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哪一個更加適合當今中國?

主要想知道,孔子思想和老子思想中的矛盾部分。


《論語》15000多字中就有580多「不」字,《道德經》5000餘字中也有230餘「不」字,不過《論語》更多的是教人們不要違背禮,但《論語》的邏輯正是因為君子志於道,所以才要守禮,而老子更多的是希望人們不要違背自然(本性)——也就是他說的道。

老子不願意談「仁義」,是因為當「仁義」的觀念出現時,各種不仁不義或者假仁假義已經同時產生了,誰都想當「道德」的代言人,所以老子《道德經》一開頭就用心良苦的提醒我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像《舊約聖經》創世記的記載那樣,因為亞當和夏娃違背上帝命令,吃了分別善惡樹的果子,由此產生「原罪」一樣;而孔子堅持守禮儀、談仁義,正是因為他認為現實已經是「禮崩樂壞」,正是要人去弘道時候。

有時冷靜一想,他們又有什麼不一樣呢?

老子說「道可,道非!」;孔子則說:「無可,無不可!」

孔子推崇「仁、義、禮、智」;老子也把「慈、儉、讓、朴」都當做寶貝。

孔子堅持克己復禮,用老子的話講大概就是「強行者有志吧」!

從某種意義上講,入世的孔子是出世的,因為在「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中已經出神入化,同樣,出世的老子也是入世的,如不是心念蒼生,他又何必在遁跡江湖之前還良苦用心留下五千言?

如果說他們有一點是共通的,那就是愛,如果說孔子的愛是「仁者愛人」的可見可感的「親親孝悌」,那麼老子的愛就是是如天地般「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無聲無息的大慈大悲。

《論語》里孔子兩次提到「吾道一以貫之」,按照台灣著名學者傅佩榮教授理解,孔子原本想展開「一以貫之」的,可惜曾參也不謙虛一點,趁機請教,反而自以為是用「忠恕」兩字,來回答「一以貫之」,無奈夫子只得感嘆:「知我者其天乎!」。

相似的一幕在《道德經》里第67章也出現,不過老子不是說「一以貫之」,而是說「我有三寶」,不是一問一答,而是自說自話,「天下人都覺得我談論的道有多麼宏大和高深,其實我只不過是一直看重這三樣寶貝而已,第一重要的就是『慈』……」。

至聖先師如果還活著,相信他一定是希望我們「有朋自遠方來」信任並「學而時習之」;倘若老子也還健在,定然是希望我們可以忘記他,在不知不覺中成為自然而然的自己。

如今仰望神龕上的兩位聖人,我想我們「祭如在」的最好方式,應該是把他們當做真摯的朋友,當我們人生遇到困惑時,或許有兩個朋友可以幫我們找回完整的自己,一邊是孔子,一邊是老子,雖志不同而道相合,雖殊途而同歸。


孔子也好,老子也好,最多能給人以啟迪、參考,他們本也無意指導數千年後的人做決策。而且他們留給我們最可貴的東西,很可能不是具體的結論,而是面對世界的態度、處世為人的原則。

要解決現實問題的,是現實中的我們,我們可以以古人、今人的觀點作為參考,但我們沒法直接從數千年前古人的隻言片語中找到直接答案。

而可以作為我們參考的,絕對不拘於孔子、老子。

《易》,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孔子,最懂老子思想的人

孔子對於「仁學」體系的構建,絕非是他憑空創造出來的,他的思想都是從後天的學習中總結、思考、領悟得來的,因為,孔子自己說他並不是「生而知之者」。筆者認為,對孔子思想影響最深的一個人,莫過於他的老師--老子。從《論語》孔子的多處語錄中我們都能發現老子思想的影子,尤其是孔子的「仁學」核心思想體系的建立,更是得益於老子「反向思維」的啟發,下面我來分析一下。

老子說:「反者,道之動。」向著相反的方向發展,是道的運轉規律。從總體上分析,或許孔子正是受了老子此句話的影響,才構建出「克己復禮為仁」的仁學思想。

下面筆者就沿著這一思路,來推想一下孔子仁學的思想構築過程。當時,孔子很可能想到了老師的「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這一句,他把握住了「道一失而流為德、德再一失而流為仁、仁又一失而流為禮」這樣一個由道到禮「一失再失」的規律。他想,既然老師講這個規律是「一失再失」,而如今時代已禮崩樂壞,那麼,我何不運用老師「反者,道之動」的思想,反其道而行之,從「禮」復歸於「義」,從「義」復歸於「仁」,從「仁」復歸於「德」,最後從「德」復歸於「道」,如此不就行了嗎?此時,他很可能想到了「復禮」二字。

但孔子深知禮崩樂壞的時代,單純的復禮,並不能讓「禮」回歸本質,禮已經淪為形式,首先要做的就是藉助「禮」的形式,讓人們回歸內心,通過宣導「禮之用,和為貴」的精神,

重新認識到「禮」的真正意義。

同時,孔子也深知天下無「道」已經很久了(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八佾第三》),他也因此發出「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感嘆!更甚的是,不僅是「道」失去了很久了,就連「德」字知道的人也是越來越少了(知德者,鮮矣!《衛靈公第十五》)。

因此,孔子思來想去,若從「禮」復歸於「道」,中間還隔著義、仁、德三層,這樣的弘道路線規劃未免太長了,也太高深了。因為,越是淺顯的東西,是越容易被普及的。比如孝悌,就容易推廣下去。而對於「道、德、仁」這樣近乎形而上的東西來說,憑當下老百姓的認知能力,是很難讓他們明白的。自己這輩子估計也看不到希望。況且,老師已經把道、德二字反反正正的講的非常透徹了,自己在講也沒什麼新意。不如我就接著老師的道、德二字,將下面的「仁」作為核心立論點,簡化中間的「義」,直接通過「復禮」讓人認識到「仁」的重要性,之後再輔以德、道、義。這樣層次就簡單清晰了。而為了讓人們認識到「仁」於「禮」的重要性,孔子更是拋出了「人而不仁,如禮何?」的問題,一個人若沒有仁愛之心,遵守禮儀又有什麼用呢?以此引發人們對「仁」與「禮」密切關係的思考。至此,孔子「克己復禮為仁」的思想模型算是完成了一半。

孔子在初步形成「復禮為仁」的重要概念後,又意識到其中的不足,即:人們若認識不到「復禮」背後的本質是讓人回歸於內心的「仁」的話,仍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該怎麼辦呢?孔子認為有必要在「復禮為仁」前面在加上一個詞,來強化人們的認知能力。而這個詞或許正是受到弟子顏回的啟發,孔子曾說:「剛毅木訥,近仁」,當那一天顏回恰好問孔子什麼是「仁」的時候,或許就是那一瞬間,孔子從顏回身上發現了仁的影子,顏回的性格與所給人呈現的面貌狀態正好是「剛毅、木訥」的。

或許,孔子對顏回這種「剛毅木訥」的性格進行了深層次的觀察,顏回「窮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飲」而不改其樂,這種狀態背後的深層原因是顏回懂得「克己」。「克己」就是克制自己,剋制自己的什麼?就是克制自己的慾望,不被外界紛繁的世界所誘惑。

不僅如此,孔子或許從顏回「克己」的狀態中,想到老師老子所說的三寶之一的「儉」與「治人事天,莫若嗇」一段話的道理。

正所謂:儉以養德。只有做到「儉」,才可能使人由「仁」進而復歸於「德」,才能厚德,才能載物!而常說的「儉樸」一詞,也說明只有具備了「儉」的品質,才能復歸於道的「朴」的狀態。

老子說:「治人事天,莫如嗇。」治理天下與養護身心的道理,沒有比「嗇」,比精神內斂更為重要的了,「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只有養成常精神內守的習慣,才不會被外物所迷惑,才能為復歸於「道」早做準備;早做準備,就是在不斷的積累德性;不斷的積累德行,就沒有什麼克服不了的。或許正是讀到這裡,孔子才真正徹底想通了自己「克己」的內涵與老師的思想是多麼的一致,要想讓人們從「復禮」中真正體認到「仁」進而培德、悟道的話,就必須要先從「克己」開始。

至此,孔子「克己復禮為仁」思想的主體構架可謂大功告成了,剩下的就是因材施教的「弘道」工作了。因此,毫不誇張的說,孔子是最懂老子的人,也是最能活學活用老子思想的人之一。(譚清風)


都適合,個人價值觀由性格決定

孔子的儒家思想,源於《周公·易象》;

老子的道家思想,源於《文王·周易》。

周公之德,講的是君子之德;

文王之德,講的是王者之德。

孔子崇尚德道,老子崇尚道德;

是兩種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

孔子、老子是中國士大夫階層「入仕出仕觀」的楷模,

孔子一生追求入仕,老子則不然。

入仕觀造就死士,出仕觀造就活士;

前者死也要死在追求仕途,後者活也不活在追求仕途。

但儒道兩家的思想對中國士大夫階層影響都大,

但死士、活士,最終由個人性格決定,性格決定命運!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孔子亦是道家門人,但他更強調「名」這個概念,所謂「有名萬物之始」,所以他強調秩序。後人不理解,只看了到表面。


毛澤東思想,呵呵


你直接問有什麼矛盾就好了。這麼問似乎在暗示中國人必須用一種理論思考~如果做不到就用政權強制嗎?


我覺得他們的偉大思想主要體現在協調社會秩序。

老子講究不要極端,不要作死。孔子宣揚積極入世,好好做人。我是這麼理解的。

前者著重觀察,後者強調作為。

大概是老子認為百家思想大多隻注意一個方面,只從單一角度出發,沒有能夠有效協調社會內在關係。所以,社會應該自然發展,讓其內部關係自我生長自我協調,不要用思想去干擾控制。

孔子則根據不同社會角色提出了一整套的行為準則或者說行為方式。就是些君臣父子云雲,綱常倫理之類。每個人都有相應的義務責任。君主要仁,朋友要義,父母要孝等等,明確了每個人的社會角色,人們都能接受,比較務實有操作性。順應社會發展的方向。

啟示就是,一個告訴你不要胡思亂想no zuo no die,另外一個告訴你要腳踏實地要從基礎入手。


孫子更適合吧。到處都是利益之爭。


孔子和老子的思想,都很適合當今中國,並沒有什麼相矛盾的地方。個人很喜歡霎哈嘉瑜伽創始人錫·瑪塔吉講的:

「孔子教導世人,如何改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但中國的老子卻很美麗的去描繪這個「道」,亦即是靈量。」

「中國古代曾經有過很偉大的哲人,中國人相信孔子的人文主義,但是另外很重要的便是老子,老子是降世的大宗師。老子曾經描述過揚子江(長江),我也到過揚子江去。老子所講的道,其實就是我們講的Kundalini,靈性的能量。老子是個詩人,他所描述的方式是很隱晦,很微妙的。許多人也許覺得老子的道很難明白,可是這個道在世界各地均受到尊崇,而且人們試圖詮釋道是甚麼。」

「孔子的教訓很對,但人們會問:我們過道德的生活究竟是為了甚麼?為甚麼我們要成為講道德和生活平衡的人?有許多聖人都說我們要有道德,要保持中正平衡,這是為了甚麼呢?這個平衡為的是達到最後的升進。 除非你們得到升進,沒有任何事物可滿足你們。」


一、

見仁見智是自然而然、勢所必然、理所當然。

相對主觀有客觀,

相對唯心有唯物,

相對微觀有宏觀,

相對已知有未知,

相對相對有絕對,

相對太極有無極;

相對有不斷創造,絕對有不斷局限;

相對問題會不斷化解,絕對問題會不斷產生。

二、

心跳呼吸、冷熱苦甜、吃喝拉撒、恐喜悲怒、思想行為、生死病康、胖瘦美醜、男女老少、壽夭殘健、愚智拙巧、成敗禍福、公私正偏、是非順逆、明暗虛實、親疏利害、治亂分合、連斷彼此、強弱滅生、增減有無、新舊來去等。

三、無極太極解說宇宙自然

空間: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時間:周而復始,無終無始;

陰陽:相互消長,此起彼伏;

動靜:陰陽動靜,緩速顯隱。

四、宇宙自然是道

宇宙自然合和無極太極:

1.一化二:陰、陽,

2.二化三:陰、太中陰陽和合、陽;

3.陰化二:陰中陽、陰中陰,

4.陰化三:陰中陽、陰中陰陽和合、陰中陰;

5.陽化二:陽中陰、陽中陽,

6.陽化三:陽中陰、陽中陰陽和合、陽中陽;

7.合和為一。

知行自然合和太極無極:

陰中陰陽和合,合情合理:慈、靜、行、退、柔、舍、文、信、曲等;

太中陰陽和合,合理就好;

陽中陰陽和合,合法合理:嚴、動、止、進、剛、取、武、疑、直等。

五、太極道無極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局內常迷局外清,只因心在此局中;

化去所有及身心,一無所有身山明;

太極有無無極無,易行無有有無通。

六、無極道太極

道是宇宙自然;

一切文化、學術、宗教等,為人體悟道而解說道;

無極零,無無有;太極一,有無有;

無極通同道合和太極。

七、道

若有其他的一切世界,都必然符合太極無極;

無極合和道同通太極;

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周而復始、無終無始。

八、宇宙自然自存在

空間: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時間:周而復始,無終無始;

陰陽:類比物事,矛盾統一;

動靜:善惡吉凶,緩速顯隱。

宇宙自存在,空間存在的過程是時間;

自然自存在,陰陽存在的過程是動靜;

自然宇宙矛盾統一。

九、道自存在

相生是相生亦會相剋,

相剋是相剋亦會相生;

道不會僵化,自有變化,

變不會失序,自有規律;

無終無始,生生不息。

十、八卦易經

1.先後天八卦南是乾離,互相重疊是同人大有,同人綜大有,錯師比。

2.北互相重疊是師比,師綜比,錯同人大有。

3.東互相重疊是噬嗑豐,噬嗑豐綜賁旅,錯井渙,井渙綜困節。

4.各排列得出:

先天: 後天:

北:師、比 北:比、師

南:同人、大有 南:大有、同人

西:節、渙、旅、豐 西:困、井、賁、噬嗑

東:噬嗑、賁、井、困 東:豐、旅、渙、節

東北:小過、中孚 東北:頤、大過

東南:大過、頤 東南:中孚、小過

西南:觀、臨、大壯、遁 西南:升、萃、無妄、大蓄

西北:大蓄、無妄、萃、升 西北:遁、大壯、臨、觀

5.南北不變,東西、東北東南、西南西北互換。

6.按上面方法將一個八卦轉180度同另一個排列,得出另外24卦,餘十六卦如圖。


推薦閱讀:

老子講的道法自然中的自然是什麼意思?
道字有幾種解釋?
老子說:"萬物負陰而抱陽"什麼意思?
莊子的無待怎麼理解?
道是孤獨嗎?

TAG:孔子 | 老子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