的說,你能不能輕點啊,碗摔破了事小,手劃傷了事大。

最後洗菜刀了,只見小夥子左手拎刀,右手拿抹布,勇猛無比地握著刀刃來回出溜。我和他爸直看得虎軀一震心裡一緊,這是要自殘的節奏嗎?兩個人齊聲叫停,忙著告訴他,洗刀你得避開刀刃,只洗兩面就好了,沖著刀刃洗,多危險吶,一不小心就是血光之災啊!再說了,刀刃那麼薄,哪裡用得著專門去洗它?小伙也是嘴一撇:老爸我自有分寸!

這兩家無論窮養富養,之所以失敗,關鍵在於,他們採用的方式是「包養」。兒女的一切都不用自己動手了,父母全部包辦,小時候固然讓兒女省事了,可長大了呢?連最基本的生活自理都得從頭學起。

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只要明白了兒女最終都要成為獨立的個體,都要獨自面對社會,面對生活,即使父母,也無法替代TA們去走完未來的人生路,就不應該包辦兒女的一切,而應從小教給TA們自強自立的人生態度和奮鬥精神。

而從教育理念來說,則無論男女,都當一視同「人」,重在教養。

----------------

讓閱讀比吸毒更上癮!!

原創公眾號:【無讀不丈夫】(wudubzf)

——以男士角度、紳士風度、入世態度,寫有趣味、有品味、有回味的好文章!

無讀不丈夫,有緣皆朋友!


窮養是關上門窗,放養是給他獵槍。


從來不敢在知乎答題,看見這個題目很有感觸。我高三畢業考了一個很不入流的三本,但是是本地的。家裡其實都不能算小康,在城市中普通生活的那種。初到宿舍,(宿舍里就我一個本地的,其他五個妹子都是二三線或者農村的)被莫名其妙的排擠,孤立。起初並不知道為什麼,一直在懷疑自己是不是人際交往有問題。最後和下鋪撕破臉皮吵了一架晚上在走廊偷偷哭的時候別的宿舍的妹子對我講。宿舍里的那5個人以我的下鋪為首覺得我看不起她們,我的下鋪覺得我炫富。我買了零食和她們分享,她們覺得我在炫耀,我夏天買了新衣服因為沒有和她們一樣買便宜的大包袱貨,她們覺得我在炫耀。我拿了5年的4s壞了買了新手機,她們陰陽怪氣的說都拿了蘋果還想著換手機呢。

講真,窮養於富養的差別不在於財富的堆疊。而是人格的培育和內心修養的發展,不是你窮你有理我富我該死的這種思維方式。我家裡也沒有大富大貴,我抬頭往上看時也會自卑。這裡我非常感謝我的媽媽,從小告訴我自己想要的生活自己可以努力的得到。我高三畢業就開始做兼職,現在大一但是有穩定的兼職工作,一個月自己可以賺1500左右。或許不多,但是至少我在看見有人比我活的好時可以用自己不是在努力么這種感覺聊以自慰。貧窮一直是相對的,那些由於自己的心靈的貧窮帶來的多疑,敏感,易怒,由自卑而帶來的連鎖反應,才是最可怕的。每次當我看見我的下鋪同學又事事針對我時,我只是覺得她可悲。

PS 我沒有看不起任何二三線或者農村的人!只是通過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來說一說我對於窮養和富養的感受。我家裡也不是富貴人家,要是哪裡說的不對,大家多多見諒。


讀書的時候最害怕老師說明天要交費(哪怕是每月都得交的伙食費),接下來的一整天就毀了,回家的路上腿都在虛軟。跟我媽說完明天交錢,果不其然臉色一秒拉黑惡狠狠氣急敗壞加冷漠的晚娘臉:沒錢,你們學校老是騙錢。

題主的問題,我可以告訴你,窮養不僅僅是物質匱乏,更是一種精神暴力

物質匱乏只是貧窮而已,而窮養是把貧窮轉化為了負能量來侵蝕你的靈魂,你的自尊,每一分每一秒。


可以去大澡堂子和大媽擠一個蓮蓬頭,也可以去高級SPA享受;

可以去菜市場跟菜販子討價還價,也可以去高級餐廳吃大餐;

買東西不在乎價格,看是不是適合自己;

找伴侶不找有錢的,不找鮮肉,就找能聊的來三觀契合的。

不管順境逆境,一開始可以哭哭啼啼,哭完了會堅強起來勇敢面對。

不管自己長得好看難看,都會自信坦然面對別人,不吝嗇笑容和讚美。

這種女孩我覺得是富養的。

至於男孩,未知領域,不評價。


昨天陪室友又看了一遍《查理與巧克力工廠》,剛好今天遇到這個題目。

很羨慕小主人公查理,雖然他家條件很差,爸爸牙膏廠的工作丟了,媽媽沒工作,還有四個年齡加起來381歲的老人,一家人住在一個歪斜的破房子里,每天喝湯充饑,他是窮養還是富養?我倒覺得他是「富養」長大。因為爸爸會為查理做的工廠模型收集牙膏帽,爸爸媽媽會願意從拮据中省出錢來買一塊巧克力作為查理的生日禮物,約瑟夫爺爺拿出私房錢希望實現查理的願望……

其實富養與窮養不是狹義的金錢方面,而是能引導支持孩子的夢想,影響以積極的人生態度,培養愛的能力。


窮養是告知來之不易!

免得驕奢無度!

富養是讓人打開眼界!

避免落入小恩小惠!


我媽就一句話,想吃啥喝啥,買,要錢沒有!


看原生家庭帶給孩子的是飢餓感還是安全感,和物質有關係,關係不大。


吃好穿好並不是富養,平常不許逛街不許看電影也不一定是窮養


推薦閱讀:

美國的城市治安是否會比中國的城市治安普遍要差?
大家都擁有什麼樣的青春呢?
哪個學科是現在每個人都有必要學習的?
年輕人究竟是該選擇在大城市奮鬥,還是回到家鄉小城市工作?
擁有一台vr眼鏡是怎麼的體驗?

TAG:生活 | 教育 | 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