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和江蘇(主要是蘇南)文化上有何異同?

一直都說江浙一家親,然而一定要有所比較的話,二者有何差異?相同點又是什麼?為什麼?


江浙一家親不算很常見的說法,江浙地區小地域認同比較普遍。

吳與越本身是有區別的。由於整體經濟穩定,地理單元靠近,所以交流頻繁。吳越的邊界也不是江浙省界,而是杭州。杭州以北大體為吳地,杭州以南為越地。

吳地環繞太湖,生活環境以大型平原水鄉為主,文化中心蘇州。越地則以丘陵和小平原為主,文化中心紹興。

吳地農耕條件較好,有深厚的鄉土情結。越地宜耕土地較少,有濃厚的開拓氛圍。改革開放後這些傳統表現為蘇南的鄉鎮集體企業(華西村)與浙江的商貿產業(義烏小商品市場)。同時蘇南具有大政府傳統,招商引資大量由政府推動,省屬企業積极參与經濟;浙江則具有明顯的小政府特點,民營企業發達政府介入較少。目前一般認為蘇南基礎設施較好,浙江民間財富較多。

方言上雖然同屬吳語,但分屬不同小片,通話比片區內部明顯難一些。


浙西杭嘉湖一帶和蘇南差不多,屬於吳文化區。浙東屬於越文化區。


不要邀請我,我是蘇北人


表姐妹,不經常聯繫


先佔坑。

我母親無錫人,父親杭州出生的紹興人,我紹興出生南京長大

縱觀整個知乎擁有這種血統與大菊觀的應該就我了,稍後詳細解說

之前都太忙了,現在開始更

今天先說個吃的吧

江浙兩地雖然靠的比較近,但飲食口味上還是有些不一樣的

浙江菜口味比較清淡,比較出名的有杭幫菜(如龍井蝦仁)也有紹興菜(梅菜扣肉,白斬雞這樣的)

一般來說浙江人飲食中比較偏愛海鮮,餐桌上逢年過節的一條大黃魚那基本是少不了的,而且還很喜歡吃筍

印象中在老家紹興,湯基本都是清湯,浙江人貌似高湯吃的很少。另外,整個浙江都是不吃辣椒的(評論區非要說小地方的,那我實在沒辦法,畢竟我只去過大部分的城市,這裡的整個指大部分地區,靠江西什麼的不算了)

江蘇這裡蘇南蘇北差異比較大

最顯著的兩點

蘇南(常州,無錫,蘇州)是不吃辣椒的,而蘇北一般飲食中是吃辣椒的。徐州那邊吃的據說還比較辣,雖然跟湖南不能比

另外就是蘇南吃的比較甜

尤其是無錫和蘇州

無錫出名的那個小籠包,還有三鳳橋排骨,那特么叫一個甜啊。。。我每次回去,看我舅媽燒菜,糖都是一坨一坨的丟。。。

吃的方面浙江更清淡一些,海鮮更多一點,江蘇會喜歡喝高湯一些。大概就是這樣,今天先寫這麼多

補充下,評論區有人做了補充,我也寫在這裡

浙江人中寧波人是比較異類的,吃的東西相對偏咸一些(糖也方放的相對多)

提到江蘇,就不得不提大內鬥省文化,(此處看看娛樂就行,要明白我是完全沒有惡意的)

基本概況下那就是蘇南鄙視蘇北,蘇中說自己不是蘇北,蘇北基本默默承受。。。南京想出來做個和事佬,說作為你們大哥我覺得這個屌事吧,蘇南集體:安徽人會滾粗去!

蘇南內部鄙視鏈大致上:蘇州鄙視無錫鄙視常州鄙視鎮江

如果一開口那就合夥起來鄙視鎮江嫩剛的也叫蘇南方言???

一般蘇南鄙視蘇北用的最多一句是 鋼波寧(江北人),再難聽點的就是剛播比(應該不用翻譯了)

今天先寫這麼多

教育方面。論相似點的話,浙江江蘇的教育水平都相對較高,985,211這些好學校不談了,每年高考也經常會有這樣那樣的笑話例如外省某無知考生嘲笑江蘇省的考生才400分居然能上南大(然而事實是總分只有480)

論教育,以當下高考制度為標準去衡量,我個人覺得江蘇和浙江就是全國最強的

上海北京本地學生相對來說是會有政策的,然而在南京的學生是完全沒有任何優惠政策的,基本上需要和省內其他城市的所有考生一同爭奪有限的大學資源。就高考方面來說,蘇北是強於蘇南的,啟東一帶基本上是神級概念

浙江的教育資源上,總體高校數量是不如江蘇的,但是質量上,國美,浙大這樣的大學也是存在的。

大部分人提到浙江想到的是溫州人做生意賺大錢,很早就不讀書了。然而事實上整體浙江是很注重教育的,即使是在溫州,讀書人也是不少的


我家在春秋時期吳國邊界。吳越之間還是有區別的,雖然吳越國早沒了,但兩千年來也沒有發展成一家。主要是地形的關係吧,浙江除了浙北杭嘉湖平原外,杭州往南多是山區,浙南在古代比較窮(事實上古代分過浙東浙西,浙西包括浙北平原和蘇南,也就是吳地),也導致了兩地不同的性格。浙南富裕也是改革開放以後得事情。溫州人最早都是擦皮鞋的,這事全國人民都知道。我雖然只是80後,但親眼看著一個杭州南部城市用二十年從窮地方快速發展超出浙北同級別城市。

現在也是,浙北人偏安逸,上班的多。浙南人更愛闖出去做生意。浙北人做生意膽子也不大,有的做大了就開始守。

我沒學過什麼人文歷史地理,單純就自己的家鄉和老家剛好在吳越兩地發表下想法。我覺得主要阻礙兩地文化融合的是浙南山區相對封閉。

然後,民國不太清楚了,新中國以後江浙兩省往來好像不怎麼頻繁.(以前蘇州到嘉興有鐵路的,上海地位沒這麼高)比如我們這裡到蘇州開車1個半小時,但我們從來不會想去蘇州,很多人活了20多年沒去過一次.雖然在吳地,應該跟蘇南親,但都往上海杭州跑.蘇州完全沒有存在感.


越明杭睦潤常蘇,秀湖台溫婺衢處。

自古兩浙十四州,朱重八是大賊禿。


看飲食文化吧,浙江和江蘇(主要是蘇南)都特愛吃筍。


拉我幹嘛,我是南京人。


知乎已經被吃貨們佔領了。


蘇南和浙北是軟妹子

浙東是外柔內剛的御姐

浙南是豪爽原生態的農村大姐


吳文化與越文化同是江南水鄉文化的代表,水鄉文化的特點是一種有女性柔美氣質的文化。

但是類比之下,越文化多了一份男子氣概。吳地有水有田,但是沒有山;越地有水有田也有山,雁盪山,天目山,莫干山,普陀山,山丘巍峨的曲線塑造了越人的堅強氣質,讓人孔武有力,讓人厚重沉穩。由於山多,平原的耕地便不及吳地多,所以促成了越人進取、巧取,和向外擴張的精神。

但不巧的是,以地形來看,這個擴張的對象在當時只能是吳人,而吳人想要壯大,也必須先解決身後這個虎視眈眈的後患之憂,所以吳越從文化誕生之初就是世仇,這就像德法一樣,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因為你擋住了我前進的路。

」百二秦關終屬楚,三千越甲可吞吳「,越人毋庸置疑是尚武的,如果浙江是一個女性,那麼她也會是一個金庸筆下《越女劍》中的阿青,家國大於兒女情長,洒脫之至,毫不啰嗦的女俠。

反觀吳人,更似軟玉溫香的小家碧玉,吳文化比越文化軟,無論是從」寧聽蘇州人吵架,不聽寧波人說話「的語言腔調,還是飲食習慣,人文性格上,吳人都要比越人」軟「一些。這就像郭芙蓉對祝無雙,比當軟萌妹子,我恐怕越人是比不過吳人。

--------------------------------------------------------------------------------------------------------------------------

吳人當年也硬過,縱橫過,他們有廣闊的平原可以馳騁,有密布的水網漁利,以當時的目光看,他們的出身環境是比越人要優秀的,更比其他一些周圍民族要優越。姑蘇的闔閭城是當時最大的城市之一。

所以他們當時是高傲的,也是好戰的,因為他們戰必勝。所以才會南打越國西打楚國,北上圖霸業。直到他們被勾踐滅國,從此融合成吳越,只留下了吳地的美名。

本來這世仇應該就要結束了,歷史的帷幕以越國的勝利而告終,他們也許會像親姐妹一樣,作為一個地區大國,愉快的生活下去。然而誰知道這百年的爭霸,在後來雄偉的楚國與秦國大軍面前,竟是兩個柔弱女子的一場大邦迷夢罷了。

在楚秦的金戈鐵馬面前,他們被打回了的原型了,兢兢業業的成為貌美如花的絕代佳人---人間天堂;給全家老少燒菜做飯的賢妻良母---天下糧倉,她們被脫下了戎裝,喬裝打扮,在文化的根本上被賦予了女性特徵,成為兩尊漂亮的花瓶。

不同的是,吳花瓶當的其所,反正本來都已經被滅國了,當花瓶也比碎了強啊,於是她愈加的花枝招展,美艷近妖;

越花瓶當的卑屈,我本來可是要當海賊王的姑娘,你他喵的才是小姐姐!

於是越人跑到了南方各地,豎起了無數的越國旗號跟中原王朝打游擊,當地人也樂的其所,本來大概連國號都沒有地方,來了這麼一種先進的復國主義指導思想,為什麼不幹呢?於是甌越閩越南越紛起,竟有百越之多。

五代十國時在浙江周圍的吳越故地成立了吳越國,兩浙人民覺得這下腰桿總該挺直了把?可沒辦法,實力不如人,還是只能臣服於歷代小朝廷,給他們端茶送水做飯,當宋朝的使者出使吳越國時,在宴會上吳越王錢弘俶用江浙土特產螃蟹慰問使者,沒想到他當著吳越王的面指著螃蟹就說到:「這真是一蟹不如一蟹啊(一代不如一代)";

當宋朝已經打穩半壁江山,錢弘俶親自進京「朝貢」,正準備依照祖訓」打算拱手送江浙於真龍天子」,以為能成就一段佳話時,誰知道宋太祖隨口就是一句:」「此吾帑中物爾,何用獻為!「。可想而知此時此刻吳越人民是有多氣,然而沒辦法啊,該送還是得送,畢竟咱們已經是花瓶了嘛,你送不送都是人家的,還不如保一方百姓安寧?你說地域矛盾能不深,能不反抗嗎?

打了上千年游擊,打完平原越還有水越,打完水越還有山越,打倒唐朝人柳宗元直呼」雖唐虞之仁不能柔, 秦漢之勇不能威「是也~大概直到中國經濟中心南移之後,兩浙手握經濟大權,大夥才發現原來當家庭主婦也不是百無是處,其實還可以管管家裡的經濟大權的,況且再打也沒多大希望了,這才基本安定了下來~我好像跑題了,但這是文化史,是文化的來龍去脈。其實我想說的是,水火不容的吳越二族,其實今天還是沒有融合成一個真正的吳越族。也許只要不在一個行政區域內,就永遠不會,吳越兩浙江南這樣的花瓶蓋兒打磨的太美,他背後的故事太多。

青銅器時代鑄劍的頂峰:越王勾踐劍和吳王夫差劍


不能單以省來分。既然講文化肯定是沒有明顯的省市界線的。毗如,蘇滬嘉的文化相對更接近,而三地分別是不同行政區。不存在蘇南與浙江這樣籠統的對比區別。杭嘉湖與甬台溫又有不同,而問嘉湖人,他們可能又覺得與杭州的文化相通性又不來的與上海蘇州相近。文化是很複雜的問題。


參考浙江三民之說杭嘉湖,澤國之民,舟楫為居,百貨所聚,閭閻易於富貴,俗尚奢侈,縉紳氣勢大而眾庶小;

金衢嚴山谷之民,石氣所鍾,猛烈鷙愎,輕犯刑法,喜習儉素,然豪民頗負氣,聚黨與而傲縉紳;

寧紹台溫海濱之民,餐風宿水,百死一生,以有海利為生,不甚窮,以不通商販,不甚富,閭閻與縉紳相安,官民得 蘇南應該與杭嘉湖同屬澤國之民的範疇


蘇南浙北本來就是一個省分出去的,不存在太多語言文化方面的差別。 反而是蘇南與蘇北內部之間完全是兩個民系,語言文化思想差異太大。

另外蘇南每年大量財政轉移給蘇北,每個市縣都有對口支援蘇北相應市縣,卻換不來蘇北任何感謝,還說蘇南吸血蘇北,到處宣揚是政策不好,蘇南限制了蘇北發展。 明朝以來蘇南給你輸送了這麼多血,還是沒發展起來,除了怪自己還能怪誰。沒有蘇南的幫助,看看隔壁親戚皖北就是蘇北現在的狀況。 大內鬥的最根本原因就在這裡!


蘇南(主要是蘇錫常)跟浙江上海都同屬吳文化,或者說吳越文化。這三個地方都說吳語,在民風上也接近。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溫州市沒被劃入長三角城市群,加入海峽西岸城市群?
江浙地區有什麼人少的好玩的古鎮?
浙江是一個怎樣的省份?
為什麼這麼不待見浙江?
江南古鎮哪個最不商業化?哪個最人文和建築最精彩?

TAG:文化差異 | 地理 | 行政區劃 | 浙江 | 江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