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理工類專業書籍、論文質量低,是我們必須學好英語的充分條件嗎?

上大學之後,很多人都給我說:「要想做好專業,就要學好英語,因為中文的論文和教材水平比外國差遠了。」我則很不解:「沒有翻譯版的嗎?」他們的答案往往是:「翻譯質量不好,很多英文的專業東西中文表達不出來,而且文章的意思往往夾雜著翻譯者的理解,是二手的。而要搞好科研,就要看人家外國科學家一手的東西。」

首先我承認,我的英語很差,四級剛剛過線那種。大家可以把這個問題理解為我懶惰的借口,但是我真的希望有高質量的中文或中譯版讀物,這樣我和很多其他對科學有興趣但學習英語有困難的人就不需要事倍功半地學習英語了。

關於學英語、翻譯,我有以下幾個問題:

  1. 中文的表意能力不足以表達外國文獻的意思嗎?還是譯者的中文水平或英文水平不足?

  2. 閱讀中譯版專業教材和閱讀英文原版,對書籍內容的理解到底有多大差距?

  3. 現行的教材翻譯都是哪些人在做,大約有多少比例的外文優秀教材可以找到差不多的中譯版本?

  4. 降低研究生、博士對英文的要求,將中譯教材、論文產業化,如果有足夠的需求,這個產業鏈能否形成?

  5. 中譯版書籍和英文原版書籍是否存在鴻溝,使得中譯做得再好也無法逾越?如果有,那麼研究到什麼程度的人才會遇到?


悲慘的現實是:在基礎科學領域,會英語就像識字會寫一樣, 是基本能力。

翻譯成中文的論文是不大可能有了, 即使是國內期刊的論文, 上檔次一點的中文期刊,發表的時候也要附上英文標題和摘要。

基礎教材要看多基礎, 如果是本科階段的教材大都有中國人自己編寫, 不成問題, 但是到了研究生階段就呵呵了。比如jackson的《經典電動力學》, 經典中的經典。 市面上是買不到中文版的, 圖書館裡面有1956年的翻譯版, 基本屬於丟一本少一本的節奏。

如果是俄國人寫的教材, 不用我們要求自然有人翻譯, 比如朗道十卷,因為會俄語的人太少, 群眾呼聲極高, 所以在前兩年出了最新的中譯本, 我上大一的時候只有英文版可以讀。不過實在沒人翻譯成中文, 有一大票俄文教材被翻譯成了英文, 直接去看英文版就好了~

計算機方面:以前讀過一本剛出來的《Fortran95/2003教程》 中文版的, 看完之後感覺這尼瑪就是機翻,有的話連主語都沒有,借用某博客上的話:」你不知道翻譯者究竟是英語沒學好的計算機系學生,還是計算機沒學好的英語系學生「。網上的技術博客和亦是如此, 一般來說, 一個軟體(庫)的官方手冊是最及時的, 英文技術博客上的教程和解讀大概晚半年到一年, 中文博客的教程要晚2年到4年, 所以經常有人找我說按網上說的方法配置不成功, 我說你這個已經是史前版本的教程了。

當然作為母語是漢語的人英文水平再高, 閱讀中文還是要省里得多, 舒服得多, 但是以上講的也是事實, 無奈只能好好學英語o(╯□╰)o


豈止是理工科,社會科學的學生更應學好英語。

首先讓我吐槽一下中國的學術界。我不清楚其他專業,就說說自己的事吧,我是國內top院校,地理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我從研一開始就自己鑽研本專業的知識體系,看很多國內地理學界大牛的著作和論文。隨著專業知識的積累,我覺得中國的學術環境讓我很失望,一是,我發現中國學者的銅臭味太濃,經常有所謂的學界牛人到我們學校講座,而當學生真正問及一些學術層面的東西的時候,他們有的就扯幾十年前他們的那點小成果,有的就索性顧左右而言其他,真正有水準的回答少之又少。更有學者好多年了依然換湯不換藥,老拿同樣的PPT在各種場合混,即使是清北以及港大這種名校,至少在我的專業領域,我已經親身經歷了好幾個能混的專家了,這讓我心寒。我敢肯定,他們為了撈金,已經越來越偏離作為一個學者和教師的身份了。二是越來越少的學者搞研究是出於真正的興趣,更多的學者被冠以XX專家的名號,而實際上這些人在成為專家之後的學術產出是非常之少的。這也就造成了中國學術圈的一種怪病,那就是年輕的時候趕緊打出知名度來,等到了中年以後就可以坐享之前的努力帶來的利益了。我不否認學者的付出應該有回報,但是科學本身應該是純粹的,出於金錢目的的科研,個人認為是很難有高質量的成果的。

回到問題本身,由於我自己對學術研究真的很感興趣,所以即使我的導師忙著做項目根本沒有給我任何學術方面的指導,我也沒有放棄自己對本專業知識的學習。我大概是研一下開始看英文文獻和專著的,通過和中文文獻的對比閱讀我發現今天的中國地理學的研究還停留在國外90年代末和世紀初的階段,很多理論在國外提出已經十多年甚至幾十年之後,部分中國學者(主要是那些大牛)將其引入中國,居然可以發表在國內頂尖的學術期刊上,而後便有一大批模仿者開始千篇一律地炮製相關的內容和主題,出現了許多思路雷同的文章,這裡既包括一大批的學位論文,也包含為數眾多的期刊論文,而真正created in China的思想真的少之又少。所以我的第一個觀點是:為了和國際上的主流研究對得上話,即使吸收和完善學科理論,科研工作者必須大量閱讀英文文獻。

當然,國內也還是有一些自己原創的學科理論的,但是我發現,很多關於中國問題深刻探討的文章並沒有出現在國際期刊上,這部分學者很多是地區問題的專家,他們土生土長在本地,對一些問題有很深的理解,但是囿於英文表達能力,並不能將自己的研究成果與其他國家的學者進行交流。所以,這是我的第二個觀點:為了更好地傳播自己的研究成果,我們必須學好英語。

現在我的英文閱讀能力已經接近中文的水平了,然後寫作水平也在一直鍛煉,可以感覺到明顯的進步。九月份即將前往德國走上滅絕師太的道路,我希望在那個嚴謹的國度,我可以保持作為一個科研者最單純的初衷,那就是對知識的熱愛與渴望。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都是我必須有足夠好的英語能力來與領域內的專家對話。


1。理工科的各種書籍有多少先不說,又有誰會吃飽了沒事幹去翻譯論文?要知道掌握本專業最新科研方向和成果的必是近期發表的論文。國外英文論文庫尚且要收費,而且價格決不是私人能負擔的,就算學校/企業購買也會被限定同時瀏覽的人數和下載數量。連瀏覽都要版權,更何況翻譯呢。。

2。請問題主買過多少正版書?假使有一位譯者克服了專業辭彙不足(我假設這位譯者是英文專業,因為本專業英文好的大牛在科研和行政工作之餘還有經歷翻譯書而不是自己寫書賺錢的少之又少),抽出時間,研究了哪幾本書是市場需要的,不介意低廉的稿費,並同國外作者聯繫購買版權,與之分紅,最後發現書籍出版一周網上鋪天蓋地都是電子版又會做何感想?盜版猖獗的中國如何學會尊重知識產權並將其發展為一項產業?

3。關於中英文之間的語言障礙,在日常生活中尚且有很多辭彙被翻譯的詞不達意,更何況是專業辭彙呢。譬如入學時大家都要進行「school orientation」,也就是辦理入學相關手續的一系列活動,如果僅看字面,很可能翻譯的詞不達意。因為詞典中查不到這個詞,而將兩個單詞分開翻譯根本無法體現這個含義。其次我們還可能會遇到由在研究過程中出現新事物而必須為之命名的情況。讀英文時看到詞根,詞綴更容易理解其名字的由來。

4。對於從事理工科科研的人,在影響因子高的雜誌發表論文是很重要的。這些雜誌大都是英文。如果要從事科研工作,那麼題主將面臨的不僅僅是看不懂,而是寫不出的問題。莫非將來發表論文都要靠他人翻譯?若是因為詞不達意於高影響雜誌失之交臂又是怎樣一種遺憾呢?假使論文成功發表,又是否需要將譯者的名字也寫在論文上呢?

5。本人專業書籍大多由自己的老師編纂,價格在150刀/本左右。作為這樣的小眾理工科專業,能見到廉價的影印版(國內有正規出版社會引進大牛老師的書,價格在100-200軟妹幣)已是欣喜萬分,實在不敢奢求中文譯本了。

最後送給題主,為了科研學習英語不必像四六級那樣,可以先從專業名詞開始,多背單詞,多讀paper,不必會說會聽,中國萬能的字幕組已經為我們做的夠多了。


英語的用途是工具性的,並沒有那麼神秘(其實所有語言都是如此)。單就學習教材來說,我覺得沒有說非英文不可,漢語教材沒那麼不堪。

1. 中文的表意能力不足以表達外國文獻的意思嗎?還是譯者的中文水平或英文水平不足?

從表達能力來說,用漢語和英語寫科技文獻有同樣的潛力,可以做到同樣精確、生動,和深刻。碰到「不好的翻譯」,原因可能很多,有的的確是譯者英文理解不到位,有的是理解了但用漢語表達不出來,還有的,是譯者其實翻譯得不錯,但一些讀者不熟悉現代漢語科技文體,也不願意靜心看中文書,碰到中譯本幾乎就下意識地說「翻譯不行」,這就冤枉了。這種風氣還比較常見。

其實大多數理工教材用的英語很簡單,從文字上並不難理解。

2. 閱讀中譯版專業教材和閱讀英文原版,對書籍內容的理解到底有多大差距?

讀同一本書的原版和中譯本,中譯本通常都會有一點意義上的損失,但一般差別不很大,當然這得看譯者的專業水平和外語水平。我讀過有的書,看得出譯者的外語不是很好,但專業知識很紮實,翻譯得也算靠譜,意思傳達99%到位。

這個問題的另外一方面來自讀者。在閱讀外語的時候,往往會有「陌生化」的體驗,讀者會更願意「動腦筋」弄明白寫的是什麼,而看同樣內容的母語,可能就會感覺不耐煩。這個心理廣泛存在,和翻譯是否到位無關。

我個人喜歡在泛泛了解和入門一個學科時,看中文教材,這樣可以最快領略到這門知識的全貌。但在精讀和鑽研課本時,會選一本外文書——倒不是因為外文書一定多好,而是因為自己會有個有意識進行「解碼」的過程,這樣讀書時注意力會比較集中一些,同一個詞,在鑽研時就會煥發出靈氣。但我覺得這同語言本身無關,和我作為一個讀者的心態更有關係。

3. 現行的教材翻譯都是哪些人在做,大約有多少比例的外文優秀教材可以找到差不多的中譯版本?

不同領域不太一樣。數學物理這樣的基礎學科,教材中譯多是大學教師在做。而像計算機科學這樣的學科,很多書並非學院里的人翻譯的。但據我所知,有的教授譯書是把章節包給研究生做,自己攢起來署個名,這樣的書,一般會有術語不統一,譯文質量良莠不齊等問題。

漢語世界對英語教材的引介算是很熱心的。具體比例不知道,也比較難估計。

4. 降低研究生、博士對英文的要求,將中譯教材、論文產業化,如果有足夠的需求,這個產業鏈能否形成?

這方面沒怎麼想過,不敢做什麼判斷。但初步的感想是:如果產業化意味著建立一套規範,有更嚴格的質量控制(像高教社翻譯朗道教程那樣),那麼狀況當然會更好。如果產業化僅僅意味著「多譯書/論文多掙錢」,那會比現在還要糟。

看過一些美國人寫的回憶文章,說冷戰時期,美國曾經大規模翻譯蘇聯的科技文獻,包括整本整本翻譯物理期刊。其原因是,蘇聯這方面實力很強,而美國人一般不太愛主動學習俄語,看不懂俄文書和俄文期刊。這大概是一段比較成功的「產業化」歷史。但和當下情況其實不太一樣,不細說了。

另外,降低對學生英語的要求,好處不太容易想到,但弊端倒是很可以設想。

5. 中譯版書籍和英文原版書籍是否存在鴻溝,使得中譯做得再好也無法逾越?如果有,那麼研究到什麼程度的人才會遇到?

並不存在鴻溝。至少大學裡的基礎課,中文的教科書一般是夠用的。特別是那種在國內大學裡開了幾十年的課,像數學分析、理論力學這樣的,會有很優秀的中文教材。關鍵是選擇教材時要放平心態,不要戴有色眼鏡。

到了進行獨立研究的階段,有時會發現讀外文(不僅僅是英語)文獻有時比中文還要快和順暢。原因或許有幾個方面,不再多說了。

----------

總的來說,選擇教材、學習教材是小馬過河一樣的事情,需要自己了解後,自己判斷。不要把外語不好當作障礙,畏縮不前,但也不要人云亦云看不起國內的優秀教材,唯外文(其實是英文)是從。

同樣,英語對於自己起什麼樣的作用,也需要自己判斷。今天,由於英語的強勢地位,大多數研究者的對外交流語言毫無疑問是英語。但英語是否是自己的工作語言和教學語言?這一點見仁見智,視需要而定。不必強求,也不必迴避。


本人英語稀爛,看書從來只看中文翻譯版,自己覺得這樣能節省時間。

最近看開源代碼,沒有中文資料,只能硬著頭皮啃英文。

因為英語實在太爛,閱讀速度慢不說,而且看完就忘。

沒辦法, 我就在英文下面手敲上中文,下次再看就不用再頭疼了。

在敲中文的過程中,我驚奇地發現,有些英文句子我完全明白意思,但就是沒法用合適的中文表達出來,無論怎麼措辭都會覺得彆扭或有歧義。

這種情況很多。

於是我想,那些中文翻譯的專業書籍,能忠實還原作者的思想嗎?100%不能。

如果譯者又不熟悉這個專業,那麼譯出的東西,恐怕更是不能看的。

必須學好英語。

我準備看原版書了。


現在不管什麼專業都應該學好英語!!


很多中文翻譯疑似谷百等傑作。看近年的漢譯本,我真想對譯者吼一聲「說人話!!!」


非不能也,是不值也。


我覺得要學好英語,不是因為英譯中多麼困難多麼不準確,而是因為用統一的語言交流更效率。

先要看你對「做好專業」的定義了,什麼樣的程度算「做好」?如果只是在工作中滿足運行維護的需要,進行一些偏應用的研究(把已有的方法應用到工程上)我感覺看現有的中文資料也差不多夠了(雖然很多教材英文的寫得真的比中文好很多,更透徹易懂),夠你把工作干到合格。但是,如果想做更深入的研究,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案,最新成果基本都是英文的,根本沒有翻譯版。

有一個詞叫集思廣益,科研需要交流,需要有一門全球通用的語言,等翻譯太慢!效率太低!用同一門語言交流多有效率!

------------------------以下是對幾個問題的回答-------------------

  • 中文的表意能力不足以表達外國文獻的意思嗎?還是譯者的中文水平或英文水平不足?

中文表意可以表達外國文獻的意思。

  • 閱讀中譯版專業教材和閱讀英文原版,對書籍內容的理解到底有多大差距?

沒有太大差距,但是閱讀原版會有一些另外的好處。

  • 現行的教材翻譯都是哪些人在做,大約有多少比例的外文優秀教材可以找到差不多的中譯版本?

不知道。不過大量地、系統地翻譯外文優秀教材需要有人組織,而且目前看來外文專業書籍最好是由精通本專業的人來翻譯,因為包含對一些專業辭彙、概念的理解,不然看上去差以毫釐,實際謬以千里,這種事本專業的研究人員干最合適。然而,對於本專業的研究人員來說,這是一件性價比不高的事:(1)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自己開拓新的研究,寫新的著作都忙不過來;(2)理工類碩士、博士英語水平的普遍現狀是:閱讀英文資料沒有太大障礙——不管六級考多少分,但是文獻能看懂。

除非有人組織,給予利益激勵,不然基本不會有人主動翻譯。

  • 降低研究生、博士對英文的要求,將中譯教材、論文產業化,如果有足夠的需求,這個產業鏈能否形成?

不可能形成。研究生、博士生是科研的主要力量啊!科研不只是靠教授、副教授、研究員。

在目前英語為主的情況下,「將中譯教材、論文產業化」這個需求就不可能存在:(1)等翻譯太慢(2)專業論文數目極其龐大,而且更新快,翻譯工作量非常大(而且是一件沒有意義的事情),難以展開翻譯工作。

現在全球的大環境是英語為主要流通語言,如果在研究中依賴於英譯中的文獻,加上這個翻譯環節,整個研究周期會變長,會跟國外的研究者拉開差距,這是科研工作無法忍受的。國外成果已經做出來了,我當然是直接閱讀最新英文文獻,構思自己接下來的研究,等翻譯出來不知道要多久了,而且浩如煙海的文獻,我所需要的部分真的會被翻譯嗎?

再者,跟科研比,提高英語文獻閱讀能力真的是太簡單了……

  • 中譯版書籍和英文原版書籍是否存在鴻溝,使得中譯做得再好也無法逾越?如果有,那麼研究到什麼程度的人才會遇到

對於理工類而言,我感覺中譯版書籍和英文原版書籍沒有這種做得再好也無法逾越的鴻溝。


學校已經在改革了。。

還有你們學校沒有專業英語這門課?


我國的年輕人只有學好英語,才可能了解構築英語文明一切優點的基石。有過國外生活經歷的人回國後的述說,我國報紙電台派駐的特約記者發回的消息都與實際情況大相徑庭。他們總是以自己的經驗來解釋所見所聞。

學好英語,用英語去聽、去看、去感受,這才是了解美國的最好途徑。只有用他們的語言,看懂他們的新聞、報道和電影,才能更真切地體驗他們真實的一面。

通過英語了解英語文明,如果能據此而形成平衡的思想體系和世界觀的話,對你將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在英語知識的寶庫里翱翔,遊刃有餘地領略碩學大家的名家名篇,這都是自然隨之而來的恩澤。

我想,這位我們提供了一個契機。讓我們能把頭腦中如影子一般糾纏著你的一切妨礙客觀公正性和感性開放的偏見及先入為主的觀念一併清除。

進入英語文化圈,展現給我們的是「成熟社會的境界」。這是一種基於個社會成員的「成熟性」的社會。他們各自有獨立的思想,懂得構築自己的文化,不責罵有不同想法的人。

有人說,好萊塢電影的引進會加深西方文化對我國文化的奴役。事實上,作出此等判斷的所謂社會指導層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他們在大眾媒體的支持下對人們的生活指手畫腳,卻全然不顧及是否有人要求過他們的領導,更沒有人捫心自問:「我有當領導的資格嗎?」

引自鄭贊容《千萬別學英語》

針對學英語怕文化入侵的擔憂,附上熊培雲的一篇深度好文!!!

《今夜,誰在搜捕聖誕老人?》

大概十年前,當我在法國大學課堂里第一次聽到Mon beau sapin(《我的美麗杉樹》)法語聖誕歌時如坐針氈--其曲調竟然和我母校南開大學的校歌一模一樣!我當時覺得很羞愧。然而,在我對歐洲文化有了更多接觸之後,我認為這是件可以引以為榮的事情。它是東西文化合璧的一種象徵。

舉例說李叔同的《送別》,該曲原出自於美國曲作者John Pond Ordway(1824-1880)的《夢見家和母親》,日本詞作者犬童球溪為此填寫《旅愁》發表,此時李叔同正東渡留學。有心者對讀《旅愁》中「西風起,秋漸深,秋容動客心。獨自惆悵嘆飄零,寒光照孤影」等句,不難發現,李叔同幾年後所填《送別》深受《旅愁》的影響。據傳此曲在日本填詞已經超過百餘種,然而弘一大師一詞既出,以一當百。有井水處,皆有「長亭外、古道邊」。《送別》沒有因為西洋音樂破壞中國的文化傳統。相反,它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的文化,讓後來者感恩。

再後來,每逢過聖誕節前後,我總會找幾首歌曲來聽。聽得最多的兩首,一是《沒有你的聖誕節》(No l sans toi),二是《聖誕老公公》(Petit papa No l)。前一首歌是聖誕情歌,唱的是心愛之人不在身邊的寂寥心情;後一首歌寫的則是一個小孩,在平安夜來臨的時候,跪在地上做臨睡前的祈禱,希望聖誕老公公能夠原諒他平時不夠乖,一定要給他帶禮物,天氣寒涼,雪花飛舞,出門別忘穿厚衣裳。尤其是《聖誕老公公》,每當我聽它的時候,內心總是無比安寧純凈,感恩到淚如泉湧。而這就是聖誕節給我的最深刻的印象。我時常在想,如果在我的幼年,能聽到這樣的歌曲,將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今天,我能聽著這些歌曲,全拜生活之所賜,我很珍惜能夠自由、自主地選擇我所需要的精神產品。

然而,有些人對日漸流行的聖誕節文化卻保持著一種劍拔弩張的姿態。

面對聖誕節「入侵」,來自北大、清華、南開等名校或科研單位的十位「博士」發出聯署倡議,以此「喚醒國人、抵禦西方文化擴張」。看到這則新聞,我的第一個感覺是,又有人拿國家和傳統綁架國民了。

「博士生」和「博士熟」們大談「走出文化集體無意識,挺立中國文化主體性」,要驅逐西洋文明的「異端」。不知十位「同端博士」眼裡中國文化的「主體性」是什麼。在我看來,文化不過是人類發明的一種工具,本無所謂「主體性」,即便有那也得首先滿足人的主體性。而人的主體性,更決定於人的自我選擇的權利。工具的主體性不能超越於人類的選擇之上。所以,在博士們大談中國文化「主體性」的同時,首先要明白的是,無論是過什麼節,在哪天過節,那都是公民自己的私事。

從政治倫理上講,國家因契約而生,是人類文明進程中製造的一種工具,同樣難免有「虛擬社區」的意味。所謂本土情感或愛國主義,既取決於本土文化與國家有著怎樣的價值與美德,同樣取決民眾的價值判斷與審美。所謂「本土情感」、「愛國主義」並非一種「逆來順受」、「嫁雞隨雞」的情懷。

我們的一切文明,當歸屬於人類文明。本質的聖誕上說,人類文明是一個「文明共同體」。然而,有些人非要將人類文明像切西瓜一樣分成幾瓣,然後將它們對立起來,就像亨廷頓的文明衝突論一樣勾引大家舉起各自的一瓣西瓜進行肉搏。文明對立論者說別人手裡的西瓜被下了毒藥,而自己的那一份卻是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藥。所以,在他們看來,向世界推銷孔子是為世界文明作貢獻,而在中國抵制給小孩送禮物老人卻是為保家衛國。他們絲毫不為自己抵制人類文明的成果感到害臊。這種精神分裂表現在,一方面他們盡享人類文明的成果,另一方面又要舉著西瓜刀與光彩照人的人類文明作戰。

事實上,在人類文明進程中,無論「洋節」,還是「土節」,對於我們這些後人來說,更像是一種精神領域的公共產品。究竟以怎樣一種心態來對待節日,那完全是後人的自由。至於說聖誕節對本土節日的壓迫,更是無稽之談。畢竟,聖誕節並不具有排他性,它至多只是多給民眾一次自由選擇的機會,而且,並非多數人選擇過聖誕節,其他人就不可以過聖誕以外的節日。十位「同端博士」以「傳統文化」的名義驅逐聖誕老人,不過是用自己的愚蠢觀念剝奪或詆毀他者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

每個人都有自我封閉的自由,若是號召別人和他們一樣自我封閉,而且自我封閉到了「愛國」與「愛傳統」的高度,倒真需要引起大家注意了。今日中國正在轉型,在此由封閉走向開放的征途中,有些人簽名是做歷史與文明的加法,有些人簽名做歷史與文明的減法;有些人為民眾獲取更多的權利簽名,冒險犯難,促進中國的自由與繁榮,有些人則為「驅逐異端」簽名,給這個社會的發展增加幾副手銬與腳鐐。

我曾經主張「每個人爭自己的傳統,就是爭中國的自由」,一個社會的富庶,就在於我們有較多種的選擇。平安夜,不知道那些博士們是否會跑到松樹林里搜捕聖誕老人,為中國文化做凈身運動?文化衛道士們或許永遠目光明亮,他們不用睡覺,只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終究會疲倦。若要相安無事,最好的辦法是他們繼續保留「喚醒國人」的熱情,與此同時也請尊重我們在勞碌一天或一年後選擇如何休息或睡覺的權利。

我為什麼要學英語:

1、為了看奧斯卡電影能全身心投入到情境中,聽著原始的英語絲絲入耳,感知主人公的細微動作和情感起伏,與那種不可言說的氛圍共振,而眼球被中文字幕所牽制是很違和的。

2、為了能獨立自由地出國旅遊,遇見漂亮菇涼我能和她說說話,能和瞬間心動的菇涼交流是很美麗的事。 而被導遊牽著鼻子走到處逛店鋪是很不爽的事。

3、為了獲取與我專業領域相關的資料,靠國人翻譯過來有兩個弊端。一是翻譯質量不敢保證,二是翻譯出來有時間差,而一個知識經濟時代,及時準確掌握信息是至關重要的競爭力。


作為個渣學校的碩士研究生:

1、在把系統動力學、結構方程、多變數DEA、蟻群演算法、遺傳演算法……搞清楚弄明白之前,我想我不會用我那蹩腳的6級英語去形而上地看外文期刊;

2、在把CSSCI、CSCD甚至北大中文核心上的高因子文獻看懂之前,我想我不會用我那蹩腳的6級英語去形而上的看外文期刊;

3、在把國家社科基金、X63計劃等項目掛靠文章看懂之前,我想我不會用我那蹩腳的6級英語去形而上的看外文期刊;

沒錯,我們在寫文獻綜述的時候總是習慣說:「相較於國外尤其是西方發達國家,我國對XXX的研究還處於起步階段";沒錯,我們總是習慣說國內的」磚家叫獸「做出的都是學術泡沫;沒錯,我們常常指責國內的學術空氣有多浮躁……但是,如果一味沉湎於上述標籤而不能正確定位,盲目」攀高「於」西方先進文化「,不過是一種更浮誇的表現。並不是說要排斥外國文獻而固步自封,只是,凡事還是正確定位,不要言必談國外如何如何,就算國外的月亮圓,也要自己夠得著啊!於我而言,無數的國內大牛以及足夠我輩高山仰止了。

說實話,在我看來,這個問題和那些個諸如」學理工科工作XX年幹得好不過才20-30W年薪,那些搞金融的動輒50-60W年薪,是什麼支撐你們學習理工科的?「之類的問題一樣的不食人間煙火,是典型的知乎式精英主義問題。


第一:中文教材和外文教材區別多大?題主大可以自己去翻翻本專業的外文教材,先拋開專業水準和內在行文邏輯這些要仔細看才能看出來的東西,光從配圖,從實例數量,從教材體量上看,我只能說無論你想像中差距有多大,實際的差距恐怕只能比你想像中的還要大。為什麼就不細談了,國內多數教材怎麼編出來的,懂的都懂

第二:翻譯國外教材?當然有,但是很少。產業化?你確定?一本外文教材動輒數百上千頁的頁碼,這個費用誰出?誰又有這個時間去慢慢翻譯?

第三:無論是理工科還是文科還是管理科,目前最好的資料是英文的這是沒辦法改變的事實(因為大部分學科相關內容想要拿到國際上去討論,你不得不用英語),除非你是學中文的,又或者你真的就只想混混日子,那當然就可以拋棄英文不管啊,反正就混混自己那個小圈子。但凡想上進一點的話都好好學學英語吧,而且也不要聽什麼「你們學的是啞巴英語」那套,實際上能好好讀懂英文內容的收益反而比口語好來的快,除非你在外企工作或者經常和老外交流,否則口語也就裝裝逼用,能紮實的聽懂、看懂英文內容才能幫助你學習最優質的專業知識,解決了這個,再慢慢說寫和說的問題。

舉例:

你們可以去coursera看看有多少公開課是只有英文內容和英文字母的,沒人做翻譯么?當然有,翻譯質量好么?只能說不爛。有中文字幕的內容多麼?只能說最火的一部分內容有字幕。直接是中國大學設置的國語課程多麼?並不能說多,而且還有不少課程專門配了英文版。

再舉例:

目前IT方面最好的內容是不是多數用英文寫的?中文的IT網站與之比起來水平如何?

再再舉例:

中文期刊文獻質量和外文期刊文獻質量相比如何?


英文教材是作者由淺入深告訴你這個學科其實不難,中文教材是教授們把簡單的東西講複雜以顯示自己多牛逼。

其實真正原因是出書對國內教授來說是政治任務,隨便找本教材一抄就算完了,根本沒認真考慮教學需要。

當然國內教材也有好的,國外的也有弱智教材,這是個比例問題。


做電子不得不知道的事

如果技術做不好,怎麼辦呢?

首先:因為中國人自己寫的教材太爛,所以不可能學會。中國人翻譯水平太爛,所以看譯本也不可能學會。

其次:中國不注意英語教育,導致自己英語不可能好,看不了英文原版。

第三:中國弄區域網,看同行的工作就給費一天時間,要是自己能做好,那才叫邪門。

第四:國內論文粗製濫造,毫無意義。

第五:中國人把英文期刊水了,英文期刊也不可能有意義。

第六:中國的老師只會賺錢,中國不重視大師,中國不重視創新,中國只講關係不講真實水平,像自己這種立志於學術和創新的真正人才不可能不被湮沒,能出來的不可能不是高級焊工。

要是板子作廢了,怎麼辦呢?

首先:用了國產的晶元

如果晶元是原裝的,那麼其次:國產電容質量差

如果電容也是原裝,那麼第三:國內做板的技術太差,導致XXXXX(怎麼虛幻怎麼說),所以廢了。

如果這些都不是,那麼還有:中國人奸商多,奸商把國產的充原裝的賣給我了。

有了這麼多理由,真的不愁水平上不去板子做不廢。

解決方法只有出國,不過比較困難,花錢太多,而且托福不好考


1. 科研材料當然要看最新的,最新的著作都是西文的

2. 科研的表述能力,中文尚不如英文,要想信達雅翻譯成中文,難度不亞於重寫。所以,市面上的翻譯材料質量堪優

3. 翻譯本身費力不討好,寫個手冊銷量都要更好,翻譯一本基礎科學教材不如申請項目有利可圖

4. 假設你過了六級,讀了一兩本專業書解決專業辭彙問題之後,你其實會發現,理工科的英文語法是相當簡單的,遠不如閱讀理解題難

5. 假如有人有理想有追求翻譯了一本最新的專著,你至少也是二三年後才能看得到吧

6. 所有靠譜的科技文獻都是英文的,似乎從沒有人會提供這種翻譯服務。你寫論文也得是英文的,這個技能從哪裡來?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英文都是必備。當然,你可以拿一篇中文博士論文作為某個領域的入門材料,但是也僅僅是遲到的入門而已。


每個搞研究的自己翻譯自己的,就可以減少翻譯誤差嘛?個人認為翻譯論文共享應該不錯。科研人員比較甲乙丙等幾篇譯文,如果意思表達一致就拿來引用,研究,不一致再自行翻譯。首先這樣可以給搞研究的人節約時間。其次,降低對英語的要求,可以讓更多愛好數學的人參與科研。


這話邏輯有問題,那你為啥不學德語日語法語等等其他語言呢。


搞科研的話貌似還是必須學啊,只是看文獻資料的話很簡單的,我這個英語渣最近看手冊看多了都習慣了。非搞科研的粗略統計了一下,英語用的比較少。


恕我愚笨,憑我有限的英語能力只能儘力保證我能自己看懂所需要看的英文文獻

不保證能用中文把你講懂


推薦閱讀:

老一輩口中的豬血能除塵,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
科普需要一種怎樣的態度?鷹派科普可取么?
大家對「哲學是高級迷信,唯有科學可信」這個觀點怎麼看?
會有機化學是種怎樣的體驗?
為什麼幾億年的進化都沒有產生完美生物?

TAG:語言 | 自然科學 | 英語 | 翻譯 | 語言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