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一流人物」的二三流故事?

那些著名的人物有哪些不太為人知的小故事,也能表現他們的人格魅力?有哪些「二、三流人物」的一流故事? - 生活經歷


胡適先生的日記。


徐志摩和陸小曼這對狗男女啊。

陸小曼前夫王賡混了個差事去東北任哈爾濱市警察廳廳長,擔心自己老婆沒人照看,就拜託給了自己的兄弟徐志摩。

乾柴遇烈火,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徐志摩那是喝過洋墨水的人,想法跟一般人不一樣,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滿大街都是缺胳膊少腿兒的哪有不穿衣服的,王賡前腳輕輕地走,徐志摩後腳就輕輕的來了,然後就沒有王賡什麼事了。

人間四月天那個電視裡邊王賡拿槍指著徐志摩是胡編的,真實的情況是三個人一起吃了頓飯,王賡確認陸小曼非要跟徐志摩在一起之後,主動讓出去了。

王賡是個很牛逼的人,文武雙全,1911年清華畢業後保送美國,先後曾在密西根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就讀,1915年獲普林斯頓大學文學學士後轉入西點軍校,在西點一貫成績優異,1918年西點畢業時為全級137名學生中第12名,艾森豪威爾同班同學,淞滬抗戰的時候是稅警總團的團長,後來大名鼎鼎的新一軍新六軍就是在此基礎上組建的,孫立人這個時候應該還是個連長。

徐志摩陸小曼不說,放到今天,王賡那也算是一流人物。

當然,福兮禍之所倚,剁手黨黨魁陸小曼後來把徐志摩折騰也是夠受,零花錢都不給,逼得徐志摩去蹭不要錢的飛機飛北京講課,半路上飛機掉下來了。


看到知友 @羋十四 提到胡適先生的故事,我也來摘三件關於胡適和傅斯年的故事。

抱歉我不太明白什麼是「二三流故事」,但我想這些故事能反映他們的人格魅力。

1. 「這個人,書雖然讀得不多,但他走的這一條路是對的,你們不能鬧。」

一九一七年秋季的一天,北京大學西齋丙字十二號宿舍里,後來成了著名歷史學家的顧頡剛,與後來當過北京大學代理校長的傅斯年正在商談,是不是要將一個叫胡適的新教授從北大哲學系的課堂上趕走。

就在那年夏天,因《文學改良芻議》而在國內暴得大名的胡適完成了留美學業,應邀就任北京大學教授,講授中國哲學、英文學和英文修辭學三門課程。這一年,胡適剛剛26歲。

顧頡剛說,他們系這一學期來了一位新教授,叫胡適,是美國留學生。原先的教授從三皇五帝講起,講了兩年才講到商朝,這位新教授卻拋開唐虞夏商,直接從周宣王講起。同學們都說這是割斷中國哲學史,這是思想造反,這樣的人怎麼配來北京大學講哲學史呢。同學們想將這位教授趕走,他自己倒是覺得胡先生講課還有新意,但也拿不定主意,希望請傅斯年去聽聽課,作個評價,以決定是不是將這位新教授趕走。

同是二年級學生,僅是學科不同,且顧還要長傅三歲,為什麼顧要如此鄭重地向傅請教以作定奪呢?這就要說到傅的本事了。

傅斯年字孟真,1896年生於山東聊城一個儒學世家,其先祖傅以漸是清朝進關後的第一位狀元,後來曾任武英殿大學士,權傾一時。傅以漸的這位後人繼承了祖先的聰穎好學,熟讀儒學經典,國學功底深厚。到北大讀書後,深得劉師培、陳漢章、黃侃等國學大師的青睞,黃侃更是將其視為傳人,期望甚殷。傅斯年的同學聶湘濱回憶說:「據我了解,他(指傅斯年)很少上課,成天泡在圖書館裡,博覽群書。當時有些教授就怕給他上課,往往在課堂上,他提出的問題,老師答不上來。使教師更難為情的是,他會當面指責教師講錯了,並有根據地說,這個問題某某書上是怎麼講的,某某先生是怎麼說的,我認為該怎麼理解。經常把老師弄得張口結舌,下不了台。」而且,傅斯年在學生時期,就表現出極強的組織能力,是鬧學潮、趕教授的一把好手。且不說在後幾年的五四運動中,此人是集會遊行的主要組織者,就在跟顧頡剛談話前不久,便做了件漂亮的趕教授的壯舉。據北大同學羅家倫回憶是這樣的:

朱蓬仙是章太炎的門生,學問不能說沒有,只是所教的《文心雕龍》非其所長,在教室里不免出了好些錯誤,可要舉出這些錯誤,學生們的筆記終究難以為憑。恰好有位同學借到朱教授的講義全稿,交給傅斯年審核。傅用了一夜的時間看完,摘出三十幾條錯誤,由全班簽名上書蔡校長。蔡先生是內行,看了自然明白,可他不信這是學生們自己發覺的,為預防教授們互相攻訐之風,於是突然召見簽名的全班學生。同學們慌了,害怕蔡先生要考,又怕傅斯年一人承擔這責任未免太重。於是大家在見蔡先生之前,一人分擔了幾條,預備好了方才進去。果然蔡先生當面口試,分擔的同學回答得頭頭是道。考完之後,蔡先生一聲不響,同學們也一聲不響,一一鞠躬魚貫退出。過後不久,遇到一個適當的時候,朱蓬仙果然不再教這門課了。

傅斯年聽了顧頡剛的話,同意去聽聽胡適的課,以決定是不是將這個新來的留學生從北大哲學系課堂趕走。認真地旁聽了幾次課之後,傅斯年對那些要趕走胡適的同學們說:

「這個人書雖然讀得不多,但他走的這一條路是對的。你們不能鬧。」

當然了,胡適繼續留在北大教書,不能說全是此事起了作用,但是對於一個剛剛回國的留學生來說,若是一出馬便失了前蹄,從馬上栽下來,對日後事業的發展,不能說不是一個莫大的障礙。可貴處還在於,傅斯年從未以此自傲,多少年都沒向胡適說過。傅斯年去世後,胡適在緬懷文章中提及此事,不無動情地說:「我這個二十幾歲的留學生,在北京大學教書,面對著一般思想成熟的學生,沒有引起風波;過了十幾年之後才曉得是孟真暗地裡做了我的保護人。」

2. 「我們不過是陳勝吳廣,你們才是項羽劉邦。」

1945年7月1日,褚輔成、黃炎培、左舜生、章伯鈞、傅斯年、冷遹一行6人,乘專機到達延安(王雲五因病發高燒未能成行),對延安進行訪問,以國民政府參政員身份去延安與毛澤東會談

這其中,毛澤東與傅斯年算是老相識了。當年在北大,二人的一段不愉快的經歷,毛澤東在多年以後仍然耿耿於懷。毛澤東是1918年夏天從湖南鄉村走進北大校園的,就在這期間,他和大名鼎鼎的胡適以及北大學生領袖傅斯年遭遇了。許多年後,毛在延安那口黃土凝成的簡陋窯洞里,於寂靜的夜幕中伴著青燈向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回憶了這段使他刻骨銘心的經歷: 「我自己在北平的生活是十分困苦的。我住在一個叫三眼井的地方,和另外7個人合住一個小房間,我們全體擠在炕上,連呼吸的地方都沒有。每逢我翻身都得預先警告身旁的人。」

「對於我,北平好像花費太大了;我是從朋友們借了錢來北平的,來了以後,馬上就必須尋找職業。楊昌濟——我從前在師範學校的倫理教員,這時是國立北京大學的教授。我請他幫助我找尋一個職業,他就把我介紹給北大的圖書館主任。這主任就是李大釗,他不久成了中國共產黨的創立者,後來被張作霖槍殺了。李大釗給我找到工作,當圖書館的助理員,每月給我一筆不算少的數目——8塊錢。」又說:「我的地位這樣地低下,以至於人們都躲避我。我擔任的工作是登記圖書館讀報紙的人們的名字,可是大多數人,都不把我當人類看待。在這些來看報的人們當中,我認識了許多有名的新文化運動領袖們的名字。像傅斯年、羅家倫,和一些別的人,對於他們我是特別感興趣的。我打算去和他們開始交談政治和文化問題,可是他們都是忙人。他們沒時間去傾聽一個圖書館助理員說南方土話。」

因了北大的這段因緣,毛澤東單獨拿出一個晚上與傅斯年進行交談,其中最著名的一個細節是,毛沒有忘記北大時代令他百感交集的情結。當毛談及傅曾在五四運動中大出風頭,並為反封建與新文化運動做出過貢獻時,說到,「我們是老相識了,在北京大學時我就認得你,你那時名氣大得很,被稱作孔子以後第一人哩!」。傅斯年狡猾而又識趣地回應道:

「我們不過是陳勝、吳廣,你們才是項羽、劉邦。」

毛澤東聽罷如此得體又使雙方皆不失面子的話,心中大為舒暢。

隨後,毛澤東給傅斯年謝了一封意味深長的短箋和條幅,便箋曰: 「孟真先生: 遵囑寫了數字,不像樣子,聊作紀念。今日聞陳勝、吳廣之說,未免過謙,故述唐人詩以廣之。」 毛的條幅這樣寫道: 「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坑灰未燼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每每想到傅斯年的這句高超和恰到好處的回應,我真是萬分佩服。

3. 民族中每一個人「不欺暗室」的真誠與自覺。

1926年11月11日,胡適應邀到英國劍橋大學去講演。那天是歐洲一次世界大戰的停戰紀念日。紀念方式是上午11點鐘,一切工作全停止1分鐘。在最熱鬧的街上,鐘敲11點時,教堂敲鐘,一切汽車行人全停住,男人都脫下帽子,一切人都低下頭來,靜默1分鐘。胡適說:這是每年在參戰各國處處看得見的莊嚴的紀念。

那一天,胡適到了劍橋,住在克賴斯特學院,為了讓胡適更好地準備晚上的講演,該院長薛勃萊先生特地把他的書房讓給了胡適,說:「我不來驚擾你。不幸這天花板上的油漆正在修理,有個匠人要上去油漆,他不會打擾你的工作。」

中午11點,哀悼時刻到了。胡適聽到外面鐘樓上的打鐘聲,他「抬起頭來,只見那個老工人提了一桶油漆,正走上梯子去。他聽見了鐘聲,一隻手扶住梯子,一隻手提著漆桶,停在梯子中間,低下頭來默禱。過了一分鐘,鐘樓上二次打鐘,他才抬起頭來,提著油漆桶,繼續他的工作」。

胡適目睹了這一場景,他徹底被感動了:「我看見那個穿著油污罩衣的老工人停住在梯子半中間低頭默禱,我的鼻子一酸,眼睛裡掉下兩滴眼淚來。那個老工人也許是在紀念他的戰死的兒子,也許是在哀悼他的戰死的弟兄。但是他那『不欺暗室』的獨自低頭的默禱,是那全歐洲同一天同一時間的悲哀的象徵,是一個教育普及的文明民族哀悼死者的最莊嚴的象徵。50萬陸軍的大檢閱,歐洲最偉大的政治家的紀念演說,都比不上那個梯子半中間的那個白髮工人的低頭一剎那間的虔敬的莊嚴。

這就是胡適筆下英國一戰哀悼日的故事。以後每逢媒體上讀到紀念日儀式和演說的報道,胡適都會想到「薛勃萊院長書房裡那個老工人」,在第二天便是九一八的前夜,胡適說「我更想到他」。因為胡適很反感當時國內「一切紀念典禮的虛偽,一切紀念演說的空虛爛熟」。他寫此文是要推重一個民族中每一個人「不欺暗室」的真誠與自覺。當然,正如該文最後,胡適還要表達的是:「可以低下頭來,靜默一分鐘,然後抬起頭來,繼續我們的工作。


那是一個秋天,由於叛徒告密,上海公共租界總巡捕房派人搜查了東有恆路春陽里210號,搜出大批文件和俄文版的共產主義書籍,當場逮捕了彭述之等5人。此後,巡捕又在岳州路永吉里11號,拘捕了前中共中央總書記陳獨秀。

這就是陳獨秀的第四次入獄,被困囹圄長達五年之久,將「營救陳獨秀」這個活動推向了高潮,不僅牽涉到孫中山、汪精衛、胡適、蔡元培等國內知名政治家和學者,還涉及到了愛因斯坦、羅素、杜威等國際著名政治活動家。

在此次營救活動中穿針引線的最主要人物是胡適。胡適和陳獨秀是安徽老鄉,雖年少輕狂亦彼此欣賞,後來兩人因政治上無法取得共識和一些性格上的分歧就漸行漸選,交情淡了很多。縱然如此,每當陳獨秀惹出了麻煩——包括他多次進入監獄,陳獨秀身邊的朋友手足無措之際,也總是會把事情告訴胡適,請胡適出面斡旋解救。

1932年10月15日,陳獨秀被開除黨籍之後隨即在公共租界被逮捕,隨後又被引渡給國民政府,經過法院簡單訊問案情後,認為該案屬於「危害民國」的性質,應移交南京首都衛戍司令部處理。

陳獨秀的被捕,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震動。當時,陳獨秀主持《新青年》多年,社會聲望很高。宋慶齡與「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積極奔走呼號,蔡元培、楊杏佛、柳亞子、林語堂等人聯名致電國民黨中央黨部和國民政府,列舉陳獨秀早年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中的功績,「伏望矜憐耆舊,愛惜人材,特寬兩觀之誅,開其自新之路」。

遠在北平的胡適發電給上海的蔡元培,請他就近營救陳獨秀。胡適甚至拜託了他在美國的老師杜威,杜威又幫助聯繫上當時最知名的和平反戰人士、政治活動家以及偉大的哲學家數學家羅素先生和科學家愛因斯坦先生,三人聯名致電蔣介石,為陳獨秀說情。

10月19日晚,陳獨秀、彭述之兩人先行被押送南京,關進首都衛戍司令部軍法司的監獄。軍法司經過審訊,雖認為該案屬「危害民國」性質,但與軍事無關,加上陳獨秀又不是現役軍人,故軍法司無權管轄此案。10月22日,國民黨中央黨部派組織部幹事黃凱攜陳案的材料去武漢,向蔣介石請示處理辦法。同日,翁文灝、胡適、羅文干又致電蔣介石:「請將陳獨秀案付司法審判」,不由軍法從事。

23日,蔡元培、楊杏佛、柳亞子、林語堂等8人快郵代電南京中央黨部國民政府,營救陳獨秀。24日,蔣介石在電報中說:「陳等所犯之罪,系危害民國之生存,國家法律對於此種罪行,早在法律上有明白的規定,為維持司法獨立尊嚴計,應交法院公開審判。」國民黨中常會討論後議決交法院公開審判。

26日,陳獨秀被轉送到江蘇高等法院江寧地方法院看守所關押,由設在蘇州的江蘇高等法院審理。這也就意味著,陳獨秀從軍事法庭轉移到了公開的法院。

由此,陳獨秀的命終於在各方奔走中被保了下來。

引用資料:

1.「出了研究室就入監獄」——陳獨秀五次被捕紀實--《黨史縱橫》1998年10期

2.陳獨秀的獄中生活

3.人民日報

4.陳獨秀的後半生

-----------------------------------------

給大家道個歉,第一個版本的印象來源是高中看的語文報,存在一些史實謬誤,一直沒有去證實,昨晚順手根據記憶就寫了個答案。評論里有些朋友提出質疑,所以重新查找資料寫了有明確來源的新版本。

陳獨秀入獄四次,前三次都得到了釋放,其中確實存在國內政治勢力和國際友好人士的參與,但具體情況還需要查找資料確認。

這是個很好的錯誤範本,留著提醒自己吧。

下面是原答案:

這個故事比較複雜,涉及到幾位一流的哲學家和政治家。

陳獨秀和胡適一開始算是關係很好的老鄉,年少輕狂卻又彼此欣賞,後來政治上無法取得共識就撕破了臉,陳常常在報紙上寫文章罵胡。後來陳獨秀搞革命,被蔣介石抓進去幾次,陳的朋友知道胡適人脈廣,只好托胡想法子救陳。

胡適就請他當年在美國的老師杜威(不知道的請面壁約翰·杜威_百度百科)幫忙,杜威就請羅素幫忙,羅素真是神通廣大,直接把電話打到蔣介石那:你好,我是羅素,我要和蔣委員長說話。——你是不是抓了個叫陳獨秀的小子?——麻煩把他放了。

聽說蔣座是站立著接的羅素電話,聽完後就把陳獨秀放了。



杜蘭特去勇士,

羅永浩做手機。

郭德綱上春晚,

王寶強雇宋喆。

貝利預測冠軍隊,

王石去惹田朴珺。

黛玉取笑劉姥姥,

寶玉雲雨秦可卿。

孔明街亭用馬謖,

曹操疑忌斬華佗。

孫文讓位袁世凱,

蔣公拋棄陳潔如。

荊軻不講技擊術,

項羽鴻門放劉邦。

胡適追隨國民黨,

魯迅拉黑梅蘭芳。


有一次喬丹在酒吧喝酒。當然會有陪酒的妹子了。結果旁邊有個壯漢喝多了。說什麼就看中喬丹旁邊的陪酒姑娘了。事情很明顯就是要打一架了。不過喬丹慫了,默默離開了酒吧。因為,喝多那位大哥是泰森。(居然被引用了,那就補全信息,那個妹子是吉文斯,為泰森前妻。其實是泰森醋意大發。)


說一個楊得志上將的軼事。

1938年初,八路軍115師685團團長楊得志率部在晉西南地區休整,結識了當地一位老鄉。這位老鄉熱心地給楊得志找對象,為他物色了一個姑娘,高小畢業,長得挺漂亮,雙方都挺願意。不過女方父親要楊得志出100塊錢彩禮,共產黨幹部靠供給制生活,團級幹部每月只有5元津貼,哪裡拿得出來100塊。楊得志提出只能給幾百斤糧食,但女方家不幹。團政委吳法憲看不下去了,想去做女方家的工作。正好他和楊得志去師部開會,就替楊得志寫了一個結婚報告,尋思先把領導那關過了。開會前,楊得志試探著問師政委羅榮桓:「現在有的幹部想找老婆,怎麼辦?」羅榮桓馬上說:「找什麼老婆,連代師長陳光都還沒有老婆,別人著什麼急?」楊得志趕緊悄悄地對吳法憲說:「千萬別把報告拿出來,師長還沒老婆,我這個當團長的怎麼能跑在前面。」

  不久,部隊開赴前線,楊得志還是想帶走那個姑娘,但女方家就是堅持要彩禮100塊。最終,楊團長也只好放棄了這樁婚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沈聽雪的歷史文集」,搜索微信號shentingxue2017,如顯示該用戶不存在,請點擊下面「搜一搜shentingxue2017朋友圈、公眾號、文章等」查找即可。

非常感謝網友支持,會繼續推出精彩文章讓大家欣賞。


魯迅讀佛經,吃中藥,愛好「洗腳」,偶爾還去「天上人間」消費一下。幸好那時候沒有掃黃,不然上央視懺悔的恐怕就不僅僅是一個薛蠻子了。

十八日晴,風。上午寄家果餌一合。午後往留黎廠買北周《華岳頌》並唐刻後碑共二枚,券二元。下午支本月奉泉百五十。晚杜海生來。夜濯足。

八日晴。午後得潘企莘信。買靴一兩券三元。夜濯足。

二日晴。休假。午後同二弟往銘伯先生寓。夜濯足。

 二十六日晴。上午得李遐卿信。得二弟明信片,二十日長崎發。夜濯足。

十日晴。夜濯足。

十七日晴,風。夜濯足。

六日曇。夜濯足。

十二日晴。午後往午門。夜濯足。

三十日雨。星期休息。上午濯足。午後晴。晚往病院。

二十八日曇。上午還齊壽山泉廿。夜濯足。

五日晴。夜濯足

十一日晴。夜濯足。

十八日曇。夜濯足。

二十六日晴,大風。上午得宋紫佩信,廿一日紹興發。夜濯足。

二日曇。午後往山本醫院視二弟,取回《佛本行經》二本。夜濯足

十五日晴。星期休息。午後寄沈雁冰信並三弟譯稿一篇。下午曇,風。夜濯足。

十四日晴。上午寄大學註冊部以試卷十七本。下午往卧佛寺購佛書三種,二弟所要。夜得李遐卿信。夜濯足。

八日晴。午後往留黎廠買專拓片二十六枚,三元;《甘泉山刻石》未剜本二枚,二元五角;《上庸長刻石》一枚,一元;《王盛碑》一枚,一元五角;雜造象八種十二枚,二元五角。晚得阮久孫信。得沈雁冰信。夜濯足。

十一日晴。夜得章士英信。寄馬幼漁信。濯足。

二十四曇。星期休息。下午孫伏園來。夜濯足。

二十四日晴。上午得宋子佩信,午後復。夜濯足。

十六日曇。上午往師校講。晚晴。收泰東書局所寄《創造》一冊。夜濯足。

二十八日晴。下午寄胡愈之譯文一篇。夜濯足。

三日晴。星期休息。上午徐耀辰、張鳳舉、沈士遠、尹默來。夜濯足。

二十六日晴。星期休息。上午母親遣潘媽來給桃實七枚,三弟之款即令將去交三太太收。下午許欽文來。李遐卿來。夜濯足。

十三日曇。上午和孫來。下午同李慎齋往宣武門附近看屋。夜濯足。

六日晴,風。星期休息。下午空三來。服補瀉丸二粒。夜濯足。

三十一日曇。晨往女子師範校講。上午買舊卓倚共五件,泉七元。午訪孫伏園於晨報社,在社午飯。下午往鼎香村買茗二斤,二元。往商務印書館買《新語》、《新書》、《嵇中散集》、《謝宣城詩集》、《元次山集》各一部,共七本,泉二元二角。以粗本《雅雨堂叢書》賣與高閬仙,得泉四元。夜濯足。

二十五日晴。休假。午後有麟來。欽文來。衣萍、曙天來。下午得呂琦信,字蘊儒。子佩來。夜郁達夫來並贈《Gewitter im Mai》von L.Gang-bofer一本。李人燦來並還泉五,又交小說稿一篇。濯足。

二十一日曇。上午得許廣平信。午吳曙天、衣萍、伏園邀食於西車站食堂,同席又有王又庸、黎劭西。晚小雨。有麟來。夜濯足。

八日晴。上午寄尚鍾吾信。寄任子卿信。濯足。下午以《阿Q正傳序、自敘傳略》及照象一枚寄曹靖華。尚鍾吾來。寄李遇安信並文稿二篇。晚長虹來。有麟、魯彥來。夜得有麟信。

《魯迅日記》中記載「濯足」共105次。而且魯迅其實是吃中藥的,而且還讀佛經,並不是像他在文章中說的那樣「中醫黑」,不然他吃的補泄丸是什麼東西?

「十六日 晴。 下午同三弟往漢文淵買翻汪本《阮嗣宗集》一部一本,一元六角;《綿州造象記》拓片六種六枚,《天監井闌題字》一枚,《湘中詩》一枚,共泉二元八角。夜全寓十人皆至同寶泰飲酒,頗醉。復往青蓮閣飲茗,邀一妓略來坐,與以一元。」


抗戰期間,沈從文和劉文典都在西南聯大教書,兩人關係不和睦,清高傲氣的劉文典看不起沈從文,認為沈從文是寫小說的出身,根本沒有資格在大學裡教書。劉文典喜歡罵人,好「臧否人物」,而沈從文性格靦腆,常成為劉文典奚落的靶子。劉文典攻擊沈從文的版本很多,最經典就是 「教授事件」和「跑警報事件」。

汪曾祺在《西南聯大中文系》說:「劉文典先生講了一年莊子,我只記住開頭一句:『《莊子》嘿,我是不懂的嘍,也沒有人懂。』他講課是東拉西扯,有時扯到和莊子毫不相干的事。倒是有些罵人的話,留給我的印象頗深。」

1943年,西南聯大聘請沈從文為中文系教授,月薪360元。據說劉文典知道此事後勃然大怒:「陳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該拿400塊錢,我該拿40塊錢,朱自清該拿4塊錢。可我不給沈從文4毛錢!他要是教授,那我是什麼?

抗戰初期,日本飛機經常轟炸昆明,幾乎每天都有,有時一天甚至兩次。每當飛機來襲,昆明就會拉響防空警報,一有警報,聯大的師生們就都往郊外跑,這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跑警報」。(汪曾祺還專門寫過一篇名為《跑警報》)有一次警報響起,劉文典往外跑時,想起陳寅恪還在後邊,於是趕緊回頭,找到視力不佳的陳寅恪,拉著他向外跑,一邊跑一邊喊:「保存國粹要緊!保存國粹要緊!」快到郊外時,劉文典看到沈從文也在人群里,就呵斥道:「陳先生跑是為了保存國粹,我跑是為了保存《莊子》,學生跑是為了保留下一代的希望。可是該死的,你什麼用都沒有,跑什麼跑啊!」

 真真名士風流,狷介狂人。


汪曾祺真是超可愛!怎麼可以沒有他!


現在這問題真是花樣翻新啊,貧道也是不太能理解何為「二三流故事」,就姑且算作「在其因而揚名的職業身份之外的故事」吧。

黃蕙蘭,亞洲糖業大王黃仲涵之女,其夫為大名鼎鼎的民國首席外交家顧維均。Hui—lan Koo自小錦衣玉食,家教優越,又天生麗質,與顧一起斡旋於歐洲政界和社交界,對他的事業幫助極大。

同時她也是時尚界的寵兒,民國名媛無不效仿。有一年隆冬她從歐洲飛上海,因皮膚病不能穿襪,上海婦女見之追隨,光腳著鞋一時風靡名利場。

顧維均後來愛上楊光泩夫人嚴幼韻(後成為顧的第四任妻子),也是風姿嫣然。嚴是復旦第一批女生,開84號車上學,招引無數,其車被稱為「愛的花」(eighty four)。有一天,朋友們在楊光泩家打麻將,黃蕙蘭吃醋,拽顧走,顧不要不要的。黃蕙蘭遂指著嚴幼韻開罵,嚴安然不語。黃蕙蘭一怒之下,順手抄起茶水,嘩嘩澆了顧一頭一臉,顧還是不動如山,頗有蘇格拉底之風。

這算不算「一流人物的二流故事」?

再說個民國大咖,金岳霖。他和林徽因之事想必你們都爛熟,知不知道他和雞的故事?

金岳霖酷愛養雞,早在戰爭年代拉空襲警報,人家收拾金銀細軟跑路,他抱著他的雞亂竄。有一年請趙元任夫婦吃烤鴨,說有事相求,卻又不肯細說。趙、楊到他家後才發現他飼養了幾隻大母雞,其中一隻三天生不下蛋來,很痛苦。別人養雞用米飯,金岳霖養雞還額外餵食魚肝油,雞的身子很沉(重達十八磅),蛋很大,卡在那兒,一半露在外面,楊步偉用力一掏,就萬事大吉了。金岳霖目睹楊神醫妙手回春,立刻愁眉舒展。

夠不夠不務正業?

桓溫。一世梟雄,不用多介紹了吧?故事出自晉裴啟《裴子語林》:

桓溫自以雄姿風氣,是司馬宣王、劉越石一輩器。有以比王大將軍者,意大不平。征苻健還,於北方得一巧作老婢,乃是劉越石妓女,一見溫入,潸然而泣。溫問其故,答曰:「官家甚似劉司空。」溫大悅,即出外修整衣冠,又入,呼問:「我何似司空?」

婢答曰:「眼甚似,恨小;面甚似,恨薄;須甚似,恨赤;形甚似,恨短;聲甚似,恨雌!」宣城於是弛冠解帶,不覺惛然而睡,不怡者數日。

看完這段我狂笑一個下午,又小又矮又娘娘腔,這麼直接真的好嘛……夠不夠英雄氣短?

再來個歪果仁?德國詩人席勒於1789年11月幹了一件無關於文學事業的壯舉:寫一封情書同時向兩個女人求愛!這兩個女人就是冷氏姐妹佳琳(Karolinevon.Lengefeld)和莎露(Charlottevon.Lengefeld)。「…我們相愛既不用擔驚受怕,也不需戒心,我對二位的感情都有充分的甜蜜把握,相信我不會厚此薄彼……」

單身狗們,你們連向一隻姑娘表達的勇氣都沒有,看看人家!

雖然席勒只娶了妹妹冷莎露,姐姐冷佳琳卻在多次戀愛結婚後,最終回到席勒身邊,以一個已婚貴婦的身份,與席勒夫婦生活在一起。而席勒當初所構築的「三人世界」也沒有落空。他去世時,冷家姐妹雙雙守在床前。

是不是覺得這事乾的既不入流又無上一流?


我想到了愛迪生和交流電的故事。

當年,特斯拉發明了交流電發電機,然而愛迪生卻對此不屑一顧,只一心一意於直流電的推廣。

後來,特斯拉去投奔了威斯汀豪斯,搞起了交流電,和愛迪生的直流電打擂台。

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用電路主要都是交流電。簡單來說,就是交流電的成本更低,可以高壓遠距離輸電,而直流電必須每隔一段距離建個發電站。但在那個時候二者尚未決出高下。

愛迪生意識到了競爭對手的可怕潛力,於是干出了一些很不厚道的事情……比如惡意詆毀交流電。愛迪生特意請傳媒記者到他的實驗室,用交流電電死各種動物(從小貓小狗到科尼島大象),以此來說明交流電的危險性。他為了敗壞競爭對手的聲譽,甚至還推動交流電電椅的發明,說服立法機構用電椅對犯人處以死刑,用如此極端的方式向公眾表明:

「交流電只適於處死待領場的狗或屠宰場的動物。還有處決死囚。」(原話)

一時之間,他成功了,交流電成為了死刑執行方式。

但在電椅的第一次亮相中,因為電壓不夠,連著電了三次才把犯人電死——這個名叫凱姆勒的犯人被烤成焦炭了。

之後的一份報紙標題《凱姆勒被威斯汀豪斯化了》,證明了愛迪生的喪心病狂。用競爭對手的名字來命名新的死刑方式——我很難找到更惡毒的競爭手段。

然而最後,交流電還是勝出了……

推動人類進步的大發明家也有如此陰暗的一面,這大概算是頂尖一流人物的不入流故事吧。


第一控衛保羅是假摔領域的殿堂級藝術大師。

第一分衛科比偶爾也會回首發生在鷹郡的如煙往事。

第一小前詹姆斯在發布會毫無節操譏諷德克感冒咳嗽終被無情逆轉丟掉冠軍。

第一大前鄧肯在替補席嫵媚一笑結果被罰出場外。

第一中鋒霍華德一本正經地說招妓是為了拯救妓女靈魂。

當然,壓箱底的還是季老…

十七日——前兩天下了點雨,天氣好極了。今天看了一部舊小說,《石點頭》,短篇的,描寫不怎樣穢褻,但不知為什麼,總容易引起我的性慾。我今生沒有別的希望,我只希望,能多日幾個女人,和各地方的女人接觸。[季羨林日記]

很像是一個猥瑣男的心靈獨白。但是後來季先生的一席話又徹底糾正了畫風:我七十年前不是聖人,將來也不會是,一字不改,出版!


9.18更新——————————勿忘國恥!!———————

說點兒民國風流人物有意思的事兒~

沒順序,想到哪寫哪。展現魅力就算了,展現流氓倒是不少的(笑

先說個流傳比較廣的熱熱身:張宗昌的母親諢名大腳,斗大的字不識一擔,一心想讓他兒子做個才華橫溢的詩人。有一天,張宗昌陪祝氏散步到大明湖畔,靈機一動就說,媽,我有負你對我的殷殷期盼,一直當不了詩人。這樣,我給你做首詩吧。扯著嗓子開始吟詩: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裡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躂。給他媽樂得合不攏嘴。

袁世凱得知馮國璋的老婆死了,就想把自己家的一個家庭教師送給老馮當繼室。把馮國璋感動的呀,抓著袁世凱的手說,大哥你說你咋這麼講究吶!袁世凱憨厚一笑,說,嘿嘿我其實是派她來幫我監視你的啊。馮:……你tm非得說出來是不。

袁世凱想當皇帝,就找了個叫郭三威的半仙兒看他家祖墳,讓他算算能做多長時間皇帝。郭神仙搖頭晃腦半天說:當應八二之數。袁世凱尋思,朝代820年不太現實,8年兩個月又太短,82年很有可能,自己孫子輩都能過把癮,於是興沖沖地稱帝了——剛好82天。

蔣介石在西安事變後就給抓起來了,宋美齡去營救他。結果老蔣覺得太沒面子死活不跟老婆走。宋美齡就拿出一本聖經念道,耶和華將有新作為,將令女子護衛男子。蔣介石默默點頭。

張作霖小時候家境貧寒,家裡拖欠地主家一筆銀子始終還不上。有一天他靈機一動,把地主家的豬偷偷放出來趕到了河裡,然後大聲呼救。地主聞訊趕來站在岸上鼻涕一把淚一把不知所措。在緊要關頭張作霖大喝一聲,一脫衣服就下水,費了半天功夫把豬推上了岸。地主激動得一把抱住他說今晚跟我回家【錯,其實是那筆錢給你免了!

歇一會。有人看繼續~

————病殃殃的分割線——————

繼續更一點~想到什麼寫什麼啦。

袁世凱的兒子叫袁克定,老爹快要稱帝的時候拽的飛起,給自己刻了個印章,名字十分威風,叫「大皇子印」。然後自己出去消費,也不給人家錢,就給人蓋一個大皇子印。手下的在外面惹事了也用這個印擺平。一時間妓院和賭場到處都是「大皇子印」,好好的京城給弄的烏煙瘴氣。

袁世凱曾信誓旦旦保證絕不稱帝,然後突然宣布登基。馮國璋(咦好像剛剛出現過)氣得在院子里掐腰大罵。袁世凱知道後嘆了一口氣說,這個老馮也真是的,老子騙的又不只他一個。

據說馮國璋在袁世凱死後還放鞭炮慶祝了ˊ_&>ˋ…為老馮點贊。

這件事是我在西安旅遊時聽來的。蔣介石在西安事變後逃往驪山,現代小夥子最快也得二十多分鐘跑完的路程老蔣十七分鐘就衝刺了(身體素質感人),躲在一個山洞裡,大氣都不敢出一口。然而一隊路過的士兵有一支槍突然走火,老蔣以為自己暴露了,只好從藏身的地方出來,說別開槍,我就是蔣介石。


《盜墓筆記》。

前段時間這部號稱「文筆最好的網路小說」終於在南派三叔的微博大結局了,他圓了萬千讀者一個夢,作者很清楚讀者們期待「瓶邪再會」,於是在燈枯油盡之際圓眾粉絲一個夢,只是,這個結局,與其說是結局,不如說是一個敷衍。

他成功讓無數讀者們記住了書中角色,卻無法完善一個故事,讓讀者記住角色是寫作者的喜事,無力駕馭住整個故事是寫作者的悲事,從這點來說,南派三叔可謂經歷了大喜大悲。

《盜墓筆記》初讀來極為流暢刺激,前兩三卷或許文筆青澀,後幾卷作者功力增強,名氣大漲後三叔必然是花了無數心血去學習故事創作理論,並應用到文本創作中來,又有了大量實踐,故事更為精彩當然是事實。

但網路小說創作的弊端在於「快」,每日幾千字的更新很難讓故事顯得更為精緻,作者也無時間去考慮前後情節的對應,打磨已寫過的文字。南派三叔自然發現了這個問題,在之後的創作,《盜墓筆記》轉為傳統實體書的創作,故事也變得更為精緻一些。

然而,長時間來的心理折磨,讓三叔無法再繼續創作下去,他到最後悲哀地發現自己已無力去完善整個故事,挖下的坑無法填上,即便知道到了收尾階段去無法駕馭住,可讀者們對書中人物萬分期待,甚至近乎瘋狂,他們只求一個結局,只求看見他們心愛的人物最後有一個好的結局。

最後,這部小說,終於淪為了二流故事,它精彩卻漏洞百出,它易讀卻經不起推敲,若干年後,大家最記憶深刻的仍是故事裡的人物,而不是故事本身。


《吻火》

梁遇春

回想起志摩先生,我記得最清楚的是他那雙銀灰色的眸子。其實他的眸子當然不是銀灰色的,可是我每次看見他那種驚奇的眼神,好像正在猜人生的謎,又好像正在一葉一葉揭開宇宙的神秘,我就覺得他的眼睛真帶了一些銀灰色。他的眼睛又有點像希臘雕像那兩片光滑的,彷彿含有無窮情調的眼睛,我所說銀灰色的感覺也就是這個意思罷。

他好像時時刻刻都在驚奇著。人世的悲歡,自然的美景,以及日常的瑣事,他都覺得是很古怪,從來沒有看見過的,完全出乎意料之外的。所以他天天都是那麼有興緻(Gusto),就是說出悲哀話的時候,也不是垂頭喪氣,厭倦於一切了,卻是像發現了一朵「惡之花」,在那兒驚奇著。

三年前,在上海的時候,有一天晚上,他拿著一根紙煙向一位朋友點燃的紙煙取火,

他說道:「Kissing the fire」。

這句話真可以代表他對於人生的態度。人世的經驗好比是一團火,許多人都是敬鬼神而遠之,隔江觀火,拿出冷酷的心境去估量一切,不敢投身到轟轟烈烈的火焰里去,因此過個暗淡的生活,簡直沒有一點的光輝,數十年的光陰就在計算怎麼樣才會不上當裡面消逝去了,結果上了個大當。他卻肯親自吻著這團生龍活虎般的烈火,火光一照,化腐臭為神奇,遍地開滿了春花,難怪他天天驚異著,難怪他的眼睛跟希臘雕像的眼睛相似,希臘人的生活就是像他這樣吻著人生的火,歌唱出人生的神奇。

這一回在半空中他對於人世的火焰作最後的一吻了。


馬丁路德金在黑人人權奮鬥之外的個人生活


如圖,齊達內在06年世界盃期間被拍到抽煙。

有人批評齊達內自己抽煙卻參加反煙活動。其實我想大多數煙民都能理解他。至少我認識的煙民也都是反對抽煙的,有誰要學抽煙,都會說別抽,上癮了其實是痛苦的。比如說在下。


王羲之 東床快婿說的就是他,他岳父郗鑒到他家相親,一點不害臊,坦然自若,他那些堂兄弟全給他做了了背景牆。就這個坐在床上露出肚皮吃胡餅的神級淡定吃貨,遇到更吊的淡定帝謝安,瞬間盧瑟爆了~~

太傅謝安在東山居留期間,時常和孫興公等人坐船到海上遊玩。有一次起了風,浪濤洶湧,孫興公、王羲之 等人一齊驚恐失色便提議掉轉船頭回去。謝安這時精神振奮,興緻正高,又朗吟又吹口哨,不發一言。船夫因為謝安神態安閑,心情舒暢,便仍然搖船向前。一會兒,風勢更急,浪更猛了,大家都叫嚷騷動起來,坐不住。謝安慢條斯理地說:「這樣看來,恐怕是該回去了吧?」大家立即響應,就回去了。從這件事里人們明白了謝安的氣度,認為他完全能夠鎮撫朝廷內外,安定國家。

出處 : 《世說新語》 雅量第六 謝太傅盤桓東山時,與孫興公諸人泛海戲。風起浪涌,孫、王諸人色並遽,便唱使還。太傅神情方王,吟嘯不言。舟人以公貌閑意說,猶去不止。既風轉急,浪猛,諸人皆喧動不坐。公徐云:「如此,將無歸!」眾人即承響而回。於是審其量,足以鎮安朝野。


推薦閱讀:

中國歷史上所謂的聖主、明君、庸君、昏君、暴君是如何界定的?
古代男生女相都是什麼結局?
如何評價李世民與楊廣?
有哪些古人疑似現代穿越回去的?
如何評價亨利八世?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歷史人物 | 歷史典故 | 軍事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