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說「少不聽李宗盛,老不聽林夕」?


並沒有這個說法。想多


這說法純屬扯、裝、狹隘(不帶人身攻擊),好聽些說,你想多了,真的。

首先,為什麼會有這個問題呢?眾所周知,李宗盛是以一個滄桑老男人的形象闖江湖的,林夕則常以一個文人小生的形象被人念起,但這只是我們對他倆的一種刻板印象,若不加思考或感性至上,這個問題也就自然而然出現了。所以,請多加思考一下。

那麼,如何思考呢?最簡單的就是多聽幾首他們的作品。李宗盛我聽的不多,但他除了做歌手,還是唱片製作人、吉他工匠,有自己的吉他工坊,相對而言,他還是個極有情趣的老男人呢(老男人是最靚的褒義詞)。轉而說林夕,說老不聽林夕,可能是林夕寫的愛情類歌詞流傳太廣,而愛情題材經過歲月洗禮後往往被上了年紀的人輕視的原因,因為我們已經經歷了太多了人情世故,愛情也只不過是一平常事而已。但,林夕的目光比愛情深遠的多,略舉幾例:

陳奕迅---《失憶蝴蝶》 /有因有果,因緣和合,禪意幽幽。/人生

謝安琪---《你們的幸福》/與其麻木的幸福,不如清醒的痛苦。/生活意義。

佔中歌曲---《撐起雨傘》/「一起舉傘,舉起手撐,一起為應得的放膽爭取,怕嗎?」/政治。

陳奕迅---《任我行》/人生要獨行還是群居?/人生。

而且往往林夕的詞寓意頗多,短短百十字,常是精雕細琢。《富士山下》表面寫愛情,可引人共鳴後的感慨常常是面對人生、世界的慨嘆;《獨家村》用愛情故事講自我與自由,與《任我行》氣息相投;《shall we talk》(粵語)的最後一句「shall we talk,斜陽白趕一趟,沉默令我聽得見葉兒聲聲降」,意境悠遠,人生變的小巧,隱在其中,隨你去想。

具體來說,有以下原因:

1、林夕寫的多是流行歌曲,而流行歌曲中流行的多是情情愛愛、親親我我、你儂我儂、虐心糾結分離戀,上了年紀的人還鍾愛這些,只能說還需要繼續成長。而且,林夕的詞多顯得晦澀難懂,不如李宗盛的平鋪直敘大眾化,這也是一原因吧。

2、題材上,李宗盛流傳很廣的歌曲,如《山丘》《給自己的歌》,都是探討人生哲理、生活意義,容易獲得「老」人的喜歡。

3、李宗盛是一個台前的歌手,林夕是一個幕後的作詞人,曝光度上的差異使這個問題有些詭異。

總的來說,這個問題只是被誇大了的個別案例,無甚稀奇。

(手機打字,邏輯不清,您多多包涵)


李宗盛的歌是茶,林夕的歌是酒。

少年飲酒,老年喝茶,幾分清醒,幾分醉。自己悟吧。


我覺得這是讚美。

讓你別聽因為你一聽就會受到特別大的觸動。就像我第一次聽到《山丘》,眼淚嘩嘩地流,之後我才看到「年少別聽李宗盛」這句話。我很讚賞這個說法,因為內心最深處是不想每天都去觸碰的。當然,其實心裡是更喜歡李宗盛了。

我想等老了以後,突然聽到一首林夕的歌,也許會突然想到一些人一些事。我想我在老淚縱橫的時候,也會發出莫聽的感慨吧!


已舉報,造謠


年少只知道李宗盛的旋律美,林夕的詞美。越老越發現,李宗盛的韻味很足…年紀大了,情愛變成過眼雲煙,激勵和孤獨才是註定一生


我就想知道這是誰說的。


讀書的時候聽歌都聽旋律(缺心眼),所以愛去KTV

年長一點看歌詞,不敢唱了。

李宗盛算個代表,寫過不少好歌,口水歌也不少,個人喜歡山丘,聽完有一種深深的失落感


這句話可不可以說成:少年要聽林夕,老年要聽李宗盛~

個人覺得李宗盛寫的詞偏於講述人生道理,是對人生的感悟,年少的時候哪聽得進去那麼多的人生道理啊!只有經歷過才會懂得~才會明白~

林夕寫的詞更細膩於情感,而且是那種深入骨髓的,年輕時在愛里掙扎迷惘,快樂痛苦,這些林夕的詞都能給你共鳴~~而一切都成過往老來想想,也許只是自己當時沒看開。。。

個人見解。。不喜勿噴。。。


你說的那是少不讀水滸 老不看三國


最喜歡李宗盛,也沒覺得對正常生活有任何影響


誰說的?昨晚還和老爹一起聽李宗盛。

然後感覺我爸已經接近聽歌不聽歌詞的時代了。

誰寫的詞有什麼關係呢


我也沒聽過這種說法 不過如果有的話 是否可以理解為

李宗盛的歌,給人以深刻印象的,凡人歌 山丘 之類的歌,給人一種歲月滄桑之感,中老年才能從自己的人生經歷中品味出自己的酸甜苦辣。

而林夕,這個偉大的作詞人。在讓人印象深刻的歌或詞中,更多的是關於情感,或者對人生的迷惘方面,能感同身受的,更多的是青年和三十五歲(個人YY的數字)以下的年輕人。林夕更像是為年輕人的青春和自己的青春而歌。


推薦閱讀:

陳奕迅的哪首歌最能體現其唱功?
聽竇唯崔健張楚鄭鈞的歌長大的人現在在聽什麼歌?
如何評價羅玧宣的唱功?

TAG:音樂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