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部分嬰兒見到父母就哭?

我家寶貝兩歲九個多月了,兩歲之前一直是外婆在幫我們帶,和我們住在一起的,兩歲以後換爺爺奶奶來帶的!以前外婆帶的時候媽媽比較心疼我,孩子是和她睡覺的,孩子很粘外婆,以前外婆出門他會哭很久!外婆回家以後孩子和我們睡,和爺爺奶奶也剛接觸,所以一下就和爸爸媽媽比較親了,特別是親我!現在每天我出門上班都偷偷摸摸的,一般都是他睡著的時候出門!但是現在有一個問題是,他每天白天在家和爺爺奶奶不怎麼鬧,晚上我回家或者老公在家就很容易鬧脾氣,特別愛哭,我們也不知道他為什麼哭!好多人也說有諺語說,見到親娘沒事哭三場。。。我想知道懂兒童心理的孩子這種現象是什麼原因呢?有時候看到他歇斯底里的哭真的很崩潰啊。。。他已經會說話,平時都能表述,這麼哭的時候一般就都只嗷嗷哭,不會表述了!曾經有次他在家裡哭的很厲害,我就讓他躺地上哭沒理他,然後過了一會兒他以為我出門了,奶奶就說你看你哭媽媽都出去上班了,他看到只有他和奶奶在家立馬不哭了!爸爸也碰到好幾次這樣的情況,感覺他有時候就是純粹的和爸爸媽媽哭,不分緣由的哭。


因為父母是最後的依靠,當孩子實在扛不住的時候,那是他們唯一能放心倒向的地方。

我爸40多歲的時候,連年勞累使他腰椎間盤突出到不能下地的程度,醫院去了好幾次,始終不見起色。我知道他很疼,有時候我扶著他,從胳臂縫隙看過去,他的臉扭曲到陌生,有時候他疼得實在熬不住了,會大聲的喊,但他從沒有掉過眼淚。後來我奶奶來看他,我躲在外屋,他們在裡屋說話,我第一次聽到我爸哭,偷看過去,我爸倒在我奶奶懷裡,彷彿變回了一個孩子,痛哭流涕的問:「媽,我還能站起來嗎?」奶奶的表情我看不到,只能看到她一下一下的摩挲著我爸的後背,什麼也沒有說,一會兒,我爸就平靜了下來。

我12歲的時候,皮的要命,在樓下被我找到一塊石頭磨盤,估計起碼得有200斤。熊孩子如我,覺得這石頭磨盤可以當車軲轆推,於是就把它豎起來,推了還沒有兩米,磨盤失去平衡,一下拍在了我的腳面上,當時疼的我就冒了汗。等到稍微緩過來一些,我一瘸一拐的走回家,上二樓,打電話給我媽,說我腳砸了,特別疼。我媽急急火火的趕回來,在我看到我媽的那一刻,我說話就已經是哭音,眼淚刷的就下來了,只會說,媽,我疼!我媽借來一輛三輪,蹬著我就直奔了積水潭,結果是右腳粉碎性骨折,醫生聽說我竟然能自己走回家還爬二樓,連說不信。但是我自己知道,在見到我媽之前,我想得都是怎麼解決這件事,怎麼對付著回家,甚至是闖了這麼大的禍,我爸會不會打死我,但是當我見到我媽的那一刻,我什麼也不想了,不需要了,有人會替我想的。

我兒子兩歲的時候,有一次發燒,後來知道是玫瑰疹,那時候姥姥姥爺在幫忙帶他,開始沒想給我打電話,後來豆子實在難受就打給了我。我開車回家,看到他的那一刻,他哇的一聲就哭了出來,閉著眼睛大哭,伸著兩隻手讓我抱。我一把抱過來,摟在懷裡,他什麼也不說,只是哭,我也就任他哭。哭了一會兒他就睡著了,我就這麼摟著他,摟著他,直到他醒過來,結果燒神奇的退了。姥姥姥爺後來說,豆子雖然很不舒服,但是一直也沒哭沒鬧,直到看見我。

我爸跟我說,我爺爺沒的時候,他覺得主心骨被抽走了;等到三年後我奶奶沒的時候,他覺得主心骨又回來了,因為在他和死亡之間,再無任何人擋在那裡,所以他別無選擇,從此以後,他就是別人的主心骨了。

我非常珍惜豆子和彩虹這兩個小不點現在依戀我和他媽的這段時光,因為我知道他們如此毫無顧忌依戀我們的時光會非常有限。哭就哭吧,爸爸在,媽媽也在,你們不用怕,爸爸媽媽永遠都在這裡。


不請自來,這個問題我真的有些想法要回復題主。

我自認為我有一個堅強的媽媽,從我有記憶開始,我沒見她哭過。

幾年前,我們家因為房子的問題,跟其他親戚鬧得很不開心,我爸有時候生氣了,也數落我媽,我奶奶他們,更是不把我媽當成親兒媳婦,每天都不給我媽一個好臉色,可是我媽從來都不埋怨一句,也不去責怪誰。直到那天,我媽終於有機會回娘家看看,那是正月里的一個清晨,北方的城都是白色的,當我媽牽著我的手踏進姥姥家的大門時,她整個人突然崩潰了,就像一下子打開了閘門,嚎啕大哭起來,我嚇傻了,我姥姥姥爺也嚇傻了,我第一次見我媽媽哭,就哭的這麼慘烈。我就傻傻的站著,誰會猜到,人前如此堅韌的媽媽,現在哭到沒有力氣直起腰來。

我突然想起來我小時候,我姐姐載著我騎單車出去玩,可能是樂極生悲吧,我們被一個石頭絆倒了,兩個人都從車上飛了出去,我膝蓋還有手掌都摔破了皮,就坐在地上哭起來,我姐姐其實摔得更厲害,她為了保護我,胳膊肘划了一條長長的口子,血流不止。她看了看把手已經歪掉的自行車,把我拉起來,跟我說,「走,我們回家。」可是我根本走不動路啊,那時我大概才五歲,怎麼能忍著那麼大的疼痛走路,我姐咬了咬牙,一把把我拉到她背上,要把我背回去。就這樣,我姐一邊背著我,一邊推著殘破的自行車,一步一步慢慢往家走。終於走到了家附近的一個衚衕,我看見我媽站在衚衕口焦急的等著我們,我也感覺到,當媽媽想我們跑過來的時候,我身下的姐姐整個人劇烈的顫抖了一下,終於再也沒有力氣把住自行車,放下我以後,衝進媽媽懷裡大哭起來。

我恍然大悟。我媽,我姐,其實都是一樣的,在她們要保護的人面前,她們堅強勇敢,在一直以來保護她們的人面前,她們心裡那根緊繃的弦兒,就再也綳不住了。

題主問的是孩子在爸媽面前愛哭,我要說,恰恰是因為這 「爸媽」 二字。

人天性大概就是這樣,只有在最疼愛你,最親近你的人面前,才會把自己最脆弱的地方展現出來,就算是牙牙學語的孩子,也有著這樣的秉性。只是那孩子,當局者迷,或是並不深思罷了。


這個問題也長期困擾著我,後來想通了也就不糾結了,孩子粘爸媽,其實也就那麼幾年。發篇我畫過的漫畫吧,就是關於這個問題的。

有興趣的話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麻麻愛囤貨(mmath123)

不定期更新育兒漫畫和帶娃經驗


不要覺得孩子無理取鬧,ta沒有安全感,儘可能多的向ta表達愛。拜託了,樓主!

不要偷偷摸摸的走,ta會有被拋棄的感覺,走之前指著表告訴ta媽媽爸爸什麼時候會回來,就算ta不懂也要說,然後晚上一定要按你說的時間回來,回來抱著ta說寶寶白天是不是想媽媽了,媽媽上班的時候也在想你,表達出你理解ta的感受。

不要當成做任務,要真情實意的,不然ta能感受出來,還是沒有安全感。

盡量多的帶著愛的眼神交流,肢體交流,親子互動。


強答一發。

我和我女兒(3歲)的經歷,完全是反著來的,可以說我正是吸取了自己的教訓,努力不在我女兒身上重演部分悲劇,目前看,效果不錯。

我小時候毫無安全感,一是自己身體不好,有病,二是我媽脾氣暴躁,一言不合就暴走,三是我爸媽總是吵架。關於第三點,我媽剛結婚就懷孕有了我,沒和我爸磨合,所以我小時候基本上他倆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再加上白天是我姑姑帶的我,而我姑姑當時才18歲,自己都是個孩子,雖然我現在對我姑姑愛意滿滿,但不得不說我小時候那生活質量……|||

因此,我小時候幾乎就是個愛哭鬼,尤其是和大人分離時,我很焦慮。

鑒於此,我特別重視情感培養和安全感,我和我老公結婚後3年,算了筆經濟賬後才要了我女兒,其實算的不只是經濟賬,還有包括是否有時間有精力等等,也包括我們倆的感情是否足夠穩定,能不吵架就不吵架。生了我女兒以後,我寸步不離地照顧了4個月後才去上班,白天我媽帶,晚上我帶,無論再忙再累我也要陪她玩一會兒。我也算是童心未泯,特別喜歡創造各種花樣和我女兒玩,在她眼中我與其是個媽不如說是個朋友。這種感覺真不錯。我女兒非常喜歡我,我單獨帶她的時候真的好乖好乖。

我女兒安全感爆棚,誰去上班她都不哭不鬧。我爸媽剛從洛陽旅遊回來,問我:「貓(我女兒小名)找我們了嗎?」我說沒有,她安全感那麼高。

還有就是,我答應我女兒的事,一定會做,如果忘了就跟女兒大大方方的說。所以我女兒想吃什麼東西,我說明天再吃時,她不會認為我在忽悠她。我昨天把她的泡泡器弄壞了,馬上就上網給她買了個新的。她爸就不,答應的事不做,小孩子記性可好呢,現在她都不怎麼相信她爸了。

剛剛又想到,關於哭。其實有時候小孩子也沒人惹她,就是想哭;其實有時候大人也是, 莫名其妙就想哭。我小時候大概是哭得多了,我媽特別討厭我哭,我外面受欺負了哭著回家,我媽只要一聽到我哭就訓斥我,美其名曰「有事說事,哭什麼!」現在我女兒,我媽也不喜歡她哭,可我覺得人有情緒了就該宣洩,不能憋著,尤其是孩子,哭是她的權利。因此我女兒只要一哭,我就抱住她,就讓她哭,一邊捋她的背,就像安撫貓一樣。哭完了,她就很開心,該幹嘛幹嘛。我媽不以為然說我慣孩子,我黑人問號臉。


有一個地方可以哭,有一個人能抱著他哭,多麼幸福。

而我們往往聽不得孩子哭,「哭什麼哭啊」,「這麼點破事,有啥好哭的」,「男子漢不能哭」,「哭喪呢你!」……

其實,即使是成人的世界,我們也不會輕易的展現我們的眼淚,只有在最親近、最放心的人面前,我們才忍不住讓淚水決堤。

其實每家的孩子都是這樣的,你不要覺得不正常,在父母面前,孩子特別「自嬌」,這時候不要向外推他,要抱著他,陪他經歷感情的流淌,哭一會,他們就笑笑跑開了。

上班前,寧可惹他哭,也要和他說再見,告訴他,媽媽去哪裡,媽媽會回來。下班了,抱抱親親他,媽媽這不是回來了,媽媽愛你,媽媽也想你。多好,哭著哭著就明白了,也許還是哭,但是能接受。媽媽走了還會回來,媽媽不會悄悄的丟下我,我不用緊緊抓住媽媽。

無條件養育,孩子能粘你多少年,不久,他們更喜歡和小夥伴玩耍了,媽媽,只是扮演幾年最重要的角色,給他首要安全感,給他百分百的確定他是被愛著的,以後他會更敢放手去闖,因為他知道你就在他一轉身處等他。

其實你之前不陪他睡已經有點不稱職了,還好現在孩子非常親你、依賴你,讓他依賴,讓他活的像個孩子,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哭過了,可以溫柔的給他講講道理,或者通過讀繪本共同尋找一條別的解決途徑,慢慢的他自己就哭的越來越少了。


我每次走的前一天晚上會給寶寶說,媽媽早起要去上課,你一醒來可能就看不見媽媽了。但是不要擔心,媽媽中午就回來了。他不到兩周雖然不太會說話,但是大概意思可以聽懂,有好幾次我早起在廁所他醒來沒看見我,也不會哭,只是說了句沒了。剛開始的時候,會哭。我馬上從廁所出來,告訴他我在,喂他幾口奶,跟他說說,然後他就讓我走了,自己去吃蛋蛋或者去玩了。

每天中午都會在小區門口等我,不管我遇到什麼事,一到中午就迅速趕回來。

寶寶很少哭,哭我也從不阻攔,我總是先聽他哭,問他的感受,而不是你不要哭講道理什麼什麼的,我覺得沒有什麼比此刻理解孩子更重要。孩子這時候會支支吾吾的表達疼啊不舒服啊或者其他的,我也從來不去評價和指責,有時候會引導他。所以他在我身邊不怎麼哭鬧,即使哭也沒超過十秒,但是會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情緒。家裡包括外邊人都會覺得他很乖。但是我覺得他敢於表達自我,就很好,不要求他乖聽話什麼的。可能扯遠了,哈哈

最後,我覺得溝通和給孩子安全感非常重要。

題主我覺得你在對待孩子上,總是先考慮你的感受,然後再評價孩子的行為,而沒有真正的考慮孩子內心的感受,冒犯問一句,你和孩子父親陪伴孩子時間有超過一個小時嗎?是認認真真陪伴他,而不是只和他在一起,自己做自己的。


他在撒嬌,試探著你愛不愛他。

小孩子兩歲多的時候剛有了自主意識,他突然發現世界不是他說了算,不是所有人都聽他指揮。所以他開始沒有安全感。

請一定不要對孩子說如果你再怎麼樣,我就不要你了,那樣只會讓他更加的害怕失去你。每天上班之前你要鄭重的跟他道別。媽媽要去上班,你在家跟爺爺奶奶在一起,你們吃過晚飯媽媽就會回來。並且承諾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要讓他感到我是可以預料到之後會發生什麼,而不是我一轉身,我最信任的人不見了。換作你,在需要一個人的時候他不辭而別,等他回來的時候你會不會發脾氣。孩子也是一樣的。

當他哭著發泄時,不要粗暴的阻止他,不要覺得他無理取鬧,幫他解釋他的情緒,並嘗試跟他共情。你哭了,因為你有點難過對嗎,你可以跟媽媽講講是什麼事情讓你感到難過嗎。如果他願意說你要認真傾聽,如果他一直哭什麼都不說,你就抱著他,告訴他可以哭,媽媽會陪著你,媽媽永遠都愛你。等他情緒平復了,你們再來找原因。

不要覺得孩子無理取鬧,他是愛你,信任你才肯在你面前哭。

最後放一個我兒子最喜歡的繪本《小桃子貼貼臉》,也許從中你可以領悟些什麼。


不知道為啥,看到這個問題

想了想我媽媽

竟然有點想哭誒。


看了題主的描述,我有點心疼這個孩子。剛好最近工作內容圍繞幼兒分離焦慮,有些行為表現和你的描述絲毫不差,就不請自來了。

摘錄你的描述:【兩歲之前一直是外婆在幫我們帶/孩子是和她睡覺的,孩子很粘外婆,以前外婆出門他會哭很久/外婆回家以後孩子和我們睡/特別是親我/我出門上班都偷偷摸摸的,一般都是他睡著的時候出門/晚上我回家或者老公在家就很容易鬧脾氣,特別愛哭/哭的時候一般就都只嗷嗷哭,不會表述了/奶奶就說你看你哭媽媽都出去上班了/感覺他有時候就是純粹的和爸爸媽媽哭,不分緣由的哭】

理論結合你提到的點陳述,並給出一些建議(因對你們與孩子的相處不盡明白,請思辨看)

1.分離性焦慮是指6歲以下的兒童,在跟與其有親密關係的人,尤其是母親(心理學中「母親」是指重要養育者,非特指血緣關係的母親)分離時,出現的極度焦慮反應。會直接影響他的創造力、對社會的適應能力等等。這裡,首先是和外婆,只是以前離開外婆時孩子嚎啕大哭,沒有太多打擾到你,所以不曾像現在這樣困擾著你 。這裡,就可以看到一個孩子對「母親」的不安全型的依戀模式初具模型。(依戀是個體與重要他人間通過親密互動形成的持久、強烈的情感聯繫或聯結,這個模式一旦形成,會相伴我們一生)

2.由第1點來看,我傾向於相信外婆一定給予了孩子很抱持、溫暖、安全的愛,有需必應的那種,在這個前提下,思考,為什麼這樣,孩子會形成不安全依戀?不知道在這之前,父母和孩子的相處模式是怎樣?這裡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孩子剛剛出生的100天,必然是媽媽參與的時間更多,隨著媽媽的上班,孩子要離開媽媽,隨著孩子斷奶,這些,對孩子來說,都是在經歷一次分離。【在孩子的眼睛裡,世界是這樣:媽媽離開我--要依靠外婆活下來--外婆不見了--活下來的依靠不見了。(為了讓你理解,我簡化了寫,專業討論會更嚴謹,我只是強調,心理學研究中,這種分離對孩子的重要性不亞於成年人的生離死別)】

3.孩子是如此的依戀外婆,但兩歲以後換了爺爺奶奶帶,這裡,孩子離開外婆,離開最讓他有安全情感聯結的那個人,這裡,又是一次重大的分離。【在孩子的眼睛裡,世界是這樣:外婆離開我--要依靠媽媽活下來--媽媽怎麼總是消失不見--活下來的依靠源不穩定--時刻擔心自己安不安全。(為了讓你更容易理解,我簡化了寫,專業討論會更嚴謹,我只是強調,心理學研究中,這種分離對孩子的嚴重性不亞於成年人的生離死別)】

4.所以我不知道我猜測的是否準確,孩子現在看到你不見又回來的哭,比起當時外婆出門的哭,更加嚴重、更加撕心裂肺。他害怕呀,他恐懼呀!你問為什麼他會說話但不表述?這麼小的孩子不懂得表達自己的感受的!他還不具備這個能力!要媽媽幫助他表達,去擁抱他,安撫他說「寶貝,是不是媽媽不在你害怕了?」

5.偷偷摸摸的出門,真的不能做!真的不能做!真的不能做!重要的話說三遍!這會加重孩子的不安全感,讓他一直活在不確定里,不知道媽媽什麼時候在,什麼時候不在,於是和爸媽在一起的時候總是很擔心很害怕很恐懼爸媽下一秒就會不在了!於是在一起的時候要麼是粘的很緊很緊很緊!要麼是完全不在乎!!這兩種情況都要當心,後一種不在乎的行為已經是孩子發展出防禦方式,開始隔離、壓抑了!簡單說就是,自己騙自己,我才不在乎呢!所以不能偷偷摸摸走!!

6.教幾個幫助孩子讀過分離焦慮的小方法,希望沒有太晚,需要父母耐心!(也很適合還沒有出現這些情況但一定會和寶寶分離的家長,比如第一次離開爸媽去幼兒園的小朋友們,你們會發現有些孩子上幼兒園不哭,有一些哭的驚天動地,分離焦慮這部分沒有處理好)

a.在家提前練習短暫分別。最常見的是捉迷藏遊戲。泛華開來還有,孩子爬到另一個屋子,你稍等一會兒再出現。在離開的時候,邊走邊告訴他你要離開了,讓他看不到你人但是還可以聽到你的聲音等。

b.出門說再見,不要偷偷溜。許多人因為hold不住孩子的哭鬧,讓一方吸引孩子注意分散火力,然後偷溜走,這種做法會強化孩子不安感。所以要告別!

c.表達要具體,分別要從容。如果要和寶寶分開,要多擁抱安撫,溫柔充滿愛的告訴他你們很快就會回來。不要說「過會兒」「8小時」這些孩子不懂得概念,具體些,比如「你看完這個動畫片媽媽就回來了」,上次還看到一個知友的方法也很好「設置一個鬧鐘,說等這個響的時候我就回來了」,不要以為孩子聽不懂而不說,分別時要從容,寶寶對錶情的捕捉很敏感。(平時要練習、訓練,不要指望一次就有效,是家長的反覆訓練,守信用!)

d.回來要強調/安撫。回家後要高興地說「爸媽回來啦」,抱住他給他親吻,感到你是守信的,感到你是愛他的,同時給孩子一個概念,媽媽離開了還是會回來的!如果寶寶哭鬧不休,要安撫,要哄,要陪他一起憂傷,然後慢慢的平靜,言傳身教告訴他怎麼表達感受。(寶寶對感受的表達習得能力是從重要養育者的臉上習得的,所以我們要做鏡子,教他。)

感覺還有想要說的,但說著說著我忘了……(°ー°〃)

PS:我自己做嬰兒觀察項目,自己和小朋友們相處,知道孩子即使到十來歲,除了小天使時的短暫時間都是小惡魔,所以父母一定是不容易的!非常不容易!但養育一體,好好背鍋!


我大二的時候,暑假在家,幫姑姑洗衣服,不小心把左手無名指和小指卷在了衣服里,洗衣機一轉動,我甚至聽見咔擦的兩聲,兩根手指就骨折了,痛得我心都在顫,我關了電源,把手指拿出來,手指在我眼前,迅速的腫得老大,我動了一下,鑽心的疼,那麼疼,我卻一滴眼淚沒掉,甚至在骨折後把衣服脫水都晾好。

衣服晾了後,因為有其他客人在,我不好意思說,就讓姑姑過來一下,從姑姑朝我走過來開始,就有點覺得想哭,然後姑姑過來,問我怎麼了,我說我手疼,給她看的那一瞬間,眼淚就再也止不住的掉下來了,哭得話都說不出。

小學有一次發高燒,渾身都疼,昏沉沉的躺在床上,弟弟妹妹在床上蹦著玩兒,會踩到我,但我實在沒力氣,就由得他們,後來奶奶來了,吼了弟弟妹妹,我一下子就感覺之前的委屈放大好幾倍的湧上心頭,哇哇的哭,說我難受得很,說弟弟妹妹踩到了我。

我也說不清楚,這是什麼心理,可能是對自己越親近的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自己的堅強程度,就越低。在自己很依賴的人面前,委屈難過,總是會放大好幾倍的發泄出來

小孩子總是在看到你們的時候才大哭,你問題描述中也提到了,他很黏你,在家裡,你是他最親近的那個人,他到這個家,對一切都還不是那麼熟悉,心裡總是會有點怯怯的,可能他心理一直沒有讓自己變得放鬆自在,又對爺爺奶奶不是很熟悉,會覺得自己想做的很多事,想要的東西,都沒有一個可以詢問,可以做他依靠的,或者可以分享的人。時間一長,自然會覺得委屈難過,又不好對不那麼親近的爺爺奶奶哭訴,在見到你後,自然是萬般委屈湧上心來,但又畢竟不是可以落到某件具體的事上的難過,小孩子可能自己都說不清楚,自己說不出來,你們又不理解,當然只有更加劇的哭了

我小時候去外婆家,每次去,也是媽媽走一步我跟一步,我要吃什麼,要做什麼,雖然外婆對我很好,但我依然是只會趴在媽媽耳邊,小聲告訴她,再讓她去幫我拿來我想要的

甚至到我高中的時候,第一次去姑姑的婆家過年,那邊的爺爺奶奶客客氣氣的,弟弟妹妹也對我很親近,可是我總是拘謹,只要我姑姑在家,那我絕對就待在她身邊,她出門,我也特別希望可以帶上我,過年那天,那邊的爺爺說話可能語氣稍重了些,再加上好幾天的拘謹,心裡就覺得很壓抑,特別想自己的爺爺奶奶,還自己躲在門外偷偷哭了一場,至少在待了小半個月後,情況才好些,我一個上高中的人都如此,更不要提一個小孩子了。

建議題主能多抽些時間陪陪寶寶,有空帶爺爺奶奶和寶寶一起出去玩玩兒,你在家的時候,如果孩子有什麼事情需要你解決,最好不要獨自一人去幫孩子。和奶奶一起、或者你在旁邊,讓奶奶一個人幫孩子,並且注意觀察孩子,看他是不是有什麼想說的,當著奶奶的面讓孩子提出來,他有什麼想法或者需求,如果孩子不好意思說,那你就讓孩子悄悄的告訴你,你自己在盡量自然的當著孩子的面告訴給奶奶,過程中讓奶奶多耐心的去詢問寶寶的意見和想法。最快的讓孩子找到,除你之外家裡另一個可以讓他親近依靠的人。


對你們而言這是他爺爺奶奶,對他而言這兩人一開始只是兩個陌生人。爸爸媽媽把他寄存在兩個陌生人那裡,一定是爸爸媽媽嫌我麻煩不愛我了,哇……於是我哭出來了


首答。(光看知乎已經不能滿足我了)

我們在最親的人面前是最軟弱的,在別處被迫堅強,但心底里總有些挫折和委屈,需要向親人宣洩尋求安慰。我們希望被最親的人理解,希望他們感受我們的感受。

像一根弦,不綳它沒事,繃緊了它會很渴望放鬆,反而更容易斷掉。

(怎麼覺得上面這個例子舉得又俗又不貼切呢)沒關係,我是想說,題主白天要上班,小兒子沒有麻麻會不嗨森,會覺得委屈,但也已經習慣了「容忍」和壓制感情,所以行為表現正常。到了晚上有題主在的時候,小兒子會希望得到更多的愛以彌補白天的缺失,如果沒有得到滿足,便很容易放大一切小情緒,哭鬧個不停。

可能到了周末、假期等題主可以連續幾天陪伴小兒子時,情況會變好一些。或者等到日子再長,孩子降低了對母愛的需求值,不需要黏那麼多了,便正常了。

我建議題主在每天下班回家後,對孩子親親抱抱舉高高一番,先抽一段時間陪他耍再忙其他事情,安撫下受傷的小心靈。就像異地戀情侶見面時總要多打幾次炮不是?(我是不是又打錯比方了,哦呵呵)

以上只是個沒當過媽媽可能這輩子也再沒機會當媽媽的22歲小女子的看法,僅供參考。

小時候爸媽工作忙,也是把我交給了外公外婆帶。

那時外婆家院子里養了一條狗,我從小就很怕動物,平時對它也是敬而遠之,相處得還算和平。

但有一天,我和它在院子里相遇,年少無知的我居然奔跑起來想躲掉它,然後果不其然它就來追我了(它知道我是自家人,應該就是想和我玩玩)。很多年之後我才知道遇到狗要假裝淡定。

它追我,我更害怕,跑得更快了,它也追得更歡了。

我嗷嗷地邊叫邊跑,心裡70%是害怕,20%是刺激(沒被狗追過嘛),10%是在尋求出路。在一旁站著的舅舅說,它以為你在和它玩,你不跑它就不跑啦。

我將信將疑地躲在舅舅身後瑟瑟發抖,它也停了下來,在我腳下搖著尾巴鑽來鑽去。

我壓住心裡的害怕,堅強地站了幾十秒,小狗卻一點也沒有要離開的意思,於是我又跑了起來(……),僥倖地希望它不要再來和我糾纏不清了。

它當然又屁顛屁顛地追上來了。舅舅在一旁看著發笑(真是吐艷T^T)。

我又邊叫邊跑,也邊笑。笑是我演的,我想裝作是我自己要逗小狗玩的,我可是沒有在怕的,大舅舅你笑我真是太傻了,哼。

當然其實我的內心是無助的是絕望的是崩潰的!後來,在屋子裡的外婆覺得不對勁了,就出來一把抱我進屋了。我在意識到自己安全了之後,在外婆面前突然哭了起來,哪怕她罵我膽小連自家狗都怕我也認了。

那時候我最親的人就是外公外婆。

五歲時我懵懵懂懂點著日曆上數字問他們今年是多少年啦?外婆一字一句地說,2,0,0,0,年。好,我要牢牢記住,我當時就想。結果這個畫面我就真的記了十幾年。

外公帶我去河邊揀石子玩,教我下象棋軍棋,帶我看新聞聽收音機。外婆教我摸麻將打撲克,還負責和老師日常溝通監督我的學業。

有一次我自己聽廣播新聞,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地趕緊跑出去跟外公喊,伊拉克正式開打啦。外公半信半疑回來聽,還真是。當了次小通訊兵,我覺得很自豪。

跟著他們,每晚的時間表就是七點準時看中央一台,新聞聯播、天氣預報、電視劇看下來直到九點上床睡覺。有時還會邊看電視邊玩三缺一的麻將,外婆身經百戰而外公只會基本的規則打法。

周末爸媽就會把我接回家住兩天。大多數情況下我是很樂意的,家裡的電視台更多,有電腦可以玩,有冰箱有雪糕吃,有時晚上還有滷雞翅炒粉螺螄粉當宵夜,美滋滋。但有段時間我在外婆家玩麻將玩嗨了,於是那周周六晚上在家媽媽幫我泡澡的時候,我想到今晚不能和二老摸牌了就覺得很傷心,忍不住哭了。媽媽問我哭什麼,我也沒說,一是為了這麼點小事哭好像很丟臉,二是我怕媽媽聽了會傷心,以為我不喜歡呆在她身邊。

長大一點後回到爸媽身邊,最親的人就是媽媽了。

去年5月份我查出了癌症晚期,期間的心理變化和治療過程就不多提了。

印象最深的是,未做手術前,在住院期間,有一天晚上11點多了,我腹部絞痛,疼得我在床上滾來滾去,哭爹喊娘。

我媽媽就去找醫生,然後她一個人回來了,說值班醫生建議打止痛針,護士已經去準備了。

可能是因為我太疼了,覺得時間度秒如年,心裡一直盤算著為什麼值班醫生不來看看我,為什麼護士那麼久還不來。

後來我又強烈要求媽媽去催了兩次,護士終於來了,她沒有說什麼話,就只是默默地、神情似乎有些嚴肅地給我打針。

藥水一下去,我感覺劇烈的疼痛瞬間消失了,整個人變得很舒服很暢快,但也很頭暈,天旋地轉的。我有些害怕,趕緊又叫媽媽去找醫生。媽媽去了很久,最後又一個人回來了,她說待會兒護士來給你掛瓶鹽水就好了。

護士又默默地給我上了藥水。頭暈沒減輕多少,我還變得很飄飄然。不誇張地說,我好像能感受到自己的靈魂和躺著的肉體不是完全重合的,覺得自己很輕盈(止痛針可能是杜冷丁之類的,所以才會這樣。難道吸毒時候就是這種感覺嗎……)。

這種不真實的感覺讓我很不踏實,加上藥物作用讓我很想睡覺。我強壓困意,當下心裡盤算道,為什麼我肚子突然這麼疼?我疼得那麼厲害,為什麼醫生都不來看看我?為什麼打針的護士表情那麼莊重?為什麼打完止痛針後我會頭昏目眩?我都昏成這樣了,醫生還不來看我就又給我掛藥水?

我莫不是沒有救了吧。

我當時滿腦子都是這個想法,於是我一直都不敢閉上眼睛,就怕閉上了就什麼都不知道了。

我逼著自己保持清醒,問床邊的媽媽。

我媽說你瞎說啥呢,困了就趕緊休息。

我不信,我當時就死鑽牛角尖地覺得我準備要去了,連醫生護士都放棄我了。

於是我一遍又一遍地問她,媽你老實和我說,我是不是沒救了。媽你一定要和我說實話,不要騙我,不要隱瞞我。

我媽一直安慰我,還說我保證你明天起來一定可以見到你的小男友(當時的男朋友說好了第二天來看我)。

然而我當下對男朋友一點都不感興趣。

我要媽媽也睡上病床來抱著我,還不停地對她念叨,我是不是沒救了,媽你不要放棄我,我不想離開你。我死撐著睡意不敢睡著,一直要媽媽跟我說話。

後來我終於聽得進一點媽媽的話了,再看到隔壁床的阿姨也打完止痛針呼呼大睡了。況且如果要出人命的話,醫院應該不會這麼淡定吧。我終於安心睡下了,但還是要抓著咱媽的手。


不請自來,很感觸。天生的血緣,肚子里住了十個月沒給房租,見到人生第一個房東,各種委屈都來了。

嗚嗚嗚嗚,你為什麼把我踢出房間就不管我了……

嗚嗚嗚嗚,我好想念在你房間聞到的味道……

嗚嗚嗚嗚,他們說你是我媽媽,我想媽媽。


別說我家兒子了,我家狗見我也哭ㄟ(▔ ,▔)ㄏ

對家裡其他人,這一人一狗都是超級乖寶寶,不哭不鬧,就是對我撒嬌。

大約是我是唯一一個,他和它可以隨意哭不挨揍的?


別處看到的

孩子最不可愛的時候往往是最需要愛的時候


小學的時候調皮把下巴摔到了

當時教室地上一灘血,好多小朋友都被嚇哭了。

老師把我送去醫院縫針,我從頭到尾一聲不吭,確實有一些小痛恩。。

醫生誇我很勇敢,老師也覺得我很乖。

家母當時在上班,只能下班了趕來醫院看我。

然後我就靜靜地躺在病床上等媽媽。

據我老師當時的話說是媽媽一來就開始流眼淚,好像很委屈的樣子。明明剛剛縫針都不哭,手術做完都不疼了還哭。還一直跟媽媽喊疼|ω?)。

恩。。摔得挺慘的 反正這輩子再摔一次就沒下巴了。

長大後也一直是一個不怎麼哭的呂孩紙,一般有心事也不喜歡跟別人說,看起來特別堅強。很多任男票就是這樣跑的。。。?_?

但是只有面對父母的時候,有一點小事就很委屈,就。。就很想哭

可以說是撒嬌吧,但我也只願把脆弱的一面給最親的人。

現在在外省讀大學,很久沒哭,但是很想家。


偷偷摸摸離開是大忌。在離開前,一定要告知去哪裡,幹什麼,去多久。讓孩子心裡踏實,不再懷疑媽媽走了/離開了/不要自己了。所謂安全感就是這些生活細節的積累。站在懵懂孩子的角度理解她的感受,才能發現這些需要注意的細節。

此外,自己再累也要照顧孩子睡覺,而不是轉給老人了事。

先不要怪孩子愛哭,先看自己忽略了多少建立感情紐帶,給她自信的機會?


生娃的時候,順產,全程一臉堅強、我能撐下去、小意思的表情,痛得不行也沒有一滴眼淚水。當生完躺在床上等著被推進病房的時候,爸爸打電話過來,一聽到聲音,哭不停,我爸還以為是因為生得女孩傷心,呵呵。怎麼會呢,只是因為是自己最親的人的聲音,所以堅強被卸下而已啊。。。。。。想你們啊


不邀自來,我覺得孩子不跟媽媽睡,本身就是一種情感遷移,千萬不要覺得小孩小,什麼都不懂!你是媽媽,是你生的,該你辛苦就不要假以他人之手,我自己的寶寶一歲,我媽媽和婆婆都想晚上和她們睡,但是我堅持認為孩子的依賴期很短暫的,一定要和爸媽在一起!

事實證明,我辛苦終究是有回報的!將近10個月沒睡過整覺的我,現在我離開,她也不會難過傷心,該吃該喝,當然我一回家,那肯定是黏糊我!嘿嘿,我也享受在她心中No1的位置!

我出去幹嘛都會告知她,再次強調不要認為小孩小,什麼都不知道!

不要責怪你的寶貝,問題在你!


推薦閱讀:

孩子的同學總要抄他的作業,該拒絕嗎?
對中國的教育徹底失望,有讓孩子在家上學(homeschooling)的家長嗎?來說說你們的體會?
父母朋友15歲的女兒管我要A片,我該給她嗎?
把四五歲的孩子教的很懂規矩是不可能的嗎?
孩子上一年級了,挺喜歡閱讀的。能給多推薦些適合這個年齡段的書籍嗎?

TAG:兒童教育 | 兒童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