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昭和平成交替的那幾年裡,流行(影視音樂)領域為什麼會發生如此巨大的轉變?

我很多年前就有點疑惑:那就是80年代後期到90年代初期這段時間,也就是昭和、平成兩個年代交替的時候,日本的民間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導致流行趣味發生如此巨大的轉變?

舉例來說,我小時候看到的日本電視劇,聽到的日本流行歌曲,是以血疑、望鄉、阿信,以及山口百惠等等為代表的;而步入九十年代以後,似乎馬上就變成東京愛情故事和安室奈美惠了。前者與後者之間,有一種斷裂式的差別。前者更偏向於一種「和式的西化」電影、音樂風格。影片人物以和服為主、房間也是榻榻米為多,唱歌雖然有西洋樂隊伴奏,但調式仍然是和式的;而到了九十年代,感覺招呼也不打地忽冬一下就變成完全西化一點老日本味道也聞不到的樣子了,所謂JPOP之類。

九十年代的日本影視音樂風格和現在的更相近,可是九十年代之前,彷彿完全是上一個時代了一樣,完全不一樣了。那麼問題就來了:在八九十年代之間的那個過渡的時期,似乎短得根本找不見!就是突然就這樣說變就變了,好奇怪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個現象,以及和我有一樣的疑惑呢?

為什麼一下子就變了呢?

=================================

這個問題提出將近一年後,這兩天突然活躍起來了,非常感謝各位答主,我本來只是憑個人的印象,產生了一個問題,各位都非常認真詳細地回答了我的疑問。非常謝謝大家。


樓主,我要提醒你一下,您所說的那些影視劇多數出品於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前期。

中國上世紀80年代引進的日劇日影,整體上偏重保守古典口味的作品,有些現代作品沒有引進。比如涉及社會題材的《霧之旗》,比如涉及婚前同居的《天使的誘惑》,又比如60-80年代日本拍攝的大量時裝警匪動作片。所以您看待90年代日劇日影時會有斷裂感。


我不知道題主為啥要把目光局限於「影視音樂」。如果你略過了少年隊、ANRI、久保田利伸、工藤靜香、森高千里、中森明菜、中山美穗、松田聖子、中後期的松任谷由實……那從山口百惠五輪真弓一下切成安室奈美惠是挺斷裂的。

聽聽B"z的第一張專輯吧,那哪是什麼西式伴奏的和味?編曲與當時歐洲盛行的舞曲搖滾早已一體無二。再往回倒帶,聽聽TM Network的1974(16光年の訪問者)……簡直Spandau Ballet和Erasure合體啊!後面Get Wild時期更是跟Dead or Alive雙胞胎一樣。


可能是因為引進的單位的口味不一樣

早期引進是由於中日邦交正常化開禁 中國剛改革開放且不談 日本那頭對和中國交流也是很謹慎的 首批引進應該不是商業化的。所以首批引進會偏政府偏主旋律一些 會更符合這些體制內長者的審美。

90年代這一批就是完全市場導向的引進了。所以東京愛情故事這樣的都市言情會被引進進來。


80年代前的日本人還沒學會怎樣做冨人,他們祗不過是暴發戶,泡沫經濟日本人才開始學會怎樣做冨人。

80年代後期到90年代初期剛好是經濟泡沫的巔峰,當時日本就是個酒池肉林紙醉金迷的社會,錢多的沒地方花,從這種大背景下興起的或者衍生出的流行文化很多,頂峰期的日本gdp甚至一度將要超過美國,是英德法三國的總和還要多,當時的日本人都相信日本的繁榮是實相,對自己的文化當然也特別有信心,文化輸出也達到頂峰,已經不再是一味模仿西方,而是海外在模仿日本。典型的譬如遊戲文化,當時日本遊戲佔了全球市場的七成。

但是音樂我覺得並不存在斷層,祗不過是音樂歷史上主流流行風格的改朝換代罷了。80年代末剛好是Black Music和RnB在亞洲興起的時間,那個時候日本出道的歌手也都有嚴重的RnB風格,在此之前的近親類風格的Soul,Funk,Funky,Disco,House之類其實也很多,祗不過可能並沒有走到主流上你接觸不到多少,然而更加通俗易懂的RnB把這些東西流行化地搬到你面前了。你覺得那些特別老派的日本歌曲可能是演歌,有興趣你可以査一下,現在演歌眞賣不好。日本90年代的音樂還受到Club Music的嚴重影響,大背景是那個時候Club業的興起,Juliana"s Tokyo和荒木久美子就是被那個Club興起時代孕育出來的。

然而現在你在日本流行音樂圈也比較少能見到當年的那些RnB風格了,現在如果你接到流行音樂的單子你把他做成很純正的RnB可能是不會通過的,因爲很多客戶會覺得這種味道過時了(個人在日本的親身經歷),這也祗不過是主流流行風格的交替罷了。


90年代並非斷層,從我個人的角度看,90年代倒真正是個過度。90年代的Zard,CA,Dreams come true,B"z,乃至大名鼎鼎的小室軍團,太多太多,可以說承襲80年代,百花齊放。那時的很多歌里,特有的日本味還是有的。真正少了這個味道大約應該是在2000年左右吧,宇多田光和倉木麻衣為代表的歸國派RB興起,從那時起,主流的音樂里和味就極少了。當然並非沒有,歌手樂團那麼多,還是可以找得到。從1996年開始追JMUSIC的我,現在也就每年看個紅白了。有當年的歌手和團體來的話,再看個live。現在欣賞的新人也極少,大概,我的青春就是那段歲月吧。從這個角度看,樂壇的變化,也許就是一代年輕人的變化,很慶幸自己能趕上昭和的尾巴。


第一,日本音樂的西化在70年代末基本就完成了,以新音樂運動結束為標誌,主要人物是松任谷由實、南方群星,小田和正等新一代音樂人,他們的音樂已經是完全的西方流行樂化了。東京愛情故事的主題曲是小田和正唱的,但他早在70年代就已經在日本走紅了。

第二,改革當初引進日本音樂很多,但是演歌、歌謠曲更符合剛放眼世界中國民眾的口味,山口百惠是70年代的偶像,還有很多歌是歌謠曲,所以山口百惠在中國特別紅,在內地紅透的《北國之春》則是演歌。而80年代當紅的偶像歌手已經全面轉向j-pop,所以松田聖子、中森明菜在內地都不紅。

第三,80年代末期,內地接受的信息多元化了,新一代人外來的諮詢很快,90年代以後新一代人收聽到的日本音樂只是落後日本一點,在新世紀就和日本是同步的了,此後對日本音樂的印象是連續的,而之前則是割裂的。

綜上,日本的流行音樂在80年代末並沒有突變,而是中國特殊年代音樂諮詢及大眾選擇造成市面上流行的日本音樂跳躍性很大。


大致上原因有兩點:

1. 總體來說日本的影視歌的流行還是跟著歐美的潮流在走,從搖滾時代到偶像時代到J-Pop時代皆如此;

2. PTA( Parent-Teacher Association)的主流年齡層在不斷地換代。


日本怪物電影獨步天下,科學驚悚電影引進中國極少,各種流派亞洲頭把交椅,中宣部不讓引進你知道的少


別的我不知道,我來說一說我的偶像吧,荻野目洋子,84年出道歌壇,她是唱disco的


恩,贊同上面的答主,應該是引進的問題...

具體了解不深,不敢妄答


大概是泡沫破裂 經濟不振的影響。


山口百惠80年隱退 安室是90年代中後才火的

這差了整整15年呢 而且也是很有特色的偶像時代最鼎盛的一段時間

松田聖子 中森明菜 checkers 光genki 少年隊 小貓俱樂部...

90年代偶像死了 然後現在又活了

這段時間很多曲子異域歐美風格的很多啊 日本人也很崇洋媚外


推薦閱讀:

姚貝娜對於內地音樂的損失?
濱崎步的作詞能力如何?
如何定義一首音樂是否好聽?

TAG:電影 | 音樂 | 日本 | 流行音樂 | 影視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