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如此多種類的方言中,為何只有粵語歌曲大行其道,輝煌依舊?(以普通話作為官方語言)

中國的方言如此之多,但是在我的印象之中,好像只有粵語歌曲流傳甚廣,經典不斷,而那些東北話,湖南話,四川話等方言的歌曲卻流傳甚少(僅與粵語相比),這到底是由什麼歷史或者人文還是地域結構的特殊性造成的嗎?


因為任何歌曲的產生與傳播以及流行必須具備以下因素:

一、產生這種歌曲的社會文化背景

首先,某種語言歌曲的產生必須在日常使用這種語言的社會群體中產生。在中國不可能產生什麼好聽的西班牙語歌曲吧?同樣,粵語歌的產生必須在一個日常使用粵語的社會群體裡面。粵語歌的作者、歌者都是使用粵語的人士。大陸的粵語區數千萬人口,再加上港台以及國外的為數眾多的粵語人口,滿足了粵語文化產品產生的條件。而據我所知,吳語閩南語區等因為過度推普,年輕人很多都不以母語為第一語言了,這些地方更適宜產生普通話歌吧?

而且,一首好的歌曲,不但旋律優美,其辭彙或內容亦往往能引起社會共鳴。在有關部門提倡」公共場所學校媒體使用普通話」的情況下,我不知道吳語區或閩南語區或國內其他語言區有什麼特有辭彙能引起當地人的共鳴?基本沒有,因為你這些辭彙甚至難以通過公共場所傳播。

二、有傳播途徑

粵語歌在八九十年代時在廣東十分流行,當時,各類公共場合都會傳播,例如電視電台甚至大學的校園廣播都經常播放。我相信在」公共場合請使用普通話「的地方,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吧?至少,傳播的頻率會低好多。

所以,吳語川語閩南語或其他語言區根本不具體本地語言流行歌曲傳播的條件,或者說:因為過度推普令到普通話獨霸各地的公共場所學校與媒體等各種傳播渠道,令到本地文化作品根本就難以傳播。所以,國內其他漢語區例如吳語區閩南語區即使有個別有心人真的創作出優秀的本地文化作品,但是你能傳播出去嗎?推普不是鼓勵」方言「只在家裡說嗎?

三、有大量受眾

這點應該很好理解。任何一種語言的歌曲如果沒有一定數量的該語言受眾,是很難一首又一首地流行起來的。

在過度推普之下,例如上海,上海人的00後的一代已經沒有多少人會上海話了,所以上海話歌曲顯然難以有市場受眾。

受眾方面有兩個層面:一個是指聽眾的多寡,人數太少顯然難以稱得上」流行「 。另一個是聽眾的多寡會影響其市場回報以及投入。市場狹窄,導致回報低進而影響市場投入。所以,吳語區閩南語區即使有個別有心人想創作以及推廣好的本地文化作品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四、普教中的影響

國內基本都是普通話教中文,但是香港還是有本地語言教中文,所以能產生很多獨特的這種語言的詞語,並且能書寫入歌詞,從而產生獨特的文化作品。

大家可以觀察一下好多粵語歌,都有獨特的粵語辭彙在裡面。而且,歌曲要押韻才更加能夠朗朗上口,在普通話教中文的地方,人們就算要押韻也只會壓普通話韻。而粵語歌比較注重壓粵語韻的,例如許冠傑的《梨渦淺笑》、周啟生的《你在何方》基本每句歌詞都押韻的。

——————————————————————————————————————

最後,大家有無注意到,所有流行的粵語歌基本上都是香港的。香港是一個在本地公共場所、本地學校、本地媒體可以廣泛地、公開地、不受打壓的使用粵語的社會。這亦解釋了為何香港區區數百萬人口就能創造出粵語流行文化的輝煌而在內地兩廣數千萬粵語人口卻連屁都放不出一個。 這同樣進一步印證了本人在前面一點至四點所講述的現象。

與此同時,大家可以發現05後出生的廣東人很多都不說母語只說普通話了。所以,最近粵語歌開始在廣東不太流行了,特別在05後的一代中。

本人一向支持合理的推普。我認為推普分為合理推普和野蠻推普,合理推普的目標是「人人會說普通話」,野蠻推普的目標是「人人只說普通話」。在每個有幼兒園「學歷」的國人都會普通話的情況下,已無普可推,再推普就是野蠻推普。野蠻推普分子想推普推到海枯石爛地老天荒還是想推到每隻中國的母貓都會用普通話叫春?

我尤其不能理解每年的校園推普周,究竟是覺得教育經費過多揮霍不掉還是其他什麼原因?要推普可以,請有針對性地對不會普通話的人群推普吧!這個本人絕對支持。


因為香港


南嶺功不可沒


  • 客觀原因:

華語流行樂壇,主要分為三部分:香港,台灣(包括新加坡大馬的華人),大陸。

退回去十年二十年,大陸部分經濟基礎沒達到(包括普通話及吳語湘語等等方言歌)上層建築幾乎可以忽略,實際上就是香港的粵語歌,和台灣新加坡的國語歌。

  • 主觀原因:

樓主舉例的「東北話」「四川話」,以及河南話山東話湖北話等等等等,都不是漢語的第一級方言,而是和普通話屬於同一種方言。

漢語(族)下面有八大方言(包括有爭議的晉語),其中官話是使用最廣泛的第一大方言,漢語使用人口中有超過75%的人使用官話方言,也就是有9億多人使用。除了官話,只有粵語這個方言有超過1億的使用人口。也就是說,粵語是漢語的第二大方言。所以粵語歌大行其道本來也是理所當然的,畢竟除了普通話(國語)人家本來就是老二級別的。

至於樓主提到的東北話四川話等,他們都是官話方言內部的次級方言。在這眾多次級分支中,大部分變化在於音調。通俗點說,北京話、東北話、河南話(中原官話)、陝西話、四川話(西南官話),其方言特徵在於音調不同,聲母和韻母沒有大規模變化。

而唱歌這個動作本身也是一個音調的變化,所以一唱,官話內部的音調變化就被覆蓋了,方言的特徵都被覆蓋了,聽起來都差不多,辨識度較低。也就是說東北話、河南話、陝西話、四川話唱歌唱出來都是和北京話差不多的,只能從其中一些俚語中依稀分辨。

找支筆寫下日記記錄勇氣

我可以對著牆壁讓拳頭叛逆

呼吸天窗玻璃打開我的身體

這裡引擎聲就像是一種樂器

所以風呼嘯而過刺激

所以我在轉彎飄移

加足了馬力飄到底看仔細

零到一百公里誰敢與我為敵

這一段是周杰倫用國語(普通話,北京官話)唱的,是有曲調的。

但是如果你會四川話(西南官話),而且有freestyle的話,你會發現用四川話(西南官話)說唱(不帶任何曲調)這一段,效果是一樣的。


一、香港。

二、官話區各方言的最顯著區別就是聲調調值,然而國語流行歌沒有養成倚聲填詞的習慣,聲調直接廢了,連歪果仁唱起國語歌來都能顯得字正腔圓。


曾經有位選秀歌手把經典名曲《好想你》改編成上海話歌曲《老想儂》,吳儂軟語配合她的可愛聲線,萌度堪比花澤香菜和彭薇薇呢w


因為香港,僅此而已,和廣東沒關係


因為粵語是除普通話外唯一具有官方語言地位的漢語方言。

台灣的閩南語歌曲其實也有很多經典,所以並不是只有粵語。雖然整體數量質量流行度,閩南語歌曲都不如粵語歌曲。

主要是因為兩蔣時代閩南語受壓制。後來雖然解嚴,閩南語在台灣已然成為弱勢語言,無法與國語抗衡了。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沒有官方語言的地位。


有很多人提到是香港,這是一個原因,但大都沒說到點子上,我來說說我的看法吧,我認為,最大的原因在於粵語的發音。

首先,方言歌曲想要有特色,首先突出的就要是「方言」這一屬性,能讓聽眾一聽就能明顯感覺出和普通話的不同。眾所周知,漢語是一門十分依賴聲調的語言,但大家可能沒有注意到,在日常的交流中,一二三四聲涇渭分明,但是放到歌曲里,聲調這個東西是不存在的,取而代之的是歌曲本身的韻律,國語歌如此,粵語歌亦如此。那麼這個時候,「方言」的特點就只能通過歌詞里漢字根本的發音來展現。說起方言,雖然中國各地方言千奇百怪,有些看似發音甚至和普通話差了十萬八千里,但其實,在大多數中,相同字的聲母韻母組合都是完全一樣的,有所不同的,只是在不同方言中的音調,例如河南話,山東話,大連話,包括題主所舉例的東北話,四川話。想起了一個有趣的梗,據說想用河南話讀出「馮紹峰」三個字,只需要倒過來念成「峰紹馮」,但在本質上,還是離不開「feng shao feng」的聲韻組合,大家可以自行感受一下。上述的方言做成歌曲唱出來,去掉本身的音調,就和普通話別無二致,聽者很難聽出個中區別,所以,想要每種方言歌曲都能自成一派,是一個偽命題。

所以說,答案已經顯而易見了,粵語歌之所以流行,有歷史的原因,但更大的助力在於這門語言獨特的發音結構,在相同漢字的發音上,它和普通話是從根本上有所不同的,放到歌曲里,不管音調怎麼變,聲韻的組合無法改變,正因為這點,即使不懂粵語的人,第一次聽,也能明顯感覺出粵語歌的獨特之處,這也是粵語歌作為一種獨立於國語歌之外的流派能夠經久不衰的原因。同樣的,有相同特點的還有閩南話,以及廣東其他地區各小語種等,所以 閩南話歌曲也是一抓一大把。

另,題主舉例到東北話歌曲,我想了想,其實有啊,只不過是以饒舌的形式,蜜汁帶感,例如《大學自習室》《東北人不是黑社會》


粵語與普通話差異較大,而四川話什麼的,好像與普通話比較接近,聽起來感覺區別不大。特別是在音樂歌曲這些方面,語音的發音會弱化一些。聽起來就更接近了。

同理,閩南語歌曲也挺受歡迎。因為聽著有特別的感覺。這種感覺比其他一些與普通話接近的方言要強烈一些。

其次,經濟、政治原因。


因為香港樂壇的傳播吧,廣東的本土歌曲這方面做的宣傳不太夠呢。


先說結論,原因也不複雜

第一、香港曾經是全球華人文化娛樂產業的中心(用「曾經」是因為現在慢慢不是了)。文化娛樂業的重要載體之一除了圖像就是語言了(音樂也同樣是語言的一種表現形式)。在現代傳媒技術的加持下這種語言的影響力就會大大超越其他語言。

第二、香港作為全球華人文化娛樂產業中心的時代(70-90年代)中國大陸(或者叫「傳統中國」)恰恰不是它的主要行銷市場更進一步說當時的香港都不算中國領土!這一點其實同樣很關鍵但是常常容易被忽視!這個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文化娛樂中心其實是和政治中心是高度重合的。法國的政治中心和文化影視中心都是巴黎,所以法語電影就是標準法語電影(最早是巴黎周邊法蘭西島的一種方言)而不太會是南法普羅旺斯某種方言的電影。日本電影就是以東京口音為準的日語電影。大阪關西腔更多時候只有插科打諢的作用。美國的文化娛樂中心好萊塢雖然不和政治中心重合,但至少同屬一個政權管轄並且事實上和行政權力的聯繫緊密。香港這種情形和上個世紀冷戰大背景和中國近代史密切相關,展開太複雜了暫且不表了。

總之就是因為歷史上的因緣際會導致了權力中心和文化影視中心並不重合,其結果就是文化影視中心輸出的並不是權力中心需要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連作為」載體「的語言文字都不完全相同!

接下去再梳理一下過往的歷史

古典社會的中國的流行文化其實就是各種曲藝節目,因為交通不便語言隔閡造成的結果就是中國古典曲目繁多。京劇崑劇越劇滬劇黃梅戲等等等等,差不多一個繁華點的縣都能找出一種有些特色的戲曲。近代社會後隨著廣播留聲機電影技術的發展,全國性的流行文化中心出現成為一種可能。

首先就是上海。民國開始尤其是國民政府定都南京之後,上海確定了全國性的近現代流行文化輸出中心地位。而南京國民政府其實就是一個基本盤在江浙滬的政府,因此雖然首都不在上海,但是南京和上海其實處在同一個圈子裡的。上海一定程度上扮演了中央」意識形態"輸出的部分角色。最重要的表現就是你能發現老上海的電影音樂大部分都是使用老國語作為載體而不是上海話。原因自然不言自明。畢竟推廣「國語」運動就起始於民國。只是基於當時的客觀環境無法真正推廣到社會的最基層。「中央」輸出的"產品「行銷地自然是全國,所承載的語言文字自然是中央」欽定「需要去推廣的。因此在當時,上海話的節目常常只在各類滑稽劇和傳統戲曲中存在,全是庶民的娛樂。如果當時民國推廣的國語是基於四川話口音的,相信我,你看到的老上海電影可能演員人人都是說川普的。

49年以後,因為歷史格局的變化,上海失去了華人流行文化中心的地位。經過了五六十年代的混沌期 七十年代開始香港一定意義上扮演了這個角色。如果僅僅是一國之內城市之間格局的變動影響倒不是特別大,而最詭異的是作為華人流行文化中心的香港其政權統治者不是中國人,也不是華人,而是本來文化角度上八竿子打不著的一群歐洲人。英國人自然沒興趣在南方几個小島上扮演什麼」中華正統「」中央政權「這類的角色。而且因為冷戰的緣故特別是香港」六七暴動」之後港英當局更需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和那個「紅色中國」進行一定的隔離。如果考慮到香港民眾大部分都來自那裡,這種需要就更迫切了。因此,雖然不能完全把歐洲文化拿過來覆蓋這塊地盤(畢竟人口比例放在那裡),那麼文化在地化就顯得很迫切了。因此從70年代開始廣東話就在香港的影視娛樂圈一統江湖了,當然這和香港的人口大部分來自廣東也有相當的關係。

如果僅僅是面對香港本埠那幾百萬人口的地盤,想擔當全球華人的某種角色好像也挺困難,但是在這個星球其實存在一個和上文提到的和「傳統中國」不同的「海外中國」。全球海外華人移民在過去其實主要就是來自廣東福建兩省,尤其是東南亞一帶。這個「海外中國」就成為了當時香港影視文化娛樂節目最早的地盤之一。之後經濟騰飛,亞洲四小龍時代,香港和內地的經濟出現了「代差」,而經濟基礎其實才是流行文化輸出的關鍵原因之一,80年代政治氣氛緩和之後,這個新一代的華人文化中心就要大舉北上了。這就是為什麼在中國如此多種類的方言中,為何只有粵語歌曲大行其道,輝煌依舊?(以普通話作為官方語言)的根本原因。語言是文化的一種載體,廣州是正宗廣東白話府城腔的發源地,在過去廣東話氛圍最好的年代它的文化輸出也越不過南嶺,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廣州從來沒有成為一個全球性的華人文化流行中心。

梳理了過去講一下未來

其實現在又進入了一個混沌時期。開篇就說到香港曾經是全球華人文化娛樂產業的中心。這種局面進入新世紀後慢慢改變了。內地的娛樂影視業開始崛起,如前面所說大部分國家的文化娛樂中心其實是和政治中心是高度重合的,北京在這個格局中的重要性漸漸顯現出來了。包括港台北上的演員導演,文藝圈扎堆北京的格局正在顯現出來。上海也試圖重振輝煌。各地省台也多躍躍欲試的,包括像湖南這種經濟相對落後的省份電視節目在全國也有一定號召力。在新的世紀,粵語歌曲還是會有其「一道」但是恐怕不會再「大行其道」了。傳統中國自不必說,連海外的華人社區的華教,也慢慢是普通話一統天下了。 語言文字的背後就是說誰的話 寫誰的字,這難道不是最大的政治么?


我認為是這樣

粵語在最不接近普通話的這一批中受眾最廣,排第二估計閩南話

(別的如溫州話之類的受眾太小)

這樣一來習慣說普通話的聽粵語歌就尷尬度最低_(:_」∠)_

其他受眾廣的(四川話東北話比粵語接近普通話,唱歌就聽著有點尷)


愛拼才會贏


就四川方言而言的話,和普通話最主要的區別就是音調了,其他就是一點地方性的辭彙的區別。

(西南官話,包容性也是挺強的。我和隔壁一個貴州哥們都可以用方言交流)

而歌曲無法保留語言的音調,四川話最大的特色也就被抹殺了,除了個別特殊發音外和普通話別無二致。強行唱歌,就只能用川普的發音來彰顯區域特色了2333。

而粵語的話,廣義應該是指嶺南語,和其它方言相比較為完整的保留了發音,九聲六調,音律性確實更強。還有就是經濟因素了,經濟繁榮驅動文化發展,這一點毫無疑問。

(我蜀地方言只有極少部分地區保留了部分的尖音和入聲嚶嚶嚶)


粵語屬於一門語言 而不是方言哦


一直有思考這個問題,雖然沒有系統地考察過。除了粵語流行歌,還有幾個方面的文化現象或者形式值得注意:

1)內地各種方言中只有粵語,能夠廣泛地作為媒體播音的語言。根據相關法律法規這是要特批的。廣東省級媒體中,最典型的是珠江頻道、南方衛視和珠江經濟台。新聞節目、綜藝節目都以粵語播音,電視劇要配音成粵語。廣府文化地區的地市、縣的電視台也會用粵語播音。

2)以粵語演繹的傳統戲劇和曲藝依然有市場。粵劇、粵語相聲、講古(說書),都一直有人看有人聽。儘管面臨後繼無人,但粵省現在仍以粵語為母語者無人未聽過紅線女的《荔枝頌》,無人未聽過黃俊英、楊達的相聲,無人未聽過張悅楷、林兆明小說連播的「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3)粵語歌除了流行歌,還有兒歌等其他形式。粵語童謠我們熟知的隨便都能講出幾十首,前些年新近整理髮行的居然有數百首之多。有一些是香港創作迴流到廣東的,有一些則是舊時流傳下來的,例如《月光光》《落雨大》等等。廣西南寧也有首「二叔公,吹火筒,睇唔見,眼蒙蒙,聽唔到,耳又聾,買碌蔗,又生蟲,買個餅,又穿窿,難糴米,難買餸……」,我小時候聽過但現在一直找不到音頻了。過去還有一首知青歌曲《要讓河水上山坡》,還有同名油畫,在廣東的知青一代中非常著名。

4)廣東有部粵語電視劇《外來媳婦本地郎》,拍了16年,3000多集,是中國最長的電視劇,現在還在拍。且不說好不好看,但生命力就在那裡。

原因是什麼,很難講得詳盡,愚以為大概有這些方面:

一是粵語在廣府地區是以一種普通話的形式存在的。在廣泛意義上的廣府地區,方言的數量多得顛覆許多人的想像,經常一個縣之內都會有幾種方言。除了大部分方言都與現在的粵語接近,還有許多種少數語音差別、大量語調不同的客家話。這些方言相互之間也不那麼容易溝通,但是大家都能以粵語溝通。很多地方的農民是不會講普通話的,但卻能講粵語。大城市裡面外省人多,推普容易,有的學校把普通話和粵語視作文明與未開化的區別,然而在原來操各地方言的地級市、縣城、鄉鎮,許多人卻是以講廣州話作為進步的象徵,哪怕口音不正,也要教孩子講白話。

二是改革開放時最先進入人們生活的是香港電視節目,這是對廣東人而言的。如果說內地人聽粵語歌,是接受、模仿的過程,廣東人聽粵語歌則是共鳴。上世紀八十年代播放《大地恩情》,據老一輩的人講,不僅是萬人空巷,而且第二天街上全在討論昨晚的劇情——很多人對裡面的場景和劇情感同身受。實際上,改革開放以來內地創作的粵語流行歌作品幾乎沒有,現在知名就東山少爺一個,再加上每周六晚7點準時在珠江台響起的「生仔未必就系福,要娶新抱要分屋……」。新中國成立後出世的一代,多數不喜歡粵劇,但要聽粵語歌的怎麼辦?只能選擇香港的粵語歌咯。在00後成長起來、湖南衛視選出超級女聲之前,廣府地區的千家萬戶的電視機看的都是無線電視翡翠台和那個已經熄總掣的亞洲電視本港台。我們就是通過電視,一以貫之地把粵語歌聽了下來。

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潮汕地區的人士能聽懂甚至講粵語的不少,這也是電視的作用。

三是時空差異的因素,這是相對於其他方言而言的。現在這種粵語流行歌的出現是在70年代。之前是香港靚女多、飛哥跌落坑渠之類的被視為不入流的粵語小調。實際上即使在香港,粵語的文藝作品也不是那麼強悍,到底受制於社會結構。粵語長片和後來的香港電影之間,夾著一個台灣國語片大行其道的年代。我們現在這代0歲至70歲的廣東人接觸過的香港影音作品,都是70年代以後的居多,但比起大陸的李谷一、蘇小明、朱明瑛等等,還是早了十年八年。香港的粵語流行歌和香港電影興起的時候,大陸還在唱八個樣板戲和革命歌曲。等到改革開放人們有機會在經濟上文化上自由起來,先有港台歌曲進來,再有普通話創作的文藝作品成為主流。這個過程,正是人口大量由農村向城市流動的同時。早期方言地區有能力無條件創作和傳播方言作品,近來由於人口的城市化方言作品變得沒有市場。能夠持之以恆的,只能粵語。且不說廣東最開放(就出入境手續而言),光是香港這個粵語文化的陣地就還夠玩幾十年的(估計到2047年沒問題)。

粵語和普通話沒有高低之分,都是交流的工具。時代在進步,語言也會逐步變化,不必動不動打嘴炮。作為工作和生活都以粵語為主的人,還是認為,廣東人講廣東話,聽唔明就返鄉下。


可能是因為廣東、香港那些地方經濟發展的比較好,流動人口量大,就帶動了當地的文化發展吧。


粵語的地位和官話是平級的,都是漢語語族下的語言。西南官話、東北—北京官話(不知道為什麼要把他倆拆開)等官話方言,他們的平級是粵語溝漏片、四邑片等粵語方言。在此基礎上對比,不但今日粵語的標準語廣府片強勢程度不如官話標準語北京官話,粵語方言的強勢程度也不如官話方言。以四邑片、溝漏片、欽廉片創作的流行音樂不如今日的西南官話、東北官話、中原官話(排名不分先後)。如果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是平均的,考慮到人口、面積的絕對劣勢,粵語的強勢程度不可能達到今日幾乎與官話分庭抗禮的程度,反而像湘語一樣不強勢才是正常情況(湘語在流行音樂中強勢程度可能都不如西南官話,關鍵是也沒有標準音)。

利益相關:非粵語黑,相當羨慕粵語區的經濟發展水平。


上個世紀內地那個地區比hk發達?


推薦閱讀:

有哪些翻譯的優美的歌詞?
如何評價五月天的《乾杯》?
網易雲音樂 iPhone 版為什麼在 App Store 下架了?
林憶蓮和王菲誰厲害?
有什麼值得推薦的適合靜靜地聽,有故事、有氛圍的音樂嗎?

TAG:音樂 | 語言 | 漢語 | 粵語歌曲 | 漢語方言 |