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韓語與漢語的每個字都能一一對應嗎?用日語,韓語翻譯古詩詞是否能像漢語那樣工整,還可以保留其詩意?


一首杜甫的春望,題主可以感受一下

國破れて山河在り(國破山河在)

城春にして草木(そうもく)深し(城春草木深)

時に感じては花にも涙を濺(そそ)ぎ(感時花濺淚)

別れを恨んでは鳥にも心を驚かす(恨別鳥驚心)


每個漢字(大多數日常用的)都會有一個韓語發音,當然也會有一個對應的韓文啦!

畢竟,朝鮮以前的官方語言是漢語(文言文)

圖為朝鮮小說《九雲夢(???)》

我國的古詩詞也曾是風靡朝鮮的。知識分子都是會文言文的,還有許多寫的一手好詩。看過《明朝那些事》的人就知道當時李舜臣就是用詩來與明朝官方交流的(不排除有與歷史不符的嫌疑,因為筆談就可以了!)

有沒有知乎er看過韓版步步驚心,裡面八王子就給女主寫過劉禹錫的《竹枝詞》

當時是這樣念的:

「???????

???????

???????

???????」

發音如下:

yang liu cheong cheong gang su pieong

mun nang gang sang chang ga seong

dong pieon il chul seo pieon-u

do shi mu jeong kag-iu jeong

發音相似到像方言!!!

但是!並不是所有現代韓國人都認識漢字,知道它們的韓語發音,更不是所有韓國人都知道詩的意思。所以……從現代穿越回去的女主就!蒙!了!

韓國人意識到了漢字的重要性,所以在韓國漢字課被設為選修(不是漢語!不是漢語!不是漢語!)

圖為漢字考試題

總結一下:

1.漢字都有韓語發音

2.漢字不等於漢語

3.詩詞可以轉寫成韓文,但現代韓國人不一定看得懂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高三黨手機碼字,如有錯字,還請原諒

以上


當然不能啊。

漢字傳入日本前日語也說得好好的,只不過傳入後日本人為【一部分】日語辭彙的【一部分】讀音貼上意思相同(讀音不同)的漢字作為標識,這才導致了訓讀的產生。

かう→買う

ねたむ→妬む

なつかしい→懐かしい

這樣

當然每個假名也有對應的漢字原型,不過那個不算數了吧

---------

又想到一點,就是日語通過單位音素所傳遞的平均信息量遠遠低於中文,這也就是日本人語速快的原因,這一點知乎上早有分析貼。

樓上寨主大佬貼的《春望》日翻,每句話的音素量至少翻了一番,想要保持朗朗上口基本是不可能的。

再舉個栗子,近年來中日兩國的流行歌翻唱來翻唱去,翻詞不換曲,這時就能明顯感到:使用同樣多的音素,日文比中文傳遞的信息量不知少到哪裡去了。

【中翻日】:

曾經想征服全世界/到最後回首才發現/這世界滴滴點點/全部都是你

——《那些年》

君がいつだって/そう僕の全て/この世界中に/ただ一人

——《あの頃》

日翻基本只傳達了中文歌詞後半句的內容。現代歌詞尚且如此,如果是古詩詞這種字字珠璣、音素利用率奇高的文體,就更翻不來了。

【日翻中】:

白樺/青空/南風

——《北國の春》

亭亭白樺/悠悠碧空/微微南來風

——《北國之春》

基本意思都傳達到位了。不過中文歌詞看上去是不是更有詩意一點?這就是多出來超過一倍的音素的功勞,也是呂遠老師深厚文字功底的體現。

而如果譯者沒有兩把刷子的話,為了保持每句歌詞的音素數量相等往往會簡單塞進大量無意義助詞代詞充數。這難免會影響表達的連貫性,連「達」都沒做到就更不要說「雅」了。聽聽饅頭的《每天回家都會看到我老婆在裝死》,啰嗦得要死,聽著很累。

扯遠了。就是想說,中日文事實上分處完全不同的語系,不要因為日本語「借鑒」了幾千個漢字就強行扯上關係。


1. 漢語與日語韓語每個字都能一一對應嗎?

不能。只有漢字才能一一對應。

我們先來看看三種語言所使用的字(文字):

漢語:漢字。

日語:漢字,假名。

韓語:漢字,諺文。

三種語言中,每個漢字都有自己的讀音,如「漢(漢)」在漢語里念「hàn」,在日語里念「かん」,在韓語里念「?」。因此,這三種語言都可以使用由漢字組成的辭彙,只是發音不同。就好像每個漢字在粵語中都有一個自己的讀法一樣。日語和韓語起初是沒有漢字的,這些讀音是隨著漢字傳入漸漸傳入的。因傳入時間不同,各地又發生了一些變化,所以這三種語言的漢字發音並不相同,但是有一定相似處。

像這樣由漢字組成,並按照漢字讀音發音的詞語,在日語和韓語中叫做「漢字詞」。比如「中國」在漢語里念「zhōng guó」,在日語里念「ちゅう ごく」,在韓語里念「??」。這三種語言中的中國,都是由中和國兩個漢字的發音拼起來的。

但是,日語韓語畢竟和漢語不是同一種語言,漢字儘管可以構成大量動詞、名詞,但是日語韓語中的助詞用漢字表記並不方便。而且,日語和韓語還有不少的「固有詞」,它們不是由漢字組成的。日語和韓語中就有專門的表音文字用來記錄這些詞的發音。日語中的是假名,韓語中的是諺文。假名和諺文不僅可以用來寫它們的固有詞,助詞,外來語等,也可以用來標註漢字的發音,方便日本和韓國人了解漢字的讀音。

現在,日語中常見的漢字詞很大一部分仍然是寫漢字的,所以日文里同時有漢字和假名,這叫做「和漢混淆文」。過去,朝鮮半島與日本一樣,在朝鮮文中同時使用漢字和諺文,不過,現在在朝鮮語/韓語中,幾乎不再使用漢字了。即使是漢字詞,在朝鮮語中也是用諺文表示漢字發音,直接書寫。

所以,

漢字詞中的漢字在三種語言中可以完全通用。表音的假名、諺文,在其他語言中不能一一對應。

註:

日語中還存在只用漢字表記意義,不使用漢字讀音的情況,如「取消」,並不按照漢字發音讀成「しゅ しょう」,而是按照日本固有詞讀法讀成「とりけし」,這種情況不在討論範圍。

此外,韓語雖然廢除了漢字,但是在法律等領域,依然有大量使用漢字的情況。另外,這幾日韓國發布了要求在小學教育中加入漢字教育的要求。

2. 日語韓語翻譯的古詩詞是否像漢語一樣工整?

「翻譯」的詩詞絕對是不工整的。

因為日語韓語是黏著語,語法體系與漢語不同。即使使用漢字,也不是同一種語言。就像翻譯到英語中的詩詞也絕不像漢語中那麼工整一樣。

但是,操日語或韓語的人不一定須要通過翻譯閱讀漢語詩詞。

在日語中,存在著「漢文訓讀」這一說法。在古代,當日本人須要閱讀漢文時,因為漢字已經認識,需要調整的主要是語序和助詞。這些語序和助詞的變化,以標點(返點和送假名)的形式注在文章的一側。

舉個例子,比如「舉頭望山月」這一句話,用「漢文訓讀法」標註就會是下面這樣:

這樣一標註,古代的日本人就知道該怎麼理解這句話了。(圖是臨時用畫圖排的,有點粗糙,大概是這個意思。)當日本人要讀的時候,事實上是看著這個,按日語的念法念的:

頭を挙げて山月を望む

把讀音這樣寫下來,就叫做「 書き下し文」。 @寨主王進 答案中的詩就是書き下し文。

這種書き下し文因為是用日文的語法和辭彙來念誦的,所以基本是不押韻的,更不談平仄了。所以念出來是不工整的。但是,寫的時候,這些返點和送假名是以標註形式寫的,所以整體看起來,還是像漢語原文一樣工整的。

不過,書き下し文並不是真正的翻譯,因為漢文訓讀的辭彙用法基本要遵循原文,而不是完全按照日語習慣。否則,連一些辭彙都須要按照日語習慣進行改動。現代有一些漢語詩文是被翻譯成日語進行閱讀的,但是,絕大多數仍然是按照漢文訓讀法進行的。日本的高考國語中,就有一道大題是關於漢文訓讀的。

這是日本平安時代,號稱「學問之神」的菅原道真的詩作。看起來整體上就是像漢語一樣工整的。

當然,前面我們說過,每一個字在日語和韓語中都有自己的讀音,那麼可否按照漢字讀音直接去讀漢語原詩呢?

如果這樣閱讀的話,確實押韻的問題是解決了。但是在日語中,因為種種原因,同一個漢字對應的日語讀音變成了兩個音節(主要是入聲字)或兩個音拍(主要是鼻音),所以用日語念起來,字數上依然是不工整的。

我對韓國古代文學不是十分了解,但是據我所知,韓語是存在這樣的閱讀方式的。如 @宣元 的回答就是這樣的。因為每個漢字有一個對應的韓語發音,所以可以直接用韓語音閱讀。這也和日語的漢文訓讀一樣,不算是翻譯。

因為韓文的一些特點,這樣用韓語朗讀漢語詩文,在字數和押韻上基本上一致。但是因為現代韓文已經丟失了聲調,所以平仄的特點無法保存了。

總而言之:

漢詩翻譯成日語和韓語後,無法保留工整性。但用日語和韓語閱讀漢詩並非一定要翻譯。

日語閱讀漢詩的主要方法是漢文訓讀法,形式上十分工整,朗讀上並不工整。

韓語存在直接閱讀漢字的閱讀方法,朗讀上比較工整。


每個漢字有對應韓文,but這是單向的不是雙向的。漢字都有對應韓文發音,不是所有韓文有對應漢字。

1

李白的詩

括弧里是一對一對應的讀法,跟日語的漢字一樣,韓文里的漢字都是有韓語讀法的,比日語好一點的是漢字意思都是一樣的,發音也是取諧音,挺容易猜到。(很多日語漢字的意思和中文漢字意思不一樣,也會有2種完全不一樣的讀法)

最後面那句韓語才是很多韓國人真正接觸到的詩句。因為韓文和中文語法是完全不同的。中間很多助詞是沒有對應漢字的。

山中問答 (????)

問余何事棲碧山 (???????) ; ? ?? ??? ??? ????

笑而不答心自閒 (???????) ; ??? ?? ???? ??? ??? ????.

桃花流水杳然去 (???????) ; ??? ?? ? ?? ??? ????

別有天地非人間 (???????) ; ??? ???? ?? ?? ????.

(來自網路)

2

現在的年輕人已經很少會讀寫漢字的,能知道自己名字的漢字寫法已經很不錯了。

也有一些韓文名字是完全沒有對應漢字的,只有韓文意思。

手機碼字很累,來贊一個。


然而,你要知道即使是中國本身,古詩詞也不是直接能懂的(先把白居易放在一邊),也需要白話文翻譯。那日韓文更不用說了。

對於詩而言,日韓語是可以直接把它讀出來的(通過日語的假名注音韓語的諺文也就是韓文)但是理解的時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要像翻譯白話文一樣翻譯成了好長的句子。。

當然,目前在日本和韓國,都覺得認識更多漢字是更有文化的表現。

所以呢,理解一下有些三地之間流行的歌曲歌詞是不一樣的,因為,實在是難以一致。。


ごり國家生すい,ち因ほふび趨之


說實話,不可能的,不管是翻譯什麼都要加入一些美化的東西,一一對應翻譯不可能有詩意


韓語應該不行……………韓語的語法結構是我你喜歡,如果是一行白鷺上青天,那韓語讀出來再反讀成漢語就是白鷺,一行,青天,上,這種,韓語讀者沒什麼,但沒有古詩的韻。古詩強行翻譯成韓語再翻譯成中文就亂了……,而且讀著也沒感覺。而且,就這句里的青天,也得是以天,青的形式讀出來,白鷺也是鷺,白,古詩里很多文言別的語言都沒有,可能連起來有點怪,但韓國人自己讀起來很自然。所以才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

哦,對了,一行也是行,一的翻譯

當然我也沒學多少,錯了請指正。

更新,評論里有更好的解釋說法,大家可以看一下。


應該說每個中文都有對應的韓文,但是你也知道韓文就那麼多筆畫,所以不可能有那麼多組合,所以很多中國字對應的韓文都是一個字(一般是同音字)。所以一般要組合成詞語才能知道具體是什麼意思。中國的成語以及韓式成語(也是四字,甚至能找到對應的中國成語,但不是每個字都對應)是有的,還不少呢。但詩詞這部分就不知道了。日語的發音有很多和韓語很像,日文的字形和中文很像,所以這三個國家的語言文字是相互影響的(說白了就是日韓相互影響,但都受中文影響)


推薦閱讀:

????? ?? 怎麼讀?
為什麼朝鮮/韓國人姓名對應的漢字有那麼多版本,如何確定?
韓國普通人是怎麼看漢字古籍的?
怎樣從零基礎學韓語?
請問有哪些比較好的韓語學習網站?

TAG:漢語 | 詩詞 | 日語 | 翻譯 | 韓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