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三島由紀夫的作品《潮騷》?
本來想拋個磚被提前引玉了233
當初買書的時候被母上大人吐槽「名字看起來很黃暴」,一時無言以對直到最後讀完發現這個故事純情得我都不敢相信這三島寫的。潮騷僅僅是海潮的意思而已……
電影里的山口百惠真是好看啊。講回小說。三島的作品(以及他本人)很多時候都具有一種奇妙的二重性,例如生死、美醜、肉體與精神、乃至「文」或「和」與「武」。雖說三島是同時關注著這幾個方面的,但他所挖掘的側重點大多集中在「死、醜陋、頹廢」等充滿獨特而倒錯的美學觀點上,直接描寫「生、美好、活力(青春活力)」的偏少,而《潮騷》就是屬於後者的少數作品之一,也是其中的代表。
【這裡不是指他的作品主題兩極分化或者以丑為美,而是表達的方式有所差別。像金閣寺、憂國、奔馬這類,並不是讓人去放火切腹的……】
寫作《潮騷》是三島周遊歐美等國——尤其是希臘——之後所寫的,他這次旅行的體驗激發了他對嘗試描寫「生的美」的興趣。在寫作過程中他參考了古希臘朗戈斯的一篇小說《達夫尼斯和赫洛亞》中的田園與漁村風情,選擇了神島作為舞台去構築一個東方式的純情故事。去神島實地考察後,三島立即開始動筆寫作——用他自己的話說,「我的詩囊豐滿了」。
既然是島,大海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元素。《潮騷》同樣是三島描寫大海最為生動的篇目之一,這種描寫同時融入了人物本身的肉體美與精神美。應該說這類描寫是無處不在的,比如女主的歐派……不,胸脯上下起伏時聯想到「海面湛藍而洶湧的波浪的起伏」,接吻時聯想到海藻的味道(這個不近海真的不知道啊= =),以及幽會時赤裸身體烤火的海女毫無淫穢感的姿態與那枚貝殼。大海在這裡幾乎成為了調和肉體與精神美的媒介。書中新治贏得愛情的過程雖然不算新奇,卻是充滿了青春和生的力量的。最後與風暴搏鬥那段不用說,面對暗中使壞的千代子時,新治僅僅是誇讚了她的相貌,就使那種報復和嫉妒的心態煙消雲散,不得不讓人感嘆真是……太青春了,嗯,也可以說是清純吧。不僅是男女主角,幾乎所有島上的漁民都與大海合而為一,成為生的活力的完美體現。《潮騷》所要表達的,是一種自然、生命、人情相結合的直接的美。內容部分@譚酸菜已經說了不少,暫時就醬吧關於希臘神話的,細節上不太記得了……想到補看到女孩子的裸體之後,脫掉衣服給女孩子看,一報還一報,才是常識啊......
我以為十月新番騙我QAQ
劃掉
正經講,說幾個點,懶,不拆開了:
1,這本小說的情節/懸念不是很複雜,最主要的還是感受三島呈現出的海島風貌。
2,看到岳父大人帶著一身精壯的肌肉登場,我想,這是個好人。然後結尾真的沒有辜負我的期待,三島sama果然還是要喜歡孔武有力的男人。這樣按照自己的肌肉美學來塑造人物真的好嗎,三島sama?結尾也通過描寫,男主人公對於力量的肯定,表露了作者的美學主張。
3,日本作家好會寫女孩子啊。海之少女那波浪般起伏的胸脯和帶著海鹽味道的嘴唇賽高。
我喜歡的一條暗線是三島對於女性形象的傾注。三島在第八章那段對於海女的舊日生活的刻畫我頗為喜歡:
男人出海打魚,乘上機帆船,把貨物運送到各個港口。女人則同這種廣闊的世界無緣,她們只能燒飯、汲水、采海藻,夏天到來就潛水,潛到深海底。母親在海女中也算是老練的,她知道海底的黎明世界是婦女的世界。白晝也昏暗的家、黑暗的分娩痛苦、海底的微暗,這些都是一系列相親相愛的世界。
母親想起前年夏天,有個婦女和自己一樣,是個寡婦,她有個吃奶的兒子,自己身體孱弱,從海底采完鮑魚上來,在燕火旁烤火的時候,猝然倒下。她翻著白眼,緊咬著紫青的嘴唇死去了。黃昏時分,在松林里焚燒她的屍體時,海女們悲傷之餘,連站都站立不住,跪倒地上,痛哭不已。奇怪的謠傳四起,於是出現了害怕潛水的女人。語言說死去的女人在海底看見了不應看到的可怕的東西,所以遭報應了。
新治的母親嘲笑這種謠傳,越發潛入深海底,她捕的魚比誰都多。因為對於未知的東西,她是決不會自尋煩惱的。
簡略地勾畫了小島的日常,生活的殘酷,母親健康的生命力。
還有一點比較重要,年輕的一代人並沒有停留在這片海島上,而是在自己的長輩的支持下勇於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諸如千代子在母親的鼓勵下離開了海島去往京都學習;諸如新治的母親儘管對城市有著恐懼。但是她看到了不肯依附於海輪的蝴蝶依靠自己努力飛向大海,離開這片海島,轉而萌生了勇氣去求得宮田家的婚事。都是非常有意思的小細節。
4,我最喜歡的描寫是第一章末尾的末尾:
我差點以為這個小說的風格是陰暗系,等著男主人公砍人來著→_→比目魚己經躺在一隻白搪瓷大盤裡,從微微喘息的魚鰓里流出來的血,滲入又白又滑的魚身。
甜的不像三島
評價談不上,剛寫的讀後感:
3. 潮騷好像邊城啊!不但地點、人物類似,甚至故事都有點像。但沈從文和三島這兩個人卻是天淵之別。
4. 看完潮騷看春雪。對比春雪和金閣寺,潮騷是完全不同的一部作品。雖然三島的敘事能力仍然得到了充分發揮,但其描寫對象從複雜的心理活動轉變為相對簡單的鄉村生活。
5. 潮騷令人佩服的重現了50年代的日本海島畫面,精細準確到生活的枝葉末節。難以想像作者本人是個東京的貴族。
6. 這種現實主義手法使讀者直接被作者的意圖俘虜:傳統生活及其道德架構具有堅實的基礎,不但在這個意義上值得保護保存,而且其本身就是浪漫的。
7. 最初以為這不是愛情小說,而是作者借這種男女情愛來表現和渲染一種生活方式。後來發現愛情本身就是這種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在這種意義上,這部作品的「純愛物語」標籤是絕對準確的。
8. 潮騷所產生的影響絕對符合三島的意圖。它注入社會的是日本本土的浪漫和吸引力,用來反抗西化和所謂的開放。
9. 但這也正是三島的悖論。他自己並不是他所完美塑造的理想社會的一員,他是一個外人,他所描寫的愛情是用以引誘世人的,而並不是他自己所憧憬的。
10. 就此看來,三島和他筆下的人物一樣被哲學性的理念所困擾。他的結局可以說是他的心理路程的當然終點,但潮騷這樣的作品卻留給我們他努力修築自己死亡之路的確鑿證據。全程擔心男女主角,哪個隨時掛掉。幸好幸好。
作者:楓影JustinYan鏈接:每周讀書 #128 宛如潔白浪花——三島由紀夫 《潮騷》 - 每周讀書 | 楓言楓語 - 知乎專欄來源:知乎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949 年三島的成名作《假面的告白》是一部半自傳體式的私小說,內容比較陰暗,涉及男色,是禁忌話題;1950 年《愛的饑渴》則講寡婦悅子本欲堅守貞操,卻被公公誘惑,又戀上自家的園丁,最後以兇殺結局,也是個禁忌話題的悲劇;1956 年三島的代表作《金閣寺》發表,見習和尚溝口有口吃的毛病,始終無法與女人行事,全書充滿死亡、凄美之感,最終溝口火燒金閣寺,亦是悲劇。所以在三島由紀夫的小說作品當中,清新脫俗的《潮騷》算是挺特別的一部。
這部作品的背景被設定在日本三重縣鳥羽市的神島,小說中出現的八代神社、燈塔、哨所都可以在島上找到。1953 年作家兩次前往神島旅行,9 月開始執筆創作,次年出版。也許因為描寫的是純愛內容,這部小說成為三島最常被搬上熒幕的作品,櫻桃小丸子的偶像山口百惠就曾於 1975 年出演過同名電影,並與男主角三浦友和相戀最終結婚,兩人的婚姻曾經熱極一時,可以說明星的軼事反過來也提高了原著的知名度。(該電影有所改編但基本忠實於原著,年輕的山口百惠很漂亮,三浦友和也很英俊,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找來看看。)
小說講述的是兩個純真男女的愛情故事,在故事中,神島被稱為歌島,這個小島上所有人都靠海為生,男的出海打漁,女的則潛水採集。男主角是善良木訥的年輕漁夫新治,某天打魚歸來遇到坐在海灘上的少女初江,在夕陽下光彩照人。初江是島上大戶人家宮田照吉的女兒,新治只是一個貧窮的小漁夫,在這場愛情爭奪戰中,他的對手是出身歌島名門的安夫,這樣的人設註定了這個故事走的是以弱勝強,青蛙變王子的路線,所以僅從故事情節來說,這部小說乏善可陳。不過換個角度來看,情節引人入勝並不是三島所長,作家的細膩藏於字裡行間。
小說分為十六章,每章篇幅短小,承前啟後,圓轉自如,其中有幾個場景寫得非常動人,以時間順序來說,第一個有意思的場景在初江與新治同在燈塔長家做客時。當時燈塔長夫人刻意提及自己的女兒千代子喜歡新治的事情,回家的時候初江生氣地不理會新治。
這種單純的小情緒在三島筆下顯得天真毫不做作,新治緊追少女身後喊道:「喂!喂!」
儘管他叫喊,少女並沒有回頭。年輕人無奈,只好默然地跟隨在少女的後面。
道路被松林籠罩,又漆黑又險峻。少女接著小手電筒的光柱照亮前方,步子變得緩慢,新治不知不覺地走在她的前面了。隨著輕輕的叫喚聲,手電筒的亮光像騰飛的小鳥,倏地從樹榦飛向樹梢。年輕人機警地回過頭來。他馬上把摔倒的少女抱了起來。
簡直是電影里的畫面!在 1957 年,電視電影可不像今天這般流行,現在看來《潮騷》的橋段可能已被用濫,但是在小說發布的時候還算新奇。橋段可以隨著時間推移不再流行,但是通過三島的文字把這些故事講述出來,作家帶給讀者的那種表面上風平浪靜,內心裡波瀾萬丈的感動卻是超乎橋段之外的了。
比如全作的中間高潮部分,新治與初江相約在山上廢棄的哨所見面,那是他們相識的地方,可那天卻鬧起了一場暴風雨。少年「不習慣猜疑的這顆心,從未曾懷疑過女子會不會冒著這暴風雨天赴約」。抵達哨所少年已全身濕透,他升起了火堆靜靜等待少女的出現,慢慢把頭靠在膝蓋上睡著了。
醒來時一個半裸的少女低頭站在篝火旁,低垂的雙手拿著潔白的胸衣在烤火。新治裝睡偷看,少女發現後居然說:「不許睜開眼睛!」而年輕人居然就忠實地禁閉雙眼。兩人最終沒有做出什麼,他們心中對道德觀念抱有一種盲目的虔誠。這一段看得令人忍俊不禁,回想起金庸小說里溫軟嬌嗔的女主角們。誰都有過年輕懵懂的歲月,三島寫這部小說,定是滿懷青澀的心情在寫,真摯得可愛。
最後一個精彩的場景則是新治隨初江的父親宮田照吉的漁船出海見習,在海上遇到可怕的颱風,波濤在翻滾,狂風在怒吼,面對浩瀚無垠的狂暴海洋,人是如此渺小,自然是如此可怖!漁船靠幾根鋼索保持穩定,此時一根鋼索斷了,船長在甲板上貓腰大聲說道:「有人願意來把這條保險繩系在對面的浮標上嗎?」
風的呼嘯,保護了四人的沉默。
…新治用爽朗而明快的聲音喊叫起來。這時候,在黑暗中可以看到他的潔白而美麗的牙齒浮現了出來,他的確是微笑了。
「我來!」
新治躍入暴風雨中與自然搏鬥,把全書故事推向最高潮,等他完成任務游回漁船,一被人拉上甲板就癱軟在地。最終新治憑藉在漁船上英勇的表現贏得初江,作家給了故事一個圓滿美好的結局。這部小說也是三島難得的態度積極向上的作品,前文我們提到的幾部作品均是悲劇結尾,唯有《潮騷》貫穿一種樸素的美好,在閱讀時頻頻憶起年少的日子,簡單得美好。
總體來說這部小說的情節普通,橋段在今天已經屢見不鮮,不過作家的文筆相當不錯,多數章節的結尾都有長鏡頭式的延展,像川端康成在《千隻鶴》中所寫的夕照下鍍成金黃的街道,描寫十分精彩,以雅文學的角度來看文筆值得欣賞,以通俗文學的角度來看缺乏吸引力,閱讀起來需要一點耐心。
關於書名《潮騷》這個書名的意思是「海潮的聲音」,英文譯為 The Sound of Waves。有人說三島在寫作前一年去過希臘旅行,稱這部小說是羅馬歷史故事《達夫尼斯和赫洛亞》的現代版,但是 Google 並沒能搜索出三島原話的出處,而且《達夫尼斯和赫洛亞》的情節與《潮騷》差得也比較遠,除了背景同樣在海島上,同樣有兩個男子喜歡同一個女子之外再無共通之處,所以對於這個說詞,本人持懷疑態度。
關於版本楓影所讀的版本為唐月梅老師翻譯,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實體書,ISBN 為 9787532764785,http://z.cn 並沒有 Kindle 版出售,有點可惜。
16.08.02/下午
於自居相關閱讀:
- 每周讀書 #128 宛如潔白浪花——三島由紀夫 《潮騷》
- 每周讀書 #75 三島由紀夫《假面的告白》
- 每周讀書 #74 三島由紀夫《純白之夜》
- 每周讀書 #72 三島由紀夫《金閣寺》
- 每周讀書 #34 三島由紀夫——《愛的饑渴》
去年接觸三島第一本就看的《潮騷》,今年看他的第二本書《假面自白》,表情如下。就像我高中的時候看余華的《活著》,大學時再看《現實一種》的感覺。還是太年輕。雖然我跑題了。
還沒看完。
前天看了春雪昨天看了騷潮,畫風陡轉。
整個騷潮竟給了我宮崎駿漫畫般的即視感,單純又暖的不像樣的筆觸,色彩也像,人物刻畫更是,簡單直接毫無避諱。
初初感覺,三島先生好像特別執著於環境的描寫?超具畫面感。
啊哈哈哈哈,我今天還有時間看結局嗎,期末掛了怎麼辦,三島さん會庇佑我嗎- -
看完了。是甜啊~( ′ ▽ ` )?這本書使我聯想起沈從文的《邊城》,覺得某種程度上有相似之處。
《潮騷》緩解了我看過三島由紀夫其他作品後產生的一些不解和隔閡,因為這部作品實在太過優美與純粹。
看完這部作品,使我相信在三島由紀夫的心裡,在他與自己與人性與世界交戰之餘,仍保留著一個無人可以踏足的美景聖地。這就是女孩子啊
日本女孩真性情遇到喜歡的男生那麼勇敢無所畏懼喜歡就上啊!!!
每一個作家一生只能寫出一次的 粉色調的作品
讀過《假面自白》《金閣寺》《愛的饑渴》後才看潮騷,還因為名字就斷章取義以為是本黃書233。初讀蠻驚訝的,不像三島一貫陰鬱壓抑的風格。整部小說清新甜美,就像其中貫穿的意象:大海、海風、燈塔..
作《潮騷》的想法萌於希臘。三島痴迷於周遊歐洲列國旅途所見美景和生的活力,於是又以日本神島為基礎構建了小說中的「歌島」。歌島確實是一個融合西方漁村與東方田園的桃花源,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的傳統漁村。有了這些鋪墊,初江新治暴風雨之夜裸身相擁的場景也不難理解。
私以為,《潮騷》這部作品具有希臘神話的美感,不僅是來源於化用古希臘作品《達夫尼斯和赫洛亞》,還來自於潮騷的靈魂人物初江。
「維納斯,那位阿芙洛蒂忒啊
從海洋的泡沫中誕生,清晨
泡沫泡沫,周圍都是泡沫 」
木心詩《泡沫》
清晨從海洋的泡沫中誕生的阿芙洛蒂忒。潮水扑打著開滿粉色和白色玫瑰的岸邊。此謂潮騷。
初江跟自然美生命力,健康美麗的軀體,大方坦然至美,脫離了世俗窠臼的污穢。
小說里對初江在外形象的描寫是西方式的,毫不忌諱對身體之美的描寫,阿芙洛蒂忒式的美。
將西方古典的人物融入在東方古典式的純愛故事中,鑄成潮騷是一部美麗、純凈的作品,也是研究三島的學者繞不開的作品,感覺倒是 《潮騷》這部作品豐富了三島,而不是三島豐富了他的作品。
.
謝很早之前的邀。
一直沒寫評論,昨天剛剛讀完。
《潮騷》在我看來,美好得甚至有些不那麼三島由紀夫了。
這點看來很多人同意。
讀的過程不斷想著男女主角什麼時候會被寫死,可到了結局卻安然無恙。
居然感覺好像少了點什麼。
這感覺便好似谷崎潤一郎敘述純純的愛戀,
渡邊純一的主角遲遲不肯出軌,
而波多野結衣老師的教學片出現平行蒙太奇一般。
.
印象很深的是日本女人對愛情(性)的觀念以及對被異性侵略的態度,不管是三島還是其他日本作家,顛覆了我對愛情(性)的看法,怎麼可以敘述起來那麼的理所當然一樣,潮騷里初江跟新治算是一見鍾情,後面兩人第二次見面之後就確定關係,描述兩人的對話及行為的時候,平淡無奇的敘述讓人不覺得存在色情畫面
純潔的想哭,卻不脫離現實
看到第十四章的時候就開始合上書了,這麼美好的風景和人,一定會給一個很悲慘的結局,不忍心看下去。好奇心推動自己看完,看完,看完之後wtm這是什麼鬼,我遇到假的結局了吧!怎麼會這樣?我的擔心呢?怎麼沒死人?怎麼會通情達理?怎麼會是粉色的?肱三頭由紀夫你在幹什麼?這個是你嗎?千代子雖然出現場次極少,但是對整個劇情的推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相比母親一代人生活和思想,這一代女性千代子和初江更有生氣。主角初江就不必說了鄰家海妹,千代子可能是島上唯一一個正真走出歌島的新一代女性(東京上學),雖然還烙著濃濃的歌島氣息,可是在思考愛和給予的關係了,"千代子心裡反覆地說道:"他覺得我很美啊!""正式由於新治誠實走心的回答促使她寫給母親的信。更有可能讓初江和新治能走到一起。(照吉這麼粗獷冷臉的漢子沒有台階是不會下來的)。相比較初江更喜歡千代子吧,更有血肉一點,總體感覺初江太單純也腦子少弦了,"你也脫""幫我挑水我就不告密""贏過未來婆婆然後送包"都都都什麼什麼呀!反正!這情節,口感想冰淇淋一樣!純的不像話!美得不想話!少年少女的心思也少年少女的不像話!
看這本書的時候,我聽了一首姬神的歌 ,名字是日語我打不出來, 當時我想著海女們聚在一起那場景,我就哭了。
讀完潮騷我倒是想起了很久之前看過的伊豆的舞女這本書。雖然伊豆的舞女結局是有些許遺憾在。
雖然潮騷中關於小村莊風土人情的種種細節我已經記得不太清楚了,但是書里所縈繞的一種溫暖又不失清新純粹的感覺始終揮之不去。
很喜歡日本作家這一類的寫作風格。小時候讀不太懂,現在看來,曾經讀到過的 「今夜月光很美」 是我如今可以想到的最有意境的情話之一。同想到了邊城。很美的歌島世界,一群淳樸善良的人們,美得不像話。
推薦閱讀:
※閱讀村上春樹應該注意什麼?
※為什麼喜歡村上春樹?
※如何理解《雪國》的結尾?
※為什麼《源氏物語》中賞賜官員經常用女子衣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