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心理學如何解釋人類追求生命意義的行為?

關於為什麼之前的是不是,看起來對意義的渴求是客觀存在的,很多人因為無法獨力解決這個問題還尋求了宗教的幫助。

既然「人生的意義」只是人發明出來的主觀概念,持有這樣的渴望會給生存和繁衍帶來什麼樣的競爭優勢?


這是個好問題,我偶然翻別人答案看到的……所以我就來回答一下好了……

當然,我在這裡也只能給出我個人的假說,這種假說是基於

Park, C. L., Folkman, S. (1997).Meaning in the context of stress and coping. General Review of Psychology, 1(2),115-144.

作者指出「人們追求人生的意義」是意圖回答「為什麼是我(而不是別人)」這個問題……

而當人們無法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就會陷入焦慮不安等等狀況,進而引發一系列不良的心理反應……

基於上述定義,「為什麼人們追求生命的意義」將會等同於「為什麼人們會希望回答『為什麼是我(而不是別人)』這個問題」……

在這種翻譯之後,我們便可以嘗試解釋這種現象了……

首先,人類的本能是形成於遠古時代的,並且適應的是那個時代的環境……

我們知道當時一個社群的人口數量通常來說也就是幾十個人到幾百個人不等,可以想像在社群中,大多數成年人都有一個屬於他自己的不可或缺的位置,而找尋到這個位置,將決定一個人的社會地位,以及整個社群的秩序……當時出現的「找到這個位置」的需求,催生了人們想要回答「為什麼是我」這個問題的本能,並且在當時,這個問題也能夠得到回答,因為這裡有這個位置(儘管實際上在不遠的另一個部落中,或許就有人能替代他的位置,但他並不知情)……

而在今天,一個個人有能力不經過小社群而直接與大社會發生聯繫的時代,並沒有一個「這樣的位置」給每個人準備好……這個時候,「為什麼是我」這個問題就儘管被提出了,但是卻得不到回答……(而這也是大型宗教以及一部分政治意識形態成功地介入了社會的原因之一)……此時,這個問題本身,就變得不再合乎時宜了……


這是一個偽命題。因為…

人。不。追。求。生。命。意。義。

好,結論亮完了,現在我們來說為什麼…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這麼多年來「人追求生命意義」追求出了啥…

-各種宗教信仰:上帝造人,女媧補天,世界是被馱在一隻烏龜背上的…

好,那我們來看這些答案被多少人接受了呢?

-我男朋友是基督徒我不想回答這個問題

那麼這些答案真的足夠解釋生命意義了么?

-顯然不夠。但直至今日,它們卻被世界的絕大多數人口接受…

我不否認有部分人在確確實實的追求生命意義,他們人數不多,他們叫哲學家…

所以…其實進化是不想讓我們追求生命意義的…因為這幫人不繁殖…


試著謬解一番。

我是十三歲左右突然生髮出對人生意義的疑問的。記得在那個初一的下午,這個問題突然冒出來,讓我沿著院子的小徑,轉了一圈又一圈,從此被這個問題深深的困擾著。

八十年代有一個很轟動的事件,就是一個叫潘冬的年青人,寫給報紙一封信,引發了全民對於生命意義的大討論。

文革的時候,文化青年們還思考出一個結果:吃飯是為了活著,但活著決不是為了吃飯。模糊的感覺到活著本身並不是活著的目的,人應該有超越生存本能之上的追求。

而余華在小說《活著》里,卻又恰恰想說:活著就是為了活著,沒有此外的意義。

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個自屈原就生髮的天問,一直到今天,也沒有確切的答案。

今天知乎上不少年青人,也仍然在類似這樣的問題下不斷的思索著。

對生命意義的追求,無疑不是生理本能的需求,而是人獨有的意識的需求。

因為動物也不追求生命意義,甚至不開化的人人也很少會想到這個問題。

我想,這不過是意識在探索世界規則的時候,將目光從世界轉向到人的存在本身時自然生髮的疑義。

這是一個邏輯自洽的需求。

因為關係到對世界規則的探索,成為無法迴避的一塊。因為身外和身內,必須得到統一,人的內心自洽才能得到實現。而內心自洽,正是人的意識系統的根本需求。

身內雖然小,身外雖然大,但在邏輯上,二者是同樣重要的。

如果說對進化有什麼幫助的話,我想根本上,就在於這個內心自洽的需求上。

內心不自洽,人的意識就會失衡。

當金庸小說里的傻郭靖想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簡單的頭腦無法平衡,行為馬上失序。而聰明的歐陽鋒,同樣被我是誰這個簡單的問題繞的不知所措。

在小說紅樓夢裡,傻寶玉想到了這個問題,馬上覺得人生瞭然無趣,想要赤條條來去無牽掛,而俏黛玉和聰寶釵完全能看懂他的問題,及時的開解打岔,與黃蓉解脫郭靖的手段約略相仿。


借用榮格的一句話,原文不一定準確,大意是:

「人類生活的意義,就是永久地追尋某種永恆持續的東西」。

我的理解是,生命意義是不是存在,這無關緊要,重要的是【追尋生命意義】的這個過程。實際上它也就是人生。

所以說這種渴望帶給我們一個過程,一個持續追尋的過程,而在此過程上產生出了璀璨的人類文明。

這大概就是追尋人生意義的意義吧。


人類追求生命意義的行為是因為人類有「自我意識」,這是社會心理學的問題。

人類在進化中大腦不斷發展,達到某一個複雜度時就出現了「自我意識」,也正因為如此,人類成為了優於其它生物的物種,主宰了地球。但這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進化論觀點」,這個問題很難用進化論觀點來解釋,並且也沒有必要。

我個人更傾向於,「追求生命意義的行為」只是「自我意識」的一個副作用。


有句調侃的話說:「怕高、怕火、怕上台,人類的三大恐懼」。你可能真想不通,我怕上台,怕到了怕虎怕高的程度。你不信,你叫一個上來試試,你應該帶上尿不濕才讓他上來。你會看到有的人上台的時候,發抖說不出話?為什麼人會這麼害怕?有的人說沒學過,有人說稿子沒寫好,有人說忘詞了,有的人說膽量太小......其實都不是,這是進化帶給我們的基因的本能反應,因為在遠古的進化過程當中,當我們人類的個體面臨幾十雙眼睛盯著自己的時候,那麼三分鐘以內你會變成一盤「菜」。在遠古的荒原上,你若是落單了,然後幾雙眼睛在看著你,那意味著什麼?豺狼虎豹可能能把你撕碎,哪怕野貓子也能把你撕碎,或者別的部落的也會把你撕碎。

  人類基因的記憶帶給我們幾十萬年的進化的結果。人類的細胞里有基因的記憶,當你寫字多了你的手會出現老繭,當你的手割破了會出現疤,傷口會癒合。老繭和傷口的癒合是你思考或意念的結果還是基因的本能?當然是基因的本能。所以有記憶力的不一定是你的大腦,有可能還是你的基因本能。人體基因會記它應該這麼做,它會充分的進行氧化,所以傷口暴露在空氣當中,更容易結痂,傷口如果貼起來的話不容易癒合。因為從遠古幾十萬年來,我們是沒有創可貼的。人類皮膚受傷了倘若暴露在空氣當中,跟空氣進行這個化學作用,我們的傷口更容易得到康復。

  很多時候人類是不怎麼了解自己的,你們在座的各位當人類已經二十幾年三十幾年了吧。有的資深的當人類都四十多年了,你以為你很了解人類嗎?其實不夠了解自己的。我們沒有說明書,於是大量的人都在做個案的犧牲和探索,換取的是我們的進步,但是這個代價是無數的痛苦,甚至死亡消滅,所以人們為什麼害怕孤獨啊?因為孤獨意味著死亡。在幾十萬年的進化過程當中,孤獨落單了,就變成別的動物的獵物。

  所以人類害怕孤獨。人為什麼那麼渴望被認同讚美?因為在幾十萬年的進化過程當中,你被讚美了,代表你被認同了,你被認同的代表你不被拋拋棄,也就是說你被愛包圍。「哇塞!你太棒了」!當你聽到這句話的時候,你就知道整個部落里的人都把你圍了起來,當你被整個部落的人圍起來的時候,豺狼虎豹來了你才會感覺不怕,他們也會不怕。因為還有團隊在背後,你就不怕了,因為你被愛了。什麼時候人感覺到無比的心慌?那是好久沒人誇你了。比如,你跟著隊伍打獵回來,你今天又沒有打到。或者你只打到了一隻小麻雀。別人都是野豬、老虎或者野兔。然後打獵收穫多的人被部落誇讚,而你卻被冷落。沒人跟你聊天,給你敬酒,不給你吃肉,甚至有人覺得你是個掃把星,覺得你是慫貨,沒人跟你玩,遠離你,看到你都不想多看一眼......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快死了?因為你覺得是被團隊拋棄了。不管男人女人被讚美就是被愛。很多女人有時候會說男人,瞧你虛情假意的,但是老娘就是喜歡你了,他明知道你都是虛情假意的,可是就是愛聽,因為大部分人是缺誇的,缺誇意味著死亡。在人類進化的過程當中,沒有人誇你,就代表你被孤立了,而在遠古的進化過程當中,孤立是要被幹掉的,是要被死亡的。恐怖吧?所以瘋狂的讚美別人,讚美這種東西是用不完的。你今天一天讚美別人有份額嗎?有配額嗎?難道今天讚美了別人八句話,八句話用完了,第九個讚美的話再讓我誇我也不誇了?

  最後,葉俊了老師要告訴你的是:物質是有配額,精神是永遠沒有配額的。所以不要吝嗇你的讚美。


混吃等死的物種很有進化優勢嗎?

不過 這應該是個好問題


「人生的意義」這個主觀概念。在生物層面的生存和繁衍上,並不會帶來優勢。但這個主觀概念不會被生物進化淘汰,所以可以存在。

就像癌症,以及許多老年之後的病,沒有被進化淘汰,病依然存在並遺傳下來。就像各種垃圾基因,不會在人生育之前弄死人,所以也沒有被進化淘汰。

但這個主觀概念,想必對社會層面有好處。所以在社會的進化洪流中被選擇出來。

個人覺得究根究底,是「目的論」。

「目的論」的思維方式,有助於社會分工更好更高效的合作,所以流傳(通過教育)下來。

而「尋求意義」作為「目的論」的一個衍生思維之一,也流傳下來。


進化論不能解釋人為什麼追求生命的意義。進化論也不能解釋人與動物之間的鴻溝。硬要把人等同為動物,從進化論的角度了解人性,無異於緣木求魚,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分享一下以下的資料:

人獸之間的巨大鴻溝把進化論者難倒了。這道鴻溝到底有多巨大?關於這個問題,請看看進化論者本身的意見。

在19世紀,知名的進化論支持者赫胥黎寫道:「我絕對同意,人獸……之間確實存有巨大的鴻溝,……因為惟獨人具有言語天賦,說話清楚易懂、合乎邏輯。……人在言語方面獨領風騷,遠遠超越同類低等動物。」

進化論者科爾巴利斯評論:「人和其他靈長目動物之間的連繫顯然中斷了。……『靈長目動物的個子同人一樣大,但出乎我們的意料,人腦的體積竟然比它們的腦子大兩倍。』」神經病學家理查德·雷斯塔克說明箇中原因:「在已知的宇宙中,[人]腦是惟一有能力自我理解的器官。」

利基承認:「人具有的自覺意識使科學家感到進退兩難,有的認為這個問題是解決不了的。我們人人都有自我意識,凡我們所想所做的,都能一一領悟,這種能力非常奇妙。」他又說:「在智人[人類]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之間,語言成了一道又大又深的鴻溝。」

彼得·羅素指出,人腦還有一個絕妙的特點。他寫道:「記憶無疑是人腦的一大功能,作用宏富。沒有記憶,人就不能學習,……不能運用知識,不能發展語言,也不能培養人類普遍具有的……各種特質。」

此外,從來沒有動物敬天拜神。愛德華·威爾遜說:「先天的宗教傾向是人腦中最強大的動力,而且複雜無比;這種傾向也是人性的一部分,可說是磨滅不掉的。」

「人的行為使達爾文學說疑竇叢生。」進化論者羅伯特·賴特直言不諱,「幽默、歡笑有什麼功用?人為什麼在臨終時懺悔?……悲傷的功用究竟是什麼?……人已經死了,悲傷對基因又有什麼用呢?」

進化論者伊萊恩·摩根承認:「人類引起的四大疑點是:(1)他們為什麼用雙腿走路?(2)他們的毛皮為什麼脫落?(3)他們的腦袋為什麼會變得這麼大?(4)他們為什麼要學講話?

進化論者怎樣解答這些問題?摩根說:「這些問題的標準答案是:(1)『我們還不知道』;(2)『我們還不知道』;(3)『我們還不知道』;(4)『我們還不知道』。」


如果把人生意義當做普世哲學來討論,需要首先明確的是:

1. 人生意義需要有普遍的時間效應,即對於過去和現在所處的大多數時間範圍意義應該具有一致性

2. 人生意義需要有空間效應,即對於不同的種族,不同的社會,對於社會所處的大多數人應該具有普遍一致性

基於以上討論人生意義才具有一般性

這裡利用反證法,即假設某因素不成立,會引起什麼樣的效應來闡述我的觀點。

假設人生是沒有意義的,則人想做什麼做什麼,具有絕對自由。

那末首先,社會組織會蕩然無存,現有的經濟體系當化為子虛烏有。人們便普遍不會有現在的社會分工,也不會需要現在這樣每天夜以繼日的重複乏味的勞動,人們不會選擇工作,也不會有各種豐富的娛樂節目和豐富的食物,人們只會滿足自己日常的最簡單需求,它們不需要付出繁重的勞動,不需要承擔令人作嘔的責任,與之帶來的便是社會交換物品的單一匱乏。

1. 家庭的瓦解

工作沒有了,人們自然不會有太多滿足,因為撫養老婆孩子實在是一件乏味和束縛的事,於是家庭出現了崩裂。孩子自然只能靠母親撫養,因為社會不會有諸如當今這種孤兒撫養機構,母親對孩子的愛大多出於天然的,然而父親則不同,出於天性父親只在乎是否能夠吸引更多的異性來和自己交配,於是家庭的破裂帶來了一夫一妻制的瓦解,與之同時多夫多妻制的流行。

家庭的瓦解以及多夫多妻制帶來如下問題:1. 老婆子有性需求怎麼辦 2.孩子生多了沒有母親沒有能力撫養了怎麼辦(注意:交換物品單一,人們的物質水平會極大下降噢,不僅沒有現在那麼多豐富的食物,衣裝,甚至連避孕套這種東西估計人都懶得生產了) 3. 人們老了沒有自理能力怎麼辦 4.孩子只有母親沒有父親怎麼辦,一群男人養一群孩子的問題是相比於女人,男人缺乏天然那種對孩子的愛護,更何況那些沒有血緣的非自家孩子了。

如果社會倡導絕對自由,固然無法用法律去束縛上述問題的產生,如果人人皆云:天下攘攘皆為利返,天下熙熙皆為利來。那麼,上述問題不僅無法給人們帶來利益,反而給人們製造了很多麻煩。

2. 社會組織的分崩離析

絕對自由導致管制人們變得那麼地不合理,於是任何需要束縛人行為的社會組織都會因此而消失。隨之而來的是人們天然自由的產生。由於沒有了社會分工,所以每個人都成了全能選手,全能又將導致社會生產力低下,所以,物品便會十分匱乏。由於沒有了社會分工,豐富的工業品自然也就不存在了,那些大型的工業設備農業設備也都不會有人去生產,為什麼呢?人們每天都忙著自己種食物,自己做飯,自己織衣物編草鞋。人們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能手,所以,一天從裡到外忙活的要命,卻還是過著窮日子。

全民務農的形式不會長久,因為人們很快就會發現務農人太多地不夠種的了,於是人們開始爭搶土地,大打出手,爭得你死我活,廝殺無處不在。男人是鬥爭能手,為了生存,逐漸有一些男人為了利益團結在一起,專業在外打仗,爭奪土地,搶女人,女人則在家務農養孩子,社會逐漸退化到母系氏族社會(母系氏族社會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女人務農男人採摘打獵)。

由於流血不斷,大量的土地被戰鬥能力強的群族兼并搶奪,弱小的群體向強大的群體俯首稱奴,每天干著繁雜的勞動,任意被交換成牲口貨物品,過著非人類的生活。社會退化到了赤裸裸的優勝劣汰,魚肉弱者成為社會常態。

3. 食物鏈的重組與自然界的崛起

由於人類不斷鬥爭,必然導致人類種族對自然界的掌控能力逐漸衰弱,於是,那些現存的動物必然會東山再起,神馬老虎,獅子,牙尖嘴利戰鬥能力強的大型野獸,那些生存能力強的老鼠,蟑螂,那些曾經被人類消滅了的或是從來沒有誕生過經過變異來的各種千奇百怪動物層出不窮,一面帶來了整個世界物種的再次極大豐富,更多的一面則將使得人類再次瀕臨滅絕的風險中。

人們倡導絕對自由,自然不願意團結在一起,於是弱小的人類即使有聰明的大腦也勢必無法戰勝強大的肉食動物,每天比之人類之間互相廝殺更為嚴重的便是也許你每天都在看著你的至親之人被野獸分裂成碎片。

綜上,如果人類沒有意義,上述問題所帶來的結果便足以讓人類很快瀕臨滅絕,歷史便會反演,所以我的解釋是人生自然是有意義的,意義是什麼呢??便是如何解決上面的各種問題,讓整個世界的人類變得幸福穩定

人是無法選擇出生的,人出生了以後又多半不忍心或是恐懼死亡,人類又有天然的愛,男女之愛,母子之愛。面對複雜可怕的自然界,讓越來越大的群體生活的更好,便是今天宏觀上的意義了。而這種宏觀意義均分到每個人的微觀層面,便構成了我們今天這般生活。


我倒是認為它是另一種程度的高級生物的進化,是思維的進化,思辨的進化。

或者說如果人類沒有這個階段,就不可能發展。

它對生存與繁衍沒有直接影響,但它本身應該是腦的發展的一個階段。


題主想多了,總要為漫長的生命找一個合理的解釋!


推薦閱讀:

尼采說的「深淵」是什麼意思?
我們是否一直在無意識的間接性殺人?
在受過美學熏陶和審美訓練的人眼中呈現的世界是更加醜陋還是更加美麗了?
數學公式與定理是否屬於哲學認識論(Epistemology)意義上的"新的知識"?
如何研讀亞里士多德?

TAG:哲學 | 進化 | 人生意義 | 進化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