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和美國人的不同?
希望有更多淵博知識對人補充這個問題,德國人和美國人對差異及原因
班上有一位同學曾經有留美一年的經歷,總的評價就是,美國人好交往,德國人不太好接觸。和她的對話引起了我對「美國人和德國人之間差異」這個話題的極大興趣。
美國人和德國人的差異。
美國人,外向,易交往,談話時更具有包容性,大部分團隊工作。
德國人,很強的名族榮譽感,並不對自己生活以外的感到興趣,個人工作。但不得不說兩國都擁有的共同之點就是熱心幫助需要的人。德國人在這點上我想比美國人更高一層。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迥然不同的差異呢?
美國是移民國家,也就意味著在人種上就有本質的不同,更可想對思想的包容性了。而德國是非移民國家,對於土地有很強的主人意識,當你的國土上出現太多異鄉人,這種排斥感自然就出現了,當然,這種排斥感並不等於不友好,我所接觸的大部分德國人對我的幫助極其之大。如同中國,古時清一色的黑髮,長辮,就從這點上就註定那時對我們不可能包容萬象,這也是我們閉關鎖國,不願與其它「發色人」接觸的歷史原因之一,有些文化,很早就註定了。所以也就意味著在這點上德國人的包容性遠低於美國。但即使他們不願承認,如今移民人數眾多的德國已經算是移民國家了。
另一個原因,社會問題。美國人口眾多,貧富差距大,在很大情況下是與中國相似的,也就存在了所謂的「人多好辦事」,再看德國,地就那麼大,人就那麼點,更何況並不存在像我國的生存壓力問題,這個時候,人家已經直接升級到追求個人到精神層面了,所以對集體並不像我們一樣依賴。
曾經問我對德國人對印象,我必然會說認真,友好,而如今新的認識是友好,但僅限友好,也許是語言的原因,但在大多網友都發出此感嘆的情況下我想有它的必然性,撇開德國本國人民的交往都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換句話說,能讓一個本國公民評價自己為不好接觸的人,我們身為「外國人」還奢望他們什麼呢?再想想看曾經看過一個關於採訪德國人的視頻,曾經有關二戰的歷史對於德國人是屈辱的歷史,那麼他們也曾經歷過盲目,極端的愧疚心理的時期,所以這批德國孩童早時接受的教育就是不要對團隊依賴,要更多學會有自己對判斷,也就意味的獨立二字,所以在我看來歷史原因使教育系統教育出的早一批德國人反感結黨結派,搞團體活動,而現今雖以學會用總結的方式看待歷史,但個人思想獨立的這個影響留到了現在。曾和一位友人談及希特勒,他直接表達出了對此人對痛恨之情,而我較喜歡從辯證角度看待,不論如何,單從個人來看,希特勒是成功領袖,但友人並不能接受此看法,錯就是錯,犯下了如此罪惡,希特勒就是個難以饒恕的罪人。
總之,我想由此應該也能感受到德國人極強的是非觀,而且其非常執著於自己的想法,並不容易因為別人而改變自己的立場,反過來而言,是不是可以認為其並不在乎別人的看法,我想,在德國,你才能真正的感受「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這樣的話,出國後,發現這裡的生活並不是自己曾經所想的那般絢爛多彩,枯燥,也許這是最好的形容,但在這裡,你才能體會到什麼叫過自己的生活,國內生活繁華但也有了太多的牽掛,人際,生存的壓力,太多太多,直到最後,你忘記了——自己,才是那個最重要的牽掛。
有些想法突然就冒出來了,不能評價這樣的差異到底是好是壞,畢竟沒有所有事情是十全十美的,美國人熱情易交往,但滿嘴跑火車的也不在少數,我能做的是站在我的角度做出客觀的評價,從而使我更能理解身邊的差異。
時間一多就開始喜歡問為什麼了,生活無壓力,時間又充裕的情況下,我想這就是為什麼德國催生無數思想家或成功專研學術的人士吧。
後記:
下午德語課時帶著感悟跟德語老師進行了討論。
我在這裡的德語老師,Opelt先生,德國人,出生於不來梅港,年輕時在盧森堡工作長達九年之久,後來到這個學校任副校長。典型德國人,對待工作極為認真,有次向他詢問一位老師的名,他回答:「對不起,我只知道他們的家姓,我從不直呼其名,因為我需要跟他們保持距離。」
總是綳著很嚴肅的臉,不苟言笑。我每次看著我倆合照都感到深深的無奈,他的那張常年無表情的臉已經完全定格了。熟路之後,發現他總是意料之外的搞笑,帶著這樣無表情的臉搞笑,這樣的威力也是蠻難抵擋的。
談及交友的問題,他只對我說了一句話,自從盧森堡搬家來這個小鎮,直至今日,他在這裡都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朋友。夠言簡意駭了吧,跟幾個德國朋友討論後,對於朋友這個定義,可以歸結為:有,當然好,沒有,也沒關係。可以理解這樣的想法,但是一個人數十年沒有一個真正的朋友,每天都是工作,回家,工作,回家,我就很難接受了,但是,德國人,可以,因為他們不依賴。
對於美國人,在他看來,也並不是包容性那麼強,顯而易見的黑人問題,當然,奧巴馬的出現絕對是意外中的意外,而關於易交往,確實如此,但和其交往很難走心,not deep,對於德國人而言,交朋友,不容易,但交上了,就是fowever。
對於這一點,我絕對是認同的,而且深有感觸。
其次,關於德國人的性格那都是跟歷史原因離不開的,在戰爭以前,這還是一個較為開放和自由的名族,而世界大戰期間,這個名族還是有嘗試過republic,只是伴隨著二戰時期希特勒的出現徹底的消失,而他們的名族的性格也隨之一點點改變,最後演變成了我們所說的「不容易親近的德國人」。
德國人習慣服從指揮。希特勒時期,普遍認知在這場戰爭中受害的是猶太人,殊不知多少德國人也受其殘害,言論控制和強制徵兵使德國人完全失去了公民自由,服從或槍斃,是唯一的選項。當時的恐怖心理綿延至今,使得他們不得不說話謹慎,小心客氣,這樣想來,如今的德國人身上仍然可以看到當時戰爭所留下的影子,可見毒害之深。戰後東西德分裂,東德被依舊無民主可言的俄羅斯控制,這樣常年的影響,如今再看待德國人的嚴肅,似乎籠罩上了一層悲哀。
而排外這點,不得不談到德國的社會福利,一個德國人, 可以這麼說,你一天天啥都不幹也不會餓死,因為政府養著你,這樣福利自然吸引了巨大的前來移民的困難戶,敘利亞,利比亞,拖家帶口的就來了,那麼政府哪來的錢?自然是那些辛辛苦苦勤奮工作的德國納稅人,而重點是這些難民來了真就跟寄生蟲一樣不工作,就等著分錢,在這樣的情況下,誰還擺出好臉色說:Willkommen
但話說回來,opelt說,盧森堡這樣一個將近百分之90為移民的國家,同樣擁有社會福利,但那些只等吃皇糧的人一直是小部分,所以並沒有出現德國這樣類似的問題,而他們是如何控制的我就不得而知了。
寫於2014.12.1 德國 個人感悟,希望補充曾經也企圖留學德國 所以上過一段時間的德語課。沒怎麼接觸過德國人但是也聽德語老師講了很多 我覺得@王麗麗這位答主答的好全面 那我說說美國吧。
棄了德國之後來了美國讀書。我感覺美國人好交往懂禮貌的比較多 但是也分人。基本上整個國家大家都比較熱情的打招呼 即使完全沒見過的倆人對面走 眼神如果交匯也會打招呼。整體上來說美國人比較包容 對文化的接受程度比較高 也有最愛吃的食物是餃子的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也都不是很愛計較。
但是 美國的種族歧視還是有的 而且我覺得不清。白人對黃種人黑人的不公平待遇還是有的 個別人還表現的比較明顯。美國人很fake,面前微笑內心又是一套。德國人很誠實,外表內心都很冷。
美國人胖子多,科技發達。德國人愛好運動,身高完爆美國,但是網路科技不發達。
美國人全世界移民來的都有,人類的未來。德國只有土耳其敘利亞等中東移民,本質上還是白人國家,
推薦閱讀:
※中國歷代在改朝換代時有哪些著名的「政治清算」?
※有什麼關於江西的冷知識?
※為什麼日本現在還保留武士道而中國的武俠精神卻已經消失?
※從清末中國人感覺洋人「長得像鬼」到現在很多人都認為白人總體就是好看,中間發生了什麼?
※韓國有哪些值得推薦的作家及其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