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城邦中有幾個是雅典式民主?民主是大多數城邦的主要形態嗎?
搜索中發現,齊世榮書中言及古希臘約300多城邦,有人說耶魯大學一教授說有千餘,總之,不止雅典和斯巴達等常見者。但是,在表述中(尤其是我所在的高中歷史教學階段),總是將古希臘政治等同於古希臘雅典民主。請問諸君,民主是古希臘城邦的主要形態嗎?
謝邀。
首先,要明確你說的「古希臘」,具體指的是哪個時期的古希臘。就拿雅典來說:- 雅典在公元前八世紀之前施行的是君主制(monarchy)。
- 在這之後,雅典設立了王者執政官(archon basileus),演變到了寡頭政治(oligarchy)。期間王者執政官的權力不斷受限,最終演變出了貴族共治的政治形態。
- 然後,從公元前561年庇西特拉圖第一次掌權開始,雅典陷入了一段時間的僭主政治(tyranny)。民主制度實施之後,僭主政治在雅典也有過復辟。
- 直到公元前460年左右,雅典才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民主政治(democracy)。
- 前322年馬其頓人征服雅典之後,民主制度被廢除。
你看,就連雅典式民主的發源地與標杆雅典,也沒有從始至終的堅持民主政治,民主制度真正實施的時間還挺短。
至於其他城邦,像馬其頓這樣古希臘人自己都不待見的城邦(或者說王國?)我就不提了,列一下其他比較有代表性的:- 斯巴達:既有公民大會(ecclesia),也有所謂的長老會(gerousia)與兩位國王。一般認為,斯巴達的政治制度屬於寡頭政治,更確切的說,二頭政治(diarchy)。
- 科林斯:Cypselus在公元前657年是以僭主的形式上台的,之後直到前585年施行的是君主制(即所謂的the Cypselid dynasty)。在之後設立了類似雅典的boulē與斯巴達的長老會(gerousia)的政治機構,但是一般認為實際政治制度屬於寡頭政治。
- 底比斯:最初是純粹的寡頭政治,之後長期陷入了民主派和寡頭派的爭端。於所謂的「底比斯霸權」時代(Theban hegemony)引入了更多的民主元素。
- 其他的小城邦各自均有不同的政治制度:比如說,錫拉丘茲偏向民主政治,而墨伽拉偏向寡頭政治。
綜上所述,即使於民主政治在古希臘出現之後,民主制度與寡頭制度也呈對半開的局面(我個人感覺施行寡頭制度的城邦還多一些),很多城邦會像底比斯那樣經歷民主派和寡頭派的爭端。僭主政治則不時的出現並消亡(因為從定義上來說,「僭主」指的就是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得/擴大政治權力的人)。至於君主制,於古希臘後期則一般在像伊庇魯斯與馬其頓這樣的山旮旯地方才找得到。
回答你的問題。民主是古希臘城邦的主要形態嗎?當然不是。至於高中歷史教學階段為什麼把古希臘政治制度等同於雅典式民主,我高中畢業好多年了,也不太清楚這是不是高中課本的真實表述。如果是真的,那麼姑且把它當做是善意的片面做法吧,畢竟在古代世界,像雅典式民主這樣的政治制度才是新鮮玩意。@卡拉貢尼斯的答案很清楚了,我多補充一些不同側面的信息。
1. @卡拉貢尼斯提到:「直到公元前460年左右,雅典才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民主政治(democracy)」。其實從公元前460年到馬其頓人征服雅典之間,雅典的政體還發生過很多變化,許多最徹底的民主制度是在伯羅奔尼撒戰爭結束,雅典人驅逐三十僭主之後才被制定出來的。而我們熟悉的、雅典城的黃金年代則是伯羅奔尼撒戰爭前伯利克里主政的時代。簡單說雅典民主制度的巔峰期和雅典城本身的巔峰期微妙的錯開了。當然,大家仍然認可伯利克里時代的雅典城也是民主制,但是的確不少人酸溜溜的說「伯利克里如同僭主一般統治雅典」,這種觀點同樣有值得關注的地方。
2. 我們現在熟悉的古希臘城邦政體分類主要來源於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特別是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中的經典論述。按照亞里士多德的說法,民主制的確是古希臘城邦幾種主要政體之一。再往前追溯,希羅多德的《歷史》中也有一段波斯國內討論選擇何種政體的記載,比較的同樣是獨裁製、寡頭制和民主制。由此可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民主制始終是理論上可供選擇的幾種主要政體之一。儘管在數量上如卡拉貢尼斯所說,民主制很可能始終居於少數。
3. 古希臘思想家和近現代思想家對政體的理解存在一個非常大的不同。近現代思想家總是希望政體一經設立,就能夠長治久安、萬古不易。而古希臘的政治思想家大多認為在現實中沒有任何一種政體可以長期穩定,各種政體永遠處於某種循環更迭的規律之中。這種政體循環的觀點一直到古羅馬共和制度晚期出現混合政體理論方才告終。
4. 神話雅典民主制是一個相當普遍,但是非常晚近的現象。在19世紀之前,政治思想家心目中古代良好政體的典範毫無疑問是羅馬,再往下斯巴達和威尼斯也有不少支持者,但是喜愛雅典政體的政治思想家就少多了。有一種觀點認為,雅典熱最早是19世紀初在英國興起的(拜倫功不可沒),還有些觀點認為,民主制度在19世紀之後逐漸成為主流政體才把雅典民主制神話了起來。不是。斯巴達就不是,所以《伯羅奔尼撒戰爭》里已經開始打意識形態問題了。而且當時的希臘人包括雅典人,對於民主制到底好不好爭議很大。雅典人曾經認為他們的民主是全希臘最優秀的制度,同時也只有優秀的雅典人才能實現民主(希羅多德用這點黑埃及)。但是伯羅奔尼撒戰爭中,甚至Alcibiades都說民主雅典讓雅典人失去了真正的傳統和品德。蘇格拉底也說過民主是第二壞的制度,只比暴君統治好,不如貴族制和寡頭制。
反對匿名用戶的答案。伯里克利時期的民主雅典可是希臘一霸,尤其是伯羅奔尼撒戰爭前期,對內民主,對外大搞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雖然這兩個詞的現代政治意義和古希臘的實際政治情況並不匹配)。
課本上簡單地把雅典民主的問題歸咎於直接民主了。我很好奇為什麼課本不批評雅典對內自稱民主而對外強權擴張,也不批評雅典民主的「絕對自由化」(實際上冷戰時期伯羅奔尼撒戰爭一度是很流行的政治比喻),或者利用雅典人的「素質論」。。。古希臘大部分城邦是寡頭制或者帶有民主成分的寡頭制(Oligarchy),還有少數馬其頓這種君主制國家。基本上只有雅典實行過長期的(從公元前461年的民主革命到公元前322年被馬其頓推翻,有一百多年)全民直接民主制度。亞歷山大征服以後,希臘化時代基本上民主制就在希臘世界滅絕了,只剩下寡頭制和各個繼業者王國的君主制。
因為雅典的民主制被近代西方用作政治思想的來源,對今天的世界產生了巨大影響,所以高中歷史課本著重介紹了雅典的民主制。
另外一方面的原因是,雅典毫無疑問在當時的希臘世界中處於文化的主導地位。古典希臘時代的大部分文化遺產都和雅典有關,比如戲劇(三大悲劇作家都在雅典)、哲學(普洛塔格拉斯、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修辭學(德摩斯梯尼)歷史學(修昔底德斯、齊諾豐)。所以說雅典是古希臘文化的代表是當之無愧的。
所謂的「雅典民主制」藍本基本只在雅典出現過,而當時希臘有成百個大大小小的城邦,很少有兩個以上制度相同的。並且真正意義上的雅典民主還只存在了非常短的時間就隨著戰爭一同失敗了,遠短於各種早期民主制、寡頭統治和君主制。「雅典民主」只是希臘城邦五花八門的政治體制中比較極端而典型的一種,甚至連當時人都不完全認同——從柏拉圖到西塞羅都顯然不認為這是最佳的制度選擇。
雅典民主制的神化主要是「後世歷史學家」的作為了,為了給崛起的西方文明本身尋找合法性,塑造認同,為自由主義和民主制的勝利提供解釋。這大概是啟蒙時期後才有的事…?記不清了,但你想拜占庭毀滅的時候西方基本上還不清楚古希臘是啥樣…
當然他們發掘出的意義確實是重要的,雅典政制的誕生實踐和傳承是非常關鍵的政治與思想實驗。高中課本畢竟只是高中課本能講好典型已經很好啦。仔細考慮一下因果就可以得到答案。
以那個時代的條件來說,民主會提高個人幸福度,但會降低整個共同體的生產和戰鬥能力,也就是說,強大的城邦可能不民主,但民主的城邦一定要足夠強大,否則就要受到經濟壓迫乃至武力壓迫。而在盈餘很低的情況下,即使是經濟壓迫也足以拖垮整個共同體。
那麼,民主,可能是希臘城邦的主要形態嗎?顯然不能,我們假設起初大多數城邦都是民主的,那麼他們之間的強弱關係決定,弱小的城邦總是更容易滑向寡頭政治。只有少數足夠強大的在區域食物鏈頂端的城邦能維持民主形態。推薦閱讀:
※希臘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為何建立不起來自己的工業體系?
※《300勇士:帝國崛起》中的人物關係是怎樣的?
※兩位疑古大師,何新和顧頡剛有區別嗎?
※一個女人紅果果,然後左手持弓,右手牽著一隻狼(或者犬),請問是什麼女神或者是什麼含義?
※希臘最近幾年是怎麼沒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